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统编版2024必修3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某树林中黄杨树高低错落分布,不能体现群落的垂直结构B.K值不受自然条件的影响,不会因环境的改变而变化C.对板结的土壤进行松土,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人类的某些活动可能会干扰生物群落的演替速度和方向2、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DNA病毒,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染。研究表明肝炎患者的肝癌发病率比自然人群高,HBV与原发性肝癌密切相关。注射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最有效的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HBV携带者一般是不需要注射乙肝疫苗的B.接种乙肝疫苗后人体会产生相应抗体,该抗体可与病毒类的所有抗原结合C.抗HBV的抗体也能和侵入肝细胞内的病毒特异性结合,阻止其增殖D.第一次接触HBV时,由于体内没有相应的记忆细胞,因此只能发生非特异性免疫3、如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⑤⑥两种免疫依次表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B.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a、b、c、d、fC.抗原刺激后,细胞b和细胞c的细胞周期变长D.物质④是免疫球蛋白,可特异性清除抗原4、如图(a)表示在种子解除休眠过程中几种激素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图(b)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不同植物器官生长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图(a)显示种子在解除休眠过程中需要多种激素共同参与B.图(a)显示种子在解除休眠过程中,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的含量变化趋势基本相同C.图(b)中生长素浓度相同时促进甲和乙生长的效应一定不同D.图(b)中生长素浓度不同时促进同一种器官生长的效应可能相同5、血钙过量导致神经兴奋性降低,同时大量进入肌细胞中,最终导致肌肉收缩无力。以下合理的是A.Ca2+通过自由扩散进入肌细胞B.血钙偏低,肌肉细胞不收缩C.高钙促进钠离子进入突触前膜D.高钙影响递质的释放与肌肉的收缩6、细胞通讯是细胞间或细胞内高度精确和高效地发送与接收信息的通讯机制;是一种对环境做出综合反应的细胞行为。下图中,甲;乙所示为人体内常见的两种不同类型的信号分子及其信号传导方式,丙、丁表示不同的信号分子对靶细胞作用的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甲图表示激素调节方式,则参与这类信号分子分泌的细胞器肯定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B.若乙图所示的靶细胞为人体唾液腺细胞,从神经调节方式的结构看,2属于传出神经,并且甲图的调节比乙图更准确和迅速C.若乙图所示的靶细胞是垂体细胞,则其所接受的信号分子一定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D.人体性腺所分泌的信号分子对靶细胞的作用方式应为丁7、生态系统的结构是()A.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B.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D.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食物链、食物网8、在研究生态系统结构时,通过分析不同种生物粪便中的食物残渣和汞的含量可以推测它们之间的营养关系,结果见下表,据表分析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生物种类粪便中食物残渣来源千克重汞含量/mgAD78BE和C25C(莎草)/3DEl0EC5
A.表中生物B和E的营养关系为捕食和竞争B.表中生物处于第二营养级的为EC.若C中的能量不变,将B的食物比例由C:E为1:1调整为2:1,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生态系统传递给B的能量是原来的1.375倍D.若C中的能量不变,若B的数量越多,A的数量就越少9、长江十年禁渔令颁布后;人们把目光投向了人工养殖。下图是一个生态环境改善型鱼塘物质循环流程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含有生态系统的所有组成成分B.螺狮位于食物链的第三营养级,可以促进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对鱼、虾、蟹的捕捞强度过大会导致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下降D.不同年龄段的某种草食性鱼分布在不同水层,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0、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有内部因素有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迁入率、迁出率;外部因素有气候、_______、天敌、_______等。11、有科学家指出:“没有物质,什么都不存在;没有能量,什么都不会发生;没有信息,任何事物都没有意义。”在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和信息是这样起作用的吗?_______________在细胞、个体、种群、群落等层次,它们所起的作用也是这样的吗?_______________试举例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_______________。12、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_______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_______到_______,又从_______回到_______的循环过程。这里说的生态系统是指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_______,其中的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所以又叫_______。13、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进行______和_______。这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相辅相承,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物质作为能量的_______,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_______,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________与_______之间循环往返。14、某地经过开垦后;荒山变为树林,注地成为鱼塘。下图表示某鱼塘的能量金字塔(甲,乙;丙为3种鱼,丁为1种水鸟,甲不摄食藻类,箭头指示能量流动方向),回答下列问题。
(1)山顶和山脚种植了不同的树木;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__结构。树林中,A和B两种生物之间存在互利共生关系.互利共生通常指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图分析;乙同化的能量去向有_______________(答出3点)。
(3)若鱼塘的环境条件不变;经过捕捞后,某种鱼的环境容纳量将__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鱼塘生态系统需要人工不断地添加饲料以维持其正常功能,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角度说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1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在生物学上就把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称为______;另一方面是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以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叫做___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16、可以通过控制光照时间长短来控制花期__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实验题(共4题,共16分)17、某课外活动小组为研究赤霉素(GA3)和生长素(IAA)对玉米胚芽鞘生长的影响;通过实验得到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IAA和GA3都是植物细胞之间传递____________的分子;能够调节细胞的代谢。
(2)图中“?”的处理方式应是________,该实验设置该组的目的是______。实验时,每组至少重复三次,并将结果取平均值,是为了减少______;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性。
(3)图中信息显示,GA3和IAA对玉米胚芽鞘的生长都表现出___作用,B组中起这种作用最为显著的处理方式是____。GA3单独处理的两组中,A组的效果更为明显,原因可能是离体时间短的玉米胚芽鞘中自身的IAA含量较__(填“高”或“低”)
(4)另一课外活动小组对ABA与气孔开度的关系进行研究表明:干旱条件下气孔开度减小不是由缺水直接引起的,而是由ABA引起的,请以该种植物的ABA缺失突变体(不能合成ABA)植株为材料,设计实验来验证这一结论,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_18、植物在机械损伤或受到病虫侵害时;会表达一种防御蛋白——蛋白P。为研究一种新的植物激素茉莉酸对蛋白P基因表达的影响,科研人员用番茄植株进行实验。
(1)茉莉酸是在植物生命活动中传递__________;有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2)科研人员设计了下图所示装置;将番茄叶片C1和J1置于封口的玻璃瓶中,其内分别放置含清水或含茉莉酸(具有挥发性)的海绵,叶片M紧贴在玻璃瓶的封口外。4小时后,测定各叶片中蛋白P的mRNA量,结果如下表。
①本实验中;C1叶片的结果排除了__________(写出两点)的影响。
②本实验中;M叶片的结果说明,J2叶片蛋白P的mRNA量变化不是由__________引起的。
③本实验可以得出的两个结论有__________。
(3)依据上述实验结果;请提出一个清晰的;解释J2叶片数据的科学假设:__________。
(4)其他研究结果表明;模拟叶片机械损伤可以诱导蛋白P的表达和脱落酸(ABA)含量增加。科研人员推测,叶片受到机械损伤后内源茉莉酸增加,诱导ABA合成增加,ABA进而促进蛋白P的表达。为验证上述推测,需要在上述已知事实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下列实验中的__________(选填下列字母),以完善证据链。
a.给叶片单独施加ABA;检测蛋白P含量。
b.给叶片同时施加ABA和茉莉酸;检测蛋白P含量。
c.机械损伤叶片后;检测损伤叶片的茉莉酸含量。
d.给叶片单独施加茉莉酸,检测ABA含量19、瘦素是动物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机体脂肪储存量越大,瘦素分泌越多。下丘脑的某些细胞接受到瘦素信号后,机体能通过复杂的神经内分泌网络调节摄食行为。现有两类患肥胖症的小鼠,A类小鼠肥胖是瘦素受体基因缺陷所致;B类小鼠肥胖原因未知。分析以下实验:
。组别。
处理措施。
正常饲喂一段时间后的实验结果。
1
正常小鼠与A小鼠连体共生。
正常小鼠摄食量明显减少;A小鼠无变化。
2
正常小鼠与B小鼠连体共生。
正常小鼠无变化;B小鼠摄食量减少。
3
A小鼠与B小鼠连体共生。
A小鼠无变化;B小鼠摄食量明显减少。
(注:连体共生即通过手术使两只小鼠的血液循环贯通)
(1)根据实验结果推测,连体前A小鼠体内瘦素的含量比正常小鼠_________。B小鼠肥胖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
(2)为排除手术实验结果的干扰,可增设一组处理措施为_________的对照实脸。20、2017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授予了节律时钟(由若干蛋白质组分构成)调控装置的发现者。植物的节律时钟控制很多生理过程;如向性生长和光合作用等。
(1)研究显示:向日葵幼苗白天表现出向光性,但在夜间却能重新转向东方。在单侧光下,向日葵幼苗表现出向光性,植物向光性除与背光侧和向光侧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有关,还可能与___________(物质)分布不均匀有关。为了揭示向日葵幼苗夜间重新转向东方的机理,科学家提出了两种假设:①环境昼夜交替引起该现象(外因);②植物自身存在昼长和夜长均恒定的生物时钟(内因)。下列实验设计有助于区分上述两种假设的是___________。A.在温度不同的暗室内分别测定幼苗顶芽的转向速率B.在装有全天候定向光照的温室内观察是否出现节律性转向C.在若干个光照强度不同的温室内分别测定幼苗顶芽的转向速率D.在夏至(昼长夜短)和秋分(昼夜等长)夜间分别测定大田幼苗顶芽转向速率(2)为了探究节律时钟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科学家构建了TOC和ZTL两种拟南芥突变株(两者的节律时钟周期分别为20和28小时,昼夜时长为1︰1),并测定两者在不同条件下(T20和T28)光合作用的相关指标。其中T20和T28表示室内控制光照/黑暗循环周期分别为20和28小时(光照与黑暗时长为1︰1)。测定结果如图所示。
①植物的干重能反映光合作用的强度;因此科学家在研究中比较了两种突变株的干重。作为光合作用强度的观测指标还可以采用___________。
②据图分析实验数据;植物干重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控制动物节律有关的中枢位于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五、非选择题(共4题,共32分)21、可卡因(cocaine)是一种神经类毒品。下图为可卡因对人脑部神经冲动的传递干扰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的形成主要与_________(细胞器)有关;其中的多巴胺通过___________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中。_________(填序号)对递质的识别起着重要作用,其化学本质是_________。
(2)多巴胺作用完成后正常的去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图可知;可卡因进入突触间隙后会__________________,使突触后神经元_________,导致大脑“奖赏”中枢的持续兴奋而获得愉悦感,最终造成人对可卡因产生依赖的不良后果。“瘾君子”未吸食毒品时,精神萎蘼,四肢无力,体内_________激素的含量减少。
(3)图中没有体现出的内环境组成成分是_________。结构③上发生_______信号的变化。22、用一定量的培养液在适宜条件下培养酵母菌,将其数量随时间的变化绘制如图1,a表示每3h更换一次培养液的培养曲线,b表示不更换培养液一段时间内的培养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a表示种群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型增长;理论上讲,呈现这种增长模型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曲线b表示的增长为“____________”型增长;属于这种增长模型的种群,随种群密度(个体数量)的增加,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是____________,当种群个体数量达到最大值一半时,种群的增长速率达到____________。
(3)在实际情况下,塔斯马尼亚绵羊种群增长如图2,说明在自然界中,种群数量变化会出现_______现象。23、2017年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荣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历史上塞罕坝曾是茂盛的森林;后来由于人类活动,到解放初期已退化为高原荒丘。1962年林业部在塞罕坝组建林场,历经三代人55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将塞罕坝建设成森林覆盖率高达80%的“绿色屏障”,还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1)塞罕坝从森林退化为荒丘说明人类生产活动会影响群落演替的__________;这一历史变迁也是_________和生物多样性锐减两类全球性环境问题的缩影,同时还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______。
(2)塞罕坝森林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构成________。塞罕坝被誉为首都的“绿色屏障”;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
(3)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越丰富,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就越____。为了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对于利用强度大的生态系统应___________,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协调。24、严重的中暑又称“热射病”;是指高温引起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死亡率很高。请结合所学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体温调节的相关问题。
(1)夏季,高温引起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导致散热加快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这一调节过程的中枢位于______,调节方式为____________调节。
(2)机体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较多,刺激渗透压感受器,引起垂体释放______,继而促进__________,以维持体内的水盐平衡,该过程的调节方式为_________调节。
(3)夏季空调房温度过低会使人易患感冒。若人感冒发烧,体温维持在39℃高温,此时机体的产热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散热,在感冒发烧的过程中,即使身处温暖环境,仍可能觉得寒冷,这种感觉的产生部位是____________。
(4)发生热射病时,体温过高可使细胞中______________,导致细胞代谢的紊乱。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2题,共12分)25、下丘脑与人体内许多生理活动的调节密切相关。下图中甲;乙、丙表示下丘脑的某些区。
域;A;B、C表示不同的调节途径。请据图作答:
(1)人在炎热环境中,汗腺分泌增强,这是下丘脑通过____填图中字母)途径调节的。请写出该调节过程的反射弧___。
(2)当人饮水不足时,会导致___升高,位于下丘脑___(填“甲”、“乙”、“丙”)区域的渗透压感受器兴奋,进而促进___激素释放,该激素的生理作用是___。
(3)C途径可代表___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该激素在人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是因为____。26、森林及其产品的固碳功能对减缓气候变化具有重要作用,木质林产品(HWP)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碳库。图1为HWP在森林阶段的部分碳循环示意图;图2中的曲线a表示40年间人类燃烧化石燃料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相对量,曲线b表示40年间环境中二氧化碳的实际增加相对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碳元素主要以________的形式储存在植物体内成为森林碳库。当遭遇人为干扰或自然干扰后,原本储存在植物体中的碳就会释放回大气中,其回归途径除了图1中的途径外,还有______。
(2)图2中a、b两条曲线变化趋势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养殖、小种植、小加工、小工匠”四小农场是推进乡村振兴,减少污染过程中的重要力量,如图所示为一个小型人工生态农场的模式图以及该小型人工生态农场中农作物和鸡的部分能量值(单位:104kJ)。项目净同化量(同化量-呼吸消耗量)呼吸消耗量流向分解者未利用农作物110752158鸡71013
请根据图和表格分析,该小型生态系统通过食物网流向人的能量值为______________,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4)科研人员对沼气池中某种微生物种群数量进行调查,将样液稀释100倍,再采用_______________进行计数。观察到的计数室中细胞分布如图所示,则1L样液中,该微生物的数量是______个。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B【分析】【分析】
群落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构成生物群落.生态系统指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群落水平方向上表现斑块性和镶嵌性是空间异质性的表现;在垂直方向上有分层现象。
【详解】
垂直结构是群落的结构;而非种群的结构,某树林中黄杨树高低错落有致是一个种群的空间分布,而非群落的垂直结构,A正确;K值(环境容纳量)受自然条件的影响,会因环境的改变而变化,B错误;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土壤中微生物的细胞呼吸,促进土壤中有机质的分解,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正确;人类的某些活动可能会干扰生物群落的演替速度和方向,D正确;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群落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群落的结构形成的原因及意义;识记群落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的概念及意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2、A【分析】【分析】
根据提供信息分析;乙型肝炎疫苗进入人体后作为抗原可以引起机体发生一系列的反应,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储存在体内;当人体被乙肝病毒侵入时,刺激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以对付病毒。
【详解】
HBV携带者体内已经发生过没有反应;产生了相应的记忆细胞和抗体,因此其一般是不需要注射乙肝疫苗的,A正确;抗体与抗原之间的结合具有特异性,接种乙肝疫苗后人体产生的抗体只能与相应的抗原结合,B错误;抗HBV的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组织液和外分泌液,其不能进入肝细胞发挥作用,C错误;HBV初次进入人体时,会发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D错误。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体液免疫的过程,了解疫苗的作用,明确接种疫苗产生的抗体只能专一性的对付相应的抗原,而对其他抗原不起作用。3、D【分析】据图分析,细胞b产生了某种物质,并能将抗原呈递给细胞C,说明b是T细胞,c是B细胞,因此⑤⑥两种免疫依次表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A错误;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b(T细胞)、c(B细胞)、d(效应T细胞)、e(记忆T细胞)、g(记忆B细胞),a(吞噬细胞)和f(浆细胞或效应B细胞)不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B错误;抗原刺激后,细胞b和细胞c的细胞开始增殖分化,周期变短,C错误;④表示抗体,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可特异性清除抗原,D正确。4、C【分析】【分析】
由题意描述和图(a)、(b)呈现的信息可知:该题考查植物激素在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的相互作用以及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的知识。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可以解除种子的休眠;生长素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不同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图中甲的敏感性较强,乙的敏感性较弱。
【详解】
依题意和图(a)分析可知,种子在解除休眠过程中脱落酸的含量逐渐减少,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的含量均是先增加后减少,可见,种子在解除休眠的过程中,需要多种激素共同参与,而且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的含量变化趋势基本相同,A、B正确;图(b)中生长素浓度相同时,促进甲和乙生长的效应可能相同,如曲线上A点所对应的浓度,C错误;图(b)中生长素浓度不同;但促进同一种器官生长的效应可能相同,如曲线上C点和D点所对应的浓度,D正确。
【点睛】
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调节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和应用是该题的重点。理解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的两重性以及不同器官和不同植物的敏感性不同,同时掌握植物生命活动的进行是多种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该题利用图像曲线和知识点结合考查学生的综合应用和分析能力。5、D【分析】【分析】
考点是神经调节;涉及血钙的生理作用;离子跨膜运输方式等基本知识的考查,和根据题干信息进行分析和解释问题的能力。
【详解】
Ca2+不能以自由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A错误.
抽搐是指四肢;躯干与颜面骨骼肌非自主的强烈收缩或抽动;血钙偏低,肌肉抽搐,所以肌肉是可以收缩的,B错误.
血钙过量导致神经兴奋性降低,可见钙离子可以抑制神经的兴奋性;神经纤维兴奋时钠离子内流;所以高钙抑制钠离子进入突触前膜,C错误.
高钙导致神经兴奋性降低;会影响递质的释放,同时钙离子进入肌细胞,抑制肌肉的收缩,最终导致肌无力,D正确.
【点睛】
水、气体分子和脂溶性物质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出细胞膜,离子以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方式进出细胞。6、D【分析】A;激素参与体液调节过程,激素的本质并不都是蛋白质,如甲状腺激素,合成时不需要核糖体,A错误;
B;若乙图所示的靶细胞为人体唾液腺细胞,从神经调节方式的结构看,靶细胞是效应器,所以2属于传出神经,且神经调节比激素调节更准确、更迅速,B错误;
C;若丙图所示的靶细胞是垂体细胞,则其所接受的信号分子应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或甲状腺激素等,C错误;
D、性腺分泌的信号分子是性激素,性激素能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内,作用方式为丁,D正确.7、D【分析】【分析】
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详解】
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生态系统,但生态系统的结构是指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以及食物链和食物网,A错误,D正确。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这只是生态系统结构的一部分,B错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功能,C错误。8、B【分析】【分析】
由表可知;C(莎草)是生产者,被E和B所捕食,而E又是D和B的食物,D又被A所捕食。这一湖泊中,各种生物体内汞和杀虫剂含量较高,原则上营养级越高,体内汞和杀虫剂含量就越高。
【详解】
A;由表中消化道内食物组成一列可以看出;该湖泊中B和E的关系为捕食与竞争,A正确;
B;表中生物处于第二营养级的有E和B;B错误;
C;若B增重lkg;1/2食物来自C=1/2÷10%=5,1/2食物来自E=1/2÷10%÷10%=50,该生态系统传递给B的能量是55kg;将B的食物比例由C:E为1:1调整为2:1后,2/3食物来自C=2/3÷10%=6.667,1/3食物来自E=1/3÷10%÷10%=3.333,该生态系统传递给B的能量约是40kg,55÷40=1.375,C正确;
D;若C中的能量不变;若B的数量越多,根据能量传递效率,传递给D能量减少,A的数量就越少,D正确;
故选B。9、C【分析】【分析】
由流程图分析可知;沉水植物属于生产者,花津蟹;青虾和食草鱼类属于初级消费者,花津蟹还属于次级消费者,而螺狮属于分解者。
【详解】
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图示不包括阳光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不能表示生态系统所有的组成成分,A错误;
B;螺蛳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可以分解青虾、鱼类等产生的有机废弃物;属于分解者,不参与构成食物链,B错误;
C;对鱼、虾、蟹的捕捞强度过大;会使生物数量减少,影响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易导致该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下降,C正确;
D;不同年龄段的某种草食性鱼属于同一种群;它们分布在不同水层,不属于群落的结构,D错误。
故选C。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食物传染病11、略
【分析】【详解】
有科学家指出:“没有物质,什么都不存在;没有能量,什么都不会发生;没有信息,任何事物都没有意义。”这是有道理的,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都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等过程。物质是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组分,正是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才能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信息传递决定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方向。在细胞、个体、种群等层次,它们所起的作用也是这样的,例如细胞与细胞之间,如果没有物质,就不能构成生命,物质的合成与分解伴随着能量的储存和释放,而信息传递使物质的合成与分解、能量的储存和释放正常进行。【解析】是的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都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等过程。物质是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组分,正是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才能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信息传递决定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方向。在细胞、个体、种群等层次,它们所起的作用也是这样的例如细胞与细胞之间,如果没有物质,就不能构成生命,物质的合成与分解伴随着能量的储存和释放,而信息传递使物质的合成与分解、能量的储存和释放正常进行。12、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C、H、O、N、P、S无机环境生物群落生物群落无机环境生物圈生物地球化学循环。13、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能量流动物质循环载体动力无机环境生物群落14、略
【分析】【分析】
通过图中能量流动的方向示意图和不同营养级所构成的能量金字塔;来回答相应的生态学习题。生物群落中不同的生物分布在不同的位置的现象称作群落的结构,分为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群落中不同生物之间形成不同的种间关系:捕食;竞争、互利共生、寄生等关系;能量的流动过程中,能量的输入和输出呈现相对平衡时,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详解】
(1)在不同水平位置上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称作群落的水平结构,山顶和山脚是不同的水平位置,因此体现群落的水平结构;互利共生是指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获利,彼此对对方有利的生物关系。
(2)根据能量输入和输出的过程分析;对于一个生物的同化量(乙)而言,其能量的流动方向有:细胞呼吸以热能形式散失,流向下一个营养级(流向丙和丁),还有部分能量流向分解者,除此以外部分的能量未被利用。
(3)种群S型增长的K值称作环境容纳量;影响S型增长的因素是环境因素(包括食物;水、天敌、栖息地空间等),与此时种群的种群密度无关,因此若环境不变捕捞前后环境容纳量基本不变。
(4)鱼塘生态系统中因捕捞造成大量鱼类生物输出;因此对于输入的能量和物质都要增大,持续不断地添加饲料为鱼塘提供能量和物质来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
【点睛】
本题是生物的生态学知识点的考察,通过能量金字塔来完成生态系统,种群、群落的相关问题,难度适中,多为一般性的概念考察,在做题时需要通过题干与知识点结合来处理具体的问题。【解析】水平(空间)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传递给丙和丁、用于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流向分解者不变环境条件不变,该种鱼的环境容纳量不变由于捕捞造成池塘生态系统能量和物质的输出大于输入,所以要不断添加饲料为鱼塘提供能量和物质以维持生态系统正常功能15、略
【解析】①.抵抗力稳定性②.恢复力稳定性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16、A【分析】【分析】
【详解】
某些植物的花期受光周期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控制光照时间长短来控制花期,正确。
【点睛】四、实验题(共4题,共16分)17、略
【分析】【分析】
1、生物实验一般要遵循的原则是对照原则、等量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控制无关变量原则;确定实验题目一般是按照“探究自变量对因变量有何影响”来确定。据实验结果可知,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3)对玉米胚芽鞘生长具有协同作用。
2;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IAA)和赤霉素的种类;因变量是胚芽鞘长度,其他属于无关变量,按照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的原则分析、评价和完善实验,分析和处理实验结果,并获取结论。
【详解】
(1)植物激素是植物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分子;能够调节细胞的代谢。
(2)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3)对玉米胚芽鞘生长的影响,应将实验分为4组:只加IAA组、只加GA3组、同时加IAA和GA3组;不加激素(或加等量蒸馏水)组;所以图中“?”的处理方式是不加激素(或加等量蒸馏水)。依据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对照原则可知,该实验设置不加激素组的目的是作为空白对照。每组至少设置三个重复实验,结果取平均值,从而避免实验的误差干扰,使结果更接近真实值。
(3)分析题图可知,IAA处理组和GA3处理组中玉米胚芽鞘切段的长度均比空白对照组长,所以GA3和IAA对离体玉米胚芽鞘的生长都起促进作用;B组中IAA+GA3处理组对玉米胚芽鞘生长的促进作用远远大于GA3单独处理组和IAA单独处理组。GA3单独处理的两组中;A组的效果更为明显,原因可能是离体时间短的玉米胚芽鞘中自身的IAA含量较高。
(4)实验思路:取ABA缺失突变体植株在正常条件下测定气孔开度;经干旱处理后,再测定气孔开度。预期结果是干旱处理前后气孔开度不变。将上述干旱处理的ABA缺失突变体植株分成两组,在干旱条件下,一组进行ABA处理,另一组作为对照组,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两组的气孔开度。
预期结果是ABA处理组气孔开度减小;对照组气孔开度不变。
【点睛】
本题重点考察IAA和GA3生理作用和作用特点;对探究实验设置原则的要求等知识点,重在内在知识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解析】信息加等量蒸馏水作为空白对照实验的误差促进IAA+GA3高实验思路:取ABA缺失突变体植株在正常条件下测定气孔开度;经干旱处理后,再测定气孔开度。预期结果是干旱处理前后气孔开度不变。
将上述干旱处理的ABA缺失突变体植株分成两组,在干旱条件下,一组进行ABA处理,另一组作为对照组,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两组的气孔开度。预期结果是ABA处理组气孔开度减小,对照组气孔开度不变。18、略
【分析】【分析】
从图中看出;C1和J1的自变量是是否有茉莉酸,M和J2的自变量是是否和J1位于同一植株,因变量是蛋白P的mRNA含量,进行分析。
【详解】
(1)植物激素是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在生命活动中传递信息。
(2)①C1叶片作为对照组;J1作为实验组用玻璃瓶罩住,并且含有海绵,所以C1叶片的结果排除了玻璃瓶封口;海绵以及叶片自身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②由于茉莉酸具有挥发性;而M叶片和J2叶片蛋白P的mRNA量是一样的,说明这种变化不是由茉莉酸直接扩散到玻璃瓶外引起的。
③通过J1和C1比较;说明茉莉酸可促进蛋白P基因转录增强,通过J2(和J1位于同一植株)和M(不在同一植株)的比较说明茉莉酸通过J1叶片引起J2叶片蛋白P基因转录增强。
(3)J2和J1位于同一植株;并且二者P蛋白的mRNA含量比较高,推测可能是茉莉酸通过J1叶片运输到J2叶片,促进P蛋白基因转录增强,使mRNA增多,或者J1叶片中转录的蛋白P的mRNA运输至J2叶片。
(4)根据信息叶片受到机械损伤后内源茉莉酸增加;诱导ABA合成增加,ABA进而促进蛋白P的表达,所以可以通过施加施加ABA,检测蛋白P含量或者机械损伤叶片后,检测损伤叶片的茉莉酸含量或给叶片单独施加茉莉酸,检测ABA含量。而同时施加ABA和茉莉酸不能判断P蛋白的增加的直接原因是ABA还是茉莉酸。
故选a;c、d。
【点睛】
本题需要分析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同时特别注意实验的无关变量,得出实验结论,同时结合基因的表达逐步分析其发挥作用的原因。【解析】信息①玻璃瓶封口、海绵以及叶片自身因素对实验结果②茉莉酸直接扩散到玻璃瓶外③茉莉酸可促进蛋白P基因转录增强;茉莉酸通过J1叶片引起J2叶片蛋白P基因转录增强J1叶片中转录的蛋白P的mRNA运输至J2叶片(或“茉莉酸通过J1叶片运输到J2叶片,引起蛋白P基因转录增强”;“J1叶片通过其他信号分子(通路)引起J2叶片蛋白P基因转录增强”)a、c、d19、略
【分析】【分析】
本题以实验为情境;综合考查学生对激素调节的特点的理解能力;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及能否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能力。
【详解】
(1)脂肪细胞释放的瘦素是一种激素;通过血液运输到全是各处,与靶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靶细胞的代谢发生变化,而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A类小鼠肥胖是瘦素受体基因缺陷所致,说明其体内缺乏瘦素受体,导致体内瘦素不能及时发挥作用而使其含量比正常小鼠高。由表中信息可知:正常小鼠与A小鼠连体共生,正常饲喂一段时间后,正常小鼠摄食量明显减少,是由于A小鼠体内产生的瘦素,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到正常小鼠体内,进而发挥调节作用的结果,而A小鼠无变化是因为其体内无瘦素受体,瘦素不能发挥调节作用;正常小鼠与B小鼠连体共生,正常饲喂一段时间后,正常小鼠无变化,B小鼠摄食量略微减少,说明B小鼠体内缺乏瘦素;A小鼠与B小鼠连体共生,正常饲喂一段时间后,B小鼠摄食量明显减少是由于A小鼠体内产生的瘦素,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到B小鼠体内发挥调节作用所致。综上分析,B小鼠肥胖的原因最可能是无法合成瘦素。
(2)对照组就是为了让实验更有说服力而进行的一组实验;通常是为了排除某个因素的干扰。本实验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为了排除手术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因此对照组的设置是:正常小鼠与正常小鼠连体共生,其他条件同实验组。
【点睛】
理解激素调节的特点,依据各组的实验结果准确推知正常小鼠与两类肥胖小鼠摄食量有无变化的原因是解答(1)题的关键。以实验设计遵循的对照原则和本实验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为了排除手术对实验结果的干扰为切入点,即可正确解答(2)题。【解析】高无法合成瘦素正常小鼠与正常小鼠连体共生20、略
【分析】【分析】
植物的向光性与生长素的运输有关,由于在单侧光下,胚芽鞘的生长素进行了横向运输,使背光侧生长素的浓度大于向光侧,生长素浓度高的一侧促进生长快,所以出现向光弯曲生长的特性。有研究证明,植物的向光性还可能和植物体内抑制生长的物质分布不均有关。据图分析影响植株干重的外界因素除了CO2浓度;温度和光照强度外;还有昼夜时长。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当拟南芥体内的节律时钟和外界的光照/黑暗循环周期相吻合时,植物体内叶绿素的含量较高,这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进而增加植物的干重。
【详解】
(1)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向光侧和背光侧生长不均衡所出现的现象;除了与背光侧和向光侧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有关外,还可能与(背光侧和向光侧)生长抑制物质分布不均匀有关。为了揭示向日葵幼苗夜间重新转向东方的机理,区分上述两种假设,可在装有全天候定向光照的温室内观察是否出现节律性转向,如果出现节律性转向,则说明是内因导致的向光性;若在夏至(昼长夜短)和秋分(昼夜等长)夜间分别测定大田幼苗顶芽转向速率,二者的转向速率不同,则说明是外因导致的向光性,故BD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
(2)①植物的干重能反映光合作用的强度,作为光合作用强度的观测指标除了比较干重外,还可以采用CO2吸收量和O2释放量来表示。②据图分析实验数据;T20组在室内控制光照/黑暗循环周期在20小时的情况下,植物体中的叶绿素含量和植物干重量均高于T28组,而在室内控制光照/黑暗循环周期在28小时的情况下,植物体中的叶绿素含量和植物干重量均高于T20组,说明当拟南芥体内的节律时钟和外界的光照/黑暗循环周期相吻合时,植物体内叶绿素的含量较高,这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进而增加植物的干重。
(3)动物体中的下丘脑与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
【点睛】
本题考查植物向光性原因的探究,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并获取信息的能力。能对提炼出的信息概括出相应的结论是本题的难点。【解析】(背光侧和向光侧)生长抑制物质BD单位时间内二氧化碳吸收量和氧气释放量当拟南芥体内的节律时钟和外界的光照/黑暗循环周期相吻合时,植物体内叶绿素的含量较高,这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进而增加植物的干重下丘脑五、非选择题(共4题,共32分)21、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以图文结合为情境;考查学生对兴奋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过程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明辨①~③所示结构的名称,以图示中的“箭头指向和文字信息”为解题的切入点,围绕“突触的结构;兴奋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过程”等相关知识,从题意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相关问题的解答。
(1)①为突触小泡;其形成主要与高尔基体有关。题图显示: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进而将多巴胺(一种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可见,多巴胺是通过胞吐(外排)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中的。②为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对递质的识别起着重要作用,其化学本质是糖蛋白。
(2)分析图示可知:多巴胺发挥作用后;通过突触前膜上的多巴胺转运体运回突触前神经元中。可卡因进入突触间隙后会与多巴胺转运体结合,阻碍多巴胺的回收,导致多巴胺转运体失去作用,不能及时回收多巴胺,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甲状腺激素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减少时,会出现精神萎蘼;四肢无力的现象。
(3)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图中突触间隙的液体为组织液,没有体现出的内环境组成成分是血浆和淋巴。结构③所示的突触后膜上发生的信号变化为:化学信号变为电信号。【解析】高尔基体胞吐(外排)②糖蛋白通过多巴胺转运体运回突触前神经元阻碍多巴胺的回收持续兴奋甲状腺血浆和淋巴化学信号变为电信号22、略
【分析】【试题分析】
本题通过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考查了“J”型增长曲线和“S”型增长曲线发生的条件,曲线的特点等相关知识,需要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能运用所学知识对各小题进行分析作答。据图1分析,a曲线表示J型曲线,即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b曲线表示S型曲线;即在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条件下的真实生物数量增长情况,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K。图2表示自然界中的种群数量先增加后基本不变,处于动态平衡。
(1)曲线a对应的酵母菌种群;每3h更换一次培养液,处于理想状态,而且a曲线没有最大值,种群数量持续增加,所以呈“J”型增长;理论上讲,呈现“J”型增长的种群必须满足食物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和没有敌害等条件。
(2)曲线b对应的种群,由于不更换培养液,生活条件受到限制,而且b曲线种群数量先增加后基本不变,所以曲线b表示的增长为“S”型增长;属于“S”型增长的种群增长速率变化特点是先增大;再减小,最后为零;当种群个体数量达到最大值一半时,种群的增长速率达到最大。
(3)图2显示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在K值附近波动。所以图2说明在自然界中,种群数量变化会出现波动现象。【解析】J食物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S先增大,再减小,最后为零最大波动23、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也比较基础,回忆和梳理群落的演替;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价值、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相关知识点,结合提示分析答题。
(1)塞罕坝从森林退化为荒丘;是人类活动的结果,说明人类生产活动会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这一历史变迁也是土地荒漠化_和生物多样性锐减两类全球性环境问题的缩影,同时还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2)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它们共同构成生物群落。
(3)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越丰富,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强,则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对于利用强度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和能量投入,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协调。【解析】速度和方向土地荒漠化有限的生物群落间接高实施相应的物质和能量投入24、略
【分析】【分析】
体温调节的过程:在炎热环境下;下丘脑通过体温调节中枢将信号传至皮肤,使汗腺分泌增多,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增加散热;在寒冷条件下,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减少血流量,骨骼肌;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增加产热和减少散热,维持体温平衡。
【详解】
(1)夏季;高温刺激皮肤和粘膜处的温觉感受器,通过神经传输,引起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和汗腺分泌增强,导致散热加快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这一调节过程的中枢位于下丘脑;这种调节方式称为神经调节。
(2)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所以机体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较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渗透压感受器,引起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继而促进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分,以维持体内的水盐平衡,这种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
(3)体温是产热和散热的结果;只要体温恒定,则产热和散热就是相等的;人体感觉到冷,躯体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
(4)发生热射病时;一方面过高的体温可以使细胞中酶的活性降低或丧失,进而导致细胞代谢的紊乱。
【点睛】
本题考查人体神经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和体温调节,要求考生识记体温调节的过程,难点是体温产生的原因是产热和散热的平衡,抓住下丘脑这个关键结构,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既能分泌相关激素,也能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营养膳食与卫生》课程标准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2024年公务员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4年农研所上半年工作总结
- 《知情保密原则》课件
- 《华为战略管理》课件
- 《车辆运行安全管理》课件
- 2019年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Ⅱ卷)(解析卷)
- 康复口腔科护士的职业发展
- 2023-2024年项目部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考试题综合题
- 2024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考试题附答案(综合题)
- 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课后作业答案
- 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救援准备
- 《企业信息管理》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
- 赣州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申请书
- pe管电熔施工方案
- 抗菌药物治疗性用药前病原学送检制度
- 英文介绍中国饺子-PPT
- 大学物理实验预习报告模板
- 互联网+护理服务ppt
- 面包加工技术 菠萝包的制作
- 电机轴承磨损影响运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