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新课标必修3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人教新课标必修3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人教新课标必修3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人教新课标必修3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人教新课标必修3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新课标必修3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下列对人体内环境理化性质调节途径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越多,血浆渗透压越低B.人体细胞外液中维持渗透压的阳离子主要是K+C.血浆中乳酸过多时,HCO3﹣等会参与反应D.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会引起血浆渗透压上升2、关于种群的增长,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引入到新环境的种群,一定时间内都能呈“J”形增长B.在环境条件变化的情况下,种群数量都会在K值附近波动C.在环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种群的增长都有在K值上下维持稳定的趋势D.自然界的种群增长到一定程度都会在K值保持稳定,因此,都呈“S”形增长3、下列有关人类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臭氧含量减少对水产品产量的影响明显小于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B.大气中的增加可通过减少热逸散影响地球的热平衡C.防治酸雨的有效办法之一是限制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的排放D.水质调查时测量的项目包括温度、pH、悬浮颗粒、细菌含量等4、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B.把沼泽地改造成人造林是增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C.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保护无经济价值的物种是为人类生存发展保留空间D.农田是具有高度目的性的人工生态系统,清除杂草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原则不矛盾5、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态农业实现了对能量和物质的多级利用B.农田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比较低C.生态农业使废物资源化,提高了能量的转化效率,减少了环境污染D.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是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理论基础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6、研究人员构建了用特定光束控制脑部神经元X激活的小鼠模型;以考察X神经元对体内水分平衡的作用。当用特定光束照射X神经元时,小鼠的舔水次数明显增加。为进一步探究光刺激下小鼠的舔水行为是否和口渴程度有关,设计了如下表实验,测定在“光刺激”和“测量前48h限水”情况下三组小鼠15min内的舔水次数,结果为:实验组Ⅰ>实验组Ⅱ>对照组。

。对照组实验组Ⅰ实验组Ⅱ测量前48h限水--+光刺激-+-(注:“-”表示不处理;“+”表示处理)

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神经元X位于下丘脑,上述过程的调节方式是体液调节B.光刺激神经元X一段时间后,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可能减少C.实验组Ⅱ小鼠的舔水行为与口渴程度有关D.光刺激激活X神经元所诱导的过度饮水行为与口渴程度无关7、下图是人体内环境结构示意图,a、b;c表示的是结构;①②③④表示的是液体,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④构成了内环境B.O2浓度最低的液体是③C.①与②可以相互渗透D.c处细胞的内环境是③和④8、有人做过如下实验:将某种蛙放到明亮处,蛙体色变亮,再将它放到暗处,蛙体色变暗。在明亮处,给此蛙注射褪黑色素,蛙体色逐渐变暗,但不久以后又慢慢恢复亮色。将此蛙的眼睛蒙住,无论放在明处还是暗处,蛙体色均为暗色。切除垂体后,把此蛙无论放在明处还是暗处,蛙体色都保持亮色。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下列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光是影响蛙体色变化的外界因素B.褪黑色素可使这种蛙体色变亮C.蛙体色的变化受神经和激素的调节D.褪黑色素的分泌与垂体有关9、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被列为2021年重点任务之一:国家要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碳达峰”是碳循环调整的结果,使碳释放速率与消耗速率大致相当B.“碳中和”就是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措施,使碳实现零排放C.“碳达峰”是“碳中和”的结果,这需要国内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D.限制使用不可再生资源是实现“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有效手段10、果树—草菇立体农业是利用果树下微弱的光照、较高的空气湿度和较低的风速等特殊环境条件,在果树下人工栽培草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中,树下的蚯蚓是消费者,草菇等真菌是分解者B.生产者都是自养型生物,自养型生物通过光合作用或者化能合成作用合成有机物C.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中,可能存在鼠→蛇→鹰这样一条食物链D.各种消费者的存在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并使其更加稳定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1、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____中;在不利的条件下,种群数量还会急剧下降甚至消亡。12、根据高中生物学知识,用专业术语将表格补充完整:。生物学现象原理吃熟鸡蛋容易消化高温使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容易_________①中耕松土中耕去除杂草,避免杂草与农作物_________②阳光、水分和无机盐等;增加土壤中氧气含量,促进根部_________③,从而促进无机盐吸收;促进土壤中分解者_________④,提高土壤养分的利用率。棉花打顶解除_________⑤现象,以促进侧芽的发育,从而使棉花多开花、多结果。“果树一草菇”立体农业运用群落的_________⑥原理,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13、生态系统:由_______和它的_______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14、有科学家指出:“没有物质,什么都不存在;没有能量,什么都不会发生;没有信息,任何事物都没有意义。”在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和信息是这样起作用的吗?_______________在细胞、个体、种群、群落等层次,它们所起的作用也是这样的吗?_______________试举例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_______________。15、请补充完成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相关填空。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概念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功能繁殖和____的基本单位____特征具有____和空间特征________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开放性、自我调节性

①_____________②____③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16、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_______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_______到_______,又从_______回到_______的循环过程。这里说的生态系统是指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_______,其中的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所以又叫_______。17、目前控制生物危害的技术大致有_______等。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利用对人类生存环境无污染的_______,这其中有些就是利用_______。18、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在生物学上就把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称为______;另一方面是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以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叫做_______。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1题,共3分)19、可以通过控制光照时间长短来控制花期__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五、实验题(共3题,共9分)20、为研究焦虑症的机理;科研人员利用四组小鼠为材料进行实验。

(1)科研人员敲除野生型小鼠(WT鼠)的焦虑抑制基因-N基因,得到(N-KO鼠)。N-KO鼠进入图1所示高架十字迷宫的开放臂时,视网膜感光细胞接受刺激,产生__________,沿__________神经传至相关脑区的神经中枢;引起恐惧和焦虑行为,因而更多地躲避进封闭区。WT鼠在探索新奇环境的冲动下,会重复进入开放臂玩耍。

(2)科研人员推测,I基因与N基因有相似的功能;为验证该推测,科研人员用相同方法得到I基因敲除风(I-KO鼠)和N基因、I基因双敲除小鼠(NI-KO鼠)。若推测正确,则I-KO鼠在图1所示迷官上的预制行为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果显示,I-KO鼠、NI-KO鼠与WT鼠的行为表现一致,这一实验结果与上述推测___________(选填“相符”或“不相符”)。由此推测I基因对小鼠产生焦虑情绪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B区和C区是处理焦虑等情绪的两个关键脑区(如图2);科研人员将上述四种小鼠置于阁1所示迷宫上一段时间后,检测小鼠两个脑区中神经元的活跃度。得到图3所示结果。

①据图2、3可知,N-KO_____________;C区输出的抑制信号增强,导致出现焦虑行为。

②请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NI-KO鼠与WT鼠行为一致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研人员再选取上述小鼠进行实验;进一步验证I基因的功能,图4为实验方案。

①请在图4中正确选择a、b、c或物质d、e填入I-IV处。Ⅰ__________;Ⅱ________;Ⅲ________;Ⅳ______________。

②预期1-4:组小鼠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的运动轨迹依次为图5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多效唑具有延缓植物生长;抑制茎杆伸长,缩短节间;促进植物分蘖、增加植物抗逆性能,提高产量等效果。某科研工作者欲研究多效唑对春大豆作用的最适浓度,进行了如下实验。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浓度依次增大,CK是对照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多效唑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多效唑能够提高春大豆产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无关变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两个)。实验过程中每组选多株春大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实验结果___________(填:能/不能)判断多效唑的适宜浓度范围;理由是___________。

(4)研究发现多效唑对某种动物有毒害作用,可能是多效唑通过___________途径进入该动物体内,导致蛋白质变性失活。22、近年来研究发现,H5亚型禽流感能突破种间屏障感染人类。因此,在流感疫苗开发中考虑对人流感和禽流感主要亚型进行共预防具有重要意义。科研人员针对人流感病毒H3以及禽流感病毒H5进行了相关研究。

(1)H蛋白是构成流感病毒的主要成分;可以作为____________制成疫苗,接种到小鼠体内,使小鼠产生____________免疫。

(2)研究人员利用p质粒构建p-H5/H3共表达的重组质粒(如下图)。设计思路是:获得H5基因和H3基因,先将H5基因整合到p质粒(仅含有NheⅠ和XhoⅠ酶切位点)上,再将H3基因插入,获得重组质粒。为达到实验目的,需要在目的基因两端引入酶切位点,在H5基因两端需要引入____________酶切位点。

(3)为研究共表达重组质粒的免疫效果,研究人员在第0、21和35天给实验组小鼠注射一定浓度的重组质粒p-H5/H3,对小鼠进行免疫;对照组处理是____________。分别测定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抗体含量。随着免疫次数的增加,实验组小鼠体内针对H5和H3的抗体浓度迅速增加,说明p-H5/H3免疫后诱导小鼠产生了针对H5和H3的____________免疫。

(4)研究人员分离了实验组小鼠的脾脏淋巴细胞,分别加入____________进行特异性刺激,发现p-H5/H3免疫后T淋巴细胞增殖明显;且产生了大量的干扰素,说明免疫后诱导小鼠产生了____________免疫。

(5)科研人员研制的p-H5/H3DNA疫苗与传统疫苗相比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4题,共16分)23、新型冠状病毒最初侵染人体时;人体的免疫系统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的免疫系统是由__________组成的。

(2)随着新型冠状病毒在人体内的增殖;患者出现咳嗽;发烧等症状,某患者持续38℃高烧,此时机体的产热量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散热量,这有利于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等转移到炎症区,抵御病原体的攻击。若患者服用退烧药,机体可以通过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生理途径来增加散热,使体温恢复正常。

(3)在隔离治疗期间,医生建议患者多喝水,从而增强机体的新陈代谢。患者大量饮水后,__________渗透压下降,__________释放的抗利尿激素__________(填“增多”“减少”或“不变”),引起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__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有利于排出代谢废物。机体的水平衡调节过程属于__________调节。24、水稻抛秧育苗时;多数茎和根系平躺在田面。科学家针对此现象开展下列研究。

(1)在横放的水稻幼根中,IAA因重力影响使近地侧浓度较高,导致近地侧细胞的生长速度比远地侧__________;根向地弯曲生长。

(2)将水稻根分成8组进行局部遮光和切除处理;放入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先将各组置于黑暗环境中,实验处理和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处理根尖的生长情况1黑暗中垂直生长2某处理负向光倾斜生长3遮住根尖以上的部位负向光倾斜生长4遮住根尖垂直生长5完全剥除根冠6不完全剥除根冠(残留根冠原始细胞)约在1天内失去负向光性,新根冠形成后仍负向光生长7切除根尖0.5mm(即切除根冠和分生区)有限的伸长生长,无负向光性8切除根尖2mm(即切除根冠、分生区和伸长区)对2~8组应给予__________,第5组根尖的生长情况为__________,第8组根尖的生长情况为__________。根据上表推测__________是根的感光部位。

(3)光对植物生长的调控需要IAA作为中介,用不同光照条件处理水稻幼苗,由下图可知__________。

(4)用单侧光处理水稻根后;检测根尖4mm向光侧和背光侧IAA含量,结果如下表:

。处理弯曲度向光侧(ng·g-1·FW)背光侧(ng·g-1·FW)光强(100μmol·m-2·s-1)63184498黑暗0418418根据上表可知,单侧光照使水稻根IAA__________;引起根的负向光性生长。

(5)推测发生负向光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IAA的含量决定了根尖的生长方向;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6)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以上研究分析秧苗能够扎根直立的原因____。25、假设a、b、c、d是一个简单生态系统中最初仅有的四个种群,其a、c、d的营养关系为a→c→d,a与b的关系如图;a是该生态系统主要的自养生物,请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a和b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

(2)若d大量死亡,则一定时间内种群密度增加的种群是________,种群密度减少的种群是___________。

(3)若持续干旱使a大量死亡,c和d种群密度将会_____________。

(4)当受到外界轻微干扰后,经过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说明该系统具有________。与热带雨林相比,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__________(低;高)

(5)为了调查该系统c种群的密度,捕获了50个个体,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掉,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了40个个体,其中有5个带有标记,c种群的数量约为_________个。26、甲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只表示了生态系统的部分成分,图中未表示的成分有________;在图甲中消费者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

(2)甲图有________条食物链,如果在甲区域里引进原来的田鼠,对商贩在某一时间大量收购蛇,导致蛇数量大量减少,则鹰的数量会________。

(3)草中的碳元素主要以________形式传递给蚱蜢和蛐蛐。

(4)给牧草施加含32P标记的复合肥后,检测32P在蚱蜢和青蛙体内的放射性强度,结果见图乙,其中A为________。

(5)图丙中,若A表示图甲中第二营养级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________,C表示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C【分析】【分析】

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调节下;机体会对内环境的各种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酸碱度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维持内环境在一定范围内的稳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详解】

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因此,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越多,血浆渗透压越高,A错误;

B、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人体细胞外液中维持渗透压的阳离子主要是钠离子;B错误;

C、正常人血浆的pH稳定在7.35~7.45,与内环境中含有的HCO3-、HPO42-等缓冲物质有关;血浆中乳酸过多时,乳酸会与这些缓冲物质反应,维持pH的相对稳定,C正确;

D;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D错误。

故选C。2、C【分析】【分析】

1;“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

2;“S”型曲线:是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描述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真实生物数量增长情况,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K。

3;同一种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环境遭受破坏,K值会下降;当生物生存的环境改善,K值会上升。

【详解】

A;新环境为理想条件;种群才能呈“J”形增长,A错误;

B;环境条件变化;K值也会随之改变,B错误;

C;环境条件不变;种群增长在K值上下维持稳定,C正确;

D;自然界的种群数量有增长、波动、稳定、下降的情况;D错误。

故选C。

【点睛】3、A【分析】【分析】

1;臭氧层破坏:

(1)臭氧层作用:吸收日光中的紫外线;对地球生物具有保护作用;

(2)破坏原因:空气中的氟利昂等物质的大量排放;

(3)机理:氟利昂遇紫外线即放出氯;氯破坏臭氧分子的能力极强,一个氯原子能破坏10个臭氧分子:

(4)危害:臭氧层破坏后;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将增加,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危害。

2;酸雨:

(1)形成原因:主要是硫和氮的氧化物溶于雨水而降落至土壤或水体中,酸雨的pH<5.6;

(2)来源: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等;

(3)危害:①酸雨落在植物体上直接危害植物的茎和叶片;②酸雨污染的水体;严重威胁着鱼;虾和贝类的生存;③酸雨使土壤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增加,从而毒害植物和土壤中的动物;④酸雨抑制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

【详解】

A;臭氧含量减少对水产品产量、农作物产量都有很大影响;A错误;

B;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会减少热逸散导致温室效应;进而影响地球的热平衡,B正确;

C;防治酸雨最有效的办法是限制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的排放量;或者从燃料中把这些物质去掉,C正确:

D;水质调查时测量的项目包括温度、pH、悬浮颗粒、细菌含量等;D正确。

故选A。4、B【分析】【分析】

【详解】

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可增加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可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A正确;沼泽地改造成人造林,物种数量减少,物种多样性降低,B错误;保护无经济价值的物种,可提高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生存发展保留空间,C正确;农田是人工生态系统,清除杂草是为了使能量流向农作物,提高能量利用率,与保护生物多样性不矛盾,D正确。故选B。5、B【分析】【分析】

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也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和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建立该人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详解】

A;生态农业可以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A正确;

B;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低,恢复力稳定性较高,B错误;

C;生态农业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C正确;

D;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是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础;D正确。

故选B。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6、B:C:D【分析】【分析】

水盐调节过程:当吃食物过咸;饮水不足、失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一方面下丘脑把有关信息通过有关神经传到大脑皮层,使人体产生渴觉,通过主动饮水来降低细胞外液渗透压,另一方面下丘脑能够合成抗利尿激素,垂体后叶释放,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水分的重吸收。

【详解】

A;题干中的信息用特定光束照射X神经元时;小鼠的舔水次数明显增加,其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A错误;

B;光刺激后;小鼠添水次数增加,小鼠饮水后会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从而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从而调节水平衡,B正确;

C;实验组Ⅱ;测量前48h限水,光刺激舔水次数高于对照组,说明测量前限水的小鼠舔水行为与口渴程度有关,C正确;

D;实验组Ⅰ;测量前不限水,光刺激舔水次数最高,说明光刺激诱导的小鼠舔水行为与口渴程度无关,D正确。

故选BCD。

【点睛】

本题需要考生在识记水盐调节过程的基础上,分析表格的变量得出结论。7、A:B:C【分析】图中①②④分别为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构成了体内细胞生活的内环境,A项正确;O2在组织细胞内被利用,③为细胞内液,O2浓度最低,B项正确;毛细血管壁通透性较大,血浆与组织液可通过毛细血管壁相互渗透,C项正确;c处细胞为淋巴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淋巴,D项错误。选ABC。8、A:C:D【分析】【分析】

将某种蛙放到明亮处;蛙体色变亮,再将它放到暗处,蛙体色变暗,说明光能影响体色的变化。在明亮处,给此蛙注射褪黑色素,蛙体色逐渐变暗,说明褪黑色素可以是哇体变暗,但不久以后又慢慢恢复亮色,说明光可以使因激素导致的变暗恢复。将此蛙的眼睛蒙住,无论放在明处还是暗处,蛙体色均为暗色,说明蛙是通过眼睛来感光的。切除垂体后,把此蛙无论放在明处还是暗处,蛙体色都保持亮色,说明垂体与褪黑色素的分泌有关。

【详解】

A;将某种蛙放到明亮处体色变亮;再放到暗处体色变暗,说明光是影响蛙体色变化的外界因素,A正确;

B;褪黑色素只能使青蛙体色变暗;B错误;

C;在明亮处;注射褪黑色素,蛙体色逐渐变暗,可见蛙体色的变化受激素调节,将此蛙眼睛蒙住,无论放在明处或暗处,蛙体色均为暗色,可见蛙体色的变化还受神经的调节,C正确;

D;切除垂体后;把此蛙无论放在明处或暗处,蛙体色都保持亮色,说明褪黑色素的分泌与垂体有关,D正确。

故选ACD。9、A:D【分析】【分析】

要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国家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要走绿色发展道路,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要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详解】

A;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而目前没有“碳达峰”,碳释放速率仍大于碳的消耗速率,即碳循环平衡被破坏,若碳释放速率逐渐减少到与消耗速率相同时,达到峰值,因此“碳达峰”是碳循环调整的结果,使碳释放速率与消耗速率大致相当,A正确;

B;“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一定时间以前的水平,即达到相对“零排放”,而不是碳实现零排放,B错误;

C;“碳达峰”是碳释放速率达到最大时出现的一个峰值;而不是“碳中和”的结果,碳循环具有全球性等特点,因此“碳中和”需要国内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C错误;

D;使用不可再生资源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会大大增加碳释放速率,限制使用不可再生资源是实现“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有效手段,D正确。

故选AD。

【点睛】10、B:D【分析】【分析】

立体农业方法是一种以生物生存;生长特性和生态学为科学依据而充分利用时间、空间和资源的多维农业经营方法。它具有四大特点:①多层次性;实行农牧渔相结合,充分利用生物间互惠共生关系,发挥群体优势;②充分利用阳光、水、气、热等自然资源,投入少,产出高;③保护环境,消除污染;④有利于生产、经济、社会、生态四种效益同步增长。

【详解】

A;树下的蚯蚓和草菇在生态系统中都属于分解者;A错误;

B;生产者都是自养型生物;自养型生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或者化能合成作用,自养型生物能通过光合作用或者化能合成作用合成有机物,B正确;

C;食物链起始端必须是生产者;但鼠→蛇→鹰中鼠是消费者,鼠→蛇→鹰不能构成一条食物链,C错误;

D;消费者具有促进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并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使生态系统更加稳定,D正确。

故选BD。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1、略

【分析】【分析】

在自然界中;气候;生物、天敌等均会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故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

【详解】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多种群的数量总是处于波动中。

【点睛】

种群的数量不会恒定不变。【解析】波动12、略

【分析】【详解】

高温使鸡蛋中的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容易被蛋白酶水解。

中耕松土能去除杂草;避免杂草与农作物竞争阳光;水分和无机盐等,还能增加土壤的含氧量,促进有氧呼吸,进而促进根细胞对无机盐的吸收,也可促进土壤中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以增加无机盐的含量。

棉花打顶为解除顶端优势;降低侧芽生长素浓度,促进侧芽发育成枝条,使棉花多开花;多结果。

果树和草菇表现出的分层现象属于该群落的垂直结构,立体农业利用了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解析】被蛋白酶水解竞争有氧呼吸分解作用顶端优势空间结构13、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生物群落无机环境生物圈14、略

【分析】【详解】

有科学家指出:“没有物质,什么都不存在;没有能量,什么都不会发生;没有信息,任何事物都没有意义。”这是有道理的,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都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等过程。物质是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组分,正是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才能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信息传递决定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方向。在细胞、个体、种群等层次,它们所起的作用也是这样的,例如细胞与细胞之间,如果没有物质,就不能构成生命,物质的合成与分解伴随着能量的储存和释放,而信息传递使物质的合成与分解、能量的储存和释放正常进行。【解析】是的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都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等过程。物质是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组分,正是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才能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信息传递决定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方向。在细胞、个体、种群等层次,它们所起的作用也是这样的例如细胞与细胞之间,如果没有物质,就不能构成生命,物质的合成与分解伴随着能量的储存和释放,而信息传递使物质的合成与分解、能量的储存和释放正常进行。15、略

【分析】【详解】

种群是指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位,具有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

群落是指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形成的统一整体,其功能是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解析】进化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数量物种组成16、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C、H、O、N、P、S无机环境生物群落生物群落无机环境生物圈生物地球化学循环。17、略

【解析】①.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机械防治②.生物防治,③.信息传递的作用。18、略

【解析】①.抵抗力稳定性②.恢复力稳定性四、判断题(共1题,共3分)19、A【分析】【分析】

【详解】

某些植物的花期受光周期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控制光照时间长短来控制花期,正确。

【点睛】五、实验题(共3题,共9分)20、略

【分析】【分析】

神经调节过程中;生物受到外界刺激时,感受器兴奋,经过传入神经传至神经中枢,经神经中枢做出综合与分析后,通过传出神经将兴奋传至效应器,对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根据题意分析可知,N-KO鼠进入图1所示高架十字迷宫的开放臂时,会引起恐阻和焦虑行为,因而更多地躲进封闭区;而WT鼠在探索新奇环境的冲动下,会重复进入开放臂玩耍。

【详解】

(1)根据神经调节的过程可知;N-KO鼠进入图1所示高架十字迷宫的开放臂时,视网膜感光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兴奋沿着传入神经传至神经中枢,神经中枢综合分析后发出指令,引起恐阻和焦虑行为,因而更多地躲进封闭区。

(2)根据题意;I基因与N基因如果有相似的功能,则I基因敲除鼠(I-KO鼠)与N基因敲除鼠(N-KO鼠)在图1所示迷宫上的行为表现相同,即由于引起恐阻和焦虑行为,因而更多地躲进封闭区,较少进入开放臂;而根据实验结果:I-KO鼠;NI-KO鼠与WT鼠的行为表现一致,这一实验结果与上述推测不相符,由此推测I基因单独不会引起小鼠的焦虑,N基因缺失且同时有I基因存在时才会引起小鼠焦虑行为。

(3)①分析图2;3可知;N-KO鼠B、C两个脑区中的神经元活跃度增强,尤其C区输出的抑制信号增强,导致出现焦虑行为。

②根据图2;3可知;NI-KO鼠敲除I基因降低C区神经元活跃度,NI-KO鼠C区的神经元活跃度恢复正常,输出的抑制信号正常,无焦虑行为发生,因此与WT鼠行为一致。

(4)①该实验的目的是进一步验证I基因的功能;即研究I基因单独不会引起小鼠的焦虑,N基因缺失且同时有I基因存在时才会引起小鼠焦虑行为,因此实验的自变量是N基因是否存在,则分析图4可知,1;2组为WT鼠,即I基因与N基因都存在作为对照,那么3、4组作为实验组应该选择N基因缺失的小鼠,其中1组与3组又构成对照关系,故1组应该注射物质e,2组与4组构成对照,故4组注射物质d。

②分析图4中的实验可知;1组中WT鼠由于注射了物质e,物质e不会与I基因的mRNA互补,那么不会影响I基因的功能,故WT鼠仍然保持正常的行为,即进入高架十字迷宫的开放臂玩耍,运动轨迹为甲;2组WT鼠由于注射了物质d,由于物质d与I基因的mRNA互补,而影响I基因的功能,从而使小鼠表现为类似I-KO鼠,即运动轨迹仍然为甲;3组为N-KO鼠,注射了物质e,物质e不会与I基因的mRNA互补,那么不会影响I基因的功能,即小鼠敲除了N基因,且有I基因的作用,则类似N-KO鼠的行为,即运动轨迹为乙;4组为N-KO鼠,注射了物质d,由于物质d与I基因的mRNA互补,而影响I基因的功能,则该组小鼠类似于NI-KO鼠的行为,即运动轨迹为甲。

【点睛】

本题以敲除基因的小鼠为研究对象,研究造成小鼠的焦虑症的机理。要求学生掌握题意和实验目的以及实验原则是该题的重难点。要求学生通过对比敲除不同基因的小鼠的行为,正确判断基因在该行为中的影响,得出正确的结论;根据图4中的实验设计,利用对照原则分析该试验的设计情况,判断各组小鼠的状况和行为是突破该题的重点。本题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要求较强,达到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点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解析】兴奋(或“神经冲动”)传入更多在封闭区活动,较少进入开放臂不相符I基因单独不引起焦虑,N基因缺失引起焦虑需要有1基因B、C两个脑区中的神经元活跃度增强敲除I基因降低C区神经元活跃度,NI-KO鼠C区的神经元活跃度恢复正常,输出的抑制信号正常aa物质e物质d甲甲乙甲21、略

【分析】【分析】

根据题意;多效唑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植物激素相比,植物生长调节剂容易合成;原料来源广泛,由于植物体内没有相应的酶分解,因此效果更加稳定,作用时间更长。实验研究多效唑对春大豆作用的最适浓度,根据柱状图显示,自变量是多效唑溶液的浓度,因变量是春大豆的株高,其他因素如多效唑溶液的体积、春大豆的生长发育状况、春大豆的数量、实验过程中的温度等都是无关变量;根据结果显示,随着施加多效唑浓度的增加,春大豆的株高都减少,因此无法判断多效唑的适宜浓度。多效唑会通过食物链或食物网进入生物体内,在生物体内逐级积累和浓缩,对生物产生毒害。

【详解】

(1)多效唑是植物生长调节剂;优点是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持续时间较长。

根据题中信息;施加多效唑可降低株高,因此多效唑能够提高春大豆产量的原因可能是抑制茎秆伸长,降低营养生长,促进植物分蘖,有利于生殖生长。

(2)根据图示;实验的自变量是多效唑溶液的浓度,无关变量有多效唑溶液的体积;春大豆的生长发育状况、春大豆的数量、实验过程中的温度等。实验过程中每组选多株春大豆的目的主要是避免偶然误差。

(3)实验结果不能判断多效唑的适宜浓度范围;原因是图中甲;乙、丙、丁四组溶液随着浓度的增大,株高仍然减小。

(4)多效唑会通过食物链或食物网进入生物体内;在生物体内逐级积累和浓缩,对生物产生毒害。

【点睛】

本题考查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题图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结合生长素的作用特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以解决实际问题。【解析】每空1分(1)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抑制茎秆伸长,降低营养生长,促进植物分蘖,有利于生殖生长(2)多效唑溶液的浓度多效唑溶液的体积、春大豆的生长发育状况、春大豆的数量、实验过程中的温度等(合理即给分)避免偶然误差(3)不能图示甲、乙、丙、丁四组溶液随着浓度的增大,株高仍然减小(4)食物链(网)22、略

【分析】分析: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分子运输车”-载体;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有四步: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详解:(1)流感病毒结构中的H蛋白可以作为抗原制成疫苗;接种到小鼠体内,使小鼠产生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2)根据题干信息和图形分析,先将H5基因整合到p质粒上,该质粒上仅含有NheⅠ和XhoⅠ酶切位点,即用NheⅠ和XhoⅠ两种酶切割目的基因构建重组质粒;而将H3基因插入,获得重组质粒需要H5基因右端有ClaⅠ酶,因此需要在H5基因两端需要引入NheⅠ、ClaⅠ、XhoⅠ酶切位点。

(3)为研究共表达重组质粒的免疫效果,研究人员在第0、21和35天给实验组小鼠注射一定浓度的重组质粒p-H5/H3,对小鼠进行免疫;对照实验应遵循单一变量和对照性原则,因此对照组处理是将小鼠分三组,在第0、21和35天分别改为注射等量相同浓度的p质粒、p-H5、p-H3进行免疫;分别测定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抗体含量;抗体是体液免疫过程中由浆细胞分泌的。

(4)研究人员分离了实验组小鼠的脾脏淋巴细胞,分别加入H5流感病毒或H3流感病毒进行特异性刺激,发现p-H5/H3免疫后T淋巴细胞增殖明显;且产生了大量的干扰素,由于干扰素是由效应T细胞产生的,因此说明免疫后诱导小鼠产生了细胞免疫。

(5)科研人员研制的p-H5/H3DNA疫苗与传统疫苗相比具有能实现两种病毒共预防;不具有“病毒”疫苗的危险性;生成成本低;稳定性好;便于保存等优点。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题图,根据图中重组质粒中限制酶种类以及p质粒本身带有的限制酶种类,判断H5基因两端需要引入的酶切位点。【解析】抗原特异性NheⅠ、ClaⅠ和XhoⅠ将小鼠分三组,在第0、21和35天分别改为注射等量相同浓度的p质粒、p-H5、p-H3进行免疫体液H5流感病毒或H3流感病毒细胞能实现两种病毒共预防;不具有“减毒”疫苗的危险性(或“安全性更好”);生产成本低;稳定性好、便于保存六、综合题(共4题,共16分)23、略

【分析】【分析】

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

1.体内水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

2.体内水多→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少→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

【详解】

(1)人体的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了人体的免疫系统。

(2)持续高烧时;人体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若患者服用退烧药,机体会大量排汗,此时机体主要通过汗腺分泌汗液,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速度加快等途径来增加散热的。

(3)患者大量饮水后;机体的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弱,使尿量增多,从而使机体能够排出更多的代谢废物,机体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来维持水平衡的。

【点睛】

熟知体温调节以及水盐平衡调节的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也是本题的考查点。【解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等于出汗皮肤血管舒张细胞外液垂体减少减弱神经--体液24、略

【分析】【分析】

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主要的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尖端的生长素可以发生横向运输,导致生长素在尖端下部分布不均匀,进而出现向光弯曲生长。

【详解】

(1)在横放的水稻幼根中;IAA因重力影响使近地侧浓度较高,抑制生长,近地侧细胞的生长速度比远地侧慢,根出现向地弯曲生长,该过程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

(2)要研究水稻根在不同的处理下是否会出现负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