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课教案《有趣的格子》反思_第1页
大班数学课教案《有趣的格子》反思_第2页
大班数学课教案《有趣的格子》反思_第3页
大班数学课教案《有趣的格子》反思_第4页
大班数学课教案《有趣的格子》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班数学课教案《有趣的格子》反思

大班数学课教案《有趣的格子》反思

1、大班数学课教案《有趣的格子》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生活中许多物体呈格子状,感知格子的特征。

2.体验玩格子的乐趣。

3.促进数学空间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的发展,乐意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成功的

喜悦。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多媒体设备。

2.人手一张正反有8格和9格的格子图谱,人手6个棋子。

3.布置寻找周围像格子形状的物体之任务。

活动过程:

•、情境导入

1.了解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物体呈格子形状

师:今天天线宝宝给我们带来一些礼物,看看是什么呢?(出示呈格子状的实

物)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是什么呢?

2.寻找和回忆生活中的格子师:你们平时有没有见过什么东西也是一格一格像

格子形状的?(启发回忆在家里、幼儿园、马路上、野外等地方)

3.看课件,了解生活周围有许多东西呈格子状。(放课件1.出现格子)

二、感知8个格子的特征,和8个格子玩游戏

1.那这个格子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放课件3.出现格子)看着相同的小格有

几个,横线有几条,竖线有儿条呢?引导幼儿从上往下数横线,从左往右数竖线,

并小结:原来8个格子由3条横线和5条竖线组成。

2.自由摆放棋子,感知点、线、间。

3.看课件中的一个旗子,说出位子。(在第几条横线、第几条竖线上)

师:看,有个棋子要跳出来了,看看它在什么位置,你能说出来吗?(放课件

4.出现区格)

师:这颗棋子又动了,现在说说它在哪里?(6个位置)

4.和8个格子玩追逐游戏,感知方位及空间我们已经可以快快地在格子上找到

棋子的位置了,棋子要叫出很多朋友跟你们玩追棋子的游戏,它跳到哪,你就追到

哪,如果你放对了我们就逮到它们了。

(播放课件5、(6)请小朋友拿出棋子摆在你的格子上,看谁放得又快又好!

(棋子先一个一个的出现,再由1个、2个、4个、6个递增)

三、感知9个格子的特征,和9个格子玩追逐游戏

1.师:8个格子,6个棋子,一点儿都难不住你们,想不想挑战更难一点的格

子?画面出示九格,问有几格,它是什么样,由几条横线、几条竖线组成的?(播

放幻灯片7)

小结:九个格子是由4条横线、4条竖线组成的。

师:格子想跟你做游戏,他跳到哪儿?你就追到哪儿?谁的棋子放对了,就捉

到了。

2.请幼儿翻到9格的格子图,玩追逐游戏,棋子由1个、2个、4个、6个递

增方法同上,速度加快。(可反复游戏)

3.玩格子转转转、旗子蹦蹦跳的游戏。(播放幻灯片8)规则:幼儿的格子和

棋子不能动,等画面中的格子停下来后,重新移动棋子,比比谁的速度快。

四、导入延伸活动:在12个格子上玩跳一跳的游戏(放课件9,出现12格)

1.画面出示12个格子,老师同时出示大KV板,介绍规则:请6个小朋友来当

棋子,屏幕上调皮的棋子跳一跳,上来的6个小朋友快快地找到自己的位置,在这

12个格子上站好。

2.邀请6个小朋友合作游戏一次。(可反复进行几次)

3.提出游戏要求:要想玩好这个游戏,需要我们大家仔细观察,共同合作,你

帮我、我帮你。

五、小结、活动延伸生活中的格子游戏。(在区域活动中进行)

六、结束活动兔子舞除

活动反思:

《有趣的格子》是一节数学活动课,本活动以幼儿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的物体

呈格子状为切入口,挖龙有关格子的教育意义。活动共创设了四个大环节,即“观

察生活中的格子一一认设八宫格,在八宫格上找棋子位置,举一反三幼儿和不断跳

动的棋子来互动练习一一加大难度,出现九宫格,认识九宫格,举一反三幼儿和不

断跳动的棋子来互动练习一一十二宫格,幼儿当棋子,团队配合,在地面大棋谱上

抢位置”,从中让幼儿了解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物体呈格子状,感知格子的特点,促

进了幼儿的空间方位概念的发展。接下来我对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材料准备、教

学效果、不足之处四方面作反思。

一、围绕主题,有序展开,实现既定教学目标

整个活动始终围绕旗子这个中心,通过“情境激趣、适时引导、自由探索、集

体竞赛”这一主线进行展开教学,让幼儿在合作、探究中得到意志的锻炼。活动利

用不同数量的棋子在不同格子上反复“跑来跑去”吸引了幼儿的目光,激发了幼儿

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整个教学安排、活动实施简而有序,教学调控

灵活,有足够的思索与探究空间与时间,并能及时获取课堂反馈信息,适时调节课

堂教学,教学效果达到了预设目标。

二、从身边选择游戏材料,简而易懂

我们用常见的瓶盖当棋子,取材简单且环保。八宫格、九宫格图片正反两面来

使用,在简单练习中让幼儿掌握快速找到“棋子”具体位置的方法,培养幼儿参加

数学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数学规律的愿望。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活动中感受

到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三、在竞赛游戏中,让幼儿加强练习

大班幼儿获胜心理较强,针对幼儿年龄特征,让孩子在比赛中快速找到棋子的

具体位置,巩固所学的知识点,加深幼儿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活动最后我安排了

一些能充份展示幼儿的矶智、体现幼儿合作的游戏,尽量让幼儿在玩中学,大大提

高幼儿参与的积极性。

四、不足之处

1.在第四个环节(幼儿当棋子做游戏),这个环节需要团队配合,让孩子在

活动中发现问题,进行讨论,再继续开展,剩下的时间不太充足,应注意调整。

2.让幼儿完整描述的时间不够多。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很好,但是完整描述的能

力有些欠缺,幼儿喜欢实际操作,不善表达,在活动中应该引导孩子多说,帮助幼

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大班教案《有趣的格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生活中许多物体呈格子状,感知格子的特征。

2.体验玩格子的乐趣。

3.促进数学空间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的发展。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L课件、多媒体设备。

2.人手一张正反有8格和9格的格子图谱,人手6个棋子。

3.布置〃寻找周围象格子形状的物体〃之任务。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题,了解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物体呈格子形状。

1.看课件,猜一猜礼物(格子)。

师:今天天线宝宝给我们带来一件礼物,看看是什么呢?(放课

件,至出现格子)

2.寻找和回忆生活中的格子师:你们平时有没有见过什么东西也

是一格一格像格子形状的?(启发回忆在家里、幼儿园、马路上、野

外等地方)

3.续看课件,了解生活周围有许多东西呈格子状。

二、感知8个格子的特征,和8个格子玩游戏。

1.那这个格子到底是什么样的呢?看看相同的小格有几个,横线

有几条,竖线有几条呢?引导幼儿从上往下数横线,从左往右数竖

线,并小结:原来8个格子由3条横线和5条竖线组成。

2.看课件中的一个棋子,说出位子。(在第几条横线、第几条竖

线上)

3.我们已经可以快快地在格子上找到棋子的位置了,棋子要叫出

很多朋友跟你们玩追棋子的游戏,请小朋友拿出棋子摆在你的格子

上,看谁放得又快又好!

4.和8个格子玩追逐游戏,感知方位及空间,棋子由1个、2

个、4个、6个递增。

三、感知9个格子的特征,和9个格子玩追逐游戏。

L师:8个格子,6个棋子,一点儿都难不住你们,想不想挑战更

难一点的格子?画面出示九格,问有儿格,它是什么样,由儿条横

线、几条竖线组成的?

小结:九个格子是由4条横线、4条竖线组成的。

师:格子想跟你做游戏,他跳到哪儿?你就追到哪儿?谁的棋子

放对了,就捉到了。

2.请幼儿翻到9格的格子图,玩追逐游戏,棋子由1个、2个、4

个、6个递增方法同上,速度加快。

3.玩格子转转转、棋子跳跳跳的游戏。

规则:幼儿的格子不能转,等画面中的格子停下来后,重新移动

棋子。

四、玩棋子捉迷藏的游戏。

1.出示魔棒,介绍游戏规则:现在格子上所有的棋子都躲藏起来

了,老师说出棋子躲藏的位置,请幼儿用魔棒在对应的格子上点出

来,如果点对了,会显示出笑脸,点错了,会出现警报。

2.幼儿玩棋子捉迷藏的游戏,反复进行几次。

五、导入延伸活动:在12个格子上玩跳一跳的游戏。

1.画面出示12个格子,老师同时出示大KV板,介绍规则:请6

个小朋友来当棋子,电脑上调皮的棋子跳一跳,上来的6个小朋友快

快地找到自己的位置,在这12个格子上站好。

2.邀请6个小朋友合作游戏一次。

3.提出游戏要求:要想玩好这个游戏,需要我们大家仔细观察,

共同合作,你帮我、我帮你。下课以后我们到操场上一块儿玩好吗?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始终围绕棋子这个中心,通过“情境激趣、适时引导、

自由探索、集体竞赛”这一主线进行展开教学,让幼儿在合作、探究

中得到意志的锻炼。活动利用不同数量的棋子在不同格子上反复“跑

来跑去”吸引了幼儿的目光,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幼儿的

积极性。整个教学安排、活动实施简而有序,教学调控灵活,有足够

的思索与探究空间与时间,并能及时获取课堂反馈信息,适时调节课

堂教学,教学效果达到了预设目标。

3、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有趣的测量》含反思

【活动目标】

L感受并体验远近的含义,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和探究

精神。

2.学习用工具测量远近,并能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

中。

3,初步感知同样的距离,使用的测量工具不同,测得的

次数也不同以及同样的距离,使用的工具不同,测量的次数

也不同,越长的工具所用的测量次数越少。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重难点】

L重点:按照正确的步骤用工具测量

2,难点:

(1)理解不同的距离,用同一种工具测量,测量的次

数越多越远,测量的次数越少越近

(2)同样的距离,使用的工具不同,测量的次数也不

同,越长的工具所用的测量次数越少

活动准备:

铅笔,表格、路线图每人一份、水彩笔盖、短水彩笔、

没削过得铅笔。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今天,动物学校要举行一场盛大的运动会,小兔、

小熊、小猫都报名参加了比赛。你们看,小动物们马上就要

从自己家里出发到学校去了,究竟是哪个小动物会最先到达

体育馆呢?

二、学习用工具测量的方法比较路线的远近。

1.(引导幼儿观察路线图)请幼儿观察比较,哪个小动

物去体育馆的路最近?哪个小动物去体育馆的路最远?你是

怎么知道的?这种方法准确吗?

2.师:用眼睛看的方法叫做目测法,但是目测法比一定

准确,我们还能用什么方法来判断路线的远近呢?(请幼儿

讲讲自己的想法,如工具:尺子、棍子、绳子、积木等)老

师今天也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种测量工具,你们看看老师带

来了什么工具?(水彩笔盖)

3.师:你们觉得这样工具能测量小动物家到学校的距离

么?(能)那咱们就先量一量小猫家到学校要几个水彩笔

盖,你会量吗?(会),请你来试一试。

在幼儿尝试过程中教授测量方法,边演示边引导幼儿一

起讲述测量的正确步骤(找起点,沿着线,接着量)将测量

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小猫家到学校量了5个水彩笔盖)

4.师:请你们也量一量小猫家到学校用了几个水彩笔

盖。并将结果记录在表格里。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请你再量量其他两个小动物家到学校用了几个水彩笔

盖,把结果记录在表格里。

5、请幼儿坐好,检验幼儿测量的结果,教师小结不同

的距离,用同一种工具测量,测量的次数越多越远,测量的

次数越少越近

6、师:郑老师还给你们准备了两种测量工具呢,我们

就用这两种工具来量一量咱们的小椅子好不好。

请幼儿示范测量方法,及时纠正不对的测量步骤。

7、请幼儿坐好,检验幼儿测量结果,教师小结同样的

距离,使用的工具不同,测量的次数也不同,越长的工具所

用的测量次数越少。

三、教师小结

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都能被当做测量工具呢,我们的教

室里就有很多,待会请你选一样你喜欢的东西作为测量工

具,来量一量咱们的桌子、黑板,还能比比小朋友的身高

呢……

个人反思:

这节教学活动有好的地方,也有失败的地方。

因为活动中所要测量的就是我们天天要用的桌子,非常

的贴近生活,所以幼儿在测量的时候特别的开心,积极性也

特别的高。在操作的过程中,因为幼儿之间的能力有所差

距,所以有对有错,所以在活动的过程中给幼儿多次交流多

次尝试的机会。发现问题就要给幼儿解决问题的机会。允许

他们犯错误,再尝试用别的方法。每当孩子遇到困难,我都

会让他们先自己想办法,大胆去尝试。

4、大班科学课教案《有趣的膨胀》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让幼儿了解物体膨胀的条件。

2、激发幼儿学会用比较观察的方法发现事物之间的联

系。

3、萌发幼儿对物体膨胀现象产生兴趣和探索欲望。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5、对科学探索感兴趣,体验积极探索带来成功的心

情。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膨胀的食物图片ppt、

实物准备:菊花、木耳、乒乓球、黄豆(干、湿)

活动设计过程:

一、引导幼儿认识遇水膨胀

1、小朋友,今天有这么多老师陪我们一起上课你们高

兴吗?老师还请来了一位客人(出示泡过的和没泡过的两种

黄豆)

师:小朋友,你们认识这位小客人吗?

幼:黄豆

师:咦,这两种黄豆怎么不一样呢?

幼:有一种用水泡过了。

师:对,这是老师昨天晚上用水泡过的,你们看看有什

么不一样呢?

幼:泡过的大,没泡过的小。

幼:泡过的是软的,没泡过的是硬的。

2、豆宝宝还带来了它的好朋友,你们想知道是谁吗?

出示木耳

师:小朋友,木耳是什么颜色的?

幼:黑色

师:因此,有人叫它黑木耳。你们再用手摸摸,什么感

觉的?

幼:硬的

师:既然木耳又黑又硬,我们给它洗个澡怎么样?你们

想想,洗澡后它会变成什么样子的呢?幼儿分组操作

师:通过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

幼:木耳泡过后变大了

小结:像黄豆、木耳这样经过用水泡之后,体积慢慢变

大,这种现象就叫做遇水膨胀。我们生活中有没有这种遇水

膨胀现象呢?

幼:菊花

出示紫菜、菊花茶、茶叶、银耳的图片让幼儿再次观察

膨胀前后的变化。

二、引导幼儿认识遇热膨胀

出示玉米

师:小朋友,你们摸摸什么感觉?

幼:硬梆梆的

师:你们猜猜如果我们把玉米放在炒锅里经过高温不断

加热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幼:变大了,变成爆米花了

师:我们来看一段视频,看看你想的对不对,好不好?

(放视频)

师:小朋友,玉米经过高温变成什么了?(爆米花)爆

米花好吃吗?请问你们吃过爆米花吗?吃过的是什么感觉

呀?

幼:甜甜的、脆脆的

师:爆米花好吃可不能贪吃,像爆米花、虾条、薯片这

些都是膨化食品,吃多了对小朋友身体可没好处,所以我们

平时要少吃。那像玉米这样经过高温加热变大的现象是膨胀

现象吗?这种现象叫做遇热膨胀。我们生活中有没有遇热膨

胀现象呢?

幼:面包、馒头、豆腐、油条、蛋糕等等。

3、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难题

出示瘪了的乒乓球

师:你们能不能帮助老师把瘪了的乒乓球恢复成原来的

样子呢?想想办法

幼:用手捏捏、扎个眼儿吹吹、用热水泡泡(让幼儿逐

一操作)

小结:像乒乓球这样受热以后随着温度升高,体积慢慢

变大这种现象也是遇热膨胀。

延伸活动

小朋友,我们今天认识了什么现象呀?一种是像黄豆、

木耳那样遇水膨胀的现象;一种是像玉米那样遇热的膨胀现

象。你们回家再找找除了食品以外的膨胀现象好不好?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教师给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引导幼儿大

胆想象、自主操作,充分体现了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都得到了提高,调动了幼儿的学

习积极性。教师的教学从严格掌控到逐步放开,幼儿探索的

思维空间和学习自主权逐渐扩大,也体现了教师教学的规范

性和严谨性,更体现了幼儿在做中学、试中学、想中学的主

体性。

5、大班数学优秀教案《有趣的门卡》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8的加减运算,能正确地列出8的加减算式。

2、尝试用三个数字在符号板上摆出不同的加减算式,

初步感受加法交换律和减法的互换关系。

3、积极地动脑思考,主动探索数字在算式中的不同位

置。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5、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学过7以内各数加减法及8的组

成。

2、物质准备:

——教具:符号底板(底板分成四格,两格上写有加号

和等号,另外两格写有减号和等号,符号中间有空间便于写

数字),8、3、5三个数字各一张,笔一支。

——学具:《幼儿用书》(P14、15、16),幼人手一

支笔。

【活动过程】

1、奇怪的门卡。

——教师:爸爸带花花到其他城市去游玩,他们住饭店

时,服务员给他们出了一道题,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教师(出示符号底板和8、3、5三个数字):服务

员说,当他们用这三个数字在门卡上摆出四道力口减算式,

才能顺利地拿到门卡进房间。你们愿意来试试吗?

——幼儿思考。请个别幼儿来演示,说一说自己摆的是

什么算式,集体检查。鼓励幼儿用三个数摆出四道不同的加

减算式。

2、幼儿操作活动。(幼儿用书P14)

——看房子特征列算式。观察8座小房子,根据房子的

颜色,在加减符号旁边填写数字,列出四道不同的加减算

式。

——观察左边的数字,请你列出四道不同的算式。

——观察三组蔬菜,想一想:哪两组蔬菜力口起来和下

面的数字相同,请画线连起来。

——带领幼儿分别打开第15、16页引导幼儿练习8的

第二组、第三组和第四组加减运算。(也可以采用分组练习

的方式,本;舌动只完成一页练习,其它练习放在曰常或区

域中进行。)

【活动评价】

一一请幼儿介绍操作活动。

——引导幼儿观察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的相同

点与不同点,发现两道加法算式的数字都相同,但加号两边

的数字位置不同;两道减法算式是等号两边的数字位置交换

了。

——请幼儿观察自己的记录结果,看看有没有同样的发

现。表扬正确列出四道不同的加减算式的幼儿。

活动反思:

给幼儿与同伴足够交流、解决问题的机会。每当孩子遇

到困难,我都会让他们先自己想办法,大胆去尝试。活动结

束后,让幼儿自由操作并做好记录。整个活动,尽力体现以

孩子为主,教师为主导的和谐师生关系。大多数孩子能主动

去学、愿学、乐学,达到预期的目的。

6、大班数学课教案《6的加减》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6的加减,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交换两个加数

的位置,得数不变的规律。

2、复习6的组成,练习用数的组成、分解知识进行6

的加减运算。

3、培养幼儿从小敢于尝试、敢于探索的精神。

4、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5、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

1、投影机、投影片、算式卡片。

2、幼儿学具、娃娃电脑学习机、磁性学具。

【活动过程】

一、准备练习

复习6的组成。

1、游戏“拼6”o

(1)按键发音:(采用娃娃电脑学习机)老师按键发

音与幼儿按键发音次数合起来是6次。

(2)拍手对数:老师拍手和幼儿拍手数合起来是6

下。

2、填数活动。

(1)将6的组成填上合适的数。

(2)引导幼儿归纳6的组成。

二、尝试练习

1、出尝试问题。

启发幼儿根据组成6可分成4和2.在磁性板上摆图、

列出算式。

师:今天,我们根据6可分成4和2这组分合,用盒子

里的小图片在磁性板上摆图,然后根据所摆的图,列出算式

来,能列出几个算式,越多越好。

2、幼儿操作练习,老师巡回了解幼儿的列式情况。最

多列出以下4道算式:

2+4=66-2=44+2=66-4=2

全班约20%的幼儿能列出四道算式,70%的幼儿列出2〜

3道算式,10%的幼儿列出一道加法。

3、相互交流、讨论。

你是怎么摆的?又是怎样列出算式的?

三、教师讲解

加法以“小兔拔萝卜”应用题出现。(出现投影)

列出算式:4+2=62+4=6

比较:4+2=6和2+4=6有什么异同。

教师小结:在加法算式里,加号前面和后面两数可以交

换位置,得数不变。

减法以“小兔送萝卜”应用题出现。(出现投影)

列出算式:6—2=46—4=2

教师小结:我们知道6可以分成4和2.6减4等于2.6

减2就等于4、读算式两遍。

四、巩固练习(第二次尝试活动)

“娃娃游戏”(采用电脑学习机)

游戏规则:由两名幼儿合作进行,一名幼儿出题。另一

名幼儿在学习机上插得数,题目都做完了,另换一张算式

卡,两人交换角色再玩。(幼儿两人合作,你考我,我考

你,兴趣浓厚,有的幼儿答错,同伴帮助纠正,尝试成功率

较高)

五、游戏活动

1、看算式报得数:4+2=6;6—2=4等。

2、游戏“送苹果”。

小朋友每人有一只“苹果”,反面有算式,算出得数是

几就送给几号运动员。

反思

本课通过熟悉的情景观察,语言的交流表达,游戏中的

操作演示等活动.使学生体验并感知了加减法的意义.经历把

两部分和在一起抽象为加法运算的过程.初步体会生活中有

许多问题要用加法,减法来解决。

7、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有趣的号码》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感知数字在生活中的运用,体验数字的不同组合带

来的乐趣。

2、学习对给定的3个数字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

3、乐于与同伴、老师交流自己的发现,能在讨论的基

础上发现问题。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教具:图片一张。

学具:数卡、记号笔、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进行观察,引出课题。

师:我们来看看小兔和小猫的门牌号码一样吗?它们都

有数字几啊?

总结:虽然它们的门牌号码都有数字3和5,但由于它

们数字排列顺序不同,门牌号码也不同。

二、第一次操作,学习3个数字的不同排列组合。

师:我来考考我们小朋友了,小熊家的门牌号码含有

1、3、5三个数字,你们可以排出哪些门牌号码?

幼儿自己排列数卡并记录操作结果。

师小结规律,总结3个数字的6种排列组合。

三、第二次操作,加深幼儿对3个数字排列规律的印

象。

师:周老师黑板上写的是什么呀?可是这个手机号码没

有写全,其中号码中未写出的数字是由5、6、8这三个数字

组成的,小朋友排排看,这三个数字有几种排列方法?

活动延伸:

进行4个数字的排列组合。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

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

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

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8、大班数学课教案《创意拼一拼》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不同形状组合的特征。

2、学习计算作品形状与数量的方法。

3、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4、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活动准备】

(海绵纸):正方形、圆形、三角形。

【活动过程】

1、教师用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组合成一个火箭的造

型。

——小朋友,看一看这是什么呢?(出示图片)

—请一个小朋友告诉我,他是用什么形状组成的呢?

——用了多少个三角形?

2、教师提示幼儿思考更多的组合方法,并亲手用图形

拼一拼。

——我们可以拼一拼(生活中的物品)房子、树,拼我

们生活中的看到的物品,你喜欢的,都可以拼出来,好吗?

(发材料给幼儿操作)

——说一说,你用了哪些形状?

——每个形状用了几块?

3、将幼儿创作的造型摆在图形中,鼓励幼儿继续自由

地创作,完成后,请幼儿欣赏自己的作品,说一说自己作品

的名称,共使用了那些形状、每种形状各有几个。

4、活动结束:请幼儿回家作一些三角形自由拼一拼,

发挥自己的创意。

教学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

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

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9、大班数学课教案《牙签摆图形》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正方体,知道其名称和最显著的形状特

征。

2、感受形与体的不同,发展空间知觉。

3、愿意专心操作,提高动手动脑的能力。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活动准备】

发胀的黄豆,牙签(装在罐子里),正方形纸,记录用

的白纸,泥工板每人一块。

【活动过程】

一、看看数数牙签,激发兴趣。

师:看看你们的罐子里有什么?数一数有几根牙签?

(评:本环节让幼儿熟悉教具,感知牙签的数量,为后

面拼正方形、感知正方形的结构打下基础。)

二、摆一摆,发挥想象力。(自己拼)

1、师:请你们用12根牙签摆成正方形,正方形之间是

分开的,看看能摆出几个正方形。

2、幼儿第一次操作。

3、幼儿讲述操作结果,你摆出了几个正方形?(12根

牙签可以摆出3个正方形)

(评:本环节幼儿学习用12根牙签拼正方形,感知正

方形的结构一一四条边一样长,形状是方的。同时知道12

根牙签可以拼成单独的3个正方形。)

三、拼一拼,启发思考探索

1、师:现在老师请你仍然用这12根牙签,试试能不能

搭出与刚才不一样的正方形来?能不能拼出站起来的正方

形?

2、幼儿第二次操作。

3、幼儿讲述操作结果(最多可摆出4个正方形)。你

最喜欢哪个平面的正方形?躺着的还是竖着的?

(评:本环节让幼儿通过操作知道,如果合用一条边,

就可以用更少数量的牙签拼出同样多的正方形。在这个环节

中,孩子们证实了同样用12根牙签,就可以拼出4个正方

形。)

四、搭一搭,鼓励创造想象

1、师:现在请小朋友想办法,看能不能摆出比四个更

多的正方形。

2、幼儿第三次操作。

3、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摆出由6个正方形组成的正

方体。)

4、认识正方体,知道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的。

(对称数和环形数)

(评:如果说上一个环节,小朋友用组合的方法,拼出

了更多的正方形,那么在这个环节中,鼓励幼儿和立体的方

法组合正方形,我们借助材料是泡软了的黄豆。有的小朋友

也许会有过立方体的经验,他们能够自己摸索出来,有的小

朋友也许自己不能拼出来,那也没有关第,老师已经准备了

拼好的立方体,供幼儿模仿。关键是让幼儿拼出立方体之后

真实地感立方体的结构和特点。这是本次活动中最重要的一

个环节。对于立方体由六个正方形的面组成,老师用贴彩纸

的办法来解决,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五、评一评,保持探索的兴趣。

师:今天小朋友很能干,用12根牙签拼出了3个正方

形、4个正方形和一个正方体,下次,我们再来动动脑筋,

摆出更多更好看的图形,好吗?

活动反思

图形是由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基本形用相加合成或相减分

割的方法获得的。基本形按照一定的结构方式又可以构成更

大的基本形。基本形的变化是极其丰富的,用牙签等方式组

合成不同的新形象,图片充分体现了视觉上理性、明朗的美

感。

10、大班数学课教案《掷骰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会根据两个骰面上的点数写出相应的合成式。

2、发展分析问题的能力。

3、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重难点】

发展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具准备大骰子两个;小骰子,

笔,记录纸,五角星若干。

【活动过程】

一、看骰子。

1、小朋友看一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东西?(小骰

子)在哪里看到。

2、我们一起来看看骰子由几个面组成?每个面上的圆

点都一样吗?(每人一个)

二、玩骰子。

1、老师拿出一个大骰子轻轻的掷在地上,请小朋友看

看是几点?是怎么看的?

2、老师把两个大骰子一起轻轻的掷在地上请小朋友看

看是多少点?(是把两个骰面上的圆点合在一起数出来)。

3、老师示范写出合成式。并告诉幼儿几和几合在一起

是多少。

4、请一个小朋友上来像刚才老师一样掷骰子并写出合

成式。.

5、老师交代操作要求后幼儿进行操作,老师巡回指

导。(操作要求:两个人一组,其中一个小朋友把两个小骰

子拿在手上,然后轻轻的掷在桌子上,请另一个小朋友写出

合成式。掷骰子的小朋友检查他写得是否正确,正确的话就

奖一颗五角星。然后换一个人掷骰子,继续操作。)

6、请小朋友把记录纸拿上来,老师把它贴在黑板上看

看谁奖到的五角星最多。

三、玩游戏。

掷骰抱团老师掷大骰子,小朋友根据骰面上的点数几个

人手拉手站在一^起。

教学反思:

本活动是大班计算活动。把对点数的要求融入到游戏之

中,从"骰子”这个教具将情景性教学游戏贯穿始终,促进幼

儿在与教具材料中互动中思考、体验,达成教学目标。

11、大班数学课教案《四等分》含反思

设计意图

本活动是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引导幼儿

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物体、空间、时间等等现象发

生兴趣。为此,就让幼儿通过游戏、操作、探索来对形体进

行等分。在学习和探索中引导幼儿由浅逐渐加深,并支持、

鼓励幼儿独立、做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来完成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物体进行等分的兴趣。

2、让幼儿理解四等分的含义,学习将圆形、正方形和

长方形四等分的方法,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和组成。

3、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判断推理能力。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准备

教具:圆形、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大卡纸,一些等分、不

等分的图片PPt,已经等分的纸片,固体胶

学具: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以小狗分匹萨的情景作为导入,复习图形二等分的方

法。

二、基本部分

(一)实物四等分

1、引入四等分的问题,让幼儿思考圆形四等分的方

法。

2、教师引入分四等分的方法,让幼儿学习通过二次对

折得到四等分。

3、教师通过实物演示,让幼儿初步理解四等分的含

义,即把一个物体分成一样大的四份。

(二)图形四等分

1、分发正方形的纸,让每位幼儿动手探索正方形四等

分的方法。

2、启发幼儿想出不一样的分法。并让幼儿讲一讲他们

是怎样分的。

3、通过邀请幼儿代表将长方形用上面的几种方法进行

四等分,总结将图形四等分的方法,使幼儿巩固理解四等分

的含义。

4教师出示一些等分、不等分的图形,让幼儿判断四等

分。

(三)比较整体与部分的大小,部分拼成整体

1、以圆形为例,比较等分前后整体与部分的大小,感

知整体大于部分,部分小于整体。

2、出示正方形和长方形和其四等分,幼儿动手操作将

不同的四等分拼成原来的整体。

结束部分

1、教师总结四等分的含义,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和组

成。

2、延伸:让幼儿思考如何把图形进行八等分。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

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

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

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

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

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12、大班数学教案《有趣的拼搭》含反思

活动目标:

L巩固对常见平面图的认识,初步体验平面图形之间的

关系。

2.发展幼儿创造力思维灵活性和动手操作能力。

3,初步认识了解公用边,知道公用边的特征及含义。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PPT、美工垫、雪糕棒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巩固对常见平面图形的认识。

播放PPT第1页请幼儿观看,这是什么呀?今天老师

要给小朋友变个魔术,小朋友可要看仔细哦。

二、讲解“公用边〃

1,播放PPT第2--3页,老师拿掉一根雪糕棒还有几根

雪糕棒?你们信不信用5根雪糕棒也能拼搭出两个三角形,

我要变了,你们可要看清楚哦?

2播放PPT第4-6页。成功了吗?我用5根雪糕棒也拼

搭出了两个三角形,咦?奇怪了,同样是两个三角形,为什

么前面我用了6根雪糕棒,而现在我只用了5根雪糕棒也能

搭出两个三角形?(引导幼儿说出两个图形都用到中间的一

根雪糕棒)

小结:原来这根雪糕棒即是上面三角形的一条边,也是

下面三角形的一条边,两个三角形都用到了这条边,我们就

把这条两个图形都用到的边叫做〃公用边〃。

三、创设情境,引发幼儿对闯关游戏的兴趣,启发幼儿

用雪糕棒拼搭出图形,感知图形公用边的特征。

1,播放PPT电话声音,教师模仿接电话,告知电话内

容,引入闯关游戏。

2.引导幼儿用公用边的方法拼搭出要求的图形,进行闯

关游戏。

第一关:播放PPT第7—TO页,引导幼儿用6根雪糕

棒,用公用边的方法拼搭出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并

找出它们的公用边。

3.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幼儿展示自己拼搭成果,并找出公用边。

小结:集体观看PPT第11--12页,原来6根雪糕棒可

以拼搭出方向不同的图形,而且每个图形都有一条它们的公

用边。

第二关:播放PPT第13-—14页,引导幼儿用公用边的

方法,用最少的雪糕棒拼搭出2个正方形和1个长方形,并

找出它们的公用边。

5.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6.幼儿展示自己拼搭成果,并找出公用边。

小结:集体观看PPT第15页,引导幼儿感知用最少的

雪糕棒拼搭出的每一条边都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公用边,这

些边共组成了一个长方形和两个正方形。

7.集体观看PPT第16—T7页,听音乐《大家一起喜洋

洋》与同伴一起高兴的跳舞,体验闯关成功的乐趣。

四、活动延伸。

播放PPT第18页,羊村村长也想考考我们聪明的小朋

友给我们小朋友出了一道题,请你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用公

用边的方法,用最少的雪糕棒拼搭出5个正方形和3个三角

形。

活动反思:

《有趣的拼搭》是一年级学生第一次上的数学的实践活

动课。这堂课学生学得很开心。在我的指导、组织下,学生

们分组活动。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四种立体图形的

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让学生在拼、搭的活动中

加深对立体图形特征的认识与理解。教材先安排学生用相同

的立体图形拼出各种各样的组合图形,再让学生用不同形状

的立体图形,拼搭出又高又稳的组合图形,其目的有两个,

一是让学生在拼搭的活动中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的特征;二

是在“看谁搭得又高又稳”的活动中,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

的完整过程,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获得

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在这个环节

里,我首先引导学生读题和看图意,并提出“从题目中,你

知道了什么?”的问题,以培养学生认真读题、审题和仔细

观察的学习习惯。接着,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你想怎样

搭呢?”让学生先思考搭一搭的策略,再让学生小组合作进

行搭的游戏。

在搭的过程中,发现有的小组难以把球放稳,于是

问:“小朋友,你们在搭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当学

生提出很难把球放稳时,我抓住时机,让成功了的小组介绍

经验,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使其他学生

在倾听、交流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然后让学生再次

尝试,以验证方法。最后向学生提出:“有什么办法能知道

谁搭得高?”引导学生观察教科书中两种搭法的差异,培养

学生观察和分析的能力。在“搭一搭”的环节中,由于之前

我没有向学生明确要求,且学生一看到了那些积木,就控制

不住激动的心情,都争着、抢着来玩,根本不受控制。在每

一次操作活动前,要向学生明确每一个操作活动的要求,且

在交代要求时,必须让学生注意聆听,培养学生倾听的习

惯。并想尽一切办法调控好课堂纪律,以保证课堂教学的有

效性。

13、大班数学课教案《分房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够按要求给小动物分到合适的房子。

2、初步理解序数,并能够运用到生活中去。

3、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准备:

PPT课件,小动物图片若干,白纸人手一张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入出示PPT-2,认识小动物。

师:森林里盖了两栋漂亮的三层小楼房,小动物们很想

住进去。可是,它们吵起来了,为什么呢?原来它们谁也不

想住在自己不喜欢的房子里,要重新分房子。你能帮助它们

吗?

二、分房子

1、出示PPT-3.知道小老鼠的要求,并帮助小老鼠找到

自己的房子。

2、出示PPT-4.知道大象的要求,并帮助大象找到自己

的房子。

3、出示PPT-5.知道大公鸡的要求,并帮助大公鸡找到

自己的房子。

4、出示PPT-6,知道小猫的要求,并帮助小猫找到自

己的房子。

5、出示PPT-7,知道小乌龟的要求,并帮助小乌龟找

到自己的房子。

6、出示PPT-8,知道小狐狸的要求,并帮助小狐狸找

到自己的房子。

三、给小动物排排队

1、小朋友人手一张白纸,按教师提的要求给小动物们

排排队。

如:从左边数:大灰狼坐在第五个座位上,小兔坐在第

三个座位上,小羊不能坐在大灰狼旁边,小狗不能坐在小老

鼠旁边,小老鼠最小,坐在第一个座位上。这些小动物应该

怎样坐才对呢?

2、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完成情况适当增加难度。

教学反思:

《分房子》即让孩子们孩子了解大自然中不同动物的存

在,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同时,又蕴

含着深刻的哲理,各种动物生存之间简单的关系。故事以森

林中的动物住新房为线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要求,而老虎

大王不能够很好的满足他们的需要,希望得到小朋友的帮助

而展开。活动以《纲要》为指导,让幼儿在互动式、开放

式、直观式的教育活动中,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学

习。让幼儿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展开想象,说说会有哪些

不同的动物需要分房子。通过故事引出活动的主题,动物们

该住哪一间房子里,他们有什么样要求,从而激发他们帮助

动物分房子的兴趣。故事的发展是让幼儿去主动思考、发现

问题、寻找答案很好的依托。作为活动的延伸,另外不同动

物的动物需要分房子,应该怎么办,让孩子根据动物的特

点,再一次展开思考,望孩子多关注关心动物,让孩子继续

有探索的机会,让本次活动在区域活动中有体现。

本次活动整合了语言、常识等方面的知识,充分发挥幼

儿的自主性。让幼儿大胆交流,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让

幼儿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和成功者。

14、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有趣的一寸虫》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测量过程中养成做事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体验

测量成功的快乐。

2、学会用首尾相接和做记号的方法测量不同动物身体

各部位,能对测量结果进行简单记录。

3、喜欢将自己探索的过程及结果和同伴交流分享,学

会分析解决测量中遇到的问题。

4、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

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课件、“一寸虫”卡片若干;小图片若干(知更鸟的尾

巴、巨嘴鸟的嘴巴、斑鹭的腿、蜂鸟的全身)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通过故事激发幼儿兴趣,引出活动内容。

出示课件,提问:“这里是哪里,它是谁?“问:“一

寸有多长”

二、运用“一寸虫”测量不同动物的部位,探索测量方

法,初步学会运用首尾相接和做记号的方法进行测量。

(一)运用多条一寸虫测量知更鸟的尾巴。

1、出示课件,介绍一寸虫,讲述知更鸟请一寸虫帮忙

量尾巴的故事。提问:猜猜知更鸟的尾巴有多长?

2、幼儿用一寸虫量知更鸟尾巴的长度。

3、幼儿交流测量的结果和方法,解决测量中出现的问

题。

(二)出示课件,观看一寸虫测量知更鸟尾巴的片段,

共同总结首尾相接的方法。

观察课件,引导幼儿总结一条一寸虫量知更鸟尾巴的方

法。提问:一寸虫是怎样量的?它把身体的什么地方连接在

一起呢?

(三)用一条一寸虫测量三种动物身体的不同部位。

1、出示课件,提问:又有许多的朋友想找一寸虫帮

忙,你认识它们吗?

2、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鸟类图片测量长度。

要求:只能用一条一寸虫进行测量。

3、幼儿交流测量结果,总结测量方法,鼓励幼儿测量

时要认真、仔细。

5、看课件,幼儿检查自己测量的结果。用一条一寸虫

进行测量。

三、游戏:量一量。

1、用一寸虫量一量五官,再次体验测量的方法。

2、两个小朋友合作测量。交流测量结果

四、结束部分

讲诉故事的结尾部分,当一寸虫碰到夜莺,是怎么逃脱

的。(因为他有数学家的脑袋,他能快乐的解决困难)。在

今后我们也会碰到很多困难,我们也能快乐的解决,因为我

们也有数学家的脑袋。

活动反思:

《一寸虫》原是一个绘本教材,其寓意深远。周联老师

通过借助于故事情景来激发孩子们的测量兴趣,让孩子们在

有趣的活动中获得有关测量的概念。周老师利用绘本开展数

学教学,理念新、选材巧,富于创新、效果好,给了我很大

的启发。听课之时,我就萌发了一个念头:回去后我也要试

一试上这个活动。

回园后,我认真整理了听课笔记,网上购买了《一寸

虫》故事书,反复阅读故事,感觉《一寸虫》确实是一本很

好的教育书籍。开展测量活动也适合大班幼儿,于是我想在

自己班上试试开展“一寸虫”数学活动,但又担心:一是自

己好久没有开课了,缺乏自信;二是观摩的课是特级教师上

的,我行吗?在陈老师的鼓励下,我开始写教案、准备教

具,一次次改了又改。上课了,刚开始比较投入,到出示课

件时出了“洋相”,图片放不出来,当时我慌了手脚,“是

从头开始,还是活动停下来”,正在这时,吴老师灵机一

动,上来帮我调好电脑,还好,我总算“一路顺风”把课上

完。通过这次活动,有感之一是:感觉自己落伍了。特别在

现代信息技能方面接受慢,远远不如青年教师。在课件的制

作、多媒体的使用等方面我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适应现

代教育的需要。

有感之二是:“一寸”是什么?孩子们对于“寸”、

“尺”这些测量单位没什么概念,测量对于孩子来说,枯燥

而难于掌握。《一寸虫》虽然是绘本,是语言学习的教材,

但周联老师能注意挖掘并梳理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数学元素,

开发优秀绘本的教育价值,同一绘本能设计出不同类型的活

动,充分地发挥了绘本图书的教育价值,这一点非常值得我

们学习。今后,在自己的活动设计前,我将更加注重对教材

的分析,挖掘其教育价值,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有感之三是:对我们教师来说,学习新的知识来面对新

的挑战,读书是不可缺少的。只有爱读书,才能有效的教好

书,只有博览群书,才能更好的育人。读书可以帮助你提高

自己的教学素质,读书可以帮助你走向成功。

15、大班数学课教案《自然测量》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自然测量,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2、知道量具的长短与测量的结果有关,量具越长(或

大)测得的次数越少,量具越短(或小)测得的次数越多。

3、同伴之间能相互合作,大胆的交流。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

准确性、敏捷性。

5、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测量工具(各种长棍、尺、绳子、纸盒等)笔、记录

纸、黑板、摸箱、标记

【活动过程】

1、导入:将幼儿分成五组,进行跑步比赛。

师:你们知道刚才跑了有多远?有什么办法知道呢?

(量一量)

2、提出测量要求:这里有许多材料,每组商量一下选

一种材料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的工具和结果记录下来交给老

师。

3、幼儿笫一次尝试测量,教师观察幼儿的测量方法是

否正确,并指导幼儿与同伴合作。

4、请测量方法正误的两组幼儿分别演示,师生讨论哪

种方法测出的结果更精确。老师讲解正确的测量方法(第一

次测量的结束处是第二次测量的开始,依次接着量)。

如幼儿测量的都正确,也请一位幼儿示范,教师加以解

释。

5、请幼儿反思刚才本组测量的方法是否正确,进行第

二次测量验证第一次的测量结果。

6、请每组推选一位幼儿介绍本组的测量结果。

7、提出问题,引起幼儿思考: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不一

样?(因为用的量具不同,有的长、有的短,量具越长(或

大)测得的次数越少,量具越短(或小)测得的次数越多。

8、游戏:找宝藏。第三次尝试测量。

幼儿从摸箱里摸出一张画有宝藏地点的标记图,根据图

进行测量,找到宝藏。

9、结束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用各种工具进行测量,

还知道了测量的结果和量具的大小、长短有关。除了今天用

的量具外,还有哪些东西可以用来测量呢?小朋友回去后找

一找、试一试好吗?

【活动反思】

由于选择的教学内容一一《自然测量》活动是幼儿较感

兴趣的一项数学活动内容,也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活动;而

且,我为幼儿也准备充分的材料,能做到人手一份。所以,

幼儿在活动中主动性及积极性都很强,探索活动中个个都表

现地很投入,许多平时比较不爱动手的孩子在此次活动中也

显得活跃多了。幼儿通过多次的自由探索活动,已能掌握比

较准确的测量方法了;幼儿在测量中,各项能力也得到了发

展,特别是动手能力及探索能力。

适宜行为:在第一个环节中,让幼儿进行探索性测量,

并根据自己的测量经验进行讨论,让幼儿把自己的做法和想

法说出来,起到了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的作用,而且个别幼

儿的演示、教师的示范讲解,使幼正确的测量方法有了

初步地了解。

不足之处:

1、幼儿人数较多,而空间有限,选择椅子的高度来测

量,让孩子的视线受阻,活动不方便。

2、在我示范正确的测量方法时,选择了和幼儿一样的

测量对象一一椅子,由于空间受阻,因此做在后面及旁边的

幼儿观察地比较不清楚。

问题:

1、如何选择幼儿的探索对象、教师应发出怎样的指令

很重要,而我在此环节中欠缺充分的考虑。

2、教师是否必须选择和幼儿同等的测量对象进行示范

讲解呢?怎样选择才能更好地考虑到每个孩子的视线呢?

对策:

1、可以让孩子们选择椅子靠背的边作为对象进行测

量,这样既能让幼儿的活动空间不会太窄,又有利于幼儿的

探索。

2、值得思考:是否可以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线段,通

过比较清晰的方法来进行示范讲解?

16、大班数学课教案《编译密码》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运用编译和破解等游戏方式,复习巩固10

以内的加减、单数、双数、相邻数等知识;

2、锻炼幼儿运用逆向思维的方式进行运算,培养幼儿

的运算兴趣;

3、让幼儿充分感受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乐趣。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5、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电话号码卡两张;1—10的数字卡;

幼儿准备:熟悉自己家的电话号码;电话号码册、铅

笔、橡皮等。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师:昨天晚上,我接到从我们班转学的豪

豪小朋友打来的电话,他说很想你们,那你们想不想他?如

果想他,怎样和他联系?(让幼儿自由讨论,引出打电话的

想法。)师:他家的电话号码是XXXXXXXX,(出示电话号

码)我们来数数他家的电话号码是几位?(幼儿一起点数)

他家电话号码的第几位数是几?

2、破解密码

(1)复习巩固10以内的加减

①破解密码一一复习巩固设疑激趣师:豪豪想我们了,

就打来了电话,你们如果有事要跟老师讲,也可以给老师打

电话。你们知道李老师(配班老师)的电话号码吗?不过,

她的电话号码是带密码的,我想请你们解一解、猜一猜。破

解密码:师:李老师电话号码的数字分别是:第一个数是2

和4合起来的数,第二个数是……第三个数是…这个电话号

码是多少?验证号码:师:你们猜出来的电话号码到底对不

对呢?我们来打一下,听一听?李老师(电话铃声响后):

孩子们,这是我的手机号码,如果你们有事可以给我打电

话,待会儿请把我的电话号码记录在电话册上,希望你们以

后到了小学后,我们能保持经常联系,因为你们永远都是我

最好的朋友。

②修改密码一一发散思维如:“6”的算式密码除了

“5+1”,还可以设计成什么样的密码?

③互解密码一一督促检查请幼儿互相交换电话密码,进

行口算、验证及修改。

(2)复习、巩同10以内的单数、双数、相邻数及序

数。

①破解电话密码师:我的电话号码也是带密码的、我设

置的密码和李老师的不一样,请你们认真听一下,解一下。

请听题:第一位数字是“倒数的第五个数”,请问这个数字

是几?第二位数字代表什么也没有。第三个数字是“4和6

是它的相邻数”,这个数字是几?…

②验证电话号码

3、编译密码:

(1)师:你们知道自己家的电话号码吗?请你把它们

也编成密码,待会儿让大家破解一下。

(2)幼儿各自编译自家的电话号码。

(3)幼儿互解密码并验证。

4、电话联系小知识

(1)师:假如你的好朋友转学到了外地,在拨打电话

的时候,前面应加拨什么?(所在地区的电话区号)我们的

电话区号是多少?(0512)

(2)师:假如你的联系电话改号了,你怎样做才能和

好朋友继续保持联系?

【活动延伸】

请幼儿把老师和朋友的电话号码记录到自己的电话册

中,并保持经常联系。

活动反思

把10以内的加减用解密的方法让幼儿来练习,幼儿对

活动非常有兴趣,从中也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孩子们积极动

脑发言,课堂气氛较活跃,解题迅速,效果很好;但也存在

不足,在引导幼儿观察手机号与固定电话不同之处时,我担

心幼儿讲不出来,太急燥了自己直接告诉幼儿了这是区号,

可能有些幼儿还不太理解,以后在活动中,要多多放手让幼

儿去领会。

17、大班优秀数学教案《有趣的重叠》含反思

设计意图;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思维

品质、肯动脑、愿挑战、激发幼儿喜欢探究数学的兴趣,正

是我园积极探索的内容。有趣的重叠现象就存在于我们周围

的生活,我们将其转换为具有教育价值的教学内容,让幼儿

在操作探究重叠现象中获得空间目测、空间组合、判断思

维、仔细观察等能力的发展。

教学目标:

1、在操作中感知两个透明的图形完全重叠时会变成一

个个新图案,并获得遮挡现象的经验。

2、在操作中培养幼儿的空间目测、空间方位、想象组

合、分析判断、仔细观察等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1、每位幼儿一份操作学具,一支铅笔,两份操作卡。

2、教具,透明的图形四份,教具纸4大张。

设计理念:

重叠现象是一个枯燥的内容,如何将枯燥的现象转换成

幼儿感兴趣又遵循其学习特点的适宜内容。在设计本活动时

我以以下"三性"为我的设计依据:

第一、要体现活动的主体性。幼儿是学习的主体,幼儿

在前,教师在后,是我在本节活动中希望达到的。

第二、要体现活动的操作性。幼儿年龄小,在本节数学

活动中让幼儿在操作中获得探索新知的经历,获取新知的体

验,是我活动设计的愿望。

第三、要体现活动的梯度性。希望在梯度性的活动过程

中幼儿能不断地根据新的经验进行判断推理,将枯燥的现象

自然地融进孩子的心中,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魔术游戏导入,初感重叠现象。

1、师引入:今天老师带来了两张透明的图形,上面有

什么?

幼儿:这一张上有一个红色梯形,那一张上有两个红色

圆形...

2、师变魔术:现在我要变个神奇的魔术给大家看,请

小朋友仔细看哦!

(师边变魔术边说:〃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师将

两个透明的图形完全重叠变成了一辆红色小汽车。)

师:咦!变成了什么?(小汽车)猜猜是怎么变出来

的?

幼儿:你是将两个图形合在一起的……

师:你们太有才了,一下子就将我的魔术看破了。对,

象这样边对边,角对角地合在一起,就叫完全重叠。这两张

图形完全重叠后变出了一辆小汽车。真是太有趣了!

评析:运用变魔术的形式导入,不仅创设了一个有趣的

游戏情境,激起幼儿探索重叠现象的欲望,而且让幼儿在游

戏中理解了完全重叠的现象。孩子们在“哇!变出一辆小汽车

了”的惊呼中,学习的兴趣被点燃了。

二、独立操作材料,感知重叠后的变化。

1、猜测和实验重叠现象

(1)幼儿猜测

师:我们接着再来变魔术。瞧!(出示两张透明图形)

如果将这两张透明的图形(图(1)完全重叠,你们认为会

变成这里的(图(2)哪一幅图案?

评析:在幼儿独立稍作自测后,师再请幼儿回答,并注

意询问幼儿的不同想法,这样司以给幼儿思考的空间。

师:看来,小朋友的看法不一样,那么怎样才能知道哪

个小朋友的想法是正确的?

幼儿:我们可以来做实验、可以象刚才那样变魔术……

师:这个主意不错。你们那儿也有两个这样的图形,请

小朋友从碟子里拿出来实验一下。

(2)幼儿实验

(3)幼儿交流

师:这两张透明的图形完全重叠之后究竟变出了哪个图

案?

幼儿:最后一个……(师请一幼儿给正确的答案做上标

记。)

评析:这个环节主要目的是让幼儿初步学会空间目测和

空间组合的方法,而这个方法的获得是让幼儿先猜测,而后

让幼儿通过自己独立的操作实验和反思实现的。同时教师要

有机引导导幼儿明白,在意见不统一的情况下,我们唯有做

实验、用实验来验证出真正的结果,这才是做科学的真谛和

精神。

2、目测和想象重叠现象

(1)师幼共同目测

师:刚才我们通过实验找到了准确的答案,现在我们要

提高难度:我们不做实验,只能用眼睛看,脑子想,请你仔

细看一看,想一想,如果这两张透明的图形(图(3)完全

重叠,会变成后面的(图(4)什么图案?(注意提醒幼儿

静心思考、独立思考、有自己的见解。)

幼儿:第三个,第二个……

师:现在的答案有三种,让我们来仔细地观察一下。先

看第二个,不同意的小朋友请说出你反对的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