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生态系统(测试卷)(原卷版)_第1页
第5章 生态系统(测试卷)(原卷版)_第2页
第5章 生态系统(测试卷)(原卷版)_第3页
第5章 生态系统(测试卷)(原卷版)_第4页
第5章 生态系统(测试卷)(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章生态系统测试卷(满分100分,时间80分钟)学校:姓名:班级:考号: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2020春•奉化区期中)下述组合中,属于种群的是()A.生活在一块稻田里的所有生物B.某一池塘中的全部鱼类C.肺炎患者肺部所有的新型冠状病毒D.一根枯木及枯木上的所有生物2.(2007•杭州)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内生活着许多水生、陆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园内河流交汇、鸟语花香,形成了独特的湿地景观。该湿地公园属于()A.种群 B.生态系统 C.群落 D.生物圈3.(2011秋•麻栗坡县校级期中)某片竹林中的竹子长势整齐.没有明显的高株和矮株,这说明这个群落在垂直结构上是()A.没有分层现象B.有分层现象C.只有竹子一个层次D.植物有分层现象,动物无分层现象4.(2020•开封)蓝藻、硫细菌、硝化细菌等,能够利用光能或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变为储能的有机物,满足自身对营养物质的需要。这些自养型微生物属于()A.生产者 B.消费者C.分解者 D.生产者和消费者5.(2019•玉林)2018年5月15日“月宫365”实验获得圆满成功。“月宫一号”与外界密闭,志愿者所需要的氧气、水、食物可在系统内循环再生,其中饲养的黄粉虫以蔬菜叶等为食,并能为人提供优质动物蛋白。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示这个密闭生态系统食物链的是()A.水→蔬菜→黄粉虫→人 B.氧气→黄粉虫→蔬菜→人C.黄粉虫→蔬菜→人 D.蔬菜→黄粉虫→人6.(2019秋•官渡区期末)小明利用生物学知识画出了生态系统中某食物链的数量关系图,并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其中不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中,草、鼠、蛇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B.鼠和蛇作为消费者,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动物可以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D.由于物种数量不同,所以该生态系统处于不平衡状态7.(2020•新泰市一模)民间俗语与文学诗句中都蕴含许多科学道理,下列对其解释不正确的是()A.“一山不容二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B.“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苔藓植物大量繁殖的结果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非生物因素影响生物D.“螳螂扑蝉,黄雀在后”------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8.(2019•天水)下列选项中,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一片森林中的所有树木B.一片草地上的阳光、土壤和空气等无机环境C.一块农田中所有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D.一个池塘中的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9.(2020•绵阳)联合国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旨在倡导保护地球生态环境。下列做法与环保理念不相符的是()A.各种垃圾分类处理 B.使用一次性筷子C.步行或骑自行车出行 D.使用无磷洗衣粉(2019•连云港)如图表示生态系统部分成分间的相互关系(甲、乙、丙表示三类生物成分)。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表示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B.乙表示消费者,包括人和各种动物C.丙是能把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D.甲、乙、丙三类生物成分能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11.(2019秋•侯马市期末)一片草原上生活着牛羊等食草动物,后来有一群人来到了这片草原,以捕杀这些动物为食,致使牛羊的数量持续减少。一年后,人们发现草原上的牛羊数量趋于稳定,这说明()A.食草动物的繁殖能力强B.生态系统是很难被破坏的C.食物链断裂后还能恢复D.生态系统有自动调节能力(2020•石狮市模拟)甲、乙、丙、丁构成一条食物链,存在于某一稳定的生态系统中,若乙的数量增加,短时间内,其余生物数量变化情况是()A.甲、丙增加,丁减少 B.甲、丁增加,丙减少C.甲、丙、丁都增加 D.丙、丁增加,甲减少(2020春•滨城区期中)某湖泊生态系统中,湖水中的DDT相对浓度为0.5×10-8,现发现各种生物体内均有不同浓度的DDT,检测结果如下表,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该食物链为A→E→B→C→DB.几种生物中,D的相对数量最少C.据表中数据不能判断食物链的结构D.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作为人类的食物时营养也越丰富14.(2018•抚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新时期对保护生物圈、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最新诠释。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B.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生存的环境C.生物圈是指海洋生态系统D.生物圈中的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增的15.(2019•日照)下列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最为突出的是()A.森林生态系统 B.湿地生态系统C.草原生态系统 D.城市生态系统二.填空题(共5小题,共20分)16.(2020•鄞州区模拟)在公园内生活着水草、藻类、荷、芦苇、柳树等多种植物;还生活着昆虫、鱼类、蛙、鸟类等动物和一些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是市民休闲锻炼的好去处。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公园里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各种生物共同组成了________(选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2)有些细菌等微生物进入人体后,能引起机体产生免疫反应,从免疫学角度分析,这样的细菌被称为_______。(3)公园内的各种生物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一种联系,这种联系是食物链,请写出一条鸟类获得能量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17.(2018•乐山)生物圈中,不同地域的环境差别很大,生物种类千差万别,生态系统也因此多种多样。其中被誉为“绿色水库”、“地球之肺”的是_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稻田生态系统需要在栽培、管理等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其中主要的生产者是_______。(2014•昆明)某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如图。请回答:(1)该食物网中共有_______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一条是________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2)鸡与菜青虫的关系是,菜青虫总是取食白菜等十字花科植物属于___(填“先天性”或“学习”)行为。(3)除图中所示组成成分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还应有_______________。(2020春•东海县校级月考)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一般来说,生态系统越复杂,该能力越______。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_______的,若外界干扰太强,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2020春•浦城县月考)如图表示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间的相互关系,据图回答:(1)牛与草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能量流动和_____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2)细菌、真菌能将牛和草的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在生态系统中被称为__________。(3)过度放牧会导致草场退化,这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能力是有限的。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共10分)21.(2019•西湖区校级模拟)运用“蓝鲸一号”钻探平台,我国南海实现可燃冰试采成功。材料一:可燃冰,学名天然气水化合物,其化学式为CH4•8H2O.它是天然气的固体状态(因海底高压)。埋于海底地层深处的大量有机质在細菌的分解作用下,最后形成石油和天然气(石油气),其中许多天然气被包进水分子中,在海底的低温(2~5℃)与压力下结晶,形成“可燃冰”材料二:“蓝鲸一号”钻探平台设计和建造过程刷新了多项世界纪录,它长117米,宽92.7米,高118米,质量为42000吨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①海底地层深处,这些分解有机质的细菌能很好的生存,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__________________。这些细菌分解有机质__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氧气,这些细菌与真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②在开采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极少量的垃圾废弃物没有对海洋环境造成破坏这主要是因为海洋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_____的能力四.解析题(共3小题,共25分)22.(2017•锦州)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共有______条食物链,这个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2)由于使用农药甲胺磷,草吸收了难以分解的甲胺磷,则图中含甲胺磷最多的生物是_____。(3)把图中的动物分为两类,一类包括_____;另一类包括_____,你分类的依据是_____。(4)该生态系统中,草属于_____。蜘蛛和杂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