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2024年高三上地理一遍过训练题——宇宙中的地球一.选择题(共12小题)1.(2022秋•博望区校级期末)2021年9月16日04时33分,四川泸州市泸县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多地震感明显。地震导致2人死亡,居民房屋倒塌35处,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在这12秒中人们可以决定是躲是逃。根据所学知识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A.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 B.地震时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C.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 D.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2.(2023•金华二模)月球运行到地球和金星中间,连成一条直线的天象叫做月掩金星。最近一次月掩金星发生在2023年3月24日的19:59~20:38,在我国东南地区即可观测。当月掩金星现象发生时,各天体位置关系正确的是()A. B. C. D.3.(2022秋•禅城区校级月考)2018年10月3日,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上的索普坦火山爆发,火山灰直冲4千米高空。读图,火山灰漫天飞扬,对地球的外部圈层产生了很大影响。下列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的系统 B.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C.生物圈占据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底部 D.地球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与地球内部圈层没有关系如图示意某地区光伏阵列不同倾角(是指光伏电池板表面所在平面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夹角)日平均辐射量在一年中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9~11题。4.图示地区最可能位于()A.70°N B.80°N C.70°S D.80°S如图示意某地区光伏阵列不同倾角(是指光伏电池板表面所在平面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夹角)日平均辐射量在一年中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影响图示地区光伏阵列最佳倾角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地势 B.光伏组件的抗压特性 C.太阳高度 D.光伏阵列之间的距离6.该地区太阳能最丰富的时段()A.地球的公转速度较慢 B.当地日出东南日落西北 C.北京昼夜长短差值较大 D.当地太阳高度日变化小7.(2023•广东学业考试)据国外媒体报道,鲸鱼座γ星(恒星)有5颗行星环绕,其中“鲸鱼座γ星e”行星可能具备孕育生命的条件。“鲸鱼座γ星e”行星潜在具备孕育生命的条件,可能因为()A.该行星的公转周期与地球相差不大 B.该行星表面的温度适宜,具备存在液态水的条件 C.就外观和所处的位置而言,该行星是一颗特殊的星球 D.该行星体积质量巨大,有厚厚的大气8.(2023•广东学业考试)下列说法与太阳辐射有关的是()A.地球内部温度升高 B.冰岛“无烟之国”的美称 C.煤、石油的形成 D.水向低处流9.(2022秋•宁县校级期末)地球的演化史也可以近似的说是生物的进化史,下列关于期间生物的匹配,错误的是()A.古生代——鱼类和蕨类 B.前寒武纪——蓝藻 C.中生代——爬行动物 D.中生代——三叶虫10.(2022秋•耀州区校级期末)地球的特殊性表现在()A.太阳系中唯一有高级智慧生物的行星 B.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 C.有昼夜更替现象 D.体积和质量在八大行星中最大11.(2022秋•丽水期末)2022年7月11日,美国公布了韦伯太空望远镜拍摄的首张图像,证明人类有能力到更遥远的太空寻找生命,然而地球仍是目前宇宙中唯一已知有生命的星球。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最重要条件是()A.月地距离适中 B.存在液态水 C.太阳质量适中 D.含有二氧化碳12.(2022秋•金华期末)2022年10月“中国天眼”FAST发现了1个大约为200万光年的巨大原子气体系统。这是迄今为止在宇宙中探测到的最大原子气体系统,完成此次探测到的原子气体系统属于()A.银河系 B.太阳系 C.地月系 D.河外星系二.多选题(共2小题)(多选)13.(2022秋•乐清市校级期中)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能量,下列地理现象与太阳辐射密切相关的是()A.风能资源 B.石油、天然气 C.火山地震 D.潮汐现象(多选)14.(2022秋•杭州期中)“中国天眼”是全球最大的射电望远镜(FAST),它建于贵州平塘县大窝凼(如图)。大窝凼就像一个天然的“巨碗”,刚好盛起望远镜如30个足球场面积大的巨型反射面。读图文材料,完成题目:中国天眼选址大窝凼的主要优势有()A.喀斯特洼地,工程开挖量小 B.岩石透水性强,洼坑底部多裂隙,利于排水 C.地处偏僻,劳动力价格低 D.多晴天,污染小,大气能见度高三.解答题(共5小题)15.(2022秋•浦东新区校级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地质时期陆地上生长的茂密植被,是煤炭生成最主要的物质来源。堆积的原始植物遗体,由于地壳运动,被埋入地下,然后经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形成黑色可燃沉积岩就是煤炭。材料二如图为中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单位:MJ/m2•a)。(1)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是地质时期生物固定后积累下来的资源;地球上两次重要成煤时期是代,代。(2)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按波长分)部分。据材料二可知,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贫乏的地区位于(地形区)。16.(2022秋•浦东新区校级期末)稳定的地球圈层结构为生命出现提供了舞台。请在图中方框内标注地球三大内部圈层及其分界线的名称。①、②、③、④、⑤17.(2023•河北区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古代阿拉伯人把今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所在地区统称为马格里布地区。图甲为马格里布地区示意图,图乙为该地区瓦德市的气候资料统计图,下表为图甲中①②两城市各月平均日照时数表(单位:小时)。(1)简述图甲中断层南、北两侧的主要地形类型,并分析该断层的成因。(2)分析图甲中①②两城市冬季日照时数差异的原因。(3)瓦德地区种植了大量的椰枣树,请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分析椰枣树的生长习性。18.(2022秋•泗阳县校级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太阳大气结构示意图(如图)(1)A为太阳大气层中的层,该层的太阳活动为。(2)B层为太阳大气层中的层,该层的太阳活动为。(3)下列有关太阳活动对地球造成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A.维持地表温度的主要热源B.干扰家庭有线电视的收视质量C.影响罗盘指示方向的正确度D.导致我国很多地方产生极光现象(4)考虑到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你认为下列应加强对太阳活动的研究和预报。(不定项选择)A.通信部门B.航空航天部门C.有色冶金部门D.气候研究部门E.商业零售部门19.(2022秋•鲁山县校级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据国家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20年9月17日14时11分,在青海省玉树州曲麻莱县(35.54°N,94.44°E)发生里氏3.9级地震,震源深度约10km。材料二图甲为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图乙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图,图丙为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1)为探测莫霍界面的情况,在玉树州曲麻莱县和上海同时进行了地震波测定,与玉树州曲麻莱县相比,上海从莫霍界面传至地表用时较,原因是。(2)掌握地震发生规律可有效减少危害,了解青海省地球各圈层组成物质和结构特征,目前主要的研究依据是。(3)图乙中A为,B为。(4)指出该区域地壳厚度大致分布规律,根据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可以推断出,此次青海玉树州曲麻莱县地震的震源位于(“地壳”“地幔”或“地核”)。
2023-2024年高三上地理一遍过训练题——宇宙中的地球一.选择题(共12小题)1.(2022秋•博望区校级期末)2021年9月16日04时33分,四川泸州市泸县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多地震感明显。地震导致2人死亡,居民房屋倒塌35处,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在这12秒中人们可以决定是躲是逃。根据所学知识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A.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 B.地震时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C.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 D.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考点】地球的内部和外部圈层结构.【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课本知识迁移;地球的圈层结构.【分析】地震波分为横波和纵波,横波(S波)传播的速度慢,只能在固态中传播;纵波(P波)传播速度快,能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中传播。【解答】解: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主要原因是横波传播的速度慢,纵波传播的速度快,横波和纵波传播到地面的时间差,被称为“黄金12秒”,故C正确。题意中强调是建筑物倒塌在地震发生12秒后,与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无关,D错误。横波只能在固态中传播,纵波能在固态、液态、气态中传播,传播介质有差异,但不是存在时间差的原因,A错误。因纵波传播速度快,地震时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B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地震波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2.(2023•金华二模)月球运行到地球和金星中间,连成一条直线的天象叫做月掩金星。最近一次月掩金星发生在2023年3月24日的19:59~20:38,在我国东南地区即可观测。当月掩金星现象发生时,各天体位置关系正确的是()A. B. C. D.【考点】太阳系及八大行星.【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辩证思想;课本知识迁移;天体和天体系统.【分析】“月掩金星”,天文学术语,指月亮在运行中恰好走到金星和地球的中间,三个星球呈一条直线时发生的天象。日落之后,天顶附近蛾眉月东面。单凭肉眼就能发现一颗银白色的光点,那就是金星,且亮度比月亮更明亮。随着月球自西向东运行,金星首先在月球的东面消失(暗面进),随后,金星再从月球的西面复现(亮面出)。【解答】解:只有A图月球处于地球与金星的中间,此时金星被月球遮掩,能够出现月掩金星现象,A正确。由于月球运行到地球和金星中间,连成一条直线的天象叫做月掩金星,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出金星比地球更靠近太阳,并且最近一次月掩金星发生在2023年3月24日的19:59~20:38,3月24日为农历闰二月初三,月相为如钩般的蛾眉月,B图为下弦月,B错误。C图为农历初一,C错误。在AD两幅图当中,D图中月球,地球和金星不在一条直线上,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月掩金星的相关知识,熟记相关知识即可。3.(2022秋•禅城区校级月考)2018年10月3日,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上的索普坦火山爆发,火山灰直冲4千米高空。读图,火山灰漫天飞扬,对地球的外部圈层产生了很大影响。下列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的系统 B.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C.生物圈占据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底部 D.地球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与地球内部圈层没有关系【考点】地球的内部和外部圈层结构.【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辩证思想;课本知识迁移;地球的圈层结构.【分析】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四大圈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解答】解:水圈通过水循环形成一个连续的圈层,但有的地方水多,如海洋,有的地方不少,如沙漠地区,因此水圈是一个不规则的圈层,B正确。大气圈由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等水体构成,涉及到地表各圈层,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A错误。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C错误。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与地球内部圈层也相关,特别是岩石圈直接与外部圈层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地球圈层之间的关系,熟记相关知识即可。如图示意某地区光伏阵列不同倾角(是指光伏电池板表面所在平面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夹角)日平均辐射量在一年中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9~11题。4.图示地区最可能位于()A.70°N B.80°N C.70°S D.80°S【考点】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辩证思想;利用图表信息;天体和天体系统;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分析】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为90°,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计算某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可以利用公式,即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h=90°﹣纬度差。【解答】解:根据图上信息可知,6﹣7月所有倾角的光伏阵列获得的日平均辐射量均为0,说明这一个月内有极夜现象,6、7月是北半球的夏季,该地为南半球,AB错误。当70°S出现极夜现象时,太阳直射点应位于20°N﹣23°26′N之间,太阳直射点在该纬度范围移动时间大约为1个月,即70°S出现极夜时间为1个月,80°S的极夜时间在3个月以上,与图示不符,C正确,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太阳高度的应用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如图示意某地区光伏阵列不同倾角(是指光伏电池板表面所在平面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夹角)日平均辐射量在一年中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影响图示地区光伏阵列最佳倾角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地势 B.光伏组件的抗压特性 C.太阳高度 D.光伏阵列之间的距离【考点】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辩证思想;课本知识迁移;大气的热力状况.【分析】现阶段由于系统成本不断的提升,可通过提升系统整体发电量来使投资方的收益最大化,提升发电量的最佳途径就是给光伏阵列选择一个最合适的倾角。最理想的倾斜角是使太阳能电池年发电量尽可能大,而冬季和夏季发电量差异尽可能小的时候的倾斜角。【解答】解: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光伏阵列与太阳辐射垂直时发电效率最高,光伏阵列需要根据太阳高度日变化调整倾角,所以光伏阵列最佳倾角的主要因素是太阳高度,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影响图示地区光伏阵列最佳倾角的主要因素,获取题干中信息即可。6.该地区太阳能最丰富的时段()A.地球的公转速度较慢 B.当地日出东南日落西北 C.北京昼夜长短差值较大 D.当地太阳高度日变化小【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辩证思想;课本知识迁移;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分析】日出日落太阳方位:春秋二分,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日出正东、日落正西。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极昼极夜区除外)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北极附近极昼区,日出正北,日落正北。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极昼极夜区除外)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南极附近极昼区,日出正南,日落正南。【解答】解:据上题可知,该地位于70°S,当太阳直射点位于23°26′S时该地出现极昼并且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日出正南日落正南,此时段该地区太阳能最丰富,此时为12月22日前后,地球的公转速度较快,AB错误。北京昼夜长短差值较大,C正确。此时当地太阳高度日变化大,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7.(2023•广东学业考试)据国外媒体报道,鲸鱼座γ星(恒星)有5颗行星环绕,其中“鲸鱼座γ星e”行星可能具备孕育生命的条件。“鲸鱼座γ星e”行星潜在具备孕育生命的条件,可能因为()A.该行星的公转周期与地球相差不大 B.该行星表面的温度适宜,具备存在液态水的条件 C.就外观和所处的位置而言,该行星是一颗特殊的星球 D.该行星体积质量巨大,有厚厚的大气【考点】地球的特殊性.【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课本知识迁移;天体和天体系统.【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基本条件是:有充足的液态水,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适宜的光照和温度范围。鲸鱼座Y星e既然具有孕育生命的条件,应与地球的环境类似。【解答】解:据材料鲸鱼座Y星e行星可能具备孕育生命的条件。对比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知识,B正确。行星的公转周期与存在生命无关,A错误。行星的外观与存在生命条件也无关,C错误。行星体积质量巨大,有厚厚大气层,但不一定适合生物的呼吸,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存在生命条件基本知识图,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即可。8.(2023•广东学业考试)下列说法与太阳辐射有关的是()A.地球内部温度升高 B.冰岛“无烟之国”的美称 C.煤、石油的形成 D.水向低处流【考点】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课本知识迁移;天体和天体系统.【分析】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①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是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重要因素;②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解答】解:导致地球内部温度升高的是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与太阳辐射无关,A错误。冰岛“无烟之国”美称的由来是由于该国大量地使用地热资源,化石燃料燃烧少,地热资源来自地球内部,而非太阳辐射,B错误。水向低处流是地球重力造成的,与太阳辐射无关,D错误。煤炭、石油等能源是在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的太阳能,与太阳辐射相关,C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太阳辐射的意义,属于基础题,熟记课本内容即可解答。9.(2022秋•宁县校级期末)地球的演化史也可以近似的说是生物的进化史,下列关于期间生物的匹配,错误的是()A.古生代——鱼类和蕨类 B.前寒武纪——蓝藻 C.中生代——爬行动物 D.中生代——三叶虫【考点】不同地质年代的成矿规律和生物演化简史.【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辩证思想;课本知识迁移;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分析】从时间来讲,由老到新为: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从植物来讲,由老到新为: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从动物来讲,由老到新为:无脊椎动物、有脊椎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人类时代。【解答】解:地球的演化史也可以近似的说是生物的进化史,古生代的泥盆纪生物是鱼类和蕨类,石炭纪和二叠纪是两栖类的繁盛时代,A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前寒武纪是蓝藻繁盛时代,B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中生代是爬行动物和鸟类时代,C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三叶虫出现在寒武纪,属于古生代,故D观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中等,需掌握地质年代的知识,并具备一定的提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才能解决问题。10.(2022秋•耀州区校级期末)地球的特殊性表现在()A.太阳系中唯一有高级智慧生物的行星 B.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 C.有昼夜更替现象 D.体积和质量在八大行星中最大【考点】地球的特殊性.【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课本知识迁移;天体和天体系统.【分析】地球的特殊性表现在它是太阳中惟有生命存在的行星.【解答】解: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它是目前人类发现的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这是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本身的条件等多中因素决定的,和其余选项无关,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主要考查了地球的特殊性,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并能运用于分析解答.11.(2022秋•丽水期末)2022年7月11日,美国公布了韦伯太空望远镜拍摄的首张图像,证明人类有能力到更遥远的太空寻找生命,然而地球仍是目前宇宙中唯一已知有生命的星球。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最重要条件是()A.月地距离适中 B.存在液态水 C.太阳质量适中 D.含有二氧化碳【考点】地球的特殊性.【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课本知识迁移;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分析】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主要有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外部条件包括安全的宇宙环境和稳定的太阳光照;内部环境包括适宜的温度、适合生命呼吸的大气、液态水的存在,其中液态水是生命的摇篮。【解答】解:原始的植物和动物都在海洋中形成,故B正确。其他虽然也是形成生命的条件,但相对液态水而言,不是最重要的条件,AC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中等,主要是考查地球特殊性的知识,结合所学进行分析即可。12.(2022秋•金华期末)2022年10月“中国天眼”FAST发现了1个大约为200万光年的巨大原子气体系统。这是迄今为止在宇宙中探测到的最大原子气体系统,完成此次探测到的原子气体系统属于()A.银河系 B.太阳系 C.地月系 D.河外星系【考点】天体及天体系统.【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课本知识迁移;天体和天体系统.【分析】宇宙间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从而形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有不同的级别,按从低到高的级别,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和总星系。【解答】解:据材料,“中国天眼”FAST发现了1个大约大约为200万光年的巨大原子气体系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银河系的直径约10万光年,故该原子气体系统属于河外星系,D正确,A错误。太阳系、地月系都位于银河系中,BC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天体及天体系统,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二.多选题(共2小题)(多选)13.(2022秋•乐清市校级期中)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能量,下列地理现象与太阳辐射密切相关的是()A.风能资源 B.石油、天然气 C.火山地震 D.潮汐现象【考点】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辩证思想;课本知识迁移;大气的热力状况.【分析】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满足生物生长发育;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主要能量来源。【解答】解: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光和热,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地球上水运动、大气运动、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A正确。地质历史时期,太阳能通过生物转化形成化石能源,如煤、石油等化石燃料,B正确。火山、地震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潮汐现象是月球引力形成,都与太阳辐射无关,CD错误。故选:AB。【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熟记相关知识即可。(多选)14.(2022秋•杭州期中)“中国天眼”是全球最大的射电望远镜(FAST),它建于贵州平塘县大窝凼(如图)。大窝凼就像一个天然的“巨碗”,刚好盛起望远镜如30个足球场面积大的巨型反射面。读图文材料,完成题目:中国天眼选址大窝凼的主要优势有()A.喀斯特洼地,工程开挖量小 B.岩石透水性强,洼坑底部多裂隙,利于排水 C.地处偏僻,劳动力价格低 D.多晴天,污染小,大气能见度高【考点】宇宙探测.【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课本知识迁移;天体和天体系统.【分析】“中国天眼”选址“大窝凼”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地貌最接近FAST的造型,工程开挖量最小;二是这里的喀斯特地质可以保障雨水向地下渗透,不会在表面淤积而损坏和腐蚀望远镜;三是射电望远镜需要一处“静土”,“大窝凼”附近5千米半径之内没有一个乡镇,无线电环境理想。【解答】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窝凼地势低洼,便于安置望远镜,节省施工工程量,A正确。大窝凼地区是一个典型的喀斯特岩溶洼地,该地地下河网密布,洼坑底部多裂隙,有利于快速排水,是天文观测难得的理想之地,B正确。“中国天眼”属于高技术产业,需要的是高技术人才,对普通劳动力的需求量较小,C错。当地地处我国南方的亚热带湿润地区,降水较多,光照条件较差,D错。故选:A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天文望远镜的选址,关键是结合“大窝凼”区域所在的特征进行分析,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解答题(共5小题)15.(2022秋•浦东新区校级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地质时期陆地上生长的茂密植被,是煤炭生成最主要的物质来源。堆积的原始植物遗体,由于地壳运动,被埋入地下,然后经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形成黑色可燃沉积岩就是煤炭。材料二如图为中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单位:MJ/m2•a)。(1)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是地质时期生物固定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资源;地球上两次重要成煤时期是古生代,中生代。(2)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可见光(按波长分)部分。据材料二可知,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贫乏的地区位于四川盆地(地形区)。【考点】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及其分布规律;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图文结合思想;课本知识迁移;大气的热力状况.【分析】(1)太阳辐射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均离不开太阳;太阳辐射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的规律;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2)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纬度位置、天气状况、海拔高低和日照长短。太阳辐射的特点可以从分布、可再生、清洁等方面考虑。【解答】解:(1)地球上的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是地质时期生物固定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根据已学知识可知,古生代(后期)、中生代是地球上煤炭形成的两次重要时期,大量使用石化燃料会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导致全球气候变暖。(2)太阳辐射主要集中在可见光区,约占50%;由图可知,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贫乏的地区位于四川盆地,原因在于:受夏季风的影响,空气中水汽含量多,阴天、雾天较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弱,四川盆地属凹地形,使得盆地内部热量和水汽不易散失,从而造成日照的时间短,日照强度弱,太阳能资源贫乏。故答案为:(1)太阳能;古生(后期);中生(2)可见光;四川盆地【点评】本题以煤炭形成过程和中国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为材料,涉及成煤时期和太阳辐射总量贫乏区等相关内容,考查了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16.(2022秋•浦东新区校级期末)稳定的地球圈层结构为生命出现提供了舞台。请在图中方框内标注地球三大内部圈层及其分界线的名称。①地壳、②莫霍界面、③地幔、④古登堡界面、⑤地核【考点】地球的内部和外部圈层结构.【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辩证思想;课本知识迁移;地球的圈层结构.【分析】地表以下为地球的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与地幔的分界是莫霍界面,地幔与地核的分界是古登堡界面。莫霍界面的平均深度大约为17千米,古登堡界面的平均深度为2900千米。【解答】解:结合所学可知,地球内部圈层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之间的两个界面依次为莫霍面和古登堡界面;结合图片中的位置可知,图中①位于地球内部圈层的最上侧,因此应为地壳;内部圈层中,地壳与地幔之间应为莫霍界面(②),莫霍界面之下为地幔(③),地幔之下应为古登堡界面(④),古登堡界面之下应为地核(⑤)。故答案为:地壳;莫霍界面;地幔;古登堡界面;地核【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地球的圈层结构,获取题干中信息即可。17.(2023•河北区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古代阿拉伯人把今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所在地区统称为马格里布地区。图甲为马格里布地区示意图,图乙为该地区瓦德市的气候资料统计图,下表为图甲中①②两城市各月平均日照时数表(单位:小时)。(1)简述图甲中断层南、北两侧的主要地形类型,并分析该断层的成因。(2)分析图甲中①②两城市冬季日照时数差异的原因。(3)瓦德地区种植了大量的椰枣树,请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分析椰枣树的生长习性。【考点】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常见的地貌类型;影响农业区位因素.【专题】地理关联图;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图表信息;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分析】(1)断层北侧等高线分布密集,海拔较高,其地形类型主要为山地;断层南侧等高线分布较稀疏,海拔较高,主要地形类型为高原和丘陵。断层成因分析从地壳运动着手,岩层水平运动、挤压、断裂、位移,从而形成了断层。(2)光照的影响因素有纬度、海拔、天气、气候、昼长、空气洁净度等。(3)枣椰树的生长习性主要从气温、降水、土壤、土质等方面分析。【解答】解:(1)根据图甲中断层附近的等高线进行判断:图中断层南侧等高线较为稀疏,地势起伏小,海拔超过500米低于1000米,所以地形以高原和丘陵为主:北侧等高线密集,地势起伏大,海拔高于1000米,所以以山地地形为主。结合所学知识,图中断层主要是因为地壳运动引起;根据经纬度数值可知,马格里布地区位于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岩层受挤压、断裂,并产生位移,形成断层。(2)结合所学知识,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冬季为12月、1月和2月,由表格提供的信息可知,冬季①城市比②城市日照时数少。从纬度看,①城市比②城市纬度高,冬季昼长更短;从气候因素看,①城市靠近地中海,地中海气候特征更加明显,冬季受西风影响较强,阴雨天气较多;受地形因素的影响,①城市处于山地迎风坡,多阴雨天气;从地势看,①城市比②城市海拔低,日出较晚;所以冬季①地比②地日照时数少。(3)读图乙并结合所学知识,该地纬度较低,热量充足,是亚热带地区,亚热带地区最冷月均温在0~15℃,当地总体年均温较高,说明椰枣耐热;根据气温和降水的柱状图分析可知,当地年降水量少,说明椰枣生长需水量不大,耐旱;读图甲可知,周边多沙漠分布,说明椰枣耐旱;读图甲可知,椰枣生长地有盐沼分布,说明椰枣耐盐碱喜湿润。故答案为:(1)断层南侧以高原、丘陵为主;北侧以山地为主。位于板块交界处,岩层多挤压、断裂,并产生位移。(2)冬季①地比②地日照时数少。原因:①地比②地纬度高,冬季昼长更短:①地较②地更靠近沿海,冬季受西风影响更强,阴雨天气更多;①地处于迎风坡,多阴雨;①地比②地海拔低,日出较晚。(3)当地总体年均温较高,说明其耐炎热;当地年降水量少,周边多沙漠分布,说明其耐干旱;当地有大量盐沼分布,说明其耐盐碱,同时又喜湿润。【点评】本大题以马格里布地区示意图,该地区瓦德市的气候资料统计图,图甲中①②两城市各月平均日照时数表及相关文字为材料设置三道试题,涉及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内力作用、等高线地形图中地貌的观察与判断、影响植被的因素等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究地理事物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等核心素养,18.(2022秋•泗阳县校级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太阳大气结构示意图(如图)(1)A为太阳大气层中的光球层,该层的太阳活动为黑子。(2)B层为太阳大气层中的色球层,该层的太阳活动为耀斑。(3)下列有关太阳活动对地球造成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C。A.维持地表温度的主要热源B.干扰家庭有线电视的收视质量C.影响罗盘指示方向的正确度D.导致我国很多地方产生极光现象(4)考虑到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你认为下列ABD应加强对太阳活动的研究和预报。(不定项选择)A.通信部门B.航空航天部门C.有色冶金部门D.气候研究部门E.商业零售部门【考点】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太阳大气层结构与太阳活动.【专题】地理关联图;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图表信息;天体和天体系统.【分析】(1)太阳大气层从内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太阳活动主要有黑子、耀斑、太阳风,其中黑子分布在光球层,耀斑分布在色球层,太阳风分布在日冕层。(2)黑子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约是11年。(3)太阳活动时,黑子和耀斑发射的电磁波会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4)太阳活动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扰乱地球磁场,影响气候和极光等。【解答】解:(1)读图可知,图中A为太阳大气层最内层的光球层,该层的太阳活动为黑子。(2)B层为太阳大气层中间层的色球层,该层的太阳活动为耀斑。(3)解:A、维持地表温度的主要热源的是太阳辐射,不是太阳活动,故错误。B、太阳活动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不干扰家庭有线电视的收视质量,故错误。C、太阳活动影响地球磁场,导致罗盘指示方向的正确度偏差大,故正确。D、极光出现在高纬度地区,我国纬度低,不可能产生极光现象,故错误。故选:C。(4)A、太阳活动影响纬线的短波通信,所以通信部门要加强对太阳活动的研究和预报,故正确。B、太阳活动影响航空航天部门,所以航空航天部门要加强对太阳活动的研究和预报,故正确。C、太阳活动不影响有色冶金部门,故错误。D、太阳活动影响气候,所以气候研究部门要加强对太阳活动的研究和预报,故正确。E、太阳活动不影响商业零售部门,故错误。故选:ABD故答案为:(1)光球;黑子(2)色球;耀斑(3)C(4)ABD【点评】本大题以太阳大气结构示意图为切入点,设置4个小题,涉及太阳活动的类型和影响,考查学生课本知识点运用能力的素养。19.(2022秋•鲁山县校级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据国家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20年9月17日14时11分,在青海省玉树州曲麻莱县(35.54°N,94.44°E)发生里氏3.9级地震,震源深度约10km。材料二图甲为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图乙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图,图丙为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1)为探测莫霍界面的情况,在玉树州曲麻莱县和上海同时进行了地震波测定,与玉树州曲麻莱县相比,上海从莫霍界面传至地表用时较短,原因是上海附近地壳较薄,地震波传播用时短。(2)掌握地震发生规律可有效减少危害,了解青海省地球各圈层组成物质和结构特征,目前主要的研究依据是地震波。(3)图乙中A为横波,B为纵波。(4)指出该区域地壳厚度大致分布规律从西(北)向东(南)递减,根据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可以推断出,此次青海玉树州曲麻莱县地震的震源位于地壳(“地壳”“地幔”或“地核”)。【考点】地球的内部和外部圈层结构.【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课本知识迁移;地球的圈层结构.【分析】(1)据课本知识可知,大陆地壳较厚,高山高原地区地壳最厚,上海位于平原地区地壳较薄。(2)目前人们对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探索主要利用地震波。(3)据图示信息可知,A波与B波相比,A波传播速度慢,且在2900千米以下消失,可判断A为横波,B为纵波。(4)根据甲图中等值线的数值信息写出答案即可;青藏高原地壳厚度可达60~70km,此次地震震源深度约10km,地震只能发生在地壳。【解答】解:(1)根据图甲为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图乙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图可知,在地球的大范围固体表面,一般海拔越高,地壳越厚。上海海拔低,地壳厚度小,故地震波传播用时短。(2)地震波在不同媒介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探究地球内部结构。所以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目前主要依靠地震波。(3)读图乙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图可知,图示A的传播速度较B慢,地震波在不同媒介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横波慢,纵波快。故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平面设计创业项目设计
- 培训学习分享
- 房屋买卖预定金协议
- 家具制作工艺标准协议
- 总体规划管理与区域发展研讨会协议
- 开会心理小课件
- 口腔护理新手培训课件
- 低压干式变压器操作
- 企业策划保证金合同
- 工程造价预算与审核协议
- 2024年高等教育文学类自考-00522英语国家概况历年考试高频考点试题附带答案
-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课件
- 干部履历表(中共中央组织部2015年制)
- 联社监事长整改措施
- 冠心病健康教育完整版
- 《中原文化》课件
- 竖井施工安全问题与预防措施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PPT2023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件
- 四渡赤水-课件
- 冷鲜肉猪肉白条分割技术详细结构图及产品部位介绍和用途
- 员工质量意识培训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