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1页
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2页
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3页
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4页
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交通与社会变迁第13课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课堂主题探究随堂达标训练课前自主学习

栏目索引课程标准核心素养认识20世纪交通运输的新变化对民众生活及社会变迁的意义1.认识20世纪交通运输在陆海、航空等方面的新变化。(史料实证、家国情怀)2.认识20世纪交通运输的新变化对民众生活及社会变迁的意义。(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一、陆海交通的发展1.汽车工业(1)1908年,美国的福特T型汽车诞生。这是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量产车。此后,汽车的设计越来越科学化、人性化和精细化。汽车逐步成为现代社会广泛使用的重要交通工具。(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起来,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2.高速公路建设(1)高速公路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出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高速公路在各国广泛发展。(2)1988年建成的上海____高速,是中国大陆第一条高速公路。到2020年底,中国高速公路里程已达16.1万千米,位居世界第一。沪嘉[拓宽度]高速公路的利与弊(1)利:提高行车速度,增强通行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减少交通事故,节约土地资源等。(2)弊:造价昂贵,影响环境,工期较长,运力局限等。3.高速铁路(1)1964年,连接日本东京和新大阪的“____________”通车运营,这是世界上第一条商业运营高铁。(2)中国自20世纪末开始建设高铁。2008年,____________通车运营,中国进入高铁时代。中国高铁在核心技术上实现自主创新,整体技术领先世界。东海道新干线京津城际铁路4.航运(1)20世纪,航运技术进一步提高,突出表现在________的使用和海事卫星通信系统的发展。(2)船舶制造呈现出大型化、专业化、高速化和______等多种趋势。(3)1994年开通的____海底隧道,水下长度达38千米,将英国和欧洲大陆更紧密地连接起来。(4)1978年前,中国造船业主要是为国防建设服务,此后逐渐融入市场。1982年,中国首次按国际标准建造并交付了出口船舶,中国造船企业正式进入世界造船市场。航海雷达自动化英法二、航空的发展1.世界航空(1)飞机时代的开始:1903年12月,美国________设计的“飞行者1号”成功升空。(2)空中航线开通:________年,美国开通从旧金山到洛杉矶等航线。(3)定期航线:1919年,定期的________在欧洲开通。莱特兄弟1914国际航班(4)技术进步2.中国航空(1)起步: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一家航空公司——____________股份公司。(2)发展:2019年,中国民用航空共有机场238个,飞机3818架,定期航线5521条。中苏民用航空三、现代交通与社会生活1.人流和物流时间的缩短。整合了交通、仓储、通信、包装等行业的______,更快捷和精准地输送物资。各种交通网络把整个世界联系成为息息相关的整体,世界成为了“地球村”。物流业[释概念]

“地球村”“地球村”也称世界村,是对地球的一种比喻说法。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缩小了地球上的时空距离,国际交往日益频繁便利,因而整个地球就像是茫茫宇宙中的一个小村落。2.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的繁荣、人口的增长以及市区面积的扩大。[释概念]城市公共交通城市公共交通是指在规定的区域内,按照核定的线路、站点、时间、票价运营,为公众提供基本出行服务的活动。城市公共交通主要包括公共汽车、无轨电车、有轨电车、快速有轨电车和地下铁路等客运营业系统。3.交通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严格按照时、分、秒进行细分的交通工具时刻表,让工业革命后建立起来的现代时间观念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4.随着交通成本的降低和人们收入的增加,________的潮流出现。大众旅游[史论要旨]1.汽车、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航运等技术的发展,把陆海交通提升到一个新高度。2.飞机的发明和民航的发展,开辟了交通运输的空中通道。3.交通的发展缩短了通行的时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

主题一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现代交通的发展材料一1932年,德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这一时期,美国也提出了建设纵贯全国、连接各州的州际国防公路战略构想。1956年,美国国会通过的联邦资助公路法案公布了前所未有的公共工程——建立全国州际和国防高速公路系统;同时出台法案建立了“公路信托基金”,接受专用于公路目的的税收。艾森豪威尔在德国目睹了高速公路对部队高速移动的情景,认为建设州际公路是提高军队机动性的决定性因素,因而大力支持该法案。此后经40余年不懈努力,美国终于建设完成了7.7万千米的州际高速公路系统,这个系统支撑着这个世界强国的经济繁荣和国民的荣耀。

——摘编自刘瑞波、赵宁《欧美国家高速公路融资模式及其借鉴》

材料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公路建设的投资主体由过去单一的政府交通主管部门转变为中央和地方政府交通主管部门、银行等金融机构、中外各类经济实体等。投资方式由过去单一的地方政府公共投资转变为中央地方联合投资、中外合资合作,以及外商独资等多种形式。公路建设投资规模不断扩大,1984年公路建设投资仅22.8亿元。截至2017年底,公路建设投资完成21253亿元,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477.4万千米。高速公路遍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形成全国高速公路网。

——摘编自徐丽、贺菲菲《缓解制约支撑发展——收费公路的前世今生》

[解读]

材料一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高速公路得以发展的原因。第一句话说明借鉴德国经验;第二至第四句说明国家重视,政府政策支持,国会立法保障;最后一句说明政策、法律的延续性。材料二反映了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特点,从投资主体、投资方式、建设投资规模、公路建设成就等方面概括。高速公路建设的意义可以从国内和国际两大方面分析。国内方面,提高了公路通行能力和运输效率,促进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推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促进了边疆民族地区的开发;国际方面,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世界经济的发展。[问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州际高速公路得以发展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高速公路建设的特点,并分析中国高速公路发展的意义。[结论](1)原因:现代科技的发展推动汽车工业的发展,美国国内统一市场发展的需要,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发展,借鉴德国经验,现代科技的发展,联邦政府的支持,加强国防的需要,冷战的影响,政策、法律的延续性。(2)特点:起步晚;发展快,成就巨大;投资主体多元;投资形式多样。意义:提高了公路通行能力和运输效率,促进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推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推动了改革开放的进程;促进了边疆民族地区的开发;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深化拓展]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及其特点(1)新变化①汽车、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航运等技术的发展,把陆海交通提升到一个新高度。②飞机的发明和民航的发展,开辟了交通运输的空中通道。③交通与通信网络相结合,更加便捷和精准。(2)特点①高速化,提高通行能力。②大型化,扩大运输工具的装载量。③海陆空立体交通,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城市立交桥、钻山隧道、跨海大桥、海底隧道、大型客机纷纷涌现。④便捷化、网络化和精准化。

主题二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交通进步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材料一英国近代物流业发端于19世纪20年代。1825年,有使用价值的铁路在英国开始出现。经过20多年的建设,到1848年,英国通车的铁路达到5000英里。1842年,《英普条约》规定,两国船只在彼此港口中所征的捐税应完全平等。19世纪50年代,英国废除了《航海条例》,修改了《商船条例》和《轮船条例》等,对远洋船舶的航行安全、货物装载、船主及船员责任等作了具体规定。19世纪下半叶,汽船代替了帆船,航行于内河与远洋。英国近代物流业产生了。

——摘编自[英]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内旅游发展迅速,国民人均出游从1984年的0.2次增长到2015年的3次,增长了14倍,国内游客数量从1984年的约2亿人次增长到2015年的40亿人次,增长了19倍,年均增长10.2%。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国际旅游仅限于单一的入境游,出境游起步较晚。入境旅游人数(含入境过夜游客,下同)从1978年的180.92万人次增长到2015年的1.33亿人次,增长72.5倍,年均增长12.3%。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公民出境旅游需求十分强劲。2001—2015年,出境旅游者人数从1213万人次迅速上升到1.2亿人次,跨入了“亿时代”。2012年,中国游客在海外花费上突破千亿美元,以1020亿美元位居世界首位,此后逐年增加,连续位居世界第一位。

——摘编自《中国旅游发展报告(2016)》[解读]材料一反映了英国近代物流业兴起的原因,“1825年,有使用价值的铁路在英国开始出现”反映了交通运输工具创新;“《英普条约》规定”反映出政府立法。材料二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的变化情况。第一自然段的数据说明国内旅游从小众市场向大众化转变,已拥有很大的国内旅游消费市场;第二自然段的数据说明国际旅游从单一入境游发展成为出入境旅游并重的格局。[问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近代物流业兴起的原因。从世界经济地位的角度,指出物流业的发展对近代英国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分别呈现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后旅游成为国人重要休闲方式的历史背景。[结论](1)原因: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形成,交通运输工具创新,政府立法。(2)变化:国内旅游从小众市场向大众化转变,已拥有很大的国内旅游消费市场;国际旅游从单一的入境游发展为出入境旅游并重的格局。背景:改革开放的实行,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政府延长节假日休息时间,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深化拓展]现代交通对民众生活及社会变迁的影响(1)利①使人流和物流时间得以大幅度缩短,提高了工作、生活效率。②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影响了经济全球化的过程。③为人们生活提供了便利,使人们对时间的精准度和生活品质的要求提高。④推动了工业和农业的现代化进程。⑤加快了人口流动,促进了各地区文化的进一步交流。(2)弊:交通噪声对环境,特别是对沿线附近居民的生活产生不利的影响;运输扬尘对大气产生不利的影响;运输危险化学品的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引发的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对水和土壤资源造成污染;等等。

1.(2023·浙江精诚联盟高二联考)2022年6月20日,郑渝高铁全线开通运营,这是一条连接郑州市与重庆市的高速铁路。该高铁通车后,京郑渝昆高速铁路通道将实现全线贯通,并与京广、陇海、兰渝等铁路大通道联网,从而极大缩短重庆及三峡库区与西南、西北、华中、华北等地的时空距离。这表明(

)A.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B.交通工具的革新使区域性联系日益密切C.人们的市场和竞争意识正在逐渐形成D.中国的经济版图彻底突破了地域界限B解析:材料反映了郑渝高铁通车后“极大缩短重庆及三峡库区与西南、西北、华中、华北等地的时空距离”,表明交通工具的革新使区域性联系日益密切,故选B项。2.1964年,夏季奥运会在东京举办。日本为此大举投资约1万亿日元,其中新干线建设约3800亿日元,东京地铁建设为1895亿日元。这说明(

)A.国际社会已经忽略日本的罪行B.日本由此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期C.日本坚持交通优先的发展理念D.日本对社会经济实施国家干预C解析:根据“日本为此大举投资约1万亿日元,其中新干线建设约3800亿日元,东京地铁建设为1895亿日元”可得出日本的新交通投入占比已经超过一半,反映了日本坚持交通优先的发展理念,故C项正确;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仅从夏季奥运会的投入不能得出“日本经济快速发展”,排除B项;材料主旨并不是强调国家的干预,排除D项。3.(2022·浙江绍兴期末)1903年12月,美国莱特兄弟设计的“飞行者1号”成功升空,飞机时代开始了。飞机的发明开辟了交通运输的空中通道。下列有关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A.1919年,定期的国际航班在欧洲开通B.20世纪50年代,宽体客机成为空中运输主流C.20世纪70年代,喷气式飞机代替螺旋桨飞机D.2019年,中苏民用航空股份公司成立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定期的国际航班在欧洲开通发生于1919年,故选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宽体客机成为空中运输主流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排除B项;20世纪上半期,喷气式飞机代替螺旋桨飞机,排除C项;中苏民用航空股份公司成立于1950年,排除D项。4.1983年,中央同意广东试点内地居民赴港探亲旅游,拉开了我国公民出境旅游的序幕。1997年起,“港澳游”名额限制放宽,出境手续更便捷。2003年,港澳“自由行”全面开展。这种放宽趋势(

)A.源于“一国两制”构想成功运用B.标志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体制确立C.体现改革开放成就斐然,影响深远D.推动中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C解析:1983年以来,中央对公民赴香港、澳门旅游探亲的相关规定,从试点、放宽限制到全面展开,体现了改革开放成就斐然,影响深远,故选C项;“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运用是指香港、澳门的成功回归,与出境旅游的全面放宽无关,排除A项;标志着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是中共十四大,排除B项;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是指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排除D项。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新中国成立后,随即成立中央人民政府铁道部,统一管理全国铁路的运输生产、基本建设和机车车辆工业。到1949年底,全国铁路达21810千米。“一五”计划时期,全面改造旧中国铁路落后面貌,同时将新线建设放在西南、西北地区……1991年,国家启动高铁科研攻关计划。2005年,制定通过《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明确了建设目标,强化了高铁建设“原始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全面自主创新”的发展阶段。2008年,我国第一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世界一流水平的京津城际高速铁路投入运营。中国高铁技术已处于世界先进行列,并大步走向海外,成为中国外交战略的一个大方向。——摘编自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稿》材料提供了现代中国铁路交通发展状况的相关信息,蕴含了现代中国铁路发展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中国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解析:启示:根据材料“到1949年底,全国铁路达21810千米……中国高铁技术已处于世界先进行列,并大步走向海外”得出,发展铁路事业,建设交通强国。阐述:从铁路的重要性分析,得出铁路是国家战略性、先导性、关键性重大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大动脉。根据材料“新中国成立后,随即成立中央人民政府铁道部,统一管理全国铁路的运输生产、基本建设和机车车辆工业。到1949年底,全国铁路达21810千米”得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