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沪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1/0A/3F/wKhkGWd7vPeAWPlsAAFH0ZDh4ec726.jpg)
![2024年沪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1/0A/3F/wKhkGWd7vPeAWPlsAAFH0ZDh4ec7262.jpg)
![2024年沪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1/0A/3F/wKhkGWd7vPeAWPlsAAFH0ZDh4ec7263.jpg)
![2024年沪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1/0A/3F/wKhkGWd7vPeAWPlsAAFH0ZDh4ec7264.jpg)
![2024年沪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1/0A/3F/wKhkGWd7vPeAWPlsAAFH0ZDh4ec726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沪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212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1、下列操作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将二氧化碳通入水中B.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将二氧化碳倾倒入盛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D.将二氧化碳加压降温压缩成干冰2、厨房炒青菜时,油锅过热着火,下列灭火措施适宜的是()A.加少量水B.倒掉油C.倒入大量菜D.撒上沙子3、如图是模拟膈肌变化与呼吸之间关系的装置图;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甲图表示吸气,膈肌收缩B.乙图表示吸气,膈肌舒张C.甲图表示呼气,膈肌舒张D.乙图表示呼气,膈肌收缩4、四川盆地内夏季出现频率最高的天气最可能是()A.B.C.D.5、下列各种摩擦中,应该设法减少的是()A.机器运转时,各部件之间的摩擦B.翻书时,手指与纸之间的摩擦C.走路时,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D.拧瓶盖时,手与瓶盖之间的摩擦6、如图所示;涛涛将盛满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贴近书本,并逐渐改变玻璃杯子到书本的距离,尝试透过玻璃杯观看书上的鹦鹉图片(圆圈中的鹦鹉图与书本中的鹦鹉图实际大小相等),他所看到像不可能是()
A.B.C.D.7、如图是小明自创的”大炮”示意图。当瓶内产生的气体增多时,瓶塞会水平向右冲出,若此时所有外力全部消失,瓶塞将()A.立即沿竖直方向下落到地面上B.向上运动C.水平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D.立即静止8、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下面从该图获取的信息中,正确的是()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2B.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C.该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为52.00%D.该原子的原子核外有24个电子9、智能手机的出现造就了低头族,导致人群近视率急剧增加,下列关于近视的叙述正确的是()A.看得清远处的物体B.晶状体曲度变大C.成像在视网膜后方D.眼球前后径变小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0、兰州人民广播电台现办有三套节目,第一套为新闻综合广播,发射频率为AM954kHz、FM97.3MHz,其中AM表示____;发射频率为AM954kHz的电磁波波长为____m(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11、被誉为“海上丝绸之路”见证﹣宋代沉船“南海一号”,被成功打捞出海.“南海一号”沉没于水下20m深,受到海水的压强为____Pa,亚洲第一吊“华天龙”缓慢吊起沉船,沉船出水前,受到的浮力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艘宋代古船排水量(船满载时的总质量)为600吨,则古船在满载时受到的浮力为____N.(g=10N/kg,海水的密度为1.03×103kg/m3)12、“五•一”期间,爸爸开车带着小明去登山.从小明家到山脚下用时30min,车的里程表显示本次行驶的路程为36km,爸爸开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km/h;小明登上山顶时,感觉呼吸有些困难,这是因为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____.13、一个身高1.8米同学站在平面镜前1.5m处,则镜中的像距离平面镜____m,像的身高为____m,当他对着镜子后退1m后,他在镜中的像的大小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4、发光二极管只允许电流从二极管的正极流入,负极流出.如图所示,将两只二极管与线圈连成并联电路,并将两只二极管的正负极接成相反情形.使磁铁在线圈中左右移动,此时会看见两只发光二极管轮流发光.该装置发光根据的是____原理,生活中根据这一原理工作的机器有____.小波同学认为用一只发光二极管也可以,为什么要用两只呢?我们可以这样说服小波:实验中要用两只二极管的好处,是因为可以方便地研究____的关系.15、如图为我国新型反潜巡逻机.机尾的“棍子”叫做磁异探测器,它能将潜艇经过海域引起的磁场强弱变化转化为强弱变化的电流,从而发现潜艇的存在.下列图中能解释磁异探测器工作原理的是: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6、水果存久了重量会减轻,是因为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17、农民给植物松土是为了促进植物根的呼吸作用。18、把萌发的种子放在保温瓶中几小时后,保温瓶中的温度较原来降低了19、柳树重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柳树从水中吸收氧气,把氧气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20、蔬菜大棚内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增加产量。21、为了充分利用阳光,每块土地种植的农作物越多越好。评卷人得分四、作图题(共2题,共12分)22、如下图所示,重为10N的物体A静止在物体B上,请用力的图示法在图中画出它对物体B的压力F。23、图中足球重4.25N,试画出这个足球受到的力的图示(不考虑空气阻力)。评卷人得分五、其他(共3题,共6分)24、(l)图1中OA′是入射光线AO的折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BO的折射光线OB′的大致位置.
(2)请在图2中标出通电后螺线管和小磁针的N极.
25、根据图中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请在图中标出螺线管的S极和电源的正极.
26、按要求作图(请保留作图痕迹):
(l)如图甲所示.A′B′是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平面镜.
(2)如图乙所示;小块从斜面上A处由静止滑下,经水平木板表面上的B处,最终停在C处.画出木块在B处时水平方向的受力示意图.
(3)如图丙(a)所示,小华用笤帚在扫地,O为支点,作用在A点的动力为F1.在图(b)中画出作用在B点的阻力F2的示意图及其力臂l2.
评卷人得分六、解答题(共1题,共4分)27、图甲所示是家庭中常用的一种插线板.小宇同学在使用中发现:开关断开时指示灯不亮;插孔不能提供工作电压;开关闭合时指示灯亮,插孔能提供工作电压;如果指示灯损坏,开关闭合时插孔也能提供工作电压.根据以上描述,请在图乙中画出开关.指示灯和插孔的连接方式,并把接线板与电源线接通.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1、D【分析】【解答】A.二氧化碳溶于水同时有新物质生成;既有物理变化又存在化学变化.
B.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的过程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有新物质碳酸钙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二氧化碳灭火利用二氧化碳密度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既有化学变化也有物理变化.
D.二氧化碳制成“干冰”的过程中只是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所以选D.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2、C【分析】【解答】A.油的密度比小;油会漂浮于水面上,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更大,更容易燃烧,所以A措施不适宜;
B.把油倒掉也会燃烧;达不到灭火的目的,所以B措施不适宜;
C.倒入大量的菜可以降低油的温度;所以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所以C措施适宜;
D.撒上沙子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但是这不是合适的方法,所以D措施不适宜.
所以选C.
【分析】根据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和各种方法的使用条件进行分析.3、C【分析】【解答】图中甲膈肌舒张;膈肌顶部升高,肺缩小,表示呼气,图中乙膈肌收缩,膈肌顶部下降,肺扩张,表示吸气.
故选:C
【分析】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4、B【分析】【分析】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它们都有特定的含义.
【解答】解:表示降雪、表示雷雨、表示霜冻、表示沙尘暴.四川盆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且易出现雷雨天气.
故选:B.5、A【分析】【分析】
(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2)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减小压力,减小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摩擦力;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
【解答】
有益摩擦要增大;有害摩擦要减小.
A;机器运转时;各部件之间的摩擦属于有害摩擦.因此在压力一定时,加润滑油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摩擦力.
B;翻书时;手指与纸之间的摩擦属于有益摩擦,否则手就翻不开书页;
C;走路时;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属于有益摩擦.要设法增大,否则我们会在原地打滑;
D;拧瓶盖时;手与瓶盖之间的摩擦,属于有益摩擦,要设法增大.
故选A.6、D【分析】【分析】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
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透明的物品能形成中间厚边缘薄;如:玻璃杯中盛满水;塑料大棚上的积水、远视镜片等都相当于凸透镜,能具有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或所成像的特点.
【解答】解:因为左右方向的玻璃杯面是一个弧形样子;中间厚边缘薄,与凸透镜一样,所以是左右方向发生变化;
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即左右变大;
当物距大于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即左右颠倒;
当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即左右颠倒;
当物体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即左右颠倒.
由于玻璃杯面上下相同(不是弧形样子);不会起到放大作用,所以像与图片应该是左右发生变化,而上下与图片相同,故不可能出现D选项中的图片.
故选D.7、C【分析】【分析】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当物体不受外力时,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判断出物体一开始的运动状态,就可以判断在外力消失后的运动状态.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和掌握.明确物体在外力消失前的运动状态,就可以判断在外力消失后的运动状态.【解答】解:瓶塞水平向右冲出,处于运动状态,此时所有外力全部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瓶塞将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水平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
故选C.8、D【分析】【分析】由图中元素周期表可知;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所能得的信息为:原子序数;元素种类、核外电子数等内容.【解答】解:A、由图可知,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4,故A错误;
B;由汉语名称“铬”;则知其为金属元素,故B错误;
C;由图是不可能看出该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的;故C错误;
D;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原子的原子核外有24个电子,故D正确.
故选D.9、B【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属于识记性内容,比较简单。近视眼的成因是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对近视眼的矫正可通过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进行纠正。
【解答】形成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晶状体曲度变大,眼球前后径变大,折光能力太强,光线在视网膜前方成像,应佩戴凹透镜来矫正近视眼,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故选项B正确,A、C、D错误。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0、调幅314.5【分析】【解答】(1)AM、FM指的是电磁波的两个频率段,其中AM称为调幅,FM称为调频;(2)频率f=954kHz=9.54×105Hz,电磁波速度C=3×108m/s,根据波长、频率、波速的关系:波速=波长×频率,所以波长
故答案为:调幅;314.5.
【分析】(1)在一般的收音机或收录音机上都有AM及FM波段,事实上AM及FM指的是无线电学上的二种不同调制方式,AM:AmplitudeModulation称为调幅,而FM:FrequencyModulation称为调频.(2)任何频率电磁波的速度都是C=3×108m/s,根据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式C=λf可以计算频率或波长.11、2.06×105不变6×106【分析】【解答】解:
(1)“南海一号”受到水的压强为:
p=ρgh=1.03×103kg/m3×10N/kg×20m=2.06×105Pa;
(2)沉船没出水前;船排开水的体积不变,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沉船受到的浮力不变;
(3)古船在满载时受到的浮力:
F浮=G排=m排g=600×103kg×10N/kg=6×106N.
故答案为:2.06×105;不变;6×106.
【分析】(1)已知“南海一号”在水下的深度;根据公式p=ρgh可求“南海一号”受到水的压强;
(2)“华天龙”在缓慢吊起沉船没出水前;船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所受到的浮力变化情况;
(3)船的排水量是指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即船满载时的总质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受到的浮力12、72减小【分析】【解答】解:
(1)t=30min=0.5h;
爸爸开车的平均速度v===72km/h;
(2)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大气压逐渐减小.
故答案为:72;减小.
【分析】(1)知道时间和路程;利用速度公式求平均速度;
(2)大气压和高度有关,随高度的增加,大气压越来越低,空气越来越稀薄,含氧量越低,人感到呼吸困难.13、1.51.8不变【分析】【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分析解答此题.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大小相同;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像与物对应点连线与镜面垂直;像为虚像;要牢记.
【解答】解:因为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由于该同学离镜面的距离为1.5m,故镜中的像距离平面镜也是1.5m;
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所以像高等于人的身高,即1.8m;
因为像的大小与物距无关;所以当他对着镜子后退1m后,他在镜中的像的大小不变.
答案为:1.5;1.8;不变.14、电磁感应|发电机|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的方向【分析】【分析】(1)磁铁和线圈发生相对运动;线圈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就会产生感应电流;(2)感应电流的方向和磁场方向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有关,当其中一个因素变化时,电流的方向就会发生变化,二极管要发光,必须让电流从它的一端流向另一端,不能反向流动;发电机就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制成的;(3)线圈在磁场中向左和向右运动时,都会产生感应电流,且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的方向;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的方向有关.【解答】解:(1)磁铁和线圈之间发生了相对运动,线圈做了切割磁感线的运动,就会产生感应电流,使二极管发光;(2)发电机就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制成的;(3)线圈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时,感应电流的方向就会放生改变,从而使不同的发光二极管发光,即用两个二极管可以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的方向的关系.
故答案为:电磁感应;发电机;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的方向.15、电磁感应【分析】【分析】电子设备最终将磁信号转换为变化的电流;因此是一个发电机;分析选项中的原理,即可做出判断.【解答】解:由题意分析可知,磁异探测器,能将潜艇经过海域引起的磁场强弱变化转化为强弱变化的电流,属电磁感应现象,与发电机的原理相同.
故答案为:电磁感应.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6、A【分析】【解答】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植物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水果存久了,水果进行长时间的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导致重量会减轻。因此水果存久了重量会减轻,是因为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所以题干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呼吸作用是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上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呼吸作用反应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17、A【分析】【解答】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要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农民给植物松土,是为了让根部能够得到更多的氧气,促进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要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18、B【分析】【解答】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萌发的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同时一部分能量是以热的形式散失,所以瓶内的温度会升。故此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生物细胞利用氧将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在生物体的线粒体中进行的。19、B【分析】【解答】土的重量只减少了很少一部分;说明植物的生活还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但量很少;只浇灌纯净的水5年后,被柳树吸收后大部分(99%)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一部分作为了光合作用的原料。而柳树苗从空气中吸收的氧气是用来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的,会使重量减轻;而柳树苗能不断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等有机物,积累在柳树的体内,是柳树增重的主要原因。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20、A【分析】【解答】在温室中种植蔬菜;要使蔬菜产量得到提高,就要提高蔬菜的光合作用的效率,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是二氧化碳,所以,蔬菜大棚内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就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强度,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就多,因此可以增加产量。所以题干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21、B【分析】【解答】合理密植是增加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种植农作物时;如果过稀,使阳光照到地面,造成浪费,会减产;如果过密,植物叶片互相遮挡,不能充分进行光合作用,也会减产。因此种植农作物时应合理密植不是越密越好。
【分析】合理密植是指在单位面积上;栽种作物或树木时密度要适当,行株距要合理。一般以每亩株数(或穴数)表示。株距;行距要多少才算合理,必须根据自然条件、作物的种类、品种特性、以及耕作施肥和其他栽培技术水平而定。
故答案为:错误。四、作图题(共2题,共12分)22、如图:
【分析】【分析】画物体A对物体B的压力;受力物是B,作用点在接触面上,画在接触面的中点,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物,所以此力的方向向下,由于自由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所以物体B受到压力大小等于物体A的重力,即10N,在图中要描述清这些特点.
【解答】
(1)确定一个标度为5N,如图;(2)确定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的中点;〔3〕沿垂直于接触面向下的方向画一条线段,长度等于标度的2倍,〔4)在线段的末端画上箭头,并标识F=10N23、【分析】【分析】足球在空中飞行;(不考虑空气阻力)只受重力作用,方向是竖直向下的.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会用力的示意图表示重力的作用点和方向.【解答】解:踢出去的足球,(不考虑空气阻力)足球只受重力作用,从重心竖直向下画,标出符号G,如图:
五、其他(共3题,共6分)24、【分析】【解答】解:(1)入射光线AO和BO;BO入射角小,所以BO的折射光线OB′的折射角也较小,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进口临床治疗仪器合同协议
- 2025年消肿散结类用药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式
- 2025年二手小康住宅买卖协议模板
- 2025年船专用码头项目提案报告模稿
- 2025年高强度耐磨黄铜合金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板
- 2025年出租车租赁承包合同
- 2025年临时工派遣协议
- 2025年企业间股权质押贷款协议书标准文本
- 2025年城市绿色交通基础设施策划规划协议
- 2025年专利代理人委托协议书
- 《突发事件应对法》考试题库150题(含答案)
- 2025-2030年中国汽车用铅酸蓄电池市场发展趋势展望与投资策略分析报告
- 天津市和平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末质量调查物理试卷(含解析)
- 《呼吸》系列油画创作中诗意建构的研究与实践
- cpk自动计算电子表格表格
- 第五章 曲线运动(基础夯实)-高一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单元巩固检测
- the sad young men上课
- 年晋煤集团薪酬管理办法
-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学校管理制度汇编
- JJF1727-2018噪声表校准规范(高清版)
- 护士针刺伤论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