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4-2025学年人教部编版高一(上)语文寒假作业(四)一.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1.(2023秋•长寿区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20世纪以来,中国新诗人自我意识越来越鲜明,新诗也呈现出主体性强化的倾向。主体性是指人在认识与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主、能动、自由、有目的活动的特性。诗歌创作的主体即诗人,与一般认识的主体有共同的属性,但又有自己的特殊性:诗的创作主体不是一般人,而是具有系统的审美观点的诗人,他有着不同于科学家,不同于画家、音乐家,也不同于小说家、戏剧家的特殊的心理气质、美学理想。传统的小说、剧本侧重于客观世界的真实再现,尽管它们所描写的对象也照样渗透着创作主体的美学追求与鲜明爱憎,但是主体一般总要隐藏到情节和场景的后面。诗歌则不然。诗歌,尤其是抒情诗,诗人总是以自身的生活经验、意志情感等作为表现的对象。抒情诗当然也有对客观现实的描写,但它不是一种照相式的模拟,客观现实在诗歌中不再是独立的客体,而是渗透着、浸染着诗人的个性特征,成为诗人主观情感的依托物了。诗歌主体性的理论,在“五四”时代的新诗人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在胡适眼里,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欧洲的文艺复兴“有一项极其相似之点,那便是一种对人类解放的要求。把个人从传统的旧风俗、旧思想和旧行为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胡适把新诗的发生与人的解放联系起来的观念,得到了“五四”时代其他诗人的热烈回应。此后在新诗发展过程中,诗的主体性常常被强调。但是强调诗歌的主体性,以诗人的主观世界为表现对象,并不意味着诗人不同层次的情感都值得入诗。抒情诗以表现诗人的情感为主,但这情感不应是褊狭、妄诞的,不应与民族精神脱离,而要经过理智的思考。诗的主体性要求诗人真诚地展示自己的内心,因而优秀的诗篇是最富于个性色彩的。然而抒情诗是否只是纯个性,纯偶然性,而毫无普遍的意义呢?不是的。优秀的诗人在创作时决不是不负责任地自由倾泻,而是要根据时代的要求、民族的特征以及自己的哲学与美学观点对之进行审视,进行加工。真正伟大的诗篇,既是高度个性化的,又涵括广泛的普遍性,也就是说在诗人唱出的具体的特定的歌声中,包含着超越诗人个人的,具有那一时代特色的,反映出民族性的人民的心声。为什么主体真实地袒露自己的内心,往往会带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性呢?这是由于抒情主体是一个单个的人,但同时也是处于一定时代、一定民族、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是人类共同性中某些特征的体现者。普希金说过:“我的永远正直的声音,是俄罗斯人民的回声。”对诗人来说,自我与时代、与人民是一致的,因为诗人本身就生活在这个时代,是人民的一员。伟大的诗人往往有一种涵盖一切的气魄:我是人民!人民是我!因此要做一个真正的诗人就要自觉地把自我与人民、与时代融合在一起,让自己的胸膛中流着民族的热血,让自己的脉搏和着时代的脉搏而跳动。这样,他的诗越是个性的,就越有普遍的价值。(摘编自吴思敬《中国新诗理论的现代品格》)材料二:当前,中国新诗出现了令人尴尬的局面,一方面,称为诗人的人越来越多,写诗似乎也越来越容易,越来越随意。诗坛内热热闹闹,诗坛外冷冷清清,广大读者对新诗已由不满、失望到弃之而去。从诗的内容方面来讲,当代的诗存在着反崇高、反共性、反意义等现象,而代之以虚拟、玩世、丑陋、庸俗等。境界是诗歌的灵魂,也是价值的最终所在,它并不浮出诗歌的表层,但却以它那不可触摸的光辉照亮全诗,没有境界的诗如珠玉失去光泽。现在有些诗不但缺乏境界,甚至以庸俗、低劣、丑恶入诗。伪道德、假崇高自然应该遭到批评,但若因此舍弃以“真善美”作为生命价值的导航,那实在是一种本质性的误导。在全球化的今天,即使发生在遥远的天涯海角的变故,也会对全球、全人类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信息时代人们的命运比以往任何历史时代都更紧密地捆绑在一起。因此,敏感的诗人不会像一只工蚁只忙碌着经营自己的巢穴,而不损见人类共同命运的走向。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中国新诗,转向以个人的日常生活和非常个人化的情绪的描述为主题。个人感情的抒发是诗歌的本能,但关键在于不同高度的观察引出不同高度的情感,至少诗人不应该将自己紧闭在狭小的天地间。抒发强烈的个人色彩之情并非诗歌的全部,尤其当这种感情缺乏时代感时。因此,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诗人应当将自己的目光转向世界形势的发展,多关心自己的国家和几千年的古老文化所可能面临的种种问题,像古今中外的许多伟大诗人一样写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命运有着深远意义的诗,用自己的作品回答什么是诗、什么是诗人的责任这样重要的问题。(摘编自章燕《中国新诗的发展进程及其出路—诗人郑敏访谈》)(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在诗歌创作中的主体性与科学家、画家、音乐家不一样,后三者没有系统的审美观点。B.诗歌主体性的理论在“五四”时代得到极大认同,以至当时的诗人写的新诗都与人的解放联系起来。C.当今中国新诗出现令人尴尬的局面,其原因之一是舍弃“真善美”的生命价值而导致了境界不高。D.全球化的今天对于诗歌创作中的时代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诗人创作不能转向非常个人化的情绪的描述。(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沁园春•长沙》中的“层林”“鹰”“鱼”等,表现诗人的意志情感,成为诗人主观情感的依托物。B.如果诗人不真实地袒露自己的内心,写出的作品就可能反映不出有时代特色的、民族性的人民心声。C.关于新诗创作中的个性色彩与时代性的关系,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认为两者并不矛盾,又都特别强调了时代性。D.只要中国新诗人将自己的目光转向世界和时代,就能改变广大读者对新诗不满、失望和弃之而去的局面。(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整体观点的一项是A.“大众化诗歌率先提供一种民主开放的想象性文化空间,网络诗歌爆发出巨大的文化能量。”(光明网)B.“我们这个时代恰恰是一个新意象新形象不断被创造出来的时代,新的经验、新的感受与全新的视野,都和以往大不相同。”(《中国青年报》)C.“我们今天的诗人,不应以为新诗是白话体,就与古汉语无关。诗人首先要珍惜自己民族的精神文化遗产,赋予它当代的阐释。”(中国作家网)D.“一方面诗是心灵的产物,另一方面心灵也必然会对时代有所感应。诗人是敏感的,他们能够凭着直觉捕捉到时代的种种风云变动。”(中国诗歌网)(4)请简要说明材料一的行文脉络。(5)假如你是学校文学社的社长,准备指导同学进行新诗创作,请结合材料,列出新诗创作需要注意的要点。2.(2023秋•徐州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纪念(节选)孙犁住在定县的还乡队回村复辟。为了保卫农民的斗争果实,我们队伍开来了。一清早,我又到小鸭家去放哨。她家紧靠村南大堤,堤外面就是通火车站的大路。她家只有两间土坯北房,出房门就是一块小菜园,园子旁边有一棵高大的柳树。这些年,每逢情况紧张的时候,我就爬到柳树上去监视敌人的来路。这柳树是我的岗位,又是我多年的朋友。柳树的叶子黄了,小菜园里满是整整齐齐的大白菜。小鸭的娘刚刚起来,正在嘱咐小鸭,等门楼醒了给他穿好衣服。随后她就忽地一声把门开开,嘴里叼着用红铜丝扭成的卡子,两手梳理着长长的头发,一看见我,就笑着说:“呀!又是老纪同志,快到屋里暖和暖和。”“你好吧,大嫂!”我说,“今年斗争,得到了什么果实?”她把头发卡好,抬手指着家前面的园子说:“分了这三亩园子。它在大恶霸陈宝三手里待了十年,现在又回来了。地多了,明年咱要好好种!叫恶霸们看看,是他们种得好,还是咱穷人种得好!”她回手关上门说:“纪同志,咱们回来再说话吧,我赶集去!”说完转身走了。我望着她那壮实的身子和那比男子还要快的脚步!不一会儿,老远传来了母亲喊小鸭的声音。母亲回来了,提着一个大柳罐,满脸红光,头发上浮着一层土。她说:“鸭,我在集上买了几十斤山药。我们娘儿俩去把它抬回来。”正赶上我要下岗,小鸭就说:“叫纪同志和我抬去!”我和小鸭把山药抬回来。我这么高她那么小,我紧紧拉着筐系,不让筐滑到她肩上去。她一路走着笑着,到了家里,她娘留我吃饭,我在她家屋里坐了一坐。屋里比夏天整齐多了,新安上一架织布机,炕上铺着新席,母亲说,都是用斗争款买的。门楼那家伙却不言不语地摘下他自己造的木枪来。那枪做得很不高明,只是一根弯榆木棍,系上了一条红布条子。我只能夸好,小鸭在一旁笑了,母亲也笑着说:“纪同志,你知道他是什么心思吗?夏天,你在这里不是答应给他一支枪吗?后来你就走了。他整天磨翻你记性坏,赌气自己做了一支,这是拿出来叫你看看,羞臊你哩!”我赶紧说:“这怨我记性坏,回头我们做一支!”母亲这时才红着脸说:“纪同志,有个事和你商量商量,俺家他爹,出去了这就九年了,老也没个音讯,也费心给打听打听!”我说:“这好办,我们去封信打听打听。大嫂,不要结记,队伍开远了,交通又不方便,接不到信是常有的事。我也是八九年没和家里通信了。”“纪同志不是东北人吗?有人说俺家他爹也跟着吕司令开到东北去了。”“很有可能,那里来信不容易。”我说着告别了出来,想着一定要给小鸭的爹写封信,告诉他:他的孩子长大了,这样聪明;老婆进步了,这样能干;家里的生活变好了,一切是这么可羡慕,值得尊敬。他该是多么愉快!晚上,我又到小鸭家放哨,小鸭听见动静就跑出来,说:“纪同志,俺爹来信了!”“怎么这样巧,拿来我看看净写的什么?”母亲也掩饰不住快乐的心情,把信交给我,并且把灯剔亮。我把信看了一遍,这是走了很远路程的一封信,信封磨破了,信纸也磨去了头,还带着风霜雨露的痕迹。可是,别提信上的言词是多么热情激动!我拿着信纸,好像握着一块又红又热的炭。不只小鸭的母亲吓得脸烧红了,我的心也跳起来。上面写着他在这八九年里,走遍了河北、山西、陕西,现在又开到了冰天雪地的东北;上面写着他怎样和日本鬼子作战,现在又和国民党反动派作战,现在已经升为营长;上面写着他们解放了东北多少万苦难的人民,那里的人民十四年经历的是什么样的苦难!上面写着他身体很好,胜利的日子就要到来;上面写着希望妻子进步,积极参加土地改革和反顽的斗争;上面问到小鸭长得怎么样了……小鸭嘻嘻笑着,指一指门楼说:“上面没提他!”“那时他……”母亲像是要安慰门楼,说着脸红了。我明白那意思是,爹走的时候,门楼还在娘肚子里,出远门的人,恐怕是忘记临行时遗留的这块血肉了。我回到我的岗位上去。想到我的同志们解放了我的家乡,我分外兴奋。天已经黑了,星星还没出全。我把身子靠在那根大干上,把背包架在老鸹窠里,把枪抱紧,望着堤坡那里。夜深了,月亮升上来,照亮半个窗户。我听见门楼像大人一样呼呼地酣睡,像是小鸭翻了一个身,说:“多讨厌呀,人家越睡不着,他越打呼噜!”“鸭,明天我们给你爹写一封信吧!”母亲问。“叫他回来吗?”“干么叫他回来!把家里的事情和他学说学说。写上咱家新添了三亩地。”“对!给爹写封信,娘,我们给信缝一个布信封吧,布信封就磨不破了。”过了一会儿,小鸭又说:“娘!我看还是叫爹回来吧,听说陈宝三的大儿子参加了还乡队,要领着人回来夺地哩!”“不要听他们胡嚷嚷!”母亲说,“有八路军在这里,他们不敢回来。天不早了,快睡吧。”从此就听不见母女两个的交谈,月亮也落下去。我望一望那明亮的三星,很像一张木犁,它长年在天空游动,密密层层的星星,很像是它翻起的土花、播撒的种子。母子三个睡熟了,听他们的鼻息睡得很香甜,他们的梦境很远也很幸福。我想到战斗在我们家乡的雪地里的同志们。我觉得肩头加上了很重的东西,我望着很远的西方。一九四七年十一月修改于河北博野县史家佐村(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中人物的语言富有个性化色彩,如“呀!又是老纪同志,快到屋里暖和暖和。”“叫恶霸们看看,是他们种得好,还是咱穷人种得好!”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真实地塑造出一个真诚淳朴、坚强乐观的军属形象。B.门楼拿出自己做的枪来“羞臊”“我”的情节,使人既能体会到革命精神的传承,还能感受到战争年代短暂的祥和与安宁。C.小说中两次提到战斗在“我”家乡的同志们,是为了强调“我”对家乡解放的兴奋之情。D.小说中“把枪抱紧”的细节,表现“我”保卫家国的警惕、专注的心理,也表明“我”深刻意识到保家卫国的责任重大。(2)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运用多种手法增加了语言的张力,如“我拿着信纸,好像握着一块又红又热的炭”,运用比喻手法,语言生动形象。B.“我”读小鸭父亲来信的情节,选取了信件的主要内容,以白描的形式一一呈现,表现了革命者的自豪和喜悦之情,增强了小说的感染力。C.文章没有大幅叙述战争的血腥,而用朴素的语言讲述军民在战火之下的乐观生活,以谈笑从容的态度描摹风云变幻,风趣而不落轻佻。D.文章以有限视角叙事,“我”自身的观察和叙述,使小说人物心理刻画更细腻,情感更动人,情节更真实。(3)文中三处画线句子中的“脸红”,分别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状态?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金圣叹在品评小说时认为“闲笔”很重要,指出“闲笔不闲,实为妙笔”。所谓“闲笔”是指小说中关于非情节因素的描写,例如茹志鹃《百合花》中关于通讯员的“枪筒”的细节描写是闲笔,却表现了通讯员在战争年代依旧爱美爱自然的乐观精神。请结合文本,举出两个闲笔的例子并加以分析。二.诗歌阅读(共1小题)3.(2023秋•天津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相关题目。太原早秋①【唐】李白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②流?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注】①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秋天。这年夏季作者应友人元演之邀,同来太原,意欲攀贵以求闻达,然而辗转三晋,时历数月,终未能得到实现抱负之机会,到了秋季便写下了这首诗。②“大火”指星名,二十八星宿之一,“流”指向下行,“时当大火流”,即时当夏历七月之后。(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太原早秋》与杜甫的《登高》一样都是近体诗中的律诗,具体讲,本诗属于五言律诗。B.首联用秋天典型的景象含蓄地表明了季节,一是众多花儿凋零,二是大火星向下运行。C.颔联使用对仗手法,“霜威”对“云色”,“出塞”对“渡河”,中“早”“秋”两字巧妙点题。D.前人评本诗“健举之至,行气如虹”,说明作者心绪高昂,诗的格调自高,显出雄健之气。(2)本诗与必修上《沁园春•长沙》同样是写秋天,但情感表达方面有所不同,请从意象选择和情感特点方面结合诗句具体分析。三.默写(共1小题)4.(2023秋•中山市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成分。(1),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2)熊咆龙吟殷岩泉,。(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3),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4)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5)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荀子•劝学》)(6)静女其姝,。(《诗经•邶风•静女》)(7)近些年,我国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相对于非可再生能源总量有限这一缺点而言,我们可以用苏轼《赤壁赋》中“,”这两句来描述可再生能源总量无限的优点。四.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5.(2023秋•绵阳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山阳王君墓志铭顾炎武往余在吴中,常郁郁无所交,出门至于淮上,临河不渡,徬徨者久之,因与其地之贤人长者相结,而王君起田最与余善,自此一二年或三四年一过也。王君与余同年月生,而长余二十余日,其行事虽不同而意相得,凡余心之所存,及是非好恶无不同者。虽不学古而暗合于义,仁而爱人,乐善不倦,其天性然也。生八岁而孤,事母孝,事其兄恭,其居财也有让。少为帖括之学,及中年,遂闭户不试。家颇饶,每受人之负,折券不较,以是其产稍落。而四方宾客至者,未尝不与之周旋。当余在太原,而余友潘力田死于杭,系累其妻子以北。少弟耒年十八,孑身走燕都,介余一苍头①以见王君。王君曰:“我固闻之。宁人②尝与我言,潘君力田,贤士也,不幸以非命终。而宁人之友之弟,则犹之吾弟也。”迎而舍之。比其归也,则曰:“家破矣,可奈何!吾有女年且笄,将婿子。”间二年,耒遂就婚。王君与耒非素识也,特以宁人之友故,而余在远,弗及为之从臾也。每为余言:“子行游天下二十年,年渐衰,可已矣!幸过我卜筑,一切居处器用,能为君办之。”逡巡未果,而别君之日,持觞送我大河之北,留一宿,视余上马,为之出涕,若将不复见者。乃明年,余遂有山东之厄,而海、岱以南地大震,君亦为里中儿所齮龁,意不自得。又明年六月庚午,君卒。惟君生平以朋友为天伦,其待余如昆弟,而余以穷厄蹇连,无能申大义于诈愚凌弱之日者。以十九年之交再三之约而不获与之分宅卜邻同晨共夕;其终也,又不获视其含殓,而抚其遗孤。吁,可悲矣!君讳略,字起田,淮安山阳人。家清江浦之南,卒时年五十七。娶方氏,子一,宽。将以卒之某年某月其日葬于某地之先茔,而子婿耒以状及宽书来,是不可以无铭。(节选自《顾炎武集》)【注】①苍头,奴仆,家人。②宁人,即顾炎武,他原名绛,字宁人。(1)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要加句读处的字母按顺序填写到答题卡上的横线处。以十九年A之交B再C三之约D而不获E与之F分宅卜邻G同H晨共夕(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出门至于淮上”和“至于泰安”(《登泰山记》)两句中的“至于”含义相同。B.“而王君起田最与余善”和“善假于物也”(《劝学》)两句中的“善”含义不同。C.“留一宿”和“谢公宿处今尚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两句中的“宿”含义不同。D.“而抚其遗孤”和“小学而大遗”(《师说》)两句中的“遗”含义相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在吴中之时,和当地的贤人长者相互交好,在这些人中,王起田与他的关系最好。B.王起田八岁丧父,对待母亲非常孝顺;他不慕名利,中年之后,没有再去参加科举考试。C.王起田与潘力田情谊深厚,潘力田去世后,其弟潘耒投奔起田,起田感念过往招其为婿。D.王起田去世后,作者收到了潘耒的行状和王宽的书信,认为应该为王起田撰写墓志铭。(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家颇饶,每受人之负,折券不较,以是其产稍落。②幸过我卜筑,一切居处器用,能为君办之。五.语言文字应用(共1小题)6.(2023秋•绵阳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一“小洋锅”白煮豆腐,热腾腾的。锅在“洋炉子”上,和炉子都熏得乌黑乌黑,越显出豆腐的白。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我们有时也自己动手,但炉子实在太高了,总还是坐享其成的多。父亲说晚上冷,吃了暖和些。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又是冬天,记得是阴历十一月十六晚上,跟S君P君在西湖里坐小划子。S君刚到杭州教书,事先来信说:“我们要游西湖,不管它是冬天。”那晚月色真好,想起来还像照在身上。本来前一晚是“月当头”;也许十一月的月亮真有些特别吧。那时九点多了,湖上似乎只有我们一只划子。有点风,月光照着软软的水波;当间那一溜儿反光,像新砑的银子。湖上的山只剩了淡淡的影子。山下偶尔有一两星灯火。S君随口吟到清朝查慎行的一首诗“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我们都不大说话,只有均匀的桨声。我渐渐地快睡着了。(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如改成“这个破旧的屋子虽然在晚上点着‘洋灯’,却还是很阴暗”语义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2)下列选项中对文本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常常”比单用“常”更能表现父亲起身之频繁,体现出他对我们的关心。B.文中“坐享其成”形象地写出了我们对父亲的照顾心安理得的状态,含有贬义。C.文中用“眼巴巴”来形容我们望着锅时的神情,符合小孩子对美味的渴望心理。D.文中用“软软的”来形容夜晚的西湖水波,写出微风吹拂下,水波轻漾的景象。(3)下列选项和文本中“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一诗中所用修辞不同的一项是A.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B.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C.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024-2025学年人教部编版高一(上)语文寒假作业(四)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1.(2023秋•长寿区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20世纪以来,中国新诗人自我意识越来越鲜明,新诗也呈现出主体性强化的倾向。主体性是指人在认识与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主、能动、自由、有目的活动的特性。诗歌创作的主体即诗人,与一般认识的主体有共同的属性,但又有自己的特殊性:诗的创作主体不是一般人,而是具有系统的审美观点的诗人,他有着不同于科学家,不同于画家、音乐家,也不同于小说家、戏剧家的特殊的心理气质、美学理想。传统的小说、剧本侧重于客观世界的真实再现,尽管它们所描写的对象也照样渗透着创作主体的美学追求与鲜明爱憎,但是主体一般总要隐藏到情节和场景的后面。诗歌则不然。诗歌,尤其是抒情诗,诗人总是以自身的生活经验、意志情感等作为表现的对象。抒情诗当然也有对客观现实的描写,但它不是一种照相式的模拟,客观现实在诗歌中不再是独立的客体,而是渗透着、浸染着诗人的个性特征,成为诗人主观情感的依托物了。诗歌主体性的理论,在“五四”时代的新诗人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在胡适眼里,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欧洲的文艺复兴“有一项极其相似之点,那便是一种对人类解放的要求。把个人从传统的旧风俗、旧思想和旧行为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胡适把新诗的发生与人的解放联系起来的观念,得到了“五四”时代其他诗人的热烈回应。此后在新诗发展过程中,诗的主体性常常被强调。但是强调诗歌的主体性,以诗人的主观世界为表现对象,并不意味着诗人不同层次的情感都值得入诗。抒情诗以表现诗人的情感为主,但这情感不应是褊狭、妄诞的,不应与民族精神脱离,而要经过理智的思考。诗的主体性要求诗人真诚地展示自己的内心,因而优秀的诗篇是最富于个性色彩的。然而抒情诗是否只是纯个性,纯偶然性,而毫无普遍的意义呢?不是的。优秀的诗人在创作时决不是不负责任地自由倾泻,而是要根据时代的要求、民族的特征以及自己的哲学与美学观点对之进行审视,进行加工。真正伟大的诗篇,既是高度个性化的,又涵括广泛的普遍性,也就是说在诗人唱出的具体的特定的歌声中,包含着超越诗人个人的,具有那一时代特色的,反映出民族性的人民的心声。为什么主体真实地袒露自己的内心,往往会带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性呢?这是由于抒情主体是一个单个的人,但同时也是处于一定时代、一定民族、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是人类共同性中某些特征的体现者。普希金说过:“我的永远正直的声音,是俄罗斯人民的回声。”对诗人来说,自我与时代、与人民是一致的,因为诗人本身就生活在这个时代,是人民的一员。伟大的诗人往往有一种涵盖一切的气魄:我是人民!人民是我!因此要做一个真正的诗人就要自觉地把自我与人民、与时代融合在一起,让自己的胸膛中流着民族的热血,让自己的脉搏和着时代的脉搏而跳动。这样,他的诗越是个性的,就越有普遍的价值。(摘编自吴思敬《中国新诗理论的现代品格》)材料二:当前,中国新诗出现了令人尴尬的局面,一方面,称为诗人的人越来越多,写诗似乎也越来越容易,越来越随意。诗坛内热热闹闹,诗坛外冷冷清清,广大读者对新诗已由不满、失望到弃之而去。从诗的内容方面来讲,当代的诗存在着反崇高、反共性、反意义等现象,而代之以虚拟、玩世、丑陋、庸俗等。境界是诗歌的灵魂,也是价值的最终所在,它并不浮出诗歌的表层,但却以它那不可触摸的光辉照亮全诗,没有境界的诗如珠玉失去光泽。现在有些诗不但缺乏境界,甚至以庸俗、低劣、丑恶入诗。伪道德、假崇高自然应该遭到批评,但若因此舍弃以“真善美”作为生命价值的导航,那实在是一种本质性的误导。在全球化的今天,即使发生在遥远的天涯海角的变故,也会对全球、全人类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信息时代人们的命运比以往任何历史时代都更紧密地捆绑在一起。因此,敏感的诗人不会像一只工蚁只忙碌着经营自己的巢穴,而不损见人类共同命运的走向。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中国新诗,转向以个人的日常生活和非常个人化的情绪的描述为主题。个人感情的抒发是诗歌的本能,但关键在于不同高度的观察引出不同高度的情感,至少诗人不应该将自己紧闭在狭小的天地间。抒发强烈的个人色彩之情并非诗歌的全部,尤其当这种感情缺乏时代感时。因此,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诗人应当将自己的目光转向世界形势的发展,多关心自己的国家和几千年的古老文化所可能面临的种种问题,像古今中外的许多伟大诗人一样写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命运有着深远意义的诗,用自己的作品回答什么是诗、什么是诗人的责任这样重要的问题。(摘编自章燕《中国新诗的发展进程及其出路—诗人郑敏访谈》)(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CA.诗人在诗歌创作中的主体性与科学家、画家、音乐家不一样,后三者没有系统的审美观点。B.诗歌主体性的理论在“五四”时代得到极大认同,以至当时的诗人写的新诗都与人的解放联系起来。C.当今中国新诗出现令人尴尬的局面,其原因之一是舍弃“真善美”的生命价值而导致了境界不高。D.全球化的今天对于诗歌创作中的时代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诗人创作不能转向非常个人化的情绪的描述。(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DA.《沁园春•长沙》中的“层林”“鹰”“鱼”等,表现诗人的意志情感,成为诗人主观情感的依托物。B.如果诗人不真实地袒露自己的内心,写出的作品就可能反映不出有时代特色的、民族性的人民心声。C.关于新诗创作中的个性色彩与时代性的关系,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认为两者并不矛盾,又都特别强调了时代性。D.只要中国新诗人将自己的目光转向世界和时代,就能改变广大读者对新诗不满、失望和弃之而去的局面。(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整体观点的一项是DA.“大众化诗歌率先提供一种民主开放的想象性文化空间,网络诗歌爆发出巨大的文化能量。”(光明网)B.“我们这个时代恰恰是一个新意象新形象不断被创造出来的时代,新的经验、新的感受与全新的视野,都和以往大不相同。”(《中国青年报》)C.“我们今天的诗人,不应以为新诗是白话体,就与古汉语无关。诗人首先要珍惜自己民族的精神文化遗产,赋予它当代的阐释。”(中国作家网)D.“一方面诗是心灵的产物,另一方面心灵也必然会对时代有所感应。诗人是敏感的,他们能够凭着直觉捕捉到时代的种种风云变动。”(中国诗歌网)(4)请简要说明材料一的行文脉络。(5)假如你是学校文学社的社长,准备指导同学进行新诗创作,请结合材料,列出新诗创作需要注意的要点。【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材料内容,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说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对论据和相应观点的关系的辨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观点,仔细比对各个选项,正确选择。(4)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行文脉络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理清文章的层次关系,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内容,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解答】(1)A.“后三者没有系统的审美观点”错,材料一表述是“诗的创作主体不是一般人,而是具有系统的审美观点的诗人,他有着不同于科学家,不同于画家、音乐家,也不同于小说家、戏剧家的特殊的心理气质、美学理想”,原文表述的是“心理气质、美学理想”。B.“诗人写的新诗都与人的解放联系起来”错,材料一表述是“诗歌主体性的理论,在“五四”时代的新诗人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在胡适眼里,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欧洲的文艺复兴‘有一项极其相似之点,那便是一种对人类解放的要求。把个人从传统的旧风俗、旧思想和旧行为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原文中强调的是胡适的观点,且主体是“五四新文化运动”。C.正确,D.“诗人创作不能转向非常个人化的情绪的描述”错,材料二表述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中国新诗,转向以个人的日常生活和非常个人化的情绪的描述为主题”,原文中,早在20世纪90年代,诗人创作已经转向非常个人化的情绪的描述。故选C。(2)D.“只要……就……”条件关系错,材料二表述是“诗坛内热热闹闹,诗坛外冷冷清清,广大读者对新诗已由不满、失望到弃之而去”“中国诗人应当将自己的目光转向世界形势的发展……用自己的作品回答什么是诗、什么是诗人的责任这样重要的问题”,由此可知选项过于绝对。故选D。(3)材料二围绕“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诗人应当将自己的目光转向世界形势的发展……用自己的作品回答什么是诗、什么是诗人的责任这样重要的问题”论述。A.强调了诗歌的大众化。B.强调了“新意象新形象”,与材料二强调了现今中国诗人的做法无关。C.强调了新诗与“古汉语”“传统文化”的关系。D.正确。故选D。(4)材料一共五段。第一段“诗也呈现出主体性强化的倾向”明确提出了观点;第二段“主体性是指人在认识与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主、能动、自由、有目的活动的特性”,阐明新诗主体性的内涵;第三段“诗歌主体性的理论,在‘五四’时代的新诗人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介绍了我国新诗主体性的发展状况;第四段是过渡段;第五段“真正伟大的诗篇……具有那一时代特色的,反映出民族性的人民的心声”,论述了诗发展中需要个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主体性。(5)根据“优秀的诗人在创作时决不是不负责任地自由倾泻,而要根据时代的要求、民族的特征以及自己的哲学与美学观点对之进行审视,……也就是说在诗人唱出的具体的特定的歌声中,包含着超越诗人个人的,具有那一时代特色的,反映出民族性的人民的心声”“因此要做一个真正的诗人就要自觉地把自己与人民、与时代融合在一起,让自己的胸膛中流着民族的热血,让自己的脉搏和着时代的脉搏而跳动”可知,创作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反映出时代和人民的心声。(把自己与人民、时代融合在一起)根据“从诗的内容方面来讲,当代的诗存在着反崇高、反共性等现象,而代之以虚拟、玩世、庸俗等。境界是诗歌的灵魂,……但若因此舍弃以‘真善美’作为生命价值的导航,那实在是一种本质性的误导”可知,坚持以“真善美”作为创作价值的导航,坚决抵制诗歌创作中存在的虚拟、玩世、庸俗等不良倾向。根据“但如果不克服西方中心主义的心态,不能耐心钻研西方新诗的过去与今天,只是急于搬弄某些技巧,难免会误入歧途”可知,要克服西方中心主义的心态,(耐心钻研西方新诗的过去与今天),不能急于搬弄某些技巧。根据“当代新诗不仅正在逐渐丢失自己的汉文化诗歌传统,而且也开始失去了对那个传统的记忆和感情,而汉语及汉文化又不同于其他以拉丁语为先祖的各种西方文化,可以自然地相互吸收,所以必然会发生这种食洋不化的症状”可知,要找回本民族的汉文化诗歌传统,增强对本民族的汉文化诗歌传统的记忆和感情。答案:(1)C(2)D(3)D(4)①文章首先提出“新诗呈现出主体性强化的倾向”的观点;②接着阐明新诗主体性的内涵;③然后简单介绍我国新诗主体性的发展状况;④最后详细阐述新诗发展中需要个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主体性。(5)①创作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反映出时代和人民的心声。(把自己与人民、时代融合在一起)②坚持以“真善美”作为创作价值的导航,坚决抵制诗歌创作中存在的虚拟、玩世、庸俗等不良倾向。③要克服西方中心主义的心态,(耐心钻研西方新诗的过去与今天),不能急于搬弄某些技巧。④要找回本民族的汉文化诗歌传统,增强对本民族的汉文化诗歌传统的记忆和感情。2.(2023秋•徐州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纪念(节选)孙犁住在定县的还乡队回村复辟。为了保卫农民的斗争果实,我们队伍开来了。一清早,我又到小鸭家去放哨。她家紧靠村南大堤,堤外面就是通火车站的大路。她家只有两间土坯北房,出房门就是一块小菜园,园子旁边有一棵高大的柳树。这些年,每逢情况紧张的时候,我就爬到柳树上去监视敌人的来路。这柳树是我的岗位,又是我多年的朋友。柳树的叶子黄了,小菜园里满是整整齐齐的大白菜。小鸭的娘刚刚起来,正在嘱咐小鸭,等门楼醒了给他穿好衣服。随后她就忽地一声把门开开,嘴里叼着用红铜丝扭成的卡子,两手梳理着长长的头发,一看见我,就笑着说:“呀!又是老纪同志,快到屋里暖和暖和。”“你好吧,大嫂!”我说,“今年斗争,得到了什么果实?”她把头发卡好,抬手指着家前面的园子说:“分了这三亩园子。它在大恶霸陈宝三手里待了十年,现在又回来了。地多了,明年咱要好好种!叫恶霸们看看,是他们种得好,还是咱穷人种得好!”她回手关上门说:“纪同志,咱们回来再说话吧,我赶集去!”说完转身走了。我望着她那壮实的身子和那比男子还要快的脚步!不一会儿,老远传来了母亲喊小鸭的声音。母亲回来了,提着一个大柳罐,满脸红光,头发上浮着一层土。她说:“鸭,我在集上买了几十斤山药。我们娘儿俩去把它抬回来。”正赶上我要下岗,小鸭就说:“叫纪同志和我抬去!”我和小鸭把山药抬回来。我这么高她那么小,我紧紧拉着筐系,不让筐滑到她肩上去。她一路走着笑着,到了家里,她娘留我吃饭,我在她家屋里坐了一坐。屋里比夏天整齐多了,新安上一架织布机,炕上铺着新席,母亲说,都是用斗争款买的。门楼那家伙却不言不语地摘下他自己造的木枪来。那枪做得很不高明,只是一根弯榆木棍,系上了一条红布条子。我只能夸好,小鸭在一旁笑了,母亲也笑着说:“纪同志,你知道他是什么心思吗?夏天,你在这里不是答应给他一支枪吗?后来你就走了。他整天磨翻你记性坏,赌气自己做了一支,这是拿出来叫你看看,羞臊你哩!”我赶紧说:“这怨我记性坏,回头我们做一支!”母亲这时才红着脸说:“纪同志,有个事和你商量商量,俺家他爹,出去了这就九年了,老也没个音讯,也费心给打听打听!”我说:“这好办,我们去封信打听打听。大嫂,不要结记,队伍开远了,交通又不方便,接不到信是常有的事。我也是八九年没和家里通信了。”“纪同志不是东北人吗?有人说俺家他爹也跟着吕司令开到东北去了。”“很有可能,那里来信不容易。”我说着告别了出来,想着一定要给小鸭的爹写封信,告诉他:他的孩子长大了,这样聪明;老婆进步了,这样能干;家里的生活变好了,一切是这么可羡慕,值得尊敬。他该是多么愉快!晚上,我又到小鸭家放哨,小鸭听见动静就跑出来,说:“纪同志,俺爹来信了!”“怎么这样巧,拿来我看看净写的什么?”母亲也掩饰不住快乐的心情,把信交给我,并且把灯剔亮。我把信看了一遍,这是走了很远路程的一封信,信封磨破了,信纸也磨去了头,还带着风霜雨露的痕迹。可是,别提信上的言词是多么热情激动!我拿着信纸,好像握着一块又红又热的炭。不只小鸭的母亲吓得脸烧红了,我的心也跳起来。上面写着他在这八九年里,走遍了河北、山西、陕西,现在又开到了冰天雪地的东北;上面写着他怎样和日本鬼子作战,现在又和国民党反动派作战,现在已经升为营长;上面写着他们解放了东北多少万苦难的人民,那里的人民十四年经历的是什么样的苦难!上面写着他身体很好,胜利的日子就要到来;上面写着希望妻子进步,积极参加土地改革和反顽的斗争;上面问到小鸭长得怎么样了……小鸭嘻嘻笑着,指一指门楼说:“上面没提他!”“那时他……”母亲像是要安慰门楼,说着脸红了。我明白那意思是,爹走的时候,门楼还在娘肚子里,出远门的人,恐怕是忘记临行时遗留的这块血肉了。我回到我的岗位上去。想到我的同志们解放了我的家乡,我分外兴奋。天已经黑了,星星还没出全。我把身子靠在那根大干上,把背包架在老鸹窠里,把枪抱紧,望着堤坡那里。夜深了,月亮升上来,照亮半个窗户。我听见门楼像大人一样呼呼地酣睡,像是小鸭翻了一个身,说:“多讨厌呀,人家越睡不着,他越打呼噜!”“鸭,明天我们给你爹写一封信吧!”母亲问。“叫他回来吗?”“干么叫他回来!把家里的事情和他学说学说。写上咱家新添了三亩地。”“对!给爹写封信,娘,我们给信缝一个布信封吧,布信封就磨不破了。”过了一会儿,小鸭又说:“娘!我看还是叫爹回来吧,听说陈宝三的大儿子参加了还乡队,要领着人回来夺地哩!”“不要听他们胡嚷嚷!”母亲说,“有八路军在这里,他们不敢回来。天不早了,快睡吧。”从此就听不见母女两个的交谈,月亮也落下去。我望一望那明亮的三星,很像一张木犁,它长年在天空游动,密密层层的星星,很像是它翻起的土花、播撒的种子。母子三个睡熟了,听他们的鼻息睡得很香甜,他们的梦境很远也很幸福。我想到战斗在我们家乡的雪地里的同志们。我觉得肩头加上了很重的东西,我望着很远的西方。一九四七年十一月修改于河北博野县史家佐村(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小说中人物的语言富有个性化色彩,如“呀!又是老纪同志,快到屋里暖和暖和。”“叫恶霸们看看,是他们种得好,还是咱穷人种得好!”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真实地塑造出一个真诚淳朴、坚强乐观的军属形象。B.门楼拿出自己做的枪来“羞臊”“我”的情节,使人既能体会到革命精神的传承,还能感受到战争年代短暂的祥和与安宁。C.小说中两次提到战斗在“我”家乡的同志们,是为了强调“我”对家乡解放的兴奋之情。D.小说中“把枪抱紧”的细节,表现“我”保卫家国的警惕、专注的心理,也表明“我”深刻意识到保家卫国的责任重大。(2)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BA.文章运用多种手法增加了语言的张力,如“我拿着信纸,好像握着一块又红又热的炭”,运用比喻手法,语言生动形象。B.“我”读小鸭父亲来信的情节,选取了信件的主要内容,以白描的形式一一呈现,表现了革命者的自豪和喜悦之情,增强了小说的感染力。C.文章没有大幅叙述战争的血腥,而用朴素的语言讲述军民在战火之下的乐观生活,以谈笑从容的态度描摹风云变幻,风趣而不落轻佻。D.文章以有限视角叙事,“我”自身的观察和叙述,使小说人物心理刻画更细腻,情感更动人,情节更真实。(3)文中三处画线句子中的“脸红”,分别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状态?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金圣叹在品评小说时认为“闲笔”很重要,指出“闲笔不闲,实为妙笔”。所谓“闲笔”是指小说中关于非情节因素的描写,例如茹志鹃《百合花》中关于通讯员的“枪筒”的细节描写是闲笔,却表现了通讯员在战争年代依旧爱美爱自然的乐观精神。请结合文本,举出两个闲笔的例子并加以分析。【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1)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2)本题考查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这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心理的能力。分析人物心理需要抓住句中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细节等描写,进而分析人物的心理。(4)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根据名言或原理分析文本,需先对名言进行分析,再结合文本进行解释。【解答】(1)C.“对家乡解放的兴奋之情”错误。根据文中“想到我的同志们解放了我的家乡,我分外兴奋”“我想到战斗在我们家乡的雪地里的同志们。我觉得肩头加上了很重的东西”可知,第一次主要是兴奋之情,第二次更多的是体会到了自己肩头的责任。故选:C。(2)B.“白描的形式一一呈现”错误。根据“上面写着他在这八九年里……上面写着他怎样和日本鬼子作战……上面写着他们解放了……上面写着他身体……上面写着希望……上面问到小鸭……”可知,采用铺排和排比的形式,从不同角度反复叙说,极力渲染。故选:B。(3)“母亲这时才红着脸说”,本句中“脸红”,是母亲想和“我”商量商量,请“我”打听打听“俺家他爹”的音讯,因为要麻烦“我”请“我”帮忙,而觉得不好意思,故而脸红。“不只小鸭的母亲吓得脸烧红了”,本句中“脸红”,是母亲在看到丈夫的信后,看到信上丈夫写自己八九年间的跌宕不平凡的革命经历,心中激动不已,被丈夫信中热情洋溢的语言感染,同时,也有对丈夫八九年间经历诸多战争,辗转各地的奔波劳累的担忧和挂记,是因为激动和牵挂而脸红。“母亲像是要安慰门楼,说着脸红了”,本句中“脸红”,是母亲想要安慰门楼,却想起他还没有出生时,丈夫已经离家参加革命,想起自己当年怀着门楼的事,因为羞涩而脸红。(4)首先弄清题干中有关“闲笔”的知识,“闲笔”指与主要情节无关,但却能够表现人物性格精神的句子。“小菜园里满是整整齐齐的大白菜”,表面写的是菜园中种植的白菜排列整齐、长势喜人,貌似闲笔,其实写出了白菜的种植者——作为军属的小鸭的娘,在经过斗争从恶霸手中夺回土地后,十分珍惜斗争的成果,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将菜地种得丰收在望,从侧面突出了她的积极上进,能干肯干。“屋里比夏天整齐多了,新安上一架织布机,炕上铺着新席”,是我进入小鸭家的屋里后看到的室内环境,屋内更加整齐,布置也进行了更新,貌似闲笔,实则和斗争前的夏天室内的布置形成对比,斗争后,家里的条件改善许多,家里的生活也更加好起来。“我望一望那明亮的三星,很像一张木犁,它长年在天空游动,密密层层的星星,很像是它翻起的土花、播撒的种子”,是我在听过母女二人的交谈之后看到的夜空中的景象,我守护着这里的百姓,保护着斗争得来的成果,把“星星”比作“木犁”“翻的土花”“播的种子”,貌似闲笔,实则体现了孙犁“荷花淀派”作品的富有诗情画意,也可以看出作者在靠着树干站岗时内心的美好想象,体现了作者对革命充满信心的乐观精神。答案:(1)C(2)B(3)①第一处:因牵挂(思念)丈夫而请“我”帮忙打听时的难为情。②第二处:被信上热情激动的言词感染,以及对丈夫的牵挂。③第三处:说到丈夫离家前自己怀着门楼这件事的羞涩。(4)①“小菜园里满是整整齐齐的大白菜”是闲笔,却侧面写出了军属在打倒恶霸分土地后勤劳能干、乐观积极的美好品格。②“屋里比夏天整齐多了,新安上一架织布机,炕上铺着新席”,环境描写是闲笔,但是“整齐”和两个“新”字,表明在斗争胜利后农民的生活越来越好。③倒数第二段对天上星星的描写是闲笔,实际上表现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体现了孙犁作品的浪漫主义风格。二.诗歌阅读(共1小题)3.(2023秋•天津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相关题目。太原早秋①【唐】李白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②流?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注】①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秋天。这年夏季作者应友人元演之邀,同来太原,意欲攀贵以求闻达,然而辗转三晋,时历数月,终未能得到实现抱负之机会,到了秋季便写下了这首诗。②“大火”指星名,二十八星宿之一,“流”指向下行,“时当大火流”,即时当夏历七月之后。(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A.《太原早秋》与杜甫的《登高》一样都是近体诗中的律诗,具体讲,本诗属于五言律诗。B.首联用秋天典型的景象含蓄地表明了季节,一是众多花儿凋零,二是大火星向下运行。C.颔联使用对仗手法,“霜威”对“云色”,“出塞”对“渡河”,中“早”“秋”两字巧妙点题。D.前人评本诗“健举之至,行气如虹”,说明作者心绪高昂,诗的格调自高,显出雄健之气。(2)本诗与必修上《沁园春•长沙》同样是写秋天,但情感表达方面有所不同,请从意象选择和情感特点方面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答案】(1)D(2)①《沁园春•长沙》描绘了寒秋中“红遍的万山”“尽染的层林”“碧透的大江”等,意象丰富,色彩绚丽;本诗选择了“霜”“云”“月”等常用意象,意象简单,色调黯淡。②《沁园春•长沙》借湘江秋景抒发一种乐观积极昂扬向上的、以天下为己任的壮志豪情。本诗借悲秋抒发了思乡怀人的情感。【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意象选择和情感特点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诗歌内容,从诗句中找出关键性信息进行分析,联系前后句子进行分析,把握诗人的内心感受。【解答】(1)D.“心绪高昂”错。作者在本诗中抒发的因羁旅他乡而思念家乡,渴望归乡的情感,由“无日不悠悠”,可看出思念归家之情时时刻刻萦绕心头。由此可见,其心绪应该是低沉的,而不应是高昂的。故选D。(2)从意象的角度看,《沁园春•长沙》中意象繁多且色彩亮丽,诗人视野广阔,选取的景物或广博,或宏伟,或雄峻;有山上的“层林”,有江中的“百舸”,有空中的雄鹰,有水底的游鱼,有静态的火红的枫林,有动态的争流的船只。诗人从远望到近观,从仰视到俯瞰,天长地阔,山红水绿。这些生机勃勃、竞争向上的意象,表现出诗人的立意积极奋进,昂扬豪迈。而李白的《太原早秋》选择了“霜”“云”“月”等常用意象,“岁落众芳歇”花儿已经凋落了,“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这两句直接描写了太原早秋的自然气候,借助云色的变化来写秋季景物的特点,意象简单,色调黯淡。从情感意蕴上看,《沁园春•长沙》中,诗人通过对壮丽的湘江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乐观积极昂扬向上、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太原早秋》通过对早秋自然环境的描写,传递出诗人在早秋季节滞留太原,却“心飞故国楼”,归心似箭,以日夜不停流淌的汾河水为喻,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思归不断的情怀。因此,本诗借悲秋表现了诗人羁旅他乡,时时刻刻不在思念着自己的家乡和亲人,以及渴望归乡的急切心情。答案:(1)D(2)①《沁园春•长沙》描绘了寒秋中“红遍的万山”“尽染的层林”“碧透的大江”等,意象丰富,色彩绚丽;本诗选择了“霜”“云”“月”等常用意象,意象简单,色调黯淡。②《沁园春•长沙》借湘江秋景抒发一种乐观积极昂扬向上的、以天下为己任的壮志豪情。本诗借悲秋抒发了思乡怀人的情感。译文:随着岁月的流逝,美丽的花儿都凋谢了;在大火星向西移动的时候,一也就是炎暑消退的时候。这时塞外就已经开始下霜了,黄河以北已经呈出一派秋天的气息。看到这边城的月亮,我梦想回到安陆家中。我对于家乡的思念,就像长长的汾水一样没有尽头,没有一天心里不充满相思之愁。赏析:作者虽心绪不高,而此诗格调自高,且带边塞诗之雄健,即所谓“健举之至,行气如虹”(《唐宋诗醇》)。后半反复写怀归之意,意重而不觉其重,语直而不觉其直,原因在于诗人措辞设喻之新奇巧妙。首联“岁落众芳歇,时当大伙流”。“众芳歇”中“芳”指花,就是说很多的花儿已经凋落了。在自然界中,花草之类,逢春而荣,遇秋而衰,这是自然规律。“大火”指星名,二十八星宿之一,也就是“心宿星”,居于正南,“流”指向下行,这里点出了时至七月了。诗歌开头两句借自然景物含蓄地表明了诗歌所描写的季节——早秋。从律诗的结构来说,这一联是起。接着进入颔联,承接首联的“早秋”。“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威”就是威力、威风,在此指秋霜很浓。“出塞”“渡河”是地域位置。“塞”指边塞。“河”指黄河。这两句直接描写了太原早秋的自然气候。特别要注意的是诗人为了更好地表现太原自然地理条件的特点,除了用词语描写外,诗人还运用了镶嵌的修辞手法,也就是在两句末镶嵌了“早”“秋”两字,巧妙点题。所谓镶嵌的修辞手法,谭永祥教授在《汉语修辞美学》中说过:“将特定的字、词镶嵌在特定的文句中,以便收到多种表达效果,这种修辞手法叫‘镶嵌’。”同时又说:“将特定的字、词置于句首或句尾者叫‘镶’,置于句中者叫‘嵌’。”这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不但具有突出和强调意义的作用,而且在是文章增强趣味性和视觉的感染性。在这首诗歌中,标题中“早秋”在诗句中得到形式和内容上的照应,而且把两句通过“早”和“秋”联系起来,不但强调了诗人所描绘的“早秋”景色特点,而且在形式上得到相照应,形成对偶,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进入颈联,在上面描写“早秋”的景色中,转入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梦绕边城月”写的是梦境,含蓄地写出诗人正处在异域他乡。“心飞故国楼”写梦醒之后的状况。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诗人)虽身在异域他乡,做的梦也在边城月中萦绕,“月亮代表我的心”啊;可是当我梦醒之后,我“心飞故国楼”了。这里,一个“飞”字,表现出了诗人急于回到故乡的心情。这一联两句在形式上相对,意义上层层递进,表明了诗人对故乡及其亲人的思念之情。尾联是合。“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悠悠”就是本是忧郁的意思,但也有情悠悠,思悠悠之意。同时,联系上一句“思归若汾水”来看,“悠悠”也有绵延不断的意思。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思念归家之情时时刻刻萦绕心头,就如同汾河水一样,没有一天断绝过啊。以水喻情,这是古代诗歌中常用的方法,也是“流水”这一意象所蕴含的意义之一。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张说的“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李白的“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在这首诗里,诗人为了强调自己的“思归”之情的深远,也通过日夜不停的汾河水不停流淌为喻,形象而生动地表现出了自己日夜思归的情怀。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注重了文题相映,特别是在颔联运用镶嵌的修辞手法,在两句的末尾分别用了“早”“秋”两个字,匠心独运并照应诗题。其次,后两句运用了明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把抽象的思归之情形象化,以水喻情,连绵不断,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思归不断的情怀。三.默写(共1小题)4.(2023秋•中山市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成分。(1)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2)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3)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4)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5)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荀子•劝学》)(6)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诗经•邶风•静女》)(7)近些年,我国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相对于非可再生能源总量有限这一缺点而言,我们可以用苏轼《赤壁赋》中“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这两句来描述可再生能源总量无限的优点。【答案】(1)羁鸟恋旧林(2)栗深林兮惊层巅(3)别有幽愁暗恨生(4)赢得仓皇北顾(5)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6)俟我于城隅(7)取之无禁用之不竭【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诗文名句的能力。答题时要熟背相关篇目,并理解语句的含义,准确地写出相关名句。【解答】故答案为:(1)羁鸟恋旧林(重点字:羁)(2)栗深林兮惊层巅(重点字:巅)(3)别有幽愁暗恨生(重点字:幽)(4)赢得仓皇北顾(重点字:赢)(5)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重点字:鳝)(6)俟我于城隅(重点字:隅)(7)取之无禁用之不竭(重点字:禁)四.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5.(2023秋•绵阳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山阳王君墓志铭顾炎武往余在吴中,常郁郁无所交,出门至于淮上,临河不渡,徬徨者久之,因与其地之贤人长者相结,而王君起田最与余善,自此一二年或三四年一过也。王君与余同年月生,而长余二十余日,其行事虽不同而意相得,凡余心之所存,及是非好恶无不同者。虽不学古而暗合于义,仁而爱人,乐善不倦,其天性然也。生八岁而孤,事母孝,事其兄恭,其居财也有让。少为帖括之学,及中年,遂闭户不试。家颇饶,每受人之负,折券不较,以是其产稍落。而四方宾客至者,未尝不与之周旋。当余在太原,而余友潘力田死于杭,系累其妻子以北。少弟耒年十八,孑身走燕都,介余一苍头①以见王君。王君曰:“我固闻之。宁人②尝与我言,潘君力田,贤士也,不幸以非命终。而宁人之友之弟,则犹之吾弟也。”迎而舍之。比其归也,则曰:“家破矣,可奈何!吾有女年且笄,将婿子。”间二年,耒遂就婚。王君与耒非素识也,特以宁人之友故,而余在远,弗及为之从臾也。每为余言:“子行游天下二十年,年渐衰,可已矣!幸过我卜筑,一切居处器用,能为君办之。”逡巡未果,而别君之日,持觞送我大河之北,留一宿,视余上马,为之出涕,若将不复见者。乃明年,余遂有山东之厄,而海、岱以南地大震,君亦为里中儿所齮龁,意不自得。又明年六月庚午,君卒。惟君生平以朋友为天伦,其待余如昆弟,而余以穷厄蹇连,无能申大义于诈愚凌弱之日者。以十九年之交再三之约而不获与之分宅卜邻同晨共夕;其终也,又不获视其含殓,而抚其遗孤。吁,可悲矣!君讳略,字起田,淮安山阳人。家清江浦之南,卒时年五十七。娶方氏,子一,宽。将以卒之某年某月其日葬于某地之先茔,而子婿耒以状及宽书来,是不可以无铭。(节选自《顾炎武集》)【注】①苍头,奴仆,家人。②宁人,即顾炎武,他原名绛,字宁人。(1)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要加句读处的字母按顺序填写到答题卡上的横线处。以十九年A之交B再C三之约D而不获E与之F分宅卜邻G同H晨共夕(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DA.“出门至于淮上”和“至于泰安”(《登泰山记》)两句中的“至于”含义相同。B.“而王君起田最与余善”和“善假于物也”(《劝学》)两句中的“善”含义不同。C.“留一宿”和“谢公宿处今尚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两句中的“宿”含义不同。D.“而抚其遗孤”和“小学而大遗”(《师说》)两句中的“遗”含义相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A.作者在吴中之时,和当地的贤人长者相互交好,在这些人中,王起田与他的关系最好。B.王起田八岁丧父,对待母亲非常孝顺;他不慕名利,中年之后,没有再去参加科举考试。C.王起田与潘力田情谊深厚,潘力田去世后,其弟潘耒投奔起田,起田感念过往招其为婿。D.王起田去世后,作者收到了潘耒的行状和王宽的书信,认为应该为王起田撰写墓志铭。(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家颇饶,每受人之负,折券不较,以是其产稍落。②幸过我卜筑,一切居处器用,能为君办之。【答案】(1)BDG(2)D(3)C(4)①王起田家产颇为丰饶,常常被人欠债,但是他毁弃债券,不再索取,因此他的家产逐渐减少(家业逐渐衰败)。②希望你到我这里择地建宅定居,所有住处的器物用度,我能替你置办。【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该题可以根据文意、虚词和结构判断。(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能力。答题时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结合语境进行理解,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选择。(3)本题考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能力,注意将选项与原文作细致比较。(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解答】(1)句意:凭着十九年的交情,一再的邀约,最终却不能和他隔宅而居,与他为邻居,朝夕相伴。“十九年之交”中的“之”意为“的”,定中结构不能断开,“再三”意为“一再”,中间不能断开,“十九年之交”“再三之约”两个短语中间必须断开,故在B和D处断开。“分宅卜邻”“同晨共夕”是两个动词性质的并列短语,做谓语,中间须断开,故在G处断开。故选BDG。(2)A.正确。到达,到了。句意:到了淮上。/到了泰安。B.正确。与……友善/擅长,善于。句意:而王起田跟我关系最好。/善于借助外物。C.正确。用以计算夜/住宿。句意:留宿一夜。/诗人谢灵运游天姥山时住宿的地方如今还在.D.错误。遗留/丢弃,放弃。句意:并安抚死者遗留下来的孤儿。/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故选D。(3)C.“王起田与潘力田情谊深厚”错误,由原文“余友潘力田死于杭”“宁人尝与我言,潘君力田,贤士也,不幸以非命终”可知,王起田与潘力田二人并不相识,只不过有共同的好友顾炎武。故选C。(4)①“颇”,很;“折券”,毁弃债券,不再索取;“稍”,渐渐,逐渐。译文:王起田家产颇为丰饶,常常被人欠债,但是他毁弃债券,不再索取,因此他的家产逐渐减少(家业逐渐衰败)。②“幸”,希望;“过”,拜访,到;“卜筑”,择地建筑住宅,即定居之意;“一切”,所有的,全部。译文:希望你到我这里择地建宅定居,所有住处的器物用度,我能替你置办。答案:(1)BDG(2)D(3)C(4)①王起田家产颇为丰饶,常常被人欠债,但是他毁弃债券,不再索取,因此他的家产逐渐减少(家业逐渐衰败)。②希望你到我这里择地建宅定居,所有住处的器物用度,我能替你置办。参考译文:往昔我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临沂科技职业学院《人力资源管理前沿专题》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生命科学基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华东政法大学《无机材料综合实验II》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黄冈应急管理职业技术学院《网络存储技术与实践》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珠海科技学院《临床医学概论(内科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电气传动与控制》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聚合过程与原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技法理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医药市场调研与预测》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布局
- 洞悉现状 明确方向-初三上期末家长会
- 质控护理管理制度内容
- 幼儿园幼教集团2025学年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 2025版高考物理复习知识清单
- 2024年考研管理类综合能力(199)真题及解析完整版
-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练习题(84道)
- 六年级下册【默写表】(牛津上海版、深圳版)(英译汉)
- 北京外企劳动合同范例
- 《护患沟通》课件
- 2JaneEyre简·爱-英文版-英文版
- 电子海图模拟系统需求说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