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湘师大新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860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清政府在两次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清政府的武器装备落后B.社会制度的落后C.当时中国社会经济落后D.清政府临战时战和不定2、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维新变法运动不是洋务运动的简单继续,而是有了质的飞跃。与洋务运动相比,这个“质的飞跃”体现在戊戌变法是为了()A.维护和加强封建制度B.抵抗侵略、救亡图存C.实行资本主义民主制度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3、毛泽东是中国20世纪的又一位巨人,他给新中国带来的历史性巨变是()A.辛亥革命B.抗日战争的胜利C.开国大典D.改革开放4、下列史实与国共两党合作无关的是()A.黄埔军校B.北伐战争C.中共一大召开D.国民党一大召开5、【题文】1956年1月,上海市副市长兴奋地宣告:“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这一伟大胜利是我们人民的胜利。”他如此激动是因为上海完成了()A.工商业改造B.人民公社化C.“一五”计划D.土地改革6、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皖系军阀首领是A.冯国璋B.段祺瑞C.张作霖D.唐继尧7、11、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的事件是A.新中国的成立B.三大改造的完成C.一五计划的实施D.中共八大的召开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8、1913年“宋案”发生后,孙中山和黄兴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对袁世凯,发动“______”,因力量涣散而失败;1935年12月,在中共领导下,北平学生反对日本策划的“华北自治”,发动了“______”,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9、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图中相应的方框内。A.开国大典,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B.率先在农村实行包产到户的地方C.沿江开放城市起“龙尾”作用的城市10、1946年6月,国民党公开撕毁《双十协定》,进攻中原解放区。______(判断对错,正确A,错误B)11、猜猜看:请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相关的内容(10分)1.中山装的创始人——2.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3.1937年12月,日军在南京屠杀中国军民的数目——4.抗日战争中,百团大战的指挥者是——5.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沿用了1300多年的——12、李鸿章先后创办了____、上海机器织布局等企业,张之洞创办湖北织布官局和汉阳铁厂等企业。13、提出“中国梦”宏伟蓝图的国家领导人是:______;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______奋斗目标。14、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长征的胜利结束。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5、(判断题:正确打钩,错误打叉。)太平军将领李秀成率军在青浦、慈溪两次击败美国人华尔统领的“洋枪队”,并最终击毙华尔。()16、为了贯彻“一国两制”政策,香港回归后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经济特区()17、新中国建立后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1952年底全国大陆全部完成土地改革。18、抗日战争中,邱少云在烈火中严守潜伏纪律,英勇牺牲。19、在中国近代史上,最先占领中国领土和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分别是英国和俄国。()20、1988年建立的海南省经济特区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______(判断对错)21、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简答题(共4题,共36分)22、探究题。
下面一组图片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农村关系的调整。
(1)图1情景所反映的重大事件是什么?依据的法律性文件是什么?
(2)观察图2情景“入社”的“社”指什么?“入社”就是要引导农民走什么道路?
(3)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目的都是为了?23、13、回顾我国近代化历程的重要特征是以民主代替专制、以法制代替人治、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代替以君主为代表的封建贵族特权,以工业化代替传统农业,不断的推进我国现代化。请回答:(1)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和法制化。1953年,我国提出了“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这里的“一化”是指什么?我国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的标志是什么?(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第一部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叫什么?它诞生的意义是什么?它规定我国的根本社会制度是什么?这个制度建立起来的标志是什么?(3)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巩固、完善的过程,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是在什么时期?这个时期结束的标志是什么?那个时期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又成果突出,逐步走上了依法治国的道路?(4)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有什么关系?24、根据提示完成下列各题。
(1)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引起全国上下不满的方针是______。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行的政策是______。
(3)我国城市改革的重点是______。
(4)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的原则是______。
(5)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______。25、以下是有关中国近代史知识的学习卡片,请你根据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卡片一:主题:列强的侵略
。历史事件不平等条约影响鸦片战争《南京条约》①甲午中日战争②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③《辛丑条约》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卡片一中①②③处应填写的内容是:①____②____③____。卡片二:
(2)图Ⅰ所纪念的历史事件是;以图Ⅱ杂志为主要阵地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3)请你根据图Ⅰ图Ⅱ的内容,写出卡片二的主题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B【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两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失败的根本原因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两次鸦片战争中,因为清政府的武器装备落后,当时中国社会经济落后,清政府临战时战和不定,社会制度的落后等清政府均以失败而告终,但是根本原因是社会制度的落后,故选B。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的侵华罪行·太平军抗击洋枪队【解析】【答案】B2、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戊戌变法的相关内容。在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中,洋务运动学习的是西方的科学技术,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开端。而戊戌变法学习的是西方的政治制度,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开启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道路。戊戌变法是一场变法图存的政治运动,希望通过变法使中国富强,抵抗西方列强的侵略。故选B。【解析】B3、C【分析】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国家赢得了独立,人民当家做了主人.
故选C.
本题考查新中国的成立.
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解析】C4、C【分析】据所学知;1924年,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随后在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成立了黄埔军校,1926年,两党又进行了北伐战争.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共两党又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击日本的侵略,所以ABD三项都与国共两党合作有关.C项中共一大召开与国共两党合作无关.
故选C.
本题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国共两党合作的相关史实.
国共两党在历史上有过两次合作,这两次合作是考查了重点知识,识记合作后所取得的重大成果,认识合则两利,斗则两伤.【解析】C5、A【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三大改造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1956年初,全国范围出现社会主义改造高潮,资本主义工商业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实现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故选A项。
考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需要指出的是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解析】【答案】A6、B【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北洋军阀的相关知识点。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势力比较大的有直系、皖系和奉系。直系军阀的首领是冯国璋,皖系军阀的首领是段祺瑞,奉系军阀的首领是张作霖。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解析】B7、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三大改造的历史意义。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也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选B。
【解析】B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8、略
【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1913年“宋案”发生后,孙中山和黄兴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对袁世凯,发动“二次革命”,因力量涣散而失败;1935年12月,在中共领导下,北平学生反对日本策划的“华北自治”,发动了“一二•九运动”,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故答案为:
二次革命;一二•九运动。
本题主要考查二次革命和一二•九运动的相关史实。掌握基础知识即可作答。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二次革命和一二•九运动的相关史实。【解析】二次革命;一二•九运动9、略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改革开放的的准确识记;是一道图表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识记图表。依据所学知识可以知道,开国大典在北京举行;最早实行改革的农村省份是安徽省;我国沿江开放城市:芜湖;九江、岳阳、武汉和重庆;据此可知,沿江开放城市起“龙尾”作用的城市是重庆。依据上述分析,对照图表填写即可。
【解析】A——北京
B——安徽C——重庆10、A【分析】1946年6月;蒋介石公开撕毁《双十协定》,国民党20多万人,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故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A。
本题主要考查全面内战爆发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全面内战爆发的相关史实。【解析】A11、略
【分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的相关内容。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感到西装样式繁琐、穿着不便,中国传统的长衫等又不能充分表现中国人奋发向上的精神。于是他就以当时日本流行的学生制服为基样,制作了中山服。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辛亥革命2.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相关内容。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结束。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红军不怕远征难3.本题考查的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相关内容。八一三事变以后,日军大举进攻上海,接着进犯南京。1937年12月,日军攻陷中国首都南京,日军占领南京后六周之内,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三十万人以上。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4.本题考查的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相关内容。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1940年八月,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组织一百多个团,在华北两千多千米的战线上,向敌人发动大规模进攻。这就是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血肉筑长城5.本题考查的是近代教育发展的相关内容。随着近代教育的发展,清朝末年,洋务派大臣张之洞等奏请停止科举制度,兴办新式学校。清政府迫于形势,拟定了《邹定学堂章程》,建立起包括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学程的新式教育体制,并与1905年宣布废除沿用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二)【解析】【答案】1.孙中山2.会宁3.30多万人4.彭德怀5.科举制度12、开平矿务局【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的相关内容,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其中包括李鸿章创办的开平矿务局。
【点评】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13、略
【分析】2012年11月;习近平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13年,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国家主席。在会上,他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强调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的奋斗目标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中国梦”宏伟蓝图的国家领导人是习近平;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故答案为:
习近平;“两个一百年”。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梦”的相关史实。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梦”的相关史实。【解析】习近平;“两个一百年”14、略
【分析】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红军长征相关史实的掌握情况。另外对长征原因;路线、胜利结束相关知识也要掌握。
本题主要考查红军长征,考查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能力。【解析】√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5、√【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击毙华尔时的太平军将领。结合教材进行分析:1862年9月太平军将领李秀成率军在青浦、慈溪两次击败美国人华尔统领的“洋枪队”,并最终击毙华尔。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太平天国运动。【解析】【答案】√16、×【分析】【分析】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香港回归后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注意准确识记香港回归的有关内容。17、×【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土地改革。新中国建立后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1952年底,全国大陆除部分少数民族取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解析】【答案】错18、×【分析】【分析】抗美援朝战争;涌现出邱少云;黄继光等英雄模范。其中,邱少云在烈火中严守潜伏纪律,英勇牺牲。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抗美援朝——最可爱的人的相关知识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最可爱的人。19、√【分析】【分析】1840﹣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南京条约》,条约规定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中国近代史上,英国最先占领中国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在中国近代史上,俄国割占中国领土最多。因而在中国近代史上,最先占领中国领土和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分别是英国和俄国,这一说法正确。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对中国的侵略。20、√【分析】1988年4月;我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设立海南省和海南经济特区的议案。海南省面积34万平方千米,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海南经济特区的建立。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掌握海南经济特区的建立及影响。【解析】√21、×【分析】1956年底;我国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三大改造的相关知识;掌握其内容及意义。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三大改造的相关史实。【解析】×四、简答题(共4题,共36分)22、(1)土地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3)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分析】【分析】根据“土改运动”可知;这是1950年至1952年的土地改革,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以此为依据全国各地纷纷进行了土地改革。
(2)“入社”是指三大改造时期;农民积极申请加入农业合作社;把农业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即走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3)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来看;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因此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目的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本题图文结合,综合考查我国建国初期的农村经济改革和建设,土地改革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23、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一五计划的相关内容。从1953年开始,国家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一化指的就是指国家工业化。到1957年,一五计划的各项建设指标,一般都大幅度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我国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2)本题主要考查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三大改造的相关内容。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基础。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我国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本题主要考查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法制建设成就。1966年,毛泽东错误地发动了文化大革命。反革命集团趁机煽动“打倒一切,全面内战”,全国陷入了严重的动乱”。在文革中,一大批领导干部、知名人士和文化学者遭到批斗和迫害(如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致死),宪法所保障的公民权利被完全无视,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践踏。1976年,江青反革命集团被分析,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内乱。文革结束后,人们更加感受到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全国人大加紧了立法工作,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步,逐步走上了依法治国的道路。(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通过上述材料可知,民主法制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法律保证,经济建设为民主法制建设奠定物质基础。【解析】(1)国家工业化;一五计划完成。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基础;社会主义制度;三大改造完成(3)文革时期;粉碎“四人帮”;改革开放新时期(现代化建设时期)(4)民主法制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法律保证,经济建设为民主法制建设奠定物质基础24、略
【分析】(1)“文化大革命”后;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的遵循”,即“两个凡是”方针.“两个凡是”的实质是要把毛泽东晚年的“左”倾错误延续下去,导致我国在前进道路上出现徘徊局面.故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引起全国上下不满的方针是“两个凡是”方针.
(2)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标志着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故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行的政策是改革开放.
(3)1985年;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
(4)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故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的原则是四项基本原则.
(5)1997年中共十五大召开;江泽民作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报告,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故答案为:
(1)“两个凡是”方针.
(2)改革开放.
(3)国有企业的改革.
(4)四项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