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产品评价规范 电源逆变器》编制说明_第1页
《绿色低碳产品评价规范 电源逆变器》编制说明_第2页
《绿色低碳产品评价规范 电源逆变器》编制说明_第3页
《绿色低碳产品评价规范 电源逆变器》编制说明_第4页
《绿色低碳产品评价规范 电源逆变器》编制说明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绿色低碳产品评价规范电源逆变器》团体标准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以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

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重要的环境挑战,探索低碳节能的发展道路,

是人类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选择。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推

动我国社会进入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和消费结构加快升级阶段。居民消

费层次不断提高,也更加注重消费品的绿色安全和高端品质。但当前

我国消费品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品牌竞争力不

强,消费环境有待改善,国内消费信心不足,制约国内消费增长,甚

至造成消费外流。消费需求升级要求标准化积极响应,为高端产品贴

标,满足消费者消费升级的需求。

现有的电源逆变器、绿色低碳标准有如下:GB/T37408-2019光

伏发电并网逆变器技术要求、GB/T21225-2007逆变应急电源、QC/T

1036-2016汽车电源逆变器、T/GDES76-2022绿色低碳产品评价技术

规范电动机等标准,以上标准是电源逆变器的产品标准,是以标准的

技术要求为核心制定的相关标准内容,但是目前国家鼓励开展绿色、

低碳产品的评价工作,以推广产品的认证实施,在目前现有的标准中

没有相关的电源逆变器的绿色低碳产品的评价标准,制定此标准迫在

眉睫。

1

为落实《中国制造2025》《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等相关政策,进一步明确我国“十

四五”及中长期节能减碳目标,将能效、碳足迹等约束性指标纳入国

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进一步推动逆变器行业绿色低碳发展,从

开展绿色低碳产品电源逆变器的评价,并进一步将其纳入各地行业发

展规划。从基本要求、评价指标和评价要求、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等

维度进行编写,形成可具体指导评价绿色低碳产品电源逆变器的要求

规范。本标准的研制有助于我国制造业实施绿色制造,实现低碳发展,

使行业内绿色低碳体系建设创建工作有章可循、有标可依,走绿色低

碳循环发展之路。

二、起草单位

本标准由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质量强国标准工

作组提出,由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归口。本标准由浙江雷亚电子有限

公司、深圳欧陆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博雷蒙电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上海安世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共

同起草。

三、标准的编制原则

标准起草小组在编制标准过程中,以国家、行业现有的标准为制

订基础,结合我国目前的机械行业现状,按照GB/T1.1—2020《标准

2

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及相关

要求编制。

四、标准编制过程

2023年6月9日,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正式批准《绿色低碳产品评

价规范电源逆变器》立项。

2023年8月18日,《绿色低碳产品评价规范电源逆变器》团体标

准启动会正式召开。

2023年8月29日,《绿色低碳产品评价规范电源逆变器》团体标

准申请开始征求意见。

择日召开评审会(上报评审专家资料)

五、标准主要内容

1、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评价要求

5评价方法和流程

6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报告编制方法

六、标准水平分析

6.1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

3

经查,暂无相同类型的国际标准与国外标准,故没有相应的国际

标准、国外标准可采用。

6.2与国际标准及国外标准水平对比

本标准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6.3与现有标准及制定中的标准协调配套情况

本标准的制定与现有的标准及制定中的标准协调配套,无重复交叉

现象。

6.4设计国内外专利及处置情况

经查,本标准没有涉及国内外专利。

七、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及相关标准协调配套

情况

本标准的制定过程、技术要求的选定、试验方法的确定、检验项

目设置等符合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规定。

八、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无。

九、标准作为强制性或推荐性标准的建议

建议该标准作为推荐性团体标准。

4

十、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过渡

办法)

由于本标准首次制定,没有特殊要求。

十一、废止现有有关标准的建议

无。

团体标准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