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沪教新版选择性必修1化学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沪教新版选择性必修1化学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沪教新版选择性必修1化学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沪教新版选择性必修1化学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沪教新版选择性必修1化学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沪教新版选择性必修1化学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将含有杂质的4.0gNaOH配成1000mL溶液,取20mL置于锥形瓶中,用0.1mol/L的盐酸滴定,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滴定达终点时,耗酸19.0mL,则NaOH中含有的杂质不可能为A.NaClB.Na2CO3C.NaHCO3D.Ca(OH)22、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A.使甲基橙呈黄色的溶液中:Na+、Fe3+、Cl-、B.使酚酞呈红色的溶液中:K+、Na+、C.由水电离出的c(H+)=1×10−12mol∙L−1的溶液中:Na+、Mg2+、Cl-、D.=1×1012的溶液中:Al3+、K+、S2−、ClO-3、在容积为1.0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2O4,发生反应N2O4(g)2NO2(g);随温度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的ΔH<0B.在0~60s时段,反应速率v(NO2)=0.002mol/(L·s)C.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0.24D.T1℃时平衡后将温度变为T2℃,测得c(N2O4)降低,则T1>T24、某实验小组利用0.1mol/LNa2S2O3溶液与0.2mol/LH2SO4溶液反应研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实验如下表:

。实验编号。

温度/℃

V(Na2S2O3)/mL

V(H2SO4)/mL

V(H2O)/mL

出现浑浊时间/s

20

5.0

10.0

0

t1

20

5.0

5.0

a

t2

50

5.0

10.0

0

t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②中a=5.0B.t2>t1>t3C.实验①、②、③均应先将溶液混合好后再置于不同温度的水浴中D.实验探究了浓度和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5、现有0.1mol/L的CH3COOH溶液,下列措施一定能使溶液中c(H+)增大的是A.加水B.降温C.加入NaOH溶液D.加入少量冰醋酸6、室温下用0.1mol/LNaOH溶液滴定100mL0.1mol/LNH4HSO4溶液,滴定过程中得到溶液pH与加入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不考虑NH3•H2O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的电离程度:a>dB.b点时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关系有c(Na+)>c()>c()>c(OH-)=c(H+)C.c点溶液显碱性的原因是c(NH3•H2O)>c()D.滴定过程中存在关系c(NH3•H2O)+c()=c()7、氢氟酸为弱酸。25℃时将0.1mol·L-1的HF加水不断稀释,下列表示的量保持不变的是()

①n(H+);②c(H+)·c(OH—);③c(OH—)+c(F—);④⑤A.①③④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⑤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8、(1)石墨转变成金刚石需要吸收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

(2)在下,一定质量的无水乙醇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其燃烧生成的用过量饱和澄清石灰水吸收可得沉淀,则乙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写出被还原成和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9、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有如下反应:△H=QkJ/mol,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70080085010001200K

(1)下列各项能判断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

a.容器中压强不变b.△H不变c.d.CO的质量分数不变。

(2)在时,可逆反应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下表:。时间CO00023456

计算:时,的转化率_____。

表中之间数值发生变化,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3)在723K时,将和通入抽空的1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反应达平衡后,水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的平衡转化率等于_______,反应平衡常数K等于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再向容器中加入过量的和则容器中又会增加如下平衡:K1,K2,最后反应达平衡时,容器中水的物质的量分数为则K1等于______。10、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aN(g)bM(g);M;N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______;

(2)t1到t2时刻,以M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

(3)此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N的转化率是______。

(4)下列叙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填字母)。

A.反应中M与N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B.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D.单位时间内每消耗amolN,同时生成bmolM

E.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F.N的质量分数在混合气体中保持不变11、聚乙烯醇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副产物乙酸甲酯,其催化醇解反应可用于制备甲醇和乙酸己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CH3(l)+C6H13OH(l)CH3COOC6H13(l)+CH3OH(l)

已知v正=k正x(CH3COOCH3)·x(C6H13OH),v逆=k逆x(CH3COOC6H13)·x(CH3OH),其中v正、v逆为正、逆反应速率,k正、k逆为速率常数;x为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

(1)反应开始时;已醇和乙酸甲酯按物质的量之比1:1投料,测得348K;343K、338K三个温度下乙酸甲酯转化率(α)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该醇解反应的ΔH____0(填>或<)。348K时,以物质的量分数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Kx=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在曲线①、②、③中,k正-k逆值最大的曲线是____;A、B、C、D四点中,v正最大的是___,v逆最大的是____。

(2)343K时,己醇和乙酸甲酯按物质的量之比1:1、1:2和2:1进行初始投料。则达到平衡后,初始投料比____时,乙酸甲酯转化率最大;与按1:2投料相比,按2:1投料时化学平衡常数Kx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该醇解反应使用离子交换树脂作催化剂,下列关于该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

a.参与了醇解反应,但并不改变反应历程b.使k正和k逆增大相同倍数。

c.降低了醇解反应的活化能d.提高乙酸甲酯的平衡转化率12、最近雾霾天气肆虐我国大部分地区。其中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利用钠碱循环法可除去

钠碱循环法中,吸收液为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

溶液吸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的电离常数为的电离常数为则下列微粒可以大量共存的是______填序号

A.和和和和

吸收液吸收的过程中,水溶液中随pH的分布如图:

吸收制备溶液,实验中确定何时停止通的实验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

在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

C.

亚硫酰氯又名氯化亚砜,是一种液态的非电解质,沸点为中氯元素与硫元素直接以共价键相连,其中Cl呈价;遇水可生成请回答下列问题:蒸干溶液不能得到无水若将与混合并加热,可制得无水请用与水反应的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描述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如图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a;X;Y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请回答以下问题:

(1)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饱和NaCl溶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则:

①电解池中X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在X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②Y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检验该电极反应产物的方法是_______。

(2)如要用电解方法精炼粗铜,电解液a选用CuSO4溶液;则:

①X电极的材料是_______;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②溶液中的c(Cu2+)与电解前相比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如利用该装置实现铁上镀锌,电极Y上发生的反应为_______,电解池盛放的电镀液可以是___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4、滴定终点就是酸碱恰好中和的点。(____________)A.正确B.错误15、如果c(H+)≠c(OH-),则溶液一定呈一定的酸碱性。(____________)A.正确B.错误16、用湿润的试纸测定盐酸和醋酸溶液的醋酸溶液的误差更大。(____)A.正确B.错误17、的反应速率一定比的反应速率大。(_______)A.正确B.错误18、2NO(g)+2CO(g)=N2(g)+2CO2(g)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__________________A.正确B.错误19、时,若测得溶液取该溶液加蒸馏水稀释至测得则是弱酸。(________)A.正确B.错误20、ΔH<0,ΔS>0的反应在温度低时不能自发进行。__________________A.正确B.错误21、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的Na2S:加入AgCl后再过滤。(___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有机推断题(共4题,共28分)22、碘番酸是一种口服造影剂;用于胆部X-射线检查。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R1COOH+R2COOH+H2O

(1)A可发生银镜反应;A分子含有的官能团是___________。

(2)B无支链;B的名称为___________。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其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一组峰,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

(3)E为芳香族化合物;E→F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4)G中含有乙基;G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

(5)碘番酸分子中的碘位于苯环上不相邻的碳原子上。碘番酸的相对分了质量为571;J的相对分了质量为193。碘番酸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

(6)口服造影剂中碘番酸含量可用滴定分析法测定;步骤如下。

第一步2称取amg口服造影剂,加入Zn粉、NaOH溶液,加热回流,将碘番酸中的碘完全转化为I-;冷却;洗涤、过滤,收集滤液。

第二步:调节滤液pH,用bmol·L-1AgN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AgNO3溶液的体积为cmL。已知口服造影剂中不含其它含碘物质。计算口服造影剂中碘番酸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23、X;Y、Z、W、Q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与Y位于不同周期,X与W位于同一主族;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比N(Y):N(Q)=3:4;Z的原子序数等于Y、W、Q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请回答下列问题:

(1)Y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QX4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

(2)一种名为“PowerTrekk”的新型充电器是以化合物W2Q和X2Z为原料设计的,这两种化合物相遇会反应生成W2QZ3和气体X2,利用气体X2组成原电池提供能量。

①写出W2Q和X2Z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②以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向两极分别通入气体X2和Z2可形成原电池,其中通入气体X2的一极是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

③若外电路有3mol电子转移,则理论上需要W2Q的质量为_________。24、已知A;B、C、E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其中B常作食品的膨化剂,A与C按任意比例混合,溶于足量的水中,得到的溶质也只含有一种,并有无色、无味的气体D放出。X为一种黑色固体单质,X也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其氧化物之一参与大气循环,为温室气体,G为冶炼铁的原料,G溶于盐酸中得到两种盐。A~H之间有如下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未写出):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

(2)物质C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

(3)写出G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D→G转化过程中,转移4mol电子时释放出a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科学家用物质X的一种同素异形体为电极,在酸性介质中用N2、H2为原料,采用电解原理制得NH3,写出电解池阴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25、甲;乙、丙是都含有同一种元素的不同物质;转化关系如下图:

(1)若甲是CO2。

①常用于泡沫灭火器的是_______(填“乙”或“丙”;下同)。

②浓度均为0.01mol·L-1的乙溶液和丙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较大的是_________。

(2)若甲是Al。

①A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

②当n(Al)︰n(NaOH)︰n(H2SO4)=1︰1︰2时,丙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3)若甲是Cl2。

①甲转化为乙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②已知:TiO2(s)+2Cl2(g)+2C(s)=TiCl4(l)+2CO(g)△H=-81kJ·mol-1

2C(s)+O2(g)=2CO(g)△H=-221kJ·mol-1

写出TiO2和Cl2反应生成TiCl4和O2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③常温下,将amol·L-1乙溶液和0.01mol·L-1H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生成丙,溶液呈中性,则丙的电离平衡常数Ka=___________(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评卷人得分五、元素或物质推断题(共4题,共12分)26、短周期主族元素M;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M与W形成的一种化合物是生活中的常见的清洁能源,Y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由X、Y和Z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盐溶于水后,加入稀盐酸,有淡黄色沉淀析出,同时有刺激性气体产生,回答下列问题:

(1)Y元素是____________(元素名称),X在周期表的位置为:__________。

(2)Y2Z2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

(3)X、Y、Z形成的盐与盐酸反应,有淡黄色沉淀析出,同时有刺激性气体产生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4)Y2Z溶液的pH>7,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M2、WX的混合气体与空气构成碱性(KOH为电解质)燃料电池,若WX和M2体积比为1:2,W元素仅转化成MWX3-。负极总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27、J;L、M、R、T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J、R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表;J元素最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M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1)M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元素T在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族。

(2)J和氢组成的化合物分子有6个原子,其结构简式为______。

(3)M和T形成的化合物在潮湿的空气中冒白色烟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L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甲的水溶液显碱性。

①在微电子工业中,甲的水溶液可作刻蚀剂H2O2的清除剂,所发生反应的产物不污染环境,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一定条件下,甲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分解反应(△H>0)并达平衡后,仅改变下表中反应条件x,该平衡体系中随x递增y递减的是_______(选填序号)。选项

a

b

c

d

x

温度

温度

加入H2的物质的量

加入甲的物质的量

y

甲的物质的量

平衡常数K

甲的转化率

生成物物质的量总和

(5)由J、R形成的液态化合物JR20.2mol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两种气态氧化物,298K时放出热量215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28、I.在下图转化关系中;固体甲的焰色反应呈黄色,M为常见的液体物质,酸G是重要的化工产品和化工原料;固体H能溶解在A和酸G中且H为良好的耐火材料(图中部分产物没有列出)。

II.如图表示的是生产酸G的工业流程:

(1)乙设备的名称为____________固体乙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M分子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

(2)气体X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设备甲中常见的化学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白色沉淀D与G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2.24L(标准状况下)E通入100mL2mol/LA的水溶液后,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电解熔融固体H可制得一种金属,则电解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当电解时转移2.4mol电子,制得金属_________g。29、X;Y、Z、R、Q、M是六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的气态氢化物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Z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R与X同主族;Y、R、Q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8,M的单质黄绿色有害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

(2)Q、M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写元素离子符号______.

(3)Y、Z三种元素形成盐类化合物的水溶液呈酸性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溶液中所含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

(4)的电子式为______,与水可剧烈反应,产生沉淀与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Z两元素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

(6)的单质与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D【分析】【分析】

【详解】

假设4.0g全部为NaOH,则NaOH物质的量n=4.0g÷40g/mol=0.1mol,设与20mLNaOH反应时消耗HCl的物质的量为x,则根据NaOH+HCl=NaCl+H2O解得x=0.1mol×=0.002mol;而实际消耗HCl物质的量=cv=0.1mol/L×0.019L=0.0019mol,所以NaOH含的杂质应与盐酸反应且等质量的杂质和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消耗盐酸的量前者小于后者,设四个选项中的物质质量同为mg,消耗盐酸的量:

A.氯化钠和盐酸不反应;A不符合;

B.由Na2CO3+2HCl=2NaCl+H2O+CO2↑,得n(HCl)=mol;

C.由NaHCO3+HCl=NaCl+H2O+CO2↑,得n(HCl)=mol;

D.由Ca(OH)2+2HCl=CaCl2+2H2O,得n(HCl)=mol;

从以上计算可以看出质量同为m的物质消耗的量大小为:Ca(OH)2>NaOH>Na2CO3>NaHCO3,所以杂质不可能为Ca(OH)2。

故选D。2、B【分析】【详解】

A.使甲基橙呈黄色的溶液,说明溶液显碱性,Fe3+与OH-反应生成沉淀,故A不符合题意;B.使酚酞呈红色的溶液,说明溶液显碱性,K+、Na+、都大量共存,故B符合题意;C.由水电离出的c(H+)=1×10−12mol∙L−1的溶液,说明溶液可能显酸性,可能显碱性,与OH-、H+反应而不共存,故C不符合题意;D.=1×1012的溶液,说明溶液显酸性,H+与S2-、ClO-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为B。3、B【分析】【详解】

A.随温度的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则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方向为吸热反应,则ΔH>0;故A错误;

B.由图可知,0∼60s时段,NO2浓度变化为:0.12mol/L−0mol/L=0.12mol/L,则v(NO2)==0.002mol⋅L-1⋅s-1;故B正确;

C.由图可知,60s时达到平衡,c(NO2)=0.12mol/L,C(N2O4)=0.04mol/L,K==0.36;故C错误;

D.温度改变后,c(N2O4)降低,说明平衡正向移动,而正反应ΔH>0,则T2>T1;故D错误;

故选B。4、C【分析】【分析】

【详解】

A.由控制变量法可知,溶液总体积相同,则实验②中加入H2O的体积为5.0mL,才能保持c(Na2S2O3)与实验①一致;故A正确;

B.温度越高、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实验①中硫酸的浓度大,实验③中的温度又比①高,因此反应速率③>①>②,则出现浑浊需要的时间t2>t1>t3;故B正确;

C.由控制变量法可知,实验①、②、③中需要将各组实验H2SO4溶液和Na2S2O3溶液置于一定温度的水浴中,再将H2SO4溶液迅速滴入Na2S2O3溶液中实验;故C错误;

D.实验①②中硫酸浓度不同;实验①③中温度不同,可以探究温度和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故D正确;

故选C。5、D【分析】【详解】

A.加水促进醋酸电离;但氢离子浓度减小,故A不符合题意;

B.醋酸的电离是吸热过程;降低温度,醋酸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氢离子浓度减小,故B不符合题意;

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电离的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反应生成水,能促进醋酸的电离,氢离子浓度减小,故C不符合题意;

D.加入少量冰醋酸;虽然醋酸的电离程度减小,但氢离子浓度增大,故D符合题意;

故选D。6、C【分析】【分析】

a点溶液中溶质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O4、(NH4)2SO4;b点溶液呈中性,主要根据电荷守恒分析;c点n(NH4HSO4):n(NaOH)=2:3,发生反应及先后顺序为2NH4HSO4+2NaOH=Na2SO4+(NH4)2SO4+2H2O、2NaOH+(NH4)2SO4=Na2SO4+2NH3.H2O,溶液中溶质为Na2SO4、(NH4)2SO4、NH3.H2O;d点溶液中反应方程式为NH4HSO4+2NaOH=Na2SO4+NH3.H2O+H2O;依此解答。

【详解】

A.加酸、加碱均会抑制水的电离,盐类的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故图中4点,a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a>d;A正确;

B.b点时溶液显中性,则c(OH-)=c(H+),又有电荷守恒:c(Na+)+c()+c(H+)=2c()+c(OH-),铵根会发生水解,故有c(Na+)>c()>c()>c(OH-)=c(H+);B正确;

C.c点溶液中溶质为Na2SO4、(NH4)2SO4、NH3.H2O,溶液呈碱性,说明NH3•H2O电离程度大于NH4+水解程度,则c(NH3•H2O));C错误;

D.当溶液中溶质为NH4HSO4,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c(NH3•H2O)+c()=c();故D正确;

答案选C。7、D【分析】【详解】

①加水稀释,电离平衡向右移动,溶液中n(H+)随着加水的量会逐渐的增大;故错误;

②水的离子积常数Kw=c(H+)·c(OH—);加水稀释,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故正确;

③由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c(H+)=c(OH—)+c(F—),加水稀释,溶液中c(H+)减小;故错误;

④氢氟酸的电离常数Ka=则=加水稀释,c(F—)减小,温度不变,电离常数不变,则增大;故错误;

⑤氢氟酸的电离常数Ka=加水稀释,c(F—)减小;温度不变,电离常数不变,故正确;

②⑤正确;故选D。

【点睛】

水的离子积常数和氢氟酸的电离常数是温度函数,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常数和氢氟酸的电离常数不变是解答关键,注意利用电离常数公式得到=是解答难点。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8、略

【分析】【详解】

(1)石墨转变成金刚石需要吸收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因生成的用过量饱和澄清石灰水完全吸收,可得沉淀,则的物质的量是由碳元素守恒可知,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也为即无水乙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放出的热量为而完全燃烧无水乙醇时生成二氧化碳,则放出的热量为热化学方程式为

(3)依据盖斯定律可知,得。

则被还原成和的热化学方程式为【解析】9、略

【分析】【详解】

(1)a.因为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所以容器中压强始终不变,a不一定达平衡状态;

b.化学反应及反应时的温度一定时,△H不变,其与反应是否达平衡无关,b不一定达平衡状态;

c.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反应达平衡状态;

d.CO的质量分数不变;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反应达平衡状态;

故选cd;

(2)依题意,850℃时,K=1.0,则4min时,c3=0.12mol/L,所以的转化率==40%;

表中之间数值发生变化,CO浓度减小0.02mol/L,CO2浓度增大0.02mol/L,H2O浓度增大0.05mol/L,说明可能的原因是增加H2O(g)的浓度;

答案为:40%;增加H2O(g)的浓度;

(3)设参加反应的H2的物质的量为x;则可建立如下三段式:

则x=0.03mol,CO2的平衡转化率等于=15%,反应平衡常数K等于=0.076。

上面平衡体系中,CO2为0.17mol,H2为0.07mol,CO、H2O(g)都为0.03mol;由反应方程式可知,若参加反应的H2物质的量为y,则生成H2O的物质的量也为y,从而得出y=0.06mol,则K1等于=9。答案为:0.076;9。【解析】①.cd②.40%③.增加H2O(g)的浓度④.15%⑤.0.076⑥.910、略

【分析】【分析】

(1)变化量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2)反应速率=

(3)平衡转化率=

(4)根据平衡标志判断。

【详解】

(1)根据图象可知,反应进行到t1时N减少了8mol-6mol=2mol,M增加了3mol-2mol=1mol,根据变化量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a:b=2:1。

(2)t1到t2时刻M的物质的量增加了4mol-3mol=1mol,以M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mol/(L·min);

(3)平衡转化率==

(4)A.反应中M与N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M与N的物质的量不一定不再变化,所以不一定平衡,故不选A;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气体总质量是恒量,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不一定平衡,故不选B;

C.反应2N(g)M(g);气体总物质的量是变量,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故选C;

D.单位时间内每消耗amolN,同时生成bmolM;都是指正反应速率,不一定平衡,故不选D;

E.反应2N(g)M(g);气体物质的量是变量,所以压强是变量,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一定达到平衡状态,故选E;

F.反应过程中N的质量分数是变量;N的质量分数在混合气体中保持不变时,一定达到平衡状态,故选F。

故选CEF。【解析】2mol/(L·min)75%C、E、F11、略

【分析】【详解】

(1)根据图像,①的速率最快,说明①对应的是最高温度348K,温度升高,平衡时转化率增大,说明正向是吸热的,所以ΔH>0;348K时,设初始投入为1mol,则有:

带入平衡常数表达式:Kx=χ(CH3COOC6H13)·χ(CH3OH)/[χ(CH3COOCH3)·χ(C6H13OH)]=0.32×0.32/(0.18×0.18)=3.2;k正、k逆是温度的函数,根据平衡移动的规律,k正受温度影响更大,因此温度升高,k正增大的程度大于k逆,因此,k正-k逆值最大的曲线是①;根据v正=k正χ(CH3COOCH3)·χ(C6H13OH),v逆=k逆χ(CH3COOC6H13)·χ(CH3OH),A点χ(CH3COOCH3)·χ(C6H13OH)大,温度高,因此A点v正最大;C点χ(CH3COOC6H13)·χ(CH3OH)大且温度高,因此C点v逆最大;故答案为:>;3.2;①;A;C;

(2)增大己醇的投入量,可以增大乙酸甲酯转化率,因此,2:1时乙酸甲酯转化率最大;化学平衡常数Kx只与温度有关;因此不变;故答案为:2:1;不变;

(3)催化剂参与了醇解反应;改变了反应历程,a错误;

催化剂不影响化学平衡,说明催化剂使k正和k逆增大相同倍数,b正确;

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c正确;

催化剂不改变化学平衡;d错误;

故答案为:bc。

【点睛】

在可逆反应中,增大某一反应物的投入量,会增大另一反应物的转化率,但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则化学平衡常数不变。【解析】①.>②.3.2③.①④.A⑤.C⑥.2:1⑦.不变⑧.bc12、略

【分析】【分析】

(1)属于强碱弱酸盐;根据盐类水解规律,可得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

(2)溶液吸收生成NaHSO3。

(3)根据电离常数可排出H2SO3、H2CO3、HSO3-、HCO3-的酸性强弱顺序;根据强酸可以制取弱酸的规律,可以判断给出的四组微粒间能否发生反应。

(4)由图像可知,当溶液pH约为4时,可完全反应生成此时可停止通入二氧化硫,故可通过测量溶液pH的方法控制何时停止通

利用盐溶液中的物料守恒;电荷守恒、质子守恒判断。

(5)亚硫酰氯与水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的HCl可以抑制Mg2+的水解。

【详解】

属于强碱弱酸盐,根据盐类水解规律,可得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故答案为:

工业上常用溶液来吸收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钠,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故答案为:

已知Ka越大酸性越强,故酸性强弱顺序为:H2SO3>H2CO3>HSO3->HCO3-,酸性较强的酸能与酸性较弱的酸根离子反应,所以与不反应,与不反应;即BC能共存;

故答案为:BC;

由图像可知,当溶液pH约为4时,可完全反应生成此时可停止通入二氧化硫,故可通过测量溶液pH的方法控制;

故答案为:测量溶液的pH,若pH约为4,停止通

在溶液中;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液显酸性;

A.由物料守恒可知,故A错误;

B.根据质子守恒,故B正确;

C.在溶液中,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液显酸性,则离子浓度为故C正确;

D.根据电荷守恒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蒸干溶液时,会发生水解生成且生成的HCl具有挥发性,当与混合共热时,由于极易与水反应,反应产生的HCl可以抑制的水解;

故答案为:随着的通入,能够消耗分解产生的水,同时生成的HCl抑制了的水解。

【点睛】

本题考查了污染物的处理方法,涉及到离子方程式、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类水解原理和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等知识点,难度一般,需要注意的是比较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相对大小时要结合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分析解答。【解析】测量溶液的pH,若pH约为4,停止通随着的通入,能够消耗分解产生的水,同时生成的HCl抑制了的水解13、略

【分析】【分析】

根据电解原理和电解产物分析;特别注意电极材料对电极反应的影响,粗铜精炼和电镀的阳极均为活性电极,电解本身发生氧化反应。

【详解】

(1)①和电源的负极相连的电极X极是阴极,该电极上氢离子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即2H2O+2e-=H2↑+2OH-或2H++2e-=H2↑,所以X电极附近OH-浓度增大;碱性增强,滴入几滴酚酞试液会变红;

②和电源的正极相连的电极Y极是阳极,该电极上氯离子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即2Cl--2e-=Cl2↑;氯气和碘化钾反应生成碘单质,碘遇淀粉试液变蓝色,所以可以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氯气,如果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色,就说明生成的氯气;

(2)①电解精炼粗铜时,粗铜作阳极,纯铜作阴极,所以X电极材料是纯铜,该电极上铜离子得电子生成铜,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

②阳极上铜和其它较活泼的金属失电子,阴极上只有Cu2+得电子,根据电子守恒知,析出的铜大于溶解的铜,则溶液中Cu2+浓度变小;

(3)电镀时,镀层锌作阳极,镀件作阴极,阳极上电极反应式为Zn2++2e-═Zn,电解池中电解质溶液是含有Zn2+的盐溶液,如ZnCl2或ZnSO4溶液。

【点睛】

分析电解过程的思维程序:①首先判断阴阳极,分析阳极材料是惰性电极还是活性电极;②再分析电解质水溶液的组成,找全离子并分阴阳离子两组;③然后排出阴阳离子的放电顺序:阴极:阳离子放电顺序:Ag+>Fe3+>Cu2+>H+>Fe2+>Zn2+>H+;阳极:活泼电极>S2->I->Br->Cl->OH-;电解原理的应用中包含铜的精炼,注意粗铜做阳极,纯铜做阴极,含铜离子的溶液做电解质。【解析】2H2O+2e-=H2↑+2OH-或2H++2e-=H2↑有气体放出,溶液变红2Cl--2e-=Cl2↑把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放在Y电极附近,试纸变蓝色,说明生成了Cl2纯铜Cu2++2e-=Cu变小Zn-2e-=Zn2+ZnCl2或ZnSO4(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4、B【分析】【分析】

【详解】

滴定终点是指示剂颜色发生突变的点,并不一定是酸碱恰好中和的点,故答案为:错误。15、A【分析】【分析】

【详解】

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溶液中c(H+)、c(OH-)的相对大小,如果c(H+)<c(OH-),溶液呈碱性,如果c(H+)=c(OH-),溶液呈中性,如果c(H+)>c(OH-),溶液呈酸性,如果c(H+)≠c(OH-),则溶液一定呈一定的酸碱性,故答案为:正确。16、B【分析】【详解】

湿润的试纸测定盐酸和醋酸溶液的两者均为稀释,醋酸为弱酸电离程度变大,故醋酸溶液的误差更小。

故错误。17、B【分析】【详解】

没有确定的化学反应;确定的物质种类;不能判断反应速率大小;

故错误。18、B【分析】【详解】

2NO(g)+2CO(g)=N2(g)+2CO2(g)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其ΔS<0,则ΔH<0,错误。19、B【分析】【详解】

无论是强酸还是弱酸,当时,稀释10倍后溶液仍然是酸性,溶液始终小于7,即则

故答案为:错误。20、B【分析】【详解】

根据吉布斯自由能判断,ΔH<0、ΔS>0的反应在温度低时能自发进行,错误。21、A【分析】【详解】

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的Na2S:加入AgCl后再过滤,正确。四、有机推断题(共4题,共28分)22、略

【解析】(1)醛基。

(2)正丁酸,

(3)+HNO3+H2O

(4)

(5)

(6)23、略

【分析】【分析】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比N(Y):N(Q)=3:4;因为都为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小于8,所以Y的最外层为3个电子,Q的最外层为4个电子,则Y为硼元素,Q为硅元素,则X为氢元素,W与氢同主族,为钠元素,Z的原子序数等于Y;W、Q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氧元素。即元素分别为氢、硼、氧、钠、硅。

【详解】

(1)根据分析,Y为硼元素,位置为第二周期第ⅢA族;QX4为四氢化硅,电子式为

(2)①根据元素分析,该反应方程式为

②以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向两极分别通入气体氢气和氧气可形成原电池,其中通入气体氢气的一极是负极,失去电子;

③外电路有3mol电子转移时,需要消耗1.5mol氢气,则根据方程式分析,需要0.5mol硅化钠,质量为37g。【解析】第二周期第ⅢA族负极37g24、略

【分析】【详解】

(1)A、B、C、E中均有钠元素,根据B的用途可猜想出B为NaHCO3,X为C(碳),能与CO2反应生成NaHCO3的物质可能是Na2CO3或NaOH,但A、B之间能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1反应,则A是NaOH,E为Na2CO3,能与NaHCO3反应放出无色无味的气体,且这种物质中含有钠元素,则C只能为Na2O2,D为O2,结合题设条件可知F为Fe,G为Fe3O4。

(2)Na2O2中Na+与以离子键结合,中O原子与O原子以共价键结合,其电子式为

(3)Fe3O4中含有Fe2+和Fe3+,Fe2+被稀HNO3氧化为Fe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Fe3O4+28H++9Fe3++NO↑+14H2O。

(4)D→G反应为3Fe+2O2Fe3O4,转移4mol电子时释放出akJ热量,则转移8mol电子放出2akJ热量,则其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Fe(s)+2O2(g)Fe3O4(s)ΔH=−2akJ/mol。

(5)N2在阴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NH3:N2+6H++6e−2NH3。【解析】①.NaOH②.Fe③.④.3Fe3O4+28H++9Fe3++NO↑+14H2O⑤.3Fe(s)+2O2(g)Fe3O4(s)ΔH=−2akJ/mol⑥.N2+6H++6e−2NH325、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氢钠),再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①常用作泡沫灭火器的是NaHCO3,故为乙;②浓度相同的碳酸氢钠溶液和硫酸钠溶液中,HCO3-水解;故乙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

(2)金属铝是13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为2、8、3②n(Al)=n(NaOH)时,生成偏铝酸钠,根据方程式:2NaAlO2+4H2SO4=Na2SO4+Al2(SO4)3+4H2O可知,NaAlO2与H2S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符合题意,故丙的化学式是Al2(SO4)3;

(3)若甲是氯气,与氢氧化钠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用方程式①-②,得TiO2(s)+2Cl2(g)=TiCl4(l)+O2(g)△H=-81-(-221)=+140kJ·mol-1;③根据电荷守恒可得到:c(Na+)+c(H+)=c(OH-)+c(ClO-)+2c(SO42-);其中,溶液显中性即c(H+)=c(OH-),故c(Na+)=c(ClO-)+2c(SO42-);又根据物料守恒可得到:c(Na+)=c(ClO-)+c(HClO),即c(ClO-)=c(Na+)-2c(SO42-)、c(HClO)=c(Na+)-c(ClO-)=c(Na+)-[c(Na+)-2c(SO42-)]=2c(SO42-);Ka=

=()×10-5;【解析】乙乙Al2(SO4)3Cl2+2OH-=Cl-+ClO-+H2OTiO2(s)+2Cl2(g)=TiCl4(l)+O2(g)△H=+140kJ·mol-1()×10-5五、元素或物质推断题(共4题,共12分)26、略

【分析】【分析】

短周期主族元素M、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M与W形成的一种化合物是生活中的常见的清洁能源,则该清洁能源是CH4,所以M是H元素,W是C元素,Y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Y是Na元素;由X、Y和Z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盐溶于水后,加入稀盐酸,有淡黄色沉淀析出,同时有刺激性气体产生,则该化合物是Na2S2O3,Na2S2O3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2O3+2HCl=2NaCl+S↓+SO2↑+H2O,淡黄色沉淀是S,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SO2;则X是O元素,Z是S元素,然后根据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逐一解答。

【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M是H元素,W是C元素,X是O元素,Y是Na元素,Z是S元素,X、Y、Z形成的盐是Na2S2O3,淡黄色沉淀是S,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SO2。

(1)Y元素是钠;X是C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为第二周期;VIA族。

(2)Y2Z2是Na2S2,在该物质中,Na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Na+,两个S原子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2个S原子再获得2个电子形成该离子遇2个Na+结合,形成Na2S2,因此该物质的电子式:

(3)X、Y、Z形成的盐与盐酸反应,有淡黄色沉淀析出,同时有刺激性气体产生,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S2O32-+2H+=S↓+SO2↑+H2O。

(4)Y2Z是Na2S,该盐是强碱弱酸盐,S2-发生水解反应,消耗水电离产生的H+,当最终达到平衡时,溶液中c(OH-)>c(H+),所以溶液显碱性,溶液的pH>7,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S2-+H2OHS-+OH-。

(5)M2、WX的混合气体与空气构成碱性(KOH为电解质)燃料电池,若WX和M2体积比为1:2,W元素仅转化成MWX3-是HCO3-,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负极的总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CO+2H2-6e-+7OH-=HCO3-+5H2O。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元素及化合物的推断、物质的电子式的书写、盐的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燃料电池反应原理等知识,将元素及化合物、化学反应原理有机融为一体,体现了化学的实用性。根据物质的性质及原子结构情况分析推断元素是解题关键,突破口是M与W形成的一种化合物是生活中的常见的清洁能源,及由X、Y和Z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盐溶于水后,加入稀盐酸,有淡黄色沉淀析出,同时有刺激性气体产生。【解析】钠第二周期、VIA族S2O32-+2H+=S↓+SO2↑+H2OS2-+H2OHS-+OH-CO+2H2-6e-+7OH-=HCO3-+5H2O27、略

【分析】【分析】

J元素最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则J为C元素;根据J;R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R为S元素;则T为Cl元素;M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则M为Al元素;根据L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甲的水溶液显碱性可L为N元素。

【详解】

(1)M为Al,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元素T为Cl;最外层有7个电子,在周期表中位于第ⅦA族。

(2)J为C,和氢组成的化合物分子有6个原子,则为乙烯,其结构简式为CH2=CH2。

(3)M和T形成的化合物AlCl3在潮湿的空气中冒白色烟雾,即AlCl3和空气在的水蒸气反应生成白色固体Al(OH)3,同时生成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Cl3+3H2O=Al(OH)3+3HCl↑。

(4)①在微电子工业中,甲的水溶液即氨水可作刻蚀剂H2O2的清除剂,所发生反应的产物不污染环境,氨水中的-3价氮被H2O2氧化为N2,其化学方程式为2NH3·H2O+3H2O2=N2↑+8H2O或2NH3+3H2O2=N2↑+6H2O。

②一定条件下,氨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分解反应2NH3(g)N2(g)+3H2(g)(△H>0)达平衡后,a.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氨的物质的量减小,正确;b.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错误;c.增加氢气的物质的量,平衡逆向移动,氨的转化率降低,正确;d.再加入氨,平衡正向移动,生成更多的生成物,错误;故选ac;

(5)由J、R形成的液态化合物CS20.2mol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两种气态氧化物,即CO2和SO2,298K时放出热量215kJ,则1molCS2在氧气在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215kJ×5=1075kJ的热量,故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S2(l)+3O2(g)=CO2(g)+2SO2(g)△H=-1075kJ/mol。【解析】①.②.ⅦA③.CH2=CH2④.AlCl3+3H2O=Al(OH)3+3HCl↑⑤.2NH3·H2O+3H2O2=N2↑+8H2O或2NH3+3H2O2=N2↑+6H2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