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地钢制管道直流杂散电流排流工程用极性排流器》_第1页
《埋地钢制管道直流杂散电流排流工程用极性排流器》_第2页
《埋地钢制管道直流杂散电流排流工程用极性排流器》_第3页
《埋地钢制管道直流杂散电流排流工程用极性排流器》_第4页
《埋地钢制管道直流杂散电流排流工程用极性排流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29.02.

CCSK23

团体标准

T/UNPXX—2024

埋地钢制管道直流杂散电流排流工程用极

性排流器

PolardrainforburiedsteelpipelineDCstraycurrentdischargeproject

(征求意见稿)

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

2024-XX-XX发布2024-XX-XX实施

中国联合国采购促进会发布

T/UNPXX—2024

埋地钢制管道直流杂散电流排流工程用极性排流器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埋地钢制管道遭受直流杂散电流干扰而采取排流工程所用极性排流器的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埋地钢制管道直流杂散电流排流工程用极性排流器(以下简称“极性排流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24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2423.3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

GB/T2423.5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则:冲击

GB/T2423.10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振动(正弦)

GB/T2423.17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a:盐雾

GB/T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11032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GB/T21246埋地钢质管道阴极保护参数测量方法

GB/T22840工业机械电气设备浪涌抗扰度试验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排流drainage

通过人为形成的通路,使管道中干扰电流直接或间接地流回到干扰源的负回归网络,以减弱管道直

流干扰影响的防护技术。

[来源:GB50991—2014,2.0.9]

极性排流polaritydrainage

在被干扰管道与干扰源的负回归网络或排流接地体之间串入防逆流装置的一种排流方式。

[来源:GB50991—2014,2.0.9]

4技术要求

一般要求

4.1.1线路连接

极性排流器由排流器主体、黑色和红色两根导线构成。黑色为负极(-),用于连接被保护的结构

件(如管道)。红色为正极(+),用于连接排流地床,线路连接应无短路或开路。

4.1.2结构

紧固件不应有锈蚀和其他机械损伤。

1

T/UNPXX—2024

4.1.3外观

产品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凹痕、裂纹、变形等现象。

性能要求

4.2.1直流泄漏电流

存在直流干扰时,当被保护的结构件(负极)电位低于排流地床(正极)电位时,排流器处于断开

状态,直流泄漏电流小于1mA。

4.2.2稳态电流

稳态电流为10A。

4.2.3通态压降

当被保护的结构件(负极)电位高于排流地床(正极)电位时开始导通,导通电流达到10A时,通

态压降应小于0.9V。

4.2.4截断电压

截断电压为0.4V。

4.2.5绝缘电阻

接线端子与外壳绝缘电阻应不小于0.5MΩ。

4.2.6接地电阻

接地电阻应不大于4Ω。

4.2.7浪涌防护

极性排流器可通过20kA@8/20μs的浪涌电流,采用20KA的8/20uS电流冲击,可承受冲击次数不少

于15次。

4.2.8防护等级

外壳具有防尘防水设计,满足IP65防护等级。

环境要求

4.3.1工作温度

在-45℃~60℃环境下极性排流器能正常工作。

4.3.2贮存温度

贮存在-45℃~80℃环境后,极性排流器可以正常工作。

4.3.3恒定湿热

进行恒定湿热试验后,极性排流器可以正常工作。

4.3.4随机振动试验

随机振动试验后,检测有无机械损伤、脱落;检测启动电压、绝缘电阻和外观有无异常。

4.3.5冲击试验

冲击试验后,检测有无机械损伤、脱落;检测启动电压、绝缘电阻和外观有无异常。

4.3.6防盐雾

防盐雾应符合GB/T2423.17的规定。

2

T/UNPXX—2024

5试验方法

一般要求

5.1.1线路连接

用目视法检查产品的外观、结构质量,检查设备内各连接导线连接是否正确、有无短路或开路。

5.1.2结构

检查极性排流器内各紧固件是否安装齐全、紧固。检查时按照“由内到外”的顺序逐一检查,包括

底板器件固定螺丝、底板螺丝、器件线路连接螺丝、机箱防水接头等。其结果应符合本文件4.1.2的要

求。

5.1.3外观

检查极性排流器外观有无划痕、污染、裂纹、变形等表面损伤。其结果应符合本文件4.1.3的要求。

性能要求

5.2.1直流泄露电流

断开极性排流器,使用电流表检测漏电流。

5.2.2稳态电流

按GB/T21246的规定进行试验。

5.2.3通态压降

按GB/T21246的规定进行试验。

5.2.4截断电压

按GB/T21246的规定进行试验。

5.2.5绝缘电阻

断开外部连线,将低电压兆欧表接入端子和外壳之间,测试极性排流器的绝缘电阻值。

5.2.6接地电阻

按GB/T21246的规定进行试验。

5.2.7浪涌防护

按GB/T22840的规定进行试验。

5.2.8防护等级

按GB/T4208中13.4的试验方法对极性排流器进行第一位特征数字“6”所表示的防止固体异物进入

的防护等级的检测;按GB/T4208中14.2.5的试验方法对极性排流器进行第二位特性数字“5”所表示的

防止水进入的防护等级的检测。

环境要求

5.3.1工作温度

5.3.1.1温度下限

按GB/T2423.1“试验Ad”的规定进行试验。受试样品须进行初始检测。严酷程度取4.3.1.1规定的

工作温度下限值,加电运行2h,受试样品工作应正常。

5.3.1.2温度上限

3

T/UNPXX—2024

按GB/T2423.2“试验Bd”的规定进行试验。受试样品须进行初始检测。严酷程度取4.3.1.2规定的

工作温度上限值,加电运行2h,受试样品工作应正常。

5.3.2贮存温度

5.3.2.1温度下限

按GB/T2423.1“试验Ab”的规定进行试验。严酷程度取4.3.2.1规定的贮存温度下限值,受试样品

在不工作条件下存放16h,恢复时间为2h,并进行最后检测。

5.3.2.2温度上限

按GB/T2423.2“试验Bb”的规定进行试验。严酷程度取4.3.2.2规定的贮存温度上限值。受试样品

在不工作条件下存放16h,恢复时间为2h,并进行最后检测。

5.3.3恒定湿热

按GB/T2423.3“试验Cab”的规定进行试验。严酷程度取4.3.2规定的工作温度上限值和4.3.3规定

的恒定湿热上限值,受试样品须进行初始检测,试验持续时间为12h,在此期间加电运行,工作应正常,

恢复时间为2h,并进行最后检测。

5.3.4随机振动试验

按GB/T2423.10的规定进行试验。

5.3.5冲击试验

按GB/T2423.5的规定进行试验。

5.3.6防盐雾

按GB/T2423.17的规定进行试验。

6检验规则

出厂检验

产品出厂前应由生产单位的质量检验部门按本文件规定逐批进行检验,检验项目为本文件中4.1和

4.2的相关项目。

型式检验

6.2.1检验项目为本文件中第4章的全部项目。

6.2.2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按正式文件试制、试产、首次批产新产品;

b)间隔1年以上再生产时;

c)连续生产中的产品,每年不少于1次;

d)当产品在设计、工艺和材料等有重大改变时;

e)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f)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

6.2.3型式检验应从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抽取,数量为1台。

检验规则

检验中若有一项指标不合格,则应抽取加倍数量的产品,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复检。如仍不合格,则

判定该批产品型式检验不合格。

7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标志

4

T/UNPXX—2024

产品内面板应镶有铭牌,铭牌上应标明排流器型号、规格、生产厂名称、生产日期等内容,机箱外

面板应喷涂排流器统一编号。

包装

包装时应用塑料袋外包再装木箱,木箱内应有产品说明书、检验合格证等文件及相应的附件、配件。

运输

运输过程中,产品宜避免剧烈运动、冲击、曝晒、雨雪淋溅和碰撞,不应与易燃、易爆、易腐蚀的

物品同时装运。

贮存

产品应放在干燥、通风且无腐蚀性气体的仓库里,仓库内不应同时放置易燃品、易爆品及腐蚀性的

化学物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