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沪科版九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4年沪科版九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4年沪科版九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4年沪科版九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4年沪科版九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沪科版九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369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1、此表是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同学的实验记录,该生物兴趣小组探究的课题是()。试管编号一号二号三号四号加入物质馒头碎屑。

2ml唾液馒头碎屑。

2ml清水馒头块。

2ml唾液馒头碎屑。

2ml唾液温度37℃37℃37℃5℃时间10分钟10分钟10分钟10分钟加入碘液后的现象不变蓝变蓝变蓝变蓝A.探究唾液对馒头中淀粉的消化作用B.探究牙齿对馒头的消化作用C.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D.以上三项都是该生物兴趣小组探究的课题2、已知氢氧化锂(LiOH)可溶于水,其化学性质与氢氧化钠相似。下列对氢氧化锂的化学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能与二氧化碳反应B.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C.能与稀硫酸反应D.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3、下列与生命、健康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缺少碘元素会导致骨质疏松B.公共场合应全面禁止吸烟C.油脂会使人发胖,应避免食用D.高楼着火,应迅速乘电梯下楼4、自然界中现存的生物,都是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的。下面有关进化的论述中,不科学的是()A.生物进化的研究,要建立在对地质学、遗传学等领域的研究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而且要涉及到许多研究方法,最需要的方法之一是比较B.始祖鸟化石证明了鸟类是由古代爬行类进化而来的C.按照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长颈鹿的长颈是由于长颈鹿要不断伸长脖子吃高处的树叶而形成的D.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5、人类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A.44条+XYB.22对+XYC.22条+XD.44条+XX6、能够反应的物质不能共存于同一溶液中。下列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而且加入无色酚酞溶液后显红色的是()A.NaOHNaClCuSO4HClB.KNO3Na2SO4NaOHKClC.KClBa(NO3)2HClCaC12D.Na2CO3Ba(OH)2KNO3Na2SO47、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B.过滤C.稀释浓硫酸D.称量固体8、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国》很受观众欢迎,该节目介绍中国的美食及制作方法.“群众利益无小事,食品安全是大事”,“饮食健康”是人们普遍的生活追求.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食用“加铁酱油”,可以补充铁元素,预防缺铁性贫血B.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以防其腐烂C.用地沟油炸制油条D.在火腿肠中添加工业用盐亚硝酸钠,使其保持肉质鲜美9、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和灯泡电阻都保持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中点向右移动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增大,电路总功率变大B.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减小,电路总功率变小C.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不变,变阻器功率变小D.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变大,灯泡功率不变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0、盐酸、稀硫酸等酸在水溶液里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____,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在水溶液里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____,所以酸、碱各具有通性。11、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密切相关.

(1)铜常用于制作导线,因为其有良好的延展性和____性.

(2)氢氧化钙常用于建筑材料,因为其吸收二氧化碳变成坚固的___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3)NaHCO3用于治疗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过多,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12、如图所示,氦气球释放后,若它的运动可看成是匀速上升,则上升过程中氦气球的动能____,机械能____.(均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13、图为“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将阻值分别为5Ω和10Ω的电热丝R1和R2,按如图方式接入电压为3V的电路中,则电流通过____(选填“R1”或“R2”)电热丝产生的热量多;通电l0min,R2产生的热量是____J.

14、将质量、初温相同的铝、铜、铁三个球,浸没在沸水中煮较长的一段时间,则三个球的温度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从沸水中吸热最多的是____球,吸热最少的是____球.(C铝›C铁›C铜)15、实验:将两只灯泡“P=22040”和“P=220100”先后并联和串联接入家庭电路中,观察灯泡的发光情况.现象:在并联电路中更亮的灯泡,在串联电路中反而更暗.结论:灯泡的亮暗程度是由____的大小决定的.16、在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中,每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____,一条来自____。因此,后代个体具有了____的遗传物质。17、电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这是因为____,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但电线一般不用银制而用铜制,这是因为____。这说明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物质的____决定的,但还要考虑原料是否易得;价格;能否保护有限的金属资源等多种因素。18、水电站为了更多发电,都建有很高的栏河坝,这是为了提高水的____;核电站中核反应堆是利用核____(选填“聚变”或“裂变”)反应放出大量能量来发电的;随着各种新能源的开发,科学家发现了“可燃冰”具有巨大的开发使用潜力,同等条件下,“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达到煤气的数十倍,这说明“可燃冰”的____很大.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19、植物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评卷人得分四、其他(共3题,共18分)20、如图所示;要以最省力的方式拉动汽车,请画出滑轮组的绕绳方式.

21、图中;杠杆OBA在图示位置静止,请画出作用在A点的力F的力臂l.

22、将维生素主要与生理作用;其对应的缺乏症用直线连接起来。

A.促进伤口愈合____①维生素A

B.促进骨骼发育____②维生素B

C.脚气病____③维生素C

D.夜盲症____④维生素D评卷人得分五、解答题(共1题,共7分)23、比较色盲、普通发烧、非典三种病症的主要区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1、D【分析】【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该实验共有三组对照实验:一号和二号;一号和三号、一号和四号。

【解答】A;一号和二号;实验变量是唾液,探究唾液对馒头中淀粉的消化作用,A正确;

B;一号和三号;实验变量是牙齿的咀嚼,探究牙齿对馒头的消化作用,B正确;

C;一号和四号.实验变量是温度;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C正确;

D;以上三项都是该生物兴趣小组探究的课题;D正确。

故答案为:D2、D【分析】【分析】因为氢氧化锂(LiOH)可溶于水;其化学性质与氢氧化钠相似,所以氢氧化锂(LiOH)能与二氧化碳反应;能与稀硫酸反应、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解答】氢氧化锂和氢氧化钠化学性质相似;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盐和水;其溶液呈碱性,使酚酞变红,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能和酸发生中和反应。

故答案为:D3、B【分析】【解答】A;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B;吸烟有害健康;公共场合应全面禁止吸烟,正确;

C;油脂是人体内的重要供能物质;是人体的备用能源,要适量摄入;故错;

D;高层建筑的电梯的供电系统在火灾时随时可能会断电或因热的作用变形而使人被困在电梯内;同时由于电梯井贯穿各楼层,烟雾可能直接威胁被困人员的安全,故该事故处理方法错误.

故选B.

【分析】A;根据碘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

B;吸烟有害健康;

C;根据油脂的生理功能和合理膳食原则判断;

D、根据电梯的供电系统在火灾时随时可能会断电或因热的作用变形而使人被困在电梯内进行分析判断.4、C【分析】【解答】生物进化的研究;要建立在对地质学;遗传学等领域的研究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而且要涉及到许多研究方法,比较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常用的方法。A符合题意;始祖鸟化石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例如嘴里有牙齿,而不是形成现代鸟类那样的角质喙;指端有爪等;但是另一方面,始祖鸟又具有鸟类的一些特征,如具有翼,而且已经具有羽毛,在一些骨骼形态上也表现出一些鸟类特征或过渡特征,根据以上特征,科学家认为始祖鸟是由爬行类进化到鸟类的一个过渡类型,始祖鸟化石说明了古代鸟类是由古代的爬行动物进化来的。B不符合题意;生物界普遍存在变异,古代的长颈鹿存在着颈长和颈短、前肢长和前肢短的变异,这些变异是可以遗传的,前肢和颈长的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生存下去,并且繁殖后代;前肢和颈短的个体,吃不到高处的树叶,当环境改变食物缺少时,就会因吃不到足够的树叶而导致营养不良,体质虚弱,本身活下来的可能性很小,留下后代的就会更小,经过许多代以后,前肢和颈短的长颈鹿就被淘汰了,这样,长颈鹿一代代的进化下去,就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长颈鹿。因此按照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长颈鹿的长颈的形成就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而由于长颈鹿要不断伸长脖子吃高处的树叶而形成的变异是环境因素形成,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是不可遗传的变异。C符合题意;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了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D不符合题意。故选: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选择学说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记住所学的知识,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5、C【分析】【解答】人类体细胞内由22对为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构成,女性体细胞染色体组成22对+XX,在形成卵细胞的分裂过程中,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卵细胞。因此卵细胞含有的染色体数是22条+X,故答案选C。

【分析】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N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一半。6、B【分析】【分析】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可知,若物质之间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水;气体、沉淀,则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据此进行分析判断.本题考查物质的共存问题,判断物质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解答本题还要注意所得溶液显碱性.【解答】解:加入无色酚酞溶液后显红色,说明该溶液显碱性.

A、CuSO4和NaOH在溶液中能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B;四种物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沉淀、气体、水;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加入无色粉酞溶液后显红色,故选项正确;

C;四种物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沉淀、气体、水;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但溶液显酸性,加入无色粉酞溶液后不变色,故选项错误;

D、Ba(OH)2和Na2CO3、Na2SO4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分别生成碳酸钡沉淀和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故选B.7、A【分析】【分析】A;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C;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8、A【分析】【分析】A;从人体缺铁会引起缺铁性贫血去分析解答;

B;从甲醛醇能和蛋白质反应;使蛋白质分解,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去分析解答;

C;从地沟油含有毒素;流向江河会造成水体营养化,一旦食用,则会破坏白血球和消化道黏膜,引起食物中毒,甚至致癌去分析解答;

D;从亚硝酸钠与肉、鱼等食品中的胺类发生反应;形成有强致癌作用的亚硝基化合物去分析解答.

【解答】解:A;人体缺铁会引起缺铁性贫血;故A正确;

B;由于甲醛能和蛋白质反应;使蛋白质分解,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故B错误;

C;地沟油含有毒素;流向江河会造成水体营养化,一旦食用,则会破坏白血球和消化道黏膜,引起食物中毒,甚至致癌,故C错误;

D;亚硝酸钠与肉、鱼等食品中的胺类发生反应;形成有强致癌作用的亚硝基化合物,故D错误.

故答案为:A.9、C【分析】【分析】从图可知,灯泡和滑动变阻器组成的是一个并联电路,电流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中的电流,电压表测量并联电路两端电压;滑片由中点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增大,然后根据并联电路电压、电流的特点以及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分析。

【解答】由于电压表测的是并联电压;等于电源电压,由于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所以电压表示数不变。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由左端向右移到中点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R变大,电压U不变,则通过电阻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示数变小。

故选C.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0、氢离子氢氧根离子【分析】【分析】根据酸碱的定义解答:酸是指电离时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指电离时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解答】根据酸碱定义可解答:电离时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电离时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碱。酸具有通性的原因是因为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碱具有通性的原因是因为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

故答案为:氢离子(或H+)氢氧根离子(或OH-)11、导电CaCO3;Ca(OH)2+CO2=CaCO3↓+H2ONaHCO3+HCl=NaCl+H2O+CO2↑【分析】【解答】(1)铜常用于制作导线;主要利用的是其延展性和导电性,故填:导电;

(2)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碳酸钙固体是坚硬的白色固体,故填:CaCO3;Ca(OH)2+CO2=CaCO3↓+H2O;

(3)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数、水和二氧化碳,故填:NaHCO3+HCl=NaCl+H2O+CO2↑.

【分析】根据已有的金属的性质、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的反应以及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进行分析解答即可.12、不变增大【分析】【解答】解:氢气球在匀速上升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动能不变;质量不变、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

而机械能=动能+势能;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则机械能增大.

故答案为:不变;增大。

【分析】(1)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2)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3)机械能=动能+势能.物体不发生弹性形变时,势能只考虑重力势能13、R2240【分析】【解答】解:由图示电路图可知;两电阻串联,通过电阻的电流I与电阻的通电时间t相等;

由题意可知:R1<R2,由焦耳定律:Q=I2Rt可知,在相等时间内,电阻R2产生的热量多;

电路电流:

I===0.2A;

通电t=l0min=600s,R2产生的热量:

Q=I2R2t=(0.2A)2×10Ω×600s=240J;

故答案为:R2;240.

【分析】分析清楚图示电路结构,然后应用焦耳定律判断哪个电阻产生的热量多,再应用焦耳定律求出电阻产生的热量.14、相同铝铜【分析】【解答】由于质量、初温相同的铝、铜、铁三个球,浸没在沸水中煮较长的一段时间,因此与水温相同,则三个球的温度相同。再用公式Q吸=cmΔt进行分析;三个球质量相同,由于三个球的初温和末温都相同,则Δt相同,由于铝的比热容最大,则铝球吸收的热量最多;由于铜球的比热容最小,则铜球吸收的热量最少。

【分析】该题考查的是热量的计算相关知识,由于质量、初温相同的铝、铜、铁三个球,浸没在沸水中煮较长的一段时间,因此与水温相同,则三个球的温度相同。再用公式Q吸=cmΔt进行分析,三个球质量相同,由于三个球的初温和末温都相同,则Δt相同,由于铝的比热容最大,则铝球吸收的热量最多;由于铜球的比热容最小,则铜球吸收的热量最少。15、实际功率【分析】【解答】解:判断灯泡亮度的依据是灯泡的实际功率;当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额定功率等于实际功率;

当实际电压低于额定电压时;实际功率小于额定功率,故当两只灯泡串联时,由于分压作用,两灯所得实际电压小于额定电压,实际电功率低于额定功率,因此串联时比并联时暗.

故答案为:实际功率.

【分析】当两个灯泡并联到电路中时,并联后电压相等,接到家庭电路里都在各自的额定电压下工作,实际功率等于额定功率.16、父方母方父母双方【分析】【解答】在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中;每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因此,后代个体具有了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

【分析】本题考查在生殖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在生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并且不同的生物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一般不同。如犬、猫、黑猩猩和人的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分别是39对、19对、24对和23对。在生物的生殖细胞(精于和卵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一半。即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染色体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染色体的数目减半。如犬、猫、黑猩猩和人的生殖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分别是39条、19条、24条和23条。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时又恢复到与体细胞一样。因此,后代个体具有了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17、钨的熔点高,锡的熔点低|银的价格比铜的价格高|性质【分析】【分析】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还要考虑其它方面的因素.解答本题要理解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不但要考虑物质的性质,还要考虑其它方面的影响.【解答】解:电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这是因为钨的熔点高,锡的熔点低,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但电线一般不用银制而用铜制,这是因为银的价格比铜的价格高.这说明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物质的性质决定的,但还要考虑原料是否易得;价格、能否保护有限的金属资源、是否美观、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是否有害等多种因素.

故填:钨的熔点高,锡的熔点低;银的价格比铜的价格高;性质.18、重力势能|聚变|热值【分析】【分析】(1)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高度有关;(2)核能发电是利用铀原子核裂变时放出核能;(3)据课本知识可知;可燃冰的热值非常大;

【解答】解:水电站为了更多发电;都建有很高的栏河坝,这里提高了水的高度,即这是为了提高水的重力势能;

核电站中核反应堆是利用核裂变反应放出大量能量来发电的;

随着各种新能源的开发;科学家发现了“可燃冰”具有巨大的开发使用潜力,这是因为,同等条件下,“可燃冰”的热值很大;

故答案为:重力势能;聚变;热值;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19、A【分析】【解答】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供生物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呼吸作用进行的场所为线粒体,表达式为:有机物+氧→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