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粤人版七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4年粤人版七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4年粤人版七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4年粤人版七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4年粤人版七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粤人版七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103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下列关于水的天然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rm{(}rm{)}

rm{垄脵}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

rm{垄脷}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

rm{垄脹}太阳为水的天然循环提供了能量。

rm{垄脺}水的天然循环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A.rm{垄脵垄脹}B.rm{垄脵垄脷}C.rm{垄脹垄脺}D.rm{垄脵垄脷垄脹垄脺}2、某一气体可能有rm{H_{2}}rm{CO}rm{CH_{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rm{.}为测定其组成做了如下实验:点燃气体,并将一干而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珠;将烧杯迅速倒过来,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rm{.}下列关于该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rm{(}rm{)}A.一定是纯净物B.一定是混合物C.组成情况最多有rm{2}种D.组成情况最多有rm{5}种3、小玲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进行了如下归纳,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rm{(}rm{)}A.物质的性质和用途:rm{N_{2}}性质稳定填充食品袋防腐,rm{CO}具有还原性可冶炼金属B.安全常识:居室装修常开窗通风,防甲醛中毒,电器着火用泡沫灭火器C.元素与人体健康:缺铁易引起贫血,缺钙易得佝偻病或骨质疏松D.日常生活经验:区别硬水与软水常用肥皂水检验,区分羊毛纤维与合成纤维灼烧后闻气味4、据央视rm{3.15}特别节目rm{隆露}“健美猪”真相rm{隆路}报道,河南孟州等地养猪场采用违禁动物药品“瘦肉精”进行饲养rm{.}“瘦肉精”学名盐酸克伦特罗,化学式为rm{C_{12}H_{18}Cl_{2}N_{2}O}食用含有“瘦肉精”的肉会对人体产生危害rm{.}下列对于“瘦肉精”的认识正确的是rm{(}rm{)}A.瘦肉精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rm{12}rm{18}rm{2}rm{2}rm{1}B.瘦肉精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C.瘦肉精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D.每个瘦肉精分子中含有rm{34}个原子核5、常温下,将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各rm{5g}分别放入盛有rm{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产生的现象最相似的一组是rm{(}rm{)}A.rm{CaO}rm{NaCl}B.rm{CaCO_{3}BaCO_{3}}C.rm{FeCl_{2}CaCl_{2}}D.rm{NaOHNH_{4}NO_{3}}6、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下列用途是由物质的物理性质决定的是rm{(}rm{)}A.用盐酸除铁锈B.二氧化碳灭火C.氧气供给呼吸D.金属铜做导线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rm{(}rm{)}A.把胶头滴管深入试管内滴加液体B.将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C.在硬水中用肥皂洗衣服会更干净D.甲型rm{H1N1}流感能通过空气在人类间进行传播是因为其分子在不停运动8、向rm{AgNO_{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rm{Al}和rm{Fe}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rm{.}关于该滤渣和滤液有下列四种说法:

rm{垄脵}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rm{垄脷}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沉淀产生.

rm{垄脹}滤渣中一定没有rm{Al}可能含有rm{Ag}.

rm{垄脺}滤液中一定含有rm{Fe(NO_{3})_{2}}可能含有rm{Al(NO_{3})_{3}}.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rm{(}rm{)}A.rm{0}个B.rm{1}个C.rm{2}个D.rm{3}个9、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rm{(}rm{)}A.不锈钢B.矿泉水C.加碘食盐D.高锰酸钾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10、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的溶解度大于c的溶解度。

B.在tl℃时;a;c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C.c的不饱和溶液由t2℃降温至t1℃时;变成饱和溶液。

D.要从b溶液中得到b;通常可采用蒸发溶剂结晶的方法。

11、下列关于气体的收集方法说法正确的是rm{(}rm{)}A.因为rm{CO_{2}}能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B.用排水法可以直接收集到纯净且干燥的氢气C.因为常温时rm{NO}和rm{O_{2}}反应生成rm{NO_{2}}所以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rm{NO}D.因为rm{CO}有毒,所以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12、通过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学习,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rm{(}rm{)}A.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蒸发掉一定量的水后,仍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B.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酸;碱中一定都含氧元素。

D.rm{20隆忙}时,rm{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rm{36g}氯化钠,则rm{20隆忙}时氯化钠在水里的溶解度为rm{36g}13、已知rm{Si+2NaOH+H_{2}O=Na_{2}SiO_{3}+2H_{2}隆眉}rm{2Al+2NaOH+2H_{2}O=2NaAl_{2}+3H_{2}隆眉}硅不与盐酸反应rm{.}将含铁铝硅的合金样品分为等质量的两份,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和烧碱溶液充分反应,测得放出氢气的质量相同rm{.}则该合金样品中铁铝硅的质量比不可能是rm{(}rm{)}A.rm{112}rm{27}rm{28}B.rm{336}rm{27}rm{56}C.rm{28}rm{81}rm{7}D.rm{56}rm{81}rm{112}14、菠菜中含有草酸rm{.}将草酸隔绝空气加热,使其完全分解,生成水和碳的氧化物rm{.}为了探究上述反应生成的碳的氧化物成分,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rm{(}rm{)}A.乙装置对实验结果不产生影响,因此可以去掉乙装置以简化实验方案B.丙装置玻璃管中若发生化学反应,则一定为置换反应C.若甲试管内溶液变浑浊,丁试管内无明显现象,则该碳的氧化物成分为二氧化碳D.若甲试管和丁试管内溶液都变浑浊,丙处玻璃管内的黑色固体变成红色,则该碳的氧化物成分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15、利用下列方法制取气体时;可采用如图装置的进行的是()

A.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B.锌粒与稀硫酸制取氢气。

C.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制取氧气。

D.过氧化氢的水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16、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甲、乙两杯中分别倒入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合上开关后,发现V1、V2表读数U1、U2相同;小灯泡正常发光.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A.若将甲溶液中的两极靠近,会发现U1变大。

B.若往甲溶液中逐渐滴入Ba(OH)2溶液直到过量;小灯泡先变暗后变亮。

C.若往乙溶液中滴入少量Ba(OH)2溶液,会发现U2变大。

D.溶液导电的原因是通电后稀硫酸发生电离的缘故。

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7、经实验测得某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表.

。泡菜葡萄番茄苹果牛奶玉米粥3.44.24.43.16.57.8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苹果汁与葡萄汁相比,酸性较强的是____,它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____色;

(2)人的胃液中含有盐酸,对于胃酸过多的病人,空腹时最宜食用的食物是____.18、锂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____,符号是____,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____,符号是____,该两种元素组成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19、我省赣南脐橙名扬四海,被称之为“中华名果”rm{.}它富含铁、钙、磷等元素,同时含葡萄糖、柠檬酸、维生素rm{C}氨基酸、水等rm{.}请用恰当的化学用语表示下列带点部分:

rm{(1)}磷元素______;

rm{(2)}柠檬酸中含有氢离子______;

rm{(3)}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rm{-2}价______;

rm{(4)6}个碳原子、rm{8}个氢原子、rm{6}个氧原子构成一个维生素rm{C}分子,维生素rm{C}的化学式为______.20、宏观微观相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下列微观示意图中,表示纯净物的是______rm{(}填编号,下同rm{)}

表示混合物的是______;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______;

表示单质的是______;

表示化合物的是______.

21、用化学用语填空:

rm{垄脵}磷元素______;

rm{垄脷3}个氢氧根离子______;

rm{垄脹5}个亚铁离子______;

rm{垄脺}碳酸钾中碳的化合价______.22、写出下列化学符号中“rm{2}”的含义:

rm{(1)2H}____;rm{(2)H_{2}O}____;rm{(3)Mg^{2+}}____;rm{(4)}____.23、如图是rm{A}rm{B}rm{C}rm{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以上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的是______rm{(}填字母代号rm{)}

rm{(2)}以上四种粒子中,容易得电子的粒子是______rm{(}填字母代号rm{)}

rm{(3)C}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_周期.

rm{(4)D}元素组成的单质是由______构成的rm{(}选填原子、分子或离子rm{)}24、我省蕴藏着丰富的白云石矿石,其化学式是xCaCO3•yMgCO3.现称取27.6g白云石,加热到质量不再变化,收集到13.2gCO2,则白云石的化学式为____(取x;y的最小整数比).另取一定质量的已研细的白云石与过量的炭粉混合;隔绝空气强热,除。

CaCO3、MgCO3分解外,还发生的反应为:CaO+3CCaC2+CO↑;2MgO+5CMg2C3+2CO↑及____.评卷人得分四、探究题(共4题,共24分)25、框图中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rm{A}是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rm{B}属于氧化物,如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rm{.}请回答:

rm{(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rm{A}______C、______.

rm{(2)}得到rm{F}溶液的操作Ⅰ的名称为:______.

rm{(3)}若rm{I}是红褐色沉淀,请写出rm{G+F隆煤I}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6、已知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rm{1}所示:

rm{(1)}红磷在集气瓶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磷燃烧的现象______该实验中红磷稍过量;目的是______.

rm{(2)}待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量约是集气瓶体积的______,由本实验还可以推知氮气的哪一性质?试写出其中一种______.

rm{(3)}若将红磷换成硫粉;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______,理由是______.

rm{(4}分rm{)}如图rm{2}为已收集满的一瓶无色无毒气体rm{.}请你用学过的知识进行探究;确定该气体可能是什么气体.

。假设rm{(}猜想rm{)}验证方法及操作可能看到的现象结论27、质量守恒定律是一条重要规律;请利用该规律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rm{(1)}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______rm{(}填字母序号rm{)}

A.rm{垄脵垄脺垄脼B.垄脵垄脹垄脻垄脼C.垄脵垄脷垄脼D.垄脷垄脹垄脻}

rm{垄脵}原子数目rm{垄脷}分子数目rm{垄脹}元素种类rm{垄脺}物质种类rm{垄脻}原子种类rm{垄脼}物质的总质量。

rm{(2)}请回忆你学习过的“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并按要求完成实验方案一和实验方案二.

rm{(}下表中“实验结论”选填“rm{=}”“rm{>}”“rm{<}”符号rm{)}实验方案方案一rm{(A}图rm{)}方案二rm{(B}图rm{)}反应现象铁钉表面有红色固体生成;

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______反应前的总质量rm{m_{1}}rm{n_{1}}反应后的总质量rm{m_{2}}rm{n_{2}}实验结论分析rm{m_{1}}______rm{m_{2}}rm{n_{1}}______rm{n_{2}}将两个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对比时,有同学分析:有一个方案观察到天平不平衡,是因为______rm{.}在反应物不变的前提下,要使天平平衡,你对该方案的改进措施是______.

28、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从实验室收集到一桶含有rm{FeSO_{4}}rm{CuSO_{4}}的废液,他们想从中回收金属铜和硫酸亚铁晶体,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rm{.}结合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rm{(1)}步骤rm{垄脵}中,金属rm{X}是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rm{(2)}步骤rm{垄脷}中,加入过量稀硫酸的目的是______;

rm{(3)}从滤液中获得硫酸亚铁晶体采用的方法是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D【分析】解:下列关于水的天然循环的说法中:rm{垄脵}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rm{垄脷}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rm{垄脹}太阳为水的天然循环提供了能量;rm{垄脺}水的天然循环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都正确,故Drm{垄脵垄脷垄脹垄脺}组合正确.

故选D.【解析】rm{D}2、D【分析】解:烧杯内壁有水雾说明混合气中有氢元素;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混合气中有碳元素,所以只要混合气中有碳;氢元素的组合就满足,可能的组合有:一氧化碳、氢气;一氧化碳、甲烷;氢气、甲烷;一氧化碳、氢气、甲烷;甲烷.

故选D.【解析】rm{D}3、B【分析】解:rm{A}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用来作食品保护气,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来冶炼金属rm{.}故A正确。

B、泡沫灭火器喷出的泡沫中含有水分,会导电,电器着火用泡沫灭火器灭火会发生触电事故,应该干粉灭火器或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来灭火rm{.}故B错误。

C、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必须微量元素之一,缺铁会引起贫血,钙在人体中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缺钙易得佝偻病或骨质疏松rm{.}故C正确。

D、区分硬水和软水用肥皂水,在硬水中加入肥皂水不产生或只产生少量的泡沫,在软水加入肥皂水会产生大量的泡沫;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可用灼烧的方法来区分,羊毛纤维点燃后有一股羽毛烧焦的气味,合成纤维点燃后会迅速熔化成一个黑色小球rm{.}故D正确。

故选B.【解析】rm{B}4、B【分析】解:rm{A}瘦肉精rm{C_{12}H_{19}Cl_{3}N_{2}O}中rm{C}rm{H}rm{Cl}rm{N}rm{O}五种元素的质量比不等于原子个数之比;故此选项错误.

B、由rm{A}中的质量比可以看出在这一物质中碳的质量分数最大;故此选项正确.

C;由组成元素的情况可知瘦肉精属于有机物;但不是高分子有机物,故此选项错误.

D、原子核属与分子中的原子数是相等的,所以原子核数应该是rm{35}个;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B

此题也可以采用排除法解决.

原子核属与分子中的原子数是相等的,所以原子核数应该是rm{35}个故D错;元素的质量比不会等于原子个数比故A错;

该物质属于有机物但不是高分子故C错,综合可知应选B.【解析】rm{B}5、B【分析】解:rm{A}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氢氧化钙;形成的是浑浊的混合物,氯化钠易溶于水,形成的是透明的溶液,现象不同;

B;碳酸钙和碳酸钡都是不溶于水的固体;都形成的是白色的悬浊液,现象相同;

C;氯化亚铁的水溶液呈浅绿色;氯化钙的水溶液为无色,现象不同;

D;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升高,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现象不同;

故选B【解析】rm{B}6、D【分析】解:rm{A}用盐酸除铁锈是盐酸和氧化铁发生了化学变化;此项错误;

B、二氧化碳灭火主要是利用了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和不燃烧的化学性质rm{.}故选项错误;

C、氧气供给呼吸是利用了氧气具有氧化性的化学性质rm{.}故选项错误;

D、铜于做导线是利用了铜的物理性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rm{.}故选项正确;

故选:rm{D}.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物质具有多种性质,解答时应该理解物质的用途是由物质的哪种性质决定的.【解析】rm{D}7、D【分析】解:rm{A}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要垂悬在试管上方,故A错;

B;闻气体气味时不能将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要用手扇着闻,故B错;

C;在硬水中用肥皂洗衣服泡沫很少;不容易洗净,故C错;

D、甲型rm{H1N1}流感能通过空气在人类间进行传播,是由于构成甲型rm{H1N1}流感病毒分子在不断运动;不断向空气中扩散,故D说法正确.

故选D.【解析】rm{D}8、A【分析】解:由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rm{Al>Fe>Ag}向rm{AgNO_{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rm{Al}和rm{Fe}的混合粉末;铝首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当铝反应完后,铁与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由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说明了溶液中含有硝酸亚铁,说明了铝已完全反应,滤渣中一定含有银,由以上分析可知:

rm{垄脵}由于铁的量不确定,所以不能判断金属铁是否剩余,而银不能和酸反应,所以不能判断一定产生气泡,故rm{垄脵}错;

rm{垄脷}由于铁的量不确定,所以不能判断是否将硝酸银全部置换出来,所以不能判断一定产生沉淀,故rm{垄脷}错;

rm{垄脹}由上述分析可知,滤渣中一定没有rm{Al}一定含有rm{Ag}故rm{垄脹}错误;

rm{垄脺}由上述分析可知,在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铝溶液和硝酸亚铁溶液,可能含有硝酸银,故rm{垄脺}错。

综上分析可知,以上说法没有正确的,所以,A正确;rm{B}rm{C}D错误。

故选:rm{A}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要排在前面的金属就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用同种金属置换不同的盐溶液,盐中金属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较后的金属首先被置换出来rm{.}用不同的金属置换同种盐溶液,盐中金属先被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较前的金属置换出来rm{.}另外,若有一种金属和多种混合盐溶液反应,最先反应的是最不活泼的那个金属的盐溶液rm{.}可以据此分析该题.

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和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问题情景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阅读、分析题意等细心地进行探究、推理,最后,按照题目的要求,认真地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解析】rm{A}9、D【分析】解:rm{A}不锈钢属于合金,主要是由铁和碳等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rm{.}故错误;

B、矿泉水中含有水和一些矿物质,属于混合物rm{.}故错误;

C、加碘食盐是由氯化钠和含有碘元素的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rm{.}故错误;

D、高锰酸钾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rm{.}故正确.

故选D.

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不锈钢;矿泉水、加碘食盐等物质都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高锰酸钾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了解物质的分类方法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物质进行正确的分类.【解析】rm{D}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10、BD【分析】

A;由于没有说明温度;故A错误;

B、由于在t1℃时;a和c的溶解度相等,即它们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B正确;

C、由于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因此c的不饱和溶液由t2℃降温至t1℃时;不饱和溶液可能会变成饱和溶液,故C错误;

D;由于B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因此应采取蒸发溶剂的方法使溶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故D正确;

故选BD

【解析】【答案】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比较它们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②判断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确定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及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方法等.

11、ACD【分析】解:rm{A}因为rm{CO_{2}}能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说法正确;

B;用排水法可以直接收集到纯净但不干燥的氢气;说法错误;

C、常温时rm{NO}和rm{O_{2}}反应生成rm{NO_{2}}所以不能用排空气法进行收集,说法正确;

D、rm{CO}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因为它是有毒气体,会污染空气,说法正确;

故选:rm{ACD}

气体的收集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或者用排空气法收集rm{.}若气体不溶于水;则气体可以用排水法收集;若气体比空气的密度大,可以用向上排气法收集;若气体比空气的密度小,可以用向上排气法收集。

气体的收集方法,需要根据其水溶性、密度的大小以及是否与水或者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发生反应来选择。【解析】rm{ACD}12、BC【分析】饱和溶液必须在温度一定和溶质一定的情况下,看是否能再继续溶解该溶质rm{.}物质是否为单质,首先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在纯净物中若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一定是单质.【解析】rm{BC}13、BD【分析】解:根据题目信息可知,铁和铝与稀盐酸生成氢气,铝和硅与氢氧化钠生成氢气rm{.}铝和盐酸的反应方程式:rm{2Al+6HCl=2AlCl_{3}+3H_{2}隆眉}rm{2Al+2NaOH+2H_{2}O=2NaAlO_{2}+3H_{2}隆眉}说明相同质量的铝与盐酸或者氢氧化钠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rm{.}综合分析,铁和盐酸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等于硅和氢氧化钠生成的氢气的质量rm{.}设铁与盐酸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rm{M}则硅的质量为rm{X}铁的质量为rm{Y}.

rm{Si+2NaOH+H_{2}O篓TNa_{2}SiO_{3}+2H_{2}隆眉}

rm{28}rm{4}

rm{X}rm{M}

rm{dfrac{28}{4}篓Tdfrac{X}{M}}

得:rm{dfrac{28}{4}篓Tdfrac

{X}{M}}

rm{X=7M}

rm{Fe+2HCl=FeCl_{2}+H_{2}隆眉}rm{56}

rm{2}rm{Y}

rm{dfrac{56}{2}篓Tdfrac{Y}{M}}

得:rm{M}

rm{dfrac{56}{2}篓Tdfrac

{Y}{M}}合金中硅和铁的质量之比rm{Y=28M}rm{隆脿}rm{=7M}.

A、铁和硅的质量之比rm{28M=1}rm{4}rm{=112}故A不合题目条件.

B、铁和硅的质量之比rm{28=4}rm{1}rm{=336}故B符合题目条件.

C、铁和硅的质量之比rm{56neq4}rm{1}rm{=28}故C不符合题目条件.

D、铁和硅的质量之比rm{7=4}rm{1}rm{=56}故D符合题目条件.

故选BD.

根据题目信息可知,铁和铝与稀盐酸生成氢气,铝和硅与氢氧化钠生成氢气rm{112=1}铝和盐酸的反应方程式:rm{2}rm{.}说明相同质量的铝与盐酸或者氢氧化钠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rm{2Al+6HCl=2AlCl_{3}+3H_{2}隆眉}综合分析;铁和盐酸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等于硅和氢氧化钠生成的氢气的质量.

掌握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格式和规范性,注意:相同质量的铝与盐酸或者氢氧化钠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rm{2Al+2NaOH+2H_{2}O=2NaAlO_{2}+3H_{2}隆眉}【解析】rm{BD}14、CD【分析】解:草酸隔绝空气加热;使其完全分解,生成水和碳的氧化物,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会与氢氧化钠反应,一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会与氧化铁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

rm{A}甲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混合气中含有二氧化碳,丙中的红色固体变成黑色,说明混合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所以乙装置对实验结果会产生影响,因此不可以去掉乙装置以简化实验方案,故错误;

rm{B}丙装置玻璃管中若发生的化学反应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错误;

rm{C}若甲试管内溶液变浑浊;说明含有二氧化碳,丁试管内无明显现象,说明不含一氧化碳,则该碳的氧化物成分为二氧化碳,故正确;

rm{D}甲试管和丁试管内溶液都变浑浊;丙处玻璃管内的红色固体变成黑色,则该碳的氧化物成分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故正确.

正确的是rm{CD}共两个;

故选:rm{CD}.

根据草酸隔绝____加热,使其完全分解,生成水和碳的氧化物,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会与氢氧化钠反应,一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会与氧化铁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等知识进行分析rm{.}本题属于信息题的考查,注意考查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性质、检验、除杂等,综合性较强,但难度不是很大,关键是通过阅读众多的信息量提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相关知识进行解析即可.【解析】rm{CD}15、BD【分析】

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选项错误;

B;实验室是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氢气的;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因此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选项正确;

C;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故选项错误;

D;如果用双氧水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故选项正确;

故选B;D

【解析】【答案】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实验室是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氢气的,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因此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16、AD【分析】

A、若将甲溶液中的两极靠近,相当于缩短甲电阻长度,电阻变小,乙不变,电路电流就变大,所以U1就变小;故错误.

B、加入Ba(OH)2时它能与H2SO4反应生成BaSO4(沉淀)和H2O;溶液离子减少,导电性变弱(也就是相当于电阻增大),总电流减小,直到加的量正好和硫酸完全反应,甲溶液其实就是水和沉淀,中学视水不导电,电路断路,灯泡会变暗直到不亮;继续加氢氧化钡甲就变成氢氧化钡溶液,又有离子,溶液导电性又逐渐增加,电流逐渐变大,灯泡会变亮,多以灯泡是先变暗后变亮,故正确;

C、加入少量Ba(OH)2,能与部分H2SO4反应生成BaSO4(沉淀)和H2O,溶液离子减少,导电性变弱(也就是相当于电阻增大),乙电阻变大,回路其他电阻不变,乙电阻分压加大,所以U2加大;故正确;

D;导电是因为稀硫酸会电离出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使溶液导电,并不是使硫酸电离才导电的,故错误;

故选AD

【解析】【答案】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结合溶液导电以及物质之间的反应分析解答即可;

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7、略

【分析】

(1)苹果汁的pH小于葡萄汁的pH;酸性比葡萄汁强.故填:葡萄汁.

苹果汁的pH小于7;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故填:红.

(2)对于胃酸过多的病人不能食用酸性较强的食物;应该食用显碱性的食物为好,玉米粥的PH大于7,显碱性.故填:玉米粥.

【解析】【答案】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

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遇中性溶液不变色.

当溶液的pH小于7时;随着pH的减小酸性增强.

18、略

【分析】

因为锂元素核电荷数是3;最外层电子数是1,化学反应中常失掉这一个电子而使其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化合价常显+1价,氯元素核电荷数是17,最外层电子数是7,化学反应中一般要得到一个电子,从而形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氯离子,其化合价常为-1价,所以两者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LiCl;

故答案为:Li+;;Cl-;LiCl;

【解析】【答案】依据锂;氯元素的核电荷数以及核外电子的排布特点结合其在化学反应中得失电子的规律进行分析探讨即可;

19、P;H+;H2C6H8O6【分析】解:rm{(1)}磷元素的元素符号为:rm{P}

rm{(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rm{1}个电荷时,rm{1}要省略rm{.}故氢离子可表示为:rm{H^{+}}

rm{(3)}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rm{-2}价,故可表示为:rm{H_{2}overset{-2}{O}}

rm{(4)}根据表示分子中的原子个数的数字标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故维生素rm{C}的化学式为:rm{C_{6}H_{8}O_{6}}

故答案为:rm{(1)P}rm{(2)H^{+}}rm{(3)H_{2}overset{-2}{O}}rm{(4)C_{6}H_{8}O_{6}}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解析】rm{P}rm{H^{+}}rm{H_{2}overset{-2}{O}}rm{C_{6}H_{8}O_{6}}20、rm{ACD}rm{B}rm{C}rm{CD}rm{A}【分析】解: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图rm{B}两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图rm{A}表示纯净物中的化合物,图rm{C}表示由原子构成的单质,图rm{D}表示由分子构成的单质rm{.}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rm{.}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故答案为:rm{ACD}rm{B}rm{C}rm{CD}rm{A}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图rm{B}两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图rm{A}表示纯净物中的化合物,图rm{C}表示由原子构成的单质,图rm{D}表示由分子构成的单质rm{.}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rm{.}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rm{.}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和微观图示的辨别,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rm{.}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解析】rm{ACD}rm{B}rm{C}rm{CD}rm{A}21、P;3OH-;5Fe2+;K2O3【分析】解:rm{垄脵}元素可用元素符号表示,磷元素的元素符号可表示为:rm{P}

rm{垄脷}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rm{1}个电荷时,rm{1}要省略rm{.}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rm{3}个氢氧根离子可表示为:rm{3OH^{-}}

rm{垄脹}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rm{1}个电荷时,rm{1}要省略rm{.}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rm{5}个亚铁离子可表示为:rm{5Fe^{2+}}

rm{垄脺}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碳酸钾中碳的化合价,故可表示为:rm{K_{2}overset{+4}{C}O_{3}}

故答案为:rm{K_{2}

overset{+4}{C}O_{3}}rm{垄脵P}rm{垄脷3OH^{-}}rm{垄脺K_{2}overset{+4}{C}O_{3}}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rm{垄脹5Fe^{2+}}【解析】rm{P}rm{3OH^{-}}rm{5Fe^{2+}}rm{K_{2}overset{+4}{C}O_{3}}rm{K_{2}

overset{+4}{C}O_{3}}22、两个氢原子;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一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氧化钙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负二价【分析】试题分析:化学符号周围的数字表示不同的意义: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或分子个数;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几个原子构成一个分子;元素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

解:rm{(1)}符号前面的数字rm{2}表示原子个数,故答案为:两个氢原子。

rm{(2)}右下角的数字rm{2}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几个原子,故答案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

rm{(3)}右上角的数字rm{2}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故答案为:一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rm{(4)}元素正上方的数字rm{2}表示元素的化合价是负二价,故答案为:氧化钙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负二价【解析】两个氢原子rm{;}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rm{;}一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rm{;}氧化钙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负二价23、AB;AC;3;原子【分析】解:rm{(1)}由元素的定义可知,rm{A}rm{B}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

rm{(2)}由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在rm{A}rm{C}结构中,最外层的电子数是rm{7}个,大于rm{4}个;在反应中能得到电子;

rm{(3)}电子层数决定周期数,rm{C}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rm{3}周期.

rm{(4)}由rm{D}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核内的质子数是rm{18}该元素的名称是氩元素,氩元素组成的单质是由原子构成的.

故答案为:rm{(1)AB}rm{(2)AC}rm{(3)3}rm{(4)}原子.

rm{(1)}根据元素的定义粉底判断;

rm{(2)}根据最外层电子的数目分析;

rm{(3)}根据电子层数决定周期数解答;

rm{(4)}根据微粒核内的质子数分析元素的名称.

本题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解析】rm{AB}rm{AC}rm{3}原子24、略

【分析】

根据题意;白云石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xCaCO3•yMgCO3xCaO+yMgO+(x+y)CO2↑

100x+84y44(x+y)

27.6g13.2g

=x:y=1:1

因此白云石的化学式为CaCO3•MgCO3;

白云石与过量的炭粉混合在隔绝空气强热时,炭粉在高温下可以与分解出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CO22CO;

故答案为:CaCO3•MgCO3;C+CO22CO.

【解析】【答案】碳酸钙;碳酸镁在高温下可分解生成氧化钙、氧化镁和二氧化碳;根据题意可推断出白云石加热时分解生成氧化钙、氧化镁和气体二氧化碳,因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利用反应中白云石与二氧化碳的质量关系,推算出化学式中x、y的比,然后取最小整数比写出白云石的化学式;

在隔绝空气时加强热;白云石分解出的二氧化碳能与过量的炭粉发生反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四、探究题(共4题,共24分)25、CaCO3;CO2;过滤;FeCl3+3NaOH=Fe(OH)3↓+3NaCl;【分析】解:rm{(1)A}是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且高温时能分解生成无色气体rm{C}和rm{D}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可知此物质为碳酸钙,则rm{C}为二氧化碳,rm{D}为氧化钙,所以本题答案为:rm{A}rm{CaCO_{3}}rm{C}rm{CO_{2}}

rm{(2)}氧化钙与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沉淀,要把碳酸钙沉淀分离出去,可以采用过滤的方法,所以本题答案为:过滤;

rm{(3)I}是红褐色沉淀说明rm{I}是氢氧化铁,则rm{G}中含有铁离子,而rm{G}是由氧化物与盐酸反应生成,说明rm{G}是氯化铁,所以rm{G+F隆煤I}的反应为氯化铁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所以本题答案为:rm{FeCl_{3}+3NaOH=Fe(OH)_{3}隆媒+3NaCl}

rm{(4)}反应rm{垄脵}是氧化钙与水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所以本题答案为:化合反应.

本题的解题突破口在于rm{A}是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且高温时能分解生成无色气体rm{C}和rm{D}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可知此物质为碳酸钙,从而可顺推出rm{C}rm{D}rm{E}rm{F}物质的化学式,另一突破口在于rm{I}是红褐色沉淀说明rm{I}是氢氧化铁,从而可逆推出rm{G}和rm{B}的化学式rm{.}解决框图式物质推断题,首先要分析题中的隐含条件和明显条件,抓关键,找准解题突破口,直接得出结论,然后利用顺向或逆向或两边向中间推断,逐一推导出其他结论,从而得出物质的组成.【解析】rm{CaCO_{3}}rm{CO_{2}}过滤;rm{FeCl_{3}+3NaOH=Fe(OH)_{3}隆媒+3NaCl}26、磷+氧气五氧化二磷;产生大量白烟;保证瓶内氧气充分耗尽;难溶于水或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不能;硫燃烧产生SO2是气体,瓶内压强不变,水不会倒流【分析】解:rm{(1)}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磷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rm{.}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磷rm{+}氧气rm{overset{{碌茫脠录}}{}}五氧化二磷。

该实验要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因此要将瓶内空气中的氧气完全反应掉,因此红磷要稍过量。

rm{(2)}待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量约是集气瓶容积的rm{dfrac{1}{5}}本实验还可以推知氮气性质有:不溶于水,或不燃烧;不助燃。

rm{(3)}硫燃烧产生rm{SO_{2}}是气体;瓶内压强不变,水不会倒流,因此换成木炭不可以;

rm{(4)}根据盛有气体的集气瓶正放;可以推知气体密度大于空气,且气体“无色无毒”,在初中化学中最常见的这种气体可能是氧气或二氧化碳;

把带火星木条伸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可以证明气体为氧气;

向瓶内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证明瓶内气体为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

rm{(1)}磷rm{+}氧气rm{overset{{碌茫脠录}}{}}五氧化二磷rm{.}产生大量白烟;保证瓶内氧气充分耗尽.

rm{(2)dfrac{1}{5}}难溶于水或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rm{(3)}不能,硫燃烧产生rm{SO_{2}}是气体;瓶内压强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