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93.140
P67
团体标准
T/CWTCA*****-20**
内河航道整治工程交(竣)工验收
质量检测标准
Standardforacceptance(completion)andquality
inspectionofinlandwaterwayregulationproject
(征求意见稿)
20**-**-**发布20**-**-**实施
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发布
目次
1总则.............................................................................................................................................1
2术语.............................................................................................................................................2
3基本规定.....................................................................................................................................3
3.1一般规定............................................................................................................................3
3.2检测工作程序和内容........................................................................................................3
3.3检测报告............................................................................................................................5
4航道尺度交(竣)工检测.........................................................................................................6
4.1一般规定............................................................................................................................6
4.2检测设备............................................................................................................................6
4.3交工验收检测内容与要求................................................................................................6
4.4竣工检测内容与要求........................................................................................................6
5护滩与护底工程交(竣)工检测.............................................................................................8
5.1一般规定............................................................................................................................8
5.2检测设备............................................................................................................................8
5.3交工验收检测内容与要求................................................................................................8
5.4竣工检测内容与要求......................................................................................................11
6护岸工程交(竣)工检测.......................................................................................................12
6.1一般规定..........................................................................................................................12
6.2检测设备..........................................................................................................................12
6.3交工检测内容与要求......................................................................................................12
6.4竣工检测内容与要求......................................................................................................15
7堤坝工程交(竣)工检测.......................................................................................................17
7.1一般规定..........................................................................................................................17
7.2检测设备..........................................................................................................................17
7.3交工验收检测内容与要求..............................................................................................17
7.4竣工检测内容与要求......................................................................................................21
8清礁工程交(竣)工检测.......................................................................................................22
8.1一般规定..........................................................................................................................22
4
8.2检测设备..........................................................................................................................22
8.3交工检测内容与要求......................................................................................................22
8.4竣工检测内容与要求......................................................................................................23
9疏浚工程交(竣)工检测.......................................................................................................24
9.1一般规定..........................................................................................................................24
9.2检测设备..........................................................................................................................24
9.3交工检测内容与要求......................................................................................................24
9.4竣工检测内容与要求......................................................................................................25
10配套工程交(竣)工检测.....................................................................................................26
10.1一般规定........................................................................................................................26
10.2检测设备........................................................................................................................26
10.3交工检测内容与要求....................................................................................................26
10.4竣工检测内容与要求....................................................................................................27
11生态工程交(竣)工检测.....................................................................................................28
11.1一般规定........................................................................................................................28
11.2检测设备........................................................................................................................28
11.3交工检测内容与要求....................................................................................................28
11.4竣工检测内容与要求....................................................................................................30
附录A水下多波束检测要求.....................................................................................................31
附录B交竣工检测抽样方法.....................................................................................................35
附录C本标准用词用语说明.....................................................................................................46
附加说明.......................................................................................................................................47
5
1总则
1.0.1为统一内河航道整治工程交(竣)工验收质量检测方法,制定本标准。
1.0.2本规范适用于内河航道整治工程交(竣)工验收质量检测。
1.0.3内河航道整治工程交(竣)工验收质量检测,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
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
2术语
2.0.1交工验收质量检测AcceptanceQualityInspection
工程交工验收前,建设单位组织开展的工程质量检测活动。
2.0.2工程质量验证性检测ConfirmatoryTestofEngineeringQuality
工程交工验收前,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组织开展的工程质量检测活动。
2.0.3竣工复测CompletionRetest
工程竣工验收前,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组织开展的工程质
量检测活动。
2
3基本规定
3.1一般规定
3.1.1内河航道整治工程交工验收前应开展交工验收质量检测和工程质量验证性
检测,竣工验收前应开展竣工复测。
3.1.2质量检测的数据应真实、可靠、有效。
3.1.3质量检测工作实施前应根据检测目的和内容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编制检测工
作方案,检测工作方案应经委托方确认。
3.1.4内河航道整治工程交(竣)工验收质量检测单位、检测人员和检测设备应
符合下列规定:
3.1.4.1检测单位应取得水运工程试验检测资质等级证书和市场监管机构颁发的
资质认定证书,且其等级证书和资质认定证书的能力范围应覆盖所检测项目及参
数;
3.1.4.2检测人员应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且持有相应专业的水运工程试验检
测资格证书;
3.1.4.3现场检测工作应由两名及以上持相应专业的水运工程试验检测资格证书
人员承担,且应由持相应专业试验检测师资格证书人员担任相应项目的检测负责
人;
3.1.4.4检测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应经检定(校准)或内部校准合格。
3.1.5工程质量验证性检测应重点抽查工程关键部位及质量存疑的工程部位,抽
检样本数量的50%宜与交工验收质量检测抽查样本重复。
3.2检测工作程序和内容
3.2.1检测工作可按图3.2.1的程序进行。
3
图3.2.1检测工作程序
3.2.2相关资料的搜集和现场调查应包括以下内容:
(1)检测内容及需求;
(2)工程的设计图纸、设计变更、施工记录和质量检验等资料;
(3)工程区及周边区域测图;
(4)施工现场控制点资料及参数转换关系,并现场核实。
3.2.3检测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工程概况,主要包括工程规模、结构类型、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建立单
位、开工时间等;
(2)检测目的;
4
(3)检测依据,主要包括依据的标准及有关技术资料等;
(4)检测项目、检测数量、采用的设备及方法等;
(5)检测人员及持证情况;
(6)检测设备、编号及检定(校准)情况;
(7)工作计划进度情况;
(8)安全及环保措施;
(9)其他辅助配合工作。
3.2.4检测时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应处于正常状态,仪器设备的量程及精度应满足
检测项目的要求。
3.2.5检测的原始记录应记录在专用记录纸上,做到数据准确、字迹清晰、信息
完整,不得追记、涂改,如有笔误应杠改并由记录人签字确认。采用自动记录时
应符合相关规定,并留存原始数据内容。
3.2.6现场取样的试件应予以标识并妥善保存。
3.2.7当发现检测数据不足时应进行补充检测。
3.2.8检测数据计算分析工作完成后,应按时提交检测报告。
3.3检测报告
3.3.1检测报告应结论明确、用词规范、文字简练,报告内容应符合行业标准《检
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RB/T214)的要求。
3.3.2检测报告的编制应符合行业标准《公路水运试验检测数据报告编制导则》
(JT/T828)的要求。
3.3.3检测报告应给出所检测项目的检测结果,并做出所检测项目的结果是否符
合设计文件要求或相应检验标准的规定。
5
4航道尺度交(竣)工检测
4.1一般规定
4.1.1航道尺度交(竣)工检测内容主要包括航道水深、航道宽度、弯曲半径、
水流流态等内河航道尺度参数。
4.1.2工程所在河段的水面宽度在1km以下的观测比例尺宜为1:1000~1:2000、宽
度在1km~3km之间的观测比例尺宜为1:5000~1:10000、宽度在3km以上的观测比
例尺宜为1:10000~1:20000。
4.2检测设备
4.2.1检测设备可采用单波束测深仪、多波束测深系统、GNSS测量系统、声学
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CP)等设备。
4.2.2检测用船及设备安装应满足作业要求。
4.3交工验收检测内容与要求
4.3.1航道水深检测应对所测航道区域内进行水深测量。水深测量应按《水运工
程测量规范》(JTS131)及《水运工程测量质量检验标准》(JTS258)有关规定
执行。
4.3.1.1交工验收质量检测应按选定的比例尺进行检测;验证性检测的断面数量
宜不少于交工验收质量检测断面的30%。
4.3.1.2检测应提交测量资料及平面图、断面图等相应图件。
4.3.2航道宽度及弯曲半径检测应按4.3.1条执行。
4.3.2.1应根据水深测量结果对设计的航道宽度及弯曲半径进行复核。
4.3.2.2检测应提交测量资料及平面图等相应图件。
4.4竣工检测内容与要求
4.4.1航道水深检测应符合《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S131)及《水运工程测量
质量检验标准》(JTS258)有关规定,应进行断面观测。
4.4.1.1竣工复测在所测航道区域的进口、出口、中间及设计最小航宽处均应布
6
置测深断面,一般不少于5条断面。
4.4.1.2竣工复测应提交断面图等相应图件。
4.4.2水流流态检测应符合《水运工程水文观测规范》(JTS132)有关规定,检
测内容应包括表面流速流向观测和断面流速流量观测等。
4.4.2.1表面流速流向观测在主航道布置不少于5条线,断面流速流量观测宜选
择不少于3条已有的固定断面。
4.4.2.2水流流态检测应提交表面流速流向和断面流速流量数据资料及图件。
7
5护滩与护底工程交(竣)工检测
5.1一般规定
5.1.1护滩与护底工程交(竣)工检测可适用于采用抛石或铺石、软体排、钢丝
网石笼、透水框架抛投等结构型式的内河航道整治护滩与护底工程;其他类型的
内河航道整治护滩与护底工程检测可参照使用。
5.1.2护滩与护底工程交工验收质量检测和验证性检测内容应包括实体质量、观
感质量、工程资料核查等。
5.1.3护滩与护底工程竣工复测内容应包括实体质量和观感质量等。
5.1.4现场检测工作可根据水位变化和施工进度分阶段开展,并应确保水位条件
满足设备测试条件。
5.2检测设备
5.2.1实体质量检测设备可采用单波束测深仪、多波束测深系统、GNSS测量系
统、全站仪、测量型无人机、三维扫描仪、侧扫声呐、图像声呐、相机、万能材
料试验机、拉力试验机、老化试验箱、取芯机、游标卡尺、直尺、卷尺等。
5.2.2观感质量检测设备可采用单波束测深仪、多波束测深系统、GNSS测量系
统、全站仪、测量型无人机、三维扫描仪、侧扫声呐、图像声呐、相机等。
5.3交工验收检测内容与要求
5.3.1实体质量检测应包括工程整体尺度、混凝土结构性能、材料性能、铺砌及
安装质量等。
5.3.1.1实体质量检测应合理选择检测时机,陆域部位检测可在水位较低时进行,
水域部位检测可在水位较高时进行,材料性能检测可在施工过程中进行。
5.3.1.2整体尺度应根据护滩与护底不同检测类型,检测总长度、高程、轴线位
置、护滩与护底范围等项目
5.3.1.3陆上区域可通过尺量法、GNSS测量或全站仪测量、三维扫描仪、测量型
无人机航测等方式进行观测;水下区域检测可通过测深仪、多波束、侧扫声呐、
图像声呐、潜水等方式进行观测。单个护滩与护底工程的测点密度及检测项目应
8
满足表5.3.1-1的要求。
单个护滩与护底工程整体尺度检测测点密度及检测项目要求表5.3.1-1
检测项目交工验收检测验证性检测
总长度每条(道)观测一处护滩总长度
沿断面线方向,每20m一处,且沿断面线方向,每100m一处且不
高程
不少于5处少于5处
测点密度不大于100m且不少于5
轴线位置测点密度不大于20m
点
护滩与护底范围覆盖设计护底区域/
5.3.1.4混凝土结构性能应根据不同检测类型,检测构件尺寸、混凝土强度;检
测方法应按现行国家及行业标准执行;单个护滩工程的混凝土结构性能检测数量
和检测项目应满足表5.3.1-2的要求。
单个护滩工程的混凝土结构性能检测数量和检测项目要求表5.3.1-2
检测项目交工验收检测验证性检测
每200m抽取一件,且抽取数量不每500m抽取一件且每类构件抽取
构件尺寸
少于10件数量不少于5件
每200m抽取一组,且每类构件抽每500m抽取一组,且每类构件抽
混凝土强度
取数量不少于5件取数量不少于5件
5.3.1.5材料性能检测方法应按现行国家及行业标准执行;单个护滩与护底工程
的材料性能检测项目、参数和数量应满足表5.3.1-3的要求。
单个护滩与护底工程材料性能检测数量和检测项目要求表5.3.1-3
检测项目及参数交工验收检测验证性检测
石料抗压强度、软化系数1处/
钢丝直径、锈蚀情况、镀层每100m抽取1处,且每个护每500m抽取1处,且每每个护
质量滩工程不少于5处滩工程不少于2处
每200m抽取1处,且每个护每1000m抽取1处,且每个护滩
填石粒径
滩工程不少于5处工程不少于1处
土工合成材料力学及每500m抽取1处,且每个护
/
老化性能滩与护底工程不少于2处
每200m抽取1处,且每个护
填充材料粒径及含泥量/
滩工程不少于5处
5.3.1.6铺砌及安装质量应根据不同检测类型,检测抛石、铺石或透水框架等铺
砌厚度、高程、平整度、砌缝顺直、缝宽等内容;检测方法应按现行国家及行业
标准执行。单个护滩与护底工程的铺砌及安装质量检测数量和检测项目应满足表
9
5.3.1-4的要求。
单个护滩与护底工程铺砌及安装质量检测数量和检测项目要求表5.3.1-4
检测项目交工验收质量检测验证性检测
每类结构不大于100m抽取1处,且每类结构不大于500m抽取1
铺砌厚度每个护滩与护底工程每类结构不少处,且每个护滩与护底工程每类
于5处结构不少于2处
每类结构不大于50m抽取1点,且每类结构不大于200m抽取1
高程每个护滩与护底工程每类结构不少点,且每个护滩与护底工程每类
于20处结构不少于5处
每类结构不大于200m抽取1
每类结构不大于50m抽取1处,且
平整度处,且每个护滩工程每类结构不
每个护滩工程每类结构不少于20处
少于5处
每类结构不大于500m抽取1
每类结构不大于100m抽取1处,且
砌缝顺直处,且每个护滩工程每类结构不
每个护滩工程每类结构不少于10处
少于2处
每类结构不大于200m抽取1
每类结构不大于50m抽取1处,且
缝宽处,且每个护滩工程每类结构不
每个护滩工程每类结构不少于20处
少于5处
5.3.1.7实体质量检测应提交相应检测数据及结论;存在泥沙覆盖区域无法观测
时,宜对泥沙覆盖区域范围及覆盖情况进行描述。
5.3.2观感质量检测应对护滩与护底工程外观进行观察和量测,并详细记录外观
缺陷部位、类型、尺寸等信息。
5.3.2.1交工验收质量检测应对护滩与护底工程外观情况进行全部检测,;交工验
证性检测的抽检频率应不低于交工验收质量检测的30%。
5.3.2.2陆上区域可通过拍照、三维扫描仪、测量型无人机航测等方式进行观测;
水下区域可通过多波束、侧扫声呐、图像声呐等方式进行观测。
5.3.2.3观感质量检测应提交缺陷部位的影像或声呐图像资料,并进行缺陷类型、
位置等简要描述;存在泥沙覆盖区域无法观测时,应对泥沙覆盖区域范围及覆盖
情况进行描述。
5.3.3工程资料核查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的
有关规定执行。
10
5.4竣工检测内容与要求
5.4.1实体质量检测应包括整体尺度、混凝土结构性能、铺砌及安装质量等。
5.4.1.1整体尺度应根据护滩与护底不同检测类型,检测总长度、高程等项目,
陆上区域可通过尺量法、GNSS测量或全站仪测量、三维扫描仪、测量型无人机
航测等方式进行观测;水下区域检测可通过测深仪、多波束、侧扫声呐、图像声
呐、潜水等方式进行观测。
5.4.1.2混凝土结构性能应检测构件尺寸、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应按现行国家
及行业标准执行。
5.4.1.3铺砌及安装质量应检测抛石、铺石或透水框架等铺砌厚度、高程、平整
度、砌缝顺直、缝宽等内容;检测方法应按现行国家及行业标准执行
5.4.1.4护滩与护底竣工复测数量宜不少于交工验收质量检测的10%。
5.4.2观感质量检测应对护滩与护底外观进行检测,并重点记录护滩与护底外观
缺陷等情况。
5.4.2.1陆上区域可通过拍照、三维扫描仪、测量型无人机航测等方式进行观测;
水下区域可通过多波束、侧扫声呐、图像声呐等方式进行观测。
5.4.2.2观感质量检测应提交缺陷影像或水下声呐成像资料,并进行缺陷类型、
位置等简要描述。
11
6护岸工程交(竣)工检测
6.1一般规定
6.1.1护岸工程交(竣)工检测可适用于斜坡式护岸结构的内河航道整治护岸工
程;其他类型的内河航道整治护岸工程可参照使用。
6.1.2护岸工程交(竣)工检测检测内容应包括观感质量、实体质量、工程资料
核查等内容。
6.1.3护岸工程竣工复测内容应包括观感质量和实体质量等内容。
6.2检测设备
6.2.1观感质量检设备可采用单波束测深仪、多波束测深系统、GNSS测量系统、
全站仪、测量型无人机、三维扫描仪、侧扫声呐、图像声呐、相机等设备。
6.2.2实体质量检测设备可使用除6.2.1条设备以外,还可使用回弹仪、钢筋保护
层测定仪、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仪、万能材料试验机等设备。
6.3交工检测内容与要求
6.3.1观感质量检测应对护岸工程进行全面观测,并重点记录外观缺陷等情况。
6.3.1.1观感质量检测应合理选择检测时机,水下部位检测可在水位较高时进行。
6.3.1.2陆上区域可通过拍照、三维扫描仪、测量型无人机航测等方式进行观测;
水下区域可通过多波束、侧扫声呐、图像声呐等方式进行观测。
6.3.1.3交工验收质量检测应对所有护岸工程外观情况进行检测;交工验证性检
测应对不少于30%且不少于两座独立护岸外观情况进行检测。
6.3.1.4观感质量检测应提交缺陷影像或水下声呐成像资料,并进行缺陷类型、
位置等简要描述;存在泥沙覆盖区域无法观测时,宜对泥沙覆盖区域范围及覆盖
情况进行描述。
6.3.2实体质量检测应包括整体尺度、混凝土结构性能、材料性能、铺砌及安装
质量等。
12
6.3.2.1实体质量检测应合理选择检测时机,水下部位检测可在水位较高时进行,
材料性能检测可在施工过程中进行。
6.3.2.2整体尺度检测陆上区域可通过尺量法、GNSS测量或全站仪测量、三维扫
描仪、测量型无人机航测等方式进行观测;水下区域检测可通过测深仪、多波束、
侧扫声呐、图像声呐、潜水等方式进行观测。单座护岸整体尺度检测项目与测点
密度应满足表6.3.2-1的要求。
单座护岸整体尺度检测检测项目及测点密度要求表6.3.2-1
检测项目交工验收质量检测验证性检测
坡顶线位置沿水流方向,每100米一处沿水流方向,每500米一处
总长度每座每座
坡度垂直于水流方向,每100米一处垂直于水流方向,每500米一处
平台高层及宽度沿水流方向,每100米一处沿水流方向,每500米一处
排水明沟宽度及深度每条排水沟抽取3处每条排水沟抽取3处
截流沟宽度及深度沿水流方向,每100米一处沿水流方向,每500米一处
6.3.2.3混凝土结构性能检测方法应按现行国家及行业标准执行。单座护岸的混
凝土结构性能检测项目和检测数量应满足表6.3.2-2的要求。
单座护岸混凝土结构性能检测项目和检测数量要求表6.3.2-2
检测项目交工验收质量检测验证性检测
按每类构件总数的10~15%按每类构件总数的2%~3%分别
构件尺寸分别抽取,且每类构件抽取抽取,且每类构件抽取数量不少
数量不少于10件于5件
按每类构件总数的5%~10%按每类构件总数的1%~2%分别
混凝土强度分别抽取,且每类构件抽取抽取,且每类构件抽取数量不少
数量不少于5件于5件
按每类构件总数的2%~5%
混凝土厚度分别抽取,且每类构件抽取/
数量不少于3件
按每类构件总数的5%~10%
碳化深度分别抽取,且每类构件抽取/
数量不少于5件
按每类构件总数的5%~10%按每类构件总数的1%~2%分别
钢筋保护层厚分别抽取,且每类构件抽取抽取,且每类构件抽取数量不少
数量不少于5件于5件
按每类构件总数的1%~2%按每类构件总数的0.2%~5%分
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分别抽取,且每类构件抽取别抽取,且每类构件抽取数量不
13
检测项目交工验收质量检测验证性检测
数量不少于2件少于1件
6.3.2.4材料性能检测方法应按现行国家及行业标准执行。单座护岸的材料性能
检测项目和检测数量应满足表6.3.2-3的要求。
单座护岸材料性能检测项目和检测数量要求表6.3.2-3
检测项目交工验收质量检测验证性检测
石料抗压强度、软化系数抽取2处抽取1处
钢丝直径、锈蚀情况、镀层每100m抽取1处,且每座每500m抽取1处,且每座护岸
质量护岸不少于5处不少于2处
每200m抽取1处,且每座每1000m抽取1处,且每座护
填石粒径
护岸不少于5处岸不少于1处
土工合成材料力学及老化每500m抽取1处,且每座
/
性能护岸不少于2处
每200m抽取1处,且每座
填充材料粒径及含泥量/
护岸不少于5处
6.3.2.5铺砌及安装质量检测方法应按现行国家及行业标准执行,对于非混凝土
护面的铺砌及安装质量可在现场进行面层剥离检测。单座护岸的铺砌及安装质量
检测项目和检测数量应满足表6.3.2-4的要求。
单座护岸铺砌及安装质量检测项目和检测数量要求表6.3.2-4
检测项目交工验收质量检测验证性检测
每类结构不大于100m抽取每类结构不大于500m抽取1
铺砌厚度1处,且每座护岸每类结构处,且每座护岸每类结构不少于
不少于5处2处
每类结构不大于50m抽取每类结构不大于200m抽取1
高程1点,且每座护岸每类结构点,且每座护岸每类结构不少于
不少于20处5处
每类结构不大于50m抽取每类结构不大于200m抽取1
平整度1处,且每座护岸每类结构处,且每座护岸每类结构不少于
不少于20处5处
每类结构不大于50m抽取每类结构不大于200m抽取1
相邻块体高差1处,且每座护岸每类结构处,且每座护岸每类结构不少于
不少于20处5处
每类结构不大于100m抽取每类结构不大于500m抽取1
砌缝顺直1处,且每座护岸每类结构处,且每座护岸每类结构不少于
不少于10处2处
每类结构不大于50m抽取每类结构不大于200m抽取1
缝宽1处,且每座护岸每类结构处,且每座护岸每类结构不少于
不少于20处5处
14
检测项目交工验收质量检测验证性检测
每类结构不大于50m抽取每类结构不大于200m抽取1
错台1处,且每座护岸每类结构处,且每座护岸每类结构不少于
不少于20处5处
每座护岸每类结构不少于
剥离检测每座护岸每类结构不少于1处
3处
6.3.2.6实体质量检测应提交相应检测数据及结论;存在泥沙覆盖区域无法观测
时,宜对泥沙覆盖区域范围及覆盖情况进行描述。
6.3.3工程资料核查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的
有关规定执行。
6.4竣工检测内容与要求
6.4.1观感质量检测应对护岸外观选定位置进行检测,并重点记录护岸外观缺陷
等情况。
6.4.1.1陆上区域可通过拍照、三维扫描仪、测量型无人机航测等方式进行观测;
水下区域可通过多波束、侧扫声呐、图像声呐等方式进行观测。
6.4.1.2竣工复测应对不少于一座护岸外观情况进行检测,检测部位可以竣工验
收组或质量监督机构指定位置为准。
6.4.1.3观感质量检测应提交缺陷影像或水下声呐成像资料,并进行缺陷类型、
位置等简要描述。
6.4.2实体质量检测应包括整体尺度、混凝土结构性能、材料性能、铺砌及安装
质量等。
6.4.2.1整体尺度可检测护岸长度、坡度、平台高层、平台宽度、排水明沟宽度、
排水明沟深度、截流沟宽度、截流沟深度等项目,陆上区域可通过尺量法、GNSS
测量或全站仪测量、三维扫描仪、测量型无人机航测等方式进行观测;水下区域
检测可通过测深仪、多波束、侧扫声呐、图像声呐、潜水等方式进行观测;测点
位置及数量以实际指定为准。
6.4.2.2混凝土结构性能应检测构件尺寸、混凝土强度等指标;检测方法应按现
行国家及行业标准执行;测点位置及数量以实际指定为准。
6.4.2.3铺砌及安装质量应检测铺砌厚度、高程、平整度、相邻块体高差、砌缝
顺直、缝宽、错台等内容;检测方法应按现行国家及行业标准执行。检测方法应
15
按现行国家及行业标准执行;测点位置及数量以实际指定为准。
6.4.2.4护岸工程竣工复测数量以现场指定为准。
6.4.2.5实体质量检测应提交相应检测数据及结论。
16
7堤坝工程交(竣)工检测
7.1一般规定
7.1.1堤坝工程交(竣)工检测可适用于采用抛石、混凝土预制构件、现浇混凝
土、模袋混凝土、钢丝网石笼、充填袋等结构形式的内河航道整治堤坝工程,其
他类型的内河航道整治堤坝工程可参照使用。
7.1.2堤坝工程交工验收质量检测和验证性检测内容应包括实体质量、观感质量、
工程资料核查等。
7.1.3堤坝竣工复测内容应包括实体质量和观感质量等。
7.1.4现场检测工作可根据水位变化和施工进度分阶段开展,并应确保水位条件
满足设备测试条件。
7.2检测设备
7.2.1观感质量检测设备可采用单波束测深仪、多波束测深系统、GNSS测量系
统、全站仪、测量型无人机、三维扫描仪、侧扫声呐、图像声呐、相机等设备。
7.2.2实体质量检测设备可使用除7.2.1条设备以外,还可使用回弹仪、超声检测
仪、碳化深度仪、钢筋保护层测定仪、混凝土涂层厚度仪、涂层拉拔仪等设备。
7.3交工验收检测内容与要求
7.3.1观感质量检测应对坝体外观进行观察和量测,并详细记录外观缺陷部位、
类型、尺寸等信息。
7.3.1.1交工验收质量检测应对堤坝工程外观情况进行全部检测;交工验证性检
测的抽检频率应不低于交工验收质量检测的30%。
7.3.1.2陆上区域可通过人工量测、拍照、三维扫描仪、测量型无人机航测等方
式进行观测;水下区域可通过多波束、侧扫声呐、图像声呐等方式进行观测。
7.3.1.3交工验收质量检测应对所有坝体外观情况进行检测;交工验证性检测应
对不少于30%且不少于两座坝体外观情况进行检测。
7.3.1.4观感质量检测应提交缺陷部位的影像或声呐图像资料,并进行缺陷类型、
位置等简要描述;存在泥沙覆盖区域无法观测时,应对泥沙覆盖区域范围及覆盖
17
情况进行描述。
7.3.2实体质量检测应包括工程整体尺度、混凝土结构性能、材料性能、铺砌及
安装质量等。
7.3.2.1实体质量检测应合理选择检测时机,陆上部位检测可在水位较低时进行,
水下部位检测可在水位较高时进行,材料性能检测可在施工过程中进行。
7.3.2.2整体尺度应根据不同检测类型,检测坝头位置、总长度、坝顶高程、轴
线位置、坝顶宽度、坡比、坝头附近河床冲刷、坝根接岸区域岸坡变形或损毁等
项目;陆上区域可通过尺量法、GNSS测量或全站仪测量、三维扫描仪、测量型
无人机航测等方式进行观测;水下区域检测可通过测深仪、多波束、侧扫声呐、
图像声呐、潜水等方式进行观测。坝体的测点密度及检测项目应满足表7.3.2-1
的要求。
单座坝体整体尺度检测测点密度及检测项目要求表7.3.2-1
检测项目交工验收质量检测数量及频率验证性检测数量及频率
坝头位置观测一处坝头位置观测一处坝头位置
总长度一条一条
沿坝轴线方向,每20m一处,且沿坝轴线方向,,每100m一处,
坝顶高程
不少于5处且不少于5处
轴线位置每20m一处,且不少于5处每100m一处,且不少于5处
垂直坝轴线,每20m一处,且不垂直坝轴线,每100m一处,且不
坝顶宽度
少于5处少于5处
垂直坝轴线,每20m一处,且不垂直坝轴线,每100m一处,且不
坡比
少于5处少于5处
覆盖整治建筑物以外区域不小于
坝头附近河床冲刷50m范围,观测点间距不大于/
7.5m
坝根接岸区域岸坡变覆盖整治建筑物以外区域岸坡,
/
形或损毁上下游各不不小于100m范围
7.3.2.3混凝土结构性能检测方法应按现行国家及行业标准执行,每座坝体的混
凝土结构性能检测项目和检测数量应满足表7.3.2-2的要求。
18
单座坝体混凝土结构性能检测数量和检测项目要求表7.3.2-2
检测项目交工验收质量检测验证性检测
大型构件按每类构件总数
大型构件按每类构件总数的
的10~15%分别抽取,其他
2%~3%分别抽取,其他类型构
构件尺寸类型构件按每200m抽取一
件按每5000m抽取一件,且每
件,且每类构件抽取数量不
类构件抽取数量不少于5件
少于10件
大型构件按每类构件总数
大型构件按每类构件总数的
的5%~10%分别抽取,其他
1%~2%分别抽取,其他类型构
混凝土强度类型构件按每200m抽取一
件按每500m抽取一件,且每类
件,且每类构件抽取数量不
构件抽取数量不少于5件
少于5件
大型构件按每类构件总数
的2%~5%分别抽取,其他
混凝土厚度类型构件按每500m抽取一/
件,且每类构件抽取数量不
少于3件
大型构件按每类构件总数
大型构件按每类构件总数的
的5%~10%分别抽取,其他
1%~2%分别抽取,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教师公寓出租合同样本
- 2025车辆承包合同范本
- 电信诈骗的分析与对策
- 科技节庆活动的多元策划与实施经验
- 趣味数学课堂寓教于乐的秘密武器
- 2024年智慧物流投资申请报告
- 2024年农业运输机械项目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酒店客房预订取消退款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创业型企业环保设施改造升级与合规审查合同4篇
- 2025年北师大版九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5年上半年江苏连云港灌云县招聘“乡村振兴专干”16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DB3301T 0382-2022 公共资源交易开评标数字见证服务规范
- 人教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压轴题练习
- 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原卷版)
- 俄语版:中国文化概论之中国的传统节日
- 2022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真题(县乡卷)及答案解析
- 妇科一病一品护理汇报
- 哪吒之魔童降世
- 2022年上海市各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 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新高考Ⅱ)含答案
- 我国无菌包装行业消费量已超千亿包-下游需求仍存扩容潜力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