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人教版(2024)选择性必修2语文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人教版(2024)选择性必修2语文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人教版(2024)选择性必修2语文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人教版(2024)选择性必修2语文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人教版(2024)选择性必修2语文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人教版(2024)选择性必修2语文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夙兴夜寐②三岁食贫③桑之落矣,其黄而陨④女也不爽,士贰其行⑤鸷鸟之不群兮⑥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⑦固前圣之所厚⑧哀民生之多艰A.①⑥/②/③⑦/④/⑤/⑧B.①⑤/②⑦/③/④/⑥/⑧C.①/②⑤/③⑦/④/⑥⑧D.①⑧/②/③⑦/④⑥/⑤2、对下列句子的句式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岂不痛哉②死生亦大矣③遂见用于小邑。

④则与斗卮酒⑤将有事于西畴⑥复驾言兮焉求④省略句⑤宾语前置句⑥主谓倒装句A.A;①感叹句②感叹句③被动句。

④陈述句⑤状语后置句⑥主谓倒装句B.B;①反问句②判断句③陈述句。

④省略句⑤状语后置句⑥宾语前置句C.C;①反问句②判断句③被动句。

④省略句⑤状语后置句⑥宾语前置句D.①感叹句②反问句③陈述句3、下列选项中句子的句式特点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B.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C.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D.寓形宇内复几时4、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迨诸父异爨”中的“诸父”是伯父、叔父的统称;“妪,先大母婢也”中的“先大母”指去世的祖母。B.“三五之夜,明月半墙”中的“三五之夜”即农历每月十五的夜晚。农历每月十五日又称“望”,如“在丁卯三月之望”,即丁卯年三月十五日。C.“顷之,持一象笏至”中的“象笏”,即象牙制的手板。笏,是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见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上面可以记事,后来只有大臣使用。D.“期功”,古代丧服的名称。期,服丧九个月。功,按关系亲疏分大功和小功,大功服丧九个月,小功服丧五个月。5、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名我固当(本来)B.以致其性焉尔(情趣,意志)C.则又爱之太恩(宠爱)D.勖尔植(勉励)评卷人得分二、其他(共9题,共18分)6、指出下列特殊句式的类型。

(1)石之铿然有声者____________

(2)磔磔云霄间____________

(3)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____________

(4)大声发于水上____________

(5)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____________

(6)古之人不余欺也____________7、翻译下列句子。

(1)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2)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8、古今异义: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

(1)恐年岁之不吾与。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年纪;年代;年头儿;年成。

(2)春与秋其代序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指代替序言的文章(多自有标题)

(3)恐美人之迟暮。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美貌的女子。

(4)哀民生之多艰。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人民的生计。

(5)怨灵修之浩荡兮。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水势大;或广阔而壮大。

(6)固时俗之工巧兮。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细致;精巧(多用于工艺品或诗文;书画)

(7)偭规矩而改错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改正错误。

(8)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生活贫穷;经济困难。

(9)宁溘死以流亡兮。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而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

(10)长余佩之陆离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形容色彩繁杂9、文化常识:判断下列文化常识的的正误。

(1)《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品,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先河。_____

(2)“楚辞体”是楚地的诗歌形式,描写楚地的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以《离骚》为典型代表,故又称“骚体”。《楚辞》是由西汉刘向创作而成的。_____

(3)“回朕车以复路兮”中的“朕”是第一人称代词,我。秦始皇以后成为皇帝专用的自称。_____

(4)考,称已故的父亲。普通人称自己已故的父亲为“先考”,称自己已故的母亲为“妣”“先妣”,而已故的父母就合称为“考妣”。_____

(5)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他开创了诗歌由集体歌唱到个人创作的新时代。_____10、解释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

①女也不爽,士贰其行爽:_______________

謇朝谇而夕替替:_______________

②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耽:_______________

岂余心之可惩惩:_______________

③乘彼垝垣,以望复关垝:_______________

唯昭质其犹未亏昭:_______________

④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徂:_______________

皇览揆余初度兮揆:_______________11、课外阅读《茶馆》全剧,观看电视剧《茶馆》,电视剧《茶馆》的结尾是王利发火烧茶馆并与之同归于尽。你觉得与原剧本相比,哪个结尾好?为什么?1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写出其含义。

(1)扈江离与辟芷兮_____________(2)来吾道夫先路_____________

(3)偭规矩而改错_____________(4)何方圜之能周兮_____________

(5)进不入以离尤兮_____________(6)芳菲菲其弥章_____________

(7)伏清白以死直兮_____________13、《拟行路难(其四)》中,“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想说明什么哲理?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多谢后世人谢:__________________

②始适还家门适:__________________

③君既若见录见:__________________

④妾不堪驱使堪:__________________

⑤却与小姑别却:__________________

⑥徒留无所施徒:__________________施: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三、古代诗歌阅读(共5题,共10分)15、登快阁黄庭坚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了却”二字,渲染出了诗人办完公事后如释重负的欢快心情,与“快阁”之“快”暗相呼应。B.诗人登上快阁,在晚晴余辉里倚栏远眺,“倚晚晴”三字不仅传神地写出了诗人的情态,也为下句的描写做了铺垫。C.第五句中“朱弦”指琴,“佳人”即美人,引申为知音;这句话是说友人远离,自己早已没有弹琴的兴致。D.诗人即使见到美酒,眼中也不会流露出喜悦之色,一个“横”字传神地勾勒出诗人无可奈何、孤独无聊的神情。16、客至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选出对这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A.首联先从户外的景色着笔,点明客至的时间、地点和来访前夕作者的心境。“皆”字暗示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给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但见”,表现了他在闲逸的江村中的寂寞心情。B.颔联把笔触转向庭院,引出“客至”。前句不仅说客不常来,还有主人不轻易延客意,今日“君”来,益见两人交情之深厚,使后面的酣畅欢快有了着落。后句的“今始为”又使前句之意显得更为超脱,补足了首联两句。C.颈联由颔联虚写客至转入实写待客。诗中的家常话语听来十分亲切,我们很容易从中感受到主人竭诚尽意的盛情和力不从心的歉疚,也可以体会到主客之间真诚相待的深厚情谊。D.全诗风格看似安闲恬静,其实充满悲意。诗人通过描写客至,旨在突出内心的苦闷寂寞。1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和答元明黔南赠别①黄庭坚万里相看忘逆旅,三声清泪落离觞。朝云②往日攀天梦,夜雨何时对榻凉?朝云②往日攀天梦,夜雨何时对榻凉?急雪脊令③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急雪脊令③

【注】①元明:黄大临;黄庭坚长兄,字元明。绍圣二年(1095)黄庭坚被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长兄黄大临万里相送,二人分别后黄庭坚作此赠别诗。②朝云:化用楚襄王梦见神女的故事,隐寓自己往日的抱负只如登天之梦,已经破灭。③脊令:鸟名,即鹡鸰。

本诗的颈联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18、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各题。客至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宾至杜甫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客至》首联写诗人住所周围绿水环绕,日日鸥鸟聚集,透露出春景的惬意和无人相依的寂寞心情,为下文表达客至的喜悦营造氛围,景中含情。B.《客至》颔联由外转内,从户外的景色转到院中的情景,引出“客至”。用与客人谈话的口吻,增强了生活实感,表现了诗人喜客之至,待客之诚。C.《宾至》“老病人扶再拜难”写自己老病,需人搀扶,不能尽礼,在致歉中隐含着诗人有客而来的喜悦。D.《宾至》一写客,一写己,在表现客人身份尊贵的同时,也表现出诗人的清高。(2)主人对“客”和“宾”各自表达了怎样的态度?试分别结合两首诗的尾联简要分析。1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下列问题。咏怀古迹(其五)杜甫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①,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②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注]①纡筹策:曲折周密地展运策略。②祚:帝位。

(1)下列对这首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时空共说,笔力雄放,凸显诸葛亮名满寰宇、万世不朽的形象。B.颔联概括了诸葛亮的才能、功绩,赞扬他如鸾凤高翔,独步云霄。C.颈联用典,通过与伊尹、吕尚、萧何、曹参等功臣比较,来盛赞诸葛亮的才能。D.全诗除“遗像”句是咏古迹外,余句皆以抒情为主,情感跌宕起伏。(2)从主题、表达方式等角度比较分析本诗与《蜀相》的异同。评卷人得分四、语言表达(共4题,共24分)20、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

2020年“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于4月24日在国家航天局网站举行。备受关注的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任务标识在启动仪式上公布。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系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后续行星任务将依次编号。据介绍,该名称源于屈原长诗《天问》,体现了探索自然和宇宙空间的文化传承,寓意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而象征“揽星九天”的任务标识,展现出中国航天开放合作的理念与态度。21、阅读下面的文字;给“生物圈”下一个定义。

地球上有生物,这些生物往往有它们生活的范围,也就有了生物圈。如果把地球比作苹果,那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只生活在像果皮那样薄的地球表面层里,因为只有这个表面层有空气、水、土壤,能够维持生物的生命。22、给下面的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0个字)中新网2011年11月20日电在科学家们再次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证明后,一条重要的物理定律可能真的要被改写,光速并不是宇宙速度的极限。今年9月22日,意大利格兰萨索国家实验室下属的一个名为“OPERA”的实验装置,接收到来自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中微子。经测算,中微子跑过这段732千米距离所用的时间,比光还快了60纳秒(1纳秒等于十亿分之一秒)。这一结果给科学界带来了巨大困惑,因为这与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中光速是宇宙速度的极限,没有任何物质的速度可以超越光速的理论相悖。10月,欧洲核子研究中心优化了实验方案并开始复核中微子超光速实验,最终“新的测量方法没有改变最初的结论”。但欧洲核子研究中心也表示,在中微子速度超越光速这一结论被驳倒或者被证实前,还需要进行更多的实验观察和独立测试。23、下面这副对联的上联引用了鲍照《拟行路难(其二)》的诗句;请引用《拟行路难(其四)》的诗句拟写下联。

上联:“如今君心一朝异;对此长叹终百年”,婉转深沉,流露弃妇哀怨悲苦意。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五、写作题(共1题,共3分)24、鲁迅先生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说悲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文学作品会通过对立和冲突,将美好的事物毁灭,展现动人心魄、撼人心灵的美感。请以《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中的某一个人物为例,谈谈你对悲剧美的理解。要求:结合作品内容分析。150字左右。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A【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①夙;夜: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夜里。

②贫:形容词用作名词;贫苦的生活。

③黄:形容词用作动词;变黄。

④贰:数词用作动词;不专一,有二心,跟“壹”相对。

⑤群:名词用作动词;合群。

⑥朝;夕: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

⑦厚:形容词用作动词;推崇;赞许。

⑧哀: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悲哀。

①⑥名词作状语;②形容词用作名词;③⑦形容词用作动词;④数词用作动词;⑤名词用作动词;⑧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故选A。2、C【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的能力。

①“岂不痛哉”是反问句;“岂哉”是标志。

②“死生亦大矣”是判断句;语意表判断。

③“遂见用于小邑”是被动句;“见于”是标志。

④“则与斗卮酒”是省略句;省略“与”的宾语“之”。

⑤“将有事于西畴”是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将于西畴有事”,标志是“于”。

⑥“复驾言兮焉求”宾语前置句;“焉”疑问代词作宾语常前置,正常语序为“复驾言兮求焉”。

由此可知;①反问句,②判断句,③被动句,④省略句,⑤状语后置句,⑥宾语前置句。

故选C。3、C【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掌握文言句式的能力。

例句为介词结构后置句;“(于)其次列坐”。

A.介词结构后置;正确语序为“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

B.介词结构后置句;正确语序为“或(于)怀抱取之,(于)一室之内悟言”。

C.无特殊句式。

D.介词结构后置句;正确语序为“于寓形宇内复几时”。

故选C。4、D【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掌握文化常识的能力。

D.“期;服丧九个月”说法错误,应为服丧一年。

故选D。5、B【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B.以致其性焉尔;意思是:让它尽情生长罢了。致:使达到。

故选B。二、其他(共9题,共18分)6、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句式的能力。

(1)句式结构为“中心词+之+修饰语+者”;按现代汉语的表述,应为“铿然有声之石”,是定语后置句。

(2)省略介词“于”;按现代汉语的表述,应为“(于)云霄间磔磔”,是省略句和状语后置句。

(3)介词结构“于山谷中”作谓语“咳且笑”的状语;按现代汉语的表述,应为“又有若老人于山谷中咳且笑者”,是状语后置句。

(4)介词结构“于水上”作谓语动词“发”的状语;按现代汉语的表述,应为“大声于水上发”,是状语后置句。

(5)“者也”表判断;是判断句。

(6)否定句中代词“余”作动词“欺”的宾语,按现代汉语的表述,应为“古之人不欺余也”,是宾语前置句。【解析】①.定语后置句②.省略句,状语后置句③.状语后置句④.状语后置句⑤.判断句⑥.宾语前置句7、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中;“扣”,敲击;“聆”,聆听;“函胡”,重浊而模糊;“桴”,鼓槌;“余韵”,余音;“歇”,消失。

(2)中,“目见耳闻”,亲眼看到亲耳听到;“臆断”,主观想象去猜测。【解析】(1)敲击它们,聆听它们的声音,南山那块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山那块山石的声音清脆而悠扬,鼓槌停止敲击,声音还在传扬,余音慢慢地消失。(2)任何事情不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只凭主观想象去猜测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1)年岁;时间术语。在现代“年”和“岁”是同义词,在古时是有严格区别的:从立春到下一个立春,称为“一岁”;从农历中上一个正月初一到下一个正月初一,谓之“一年”。所以“年岁”的古义是“时光;岁月”。

(2)“代”;更替。“序”,时序。因此,“代序”的古义是“时序更替”。

(3)“美人”;在古代指亦指相貌俊逸,才德出众的男子;也喻君上;品德美好的人。一说是屈原自指,说指楚怀王。

(4)“民”的本义指奴隶;后指平民,又泛指区别于官的普通人。因此“民生”的古义是“人生”。

(5)“浩荡”在古代的意思有:无限(如“浩荡离愁白日斜”);无常不定(如“年事以蹉跎;生平任浩荡”)、荒唐(如“怨灵修之浩荡兮”),这里应译作“荒唐”。

(6)“工”的古义是“善于”。“巧”的古义是技巧;巧诈。因此“工巧”的古义是善于取巧。

(7)“错”通“措”;措施。因此“改错”的古义是“改变措施”。

(8)“穷”的古义是穷尽;“困”的古义是陷在艰难痛苦中或受环境;条件的限制无法摆脱。因此“穷困”的古义是“走投无路,处境窘迫”。

(9)“流”的古义是江河的流水;像流水一样。“亡”的古义是失去。因此“流亡”的古义是“随流水消逝”。

(10)《文选·屈原<九章·涉江>》:“带长鋏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吕向注:“陆离,剑低昂貌。”在这里,“长余佩之陆离”的意思是“使我的佩带修长而美好”,因此“陆离”的古义是修长的样子。【解析】①.古义:时光,岁月。②.古义:时序更替。③.古义:代指有才德、有作为的人。一说是屈原自指,指楚怀王④.古义:人生⑤.古义:荒唐⑥.古义:善于取巧⑦.古义:改变措施⑧.古义:(路)阻塞不通,引申为走投无路的意思。⑨.古义:随流水消逝。⑩.古义:修长的样子。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1)楚辞是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作的诗歌。《离骚》是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也是“楚辞”的代表作品。全诗运用美人香草的比喻;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形成绚烂的文采和宏伟的结构,表现出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先河。说法正确。

(2)“《楚辞》是由西汉刘向创作而成的”说法错误。楚辞是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作的诗歌。汉武帝时;刘向整理古藉,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楚辞》。因此,《楚辞》是由刘向整理、编辑而成,并非由刘向“创作而成”。

(3)在先秦时期;“朕”只是“我”的一种说法而已。不仅尊贵的人能用,贩夫走卒也可以自称为“朕”。如屈原就曾在《楚辞·离骚》中说:“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这里,屈原就用朕来表示自己。秦始皇以后,成为皇帝专用的自称。说法正确。

(4)“考妣”在古代称已死的父母。父死后称“考”;母死后称“妣”。语出《礼记·曲礼下》:“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古代墓碑上常刻有“显考”“显妣”“先考”“先妣”。说法正确。

(5)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之前的诗歌,是《诗经》这样集体创作的作品;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说法正确。【解析】①.√②.×③.√④.√⑤.√10、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1)①句意;我女子没有什么差错,男子行为却前后不一致了。“爽”,差错;过失。

②句意;早晨被辱骂晚上又丢官。“替”,废弃。

(2)①句意;女子沉溺在爱情里,就无法摆脱了。“耽”,沉溺;沉醉。

②句意;难道我能受警戒而彷徨。“惩”,因受创而戒止。

(3)①句意;登上那毁坏的墙壁,遥向复关凝神望。“垝”,毁坏。

②句意;只有纯洁品质不会腐朽。“昭”,光明纯洁。

(4)①句意;自从嫁到你家,多年来忍受贫苦的生活。“徂”,往。

②句意,父亲仔细揣测我的生辰。“揆”,测度、衡量。【解析】①.差错、过失②.废弃③.沉溺、沉醉④.因受创而戒止⑤.毁坏⑥.光明纯洁⑦.往⑧.测度、衡量11、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探究《茶馆》的结局应结合人物形象塑造;环境、情节发展等方面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认为电视剧的结尾好。刘麻子始终对茶馆虎视眈眈;王利发那么失望,他把茶馆一起带走的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而且确实也感到了画面的冲击力。如果是话剧,也没有办法点火,点了火也不好看。老舍原著中,王利发上吊自杀,表现的是他最后被社会逼到走投无路的地步,他连抗争的力气也没有。现在电视剧的结局王利发放了一把火,是更诗意的表达,最后他豁出去了,他有自己的抗争方式。光是一个上吊力度不够,王利发一把火烧掉茶馆,带着遗憾;依恋离开,也是跟旧制度、旧社会决裂。这样既有喻意,人物情绪也走到了这一步。

原剧本的结尾好。王利发是裕泰茶馆的掌柜,也是贯穿全剧的人物。他从父亲手里继承了裕泰茶馆,也继承了他的处世哲学,即多说好话,多作揖。他胆小、自私,又精明、干练、善于应酬,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态度。比如对李三的苦处、康顺子的遭遇等,他虽然也有同情,但是很有限度,决不会为了他们而损害自己的利益。对巡警、特务则不同,他明知是敲诈,却巧于应付,不敢表示一点不满。对刘麻子之流,他虽然从心眼里厌恶,但仍然笑脸相迎,不愿得罪他们。但在黑暗的旧中国,尽管王利发善于应酬,善于经营,不断改良,却无法抵御各种反动势力的欺压。他对此也抱有强烈的不满,但表达得十分含蓄。比如当唐铁嘴说“感谢这个年月时”,他说:“这个年月还值得感谢!”蕴含着他的不满、愁苦和愤恨。就是这样一个精于处世的小商人,最终仍然没能逃脱破产的命运。在恶势力的压榨下,走投无路的他最终选择自杀更符合其性格,也更为合理。王利发的悲剧,是旧中国广大市民生活命运的真实写照。【解析】[示例一]电视剧的结尾好。王利发从逆来顺受到一把火烧掉茶馆,突出了其性格的变化,表现出了他的抗争性,更有震撼力;王利发带着遗憾、依恋与茶馆一同走向灭亡,是跟旧制度、旧社会的决裂,有利于更好地表现主题。

[示例二]原剧本的结尾好。王利发作为裕泰茶馆的掌柜,是个本分的买卖人,他胆小自私,又精明干练、善于应酬,但是他不敢跟社会较劲儿,只能俯首当“顺民”,逆来顺受。在恶势力的压榨下,走投无路的他最终选择自杀更符合其性格,也更为合理。12、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1)句意为:我把江离芷草披在肩上。辟;同“僻”,僻静;幽静。

(2)句意为:来呀;我在前引导开路。道,同“导”,引导。

(3)句意为:背弃规矩而又改变政策。错;同“措”,举措。

(4)句意为:方和圆怎能够互相配合。圜;同“圆”,圆形。

(5)句意为:进取不成反而获罪。离;同“罹”,遭受。

(6)句意为:菲菲的芳香更加显著。章;同“彰”,显著。

(7)句意为:保持清白节操死于直道。伏,同“服”,保持。【解析】①.辟,同“僻”,僻静、幽静。②.道,同“导”,引导。③.错,同“措”,举措。④.圜,同“圆”,圆形。⑤.离,同“罹”,遭受。⑥.章,同“彰”,显著。⑦.伏,同“服”,保持。13、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现手法及情感态度的能力。

这句话的意思是:就像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向不同方向流散一样,人生贵贱穷达是不一致的。诗歌开篇便写水泻地面,四方流淌的现象。既没有波涛万顷的壮阔场面,也不见澄静如练的幽美意境。然而,就在这既不神奇又不玄妙的普通自然现象里,诗人却顿悟出了与之相似相通的某种人生哲理。作者运用的是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不同处境下高低贵贱的人。“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因此起首两句,通过对泻水的寻常现象的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诗人借水“泻”和“流”的动态描绘,造成了一种令读者惊疑的气势,曲折地表达了诗人由于激愤不平而一泻无余的悲愤抑郁心情。【解析】运用比喻手法。作者以“水”喻人,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比喻了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起首两句,通过对泻水的寻常现象的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14、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

①本句意为:多多告诫后世的人。谢:告诉;告知。

②本句意为:刚出嫁就被遣送回家。适:出嫁。

③本句意为:您既然记挂着我。见: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

④本句意为:我不能胜任婆婆的驱使。堪:胜任。

⑤本句意为:退下来与小姑告别。却:退下。

⑥本句意为:白白地留下来而没有用处。徒:徒然,白白地。施:用。【解析】①.告诉,告知②.出嫁③.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④.胜任⑤.退下⑥.徒然,白白地⑦.用三、古代诗歌阅读(共5题,共10分)15、D【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诗歌内容;鉴赏诗歌艺术手法的能力。

D.“即使见到美酒;眼中也不会流露出喜悦之色”错误,颈联写友人远离,早已没有弄弦吹箫的兴致了,只好清樽美酒,聊以解忧了。句中“青眼”运用阮籍的典故,表示喜爱,诗人只有见到美酒,眼中才流露出喜色。

故选D。16、D【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

D.“旨在突出内心的苦闷寂寞”赏析错误;不是苦闷,是老朋友来访的愉悦。

故选D。

《客至》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作于成都草堂落成之后。此诗前两句描写居处的景色,清丽疏淡,与山水鸥鸟为伍,显出与世相隔的心境;后六句写有客来访的欣喜以及诚恳待客,呼唤邻翁对饮的场景。全诗流露诗人诚朴恬淡的情怀和好客的心境,自然浑成,一线相接,把居处景、家常话、故人情等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刻画得细腻逼真,表现出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17、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能力。

赏析诗句;首先要指出诗句运用的表达技巧,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诗句是如何运用该表达技巧的,最后指出诗句运用该表达技巧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抒发了什么情感。

仔细阅读颈联“急雪脊令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这是写景,出句写大雪纷飞中,但见鹡鸰鸟相互依傍,同时也是喻兄弟患难与共,这是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对句则写惊风中,大雁离散失群,飞不成行。“雁行”也是切兄弟之意,就写景而言,这一联是赋笔,但赋中有比,同时从睹物兴怀而言,则又是象中有兴。诗人眼前的风雪交加之景使他感叹自己境遇的险恶;兄弟的离散,所以将雪称作“急”,风称作“惊”,正反映了诗人触景所生之情,运用的手法是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中所写的“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薛荔墙”,正为黄庭坚所借鉴。这一联用典贴切,形象生动。对比鲜明,“脊令并影”既是手足情深的写照,又反衬出兄弟离散的哀伤。本题作答时,围绕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比喻和对比三种手法,结合诗句具体内容进行分析组织答案即可。【解析】①颈联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急雪”与“惊风”凸显眼前的风雪交加之景,使诗人感叹自己境遇的险恶、兄弟的离散,正反应了诗人触景所生之情。②运用比喻,大雪纷飞中,借相互依傍的鹡鸰鸟,恓惶的鸿雁来比喻兄弟患难与共。③运用对比,“脊令并影”既是手足情深的写照,又反衬出兄弟离散的哀伤。18、略

【分析】【详解】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C.“隐含着诗人有客而来的喜悦”错误。“再拜”可见客人有一定的身份;但一个“难”字明显表现出诗人年迈多病,不胜应酬之苦的不悦。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客至》中;“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意思是:若肯与隔壁的老翁一同对饮,就隔着篱笆将他唤来!诗人高声呼喊着,请邻翁共饮作陪。这一细节描写,细腻逼真。可以想见,两位挚友真是越喝酒意越浓,越喝兴致越高,兴奋;欢快,气氛相当热烈。从中可以看出,对于朋友的到来,作者极为热情,非常高兴。

《宾至》中,“不嫌野外无借给,乘兴还来看药栏”意思是:你要是真的不嫌这野外没有好酒好菜,以后高兴时还可以来看看我的小园里芍药花开。诗人特致歉意,兼邀贵客重来。诗人说:如果不嫌“野外”“供给”菲薄,还望“乘兴”再“来看”花。这是客套话,也有送客之意。嘲讽之意,隐约可见了。再结合前文“老病人扶再拜难”“漫劳车马驻江千”可知,诗人品性高洁,对前来的贵宾敬而远之。【解析】(1)C

(2)《客至》尾联写主客对饮兴致渐浓,并招呼邻翁助兴,这一细节描写细腻逼真,突出场景的欢快热烈,表现了主人对客人的热情;

《宾至》尾联写希望贵宾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再来看花,既表达了款待不周的歉意,又暗含送客的意味,言辞客气,流露出诗人的清高性格,表现了主人对贵宾的敬而远之。19、略

【分析】【详解】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思想情感、表达技巧等的能力。

D.“余句皆以抒情为主”错误;全诗除“遗像”句是咏古迹外,余句皆以议论为主,而非“抒情”。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表达方式的能力。

主题:本诗“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凸显诸葛亮名满寰宇;万世不朽的形象;“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对其丰功伟绩作出高度的评价;“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评价武侯超人的才智和胆略;“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并对诸葛亮凄凉的身世、壮志未酬的人生表示了深切的同情,由此寄寓了自己仕途失意、颠沛流离的身世之感,抒发了自身的理想、感慨和悲哀。《蜀相》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借对诸葛亮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抒发了自身的仕途失意悲哀。

表达方式:本诗“宗臣遗像肃清高”进入祠堂,瞻望诸葛遗像,不由肃然起敬,遥想一代宗臣,高风亮节,更添敬慕之情。此句是咏古迹抒情,其余七句均是议论,“诸葛大名垂宇宙”评价诸葛亮名垂千古;“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评价诸葛亮的才能、功绩;“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评价其抱恨终身,英雄未遂平生志。不仅议论高妙,而且写得极有情韵。《蜀相》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写景,表现出武侯祠内那春意盎然的景象;颈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议论,高度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赞扬其才能和忠心;尾联抒情,“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表达了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解析】(1)D

(2)主题:相同之处,都借吟咏诸葛亮,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雄才大略、丰功伟绩的称颂,对其壮志未酬的人生表示了深切的同情。不同之处,本诗侧重表现诸葛亮的才智胆略,而《蜀相》吊古伤己,在称颂诸葛亮同时,寄寓了自己仕途失意的感慨。

表达方式:相同之处,都有议论抒情。不同之处,本诗除“遗像”句是咏古迹抒情外,余句皆以议论为主。而《蜀相》颔联写景,颈联议论,尾联抒情。四、语言表达(共4题,共24分)2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应用中的压缩语段的能力。本题属于新闻类材料(叙述类)压缩语段。新闻类压缩语段,它主要考查提炼主要内容、概括语意的能力。对于此类材料压缩后的表述,要突出有新闻价值的语句,比如时间、地点、中心事件等具体要素。根据新闻的特殊性可知,新闻的主要信息集中在导语部分,本则新闻的导语是“2020年‘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于4月24日在国家航天局网站举行”,故中心事件是:2020年“中国航天日”于4月24日启动。紧接着介绍了这次启动仪式的主要内容“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任务标识”;然后分别具体介绍任务名称、任务标识的意义:体现了探索自然和宇宙空间的文化传承,寓意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展现出中国航天开放合作的理念与态度,这部分不是关键信息,不必压缩。答题时要注意字数的要求,不要超过70个字。【解析】2020年4月24日“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在国家航天局网站举行举行。仪式上公布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是“天问一号”、任务标识“揽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