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作文之细节描写作文父亲_第1页
父亲作文之细节描写作文父亲_第2页
父亲作文之细节描写作文父亲_第3页
父亲作文之细节描写作文父亲_第4页
父亲作文之细节描写作文父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细节描写作文父亲【篇一:语文作文细节描写】1.《背影》中父亲过铁道买橘子一段,我们来写,会写“父亲蹒跚地走过铁道,艰难地爬上月台,为我买一堆橘子。看着父亲的背影,我感动得哭了”。朱自清写了这样一段文字:“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学生浅谈感受:由于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所以读者的泪会随着作者一起流下来。作者把心细如发,爱子如母的父亲写得可亲可感,打动人心。2、《荷塘月色》中描写月光下的荷塘一段我们来写,会写“月光下有一片荷塘,荷塘上有荷叶、荷花,还能闻到荷香”。朱自清写了这样一段文字: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首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学生浅谈感受:这段描写,细致而生动,荷塘的景致,如在眼前。但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写成那样的话就失去了所有的韵味了。3、鲁达三拳各尽其妙(备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是中国古代白话长篇小说《水浒传》的一个精彩片断,它究竟以什么艺术魅力来抓住人心的?看来奥妙就在书中描写鲁达三拳的119个字上。让我们写:鲁达三拳打死了镇关西施耐庵是这样写的:第一拳:“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第二拳:“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第三拳:“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拨儿、饶儿一齐响。”明末清初杰出的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对这三段文字大加赞赏:“真正奇文”,“三段,一段奇似一段”。象比喻,使鲁达三拳,各尽其妙,绝不雷同。二奇在点染出鲁达的英雄性格。三拳不打在一处,显示出他粗中有细,三拳就结果了郑屠的狗命,足见他嫉恶如仇,下手很重。也正是这三拳,结束了他的“提辖”生涯,从此走上逃亡、出家落草的道路,最终上了梁山。三奇在抒发作者强烈的爱憎感情。文中以调侃口吻畅写三拳之下,开肉铺的郑屠,又开了油酱铺、彩帛铺,最终还做水陆道场“超生”自己。读罢之后,人们无不拍手称快,为作者为英雄鲁达热情赞颂的强烈爱憎所感染。二、想一想——领会作用,感悟方法1、比较片段,领会细节描写的作用比较a、b、c三个文章片段,师生共同赏析,感悟细节描写的作用a、缺乏细节描写的文章片段:初一刚住校,我很想家,就打电话回家,接电话的是母亲,我说,妈妈我想你,妈妈说她也想我……评语:只见概述不见描写,更不见细节,语言枯燥,人物形象模糊,感情平淡。b、有细节描写的片段:1、初一刚住校,我是那么的不适应,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陌生,陌生的同学,陌生的教师,陌生的教室,陌生的学习内容,连自来水里流出来的水都是陌生的,晚上醒来,想起妈妈的笑脸,爸爸的大手,奶奶的唠叨,爷爷的叮咛,泪水一下子就流了出来……评语:增添了心理细节、肖像细节描写。“我”的思家之情表现得更真更切,排比修辞使语势强烈。2、初一刚住校,我很想家,就打电话回家,“叮……叮……”电话通了,我仿佛看见妈妈正在洗衣,听到铃声,她立即放下衣服,跌跌撞撞地奔向电话,嘴里还不停地说:“别着急,我来了!”她哪里知道我根本听不到!“喂?秀,是你吗?”是妈妈的声音!我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妈,我想你!我……”我说不下去。“我也想……想你!”我感受到妈妈的颤抖,她一定是一边笑着,一边流着泪……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有形。使读者通过阅读文字,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画面。让具体的画面成为打动读者的动情点。三、练一练——牛刀小试,品位成功1、口头作文,四人一组进行讨论,描述班中某位同学,其中可以综合运用各种细节描写,最后让同学猜猜描述的是谁。2、书面描写(1)请一位同学上来表演一个动作(微笑、握手、摸头、拥抱、伫立、拍肩膀、拍屁股……)下面同学来进行描写。读两个同学的片段,同学点评。(2)请针对以下五句话进行描写:游泳池的水很清。我和爸爸一起进入游泳池。开始的时候,我不会游泳。爸爸就教我。我终于会游泳了。范例:游泳池里的水很清。那水犹如清清的纱,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当阳光从窗户射进,然后倾泻在水中,犹如散落的珍珠,真耀眼啊!慢慢地靠进游泳池,往里看,水像一面镜子,将我的影子清晰的印在了上面。我和爸爸小心翼翼地下到水里去。在水中有中飘浮的感觉,仿佛身体轻了许多,像那展翅欲飞的小鸟。这种感觉可真是奇妙啊!爸爸不断地指导我。先开始他扶着我,在一边极小心的看护着,就像熊爸爸小心翼翼照顾小熊似的,生怕出点什么差错。当我失去信心时,父亲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我。我从那眼神里感觉到的是一种期望,一种鼓励。尽管父亲无语,但我已明白了他的意思。我向他点了点头。于是,我们又开始了一次练习。(3)用细节描写对淑女与粗汉的吃相的两个片段进行细化。描写淑女:她端起碗,挑了菜叶,送到嘴里,嚼起来。范例:她小心翼翼地端起碗,挑了几缕菜叶,慢慢地送到嘴边,害羞似的张开樱桃小嘴,又迅速合上,极小幅度地嚼着食物,还不停地用餐巾纸擦拭唇角的余油。描写粗汉:他端起碗,拿起筷夹了菜,合着饭往嘴里送,又掺和了汤水。范例:他见菜端齐后,便忙提起筷,端起大碗,对着菜就是一夹,合着饭呼呼地往嘴里送。又掺和了汤水,撑的两腮鼓鼓的,还有一粒米粒挂在嘴角上。四、总结今天,我们主要从片段作文的角度学习了细节描写的含义、作用、要求和方法,但再精彩的片段也是服务于整篇文章的,细节是服务于表达中心的,因此我们在进行细节描写时,应有全文观。如果说细节是明艳的花朵,那整篇文章就是生机盎然花园;如果说细节是洁白的浪花,那整篇文章就是那蔚蓝奔腾的大海;如果说细节是一个人的精神,那整篇文章就是一个人的体魄。让我们用细节之花去点缀文章之园,用细节之浪去激荡文章之海,用细节之神,去鲜活文章之体。绍兴街头,咸亨酒店,鲁迅潜心观察短衣帮与长衫客,才“画出沉默的国民的灵魂”。家事衰微,车站送别,朱自清用心感受,融入真情,才绘出了“心中永远的背影”!古往今来,伟大的作家,总是终生用心捕捉那些使灵魂颤栗的人和事,熔铸成千古流传的篇章。衷心的希望同学们在生活学习中能捕捉细节、运用细节,让细节这一把金钥匙为你所用,留下你的精彩,用精彩来凸显你文章的魅力,用精彩使你的文章散发出熠熠光彩!五、课外作文实践观察父母的某一个表现“爱”的片段,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对其进行细化。教材解读1.课文简说。这篇课文由3个独立的片段组成。《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选自中篇小说《小兵张嘎》,《临死前的严监生》选自《儒林外史》,《“凤辣子”初见林黛玉》选自《红楼梦》,题目为编者所加。这3个片段分别描写了小嘎子、严监生、凤辣子三个人物形象,每一个片段,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可以说这3个片段是人物描写的经典。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这个片段主要写了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的情景。先是由小嘎子提议摔跤,在摔跤的过程中,他时时处处想使巧招,结果反被胖墩儿摔了个仰面朝天,反映了小嘎子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的个性特点。小嘎子是个个性鲜明的男孩子。他“从不单凭力气”跟人硬拼,而是“一向仗着”自己“眼疾手快”,所以,这次跟胖墩儿摔跤,“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而选择了适合自己特长的“随便摔”的方式。从一开始对摔跤方式的选择,就可见这个顽皮的小男孩富有心计。起初,他依据自己和胖墩儿的体形差异,找准对方的弱点,“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采取了围着对手“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的战术。在摔跤中,当小嘎子处于劣势时,他便积极开动脑筋,“推拉拽顶”,想出了各种办法。就是在他与胖墩儿酣战到最后时,他还是“想用脚腕子去勾他的腿”。整个摔跤过程都不见小嘎子的蛮干硬拼硬斗,处处可见他的机灵、敏捷、有智谋。另外,从他时时想把对手打败,又不难看出他争强好胜的一面。文中对小嘎子摔跤时的动作描写极为细致。作者用了“站、围、蹦、转、揪、推、拉、拽、顶、扳”等表示动作的词语,从不同的方面对小嘎子的摔跤动作进行了细致描绘。在这当中,还夹杂着对嘎子心理活动的描写,比如,“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去勾他的腿”,这些描写从另一个侧面丰富了人物性格。动词的准确运用和心理活动的细致刻画,塑造了小嘎子这个儿童形象,显示出作者在人物刻画上的功力。临死前的严监生这个片段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这是一段绝妙的描写,严监生临死时,总是断不了气,却一个劲地伸出两个指头,这两个指头是什么意思呢?这一令人难以捉摸的动作给众人造成了一个难以破解的谜,最后由赵氏把谜底揭出来。原来他是看到灯盏里点着两茎灯草,怕费油。多烧一茎灯草,竟会使一个行将就木的人耿耿于怀,放心不下,难以断气,这种经过艺术夸张的描写,活生生地刻画出了一个吝啬鬼的形象。这种如同素描一般的细节描写,把严监生的特点淋漓尽致、入木三分地表现出来,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本片段重点写的是林黛玉初进大观园,与众人相见的过程中,与“凤辣子”王熙凤见面的经过。通过对这一见面过程的描写,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泼辣张狂、口齿伶俐、善于阿谀奉承、见风使舵、喜欢使权弄势、炫耀特权和地位的人物形象。课文通过两个方面的描写,展示了王熙凤的性格特征,一是从正面对王熙凤的描写,二是从侧面对王熙凤的描写。作者写王熙凤的出场是《红楼梦》中极其精彩的一笔。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以及对王熙凤的肖像描写和王熙凤对林黛玉说的一席话,是对王熙凤的正面描写。林黛玉的思忖、纳闷与贾母对王熙凤的戏谑谈笑的评价,是对王熙凤的侧面描写。我们先看正面描写。未写其形,先使闻声。王熙凤的一句“我来迟了”,似给人爽朗、热情的感觉,然在贾府这个封建的大家族里,规矩礼仪是极严的。贾母是这个家族里至高无上的人物。在贾母面前,连邢、王二夫人都要敛声屏气、毕恭毕敬,何况孙子媳妇【篇二:父爱的细节描写】记忆中很好记得父亲流泪,就算是病魔侵略下也没看到过父亲的眼泪,总以为父亲不会哭,至少不会当着我的面哭泣。那是我读初一时,奶奶去世了,父亲怕我读书不行以后无法找到工作,从大伯他们手里将祖屋的继承权买了下来进行了改建。父亲忙着工作忙着改建祖屋,无法对我进行照顾,姐姐去外地读书去了,诺大一个家里只留下我一个人。生性淘气的我趁家里人不在的时候将以前父母给我的零用钱取出好好的疯狂了一番,天天跟着同学东跑西走,买零食、打游戏、滑旱冰,接连几个通宵不回家。依稀记得那个星期二的早上,校门外走来一个熟悉的身影,没错就是他我的父亲,看着父亲疲倦的身躯,仿佛一时间苍老的许多许多,父亲看着我久久没有说什么。我知道父亲的眼神在对我说些什么,仿佛在问我为什么几天都没有回家?空气凝结了,时间停止了,临走时父亲说了一句:“这几天我和你妈都没空照顾你,你又瘦了!”当父亲转身而去的时候,我看到父亲眼角那颗晶莹剔透的泪滴,父亲哭了,从未在我面前哭泣的父亲哭了,这给我一个极大震撼,现在想直来心都有点隐隐做痛。无论我做错什么事,父亲从来不打我,不骂我,都是耐心的教育我,给我讲道理。因为父亲这颗眼泪给我的震撼,我收敛了很多,也从那时候懂得了很多。【篇三:细节描写及其范文】细节描写及范文细节描写的核心是一个“细”字,就是把细小事物,如一个动作、一种表情、一个特点用特写细节描写是为主题服务的。以写人的记叙文为例,细节描写,目的是表现人物,那么最能体现人物思想性格的情节,就应描写具体。人物性格丰满、活灵活现、惟妙惟肖,文章形象、生动和真实,这些都依赖好的细节描写——父亲的个子高,他觉得坐在台阶上很舒服。父亲把屁股坐在最高的一级上,两只脚板就搁在最低的一级。他的脚板宽大,裂着许多干沟,沟里嵌着沙子和泥土。父亲的这双脚是洗不干净的,他一般都在凼里洗,拖着一双湿了的草鞋唿嗒唿嗒地走回来。大概到了过年,父亲才在家里洗一次脚。那天,母亲就特别高兴,亲自为他端了一大木盆水。盆水冒着热气,父亲就坐在台阶上很耐心地洗。因为沙子多的缘故,父亲要了个板刷刷拉刷拉地刷。后来父亲的脚终于洗好了,终于洗出了脚的本色,却也是黄几几的,是泥土的颜色。我为他倒水,倒出的是一盆泥浆,木盆底上还积了一层沙。父亲说洗了一次干净的脚,觉得这脚轻飘飘的没着落,踏在最硬实的青石板上也像踩在棉花上似的。二、细节描写原文:母亲把包子递给女儿说:“趁热吃吧!”女儿含着泪用她那瘦小的双手接过包子,用手把它分成两半,把一半大的递给了母亲,母亲热泪盈眶地吃着包子。改文:母亲把包子递给女儿说:“趁热吃吧!”女儿含着泪用她那瘦小的双手接过包子,郑重地用手把它分成两半,好像这不是一个包子,而是一块黄金。包子很容易就分开了,露出里面粒粒白糖。女儿毫不犹豫的把大的一半递给了母亲,自己拿起那半小的,狼吞虎咽起来。母亲热泪盈眶地接过包子,心疼的望着自己的女儿。a.缺乏细节描写的文章片段:初一刚住校,我很想家,就打电话回家。接电话的是母亲,我说,妈妈我想你,妈妈说她也想我??b初一刚住校,我是那么的不适应,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陌生。陌生的同学,陌生的教师,陌生的教室,陌生的学习内容,连自来水里流出来的水都是陌生的。晚上醒来,想起妈妈的笑脸,爸爸的大手,奶奶的唠叨,爷爷的叮咛,泪水一下子就流了出来??c.增添了心理、语言细节描写的片段:初一刚住校,我很想家,就打电话回家。“叮??叮??”电话通了,我仿佛看见妈妈正在洗衣,听到铃声,她立即放下衣服,跌跌撞撞地奔向电话,嘴里还不停地说:“别着急,我来了!”她哪里知道我根本听不到!“喂?秀,是你吗?”是妈妈的声音!我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妈,我想你!我??”我说不下去。“我也想??想你!”我感受到妈妈的颤抖,她一定是一边笑着,一边流着泪??花边饺里的母爱小时候,包饺子是我家的一桩大事。那时候,家里生活拮据,吃饺子当然只能等到年节。平常的日子,破天荒包上一顿饺子,自然就成了全家的节日。这时候,妈妈威风凛凛,最为得意,一手和面,一手调馅,馅调得又香又绵,面和得软硬适度,最后盆手两净,不沾一星面粉。然后妈妈指挥爸爸、弟弟和我看火的看火、擀皮的擀皮、送皮的送皮,颇似沙场点兵。一般,妈妈总要包两种馅的饺子,一种肉一种素。这时候,圆圆的盖帘上分两头码上不同馅的饺子,像是两军对弈,隔着楚河汉界。我和弟弟常捣乱,把饺子弄混,但妈妈不生气,用手指捅捅我和弟弟的脑瓜儿说:“来,妈教你们包花边饺!”我和弟弟好奇地看,妈妈将包了的饺子沿儿用手轻轻一捏,捏出一圈穗状的花边,煞是好看,像小姑娘头上戴了一圈花环。我们却不知道妈妈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儿,她把肉馅的饺子都捏上花边,让我和弟弟连吃惊带玩地吞进肚里,自己和爸爸吃那些素馅的饺子。那些艰苦的岁月,妈妈的花边饺,给了我们难忘的记忆。但是,这些记忆,都是长到自己做了父亲的时候,才开始清晰起来,仿佛它一直沉睡着,必须我们用经历的代价才可自从我能写几本书之后,家里经济状况好转,饺子不再是什么圣餐。想起那些个辛酸和我不懂事的日子,想起妈妈自父亲去世后独自一人艰难度日的情景,我想起码不能让妈妈吃的再受委屈了。我曾拉妈妈到外面的餐馆开开洋荤,她连连摇头:“妈老了,腿脚不利索了,懒得下楼啦!”我曾在菜市场买来新鲜的鱼肉或时令蔬菜,回到家里自己做,妈妈并不那么爱吃,只是尝几口便放下筷子。我便笑妈妈:“您呀,真是享不了福!”后来,我明白了,尽管世上食品名目繁多,人的胃口花样翻新,妈妈雷打不动只爱吃饺子。那是她老人家几十年一贯制历久常新的最佳食谱。我知道惟一的方法是常包饺子。每逢我买回肉馅,妈妈看出要包饺子了,立刻麻利地系上围裙,先去和面,再去打馅,绝对不让别人插手,那精神气儿,又回到我们小时候。那一年大年初二,全家又包饺子。我要给妈妈一个意外的惊喜,因为这一天是她老人家的生日。我包了一个带糖馅的饺子,放进盖帘一圈圈饺子之中,然后对妈妈说:“今儿您要吃着这个带糖馅的饺子,您一准儿是大吉大利!”妈妈连连摇头笑着说:“这么一大堆饺子,我哪儿那么巧能有福气吃到?”说着,她亲自把饺子下进锅里。饺子如一尾尾小银鱼在翻滚的水花中上下翻腾,充满生趣。望着妈妈昏花的老眼,我看出来她是想吃到那个糖饺子呢!热腾腾的饺子盛上盘,端上桌,我往妈妈的碟中先拨上三个饺子。第二个饺子妈妈就咬着了糖馅,惊喜地叫了起来:“哟!我真的吃到了!”我说:“要不怎么说您有福气呢?”妈妈的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其实,妈妈的眼睛实在是太昏花了。她不知道我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用糖馅包了一个有记号的花边饺,那曾是她老人家教我包过的花边饺。花边饺里浸满浓浓的母爱,如今,我谨以花边饺讨得年迈母亲的快乐和开心。映山红里的母爱映山红是家乡山里较为普遍的植物,一旦开花,不仅是别致的风景,更是母亲对我们表达爱的载体。小时候,粮食吃紧,家庭拮据,生活清苦,以至于我和弟弟营养不良,黄皮刮瘦,头发变黄。母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又无奈。春夏之交,母亲经常到山间采摘野果给孩子充饥。不经意间,发现一簇簇盛开的映山红分外醒目。哦,这就是老人们常说的映山红,而且可以吃,甜津津的。母亲像发现新大陆般兴奋,顾不上路途的艰辛,来到映山红树前,拉住枝条,摘下一朵朵红艳艳的映山红,丢进了背篼里。实在装不下,就往自己身上的兜里塞,直到装不下为止。当粉红的或玫瑰红的映山红呈现在我们的眼前时,我们既惊喜,又好奇:“妈妈,这是啥花?这么漂亮!”母亲赶忙介绍起来:映山红嘛,山里多的是,不单吃得,还好吃,有一种甜甜的感觉。我们扑闪着小眼睛,满脸的疑惑,还摇起了小脑袋。母亲二话没说,拿起一小朵映山红就往嘴里送,津津有味地嚼起来。“好甜!”尽管有些酸,但为了不影响我们的情绪,母亲一个劲地赞美映山红。还等什么呢!我们早已饥肠辘辘,开吃吧。哎,舒服,好吃,我们发出了由衷的感叹。我们又有了精神,嬉戏追逐,欢声笑语,我们对映山红充满感激之情。望着我们吃得变成紫色的嘴唇以及活蹦乱跳的样儿,母亲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妈妈,我们以后还要吃映山红!”我们都是馋猫,嚷着要母亲满足我们的愿望。母亲不住地点头。在映山红绽放的季节,母亲会顶着烈日或冒着细雨,坚持到山里去为我们采摘映山红,用杂草把连花带枝的映山红捆在一起,顿时我们双眸发亮,一阵欢呼。后来,受母亲的影响,我们也爱到山里玩,发现那些可爱的映山红后,会伸手去摘来,一朵朵、一枝枝,做成花环。也会把映山红塞进嘴里,满足馋瘾。这时,耳边又响起母亲的教诲:做任何事要有度,否则会物极必反,对待映山红也是如此,既不能破坏环境,又不要吃坏了肚子。聆听着母亲语重心长的教导,感受着母亲的良苦用心,享用着映山红的甘甜,我们逐渐长大了、懂事了、爱护生态了。天长日久,对映山红感激涕零。因为,是映山红助我们渡过难关,伴我们度过欢乐的童年,催我们努力奋进。映山红里饱含的母爱温暖我们的心房,激发我们的力量,铸就我们的秉性,能不铭刻进我们记忆的窗棂吗?能不撼动我们的心魄吗?今夏,又见映山红染红了碧绿的山林,在风儿的轻抚下、阳光的映衬下,成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