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4-2025学年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语文寒假作业(六)一.试题(共18小题)1.(2024秋•安州区月考)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省略(shěng)省亲(xǐng)记载(zǎi)风雪载途(zài) B.跋涉(shè)威慑(shè)秦腔(qín)擎天巨柱(qín) C.殷红(yān)契诃夫(kē)妖娆(ráo)怒不可遏(è) D.晦暗(huì)拾级(shè)档案(dǎng)殚精竭虑(dān)2.(2024秋•安州区月考)下列各项中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丰润起伏翅翼沉醉 B.凝望逝去忧戚枉然 C.勃发哲人飘逸咏赞 D.坦荡漫游流盼摇拽3.(2024•建昌县二模)下面文段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____的必须步骤,____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____,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____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A.去伪存真也认同求索 B.辨伪去妄而且承认求索 C.去伪存真而且认同求解 D.辨伪去妄也承认求解4.(2024秋•秦安县校级月考)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正确的一项是()读现代诗歌要注意诗歌的表现形式。诗歌与散文不同,一般是分行书写的,有些押韵,有些不押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________,但又常常运用有规律的排比、复沓,读起来气韵通畅。①强化了节奏,增强了表现力②而艾青的诗不拘泥于形式,很少注意诗句的韵脚和字数、行数的整齐划一③押韵使诗歌具有音韵美④分行造成了诗句的独立和诗意的空白⑤诗句在形式上和谐呼应,抑扬顿挫,便于通读和记忆A.②③①④⑤ B.④①③⑤② C.②④③①⑤ D.④③⑤①②5.(2020秋•鞍山期末)以下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A.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B.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C.诗中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D.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远大的抱负必能实现的豪迈气概。6.(2024秋•荣成市月考)下列语段中有语病的一句是()①艾青擅长绘画。②他的诗作明显地表现出“诗中有画”的特点,具有鲜明的色调,清晰的线条,像素描一般简练、凝重。③如《刈草的孩子》,开头一句“夕阳把草原燃成通红了”,结尾一句“和在夕阳里闪着金光的镰刀……”,给全诗笼罩上一层阔大、凄美,反衬出“低着头,弯曲着身子,忙乱着手”的割草孩子的渺小。④寥寥几笔,形神毕现,作者的情思也尽在其中。A.① B.② C.③ D.④7.(2020•贵阳开学)下列片段选自《艾青诗选》中的哪首诗?()为了我的祈愿诗人啊,你起来吧而且请你告诉他们说他们所等待的已经要来说我已踏着露水而来已借着最后一颗星的照引而来我从东方来从汹涌着波涛的海上来……A.《黎明的通知》 B.《树》 C.《煤的对话》 D.《礁石》8.(2019秋•三亚期末)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在《智取生辰纲》中,针对“生辰纲”这笔巨大的不义之财,智多星吴用巧设妙计,众好汉志在必得;而负责押送的杨志,一路费尽心机,最终却还是失了“生辰纲”。 B.《三顾茅庐》节选自《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该书以东汉末年到西晋建立期间的社会历史为背景,着重叙述魏蜀、吴三国的兴衰过程,反映了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政治腐败、生灵涂炭、农民起义、诸侯割据的社会现实。 C.《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作者是吴敬梓,《儒林外史》是我国明代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D.《刘姥姥进大观园》节选自《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清代小说家。本书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讲述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9.(2024秋•肇源县月考)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获悉王同学入围“诗词大会”决赛,校长发去信息:“我谨代表学校及全体师生向你表示祝贺,望继续努力,再创佳绩!”王同学回复:A.“谢谢校长、老师和同学们!‘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我定加倍努力,不负众望。” B.“谢谢校长、老师和同学们!我定加倍努力,不负众望,力争‘更上一层楼’。” C.“谢谢校长及全体师生!我定加倍努力,不负众望,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 D.“谢谢校长及全体师生!‘九万里风鹏正举’,我定加倍努力,不负众望。”10.(2024秋•安州区月考)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的《乡愁》和《乡愁四韵》,是海外游子深情而优美的恋歌。 B.《红海行动》体现出我们的态度: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可要是侵犯到国家利益、人民安危,我们也绝不退缩。 C.是什么力量让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在短短40年中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D.中国春节正逐步成为全球旅游消费旺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成为热门选择,“外卡内用”也成为春节消费新时尚。11.(2024秋•东阿县校级月考)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对偶、比喻、拟人) B.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反问) C.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比喻) D.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排比、拟人)12.(2018•梧州)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答题。材料一:有专家认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就是塑料的发明”。塑料垃圾最大的特征就是难以降解。塑料瓶子、塑料盒和塑料袋等,人们使用过后,它们的降解至少需要几百年。材料二:某机构透露,仅某家跨国软饮料企业每年生产的塑料瓶就超过1100亿只。另据统计,按照每个订单平均使用两个餐盒估算,目前国内互联网订餐平台一天使用的塑料餐盒量约达4000万个。快递行业一年需要120亿个塑料袋、247亿米的封箱胶带。材料三:目前,美国加州大学芭芭拉分校的工业生态学家罗兰博士及其同事在《科学进展》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计算出人类迄今为止生产的所有塑料为83亿吨。其中约63亿吨如今成为塑料垃圾,这些垃圾有7%被填入垃圾填埋场或置于自然环境中。统计表明,现在全球每年消耗2.45亿吨塑料,全球范围内,只有14%的塑料包装被回收,1/3的包装完全没有被收集,直接污染着环境,已经进入海洋食物链的每个层级,甚至回到我们的餐来上。(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2)请你针对塑料污染问题拟出两条具体可行的措施。13.(2023秋•介休市期末)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甲】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乙】那大王却待挣扎,鲁智深把右手捏起拳头,骂一声:“直娘贼!”连耳根带脖子只一拳,那大王叫一声:“做甚么便打老公?”鲁智深喝道:“教你认的老婆!”拖倒在床边,拳头脚尖一齐上,打得大王叫救人。①【甲】段中“他”的绰号是。【乙】段鲁智深在桃花村痛打周通,表现了他的性格特征。②【甲】段中的“鲁提辖”与【乙】段中“鲁智深”都是指鲁达。为什么在前后情节中他的称谓发生了变化。14.阅读古诗,回答问题。塞下曲六首(其一)[唐]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1)五月“无花只有寒”的原因是什么?(2)尾联用了傅介子计斩楼兰王的典故,诗人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情怀?15.阅读下文,完成文后的题目。大理乐土以居,佳山川以游,二者尝不能兼,唯大理得之。大理,点苍山西峙,高千丈,抱百二十里,如弛弓,危岫(xiù,山)入云,段氏表以为中岳①。山有一十九峰,峰峰积雪,至五月不消,而山麓茶花与桃李烂漫而开。东汇洱河于山下,亦名叶榆②,绝流千里,沿山麓而长,中有三岛、四洲、九曲之胜。春风挂帆,西视点苍如蓬莱、阆苑③。雪与花争妍,山与水竞奇,天下山川之佳莫逾是者。且点苍十九峰中,一峰一溪飞流下洱河。而河崖之上,山麓之下,一郡居民咸聚焉。四水入城中,十五水流村落,大理民无一拢半亩无过水者,古未荒旱,人不识桔槔④。又四五月间,一亩之隔,即倏雨倏睛,雨以插禾,睛以刈麦,名“甸溪晴雨”。其入城者,人家门扃(jiǒng)院落,捍之即为塘,甃⑤之即为井。谓之乐土,谁曰不然?余游行海内遍矣,唯醉心于是,欲作菟袭⑥,弃人间而居之。乃世网所樱⑦,思之令人气塞。(王士性)【注释】①段氏:大理国君姓段。封点苍山为中岳,实始于南诏国蒙氏。②洱河:又称洱海、叶榆泽、昆弥川。③蓬莱:传说中海上三神山之一;阆苑:传说中的仙境。④桔槔(gāo):古代井上汲水的工具。⑤甃(zhòu):以砖砌石壁。⑥菟(tú)裘:指告老退隐的居处。⑦世网所樱(yīng):喻社会上法律礼教、伦理道德对人的束缚。(1)给下列加点字释义。①危岫入云②莫逾是者③居民咸聚焉④修雨倏晴⑤晴以刈麦⑥醉心于是(2)大理乃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素有“东方瑞士”之称,而“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即所谓的“”,更是增添了大理迷人绮丽的色彩。(3)请用原文语句填空:全文之旨,在于述说。一方面,通过对山光水色、雪容花貌的描绘,印证了“”;另一方面,又通过“河崖之上,山麓之下”,一郡居民咸聚其中的生活,说明了此地“”。作为一个遍游海内之人,作者“”,欲将这块可以游、可以居,山川、风土俱美的乐土作为自己告老归隐之所,“弃人间而居之”,但终因未能摆脱现实的羁绊而作罢,因而感到“气塞”,反映了其理想与现实的矛盾。(4)在这篇闲情小品中,大理淳厚、朴实、祥和的民风呼之欲出,请抄录原文中能表现这一点的语句。16.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范进进学回家,母亲、妻子俱各欢喜。正待烧锅做饭,只见他丈人胡屠户,手里拿着一副大肠和一瓶酒,走了进来。范进向他作揖,坐下……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_______在塘里,_______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_______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一个人飞奔去迎,走到半路,遇着胡屠户来,后面跟着一个烧汤的二汉,提着七八斤肉,四五千钱,正来贺喜。(1)文中空缺处,依次应填的一组词是A.走站从头到脚B.踩爬滴滴答答C.踏跳浑身上下D.踹挣淋淋漓漓(2)选段主要描写了的场面。(3)这段文字通过语言、外形、动作描写,刻画了范进中举发疯的丑态,请在文中找出关键词语。①语言:②外形:③动作:(4)文中除了描写范进外,还依次写了哪些人?是什么描写?(5)选文中的“进学”与“中举”有什么不同?胡屠户对范进“进学”与“中举”的不同态度反映了什么?(6)选文对范进因中举而发疯的描写反映了人物什么样性格特点?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7)恰当地使用动词,可以准确生动地表现人物性格,突出作品的主题,试着说说下列加点的动词有什么作用。①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②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头替他扯了几十回。③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1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的名字有关,这名字又使人不能不忆起巴特农神庙。从前他们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我们把欧洲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筐。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不过,我要抗议,感谢你给了我这样一个抗议的机会。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法兰西吞下了这次胜利的一半赃物,今天,帝国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拿来展出。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那才是真正的物主。现在,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1)用简练的话概括选文的内容。(2)对两个强盗的所作所为,作者持什么态度?(3)“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分析这句话的表达效果。(4)怎样理解“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的深刻含义?18.(2023秋•柘城县月考)请以“共享”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并据此写作。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文内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
2024-2025学年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语文寒假作业(六)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ADDBACACBAB一.试题(共18小题)1.(2024秋•安州区月考)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省略(shěng)省亲(xǐng)记载(zǎi)风雪载途(zài) B.跋涉(shè)威慑(shè)秦腔(qín)擎天巨柱(qín) C.殷红(yān)契诃夫(kē)妖娆(ráo)怒不可遏(è) D.晦暗(huì)拾级(shè)档案(dǎng)殚精竭虑(dān)【答案】A【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的读音掌握程度,解答本题首先要拿准注音字的读音,特别是多音字。拼读时要结合语境和注音字所在词的词义。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解答】A.正确;B.有误,“擎天巨柱”的“擎”应读为“qíng”;C.有误,“契诃夫”的“诃”应读为“hē”;D.有误,“档案”的“档”应为“dàng”。故选:A。2.(2024秋•安州区月考)下列各项中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丰润起伏翅翼沉醉 B.凝望逝去忧戚枉然 C.勃发哲人飘逸咏赞 D.坦荡漫游流盼摇拽【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字形。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写汉字题要注意形近字、同音字辨析。此类题关键是平时的积累,积累生字词,要注意字词的音形义。【解答】ABC.正确;D.有误,“摇拽”应为“摇曳”。故选:D。3.(2024•建昌县二模)下面文段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____的必须步骤,____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____,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____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A.去伪存真也认同求索 B.辨伪去妄而且承认求索 C.去伪存真而且认同求解 D.辨伪去妄也承认求解【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正确理解字词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字词含义的变化,辨析作答。【解答】去伪存真:除掉虚假的,留下真实的。辨伪去妄:要善于辨别,分清真假。根据“怀疑”的提示,第一空选“辨伪去妄”恰当。“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必须步骤”是并列关系,用“也”连接恰当。认同:体认与模仿他人或团体之态度行为,使其成为个人人格一个部分的心理历程。承认:表示肯定、同意、认可。根据“对于别人的话”的提示,选“承认”恰当。求索:寻找,探索搜寻新的路子。求解:请求解救或解除。根据“不断的发问”的提示,选“求解”恰当。故选:D。4.(2024秋•秦安县校级月考)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正确的一项是()读现代诗歌要注意诗歌的表现形式。诗歌与散文不同,一般是分行书写的,有些押韵,有些不押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________,但又常常运用有规律的排比、复沓,读起来气韵通畅。①强化了节奏,增强了表现力②而艾青的诗不拘泥于形式,很少注意诗句的韵脚和字数、行数的整齐划一③押韵使诗歌具有音韵美④分行造成了诗句的独立和诗意的空白⑤诗句在形式上和谐呼应,抑扬顿挫,便于通读和记忆A.②③①④⑤ B.④①③⑤② C.②④③①⑤ D.④③⑤①②【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解答】本语段主要讲了诗歌的特点,结合上句中提到的两个特点(分行、押韵)来叙述,④为首句,①紧接④,叙述“分行”的作用;③⑤叙述“押韵”的作用;②紧接⑤这一话题叙述“艾青的诗不拘泥于形式”因此放在最后。所以本语段的正确顺序为:④①③⑤②。故选:B。5.(2020秋•鞍山期末)以下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A.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B.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C.诗中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D.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远大的抱负必能实现的豪迈气概。【答案】A【分析】本诗是一首旧题乐府诗,诗以“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解答】本题考查了句意理解及作者的情感,作答时要结合全诗加以理解。A.有误,前两句朋友为诗人设盛宴款待,可诗人诗人端起酒杯,却又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却又把筷子撂下了。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抑郁。所以“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是错误的BCD.正确。故选:A。6.(2024秋•荣成市月考)下列语段中有语病的一句是()①艾青擅长绘画。②他的诗作明显地表现出“诗中有画”的特点,具有鲜明的色调,清晰的线条,像素描一般简练、凝重。③如《刈草的孩子》,开头一句“夕阳把草原燃成通红了”,结尾一句“和在夕阳里闪着金光的镰刀……”,给全诗笼罩上一层阔大、凄美,反衬出“低着头,弯曲着身子,忙乱着手”的割草孩子的渺小。④寥寥几笔,形神毕现,作者的情思也尽在其中。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题,要掌握常见的病句类型并通读所有句子,在此基础上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提取句子主干,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解答】ABD.正确;C.有误,“给全诗笼罩上一层阔大、凄美”成分残缺,在句末加“的气氛”。故选:C。7.(2020•贵阳开学)下列片段选自《艾青诗选》中的哪首诗?()为了我的祈愿诗人啊,你起来吧而且请你告诉他们说他们所等待的已经要来说我已踏着露水而来已借着最后一颗星的照引而来我从东方来从汹涌着波涛的海上来……A.《黎明的通知》 B.《树》 C.《煤的对话》 D.《礁石》【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掌握。《艾青诗选》是近代诗人艾青的诗歌选集,收录了艾青创作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末的作品,包含有《大堰河——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火把》《向太阳》等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他的诗歌通常都富有“五四”战斗精神和饱满的进取精神。【解答】根据“他们所等待的已经要来说我已踏着露水而来”可知本诗选自《黎明的通知》。故选:A。8.(2019秋•三亚期末)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在《智取生辰纲》中,针对“生辰纲”这笔巨大的不义之财,智多星吴用巧设妙计,众好汉志在必得;而负责押送的杨志,一路费尽心机,最终却还是失了“生辰纲”。 B.《三顾茅庐》节选自《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该书以东汉末年到西晋建立期间的社会历史为背景,着重叙述魏蜀、吴三国的兴衰过程,反映了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政治腐败、生灵涂炭、农民起义、诸侯割据的社会现实。 C.《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作者是吴敬梓,《儒林外史》是我国明代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D.《刘姥姥进大观园》节选自《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清代小说家。本书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讲述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解答】ABD.正确;C.有误,《儒林外史》是清代的长篇讽刺小说。故选:C。9.(2024秋•肇源县月考)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获悉王同学入围“诗词大会”决赛,校长发去信息:“我谨代表学校及全体师生向你表示祝贺,望继续努力,再创佳绩!”王同学回复:A.“谢谢校长、老师和同学们!‘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我定加倍努力,不负众望。” B.“谢谢校长、老师和同学们!我定加倍努力,不负众望,力争‘更上一层楼’。” C.“谢谢校长及全体师生!我定加倍努力,不负众望,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 D.“谢谢校长及全体师生!‘九万里风鹏正举’,我定加倍努力,不负众望。”【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包括,语言表达适合形式的特点和需要,符合表达者身份和接受者身份,符合特定的场合,再就是要有分寸感,会用谦敬词。【解答】A.“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用于评价别人,自己说不合适;B.符合;C.“谢谢校长及全体师生”有语病,“长风破浪会有时”用于鼓励别人,不合适;D.“谢谢校长及全体师生”有语病,不合适。故选:B。10.(2024秋•安州区月考)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的《乡愁》和《乡愁四韵》,是海外游子深情而优美的恋歌。 B.《红海行动》体现出我们的态度: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可要是侵犯到国家利益、人民安危,我们也绝不退缩。 C.是什么力量让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在短短40年中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D.中国春节正逐步成为全球旅游消费旺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成为热门选择,“外卡内用”也成为春节消费新时尚。【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辨析和运用,此题难度不大。【解答】A.有误,考查引号的用法,引用的句子作为整个句子的一部分,引号内句末句号删掉,后引号外用逗号。BCD.正确;故选:A。11.(2024秋•东阿县校级月考)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对偶、比喻、拟人) B.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反问) C.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比喻) D.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排比、拟人)【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辨析能力。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等。【解答】ACD.修辞手法正确;B.有误,是设问,不是反问。故选:B。12.(2018•梧州)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答题。材料一:有专家认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就是塑料的发明”。塑料垃圾最大的特征就是难以降解。塑料瓶子、塑料盒和塑料袋等,人们使用过后,它们的降解至少需要几百年。材料二:某机构透露,仅某家跨国软饮料企业每年生产的塑料瓶就超过1100亿只。另据统计,按照每个订单平均使用两个餐盒估算,目前国内互联网订餐平台一天使用的塑料餐盒量约达4000万个。快递行业一年需要120亿个塑料袋、247亿米的封箱胶带。材料三:目前,美国加州大学芭芭拉分校的工业生态学家罗兰博士及其同事在《科学进展》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计算出人类迄今为止生产的所有塑料为83亿吨。其中约63亿吨如今成为塑料垃圾,这些垃圾有7%被填入垃圾填埋场或置于自然环境中。统计表明,现在全球每年消耗2.45亿吨塑料,全球范围内,只有14%的塑料包装被回收,1/3的包装完全没有被收集,直接污染着环境,已经进入海洋食物链的每个层级,甚至回到我们的餐来上。(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2)请你针对塑料污染问题拟出两条具体可行的措施。【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材料一介绍了塑料垃圾难以降解的事实。材料二介绍了当前塑料包装使用量大的现实。材料三介绍了塑料垃圾已成为人类生态的最大潜在威胁。【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概括的格式一般是谁的什么事或谁怎么样。概括要全面,用语需简洁。材料一介绍了塑料垃圾难以降解的事实。材料二介绍了当前塑料包装使用量大的现实。材料三介绍了塑料垃圾已成为人类生态的最大潜在威胁。综合表述即可。(2)本题考查提出建议的能力。针对某种情况提出建议,所提建议一定要有可行性,不能是空洞的口号,可针对不同的对象提出不同的建议。作答本题时,可针对政府提出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强制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可针对普通市民提出垃圾分类,塑料制品回收等提出建议。答案:(1)塑料制品使用量大,难降解,已成为人类生态的最大潜在威胁。(2)示例:应该制定专门的法规,强制减少或不使用塑料制品;鼓励市民垃圾分类,增大塑料制品回收利用的规模。13.(2023秋•介休市期末)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甲】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乙】那大王却待挣扎,鲁智深把右手捏起拳头,骂一声:“直娘贼!”连耳根带脖子只一拳,那大王叫一声:“做甚么便打老公?”鲁智深喝道:“教你认的老婆!”拖倒在床边,拳头脚尖一齐上,打得大王叫救人。①【甲】段中“他”的绰号是镇关西。【乙】段鲁智深在桃花村痛打周通,表现了他嫉恶如仇的性格特征。②【甲】段中的“鲁提辖”与【乙】段中“鲁智深”都是指鲁达。为什么在前后情节中他的称谓发生了变化。【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本题考查名著《水浒传》人物情节的积累。《水浒传》一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受宋朝招安,以及受招安后为宋朝征战,最终消亡的宏大故事,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宋江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解答】①本题考查名著人物情节的积累。根据甲语段中鲁达心理活动中的“三拳打死”这一细节,可以看出这是《水浒传》中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情节,语段中的“他”指的就是被打的镇关西。鲁达之所以打镇关西,是因为一日,他和李忠、史进三人到潘家酒楼喝酒,被隔壁的啼哭声惊扰的烦心,于是找来哭啼的金氏父女,了解到镇长关西要强抢金氏姑娘为妻,鲁达明白的事由决定为金氏父女出头主持公道,于是有了这一情节。据此可见,鲁达为人嫉恶如仇,爱打抱不平。②本题考查名著人物的了解。阅读《水浒传》内容可知,鲁达是人物的本名,他在上梁山之前是经略府提辖,所以又称其为鲁提辖,后来因救民女金氏而打死当地恶霸镇关西,为避祸在五台山文殊院出家为僧,改名鲁智深。答案:①镇关西嫉恶如仇②他本名鲁达,是渭州经略府提辖(官名),所以人称“鲁提辖”,因打抱不平三拳打死恶霸镇关西,为躲避官府缉捕便在五台山出家做了和尚,法名智深,所以后来称“鲁智深”。14.阅读古诗,回答问题。塞下曲六首(其一)[唐]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1)五月“无花只有寒”的原因是什么?(2)尾联用了傅介子计斩楼兰王的典故,诗人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情怀?【答案】(1)天山海拔高,气温低。(2)表达了诗人过关斩将,打败敌人的爱国情怀。【分析】李白有《塞下曲》六首,这一组诗与其他许多初、盛唐边塞诗一样,以乐观高亢的基调和雄浑壮美的意境反映了盛唐的精神风貌。此其第一首,作者天才豪纵,作为律诗亦逸气凌云,独辟一境。像这首诗,几乎完全突破律诗通常以联为单位作起承转合的常式,大致讲来,前四句起,五六句为承,末二句作转合,直是别开生面。本诗的结尾雄壮有力,与前面六句的烘托之功是分不开的。没有那样一个艰苦的背景,则不足以显示如此卓绝的精神。此诗所以极苍凉而极雄壮,意境浑成,是因为有了前六句的铺垫。如果一开口就豪言壮语,转觉无力。【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的理解能力。“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的意思是:五月的祁连山仍有积雪,看不见鲜花开放只有刺骨的严寒。因为天山海拔高,气温低,所以才有“无花只有寒”的景象。(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赏析句子。尾联用了西汉傅介子的故事。由于楼兰(西域国名)王贪财,屡遮杀前往西域的汉使,傅介子受霍光派遣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所以,诗句表达了诗人过关斩将,打败敌人的爱国情怀。答案:(1)天山海拔高,气温低。(2)表达了诗人过关斩将,打败敌人的爱国情怀。【参考译文】五月的祁连山仍有积雪,看不见鲜花开放只有刺骨的严寒。笛子吹着折杨柳的曲调,又何处寻觅杨柳青青的春天。白天随金鼓之声作战,晚上靠着马鞍入眠。只愿挥起腰下的宝剑,过关斩将,打败敌人。15.阅读下文,完成文后的题目。大理乐土以居,佳山川以游,二者尝不能兼,唯大理得之。大理,点苍山西峙,高千丈,抱百二十里,如弛弓,危岫(xiù,山)入云,段氏表以为中岳①。山有一十九峰,峰峰积雪,至五月不消,而山麓茶花与桃李烂漫而开。东汇洱河于山下,亦名叶榆②,绝流千里,沿山麓而长,中有三岛、四洲、九曲之胜。春风挂帆,西视点苍如蓬莱、阆苑③。雪与花争妍,山与水竞奇,天下山川之佳莫逾是者。且点苍十九峰中,一峰一溪飞流下洱河。而河崖之上,山麓之下,一郡居民咸聚焉。四水入城中,十五水流村落,大理民无一拢半亩无过水者,古未荒旱,人不识桔槔④。又四五月间,一亩之隔,即倏雨倏睛,雨以插禾,睛以刈麦,名“甸溪晴雨”。其入城者,人家门扃(jiǒng)院落,捍之即为塘,甃⑤之即为井。谓之乐土,谁曰不然?余游行海内遍矣,唯醉心于是,欲作菟袭⑥,弃人间而居之。乃世网所樱⑦,思之令人气塞。(王士性)【注释】①段氏:大理国君姓段。封点苍山为中岳,实始于南诏国蒙氏。②洱河:又称洱海、叶榆泽、昆弥川。③蓬莱:传说中海上三神山之一;阆苑:传说中的仙境。④桔槔(gāo):古代井上汲水的工具。⑤甃(zhòu):以砖砌石壁。⑥菟(tú)裘:指告老退隐的居处。⑦世网所樱(yīng):喻社会上法律礼教、伦理道德对人的束缚。(1)给下列加点字释义。①危岫入云高②莫逾是者超出③居民咸聚焉都④修雨倏晴忽然⑤晴以刈麦割⑥醉心于是此(2)大理乃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素有“东方瑞士”之称,而“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即所谓的“风花雪月”,更是增添了大理迷人绮丽的色彩。(3)请用原文语句填空:全文之旨,在于述说乐土以居,佳山川以游,二者尝不能兼,惟大理得之。一方面,通过对山光水色、雪容花貌的描绘,印证了“天下山川之佳莫逾是者”;另一方面,又通过“河崖之上,山麓之下”,一郡居民咸聚其中的生活,说明了此地“谓之乐土,谁曰不然”。作为一个遍游海内之人,作者“惟醉心于是(或加上“欲作菟裘”)”,欲将这块可以游、可以居,山川、风土俱美的乐土作为自己告老归隐之所,“弃人间而居之”,但终因未能摆脱现实的羁绊而作罢,因而感到“气塞”,反映了其理想与现实的矛盾。(4)在这篇闲情小品中,大理淳厚、朴实、祥和的民风呼之欲出,请抄录原文中能表现这一点的语句。【答案】(1)①高;②超出;③都;④忽然;⑤割;⑥此(2)风花雪月(3)乐土以居,佳山川以游,二者尝不能兼,惟大理得之;天下山川之佳莫逾是者;谓之乐土,谁曰不然;惟醉心于是(或加上“欲作菟裘”)。(4)而河崖之上,山麓之下,一郡居民咸聚焉……其入城者,人家门扃院落,捍之即为塘,甃之即为井。【分析】参考译文:既有安乐可以居住的地方,又有可以旅游的好山好水,这样的地方,二者曾经不能同时拥有的,只有大理长官地方兼有。大理,点苍山西向耸立,高千丈,方圆一百二十里,象一把张开的弓,巍峨峰峦直入云霄,段氏皇族封它为泰山。点苍山有19座山峰,每个山峰上常年覆盖着积雪,到次年的五月份都不融化。而其山坡和周围平地,茶花和桃花、李花却开得非常灿烂。洱河向东奔流而来,汇聚在点苍山下,洱河又叫叶榆,河水奔流千余里,沿着点苍山向前,其间有三岛、四洲、九曲的美丽胜境。在春风的吹拂下,扬帆于洱海游玩,向西望去,点苍山的景色就像蓬莱和阆苑仙境一样,美不胜收。积雪和山花竞相斗艳,山峦和河水互相争奇,天下间再美的山水景色也不能超越这里。另外,点苍山的19座山峰中,每座山峰中都有一道山溪飞流而下,汇入洱河。在点苍山的西崖上面流下,沿山坡而下,溪流之下都有一郡百姓居住。其中有四道溪流流进城市中,而其他十五道溪流则流经村落,大理的百姓每一方田地都有水经过,自古以来没有发生过荒旱的情况,这里的人都不知道桔槔这种舀水浇田的工具。每逢四至五月期间,仅一块田地的间隔,经常发生这边突然下雨而那边又突然放晴的景象。雨天,百姓们就进行插秧的劳作;晴朗的天气就收割麦子,这种景象,被美其名曰“甸溪晴雨”。溪水流入城市中,就被每家每户的居民在院落之前围起来,当作塘,用砖垒起来,当作喝水用的井。这里被称为乐士,谁会说不是这样呢?我已经游遍了全国各地,只有这里令我陶醉倾心,真想抛开人间俗世,归隐于此。社会上法律礼教、伦理道德对人的束缚,想想这些令人气息阻塞。【解答】(1)本题考词语解释。①句意为:巍峨峰峦直入云霄。危:高。②句意为:天下间再美的山水景色也不能超越这里。逾:超出。③句意为:溪流之下都有一郡百姓居住。咸:都。④句意为:经常发生这边突然下雨而那边又突然放晴的景象。倏:忽然。⑤句意为:晴朗的天气就收割麦子。刈:割。⑥句意为:只有这里令我陶醉倾心。是:此。(2)本题考查词语运用。根据提示“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可知应填:风花雪月。(3)本题考查文章主旨及内容理解分析。结合“乐土以居,佳山川以游,二者尝不能兼,唯大理得之”既有安乐可以居住的地方,又有可以旅游的好山好水,这样的地方,二者曾经不能同时拥有的,只有大理长官地方兼有。可知第一空为:乐土以居,佳山川以游,二者尝不能兼,惟大理得之;结合“雪与花争妍,山与水竞奇,天下山川之佳莫逾是者”积雪和山花竞相斗艳,山峦和河水互相争奇,天下间再美的山水景色也不能超越这里。可知第二空为:天下山川之佳莫逾是者;结合“谓之乐土,谁曰不然”这里被称为乐士,谁会说不是这样呢?可知第三空为:谓之乐土,谁曰不然;结合“余游行海内遍矣,唯醉心于是,欲作菟袭”我已经游遍了全国各地,只有这里令我陶醉倾心,真想抛开人间俗世。可知第四空为:惟醉心于是(或加上“欲作菟裘”)。(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分析。结合“而河崖之上,山麓之下,一郡居民咸聚焉。四水入城中,十五水流村落,大理民无一拢半亩无过水者,古未荒旱,人不识桔槔。又四五月间,一亩之隔,即倏雨倏睛,雨以插禾,睛以刈麦,名‘甸溪晴雨’。其入城者,人家门扃院落,捍之即为塘,甃之即为井”概括即可。答案:(1)①高;②超出;③都;④忽然;⑤割;⑥此(2)风花雪月(3)乐土以居,佳山川以游,二者尝不能兼,惟大理得之;天下山川之佳莫逾是者;谓之乐土,谁曰不然;惟醉心于是(或加上“欲作菟裘”)。(4)而河崖之上,山麓之下,一郡居民咸聚焉……其入城者,人家门扃院落,捍之即为塘,甃之即为井。16.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范进进学回家,母亲、妻子俱各欢喜。正待烧锅做饭,只见他丈人胡屠户,手里拿着一副大肠和一瓶酒,走了进来。范进向他作揖,坐下……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_______在塘里,_______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_______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一个人飞奔去迎,走到半路,遇着胡屠户来,后面跟着一个烧汤的二汉,提着七八斤肉,四五千钱,正来贺喜。(1)文中空缺处,依次应填的一组词是DA.走站从头到脚B.踩爬滴滴答答C.踏跳浑身上下D.踹挣淋淋漓漓(2)选段主要描写了范进发疯的场面。(3)这段文字通过语言、外形、动作描写,刻画了范进中举发疯的丑态,请在文中找出关键词语。①语言:“噫!好了!我中了!”②外形:“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③动作:拍(4)文中除了描写范进外,还依次写了哪些人?是什么描写?(5)选文中的“进学”与“中举”有什么不同?胡屠户对范进“进学”与“中举”的不同态度反映了什么?(6)选文对范进因中举而发疯的描写反映了人物什么样性格特点?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7)恰当地使用动词,可以准确生动地表现人物性格,突出作品的主题,试着说说下列加点的动词有什么作用。①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②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头替他扯了几十回。③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本题语段出自课文《范进中举》,语段一,写的是范进进学回家后,胡屠户来到家里;语段二,描写范进中举发疯的表现与全过程;语段三,写的是范进中举后胡屠户带着钱和肉来庆贺。【解答】(1)本题考查根据语境选择词语。本文是一篇经典课文,对于文中的精彩片段,应熟读加强记忆,所以解答时可凭对课文内容的记忆来选择。结合语境来选择也很容易,因为此时范进已喜极而疯,走路不似常人,所以用一脚“踹”进塘里,能表现他动作的随意性;而跌落后,也不似常人那般小心的起来,用“挣”合适。故选D。(2)本题考查选文内容的概括。选文共选了三个自然段,其中第二段内容详细,主要描写的是范进发疯的场景。(3)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根据题干的要求,从文中提取出相关的语句即可。表现范进发疯丑态的语言是:“噫!好了!我中了!”;外形能突出其丑态的则是:“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表现其丑态的动作最主要的是:拍。(4)本题考查侧面描写的理解。本文段中除了写范进外,还写了胡屠户,写了范进的母亲、妻子和众邻居。结合内容来看,两次写到胡屠户来范进家,但是带的东西不同,表现他的势利;范进发疯场面中写到了母亲、妻子和众邻居的表现,则是从侧面来表现范进发疯的严重程度,表现当时人们的势利心态。(5)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从文中胡屠户的言行,可知“进学”顶多可以在私塾里教书,社会地位依旧很低;但是中举后众人、丁举人及范进的表现,都可看出是一步登天,有了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范进进学回来被老丈人骂,而中举后胡屠户却是带着肉与钱来贺喜,可见他的嫌贫爱富,趋炎附势的心态。由此也可以得知范进会喜极而疯的原因。(6)本题考查人物性格与写作意图的分析。范进因为中举而疯,可见这件事对他的重要程度,表现了他对功名的热衷,作者安排这一情节,目的就是为了突出封建科举制度对人性的摧残。(7)本题考查动词的赏析。三个句中的动词,要注意从人物之间的关系与动作的目的去分析。如第一句中的“啐”,动作的发出者是胡屠户,表现了他对范进的鄙视,目中无人。答案:(1)D(2)范进发疯(3)①“噫!好了!我中了!”②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③拍(4)母亲、妻子、胡屠户、众人、报子;侧面描写(5)①“进学“指考取生员。“中举“指考中举人。(前者是州府举行的考试。后者是省一级考试)②胡屠户的势利可鄙以及世态炎凉;揭示了知识分子热心科举的原因:一旦中举。名利。地位自然不同。(6)①热衷功名无法自拔。②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毒害极深。使人性格扭曲。(7)①形象地表现出胡屠对范进的蔑视,表现未中举前范进的地位低下;②扯,是对胡屠户动作的细节描写,表现他对女婿的关心,反映出他趋炎附势的心态;③一“舒”一“缩”,表现出胡屠户动作的虚假与贪财本性。1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的名字有关,这名字又使人不能不忆起巴特农神庙。从前他们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我们把欧洲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筐。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不过,我要抗议,感谢你给了我这样一个抗议的机会。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法兰西吞下了这次胜利的一半赃物,今天,帝国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拿来展出。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那才是真正的物主。现在,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1)用简练的话概括选文的内容。(2)对两个强盗的所作所为,作者持什么态度?(3)“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分析这句话的表达效果。(4)怎样理解“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的深刻含义?【答案】(1)谴责侵略者掠夺中国,毁灭文明的强盗行径。(2)强烈反对。作者毫不客气地指出英法联军的行为是强盗行径,对其提出强烈的抗议;指出他们终将受到历史的制裁。(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甘肃省临洮县全国初三冲刺考(四)全国I卷物理试题含解析
- 威海市古寨中学2025年初三4月百千联考英语试题含答案
-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2025届四下数学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武昌职业学院《C4D动画综合》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医健康养生知识科普讲座
- 上消化道病人出血护理
- 广告传媒行业报告模板
- 学校文化建设与文化管理-培训课件
- 2025房地产经纪人协理-《房地产经纪综合能力》考前通关必练题库-含答案
- 心理健康与养生
- 吉塔行星模拟课程
- 献身国防事业志愿书,空军
- 广东省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资料统一用表2021年版(原文格式版)
- 【企业招聘管理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 筒子形成及卷绕成型分析
-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作业设计优秀案例
- 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考试
- 风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 MT/T 240-1997煤矿降尘用喷嘴通用技术条件
- GB/T 17460-1998化学转化膜铝及铝合金上漂洗和不漂洗铬酸盐转化膜
- GB 6245-2006消防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