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产品质量检验手册作业指导书TOC\o"1-2"\h\u5735第一章产品质量检验基础 4143801.1产品质量检验概述 4137451.2质量检验标准与规范 431126第二章检验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524952.1检验计划编制 5210342.1.1检验计划的目的与意义 5104682.1.2检验计划编制的依据 512032.1.3检验计划编制的步骤 5167642.1.4检验计划的审批与发布 625472.2检验计划的实施与监控 696742.2.1检验计划的实施 6239332.2.2检验计划的监控 65106第三章检验方法与设备 667453.1检验方法的选择 66403.1.1检验方法概述 6117503.1.2检验方法分类 7159593.1.3检验方法选择依据 7231793.2检验设备的配置与使用 7197203.2.1检验设备概述 7207943.2.2检验设备配置原则 7242773.2.3检验设备使用要求 78155第四章原材料检验 8138164.1原材料检验标准 8256054.1.1检验依据 8217264.1.2检验项目 8278444.1.3检验方法 849794.1.4检验工具及设备 828664.2原材料检验流程 8316804.2.1接收原材料 843954.2.2样品抽取 841854.2.3样品检验 8139364.2.4检验结果判定 8295614.2.5检验报告 881654.3原材料不合格品的处理 8234834.3.1不合格品标识 8250504.3.2不合格品隔离 8275964.3.3不合格品分析 9239304.3.4不合格品处理 9277944.3.5处理结果记录 96870第五章半成品检验 996205.1半成品检验标准 931125.1.1检验依据 9116965.1.2检验项目 9195175.1.3检验方法 977695.1.4检验频次 9146355.2半成品检验流程 997185.2.1检验准备 955655.2.2检验实施 966895.2.3检验结果判定 9284765.2.4检验记录 9288725.2.5检验报告 10129245.3半成品不合格品的处理 10326485.3.1不合格品标识 10292725.3.2不合格品隔离 1068465.3.3不合格品分析 10130545.3.4不合格品处理 10148675.3.5处理结果记录 1026818第六章成品检验 10139806.1成品检验标准 1036576.1.1成品检验标准依据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产品标准、技术文件以及企业内部质量控制要求制定。 1058266.1.2成品检验标准应涵盖产品的外观、尺寸、功能、功能、安全等各项指标,保证成品满足设计要求和使用需求。 1054516.1.3检验人员应熟悉成品检验标准,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检验,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10160056.1.4成品检验标准应定期进行审查和修订,以适应产品更新换代和市场变化的需要。 10200396.2成品检验流程 10201966.2.1成品检验流程包括:检验准备、检验实施、检验结果判定、检验记录与报告。 1017456.2.2检验准备:检验人员应根据成品检验标准,准备相应的检验工具、设备、仪器等。 1054836.2.3检验实施: 10234036.2.4检验结果判定:检验人员应根据成品检验标准,对检验结果进行判定,分为合格、不合格、待定等类别。 11136156.2.5检验记录与报告:检验人员应详细记录检验过程、检验结果及判定结果,并及时填写检验报告。 11248386.3成品不合格品的处理 11155626.3.1成品不合格品分为轻微不合格、严重不合格、致命不合格三个等级。 11111596.3.2轻微不合格品:不影响产品使用功能和安全性,可以进行修复或调整,经检验合格后可放行。 11146086.3.3严重不合格品:影响产品使用功能或安全性,不得放行。应进行原因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整改,整改后重新进行检验。 1188186.3.4致命不合格品:严重影响产品使用功能或安全性,不得放行。应立即启动不合格品处理程序,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究。 1147586.3.5成品不合格品的处理应严格按照企业内部质量控制规定执行,保证不合格品不流入市场。 1122590第七章检验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11133767.1检验数据的收集 1130047.1.1数据收集原则 11111227.1.2数据收集方法 11245187.1.3数据收集要求 12139767.2检验数据的分析 1231097.2.1数据分析方法 1274587.2.2数据分析要点 1256807.2.3数据分析工具 12174467.3检验数据的反馈与应用 12223577.3.1数据反馈 12197797.3.2数据应用 122298第八章质量问题的处理与改进 13147208.1质量问题的分类与界定 1321388.1.1质量问题分类 1362018.1.2质量问题界定 13231088.2质量问题的处理流程 13190328.2.1质量问题发觉与报告 13301908.2.2质量问题分析 13257068.2.3质量问题处理 13223238.2.4质量问题跟踪与改进 14200498.3质量改进的方法与实施 1471608.3.1质量改进方法 14301228.3.2质量改进实施 1419859第九章检验人员的培训与管理 14204979.1检验人员的培训 14159589.1.1培训目的 1453659.1.2培训内容 14257929.1.3培训形式 1547609.2检验人员的考核 15104589.2.1考核目的 15246769.2.2考核内容 15321989.2.3考核方式 152089.3检验人员的激励与约束 15124349.3.1激励措施 15223629.3.2约束措施 1524263第十章质量检验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161520510.1质量检验体系的基本要素 162311710.1.1质量方针和目标 163046210.1.2组织结构 161167710.1.3资源配备 161455010.1.4程序和文件 161903410.1.5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 163147110.2质量检验体系的建立与运行 163219310.2.1确定质量检验体系框架 161121310.2.2制定质量检验计划 172497910.2.3建立质量检验流程 17568310.2.4落实质量检验责任 173005910.2.5实施质量检验监督 17913210.3质量检验体系的持续改进 171116310.3.1数据收集与分析 171444810.3.2制定改进措施 171996310.3.3实施改进措施 17701610.3.4内外部沟通与反馈 1761110.3.5质量检验体系评审 17第一章产品质量检验基础1.1产品质量检验概述产品质量检验是指依据特定的技术标准、检验方法和程序,对产品的质量特性进行检测、分析、评价,以确定产品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的过程。产品质量检验是产品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保证产品满足用户需求,提高企业竞争力。产品质量检验的主要任务包括:(1)识别产品中的质量问题,为生产过程提供改进依据;(2)判定产品是否满足标准要求,保障消费者权益;(3)提供产品质量数据,为决策者提供参考;(4)预防质量问题的产生,降低质量风险。1.2质量检验标准与规范质量检验标准是产品质量检验的依据,它规定了产品质量特性、检验方法、检验程序等内容。质量检验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等。以下对各类标准进行简要介绍:(1)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和发布,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国家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内各类产品、过程和服务。(2)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业部门制定和发布,适用于特定行业的产品、过程和服务。(3)企业标准:由企业自行制定和发布,适用于企业内部的产品、过程和服务。企业标准应不低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质量检验规范是对质量检验活动的具体规定,包括检验方法、检验程序、检验设备、检验人员等方面的要求。以下对质量检验规范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1)检验方法:规定了检验过程中所使用的仪器、设备、试剂等,以及检验的具体操作步骤。(2)检验程序:明确了检验的顺序、环节和时间要求,保证检验过程的科学、规范。(3)检验设备:规定了检验过程中所需的设备类型、功能指标等,以保证检验数据的准确性。(4)检验人员:要求检验人员具备相应的资质、技能和经验,保证检验活动的顺利进行。通过遵循质量检验标准与规范,企业可以保证产品质量检验的公正性、有效性和可靠性,为企业持续改进和提升产品质量提供有力保障。第二章检验计划的制定与实施2.1检验计划编制2.1.1检验计划的目的与意义检验计划是对产品质量检验工作进行全面策划和安排的过程,旨在保证产品在各个阶段均能符合质量标准。检验计划的编制有助于明确检验任务、提高检验效率,降低质量风险。2.1.2检验计划编制的依据检验计划的编制应依据以下内容:(1)产品标准、技术文件和设计图纸;(2)生产计划、生产批次和工艺流程;(3)检验标准和方法;(4)质量目标和质量要求;(5)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2.1.3检验计划编制的步骤(1)分析产品特点,确定检验项目;(2)明确检验对象和检验阶段;(3)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和手段;(4)制定检验流程和检验计划;(5)确定检验人员、检验设备和检验环境;(6)编制检验计划表,明确检验任务和责任。2.1.4检验计划的审批与发布检验计划编制完成后,需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审批通过后,由检验部门负责发布实施。2.2检验计划的实施与监控2.2.1检验计划的实施(1)检验部门根据检验计划,组织检验人员按照检验流程进行检验;(2)检验人员应严格按照检验标准和方法进行检验,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3)检验过程中,发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4)对检验中发觉的不合格品,应按照不合格品处理程序进行处理;(5)检验完成后,应及时记录检验结果,并提交检验报告。2.2.2检验计划的监控(1)检验部门应定期对检验计划实施情况进行监控,保证检验计划的执行效果;(2)监控内容包括检验人员的工作质量、检验设备的运行状态、检验方法的适应性等;(3)对监控中发觉的问题,应及时进行分析和改进,保证检验计划的顺利实施;(4)检验部门应定期对检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改进产品质量提供依据;(5)根据监控结果,调整检验计划,以适应生产过程和质量要求的变化。第三章检验方法与设备3.1检验方法的选择3.1.1检验方法概述检验方法是指对产品质量特性进行检测、分析、评价的技术手段。合理的检验方法选择是保证产品质量检验准确性的关键。检验方法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1)符合国家、行业及企业标准;(2)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适应检验对象的特点;(4)考虑检验成本及效率。3.1.2检验方法分类(1)按检验性质分类:可分为物理检验、化学检验、生物检验等;(2)按检验手段分类:可分为手工检验、仪器检验、自动检验等;(3)按检验内容分类:可分为尺寸检验、功能检验、外观检验等。3.1.3检验方法选择依据(1)产品质量标准:根据产品质量标准要求,选择相应的检验方法;(2)产品特性:结合产品特性,选择能够全面反映产品质量的检验方法;(3)检验目的:明确检验目的,选择能够达到预期效果的检验方法;(4)检验条件:考虑检验设备、人员、环境等条件,选择适合的检验方法。3.2检验设备的配置与使用3.2.1检验设备概述检验设备是用于产品质量检验的仪器、设备、工具等。合理的检验设备配置与使用,可以提高检验效率,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3.2.2检验设备配置原则(1)符合检验方法要求:根据所选检验方法,配置相应的检验设备;(2)保证设备功能稳定:选择功能稳定、精度高的检验设备;(3)考虑设备兼容性:保证检验设备与其他系统、设备兼容;(4)考虑设备维护成本:选择易于维护、维修成本低的检验设备。3.2.3检验设备使用要求(1)设备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2)定期校验:对检验设备进行定期校验,保证设备精度;(3)设备维护保养:定期对检验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保证设备正常运行;(4)检验环境控制:保证检验环境满足检验设备使用要求,避免环境因素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5)检验数据记录:及时、准确记录检验数据,便于追溯和分析。第四章原材料检验4.1原材料检验标准4.1.1检验依据原材料检验应依据国家相关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和采购合同等技术文件进行。4.1.2检验项目原材料检验应包括外观、尺寸、成分、功能等各方面的检验项目。4.1.3检验方法检验方法应根据检验项目的要求,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检测手段进行。4.1.4检验工具及设备检验工具及设备应满足检验方法的要求,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4.2原材料检验流程4.2.1接收原材料对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进行接收,并对原材料进行初步的检查,确认是否符合采购合同的要求。4.2.2样品抽取按照检验标准规定的抽样方法,从接收的原材料中抽取样品。4.2.3样品检验对抽取的样品进行各项检验,记录检验数据。4.2.4检验结果判定根据检验标准,对检验结果进行判定,确定原材料是否合格。4.2.5检验报告将检验结果汇总,形成检验报告,报告应包括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检验数据、检验结果等内容。4.3原材料不合格品的处理4.3.1不合格品标识对检验不合格的原材料进行标识,防止误用。4.3.2不合格品隔离将不合格的原材料进行隔离,防止与其他原材料混淆。4.3.3不合格品分析对不合格的原材料进行分析,找出不合格的原因。4.3.4不合格品处理根据不合格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退货、换货、修复等。4.3.5处理结果记录将不合格品的处理结果进行记录,以便后续跟踪和改进。第五章半成品检验5.1半成品检验标准5.1.1检验依据半成品检验应依据国家相关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以及产品技术文件等要求进行。5.1.2检验项目半成品检验项目应包括外观质量、尺寸精度、化学成分、物理功能、力学功能等,具体检验项目应根据产品特点及标准要求确定。5.1.3检验方法检验方法应遵循相应的检验标准,采用合适的检测设备、仪器和工具进行。5.1.4检验频次半成品检验频次应根据生产批量、生产过程控制要求及产品质量波动情况确定。5.2半成品检验流程5.2.1检验准备检验人员应了解半成品的生产工艺、检验标准及检验方法,熟悉检验设备的使用。5.2.2检验实施检验人员按照检验标准对半成品进行逐项检验,记录检验数据。5.2.3检验结果判定检验人员根据检验数据,依据检验标准对半成品进行合格与否的判定。5.2.4检验记录检验人员应详细记录检验过程、检验结果及不合格品处理情况。5.2.5检验报告检验人员应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检验情况,并提交检验报告。5.3半成品不合格品的处理5.3.1不合格品标识对于检验不合格的半成品,检验人员应在其显著位置进行标识,以防止误用。5.3.2不合格品隔离不合格品应与合格品隔离存放,避免混淆。5.3.3不合格品分析对不合格品进行分析,找出不合格原因,为改进生产工艺提供依据。5.3.4不合格品处理根据不合格品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修复、返工、报废等。5.3.5处理结果记录对不合格品处理过程及结果进行详细记录,以备后续查询。第六章成品检验6.1成品检验标准6.1.1成品检验标准依据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产品标准、技术文件以及企业内部质量控制要求制定。6.1.2成品检验标准应涵盖产品的外观、尺寸、功能、功能、安全等各项指标,保证成品满足设计要求和使用需求。6.1.3检验人员应熟悉成品检验标准,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检验,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6.1.4成品检验标准应定期进行审查和修订,以适应产品更新换代和市场变化的需要。6.2成品检验流程6.2.1成品检验流程包括:检验准备、检验实施、检验结果判定、检验记录与报告。6.2.2检验准备:检验人员应根据成品检验标准,准备相应的检验工具、设备、仪器等。6.2.3检验实施:a)对成品进行外观、尺寸、功能等指标的检验;b)对成品进行安全性检验,如电气安全、机械安全等;c)对成品进行功能测试,验证产品功能的正常性。6.2.4检验结果判定:检验人员应根据成品检验标准,对检验结果进行判定,分为合格、不合格、待定等类别。6.2.5检验记录与报告:检验人员应详细记录检验过程、检验结果及判定结果,并及时填写检验报告。6.3成品不合格品的处理6.3.1成品不合格品分为轻微不合格、严重不合格、致命不合格三个等级。6.3.2轻微不合格品:不影响产品使用功能和安全性,可以进行修复或调整,经检验合格后可放行。6.3.3严重不合格品:影响产品使用功能或安全性,不得放行。应进行原因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整改,整改后重新进行检验。6.3.4致命不合格品:严重影响产品使用功能或安全性,不得放行。应立即启动不合格品处理程序,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究。6.3.5成品不合格品的处理应严格按照企业内部质量控制规定执行,保证不合格品不流入市场。第七章检验数据的收集与分析7.1检验数据的收集7.1.1数据收集原则为保证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靠性,检验数据的收集应遵循以下原则:(1)全面性:收集的数据应涵盖检验过程中涉及的所有指标和项目。(2)及时性:数据应在检验过程中及时记录,避免因时间拖延导致数据失真。(3)客观性:数据收集应遵循客观、公正的原则,避免主观臆断。7.1.2数据收集方法(1)现场观察:检验员应在检验现场实时观察检验过程,记录检验数据。(2)仪器检测:利用专业仪器对检验对象进行检测,获取数据。(3)问卷调查:针对检验过程中涉及的人员、设备、环境等因素,设计问卷调查表,收集相关数据。7.1.3数据收集要求(1)数据记录清晰、完整,易于查阅和分析。(2)数据收集表格格式统一,便于整理和统计。(3)数据收集过程中,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7.2检验数据的分析7.2.1数据分析方法(1)描述性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类,描述数据的基本特征。(2)统计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揭示数据之间的关系和规律。(3)趋势分析:对历史数据进行趋势分析,预测未来的检验情况。7.2.2数据分析要点(1)分析检验数据与标准要求的差异,找出问题所在。(2)分析检验数据的变化趋势,判断检验过程的稳定性。(3)分析检验数据与生产过程、设备状况、人员操作等因素的关系,找出影响检验结果的关键因素。7.2.3数据分析工具(1)表格:利用表格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展示。(2)图表:通过柱状图、折线图等图表形式,直观展示数据变化趋势。(3)统计软件:运用专业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7.3检验数据的反馈与应用7.3.1数据反馈(1)及时向检验员、检验负责人、生产部门等相关部门反馈检验数据。(2)对异常数据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3)定期汇总检验数据,为质量管理提供数据支持。7.3.2数据应用(1)优化检验流程:根据检验数据分析,调整检验方法、流程和标准。(2)改进生产过程:针对检验数据中反映出的问题,指导生产部门进行改进。(3)提升产品质量:通过检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水平。第八章质量问题的处理与改进8.1质量问题的分类与界定8.1.1质量问题分类质量问题可根据其性质、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分为以下几类:(1)轻微质量问题:不影响产品使用功能,不影响外观和使用寿命的问题。(2)一般质量问题:影响产品使用功能,但不影响外观和使用寿命的问题。(3)严重质量问题:严重影响产品使用功能,影响外观和使用寿命的问题。(4)致命质量问题:导致产品无法使用,甚至可能危及用户生命财产安全的问题。8.1.2质量问题界定质量问题的界定应遵循以下原则:(1)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为依据。(2)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兼顾企业利益。(3)充分考虑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经济性等因素。8.2质量问题的处理流程8.2.1质量问题发觉与报告(1)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应随时关注产品质量,发觉质量问题及时报告。(2)质量管理部门应定期对产品进行抽检,发觉质量问题及时反馈。(3)客户反馈的质量问题,应及时记录并报告。8.2.2质量问题分析(1)质量管理部门应对报告的质量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找出原因。(2)分析过程中,可运用统计技术、故障树分析、鱼骨图等方法。(3)分析结果应形成书面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8.2.3质量问题处理(1)针对分析出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2)整改措施应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核和批准。(3)整改措施实施后,应进行效果评估。8.2.4质量问题跟踪与改进(1)质量管理部门应对质量问题进行跟踪,保证整改措施的有效性。(2)定期对质量问题进行汇总、分析,找出系统性原因。(3)针对系统性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并推动实施。8.3质量改进的方法与实施8.3.1质量改进方法(1)六西格玛管理:通过减少缺陷和变异,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2)全面质量管理(TQM):通过团队合作,持续改进企业的各个方面。(3)质量功能展开(QFD):将客户需求转化为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中的具体要求。(4)持续改进:通过不断优化生产流程、提高员工素质,实现质量的持续提升。8.3.2质量改进实施(1)制定质量改进计划,明确目标、措施、时间表等。(2)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3)建立质量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质量改进。(4)定期对质量改进效果进行评估,持续优化改进方案。第九章检验人员的培训与管理9.1检验人员的培训9.1.1培训目的为保证产品质量检验工作的有效性,提高检验人员的工作技能和业务素质,特制定检验人员培训计划。培训旨在使检验人员熟悉检验标准、掌握检验方法、了解检验流程,以及提高检验人员的职业素养。9.1.2培训内容(1)产品质量检验基础知识:包括产品质量检验的基本概念、检验方法、检验标准等;(2)检验设备的使用与维护:介绍检验设备的操作方法、维护保养知识;(3)检验流程与操作规范:详细讲解检验流程、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4)职业素养与团队协作:培养检验人员的职业道德、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5)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使检验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检验知识。9.1.3培训形式(1)理论培训:通过授课、讨论等形式,使检验人员掌握检验知识;(2)实操培训:在实际检验现场进行操作演练,提高检验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3)定期考核: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保证培训质量。9.2检验人员的考核9.2.1考核目的对检验人员进行考核,旨在评估检验人员的业务水平、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检验人员的选拔、晋升、培训等提供依据。9.2.2考核内容(1)业务知识:包括产品质量检验标准、检验方法、检验设备的使用等;(2)实际操作:检验人员在实际检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熟练程度;(3)工作态度:检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责任心和团队协作精神;(4)综合能力:检验人员的沟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9.2.3考核方式(1)笔试:测试检验人员的业务知识;(2)实操考核:评估检验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3)民主评议:由同事、上级领导对检验人员的工作态度、综合能力等进行评价。9.3检验人员的激励与约束9.3.1激励措施(1)设立优秀检验员奖项,对表现突出的检验人员进行表彰;(2)提供晋升通道,鼓励检验人员通过努力提升自身能力;(3)实施绩效奖金制度,与检验人员的业务水平、工作态度等挂钩;(4)加强团队建设,培养检验人员的团队荣誉感。9.3.2约束措施(1)建立健全的考核制度,对不符合要求的检验人员进行约谈、培训或调整岗位;(2)对检验过程中出现的失误或违规行为,依法依规进行责任追究;(3)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检验人员的自律意识;(4)对检验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保证检验工作的公正、客观、准确。第十章质量检验体系的建立与完善10.1质量检验体系的基本要素10.1.1质量方针和目标质量检验体系的基本要素首先包括企业的质量方针和目标,这是指导质量检验工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出租车投资入股及品牌拓展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建筑工程安全施工协议书范本3篇
- 2024甲乙双方就新产品研发项目所签订的技术秘密保护合同
- 2024版合作社商用物业租赁协议范本版B版
- 二零二五年能源公司股份代持与能源项目合作协议3篇
- 2024辽宁事业单位聘用合同书
- 2024版场地租赁协议书模板
- 二零二五年道路运输安全生产责任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文化场馆建设项目劳务分包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二手房交易佣金及税费代理合同3篇
- 04S206自动喷水与水喷雾灭火设施安装图集
-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 期末 (试题) -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DB34∕T 4010-2021 水利工程外观质量评定规程
- 纳米复合材料的增韧增能机制
- 图书馆前台接待工作总结
- 卫生院药品管理制度
- 神经外科进修汇报课件
- 2024老年人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 腾讯营销师认证考试题库(附答案)
- 邻近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监测技术规程 (TB 10314-202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