【高考语文专题】专题三 简答题-高中语文统编版整本书阅读《红楼梦》分题型专练(必修下册)_第1页
【高考语文专题】专题三 简答题-高中语文统编版整本书阅读《红楼梦》分题型专练(必修下册)_第2页
【高考语文专题】专题三 简答题-高中语文统编版整本书阅读《红楼梦》分题型专练(必修下册)_第3页
【高考语文专题】专题三 简答题-高中语文统编版整本书阅读《红楼梦》分题型专练(必修下册)_第4页
【高考语文专题】专题三 简答题-高中语文统编版整本书阅读《红楼梦》分题型专练(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三简答题

未命名

一、名著阅读

1.简答题

(1)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红楼梦》开篇“女婿补天”和“木石前盟”两个神

话故事的作用。

(2)《红楼梦》在第二十三回和第二十七回先后两次描写到林黛玉葬花。黛玉葬花有什

么寓意?请结合相关情节作简要分析。

(3)简述《红楼梦》第十三回中“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的故事,并概括她在故事中所表

现的性格。

(4)请简要阐述《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建造来历。

(5)《红楼梦》第二十八回中的“茜香罗”、“红縻串”各有怎样的暗示?

【答案】(1)①“无材补天”的顽石,暗示宝玉是个不符合封建社会要求的“蠢物”,

其“顽劣”性,难以为世俗改变。

②“木石前盟”交代这块顽石与绛珠仙草的关系,为宝黛初会埋下伏笔。“还泪”之说,

也与正文部分黛玉的多泪、悲剧结局相照应。

③为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恋爱故事,染上了一层浪漫主义色彩。

(2)落花,是黛玉一生不幸遭遇的概括。黛玉第一次葬花是因宝玉要把落花丢进水里,

黛玉怕它们流到臭水沟,所以葬花。第二次是因误会宝玉,借葬花以抒发对自己命运的

哀叹。葬花使纯洁的花远离污浊,展现她的高洁人格;葬花预示着她的美好如花的爱情

终将被风刀霜剑所埋葬。

(3)秦可卿死后,宁国府大办丧事,由于贾珍之妻尤氏犯病,不能料事,遂请凤姐协理。

凤姐很快看出宁国府的诸种弊端,马上有针对性地一一加以整治,杀伐决断,令行禁止。

此后,众人兢兢业业,不敢偷懒。从这里可以看出王熙凤敏锐干练、雷厉风行的性格特点。

(4)贾政之女贾元春被加封嫔妃,皇帝特许贾府建造省亲别院。贯府大兴土木,历时

半年建成,后元春回家省亲,赐名“大观园”。

(5)蒋玉函是某贵族府中的一名演员,艺名琪官,宝玉对他一见倾心,即成知友。琪

官将系小衣的大红汗巾即茜香罗送给了宝玉,宝玉将自己的松花汗巾送给了琪官。这松

花汗巾原是袭人给他的,当天夜里,宝玉又悄悄把琪官送的大红汗巾系在袭人腰上。这

样写,是表明宝玉和琪官的特殊友情,为后来袭人和琪官成婚埋下伏笔。

红麝串是戴在手上的一串珍珠,红色,有麝香味,是元妃送来的东西,宝玉和宝钗是同

样的,是暗示他俩可成配。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名著《红楼梦》内容的把握,都是针对《红楼梦》而设置

的题目。第(1)个问题的题干是“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红楼梦》开篇'女婿

补天'和‘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事的作用。”本题考查对小说情节作用的分析概括。

回答小说的故事情节的作用时,首先要熟悉“女蜗补天”和“木石前盟”这两个神话故

事的内容,再结合小说的相关情节回答其作用。作用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回答。“女

期补天”中提到的“顽石”,有暗示作用,暗示宝玉“顽劣”不符合封建社会要求,难

以改变。“木石前盟”在内容上交代了顽石与绛珠仙草的前世的浇灌之恩,结构上为后

文宝黛初会有熟悉感埋下伏笔,且与正文部分黛玉的悲剧结局照应。这两个深化故事在

效果上也为情节染上浪漫主义色彩。第(2)个问题的题干是“《红楼梦》在第二十三

回和第二十七回先后两次描写到林黛玉葬花。黛玉葬花有什么寓意?请结合相关情节作

简要分析。”本题考查小说重要情节的寓意。首先要精读小说的第二十三回和第二十七

回先后两次描写到林黛玉葬花的故事情节,两次葬花的时间不同,找到其中的原因在分

析概括寓意就容易了。第一次,宝玉要把落花丢进水里,黛玉怕花流到臭水沟被玷污,

展现了她高洁人格。第二次,黛玉误会了宝玉,葬花预示着她的美好如花的爱情终将被

埋葬的结局,黛玉借葬花以抒发对自己命运的哀叹。本题回答时要答出葬花的原因,人

物的心境,进而分析人物的性格、命运。第(3)个问题的题干是“简述《红楼梦》第

十三回中'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的故事,并概括她在故事中所表现的性格。”本题考查

分析概括小说中重要情节和人物的性格特征。首先要精读第十三回中“王熙凤协理宁国

府”的故事,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的手法,抓住王熙凤在秦可卿丧事这件事上采取

的种种措施以及收到的效果。小说中写到了她采取种种措施,杀伐次断,令行禁止,众

人兢兢业业,不敢偷懒。由此概括出王熙凤的性格特征:敏锐干练、雷厉风行。第(4)

个问题的题干是“请简要阐述《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建造来历,”本题考查对小说

重要情节的分析概括。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时,首先要阅读小说第三回中道:“敕造宁

国府”这一章节,了解有关“大观园”建造的建造原因,再简述其建造的来历。大观园

是《红楼梦》中贾府为元春省亲而修建的别墅。贾政之女贾元春被加封嫔妃,皇帝特许

贾府建造省亲别院。后元春回家省亲,题其园之总名曰"大观园”,正殿匾额云“顾恩

思义”。本题回尤其要突出贾元春被加封嫔妃这一原因。第(5)问题的题干是“《红

楼梦》第二十八回中的‘茜香罗‘、‘红麝串’各有怎样的暗示?”本题考查分析概括

小说中重要物件的作用。首先要找到与这两个物件有关的情节,抓住涉及的人物,回答

出跟这两物件有关的情节和作用即可。“茜香罗”跟蒋玉函有关,事情的经过是琪官(蒋

试卷第2页,共74页

玉函)将系小衣的大红汗巾即茜香罗送给了宝玉,宝玉将自己的松花汗巾送给了琪官,

又把大红汗巾系在袭人腰上。齿容上的作用是为了表明宝玉和琪官的特殊友情;结构上

的作用是为后来袭人和琪官成婚埋下伏笔。“红麝串”是元妃送来的东西。表明宝玉和

宝钗是同样的,暗示他俩可成配。回答“茜香罗”和“红麝串”的作用,要分开回答即

可。

【点睛】

文学名著阅读题复习策略:1.明确范围,重视文本。对《考试说明》划定的考查范围,

应了然于心。这个范围,不仅是指篇目范围,还包括考查的具体内容(如“基本常

识”“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的范围。只有明确了范围,

复习时才有针对性。对《考试说明》列入考查范围的名著的识记与理解,只有在认真阅

读原著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撇开文本,死记硬背复习资料上抽象化、概念化的结论的这

种复习方式,已经不适应新的考情了。2.精心梳理,构建网络。3.比较异同,加强理

解。比较异同,是加强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识记与

理解的好方法。

2.阅读下面《红楼梦》节选文字,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俞平伯品评《红楼梦》时说“钗黛虽然并秀,性格却有显著不同:如黛玉直而宝钗

曲,黛玉刚而宝钗柔,黛玉热而宝钗冷,黛玉尖锐而宝钗圆浑,黛玉天真而宝钗世

XL...”

故,O

你认同这个说法吗?请结合《红楼梦》中的相关情节阐述你的理由。

【答案】认同。薛宝钗八面玲珑、事事力求周全,是知世故而又最世故的人了。宝钗的

妥帖和世故,让她得到了王夫人的喜爱、丫鬟们都称赞她,她的风头压过了黛玉。宝钗

的圆滑世故,获得了王夫人的好感,让孤苦无依的湘云把她当亲姐姐看待,收买了袭人。

但是宝钗却始终得不到贾母的喜爱,除了贾母偏心自己的外孙女黛玉之外,重要的是贾

母对宝钗这个人的否定。如果说宝钗是知世故而世故,那么黛玉便是知世故而不世故,

宝钗宝钗无论做什么都是为己之利而为之,而黛玉永远站在道德的制高点。黛玉知道自

己在贾府中尴尬的地位,所以事事小心谨慎、不肯多走一步路,多说一句话。怕下人多

嘴多舌,她宁愿自己委屈些,也不肯麻烦别人。宝钗和她推心置腹的说了一番话,她便

不再对宝钗设防,还坦然的告诉宝钗自己以前误会了她。贾母对她的宠爱和宝玉是一个

层次,她却从来不曾恃宠而骄。王夫人对她心存偏见,她从不违心的讨好。金钏儿被王

夫人逼得跳井,王夫人自己都觉得过分了。可宝钗却借机讨好了王夫人,觉得拿几两银

子打发金钏儿就尽了主仆之情了。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这类题目的解答需要学生在熟悉并隼握相关名著内容及

情节的前提下,根据题目要求作答。学生平时学习中应该多读名家名著,一方面扩展知

识面,提高文学修养;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解答题目。林黛玉是封建家庭的孤臣孽子,薛

宝钗是它的肖子宠儿。作者借了抑扬褒贬进行批判,对于钗黛有所抑扬,即扬黛抑钗。

《红楼梦》写宝钗,其性格、容貌、言语、举止、学识、才能无一不佳,合于过去对建

家庭中女子的“德、容、言、工”四德兼备的标准。本书虽肯定黛玉为群芳中的第一人,

却先用第一等的笔墨写了宝钗,又用什么笔墨来写黛玉呢?作者是用双管齐下的方法来

写钗黛的,然而这两枝笔却能够有差别,表现作者的倾向来。双管齐下并不妨碍他的“一

面倒”,反而使这“一面倒”更艺术化,也更加复杂深刻了。黛玉是出了名的伶牙俐齿,

她若是嘲讽一个人,那是比拿刀子刺人还要疼一些。可是偏偏小性儿的黛玉不仅有贾母

的疼爱、宝玉的宠爱、王熙凤李纨甚至三春都跟她相处的十分融洽,就连湘云也重新亲

近她而疏远宝钗。宝钗最后失了人心,只因为她从未真心待人,而黛玉则不同,她知世

故却始终保持一颗善良的心0

【点睛】

要完整地阅读名著,了解名著主要内容,把握名著脉络,熟悉重要故事情节;能根据相

关故事情节,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其形象;能分析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突

出主题的作用;同时还要积累相关的文学常识。

3.鲁迅先生评价《红楼梦》时谈到“至于说到《红楼梦》的价值,可是在中国底小说

中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其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

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总之自有《红

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红楼梦》塑造人物注重表现人物性

格的复杂性及其发展变化,请从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饭、王熙凤中任选一个人物结合

鲁迅先生的评价和作品内容简要阐明你对他(她)的理解。

【答案】贾宝玉:随心所欲、率性自然;鄙弃功名富贵、世俗观念;幼稚,不谙世务

林黛玉:才华横溢;敏感细腻,极度自尊:尖刻犀利

薛宝钗:端庄稳重;处事周全;受封建正统思想影响深

王熙凤;精明干练,有非凡的治家才能;爽朗大度,善于逢迎;心狠手辣

【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的能力。名著阅读考查,考点大多落在主要人物、重要情节和主题理

解上,能力层级多为“识记”。题型多采用填空题、选择题和简答题,考生只需要在平

时多“识记”基本的名著知识,了解名著的名段名角即可。本题要求分析《红楼梦》主

要人物形象,解答此类问题,首先明确题干所问,“结合鲁迅先生的评价”,鲁迅先生

试卷第4页,共74页

的评价主要表达的是“注重表现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及其发展变化”,意思是人物的性格

不是单一的,是复杂多变的,考生要从不同角度看一个人物,写出人物性格的多样性,

丰富性。然后结合作品内容,根据要求联想名著相关情节进行概述、分析即可。如选贾

宝玉,结合他的生活环境、所受的教育概括其性格特点;选林黛玉要结合其身世背景分

析;选薛宝钗要结合其生活环境和所受的教育分析;选王熙凤也要结合其身世、在贾府

的身份地位分析。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4.《红楼梦》中最有叛逆特点的是哪两个女性?

《红楼梦》中,有一个不拘小羊,喜欢着男装,说话大大咧咧,甚至喝醉酒在院中大青

石上睡大觉的女子是谁?

5.解读《红楼梦》中的判词可以了解人物命运与性格特点。请解读下列这段判词的含

义。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答案】

4.最具叛逆性格:林黛玉,晴雯;大大咧咧:史湘云。

5.“停机德”指的是出自战国时弋燕国乐羊子妻停下机子不织布来劝勉丈夫求取功名贤

淑之德的故事。符合封建道德标准的女人,称为具有“停机德”,这里是赞叹宝钗。“咏

絮才”指女子咏诗的才华,出自晋朝谢奕女谢道镉幼年时期的故事。后世称赞能诗善文

的女子为有“咏絮才”这里喻指篇玉应怜惜。“玉带林中挂“,倒过来是指“林黛玉好好

的一条封建官僚的腰带,沦落到挂在枯木上,是黛玉才情被忽视,命运悲惨的写照。“金

簪雪里埋”,是指薛宝钗如图里的金簪一般,被埋在雪里,也是不得其所,暗示薛宝钗

必然遭到冷落孤寒的境遇。她虽然胜了黛玉,当上“宝二奶奶”,但也好景不常,终在宝

玉出家离去后,空守闺房,成了封建礼教的牺牲品。(大意对即可)

【解析】

4.试题分析:最具有叛逆性格的女性无疑是晴雯和黛玉,晴雯自第8回出场到第77回

病亡,作者用极富精炼的文字把一位独具风采和个性魅力的小人物写得栩栩如生,她美

丽纯洁、热情率真、大胆叛逆,虽然只是一个卑微的奴婢,却敢于追求自己的理想,敢

于反抗封建统治阶级。作为一个没有任何出身背景,连亲身父母是谁都不知道的丫环,

作者却让她位居“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之首,由此可见曹雪芹对她的评价之高,对她的喜

爱之极。黛玉的叛逆性格自不待言。而大大咧咧的史湘云醉卧芍花丛更是著名。《红楼

梦》62回“憨湘云醉眠芍药烟呆香菱情解石榴裙”这一回也是《红楼梦》最有名的章

TJZ,-o

考点:本题考查《红楼梦》人物形象

点评:两道小题考查了《红楼梦》的相关知识,整体难度都不大,是《红楼梦》考题中

的“显性题”。

5.试题分析:关于《红楼梦》判词,这是常考的点。学生应该熟记。元、迎、探、惜

四姐妹判词,黛玉、宝钗、妙玉、李纨、熙凤、巧姐、可卿、香菱、晴雯、袭人等等必

须牢记。《红楼梦》判词在小说的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中提到。

这一回是全书解读的一个关键所在。学生必须反复阅读和记忆。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红楼梦》判词的解读能力

点评:难度不大,作为解读《红楼梦》的一把钥匙,一般老师在导读的时候,都会把第

五回的“判词”,单独列出来重点讲解,其中元、迎、探、惜四姐妹判词,黛玉、宝钗、

妙玉、李纨、熙凤、巧姐、可卿、香菱、晴雯、袭人等人的判词都会和相关的故事情节

结合进行解析,这样既便于学生了解人物,也便于学生记忆小说的主要故事情节,对情

节还原类的考题也是极有帮助的。学生也应该对这一章节熟记于心。

6.下列有关《红楼梦》的试题,请任选一题作答:

(1)《红楼梦》中写道:“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请说说“金玉良缘”“木

石前盟”的含义。

金玉良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木石前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问渠侬多少恨,数完庭榭堕飘花。一声你好香消散,别院笙箫月影斜。”这

首诗写了《红楼梦》中哪两件事?前一件事发生在大观园中什么地方?

【答案】(1)“金玉良缘”指薛宝钗有金锁,贾宝玉有宝玉,两人应结成姻缘。“木

石前盟”指林黛玉前生为绛珠仙草,贾宝玉前生为女姻炼石补天余下的石头化成的神瑛

侍者,两者有恩有义,今世应结成姻缘。(或:薛宝钗的“钗”中有金,宝玉的名字中

有玉,两人结为婚姻为金玉良缘。林黛玉的名字中有木,贾宝宝的名字中有玉,前生有

约,两人应结为婚姻为木石前盟。(2)黛玉辞世,宝玉宝钗成亲,潇湘馆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红楼梦》导读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考生用心读

试卷第6页,共74页

《课标》推荐的名著,对名著的作者、人物、主题、主要情节要了解掌握。了解教材有

关作品涉及的文学常识等,并注意分门别类地加以区别识记,这样按照题目要求,一步

一步回答即可。本题要求“任选一题作答”,作答时,选自己最有把握的题目作答。本

题的关键是要熟悉《红楼梦》的情节,从文字入手,对原作内容进行梳理。第(1)小

题,要求说说“金玉良缘”“木石前盟”的含义。“金玉良缘”可以从宝玉名字中有

“玉”,宝钗名字中有“金(车)”来回答,也可以从宝玉的通灵宝玉,宝钗金锁来回

答。“木石前盟”可以从黛玉前生为绛珠仙草,宝玉前生为女婿炼石补天余下的石头化

成的神瑛侍者,两者之间的恩义角度回答,也可从林黛玉的名字中有木,贾宝宝的名字

中有玉,前生有约,两人应结为婚姻为木石前盟角度回答。第(2)小题,要求说说“若

问渠侬多少恨,数完庭榭堕飘花。一声你好香消散,别院笙箫月影斜。”这首诗写了《红

楼梦》中哪两件事?前一件事发生在大观园中什么地方?“你好”是林黛玉死前最后一

句话,是经典台词,这是阶梯的关键点。另外,“香消散”等于现在说的成语“香消玉

殒”。所以第一件事是黛玉辞世于打关羽之潇湘馆。在黛玉辞世之E寸,宝玉和宝钗在别

院成亲,此时的婚庆锣鼓声喧天(别院笙箫),所以第二件事是宝玉宝钗成亲。

7.在《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中,警幻仙子命仙

女们为贾宝玉演唱的《红楼梦》十二支曲,预示了小说中主要人物的命运。其中有一句

曲词:“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这句曲词中涉及了小说中哪几个人物?

暗示了贾宝玉怎样的性格和命运?请根据原著进行简要分析。

【答案】(1)金玉良姻是指宝玉和宝钗,木石前盟指的是宝玉和黛玉。宝钗有个金锁,

而且性情温柔,家世显赫,所以大家都说她和宝玉般配,黛玉前世是绛珠草,宝玉前世

是神瑛侍者,两前世就有渊源,宝玉转世后配五彩石,故有木石前盟的说法。(2)这句

曲词暗示了贾宝玉对爱情的忠贞以及与林黛玉终究有缘无分,而与宝饭虽结为婚姻,但

也终是葬送了彼此的青春与幸福的命运。

【详解】

这是十二支曲子的第一首,以《终身误》为曲名,点明主题是“误了终身”。曲子以宝

玉的自诉口吻,演唱自己与宝钗感情始终不能融洽的不幸婚姻,抒发对黛玉怀念和眷恋

之情,表现出对封建包办婚姻的强烈不满。

原文是: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

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曲子开首两句就以强烈的对比总起,显示了宝玉思念前情的心情。前句中的“金”指宝

钗,“玉”指宝玉,后句中的“木”指林黛玉,石”自指宝玉。语意是尽管他人都异口

同声称赞宝钗与宝玉如金玉般匹配,强迫他们结合,但当事人宝玉却不以为然,怀念和

眷恋的却是他与黛玉的,被他人认为比不上“金玉”的木石前盟。

三、四句仍以对比的手法,分写宝玉对宝钗、黛玉的不同感情与态度。前句中的“高士”

本意指品德高尚的人。贾府中许多人认为薛宝钗品德高尚,为人温柔敦厚,可以称为“高

士”,而宝玉却不以为然,曲中运用“高士”一词指宝钗,语带讽刺意味。”雪"与"薛’

同音,既点出宝钗的姓氏,又写出了宝玉与宝钗相处时冰冷的感受C后句中的“世外仙

姝”与“林”均指林黛玉,林黛玉因不能与宝玉结合,最后抑郁而死,“寂寞”一词表

现其境遇。前一句中的一个“空”字既描述了宝玉与宝钗结婚后因意志情趣不合的难堪

境遇,表现宝玉对宝钗的冷漠,又反衬出宝玉对黛玉终生难忘的眷恋之情。

五、六句是宝玉经历了不幸婚姻后的人生认识。即在未与宝钗成婚前,尽管宝玉也看到

他人生活的一些不幸,听到他人对生活的某些抱怨,但他自己对生活和爱情毕竟还存有

信心和美好幻想:与宝钗的结婚及婚后生活,打破了他的美梦,因比发出“叹人间,美

中不足今方信”的慨叹。

最后两句,表达了宝玉对封建社会造成他不幸婚姻的愤懑不平心情。既然封建包办婚姻

使宝玉不能与自己所爱的黛玉结合,那么新妇宝钗纵使变成了孟光那样举案齐眉的贤妇,

也不可能抚慰平息他痛苦不满的心情。

【点睛】

对文学名著的阅读要“精读”与“略读”并举,“积累”和“表达”并举。阅读中既有

语言积累上的收获,又有思想感情上、表达技巧上的收获。对名著的理解要结合特定的

历史文化及时代背景,以历史的辩证的眼光正确看待作品。当然名著的内容、思想文化

比较复杂,大家要“取其精华,剔除糟粕”,形成批判性思考。

8.阅读下面《红楼梦》内容,回答问题。

《红楼梦》判词:“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判词所指是谁?“优伶”和“公子”指小说中的哪两个人物?

答:

【答案】袭人(花袭人);蒋玉茵,宝玉(贾宝玉)。

【详解】

试题分析:这首判词主要讲的是具有“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般性情的袭人,和

“公子宝玉有缘无分(谁知公子无缘),只能羡慕蒋玉菌(堪羡优伶有福)。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9.《红楼梦》中刘姥姥三进荣国府,分别对应怎样的小说情节?根据你对《红楼梦》的

认识,简单分析这一人物在全书中的作用。

【答案】第一、结构作用。刘姥姥这个人物本身有故事情节,有性格,在小说中又起着

试卷第8页,共74页

重要的结构作用。有了她,小说中的很多人物、事件才得以连缀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有

机的整体。小说用刘姥姥引出故事,推进情节,提示结局,前后以一贯之。一进荣国府

作为故事的开端;二进荣国府,则深入荣国府的许多角落,引出了贾府衣、食、住、行、

玩的方方面面;三进荣国府,一是搭救巧姐,以报当年接济之恩;二是亲眼目睹贾府的

彻底败落。作为结构人物,如果说冷子兴主要从外围、从远距离对贾府进行概括介绍的

话,那么刘姥姥则从内里、从近处对贾府进行透视和详察,小说因此而深入细腻地展示

了贾府的生活情景,形象的表现了贾府贵族生活的享乐和奢侈,既写出了贾家“烈火烹

油,鲜花着锦”之盛,又预示着贾家将走向腐朽没落的结局。第二、对其它人物的显现

作用。刘姥姥对刻画其它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重要的显现作用。在刘姥姥三次进荣国府

的场面中,贾府上上下下的人们,都纷纷露面登场。这些人物当中,有贾府的主子们,

如贾母、凤姐、宝玉,还有黛玉和宝钗;也有贾府的丫头们,如平儿和鸳鸯。甚至还有

杨翠庵的妙玉等等,涉及面广。第三、象征作用。刘姥姥是一种象征,象征一种田园生

活,一种自给自足的平民世界,安顿浮躁灵魂的最终归宿。

【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名著中人物作用的能力。分析人物作用,应当从结构、内容、主旨的表现

等角度分析,解答本题的前提应对刘姥姥三进荣国府的情节有所熟悉,根据她每次进荣

国府的故事情节来分析即可。答案中要答出:她一进荣国府,是故事的开端;二进荣国

府,深入其中,引出贾府的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三进荣国府,搭救巧姐,以报当年救

济之恩,同时亲眼目睹贾府的衰败;同时在主旨表现这一角度分析,还要答出刘姥姥代

表的是艰难却也自给自足的平民世界,使贾母感受到一种遥远的真挚感情•,使贵族小姐

感受到了一种返璞归真的乐趣等信息。相关情节有:第6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刘

姥姥一进荣国府,为求帮助(因女婿王狗儿家与金陵王家曾经连过宗,为生活所迫跑到

贾府去打秋风),不但使贾府认下了这门亲戚,还拿回来二十两银子;第39回(村姥姥

是信口开河)、第40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第41回(刘姥姥醉孙怡红院),刘姥姥

田里摘了头遭的新鲜瓜果菜蔬,连忙送到贾府请众人尝鲜以报救急的恩情,刘姥姥由王

家的亲戚成为了贾母的座上宾,出席了贾府丰盛的家宴,游览了大观园;第113回(忏

宿冤凤姐托村妪),第三次进荣国府时,凤姐病得骨瘦如柴,神情恍惚,只得把自己的

独生女儿托付给她。

10.《红楼梦》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中,贾宝玉说:“女

儿是水做的骨肉。”请选取《红楼梦》中一女儿形象,并结合具体情节,简述你对这句

话的理解,不超过150字。

【答案】贾宝玉认为少女们的纯洁美好使他觉得只有和她们在一起才称心惬意。如黛玉,

在本真的自我方面,她率性如海。在与宝玉的相处中,耳鬓厮磨,很少避忌。“雨夜戴

笠”、“静日共枕”“花下共读《会真记》”等情节青涩含蓄,纯真唯美。有时也耍耍

小性,给宝玉来个“官断十条路”,令其欲恨不得,欲恼不能。有个性,有情趣。

【详解】

本题考查阅读名著的能力。考纲要求“了解有关名著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但分

析近几年的考题,我们会发现,考查的内容越来越细致、具体,包括重要的形象、情节、

主题、艺术特色、个人感受等。应对方法:要点面结合,范读与精读相结合,既要了解

情节梗概和结构特点,理解主要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把握全篇的主题思想与语言风格。

又要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精读其中重要的章节(回,

本题是对《红楼梦》内容的考查,要求选取《红楼梦》中一女儿形象,并结合具体情节,

简述你对“女儿是水做的骨肉”这句话的理解,这句话是宝玉说的,他认为少女们的纯

洁美好使他觉得只有和她们在一起才称心惬意。家长从小把他交给一群奶娘丫鬟。晴雯、

鸳鸯、司棋等丫鬟们的深挚纯洁、自由不羁的品格感染着他,她们由于社会地位所遭到

的种种不幸也启发看他。在贾宝玉的生活里,他周围的女性和那些居于中心统治地位的

男性,处处都形成鲜明的对照:聪明和愚蠢,纯真和腐朽,洁净和污浊,天真和虚伪,

善良和邪恶,美好和丑陋。贾宝玉在这样的环境里,逐渐形成自己的爱憎倾向。分析的

时候,可列举黛玉、薛宝钗、史湘云、探春、妙玉等人都可以,但要有具体的情节分析。

11.古典名著《红楼梦》里王熙凤的判词: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

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请你结合《红楼梦》相关内容,谈谈你对这判词的理解。

【答案】“凡鸟偏从末世来”指的是凤姐这么一个能干的女强人生于封建时代的不幸,

“凡鸟”是繁体里的“凤”字,也就暗指王熙凤。“一从二令三人木”指的是丈夫贾琏

对凤姐的态度变化。新婚后先“从”,对她百依百顺,样样都听她的;“二令”解为

“冷”,指的是丈夫对她渐渐冷淡与开始对她发号施令;“三人木”以“拆字法”指出

她最后被休弃的命运。(或者,一从,是王熙凤恪守妇道服从丈夫;二令,是王熙凤掌

权;三人木,用拆字法解释,指的是“休”,即王熙凤被丈夫休弃。)“哭向金陵事更

哀”就是她被休弃后哭着回娘家的悲哀的写照。在当时封建的社会中,女子被休弃是非

常悲惨的。

【详解】

本题考查解读名著的能力。本题作答需要学生对《红楼梦》这部作品有一个细致的阅读,

同时结合题干提示“古典名著《红楼梦》里王熙凤的判词”,明确后面的判词的对象是

“王熙凤”,那么在分析理解的时候,就得围绕“王熙凤”这个人物的形象,结合她的

身世经历、思想性格等各个方面来对判词内容进行解读,如“末世”指贾府大势将尽;

试卷第10页,共74页

“都知”句,可知王熙凤虽然为人刻薄,心狠手辣,但是还是很有才能的,偌大的贾府

在她的管理下可谓是井井有条:“哭向金陵事更哀”,王熙风在被押往金陵的时候自然

是“哭向金陵”了,“事更哀”是别人在抄捡之后,或死或罚,还有个明确的结局,但

是王熙凤却还要被押往金陵去维续被审问,当然是比别人更加哀伤。并借助中国汉字的

“拆字法”分析,如“凡鸟”合而为王熙凤的“凤”字;“一从二令三人木”,指的是

丈夫贾链对凤姐的态度变化。答题时能做到有理有据,符合王熙凤这个人物形象即可。

12.名著阅读

有人说:“《红楼梦》虽写富贵人家,其人情事理却是人人固有的人性与人生”,请结

合《红楼梦》中相关情节,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答案】参考示例:《红楼梦》写的是富贵人生,反映的是世人都有的性格命运。如抄

检”园修日月光辉里,景夺文章造化功”的富贵大观园时,在探春室内,探春不但顶撞

凤姐,还打了王善保家的一记响亮耳光,痛骂“狗仗人势”的奴才,体现了探春勇于反

抗,有勇有谋,且有远见、敢作敢当的品格。如此“才自精明志自高”的探春才会在富

贵复杂的贾府,始终被凤姐、王夫人甚至作者看重和尊重。这讴歌了一种练达果敢的人

性之美、人生之姿。

【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名著内容和理解名著思想内涵的能力。名著学习中要注意识记名著内容,

比如涉及人物、故事情节,重要时间等,还要识记一些细节,才能印象深刻地了解和掌

握名著主旨;然后审准题干要求,结合相关情节解读,得心应手地答题。

“《红楼梦》虽写富贵人家”是说《红楼梦》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史、王、

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为主线,展现的是“富贵”

生活。“其人情事理却是人人固有的人性与人士”是说《红楼梦》所反映的情与理,实

际上是每个人都有的性格、本性、命运。故考生答题要选择四大家族的富贵人物为代表,

如薛宝钗、王熙凤、贾迎春等,结合相关情节,分析人物的性格、德行和命运人生,探

究“人性与人生”的事理底蕴。

【点睛】

这是一道考查名著阅读的题型。名著阅读着重考查考生对文学名著的了解情况和阅读状

态。因此,解答文学名著题必须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之上,不仅要“博闻强记”,了解作

家作品、国别时代、人物特征与主旨思想,还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能做出言之有理的

中肯分析。

13.简答题。

这是《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正卅”中的一段判词,“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暗指《红楼梦》中一个女子的命运。请问她是谁,

并简述其身世、性格与命运。

【答案】贾探春。身世:贾政与妾室赵姨娘所生。性格:因为庶出,等级观念特别强烈,

抄检大观园时尽力维护作主子的威严。她志向高远,精明能干,面对贾府大厦将倾的危

局,用“兴利除弊”的改革来挽救,但又身逢末世,"才'''志''不能得到充分发挥。最后贾

探春远嫁他乡。

【详解】

试题分析:文学名著阅读的考查,主要是考查课外阅读的积累,只要求了解名著的故事

情节和人物形象。回答本题时,先要根据题目的提示在记忆仓库中搜索,叙述时既要注

意合乎原著的有关内容、语言要通顺,还应注意须分点陈述。“判词''里“才自清明志自

高”一语可知此人聪明有才,自许清高;而“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则暗示

此人将乘船远离家乡。于是根据大观园中各位小姐的身世不难知道此人是贾探春。然后

再根据《红楼梦》中所写内容组织答案。

考点:理解文学名著的内容。能力层级为理解B。

14.下列是《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一段判词,暗指《红楼梦》中两个女子

的命运。请指出这两个女子是谁,并简述其中一个女子的身世与命运。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答案】①是薛宝钗和林黛玉。②薛宝钗出生于豪富的皇商家庭。她挂有一把金锁,与

宝玉“通灵宝玉”恰成一对。但宝玉倾心于林黛玉,于是贾母、王夫人、凤姐等人使用

“调包计”让宝、钗成婚。后来宝玉出家,宝钗独守空闺,抱恨终身。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人物形象的整体把握能力。

“可叹停机德”“金簪雪里埋”是指薛宝钗,“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是指林黛

玉。然后选择一个人物简述其“身世”与“命运”。如身世上,薛宝钗出身皇商世家,

林黛玉于钟鼎世家,书香之族,祖籍姑苏,家住扬州,先祖曾世袭列侯,父亲林如海乃

是前科探花,升至兰台寺大夫,又被钦点为扬州巡盐御史。如命运上,薛宝钗嫁给宝玉,

但独守空闺;林黛玉在宝玉大婚之日病逝。

15.《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随贾母等赴宁国府赏梅,午间去房间休息,看见房内挂

着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你认为贾宝玉喜欢这幅对联吗?请

结合《红楼梦》中的相关情节阐述你的理由。

【答案】不喜欢,把世间的事弄懂了处处都有学问,把人情世故摸透了处处都是文章。

结合《红楼梦》相关情节表述分析,贾宝玉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他厌恶仕途经济,K

试卷第12页,共74页

恶官场上的蝇营狗苟,他对封建社会的“世事洞明”和“人情练达”不可能认同。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同时也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类题目的解答需要

学生在熟悉并掌握相关名著内容及情节的前提下,根据题目要求作答。学生平时学习中

应该多读名家名著,一方面扩展知识面,提高文学修养;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解答题目。

题干要求“你认为贾宝玉喜欢这幅对■联吗?请结合《红楼梦》中的相关情节阐述你的理

由”,从题干的要求看,此题有探究的意味,考生首先呈现自己的观点,再一,“请结

合《红楼梦》中的相关情节阐述你的理由”这一要求,考生的观点应该是“不喜欢”,

然后结合《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性格特点阐释为何贾宝玉不喜欢这幅对联,言之成理即

可。

具体分析,“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本意是“明白世事,掌握其规律,

这些都是学问;恰当地处理事情,懂得道理,总结出来的经验就是文章”,但在《红楼

梦》中,所谓“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特指贾宝玉所及其讨厌的人情往来、科举仕

途,也就是封建制度希望人们遵守施行而一般人也真的就这样遵守施行的那一套规则以

及伦理文化,而贾宝玉对封建士子的最高理想功名利禄、封妻荫子,十分厌恶,全然否

定。他只企求过随心所欲、听其自然。根据贾宝玉的性格特点,他是不可能喜欢“世事

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样的对联的。在封建时代,贾宝玉的态度具有进步意

义。

【点睛】

要完整地阅读名著,了解名著主要内容,把握名著脉络,熟悉重要故事情节;能根据相

关故事情节,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其形象;能分析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突

出土题的作用;同时还要积累相关的文学常识。

16.阅读下面《红楼梦》中对某一人物的判词,请写出判词中设计的人物,并结合《红

楼梦》具体情节分析该人物的主要性格特点,至少两点。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答案】王熙凤;性格特点:①心狠手辣,以阴险狡诈的方法逼死尤二姐;②机变逢迎:

夸黛玉长得标致,像嫡亲的孙女:③精明干练:协理宁国府,表现了非凡的治家本领。

(答出两点即可)

【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阅读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和积累的综合能力。该题意在指导学生去阅读文学

名著。名著阅读需要积累大量的人物形象,这要靠我们平时的阅读积累,积累的方式主

要是摘抄和理解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名著《红楼梦》,分析判词的内容可知:“凡鸟”

是繁体里的“风”字,也就暗指王熙凤,“一从二令三人木”指的是丈夫贾链对凤姐的

态度变化。新婚后先“从”,友她百依百顺,样样都听她的;“二令”解为“冷”,指

的是丈夫对她的渐渐冷淡与开始对她发号施令;“三人木”是指她最后被休弃的命运;

“哭向金陵事更哀”就是她被休弃后哭着回娘家的悲哀的写照。所以可以看出判词中的

人物是王熙凤。她的性格非常丰富,拿她的出场为例,“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

我今日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

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时时不忘。”王熙凤话中,既有对林黛玉的恭维,又有对贾

府众姐妹的关照,同时不忘讨好“老祖宗”,这一席话可谓“一石三鸟”。这些无一不

表露出她的深谙人心,机变逢迎。在小说第十一、十二回中她“毒设相思局”治死那“癞

蛤蟆想吃天鹅肉”的贾瑞,以阴险狡诈的方法逼死尤二姐,而其他的下人看到她都是毕

恭毕敬的,都很怕她的样子,这些表现出了王熙凤的狠毒。在宁国府,无人敢惹焦大,

王熙凤却敢说:“还不早打发了没这王法的东西!”协助管理宁国府时,对下人说:“我

可比不得你们奶奶好性儿,由着你们去,再不要说你们这府里'原是这样的',这如今

可要依着我行,错我半点,管不得谁是有脸的,谁是没脸的,一例现清白处置!”不难

看出她的雷厉风行、精明干练。

【点睛】

名著阅读积累是一个很宽泛的话题,从学生备考的实际出发,可以积累以下方面的内容:

一、作家作品常识,包括作家字号、时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朝代及其在文学史上

的地位等。

二、作品的故事梗概,重要章节的主要内容、故事情节等。

三、作品的上要人物及其性格行征。

四、作品的大致主旨。

17.简答题

(1)红学前辈王昆仑先生在他的《红楼梦人物论》中用“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

想凤姐”来评论王熙凤,你如何看待这句话?请结合《红楼梦》的内容加以阐述。

(2)《呐喊》塑造了一群独特的母亲形象,请写出两个并分别概括她们具有怎样的性格

特征。

【答案】(1)这句话体现了王熙凤人物性格的多面性。王熙凤阴险恶毒,铁槛寺弄权,

逼死尤二姐,为人所不齿;但她又是那样聪明能干,富有情趣,对各个姐妹能细致入微、

体贴关照,对长辈比如贾母、王夫人又能聪明乖巧、机智应对。所以她是一个让人爱恨

交织的人物。

试卷第14页,共74页

(2)《药》中的华大妈生性懦弱隐忍;《明天》中的单四嫂子愚昧而充满质朴的母爱。(或:

《风波》中的七斤嫂生性刁蛮泼辣;《社戏》和《兔和猫》中“我的母亲”和蔼可亲、

勤劳善良)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名著阅读。本题以简答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解答时,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

然后结合平时积累进行思考、解答。解答此种题型,需要学生平时多读经典作品,多记

忆,多感悟。

(1)王熙凤色才兼具,“恨熙风”“骂熙风”是因为王熙凤为人圆滑,口吃泼辣,稍

显阴险;“不见熙凤想熙凤”则体现出王熙凤的出人才干(曹雪芹在书中这样提到王熙

凤;竟是十个男人万万不能及,王熙凤本是宁国府家的媳妇,却主管着荣国府家中的

一切大小事务,大事处理得当,小事尽显圆滑周到。是荣宁两府以及荣国府内各种关系

的沟通桥梁。

王熙凤是《红楼梦》一书中描写得极其鲜活且精彩的人物。她出身富贵,是金陵王家的

女儿。王家是武将出身,而王熙凤将武将的飒爽气派表现得淋漓尽致。她自小被王家充

当男儿样,性子泼辣,对佣人可以抬手一巴掌,对尤二姐可以不顾她死活,对觊觎她的

贾瑞更是没有丝亳仁慈,对普通平头百姓的官司也不放在心上。可这样的王熙凤,却并

不能算一个彻头彻尾的坏人。她对黛玉极好,常常记挂着她缺什么:她对宝钗虽然不喜,

却也有得体的礼仪;她对平儿、鸳鸯等都是非常尊重。她的内心深处,其实也藏着善良,

但善良的前提,是你要能够入得了她的眼。

(2)《药》中的华大妈生性懦弱隐忍,是“小人物”,鲁迅将他们置于一种凄凉、诲暗

的场景中,让他们背负人生的重负,在穷困、失意、不幸中艰难地挣扎,暴露出那骨子

里的麻木和愚昧。《明天》中的单四嫂子愚昧而充满质朴的母爱,单四嫂子上前守了寡,

为了生存,只能靠自己的一双手纺出棉纱来养活她自己和她三岁的儿子,只能在深更半

夜就开始张罗明天的生活。然而,艰难与困苦并未让在饿死边缘挣扎的单四嫂子对生活

失去信心,她反而觉得“寸都有点意思”。这是让我们颇感奇怪的,为什么呢?原来皆

因自己三岁的儿子一宝儿。她对丈夫的死虽然很伤心,但并未彻底绝望,因为她还有

儿子——她的希望。丈夫死后,宝儿俨然代替了其父在其母心中的位置,所有的寄托,

所有的希望,都押在了宝儿身上。宝儿已从仅是她的儿子变成了她的“丈夫”,她活着

的意义,她的“明天”。

18.简答题

(1)《红楼梦》中“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

天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是哪个人物的判词?请简述其性格特征。

(2)贾雨村是《红楼梦》中一个贯穿全文的人物,他与贾府的联系体现在哪些重要情

节上?

【答案】(1)晴雯;善良,高傲,刚直(爱憎分明),勇敢,泼辣任性。

(2)①借林黛玉的家庭教师身吩攀附贾家,官复原职;②徇情枉法,包庇贾家亲戚薛

蟠;③抄没石呆子的古扇,讨好贾赦。

【详解】

本题考查识记和理解名著的能力。解答本题,平时一定要熟读名著,识记其中的人物和

情节。对于大纲要求的篇目,有时间时就要反复读,只有熟到一定的程度,类似题目才

能应对自如。本题考查的名著是《红楼梦》。

(1)本题考查对原著内容的理解和人物性格的把握。心比天高,身为下贱------可知

为晴雯,她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晴雯是曹雪芹笔下最具有个性魅力、最丰满的形象之

一.晴雯的形象特点:美丽聪慧,柔情似水:桀瞥不驯,刚直锋利:疾恶如仇,敢于反

抗。其中一个情节可看出其性格特点。晴雯给宝玉换衣时失手把他扇子跌折,便被训斥

了几句,晴雯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还击了一通,把宝玉“气得浑身乱颤"。而宝玉赴宴

回来,主动寻求和解。宝玉说出了一番对物用的态度,“你爱打就打,这些东西原不过

是借人所用,你爱这样,我爱那样,各自性情不同。比如那扇子原是扇的,你要撕着玩

也可以使得,只是不可生气时拿他出气。就如杯盘,原是盛东西的,你喜听那一声响,

就故意的碎了也可以使得,只是别在生气时拿他出气。这就是爱物了。”这里宝玉说出

一番物用的道理:高兴就好!晴雯借机说喜欢听撕扇子的声音:“既这么说,你就拿了

扇子来我撕。我最喜欢撕的。”甚至宝玉夺过麝月的扇子,递与晴雯,在宝玉的嘻笑和

纵容下,晴雯亳无顾忌,也撕了几半子。

(2)本题考查对名著相关情节的熟练程度和理解能力。具体为贾雨村与贾府的联系的

重要情节。他们没有任何亲属关系,贾雨村是林黛玉的家庭教师,后被林家推荐给贾政,

而后通过贾家的关系去做官,其得以官复原职。在“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中徇情枉法,

包庇贾家亲戚薛蟠。后来在“滥情人情误思游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一回中通过平儿

叙述,说他抄没石呆子的古扇,讨好贾赦,没天理。据此整合答案即可。

19.儒家思想在历史上是主流思想,《红楼梦》里的贾宝玉读的是儒学经书,他却把读

书中榜后做官的某些儒士称作“禄蠹”。“禄蠹”何意?请结合《红楼梦》中相关例子

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禄蠹,喻指为官者徇私枉法、贪求利禄。贾宝玉的“禄蠹”论是说,读儒家经

书是好的,但有些人一旦为宜就变为不择手段去追求功名利禄的人,就成了禄蠹。如贾

试卷第16页,共74页

雨村之流,十年寒窗高中为官,却利用职权贪赃枉法,成了“禄孤”。他这个评语还是

很有见地的。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这类题目的解答需要学生在熟悉并掌握相关名著内容及

情节的前提下,根据题目要求作答。学生平时学习中应该多读名家名著,一方面扩展知

识面,提高文学修养;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解答题目。关于“禄盘”,禄,仕途经济。福,

虫也,这里用比喻人。禄蠢:窃食俸禄的蛀虫,比喻指贪求官位俸禄的人。一心扎进仕

途经济的并成为权位金钱奴隶的人。即指追求功名利禄的人。贾宝玉的“禄蠹论”是说,

读书是极好的,但是一旦做了官就变得可恶起来,变成了禄蠢。并非说读书不好,他自

己也不是不学无术之人。他骂那些啃书本,追求功名,走仕途道路,领国家俸禄的人是

“禄盘”。如贾雨村之流,十年寒窗高中为官,却利用职权徇私枉法、为非作歹,这就

是宝玉眼中的“禄蠹”。贾宝玉说:“人谁不死,只要死的好。那些个须眉浊物,只知

道文死谏,武死战,这二死是大丈夫死名死节。竟何如不死的好!必定有昏君他方谏,

他只顾邀名,猛拼一死,将来交君于何地!必定有刀兵他方战,猛拼一死,他只顾图汗

马之名,将来弃国于何地!所以这皆非正死。”(第三十六回),古时认为只有“文谏

武战”这两种死法最光荣、最荣耀,最能体现自己身份特征和气节。文官武将之死谏、

死战,本质上就是沽名钓誉,贾宝玉对此十分厌恶,认为这两类人都是禄露。

【点睛】

要完整地阅读名著,了解名著主要内容,把握名著脉络,熟悉重要故事情节;能根据相

关故事情节,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其形象;能分析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突

出主题的作用;同时还要积累相关的文学常识。

20.回忆阅读《红楼梦》整本书内容,根据要求完成答题。

文学评论中有“性格即命运”的说法,你同意这个说法吗?请从《红楼梦》中任选一个

人物,谈谈你的理解。要求观点明确,结合作品内容,简要说明。

【答案】林黛玉在《红楼梦》里是个异数,既孤芳自赏又自伤自怜,这样复杂的性格却

完美地统一一身,所谓“性格即命运”,这话在林妹妹身上格外适合。人的命运和性格

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黛玉的悲剧命运与她尚性使气的性格有着必然的关系。林黛玉初

进贾府,曾经告诚自己“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

恐被人耻笑了他去”,但后来黛玉在贾府并没有谨言慎行,还常常因为心直口快于无形

中为自己树敌,以至于我们现在提到“林黛玉”三字,就会想到一个孤芳自堂、目无下

尘的泪美人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名著作品人物特点及语言综合表达的基本能力。题目要求从《红楼梦》

中任选一个人物,谈谈自己对文学评论中有“性格即命运”的说法的理解。题干要求考

生表明对“运”的看法,并从《红楼梦》中任选一个人物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提示考生,

审题时,要抓住题干要求,首先要明确观点,也就是否赞同“性格即命运”。答题语言

要求准确、简明、合理、得体。

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所给作品的主要内容,尤其是需要结合作品中人物

的突出特点进行具体分析。重点把握"性格即命运”的具体观点,从作品中主要事迹来

分析其性格命运,比如葛朗台他的命运注定是悲惨的,他的眼中只有金钱与利益,贪得

无厌的性格引向了他悲惨的命运。在葡萄酒交易中坑骗其商户,使他失信于人;锚铢必

较的性格使他没有一个真正的朋友;为一袋金币而对妻女施以暴行,使家人对他彻底失

望。直到临死前还在擦拭金币!他除了财富外早已一无所有。过分阳毒的性格决定了他

一生没有亲情与友情的悲惨命运。

《红楼梦》中的人物颇多,考生选择一个自己最熟悉的人物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即可。如

王熙凤的命运是悲惨的,她的心狠手辣、贪得无厌的性格引向了她悲惨的命运;如晴雯,

她无疑是美丽的,是灵巧的,但这也使她自恃过高,必然会引来他人的嫉恨和统治阶级

的注目,因为她只不过是大观园中一个地位低下的丫鬟,却虚妄地追求着••种不切实际

的平等,在封建等级制度森严的荣国府,她的这种反叛精神,必将遭到统治阶级残酷的

镇压。考生在具体的表达时候就要突出这些特点,重点把握其特殊的内涵。

21.简答题。

(1)傻大姐在《红楼梦》中仅出现过两次,但她的每次出现都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请

简述。

(2)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上面这段判词预示了《红楼梦》中哪个人物的命运归宿?她在抄检大观园的风波中有怎

样的表现?反映了她什么样的个性特点?

(3)宝玉忙笑道:“你说,哪几件?我都依你。好姐姐,好亲姐姐,别说两三件,就是

两三百件,我也依。”(《红楼梦》第十九回)

上面选段中,这个让宝玉满口应承的“你”是谁?她让宝玉应承了哪三点?宝玉因为什么

而应承她的要求?

(4)宝玉向晴雯道:“你也不用生气,我也猜着你的心事了。我回老太太去,你也大了,

打发你出去好不好?”晴雯听了这话,不觉又伤心起来,含泪说道:“为什么我出去?要

嫌我,变着法儿打发我出去,也不能够。”(《红楼梦》第三十一回)

试卷第18页,共74页

宝玉为什么扬言要赶走晴雯?后来他们是怎样和好如初的?请简述。

【答案】(1)一、“误拾绣春囊”,引起了抄检大观园的轩然大波;二、误泄“宝二爷要

娶宝姑娘''的机密,使得黛玉如雷轰顶,产生了惟求速死的念头。(每点2分,意思对即

可。)

(2)惜春。表现:①主动要求惩罚私藏钱财、物件的丫鬟入画;②主动说出私传东西

的“必是后门上的张妈“;③派人叫来尤氏,逼迫她带走入画。(3分,每点1分)个性:

胆小怕事,冷酷自私。(2分,每点1分。)

(3)(花)袭人。应承的三点:①不胡乱赌咒发誓;②在老爷以及别人跟前做出个喜读

书的样子;③不毁僧谤道,更不吃人嘴上胭脂。(3分,每点1分。)因为担心她被“赎身”

后离开,自己身边从此失去一个知冷知热知心的人。

(4)因为:①晴雯跌折扇子,却不肯听从宝玉训斥;②袭人解围,晴雯却加以讥讽。

(2分,每点1分。)和好:①宝玉赴宴回来,仍和晴雯有说有笑;②宝玉高谈阔论“爱

物''的道理,晴雯便说自己喜欢撕扇子;③宝玉拿扇子让她撕,两人大笑,和好如初。

(3分,每点1分。)

【详解】

试题分析:

(1)题目问,傻大姐在《红楼梦》中仅出现过两次,但她的每次出现都推动了情节的

发展,请简述。考生要回答两个问题,一是概述傻大姐两次出场的情况,二是傻大姐每

次出场是如何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的。第一次出场是她“误拾绣春囊”,第二次出场是她

误泄”宝二爷要娶宝姑娘”的机密。第一次出场引起了抄检大观园的轩然大波,第二次使

得黛玉如雷轰顶,产生了惟求速死的念头。

(2)该题考查《红楼梦》中判词相对应的人物。人物在抄检大观园的风波中的表现,

表现出来的性格。该判词对应人物是惜春,概述人物表现,抓住主要事情,梗概即可,

不需讲清前因后果,不必详述过程。惜春在此事中力求自保,对仆人冷酷无情,对入画

和张妈毫无同情之心,主动说出她们并要求带走。

(3)袭人出于一方面出于对自己前途命运的担心,另一方面也借比试探宝玉,提出不

久自己出会离开贾府,宝玉与袭人关系亲密,担心她被“赎身”后离开,自己身边从此失

去一个知冷知热知心的人。袭人本性善良,所提之事均是为宝玉着想,无一是为自己

谋取好处。

(4)该题换个角度考查事情节,由宝玉要赶走晴雯考查二人失和前因,晴雯跌折扇子,

却不肯听从宝玉训斥。袭人解围,晴雯却加以讥讽。然后考查二人和好的故事。复述时

无需详细叙述,不要细枝末节,抓住主要情节概括即可。

【考点】

理解文学名著的内容。能力层级为理解B。

【策略】

对于名著简答题,考生必须熟悉考纲限定必读的名著,了解全书的情节梗概和结构特点,

理解主要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把握全书的主题思想,精读其中部分有代表性章节,做

到点面结合。做到读练结合,读是基础,练是检测。因为考纲规定必看的书目较多,而

且《红楼梦》和《三国演义》内容和结构都非常复杂,人物众多,因此要多读几遍。通

读一遍后,可以通过看目录来回忆章节内容,也可以分人物来记忆,按照时间顺序,回

忆与某个人物相关的事件,能概述事情起因,基本经过及结果。能记清该事件涉及的相

关人员,彼此之间的关系。一部一部进行,每部作品可以先主要人物,后次要人物。以

上两种方法可以综合运用。如此,名著考查能从从容应对。如复习《红楼梦》,可以将

书合起,对照目录,一章一章回忆,遇到不熟部分立该翻阅读,强化记忆。也可以按先

后顺序,一个一个回忆人物。先主要人物,后次要人物。

名著阅读

22.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宝玉神志不清,贾府决定给宝玉娶亲冲喜。袭人得知是宝钗要做宝二奶奶,怕宝玉

承受不了,便把宝玉和黛玉交往的情形告诉了王夫人。贾府感到为雕,王熙凤献了个掉

包儿计,在贾府公开宣扬宝玉要娶黛玉。洞房之夜宝玉虽然不太高兴,但婚后身体还是

逐渐恢复过来。

B.《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长篇小说,它以一个贵族家庭为中心展开了一幅广阔

的社会历史图景,社会的各阶级和阶层都得到了生动的描写。

C.《红楼梦》中别号“蕉下客”的贾探春是个大气、具有男子性格的女性,她发起组织

了大观园里的诗社活动,但是“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她想用“兴利除

弊”的微小改革来挽回这个封建大家庭的颓势,却注定无济于事。

D.“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首诗

出自《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葵花词》。

23.《红楼梦》第六十八回“苦尤娘赚入大观园”中“赚”是什么意思?是谁将“尤娘

赚入大观园”?请结合本回情节概括“赚”的过程和结局。

【答案】

22.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