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运动员下劈技术动作的运动生物力学特征分析》2500字_第1页
《跆拳道运动员下劈技术动作的运动生物力学特征分析》2500字_第2页
《跆拳道运动员下劈技术动作的运动生物力学特征分析》2500字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跆拳道运动员下劈技术动作的运动生物力学特征分析目录TOC\o"1-2"\h\u24998跆拳道运动员下劈技术动作的运动生物力学特征分析 113747一、前言 113483二、研究进展现状 110668三、现有研究不足 24861四、发展与展望 218432五、总结 314467参考文献 3一、前言跆拳道发源于朝鲜半岛,它既修身养性,又是一种竞技格斗。它在强身健体方面有着独特的功效。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跆拳道也不断地推陈出新。跆拳道“跆”是指腿法与步法,“拳”,指拳法,主要是腿法和手的配合,所谓“道”,就是指道义,礼节。跆拳道的训练主要包括基本技术教学与战术意识培养两个方面,这两种能力也就是跆拳道运动员所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跆拳道分:品势、功力表演与实战的3种表现形式,跆拳道作为悉尼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从2000年开始出现,渐渐为更多国家所认识,现已成为“世界第一搏击运动”。二、研究进展现状(一)对跆拳道下劈动作摆动腿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在下劈的运动中,运动员开始阶段所花费的时间比较少,用时比较合理,快速启动时间为抢占先机的最佳条件。张乐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了下击脚前伸时落地缓冲阶段与起跳过程中膝、踝关节运动特点,提出了提高训练效率和成绩的方法。在张乐看来,收腿的还原阶段持续时间更长,究其原因,是速度素质差,力量素质差所致,重心加速度对还原速度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关节的位移大小顺序是脚尖>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脚尖和踝关节的位移变化最突出,达到最大值。张乐认为运动员的身高与摆动腿的位移不是成正比的。下劈动作整体活动顺序为髋-膝-踝-脚尖,和位移的大小次序相反,与鞭打原理一致,驱动末端关节,但我们的选手关节顺序用力不正确。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了下击脚前伸时落地缓冲阶段与起跳过程中膝、踝关节运动特点,提出了提高训练效率和成绩的方法。对关节角度,张乐认为还原阶段髋关节的角度最大,尽管对于髋关节角度峰值起始时刻有不同,但髋关节角度变化基本上呈先降后升之势。从时间上看,随着距离的增加,髋部和膝部之间的运动逐渐接近。在张乐看来,提膝阶段膝关节的夹角较大,就是提膝阶段费时费力。对关节速度而言,髋和膝部、踝部、脚尖最大速度均发生于踢击前,即提膝阶段。王磊将摆动腿踢击脚靶到落地的这个过程称为“盲点”。摆动腿髋关节位移变化幅度不大,膝关节在启动屈膝过程中位移移动幅度较大,超过脚尖和踝关节的变化。在踢击阶段,踝关节的位移达到最大值,位移变化的大小顺序是脚尖>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髋关节角度在踢击阶段完成后开始上升,膝关节角度在屈膝阶段中段开始上升变化,踢击阶段完成后开始下降。踝关节角度的改变为减小-增大-减小。关于关节速度,髋关节收腿时速度变化很大,踝关节踢击脚靶的一瞬间,速度的变化幅度最大,还有膝关节。在郭辉看来,运动员关节位移受身高、柔韧性等因素影响。在起动阶段,髋关节首先发生变化,提膝阶段膝关节运动幅度大于髋关节,此后踝关节及脚尖活动幅度均大于膝关节,且踝关节与脚尖变化曲线基本一致,脚尖处于提膝阶段伸膝时,其位移变化曲线大于踝关节。三、现有研究不足运动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可分为理论研究方法和实验研究方法两大类,实验研究方法又分实验室测量法和运动测量法。理论研究方法是建立抽象的人体运动的力学模型,利用经典数学力学的公式进行推导,从而揭示运动规律和内在原理。实验研究方法是按照研究的目的,利用科学仪器设施,人为地控制对象,减少干扰,突出要研究的因素,在更加有利的情况下研究人类的行为规律,属于更加深层次的研究方法。但是,就目前来看,具体实施案例不够详细,针对性不足,未能充分与跆拳道特点相融合。在跆拳道各项运动或非跆拳道运动中,运动学与肌电相结合的研究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国内外有关跆拳道的文章主要集中在运动学方面,国内研究相对比较单一,主要是运动学的单方面的学习,国外研究虽也有单方面的,但很多方面占大多数,主要是运动学与动力学方面的研究。我国对运动项目技术动作生物力学方面的研究最为深入,这甚至比一切运动生物力学研究都要高70%。四、发展与展望通过对近几年的奥运会比赛的文献进行研究与探析,男子与女子运动员的技战术使用偏好有所不同。技术层面,女子运动员偏向于使用推踢和前腿技术;男子运动员偏向于使用后腿、连续技术。战术层面,女子和男子运动员根据平时训练的效果与场上的变化。都偏向于使用进攻战术。在奥运会赛场上,选手们都会十分谨慎、小心地使用技战术。不同比赛局次运动员们都会细心应对,每局的比赛任务除了获取比分以外,还需要及时针对对手做出调整。为最终的胜利铺垫基石。五、总结基础技术与难度技术共同构造了技术的多样化,在平时不仅要巩固基础技术的练习也要加强难度技术的训练。在掌握基础技术与全面技术的同时创新特长技术的多样性,合理利用自身的优势,抓好得分的时机,增加获取比赛胜利的成功率。训练中加强对4分分值、5分分值技术与基本技术结合使用的训练,实现自身技术的全面化和组合化。以更加自信、沉稳的状态面对不同的对手。在完善基本战术使用情况下创新不同战术的组合使用,根据对手的技术水平、比赛的状况以及自身的情况进行战术的分配和选择。合理利用跆拳道比赛规则,平时训练注重犯规的程度,积极引导对手犯规,提高自身获取比赛胜利的占比,增强非必要不犯规意识。参考文献[1]张乐.我国优秀跆拳道运动员下劈技术的运动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2]王磊.山东省优秀女子跆拳道运动员下劈技术动作生物力学分析[D];山东体育学院,2012[3]郭辉.跆拳道下劈技术动作摆动腿的运动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4]苏健蛟,张颖慧,卢煜,等.不同疲劳程度下跆拳道运动员横踢动作时踝关节运动学特征的共变量分析[J].2020.[5]许秋萍.跆拳道运动员膝关节损伤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24):3.[6]吴澜馨.东京奥运会延期后跆拳道项目备战策略研究[J].拳击与格斗,2021.[7]严伊苹.运动生物力学在跆拳道动作分析中的应用现状[J].福建体育科技,2020.[8]徐光华,刘鸿宇,张立夫,等.跆拳道运动对跟骨骨皮质厚度与骨小梁应力分布的影响[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