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学测量-【学练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册学与练(浙教版)一、测量的定义测量是一个把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的过程。二、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等。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毫米=1000微米1微米=1000纳米1m=106μm=109nm2.长度的常用测量工具有钢尺、木尺、三角板、卷尺等。此外,人们还可以利用自己的手、脚等来粗测物体的长度。声呐、雷达、激光测距等是现代测量中常用的技术。3.刻度尺的使用使用刻度尺时要做到:(1)会认:认识所用刻度尺的量程、最小刻度和起始刻度线的位置(如图):(2)会测:刻度尺要放正,使刻度尺紧贴被测物体,并且使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3)会看:看刻度时,视线与刻度尺及被测物体垂直(如图);(4)会读:读数时,除要读出最小刻度值,还要估读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5)会记:记录的数据后应写上单位。【名师讲解】①零刻度线已磨损的,可设某一完好的刻度线为“零”点,读数时要减去“零”点的数字。②刻度尺量程小于被测长度时,可将被测长度进行分段测量。4.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1)累积法应用:测纸张的厚度,测金属丝直径等。如:要测一张纸的厚度可以测n张相同纸的厚度,再除以n,就可算出一张纸的厚度。要测细铜丝的直径,可测出紧密绕在铅笔上n匝细铜丝的长度,再除以n,即可得出细铜丝的直径。(2)夹长法应用:测球的直径,测圆锥的高等。(3)“替代法”(化曲为真法)应用:测地图上的公路、铁路、河流长,测硬币周长等。方法:使一根棉线与待测的曲线重合,然后把棉线拉直,测出棉线上起点和终点间的直线距离即可。(4)化真为曲:也叫滚轮法,就是用已知周长的轮子,沿着要测量的长度滚过,记下轮子滚过的圈数,则物体的长度就等于轮子的周长乘以轮子转过的圈数。此法适于测较长的曲线。如测运动场的跑道长度。用已知周长的轮子,沿曲线滚过,记下轮子滚过的圈数曲线的长度=轮子的周长×转过的圈数三、.刻度尺的正确使用①选:根据实际测量的长度和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选择合适的刻度尺。②放:使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或某一整数值刻度线与被测物的起始端对齐,让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边贴紧被测物体,并与所测量物体平行,不可倾斜。③看:读数时,眼睛的视线要正对刻度尺,与尺面垂直,不可斜视。④读:读数时,先读被测物体长度的准确值,即读到分度值的数字,再估读分度值下一位,即估计值。⑤记:记录的数值=准确值+估计值+单位。数值后面要注明所用的单位—没有单位的数值是没有意义的。2.测量误差的处理①由于受测量工具的精密程度和测量者判断偏差等因素的影响,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存在一些差异,这个差异叫误差。误差不同于错误。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结果时粗心等造成的差错,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误差只能尽量减小,不能消除。对于测量者来说,误差越小越好,但误差总是存在的。通常,我们可通过校正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选用精密度高的测量工具、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方法来减小误差。②游标卡尺是一种测量长度、内外径、深度的量具。游标卡尺由主尺和附在主尺上能滑动的游标尺两分构成。主尺一般以毫米为单位,而游标尺上则有10、20或50个分格,根据分格的不同,游标卡尺可分为十分度游标卡尺、二十分度游标卡尺、五十分度格游标卡尺等。游标卡尺的主尺和游标上有两副活动量爪,分别是内测量爪和外测量爪,内测量爪通常用来测量内径,外测量爪通常用来测量长度和外径。四、体积的单位及换算体积是物体占有的空间大小。固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立方米(m3)。还有立方分米(dm3)、立方厘米(cm3)等。液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升(L)和毫升(mL)。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升=1立方分米1毫升=1立方厘米五、体积的测量工具:量筒和量杯1.认识量筒和量杯:量筒和量杯都没有零刻度,不同点是量筒中的刻度是均匀的,量杯上的刻度是不均匀的,上密下疏(如图所示)。2.量筒(或量杯)的正确使用方法(1)弄清量筒(或量杯)的量程和最小刻度(每小格表示多少毫升);(2)测量时要把量筒(或量杯)放在水平桌面上;(3)读数时,视线跟液面相平:观察量筒(或量杯)内液面时,如果液面是凹形的,那么要以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为准;如果液面是凸形的,那么要以凸形液面中央最高处为准。水、酒精、煤油等的液面是凹形的,水银的液面是凸形的。注意:读数时如果俯视,读数偏大;仰视,读数偏小。可谐音记作:“虎(俯)大羊(仰)小”2六、体积的测量1.对形状规则的固体,如长方体,可用刻度尺测出其长、宽、高,再利用公式计算出其体积。2.测量液体的体积,一般用量筒或量杯。3.对形状不规则的小块固体(该物体不溶于水也不吸水,在科学实验中用排水法测其体积),可用量筒、水、细线进行测量,这种方法称为排水法。【名师讲解】A.用排水法测不规则固体的体积(如图):(1)用烧杯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内,正确读出水的体积V1(适量水是指既能浸没固体小物体,又能使浸没固体小物体后液面不超过量筒的量程);(2)将小固体用细线拴住,缓缓放入量筒内的水中。当小固体被水完全浸没时,正确读出水面上升后总体积V2(缓缓是相对而言,防止打碎量筒或量杯);(3)计算被测固体的体积:V=V2-V1.B.浮在水面的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1)针压法:用细钢针把物体按入水中使其浸没,进行测量;(2)沉锤法:把铁块与被测物体用细线拴在一起使其浸没,进行测量。七、常用温度计的原理和刻度实验室中常用的温度计有酒精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等,它们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C”表示。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在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水沸腾时的温度规定为100。0到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1摄氏度,记作1℃。零摄氏度以下,应读作零下多少摄氏度。八、常用温度计的正确使用1.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不能测量超过温度计量程的温度。2.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如果测量的是液体的温度,则要使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但不要接触容器壁或容器底。3.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物体中拿出来读数,且要等温度计中的液柱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5.记录读数,数字和单位要写完整,如果测量的温度低于0℃,则要注意不要漏写了负号。九、体温计及其他温度计1.体温计(如图)(1)用途:测量人体的温度。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7℃。(2)构造特点:①大的玻璃泡,使温度的微小变化就能导致水银柱长度的显著变化;②玻璃泡与玻璃管之间有一段弯曲的玻璃管,当体温计离开人体时,温度忽然下降,水银快速收缩,水银柱在这里断开,上面的玻璃管内的水银就退不回来了,所以体温计能离开人体读数。(3)优点:①可准确到0.1℃;②可离开人体读数。(4)测量范围:35℃~42℃。(5)注意点:使用煎,必须先用力甩几下,使玻璃柱中的水银回到玻璃泡中。2.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更先进的测温仪器和方法也不断出现。如电子温度计、双金属温度计、色带温度计、光测高温计、辐射温度计,卫星的遥感测温、光谱分析等。一、单位换算1.(2023七上·宁海期末)小科在建立健康档案时,用到以下几个数据,其中换算正确的是()A.1.6米=1.6×1000=1600毫米B.2.8小时=2.8×3600秒=10080秒C.45千克=45千克×1000=45000克D.2.2升=2.2升×1000毫升=2200毫升【答案】B【解析】A.换算过程中应该有单位毫米,故A错误;
B.小时化秒,为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以进率3600,将换算成的单位秒写在进率3600的后面,故B正确;
C.换算过程中的单位应该是克,故C错误;
D.换算过程中只能有一个单位毫升,故D错误。故选B。2.(2023七上·长兴期末)某小组准备了以下材料自制温度计:一只容积为0.1L的玻璃瓶,玻璃瓶口直径为0.03m,花露水30cm3,长20cm的吸管,对以上数据进行单位换算的过程正确的是()A.0.1L=0.1L×1000mL=100mL B.0.03m=0.03×1000mm=30mmC.30cm3=30×1100=0.3L D.20cm=20cm×1【答案】B【解析】A.换算过程中只能有一个单位,即换算成的单位mL,故A错误;
B.m化mm,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以进率1000,将换算成的单位mm写在进率1000的后面,故B正确;
C.cm3与L之间的进率为1000,而不是100,故C错误;
D.换算过程中只能有一个单位,即换算成的单位m,故D错误。故选B。3.下列单位换算过程正确的是()A.2.8米=2.8×1000=2800毫米B.3.4千克=3.4千克×1000=3400克C.4.5升=4.5升×1000毫升=4500毫升D.2.6小时=2.6×3600秒=9360秒【答案】D【解析】A.换算过程中没有单位,故A错误;
B.换算过程中的单位应该是克,故B错误;
C.换算过程中只能有一个单位,故C错误;
D.小时化秒,为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以进率3600,将换算成的单位“秒”写在进率的后面,故D正确。故选D。4.(2022七上·义乌期中)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是()A.2.8米=2.8×1000=2800毫米B.2.8米=2.8米×1000=2800毫米C.2.8米=2.8米×1000毫米=2800毫米D.2.8米=2.8×1000毫米=2800毫米【答案】D【解析】米化毫米,为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以进率1000,将换算成的单位“毫米”写在进率的后面,如下所示:2.8米=2.8×1000毫米=2800毫米。故选D。5.下列单位换算过程正确的是()A.5.52米=5.52×1000=5520毫米B.1.8米=1.8米×1000=1800毫米C.42米=42米×1000毫米=4.2×104毫米D.6.3米=6.3×1000毫米=6300毫米【答案】D【解析】A.换算过程中没有单位,故A错误;
B.换算过程中的单位为毫米,故B错误;
C.换算过程中的单位只能有一个单位,即毫米,写在进率1000的后面,故C错误;
D.米化毫米,为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以进率1000,将单位毫米写在1000的后面,故D正确。故选D。6.在下面填上合适的单位(请用有关符号表示)及进行单位换算:(1)乙同学的身高154。(2)一位同学买了一瓶矿泉水标有550。(3)0.65米=微米。(4)75000立方厘米=立方米。【答案】(1)cm(2)mL(3)6.5×105(4)0.075【解析】(1)乙同学的身高154cm。
(2)一位同学买了一瓶矿泉水标有550mL。
(3)0065m=0.65×106μm=6.5×105μm;
(4)75000cm3=75000×10-6m3=0.075m3。7.(2022七上·杭州期中)在下列空格内填上适当的单位或数字。(1)一瓶农夫山泉矿泉水的容积约为550;(2)一个空教室的体积约为2×105;(3)0.09米3=厘米3=毫升;(4)60纳米=米。【答案】(1)mL(2)dm3(3)9×104;9×104(4)6×10-8【解析】(1)一瓶农夫山泉矿泉水的容积约为550mL;
(2)一个空教室的体积约为200m3=2×105dm3;
(3)0.09米3=0.09×106厘米3=9×104厘米3;
9×104厘米3=9×104mL。
(4)60纳米=60×10-9米=6×10-8米。二、长度测量8.小科同学使用刻度尺测量一本书的宽度,四次测量记录的结果分别为:12.34cm、12.36cm、12.34cm、12.46cm。下列对测量结果分析正确的是()A.若采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消除误差B.误差总是存在的,所以四次测量结果都是正确的C.数据“12.36cm”中的“3”和“6”都是估读的D.用正确的求平均值的方法算得该书宽度是12.35cm【答案】D【解析】A.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故A错误;
B.误差只能减小,不能避免,这四次测量结果中12.46cm是错误的结果,故B错误;
C.在数据“12.36cm”中的3是准确值,6是估计值,故C错误;
D.在四个数据中,12.46cm是错误结果,另外三个数据的平均值为:12.34cm+12.36cm+12.34cm39.义乌市区全面推广彩虹标尺,来调整课桌椅的高度,从而预防学生近视。小科利用“彩虹标尺”测自己的身高,四次结果分别为165.2cm,165.0cm,166.2cm,165.1c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彩虹标尺的最小刻度是1mmB.165.0cm中最末一位数字“0”是没有意义的C.几次结果有差异与测量的工具有关D.最终的测量结果应记作165.1cm【答案】D【解析】根据165.0cm可知,“0”为估读数字,而“5”所在的单位cm为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故A、B错误;
几次测量的结果有差异,是由测量人的经验和熟练程度引起,故C错误;
最终的测量结果为:165.2+165.0cm+166.2cm+165.1cm410.如图是小科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金属片长度的情形,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与金属片的长度分别是()A.1cm、5.50cm B.1cm、8.30cm C.1mm、2.80cm D.1mm、8.30cm【答案】C【解析】根据图片可知,一个大格表示1cm,中间有10个小格,则分度值为:1cm÷10=0.1cm=1mm,那么金属片的长度为:8.30cm-5.50cm=2.80cm。故选C。11.(2023七上·宁海期末)如图中硬币的直径为cm。选用这一刻度尺对另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cm、12.36cm、12.35cm、12.34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cm。【答案】2.50;12.35【解析】(1)根据图片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则硬币的直径为:7.50cm-5.00cm=2.50cm;
(2)该物体的长度应该为:12.34cm+12.36cm+12.35cm+12.34cm412.(2023七上·嘉兴期末)在某次测量中,小嘉用刻度尺和三角尺测出一个圆柱体的直径和高度。请分析回答:(1)用如图方式对圆柱体的直径进行测量,其中正确的是。(填字母编号)(2)小嘉同学对圆柱体的高进行了五次测量,数据记录下表:实验次数12345测量值(cm)17.7217.6917.7017.1817.71上表记录的数据中存在错误的是第(填序号)次;小嘉同学多次测量的目的是。【答案】(1)A(2)4;求取平均值,减少测量的误差;【解析】(1)A、刻度尺放置及读数方法正确,符合题意。
B、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未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不符合题意。
C、应该用三角板的直角边靠在刻度尺上,不符合题意。
D、三角板未正确靠在刻度尺上,且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未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2)上表记录的数据中第4次与其他几次测得的结果相差较大,即存在错误的是第4次,长度的正确读数是:准确值+估计值+单位,估计值是最小刻度后一位;小嘉同学多次测量的目的是求取平均值,减少测量的误差;三、体积测量13.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小石块的体积时,先将小石块放入量筒里,再往量筒中倒入20mL蒸馏水后俯视液面测得体积为25mL,那么小石块的体积为()A.小于5cm3 B.大于5cm3 C.等于5cm3 D.无法判断【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可知,量筒内原来水的体积为20mL,这是准确的;而放入石块后量筒后浸没,根据“俯视大仰视小”可知,此时读出的示数偏大,而实际体积小于25mL。根据V=V2-V1可知,小石块的体积小于5cm3,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14.(2023七上·玉环期末)如图为某兴趣小组在测量塑料盒体积时的实验情景,据图分析可得,塑料盒体积为()A.1cm3 B.3cm3 C.6cm3 D.9cm3【答案】C【解析】通过对比第3和第4幅图可以得出塑料盒体积为60mL-54mL=6mL=6cm3故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A15.如图所示为巧测一高度为l的薄瓶的容积的示意图,用刻度尺先测出瓶底直径为d,瓶口向上倒入一定量水,测出水面高度为l1;然后再堵住瓶口,将瓶盖倒置测出水面离瓶底的高度为l2,则瓶子的容积约为()A.14πd2l1 B.14C.14πd2(l1+l2) D.14πd2(l1﹣l【答案】C【解析】根据图片结合公式V=SL可知,水的体积为V水=S×l1;
空白的体积为V空=S×l2;
则瓶子的容积V=V水+V空=S×l1+S×l2=S×(l1+l2);
而瓶子的底面积S=πr2=πd22=116.(2022七上·杭州期中)下列实验数据合理的是()①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科学教材的宽度为183.6mm②在10mL试管中加热5mL水③用100mL量筒量取5.26mL的食盐水④用普通温度计测得某液体的温度为25.62℃⑤用10mL量筒量取6mL的食盐水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④⑤ D.①⑤【答案】D【解析】①在183.6mm中,数字“6”为估读数字,而“3”所在的单位mm为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故①正确;
②使用试管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容积的13,故②错误;
③100mL的分度值最小为1mL,不能得到5.26mL的水,故③错误;
④普通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不能得到25.62℃的数值,故④错误;
⑤量程为10mL的量筒的分度值为1mL,可以得到6mL的食盐水,故⑤正确。
17.使用容量规格为XmL的量筒量取液体,如图为量取时的实际情景(只画出有关片段),则所量取的液体体积读数应为()A.(b+0.1)mL B.(b+a−b5C.(a−b10×b)mL【答案】B【解析】根据图片可知,amL和bmL之间有5个小格,则量筒的分度值为:a−b5mL;
此时凹形液面的最低处对准刻度b上面一个小刻度,
那么液体体积的读数为:18.小楷打开一罐椰汁发现里面的椰汁并没有装满,于是他怀疑里面的椰汁体积比包装上标注的245mL要少,他将椰汁全部倒入量筒后测得体积为242mL,于是他认为椰汁净含量不足245mL,小英观察后发现罐内还有残留的椰汁,导致测量不准确,于是她提出了一种新的办法可以准确测量椰汁的体积,步骤如下(如图甲乙丙丁,部分未画出):⒈重新打开一罐椰汁,还是没有装满⒉⒊倒出椰汁,擦干,确保罐内无残留⒋用量筒准备体积为V2的椰汁,倒入空罐直至加满,量筒内剩余的椰汁体积为V3⒌计算椰汁的实际体积为V=⒍得出结论实验反思:仅通过该次实验测得数据所得出的结论存在的问题是【答案】用量筒准备体积为V0的椰汁,倒入罐直至加满,量筒内剩余的椰汁体积为V1;V=V2-V3-V0+V1;实验次数过少,存在偶然性【解析】①根据题意可知,步骤②应该测量有残留时注入罐内椰汁的体积,内容为:用量筒准备体积为V0的椰汁,倒入罐直至加满,量筒内剩余的椰汁体积为V1。
②根据题意可知,有残留时注入罐内椰汁的体积为:V0-V1;
无残留时注入罐内椰汁的体积为:V2-V3;
则罐内椰汁残留的体积为:V=(V2-V3)-(V0-V1)=V2-V3-V0+V1。
③仅通过该次实验测得数据所得出的结论存在的问题是:实验次数过少,存在偶然性。19.小寒同学为了测出会吸水的粉笔的体积,进行了以下的实验;⑴量筒中装人适量的水,并测出水的体积为V1(如图甲)⑵把干粉笔用细线吊起来浸没在水中,等液面不再下降为止,此时水面到达体积为V2(如图乙)⑶然后把粉笔从量筒中取出,并测出剩余水的体积为V3(如图丙)问题:(1)根据以上实验,则这根粉笔的体积为。(用V1、V2、V3来表示)(2)如果读取V2时为俯视读数,读取V1、V3为平视,则所测粉笔的体积将。(3)实验结束后该同学把所测粉笔掰断,发现粉笔内部还有部分没有被水浸透,针对此现象对所测粉笔体积的影响将。(变大、变小、没有影响)【答案】(1)V2-V3(2)偏大(3)无影响【解析】(1)根据以上实验,则这根粉笔的体积为V2-V3;
(2)如果读取V2时为俯视读数,V2是偏大的,所以V2-V3是偏大的;
(3)实验结束后该同学把所测粉笔掰断,发现粉笔内部还有部分没有被水浸透,针对此现象对所测粉笔体积的影响将无影响;因为没有被水浸透,V2偏大,V3偏大,V2-V3的差值不变;20.只有规范的操作,才能保证实验的安全。请你分析如图图示的操作可导致的后果:(1)图1:所量液体体积;(填“偏大”“偏小”或“不变”)(2)图2:有可能会。【答案】(1)偏小(2)打破试管底部(试管破裂)【解析】(1)根据“俯视大仰视小”的规律可知,图1中俯视读数,那么读出的示数偏大,而所量液体体积偏小。
(2)在图2中,直接将锌粒仍在试管中时,锌粒撞击试管底部的作用力较大,那么可能会打破试管底部造成试管破裂。21.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的矿石的体积,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他利用一只烧杯,按如图方法进行测量,那么矿石的体积是厘米3;矿石体积的测量值真实值(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因。【答案】70;大于;矿石带出来部分水【解析】(1)根据图片可知,量筒的分度值为10mL,则矿石的体积:V=V1-V2=200cm3-130cm3=70cm3。
(2)由于从烧杯中取出石块时会带出部分水,因此测出的是石块和带出水的总体积,即测量值大于真实值。四、温度测量22.小俊在使用水银体温计给同学测量体温,在给甲同学测量前他看了读数为37℃,直接给甲同学测量结束后是37℃,甩了之后给乙同学测量温度为37℃,然后直接给丙同学测量的温度为37.5℃,测量的体温准确的是()A.甲乙丙 B.甲丙 C.甲乙 D.乙丙【答案】D【解析】体温计的液泡上方有一端细小的弯曲,因此温度降低时,水银柱不能通过这个位置流回液泡,那么体温计的液泡只能上升,不能下降。根据题意可知,测量甲的体温时示数保持不变,则甲的体温可能低于或等于37℃。在测量乙的体温前甩了几下,因此乙的体温正确,为37℃。测量丙的示数为37.5℃,大于体温计原来的示数37℃,因此水银柱上升,则丙的体温就是37.5℃。因此体温准确的是乙和丙。故选D。23.(2023七上·余姚期末)小科帮老师准备分组实验,在实验室摆放温度计时,发现有-支温度计示数为18℃,而其余;温度计均显示20℃。老师告诉他,这支温度计刻度虽然均匀但示数不准确,你研究下,当环境温度为25℃时,它会显示多少摄氏度?小科想了想,然后用一支准确温度计和这支温度计同时测一杯热水的温度,准确温度计显示75℃,不准确温度计显示62℃,小科经过计算,告诉老师正确的答案是()A.20℃ B.21℃ C.22℃ D.23℃【答案】C【解析】当实际温度为25℃时,根据t−20℃75℃−20℃=t'−18℃24.小科先后用两支均未甩过的体温计测自己的体温,两支体温计的示数分别为38.6℃和38.2℃,那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小明的体温是38.2℃B.小明的体温更接近38.6℃C.小明的体温低于或等于38.2℃D.小明的体温在38.2℃至38.6℃之间【答案】C【解析】体温计的液泡上方有一段细小的弯曲,这使得温度降低时,水银柱不能流回液泡,即体温计的示数只能升高或不变。由此可知,当体温计的示数为38.6℃时,那么真实体温低于或等于38.6℃。当体温计的示数为38.2℃时,那么真实体温低于或等于38.2℃。比较可知,小米的体温应该等于或低于38.2℃。
故选C。25.甲、乙、丙三只酒精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都一样,甲和乙玻璃管的内径相同,甲玻璃泡的容积比乙小,乙和丙玻璃泡的容积相同,乙的内径比丙细。由此可判断这三支温度计的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A.甲最长 B.乙最长 C.丙最长 D.一样大【答案】B【解析】(1)甲和乙两支温度计,玻璃管内径粗细相同,甲的玻璃泡容积比乙的小(即甲中酒精的体积较小),因此它们升高或降低相同温度时,酒精在甲温度计内径部分中膨胀或收缩的体积小,因此甲的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比乙要小;
(2)乙和丙玻璃泡的容积相同,即乙和丙两支温度计的玻璃泡内装等量的酒精,故当它们升高或降低相同温度时,酒精膨胀或收缩的体积相同,内径粗的丙温度计液柱短,内径细的乙温度计液柱长,它们表示的温度是一样的,因此乙的刻度比丙的刻度稀疏,由于它们量程相同、最小刻度相同,所以乙的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比丙要大;
综合分析乙温度计的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最长,故B正确,而A、C、D错误。故选B。26.(2023七上·临海期末)伽利略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温度计——伽利略温度计。小海查找了有关伽利略温度计的资料后,自制了如图的测温装置。小塑料瓶内充满了空气,水槽中的液体为红墨水,吸管通过一个橡胶塞与小塑料瓶连通,吸管的下端竖直插在红墨水中,吸管中液柱的高度记为h。小海分别测出了不同温度下的高度h。(1)该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填“液体”或”气体”)的热胀冷缩。(2)若该测温装置上A点所对应的温度为15℃,则B点对应的温度应(填“大于”或”小于”)15℃。(3)若想提高该测温装置的精确度,可采用的改进措施有。【答案】(1)气体(2)大于(3)塑料瓶体积大一些【解析】(1)该温度计的工作物质是容器中的气体,所以该温度计是气体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工作的。
(2)因为该温度计吸管上温度的数值从上往下看,由小到大。B再A的下面,所以B点对应温度高。
(3)要想提高该测温装置的精确度,可以让塑料瓶的体积大一些或者选用更细的吸管。27.(2022七上·义乌期中)学习了温度计的知识后,小明同学又尝试自制了一支温度计(如图甲所示)。瓶中装的是空气,装置不漏气,玻璃管中间封有一段红色液柱。(1)此温度计是根据的原理制成的。(2)小明把该温度计先后放入10℃和60℃的水中,标出红色液柱右侧到达的位置分别为A和B,如图乙所示(右边装置已省略),用刻度尺测出温度计上AB段长度为cm;再用该温度计测室内温度,液柱右侧正好移动到C处,则此时室内的温度为多少?请列式计算。(3)使用中发现玻璃管中液柱移动不明显,导致示数不够精确。对此请你提出一条提高测量精确度的建议。【答案】(1)气体的热胀冷缩(2)4.00(3)22.5℃【解析】(1)这是个气体温度计,所以是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来测量温度的;
(2)由图乙可知,10℃与60℃之间有(8-4)×10=40小格,
每小格表示温度为50℃40=54℃,
液柱正好移动到C处,即从A到C共有10小格,
28.(2023七上·宁海期末)体温计是利用液体的性质制成的。小科用体温计测量自己的体温,如图甲,此时小科的体温为℃。由于一时疏忽,忘记甩一下就直接测量小军的体温,结果如图乙所示(填“准确”或“不准确”)。【答案】热胀冷缩;37.8;准确【解析】(1)体温计是利用液体热涨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根据图甲可知,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则小科的体温为37.8℃。
(3)体温计的液泡上方有一段细小的弯曲,这导致温度降低时,水银柱体积缩小,但是不能通过这个位置流回液泡,即体温计的示数要么不变,要么升高。根据乙图可知,小军的体温为38.2℃。因为38.2℃>37.8℃,水银柱升高,所以小军的体温是准确的。29.学习了温度计的知识以后,小海想要在家里自制一支温度计来测量水的沸点。(1)他自制的温度计如图所示,在标准大气压下,他把这个温度计先后放在冰水混合物和沸水中,分别标出了温度计中液柱达到的位置A和B。他又将自制的该温度计放在刻度尺旁边,此时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是。(2)在实验室里,三个实验小组的同学测量出水沸腾时的温度分别是98℃、95℃、103℃,有同学猜想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各小组的温度计有偏差。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方法验证这个猜想:。(3)小海还完成如下实验:小瓶中装满带颜色的煤油,给小瓶配的橡皮塞上插进一根内径为2mm的玻璃管,使橡皮塞密封瓶口如图所示。分别把瓶子放在标准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沸水中,液面稳定时记下两个标记。小海在把A、B两点间分成100等份的过程中,发现刻度线太密不容易标定温度值,若要把相邻刻度线的间距变大,需替换所用玻璃管,替换后的玻璃管的特点是。(4)现有一支刻度不准确但刻度线均匀的温度计甲,把它与一支标准的温度计乙对比后发现,当乙的示数为20℃时,甲的示数为15℃;当乙的示数为80℃时,甲的示数为95℃。问:是否存在这样一个温度,使甲与乙的示数正好相同?如果存在,那么该温度是多少?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25℃(2)将三支温度计插入同一杯沸腾的水中,比较三支温度计的示数;若三支温度计读数不同则说明温度计有偏差(3)内径更细(横截面积更小)(4)存在,温度为35℃【解析】(1)根据图片可知,温度计在冰水混合物中液面对准7cm,在沸水中液面对准3cm,则液面对准6cm时,根据L−7cm3cm−7cm=t100℃得到:6cm−7cm3cm−7cm=t100℃;
解得:t=25℃。
(2)验证方法为:将三支温度计插入同一杯沸腾的水中,比较三支温度计的示数;若三支温度计读数不同则说明温度计有偏差。30.小红做实验时发现一支温度计不准确。把它和标准温度计一同插入水中,发现当实际温度为2℃时它的示数是4℃,82℃时的示数是80℃。仔细观察,它的刻度是均匀的。(1)这支温度计的示数为61℃时,实际温度是多少?(2)在什么温度时这支温度计的示数等于实际温度?【答案】(1)当t'=61℃时,根据82℃−2℃80℃−4℃=t−2℃t'−4℃(2)当实际温度等于显示温度时,根据82℃−2℃80℃−4℃=t−2℃31.有一支温度计,表面刻有150格均匀的刻度。将该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温度计内液面上升到第30格处;将它放到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液面上升到第80格处。则:(1)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多少?(2)第100格处表示的温度是多少?(3)该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多少?【答案】(1)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二者之间的小格数为:80-30=50个,则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00℃50(2)当n=100时,根据公式100℃80−30=t(3)当n=150格时,根据公式100℃80−30=tn−30得到:100℃80−30=t150−30;解得:t=240℃;五、误差分析32.(2023七上·余姚期末)下列有关长度测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使用游标卡尺(一种精确度更高的测量工具)可以消除测量误差B.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时,平均值取的数字位数越多越好C.用皮尺测量时拉的过紧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大D.测量误差不可避免,只能设法减小,而测量错误是可以避免的【答案】D【解析】A.误差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只能减小,不能消除,故A错误;
B.长度测量中,测量结果等于准确值加估读值,由于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固定的,因此小数的位数也是固定的,所取的数字位数多没有意义,故B错误;
C.用皮尺测量时拉得太紧,则长度单位变大,根据“测量结果=真实值长度单位”可知,此时测量结果会偏小,故C错误;
33.(2023七上·宁海期末)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下列为某同学整理的错误操作以及对应的结果分析,正确的是()A.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仰视读数,测量结果偏小B.用刻度尺测铁丝直径时铁丝未缠绕紧,测量结果偏小C.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移出水面后再读数,测量结果偏大D.用绷直的皮卷尺测量跳远成绩,测量结果偏大【答案】A【解析】A.根据”俯视大仰视小“的规律可知,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仰视读数,测量结果偏小,故A正确;
B.用刻度尺测铁丝直径时铁丝未缠绕紧,则出的结果等于铁丝直径和中间空隙之和,即测量结果偏大,故B错误;
C.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移出水面后再读数,由于室温远远低于沸水温度,因此拿出后示数会迅速降低,即测量结果偏小,故C错误;
D.用绷直的皮卷尺测量跳远成绩,此时卷尺上的长度单位会偏大,根据”测量结果=真实值长度单位34.(2023七上·余姚期末)下列操作步骤中的“没有”会影响测量结果准确性的是()A.长度测量时没有将刻度尺零刻度线作为起点进行测量B.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没有等指针停下来,两边还在等幅摆动就记录测量结果C.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读数时没有使温度计处于竖直状态D.使用磅秤测体重前,指针不在零刻度处,没有进行调零操作就进行称量【答案】D【解析】A.在长度测量时,不一定从0刻线开始,只要对准整刻度即可,故A不合题意;
B.天平平衡的判断方法:①静止时指针在分度盘中央;②摆动时左右摆动幅度相同,因此等幅摆动时指针没有静止不会影响测量结果,故B不合题意;
C.温度计在被测量的液体中是否处于竖直状态,不会影响测量结果,故C不合题意;
D.使用磅秤测体重前,指针不在零刻度处,则测量后测量结果不是偏大就是偏小,故D符合题意。故选D。35.(2023七上·杭州期末)下列“错误操作”与相对应的“测量结果”一致的是()选项错误操作测量结果A用皮尺测量物体长度时,皮尺未拉直偏大B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读数偏大C使用量筒测量未知液体体积时,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偏小D用托盘天平测未知金属块质量时,使用了磨损的砝码偏小A.A B.B C.C D.D【答案】A【解析】A.用皮尺测量物体长度时,皮尺未拉直,会导致物体所对的刻度值偏大,即测量结果偏大,故A正确;
B.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读数,由于室外温度明显低于沸水温度,因此示数会迅速降低,导致测量结果偏小,故B错误;
C.使用量筒测量未知液体体积时,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根据“俯视大仰视小”的规律可知,会导致读出的示数偏大,故C错误;
D.用托盘天平测未知金属块质量时,使用了磨损的砝码,即导致测量标准减小,那么测量结果偏大,故D错误。故选A。36.(2022七上·余杭月考)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时,如果操作不当,会使测量值有偏差,这是应该避免的。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A.用托盘天平测质量时,未将天平调平就直接称量,测量值可能会偏大B.用体温计测体温前,没有用力甩体温计,测量值可能会偏小C.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刻度尺没有与被测物平行,测量值会偏小D.用累积法测细金属丝直径时,若绕线时不紧密,测量值会偏小【答案】A【解析】A.用托盘天平测质量时,未将天平调平就直接称量,测量值可能会偏大,也可能会偏小,故A正确;
B.用体温计测体温前,没有用力甩体温计,那么水银柱不可能下降,即测量值不可能偏小,故B错误;
C.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刻度尺没有与被测物平行,测量值会偏大,故C错误;
D.用累积法测细金属丝直径时,若绕线时不紧密,则测出的是金属丝直径和中间的空隙之和,即测量值偏大,故D错误。故选A。37.(2022七上·柯桥期中)以下测量中,不能利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的是()A.用温度计三次测量同一杯水的温度B.用量筒三次测量同一块小石块的体积C.用刻度尺三次测量同一本科学书的长度D.用额温枪三次测量同一个人早中晚的体温【答案】D【解析】A.用温度计三次测量同一杯水的温度,求出平均值可以减小测量误差,故A不合题意;
B.用量筒三次测量同一块小石块的体积,求出平均值可以减小测量误差,故B不合题意;
C.用刻度尺三次测量同一本科学书的长度,求出平均值可以减小测量误差,故C不合题意;
D.用额温枪三次测量同一个人早中晚的体温,这是为了总结一天中体温的变化规律,求平均值没有意义,故D符合题意。故选D。38.下列是小金同学进行的操作与对应的测量结果,测量结果会偏大的是()A.夏天用拉得很紧的皮卷尺去测量某同学的跳远距离B.用量筒量取20毫升液体的体积时仰视读数C.测一杯沸水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习英语的困难》课件
- 单位管理制度分享大合集【员工管理篇】十篇
- 《证券经纪与交易》课件
- 2024年农业局上半年科技教育工作总结
- 九上历史:第一次月考A卷(考试版+解析)
- DBJT 13-313-2019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渗漏水治理技术规程
- XX中学师生生活综合楼可研报告
- 《液压支架技术》课件
- 《证券投资要义》课件
- 资本市场投资咨询合同三篇
- 口腔颌面外科学 09颞下颌关节疾病
- 应急物资清单明细表
- 房地产估计第八章成本法练习题参考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课件
- DB11-T1835-2021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技术规程高清最新版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个案护理体会(论文)3500字》
- 《小学生错别字原因及对策研究(论文)》
- 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管理制度
- 酒店安全的管理制度
- (大洁王)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 2022年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知识竞赛决赛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