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SDA 0006-2024 重庆市城镇再生水工程设计标准_第1页
TCSDA 0006-2024 重庆市城镇再生水工程设计标准_第2页
TCSDA 0006-2024 重庆市城镇再生水工程设计标准_第3页
TCSDA 0006-2024 重庆市城镇再生水工程设计标准_第4页
TCSDA 0006-2024 重庆市城镇再生水工程设计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勘察设计协会团体标准重庆市城镇再生水工程设计标准DesignStandardforMunicipalReclaimedWaterProjectT/CSDA0006-2024主编单位:重庆纵横工程设计有限公司重庆大学批准单位:重庆市勘察设计协会施行日期:2024年9月20日2024年 重庆重庆市勘察设计协会文件渝设协字〔2024〕14号关于发布团体标准《重庆市城镇再生水工程技术设计标准》的通知各有关单位:准号为,自年9月年8月日爛爛爛爛前 言依据重庆市勘察设计协会《关于2021年第一批团体标准立项的通知》(渝设协字﹝2021﹞62号)要求编制本文件。本文件共分7章,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定义、3.基本规定、4.水源与原水输送系统、5.出水水质与水量、6.再生水处理系统、7.再生水输配系统。本文件由重庆市勘察设计协会归口管理,由重庆纵横工程设计有限公司、重庆大学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重庆市勘察设计协会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在执行过程中,如有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有关资料和建议寄送给重庆纵横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宝圣湖街道食品城大道18号重庆广告产业园15幢7单元34026主编单位: 重庆纵横工程设计有限公司重庆大学参编单位:重庆市风景园林规划研究院中国市政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重庆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姜文超张茂申李 莎张 为雷锦涛姚娟娟慕静静贾建青吕文秀刘锋刚敖良根李进丰黄文钟王胜己魏 欣马 念周 政毛传贵李 果魏静婉孙 通黄丽萍文方金倪建华曾于芹吕 淼张苏军王亭亭主要审查人:王峰青 王 峰 吴 欣 陈 垚 蒲贵兵爛爛爛爛1010目 次总 则 2术语和定义 3基本规定 4水源与原水输送系统 6出水水质与水量 8再生水处理系统 9再生水输配系统 10本文件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1211 总 则本文件适用于重庆市以城镇污水或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为水源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城镇再生水工程设计。重庆市城镇再生水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文件外,尚应符合国家和重庆市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2 术语和定义municipalreclaimedwater理后,达到一定水质要求,满足某种或多种使用功能要求,可以进行有益使用的水。municipalreclaimedwaterproject厂、再生水站。2.3生态补水ecologicalwateraugment为满足生态需求,以补充地表水水体水量或改善水体水质为目的的城镇再生水利用。33 基本规定用的原则。水量设计、再生水处理系统设计、再生水输配系统设计、安全防护和监测控制设计等内容。并与城镇给水排水、水环境治理、海绵城市等专项规划以及涉及到再生水利用方向的农业、林业等相关专项规划相协调。城镇再生水工程可整体设计,分期实施。近期设5~1010~20定城镇再生水工程输配系统的设计水量、水压和水质。城镇再生水工程宜与城镇雨水资源化利用工程统一设计。式等,应根据再生水的水源、用途、用户分布、水质水量要求及利用便利性,结合城镇污水处理厂规模、处理工艺、出水水质、用地等建设现状以及山地丘陵地形条件和流域上下游关系,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合理确定。再生水处理系统与污水处理厂合并建设时,附属设施及附属设备应统一规划建设及配备。独立建设的再生水处理系统应根据再生水的水质目标以及处理工艺,合理设置附属设施及附属设备。50使用年限宜按材质和产品更新周期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次污染,对产生的污泥及浓缩液进行处理处置,符合相关环保要求。抗浮、防渗、防腐、防冻、防洪等方面的有关要求。城镇再生水工程供水配套设施及运营管理措施应根据再生水用途要求确定。城镇再生水工程应配置消毒、取样、水质监测和计量措施。术。水务系统平台,统一调度管理。不能同步建设时,应预留智慧水务系统接入条件。54 水源与原水输送系统GB50335求外,还应满足系统空间布局要求。GB50014设计进水水质;以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或各级处理单元出水作为水源时,设计进水水质应按实际运行出水水质及原设计出水水质综合分析确定。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执行。原水输送系统应与污水处理系统相协调。城镇再生水工程与污水厂分建时,原水输送系统设计应以充分的地勘资料为依据,并与建设规划和用地设计相协调。城镇再生水工程的原水自污水厂尾水接出时应设置流量分配及检修设施。与污水厂独立建设的再生水厂(站)原水集水池容积应结合再生水厂(站)的运GB50013GB50014《泵站设计标准》GB50265的有关要求。再生水厂(站)前的进水泵应满足《泵站设计标准》GB50265的有关要求。集水池宜按照地下或半地下式设计,并满足相关安全要求。城镇再生水工程原水集水池应设置溢流管道,溢流水原则上应接回至原尾水排放管合并排放。与污水厂独立建设的再生水厂(站)原水输送系统的配电及控制系统应结合再生水厂(站)协调设计。7出水水质与水量城镇再生水工程的设计出水水质应根据再生水用途及系统形式确定。GB/T41018生态补水时还应符合水体用途的要求,用于污水源热泵系统水源时,应满足污水源热泵系统及设备的设计要求。环和循序利用时,设计用水量应考虑各再生水用途的消耗量。工程设计规模时还应考虑再生水水源的可供水量。以城镇污水厂出水或各级单元出水为水源时,城镇再生水工程水源可供水量应根据系统模式、利用量及排放量的匹配关80%。50335,并应符合各用途的国家、行业及重庆市的设计标准。析,并充分考虑节水措施而确定。当采用用水定额方法进行用水量计算时,应参照同地同类用水数据分析来确定定额,缺少数据时,应采用相应条件下的下限值。愿调查、有关接入规定等确定。再生水处理系统市现有经验。城镇再生水处理系统宜在各出水单元的出水管处设置取样口,单元宜搭配灵活,便于根据进、出水水质情况对处理单元进、出水进行切换。再生水处理系统自用的生产和杂用水应采用再生水。再生水处理系统应设置事故排放设施。独立设置的再生水厂(站)可结合道路距离等设计起吊措施。对于地下式的再生水厂(站),当结合附近道路采用移动式起吊措施时,应优化设备出入口设计。小型再生水厂(站)的工艺单元宜选用成套化设备。9再生水输配系统7.1城镇再生水工程的输配方式应根据城市用地现状和规划、再生水规划、再生水用户等合理确定。7.2再生水压力输配管道系统水力计算、敷设及附属设施设置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的有关规定,重力输配管渠系统水力计算、敷设及附属设施设置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的要求。涉及到农业等其他行业时,还应满足相关国家、行业和地方的规定。7.3城镇再生水工程可能产生水锤危害的供水泵站及输配水管线,应采取水锤防护措施。7.4再生水输配管道平面和竖向布置应根据国土空间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结合地形确定,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的要求。7.5再生水输配系统宜有保障管网水质稳定的措施。7.6采用洒水车进行再生水输配时,应在充分调查用户水量需求、作业方式、道路情况等条件的基础上合理确定接水点及补水点。7.7再生水输配系统必须在所有组件和附属设施配置防误用的耐久标识。本文件用词说明 为便于在执行本文件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执行”。11引用标准名录《城市给水工程项目规范》GB55026《城乡排水工程项目规范》GB55027《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城镇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分类》GB/T18919《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地下水回灌水质》GB/T1977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农田灌溉用水水质》GB2092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绿地灌溉水质》GB/T25499GB/T41016GB/T41017GB/T41018《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污水自然处理工程技术规程》CJJ/T54《城镇供水与污水处理化验室技术规范》CJJ/T182《河湖生态环境需水计算规范》SL/T712《山地城市室外排水管渠设计标准》《区域集中供冷供热系统技术标准》《再生水利用效益评价指南》T/CSES01《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GB20922GB/T25499GB/T19923GB/T18921GB/T18920《工业锅炉水质》GB/T1576GB/T19772《电子级水》GB/T11446.1《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GB/T1214513重庆市勘察设计协会团体标准重庆市城镇再生水工程设计标准T/CSDAXXXX-202X条文说明目 次1 总 则 15基本规定 17水源与原水输送系统 21出水水质与水量 23再生水处理系统 27再生水输配系统 10151 总 则染、保障水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十四五以来,我国发布了《节约用水条例》等多项法规、规划、方案和指南,要求加快推进再生水利用。重庆市也出台多项关政策、规划和方案,要求加快推进再生水利用。为指导重庆市城镇再生水利用工程的设计,保障重庆市城镇再生水工程的建设和发展,依据当前行业发展形势,结合重庆市城镇污水处理条件,立足重庆市水资源利用、水环境保护、水生态改善等需求,综合国内外城镇再生水利用工程设计的相关标准和先进理念,制定本文件。目前污水再生利用有城镇污水集中再生利用、工业园区(内)筑小区中水回用等形式。工业园区再生水工程或建筑小区中水工程的设计可参考本文件。本文件既适用于在已建城镇污水厂基础上改建的城镇再生水工程,也适用于以再生利用为主要出路、按再生水厂标准新建的城镇再生水工程,在此情况下,城镇再生水工程的水源为城镇污水,城镇再生水工程包括前段城镇污水收集和输送系统。本文件适用对象不包括生活饮用水。近年来我国和重庆市发布了多个与城镇污水再生利用相关的规范和标准,本文件应以其为依据或与其相协调。上述现行规范和规范包括但不限于:国家标准《城乡排水工程项目规范》GB55027、《城市给水工程项目规范》GB55026、《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城镇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水回用导则再生水厂水质管理》GB/T41016、《水回用导则污水GB/T41017GB/T41018GB/T42247按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T50050水用于建筑物或小区使用的有关技术要求,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中水设计标准》GB50336GB50288境补水的,用水量预测应符合包括《河湖生态环境需水计算规范》SL/T712的有关要求;城镇再生水工程的原水应符合《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城CJJ/T182技术政策。173 基本规定本条规定城镇再生水工程设计原则。再生水利用是自然——社会健康水循环、循在用水量预测时充分考虑降低用水量的措施;应将再生水纳入宏观水资源统一配置,协调好再生水与供水、再生水与污水处理和排放、再生水与污水资源和能源利用、再本条规定重庆市城镇再生水工程设计应包括的主要设计内容。城镇再生水工程设再生水输配系统设计,包括再生水输配管网、车载运输系统、附属构筑物和建筑物等设计。城镇再生水工程设计还包括安全防护和监测控制、运行维护规程和要求、智慧水务、以及配套的建筑、结构、配电、节能、环保、通风、控制等内容。城镇再生水工程设计深度可参考国家和重庆市市政给水工程的有关设计深度文件和审查要点。重庆市统一规划体系要求。已批复的再生水规划和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应作为设计依据,并论证其在设计阶段的合理性和适宜性。城镇再生水工程应符合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区域和城镇水资源综合规划,设计阶段应对上述规划进行梳理和协调性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在设计文件中予以体现。设计年限宜采用国土空间规划、污水再生利用、给水、排水和污水处理等专项规划的年限,再生水厂(站)近5~1010~20要体现再生水利用工程建设的可持续性,以远期规划年限校核设计输配水主干管线或输配设施。城镇再生水工程涉及到多类多个用户,输配系统(包括管网或车载运输系统等)需要的设计水量、水压和水质可能存在差异。对于个别要求明显更高的,不宜作为整个输配系统的设计基础,可自行增建相应的水量储存、水质深度净化、水压提升等设施。水源,在用途、水质要求、空间布局和输配线路等方面近似,结合重庆市再生水工程设计经验,规定宜考虑二者尽可能共用处理设施和输配系统统一设计,以集约用地,节约城镇地下空间,实现规模效益。本条规定城镇再生水工程的总体设计要求。城镇再生水工程的总体设计要在用户分布和水质水量调查、输配水管线路由踏勘等工作基础上,对城镇污水处理厂规模、处理工艺、出水水质、用地等情况进行充分的调查和分析,考虑不同用途保证率差异处理标准及工艺方案。结合重庆大学开展的有关研究,城镇再生水工程的经济合理性与系统形式和空间布局有密切关系,应妥善处理好水源和用途、区域和流域等关系,含工业园区共用再生水水源、再生水处理系统或输配系统,并考虑多用途的循环和循序利用的可能性。再生水用户调查可参考《城镇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2016第3.0.6址除满足系统形式和空间布局要求外,还应满足《城镇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GB/T42247T/CSES01以及有关研究文献,根据技术经济分析相关规定进行,体现工程设计应通过综合技术经济比较,确保技术先进可靠、经济合理、因地制宜。本条规定了再生水厂处理系统附属设施和附属设备的设置原则。本条强调,再生除臭、化验、办公等生产及附属设施基础上,按实际需要合理设置。目前国内再生水统一规划建设。独立建设的再生水处理系统,由于再生水水质标准不同以及原水水质19的差别,再生水处理工艺也会存在较大差别,要根据具体情况尤其是水质监测项目的需要,合理配置相关的附属设施和附属设备,还应考虑原水(即污水厂出水)输配系统和附属设施。城镇再生水工程在厂站、泵站等处均可能产生废液和固废,本条规定其废液和废弃物的处置原则。应本着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的原则,对再生水处理系统产生的污泥和浓缩废液进行妥善处理处置,并确保出路可行、可靠、可控、合法、合规。再(站在城镇建有污泥集中处理处置设施时,再生水处理系统产生的污泥可委托集中处理处置;不具备上述条件的,再生水处理系统与污水处理厂合建或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与再生水处理系统一并建设时,产生的污泥应统一处理处置;污泥浓缩、消化及脱水废液应回流至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再生水厂(站)的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单独设置时,应进行充分论证。的山地地形特点,与污水厂分建的城镇再生水工程的选址常常受到限制,加上一些新建区域建筑弃土管理不善的问题,再生水处理系统(再生水厂、站)和输配水泵站等都会涉及到高切坡、深基坑和高填方的问题,重庆市城镇再生水工程的高程设计等应综合考虑并优化,否则应进行相关论证和措施设计以满足现行高切坡、深基坑和高填方等方面的规定。在实践中由于建设时序、主体和污水厂用地限制等原因,会存在从污水厂尾水排放管引水至异地选址再生水厂的情况,由于污水厂厂址标高一般按照设计洪水位进行控制,所以当从污水厂外污水排放管接出再生水水源时,其位置可能会低于设计洪水位,从而给原水输送和集水池带来洪水淹没风险和设计难度,加之一般沿江、临水地质情况常常较为复杂,故这种情况下宜从污水厂厂内接出尾水并保持输配管渠和附属设施高于设计洪水位,否则应采取相关措施满足防洪要求。中设置,有的需要用户自行设置。例如,再生水用于工业冷却用水时,一般需要进行水质稳定处理、菌藻处理和进一步改善水质的其他特殊处理,其处理程度和药剂的选择,由用户通过试验或参照相似条件下循环冷却水的运行经验确定;用于城市杂用水和景观环境用水时,应进行水质水量监测、补充消毒、用水设施维护等工作。在工程设计中,根据再生水用户需要提出用水管理要求,再生水用水设施应和再生水处理设施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协调再生水消毒、输配系统和用水终端,妥善安排消毒措施。不同再生水用途均对水质有特定要求,城镇再生水工程应在再生水原水、出厂水、管道特定位置和终端用户等处配置取样点,并妥善设计安排水质监测和监管措施。再生水计量是再生水科学利用的重要措施之一,应在再生水处理系统进水、出水、输配系统及用户端妥善配置计量设施。根据对重庆市现有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厂的调研,当再生水处理系统与污水厂由不同的业主建设和运行管理时,由于住建委和生态环境行业主管部门通常在污水厂尾水出厂位置设置计量设施,再生水处理系统取水一般需要位于计量设施之后,但这常常会带来一些问题,例如:污水厂采用氯消毒时,会给后续再生水处理系统的生物处理单元带来重要破坏,需要进行脱氯,这就可能会带来氯的浪费。因此,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再生水处理系统应与污水厂和行业主管部门沟通,妥善安排计量方法和措施,避免资源和能源浪费。管、给水用连续玻纤带缠绕增强聚乙烯复合管等,在满足经济适用、绿色低碳和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城镇再生水厂(站)工艺单元设计应优先采用重庆市城乡建设领域推荐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等,涉及到植物应用时(如人工湿地),应优先选择本地植物物种。214 水源与原水输送系统GB50014定,根据调查资料确定,或参照邻近城镇、类似工业区和居住区的水质确定。当无调40g/(人·d)~60g/(人·d)40g/(人·d)~70g/(人·d)人人0.9g/(人·d)~2.5g(人·d)计算,并充分考虑服务区现状及未来发展情况、排水体制、管网系统构成及水质沿程变化(如化粪池、污水管网中的有机物衰减等)等因素;以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或各级处理单元出水为水源时,应调查分析污水处理厂实际运行进出水水质、原设计出水水质,以及水质可能变化情况,综合分析确定。水收集和输送管网按照《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执行。污水处理系统在位置、水质等方面会影响再生水厂(站)的进水系统。在位置方面,再生水厂(站)与污水处理系统分建时,可能出现尾水排放管位于城镇防洪水位以下的情况,再生水厂(站)进水系统的构成及设计应与此相适应。在水质方面,实地调研发现,在现有污水厂排污口设置和出水流量计量规定下,部分采用氯消毒污水厂尾水的再生水处理系统的生物处理单元会受到尾水余氯浓度的影响,因此,再生水厂(站)的进水系统应保证后续生物处理单元免受污水处理消毒的影响,必要时应设置余氯浓度监测和消减措施。此外,与污水厂分建的再生水厂进水系统常常位于洪水可能会忽略地质勘查,本条要求应收集完善的有关地质勘察资料作为再生水厂(站)进水系统的设计依据。另外,滨水空间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与污水厂分建的再生水厂进水系统应与滨江、滨河用地建设规划和设计相协调。再生水厂(站)不同、流量分配的问题。因此,再生水厂(站)自污水厂尾水接出时应采用方便可靠的流量分配及检修设施。当污水厂和再生水厂的业主不同时,流量控制措施宜可远程控制。本条规定再生水厂(站)计标准外,考虑到城镇再生水厂(站)可能采取连续、间歇运行策略,集水池的容积应与再生水厂(站)的运行策略相适应。考虑到进水变化及安全问题,再生水厂(站)以上超高应满足有关设计要求。另外,根据国内生态环境排水许可相关管理规定,集水池溢流水原则上应接回至原污水厂尾水排放管,否则应按规定获得排水许可。再生水厂(站)与污水厂(站)厂(站)的距离关系,协调设计配电及控制系统,必要时可设置独立的配电及控制设施。23出水水质与水量5.1本条规定城镇再生水设计水质的确定原则。近年来城镇再生水用途不断扩大,已不局限于现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分类》GB/T18919甚至现行《水回用导则再生水分级》GB/T41018中所涉及的用途,比如城镇再生水可用于集中冷热源工程和生态基流目的的补水等。此外,城镇再生水工程还涉及到统一供水和分质供水多种模式。因此,城镇再生水工程设计出水水质的确定应根据再生水用途及系统模式而确定,可采用统一的设计水质,或分别采用几种水质。个别水质要求更高的用户,可自行补充处理达到其水质要求。当有多种用途循环和循序利用时,再生水设计水质应根据循环和循序利用确定或复核各环节的水质要求。《水回用导则再生水分级》GB/T41018给出的再生水分级标准为:级别水质基本要求a典型用途对应处理工艺CC2GB5084(旱地作物、水田作物)bGB)bc)等用的二级处理工艺主要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C1c)等BB5GB5084(蔬菜)bGB20922(露地蔬菜)b农田灌溉c(蔬菜)等在二级处理的基础上,采用三级处理和消毒工艺。三级处理工艺可根据需要,选择以下一个或多个技术:混凝、过滤、生物滤池、人工湿地、微滤、超滤、臭氧等。B4GB/T25499绿地灌溉等B3GB/T19923工业利用(冷却用水)等B2GB/T18921景观环境利用等B1GB/T18920城市杂用等AA3GB/T1576工业利用(锅炉补给水)等在三级处理的基础上,采用高级处理和消毒工艺。高级处理和三级处理可以合并建设。高级处理工艺可根据需要选择以下一个或多个技术:纳滤、反渗透、高级氧化、生物活性炭、离子交换等。A2GB/T19772(地表回灌)地下水回灌(地表回灌)等A1GB/T19772(井灌)(井灌等GB/T11446.1工业利用(电子级水)GB/T12145(火力发电厂锅炉补给水)备注:的水质标准要求确定;GB5084GB20922中规定的较严值。农田灌溉应满足水污染防治法的要求,保障用水安全。A、B、C12种用途,并给出了相应的水质基本要求。该水质要求结合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系列水质标准及有GB/T18921针对的景观环境用水为满足景观环境功能需要的用水,即用于营造和维持景观水体、湿地环境和各种水景构筑物的水,再生水用于景观环境用水还应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GB18918GB/T18921尚未完全覆盖用于流量补充目的的生态基流之类的用水和用于水质修复目的的用水需GB/T41018所涉及的景观环境利用之外的生态补水等需求时,应符合水体功能区所确定的水体用途和水域级别的要求;当用于水体水质修复时,还应结合补水量以及水体目标水之后设计流量确定再生水设计水质。污水源热泵系统技术是城镇污水水量和能量综合利用的有益方式,近年来在国内外的应用日益广泛,因此,污水源热泵系统是城镇再生水工程的重要内容。目前重庆市已有悦来生态城等多个城镇污水厂尾水用于集中供冷供热系统实践,再生水用于区域集中供冷供热系统是符合重庆市建筑可再生能源政策和特色的优势利用途径之一。当城镇再生水工程包括污水源热泵系统时,系统形式和设备选择应符合国家、行业和重庆市的有关要求和规定,其中当再生水用作区域集中供冷供热系统水源时,设计出水水质应符合区域集中供冷供热系统及设备的水质设计要求,满足现行《区域集中供冷供热系统水质要求,当有这种利用方式需求和条件时,可考虑循序利用,将区域集中供冷供热系统退水作为城镇再生水工程水源。当用户有更高水质要求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再生水设计水质,或考虑局部深度处理。再生水设计水质会影响到再生水处理工艺设计、处理成本、经济效益核算及项目25决策,在实际工程案例中常常发现,工程前期准备和设计阶段确定的再生水用户后期会不使用再生水,从而造成财务收益受到较大的影响,因此,当城镇再生水工程设计水质确定后,宜建议建设单位与主要用户形成一定协议予以明确和约束,作为设计附件材料。本条规定城镇再生水工程的设计用水量。设计用水量基本包括各用途利用量、输配系统损耗量。当存在现状难以预计的利用量时,宜充分考虑一定的发展余量,可按未计入现有用途的潜在用途估算,条件不足时可参照《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计算,但这时宜考虑工艺设备制水量的灵活搭配。输配系统漏损水量需根据特定的输配方式及其使用年限和环境条件等分析确定。对于管道输配方式,漏损水量可参照现行行业标准《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CJJ92确定,一般情况下可取再生10%~12%设计水量的确定还应考虑各用途的循环利用率,合理确定初始用水量和新鲜补水量。本条规定城镇再生水工程的设计规模。城镇再生水工程的设计规模为最高日用水量与自用水量之和。鉴于城镇再生水工程水源的变化关系,确定城镇再生水工程的设计规模时,还应考虑再生水水源的流量变化、污水处理设施、流量调节设施等条件下的可供水量。在确定最高日设计用水量时,应避免将不同用水量简单叠加,而应考虑不同用途之间的逐日变化情况,尽可能优化组合不同用途的用水时间和特征。此外,201220122.3节。城镇再生水工程涉及到不同用途、模式、空间特征和受纳水体情况,再生水水源水量应结合系统模式,协调、匹配好排放量、利用量和调蓄量的关系。考虑到污水厂出水量的稳定性等因素,规定再生水水源的设计水量一般不宜超过污水处理厂旱季规模的80%。GB50335以及其他有关水源热泵系统技术标准。对于生态补水用途,目前在用水量认定上存在一定的做法,有些统计中将高标准的污水排放直接作为生态补水量。生态补水量与特定的生态环境用水需求有关,可参照《河湖生态环境需水计算规范》SL/T712执行。涉及水体应用的再生水设计水量应考虑水力条件、季节性用水需求、运行状况和水体水质变动情况的影响。本条规定再生水用水量指标的取值方法。在确定再生水用水量指标时,应基于现状调查和充分的分析论证,并考虑强化节水措施对用水指标的影响。再生水作为非传统水源,也应考虑节约用水。应避免随意或简单套用规范用水量定额进行再生水用水量预测。对于替代传统城市供水用途的再生水量,应根据现有用水情况进行趋势和影响因素分析,结合节水措施来进行。对于新增的再生水用水量,应优先基于同地区同应结合节约用水措施选用相应条件下定额下限值。再生水是对现用水对象的替代,其使用受规划、用户使用意愿以及再生水接入规定等影响较大,也会对常规供水系统的使用产生影响。因此,应结合用地现状和国土空间规划全面梳理潜在的用户,在此基础上进行用户数量、规模、发展等基础调查,进一步选择典型类型用户和潜在大客户等,进行使用意愿调查,必要时需提前签署使用意向协议。此外,关于接入的政策规定对于确定用户对象及其数量规模也有较大影2012法限定,对于一些属于当地特定法规确定的物业,当有再生水可以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