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丹东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统编版能力评测(上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1页
辽宁省丹东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统编版能力评测(上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2页
辽宁省丹东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统编版能力评测(上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3页
辽宁省丹东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统编版能力评测(上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4页
辽宁省丹东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统编版能力评测(上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丹东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统编版能力评测(上学期)试卷及答案

姓名____班级____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1、书写(每题5分共1题)1).读拼音,写字词。

评卷人得分2、填空题(每题2分共5题)1).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1)生活中有些现象sīkōngjiànguàn_________,只要你能见微知著,独立思考,勇于shíjiàn_______,就会有所成就,就会赢得róngyù_______。

(2)1927年,白色kǒngbù_______笼罩,面对cánbào_______的匪徒施以的非人的kùxíng_______,李大钊坚贞不屈,英勇就义。今天的美好生活,是无数gémìng_______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阅读,让我们抚今追昔,鉴往知来。2).“文言坊”:

《两小儿辩日》中:一儿举出“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日始出时去人近,___________”。一儿举出“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日初出远,___________”。两小儿笑孔子的原因是:___________。(填原文)3).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________绣上了________________。

(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动地描绘了乡村月夜下,人们谈论丰收的景象。

(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把天气由雨到晴的迅速转变描绘得境界大开,令人神清气爽。

(4)诗中有情。“________________,还来就菊花”是诚挚的友情;“移舟泊烟渚,________________”是浓浓的羁旅之情;“________________,游子身上衣”是依依不舍的亲情。4).日积月累,腹有诗书。

(1)于谦以石灰作比喻,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也成了千古名句。

(2)《学弈》一文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刻画了两人学弈时的不同表现。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

(3)小明想在成长纪念册的扉页上选一句名言激励自己,他可以写:__________。

(4)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过一句名言:“夫孝,德之本也”。所以,我们要及时孝敬、陪伴父母,莫要“树欲静而风不止,__________”。

(5)老师经常教育我们遇事不必钻牛角尖,要学会变通,正如《周易》中所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5).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稻秧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

①这三句话写出了夏天是_________________的季节。

②我还会续写上面的句子:________长,________长,________是一天一天地________________。

(2)农历六月前后,是稻谷生长旺盛的阶段,这时的稻谷也正是快要抽穗的时候,正如北方农家谚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3、选择题(每题2分共3题)1).藏书阁中有①《爱丽丝漫游奇境》②《鲁滨逊漂流记》③《尼尔斯骑鹅旅行记》④《汤姆·索亚历险记》⑤《安徒生童话》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外国文学作品。如果想依次开展对安徒生、马克·吐温、塞尔玛·拉格洛夫、丹尼尔·笛福这四位作家的作品研究,正确的取书顺序是()A.⑤②④①B.⑤④③②C.⑤④①②D.⑤④①⑥2).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准确的一项是()A.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B.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C.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3).如图表示“走”的本义,下列句子中的“走”跟它意思不一样的一项是()A.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B.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C.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D.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评卷人得分4、句子训练(每题10分共1题)1).大熊猫吃竹子。(把句子描述的画面写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5、连线题(每题4分共2题)1).词语连线。

严格的

态度

发挥

电灯

严肃的

要求

发扬

问题

严峻的

后果

发明

作用

严重的

考验

发现

优点2).古诗名句我会连。

王师北定中原日

蜻蜓飞上玉搔头

行到中庭数花朵

每于寒尽觉春生

造物无言却有情

家祭无忘告乃翁

自在飞花轻似梦

闻道龙标过五溪

杨花落尽子规啼

无边丝雨细如愁评卷人得分6、排序题(每题5分共2题)1).将下面的句子重新排列,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

)一天,生物研究所的人打电话找万宝全爷爷,请他去一下。

(

)万宝全爷爷知道了以后说:“这些毛病‘百音盒’全能治好。”

(

)果然,没多久,奶牛、母鸡、番茄的病全治好啦!

(

)万宝全爷爷制作了一只奇妙的“百音盒”,它能给各种动植物

治病。

(

)原来,这里的一号奶牛挤不出奶了,三号浦东鸡已有两天不生蛋了,番茄长得又小又稀。

(

)说着打开“百音盒”,盒子里放出了各种频率的超声波。2).把下列句子排成一段通顺的话,将序号写在括号里。()“谢谢您!”小白兔说完就放心地睡了。()兔妈妈不在家。()小黄狗跑过来说:“小白兔,让我守卫在你家的门口。”()晚上,天上没有星星。()小白兔胆子小,不敢睡觉。评卷人得分7、判断题(每题5分共1题)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

)

2.《漂亮老师与坏小子》中米兰梦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歌唱家。(

)

3.《城南旧事》中兰姨娘是敢于追求自己的理想和幸福生活的人。(

)

4.《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英国的马克·吐温。(

)

5.《赤壁之战》中黄盖周瑜使用“苦肉计”诈降曹操。(

)评卷人得分8、诗词鉴赏(每题10分共1题)1).品读下面两首小令,填空答题。(一)天净沙·秋思

(二)天净沙·秋马致远

白朴枯藤老树昏鸦,

孤村落日残霞,小桥流水人家,

轻烟老树寒鸦,古道西风瘦马。

一点飞鸿影下。夕阳西下,

青山绿水,断肠人在天涯。

白草红叶黄花。1.这两首小令都描写了__________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写了十种景物,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__________之情,给人__________的感觉,其中表现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白朴《天净沙·秋》却没有悲凉的情绪,曲中________________一句使全曲静中有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色彩鲜明地描绘出了秋天的美景。

2.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悉。B.“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之美。C.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加动人。D.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3.白朴的《天净沙·秋》,前三句用孤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个典型景物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在这一片宁静中,突然掠过__________,飞下地面,使人心为之一动。评卷人得分9、书面表达(每题15分共1题)1).开心习作园。

编写故事。(环境:月光下的村庄

人物:流浪狗朵朵、少年天天)评卷人得分10、现代文阅读(每题5分共1题)1).阅读。

【材料一】①在很多当地人眼中的荔湾区,特别是西关一带,是最具广州本土文化特色的地方。②走进西关的一家面馆,让我们来看一下一碗正宗的广式云吞面长什么样?云吞在下,面在上,没有青菜,只有韭黄。吃云吞第一口先喝汤,那汤是用新鲜的猪骨、大地鱼、河虾熬制,是云吞面的精华所在。接着,把面蘸醋吃,这样吃口感层次丰富,不会破坏汤的鲜美。最后,再咬上一口那皮滑馅嫩的云吞,那味道会让你久久不能忘记。③很多人都吃过肠粉吧,在布上直接制作的肠粉你吃过吗?在西关,布拉肠最为出名,相比普通的肠粉,布拉肠粉纤薄而富有弹性,吃起来爽滑微韧,这恰到好处的口感深受广州人的欢迎。④逛累了,来一碗糖水吧。西关的糖水,并不是“糖加水”,而是各式各样的甜品。广式甜品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王公贵族宴会后吃的一种有助消化的甜汤,到了宋代,以糖为主料的甜食正式出现在民众的餐桌上。西关的糖水既有传统的红豆沙、双皮奶、芝麻糊,又有新潮的椰汁西米露、杨枝甘露等,令人垂涎欲滴。广州人喜欢吃糖水和广州的地域、气候有关。广州气候炎热,容易上火,一碗柔和的糖水能起到清热滋润的作用。(选自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有改动)

【材料二】(1)“广州人食之研究,是甲于全国者。”

——《广州食话》(1924年)(2)“广东人对于别的问题都满不在乎,唯独对于吃的问题,是非常华贵、非常考究。”——《上海鳞爪》(1935年)(3)“挂炉鸭和油鸡是南京式的,干烧鲍鱼和叉烧云南腿是四川式的,点心方面又有扬州式的汤包烧卖……集合各地的名菜,形成一种新的广菜……"——冼冠生(民国食品大王)(4)“《回家吃饭》这档节目的录制时间通常是2个小时,但凡是广东来的师傅做粤菜,录制时间就会增加30分钟或者是1个小时。因为广东师傅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我们从漫长的时间当中,能够淋漓尽致地感受到粤菜好吃,是因为背后这一份精神,让人特别尊敬。”——王小丫(央视知名主持人)1.阅读文段时,不同的阅读任务,有不同的阅读方法。根据表格中的阅读任务和阅读内容,填写合适的阅读方法。阅读任务阅读内容阅读方法了解荔湾美食的特点材料一_________材料二_________

2.有关部门要拍摄一部荔湾美食的宣传短片,阅读【材料一】,完成下面题目。

(1)下面哪个最适合作为宣传短片的片名。(

A.荔湾欢迎您

B.饮食文化

C.食在广州,味在西关

D.民以食为天

(2)在宣传短片中,主持人要根据美食的特点,制作一张美食导图,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3.荔湾美食是粤菜的组成部分,它发展至今,一直受人喜爱,这有赖一代代美食制作者的辛勤付出。阅读【材料二】,请总结出粤菜之所以长盛不衰的三个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荔湾是广府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历史文化资源丰富。除美食外,荔湾的历史文化街区、古建筑、民俗、曲艺等都很有特点。请结合你的了解,选取其中一样,用两三句话向来荔湾游玩的客人介绍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