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03.180
CCSA16
YSC
中国楹联学会团体标准
T/YSC002—2024
青少年楹联文化艺术能力等级测评规范
TheCritertionofgradeevaluationofcoupletofyouth
(征求意见稿)
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中国楹联学会发布
T/YSC002—2024
青少年楹联文化艺术能力等级测评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青少年楹联文化艺术等级测评的术语和定义、测评流程、测评方式、测评要求、测评
能力认定、测评结果。
本文件适用于中国楹联学会青少年楹联文化艺术等级测评(以下简称“测评”)活动,并为测评活
动提供依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楹联Couplets
楹联是对联的表现形式,其文字文体为对联,是对联与其他各类艺术相结合的综合性文化艺术样式。
4测评流程
测评机构申请
登入网站()-提交申请-申请审核-函件复核。
注:中国楹联学会少年工作委员会负责青少年楹联文化艺术测评的相关事宜。报名者应登入网站向中国楹联学会少
年工作委员会提交申请,由少工委上报学会并组织审核,并以函件方式回复审批结果。测评机构应每年进行年
审。
测评官申请
测评官应获得由中国楹联学会颁发的“青少年楹联文化艺术测评等级评定测评官”资格证书,申请
办法参照《青少年楹联文化艺术测评等级评定测评官管理办法》。
青少年测评
注册()-报名-参加测评-测评官评定-结果公示-证书颁发。
5测评方式
测评方法
测评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a)测评等级共十级,每个级别的测评由基础知识和艺术创作两个阶段构成,两个阶段应由测评组
织机构组织测评人统一参加测评,测评现场应有相应监管;
b)基础知识测评(第一阶段)应以选择题的方式进行楹联文化艺术基础知识能力测评;
c)楹联文化艺术能力测评(第二阶段)应以视频方式上传楹联赏析、楹联文化艺术、原创楹联(如
有)的创作过程。
测评成绩认定
测评结果应由该场委任测评官按A、B、C、D递减顺序对应相应能力评定,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均为
D评定,则视为该等级测评不通过。
1
T/YSC002—2024
6测评要求
命题原则
应根据楹联学习材料和《联律通则》要求命题。
命题形式
命题形式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命题形式
等级单选多选楹联艺术创作鉴赏讲述楹联创作
一级10题10题-2题-
二级10题10题-2题-
三级20题10题2题1题1题
四级20题10题2题1题1题
五级20题10题2题1题2题
六级20题10题2题2题4题
七级20题10题2题2题4题
八级20题10题2题2题4题
九级20题10题2题2题4题
十级20题10题2题2题4题
注:楹联创作可为书法、朗诵、篆刻等与楹联相结合的艺术形式。
测评报名
报名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报名应提供2张1寸免冠蓝底证件彩色照片(用于制作证书);
——首次报名应从一级开始,取得证书后逐级参加测评;
——曾在国家级社会团体组织主办的楹联活动中取得证书的参赛者可申请越级测评(最高起始等
级不应超过四级);
——自当期测评通知发布之日起,于当期测评开始前5日截止报名;
——个人报名或团体报名。
测评时限
测评时限应满足以下条件:
——第一阶段测评为在线测试,全国统一时间开始,时长为60min;
——第二阶段测评为艺术创作测试,应在第一阶段测评结束后的7个自然日内组织。楹联朗诵、
赏析时长不应超过10min,联墨创作时长不应超过60min;
——测评成绩应在第二阶段测评结束的15个工作日后在官方网站()发布测评
结果;
——应于每月下旬开展1次测评。
测评工具
测评运用的工具应符合下列规定:
a)第一阶段应为在线答题,随机抽取试卷,测评人应自备手机、PAD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
b)第二阶段艺术创作测评,其中朗诵赏析和楹联鉴赏以视频格式上传,时间不超过3min,规格
不超过10MB。书写联墨和楹联仿写应以图片格式上传,格式为jpg或png,规格不超过10MB;
7测评能力认定
能力水平
根据测评人不同的学段特点,其能力水平见表2。
2
T/YSC002—2024
表2能力水平
等级年龄能力水平
一级了解楹联概述、名联与楹联故事,能简单讲述楹联故事或朗诵名联
二级了解楹联起源、经典著作和经典人物,能简单讲述一部楹联著作或经典人物
三级了解楹联格律、基础的汉语语法和声调知识,能简单按要求仿写楹联并讲述仿写过程
了解楹联分类和应用场景,能按应用场景创作楹联并进行简单赏析,讲述规范的楹联使
四级
用方法
了解楹联文化艺术的概念,简单了解楹联艺术创作知识,能用书法、朗诵、赏析等方式
五级
进行楹联艺术展现
5~18岁了解楹联传统对格与楹联句式节奏起源,能简单讲述一种传统对格或句
六级
式,用一种书法字体书写楹联并进行简单赏析
熟练掌握楹联文化艺术创作知识,能按照主题或出句要求进行楹联文化艺术创作,并能
七级
进行简单赏析,分辨所创作楹联的应用场景
了解楹联文化艺术与中华民族民俗的关系,着重了解春联的起源与应用,并按民俗要求
八级
进行楹联文化艺术创作,正确赏析与应用民俗类楹联
了解传统与现代楹联文化艺术的内涵,以及楹联与其它传统艺术形式和现代艺术形式的
九级
结合方式,能用一种艺术方式展示楹联并简单讲述过程
熟练掌握一至九级的楹联文化艺术知识,能按应用场景或主题要求创作符合正常审美要
十级
求的楹联文化艺术。能讲述所作楹联的创作过程,并赏析应用
评分规则
7.2.1朗诵赏析
应介绍作者及其背景,朗诵时脱稿、吐字清晰、感情饱满,可配以适当的动作、配乐、表情或富有
其他创意。其评定规则应符合下列规则:
——正确性,应达到流利、完整地背诵,无错字、漏字、多字;
——发音,应使用普通话、声音洪亮、有力,咬字清晰;
——节奏,应语速恰当,句读节奏规律,富有节奏及韵律;
——情感,应情绪饱满,感情丰富;
——表现形式,应配有恰当的背景音乐、表情动作等。
7.2.2书写联墨
书写一副书法作品(软笔或硬笔),作品应符合书写联墨的格式要求,书体、字体不限。其评定规
则应符合下列规则:
——字迹清晰,书体规范;
——行笔流畅,彰显笔力;
——章法完整,注重整体。
7.2.3楹联鉴赏
应通过阅读楹联,自选角度描述楹联的内容(修辞技巧,思想内容,表达手法,语言风格等),进
行赏析。评定规则应符合下列规则:
——准确描述对联内容,翻译准确;
——有明确的赏析角度;
——表述流畅严密,条理清晰明确。
7.2.4楹联仿写
应根据给出的联句进行仿写,自主选择主题,评定规则应符合下列规则:
3
T/YSC002—2024
——对仗和声律协调,新旧声不应混用;
——与示例楹联格式一致;
——文通字顺,有韵律,能够表达一个主题;
——用词恰当、语句通顺;
——主题思想明确(自定或与原楹联文一致)。
7.2.5楹联创作
应根据给出的主题和出句进行创作,评分规则应符合下列规则:
——对仗和声律协调,新旧声不混用;
——文通字顺,有韵律,能够表达一个主题;
——用词恰当、语句通顺;
——主题思想明确,富有修辞。
7.2.6成绩评定
成绩评定要求应分为合格与不合格,具体内容见表3。
表3成绩评定
等级合格不合格是否颁发证书
一级D+D是
二级D+D是
三级D+D是
四级D+D是
五级D+D是
六级D+D是
七级D+D是
八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知识点总结
- 2025健身房教练聘用合同
- 课题申报参考:领导差错取向对科创企业双元绿色创新的跨层次传导及干预机制研究
- 跨文化教育中的创新教学方法探讨
- 2024年压敏热熔胶项目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核电站用过滤毡项目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趣味数学在办公中的应用
- 中考生物一轮复习抓重点考典型专题19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含解析)
- 个人承包物业清洁维护服务合同2024年度3篇
- 2025年浙科版必修2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卫生服务个人基本信息表
- 医学脂质的构成功能及分析专题课件
- 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策略创新与实践路径
- 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2024年湖北省知名中小学教联体联盟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 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 含解析
- 燃气行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 JB T 7946.1-2017铸造铝合金金相
- 包装过程质量控制
- 通用电子嘉宾礼薄
- 赤峰市海业矿产有限责任公司福合元矿区铜钼矿2022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