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3/01/27/wKhkGWd5KRmAKSDtAAJ_M0DNH5U634.jpg)
![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3/01/27/wKhkGWd5KRmAKSDtAAJ_M0DNH5U6342.jpg)
![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3/01/27/wKhkGWd5KRmAKSDtAAJ_M0DNH5U6343.jpg)
![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3/01/27/wKhkGWd5KRmAKSDtAAJ_M0DNH5U6344.jpg)
![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3/01/27/wKhkGWd5KRmAKSDtAAJ_M0DNH5U63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第九课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课程标准:1.了解不同时代、不同类型商路的开辟。2.理解贸易活动在文化交流中扮演的重要角色。1.时空观念:运用时空定位,分析丝绸之路在不同时代的发展和不同类型的商路的开辟。2.史料实证:通过史料分析,理解丝绸之路在汉、唐、宋发生变化的多种因素。3.历史解释:运用所学知识和相关史料,认识丝绸之路在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所起的推动作用。核心素养星哥目录丝绸之路一欧亚大陆其他东西交通线二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古代商道上的中西文化交流三学习任务一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概念丝绸之路,简称丝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狭义的“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长安或洛阳,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丝绸之路概述图“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该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所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至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元、明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象征1.张骞通西域(1)地位:张骞通西域是丝绸之路发展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2)时间: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遣张骞沿河西走廊出使西域。(3)目的:计划联合大月氏等政权共击匈奴。(4)意义:张骞出使西域被称为“凿空”,大大推进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和贸易的繁荣。学习任务一丝绸之路张骞出使西域图1.张骞通西域学习任务一丝绸之路【探究思考】多角度理解张骞出使西域的影响。政治加强对西部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经济促进物种的交流,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文化“凿空”和“丝路”精神,成为中国人民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历史象征。有利于中外文化交流,扩大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史料探究“丝绸之路”开辟的条件材料西汉中期,农业经济得到发展,经济交流成为社会发展的需要。当时,为了联络大月氏人夹击匈奴以谋求边疆人民生活的安定,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由此打通了对外贸易的通道,中外商人将大量的文绣缯帛、罗纨锦绮运往中亚、西亚,甚至远至欧洲的罗马共和国,形成闻名后世的“丝绸之路”。——摘编自胡一楠《两汉丝绸之路的开辟及其对经济、文化的影响》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汉时期丝绸之路得以开辟的条件。【答案】西汉农业、手工业经济的发展;汉武帝打击了匈奴势力,维护了河西走廊的安全;国力强盛;张骞出使西域和汉朝对西域的管理。2.丝绸之路的发展演变(1)丝绸之路在长期发展中开辟出一些支线,新疆、中亚地区的路线尤为复杂。(2)唐朝以后,受割据、战乱等因素影响,加上东西方的海路联系日益活跃,丝绸之路在东西交通中的重要性渐趋下降。学习任务一丝绸之路陆上丝路之兴衰学习任务二r欧亚大陆其他东西交通线1.“草原丝绸之路”(1)路线:在丝绸之路北面,从漠北草原或南西伯利亚西行,经由咸海、里海以北通往欧洲或小亚细亚的商路被称为“草原丝绸之路”。(2)地位:匈奴、突厥等游牧民族的西迁,很多是沿着这条商路进行的。学习任务二r欧亚大陆其他东西交通线2.“西南丝绸之路”(1)路线:从关中平原入蜀至成都平原,沿横断山麓南下,跨越澜沧江、怒江,向西进入缅甸和印度,再通往中亚、西亚等地的商路被称为“西南丝绸之路”。(2)地位:它在沟通古代中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南亚的联系上,长期发挥着重要作用。“南方丝绸之路”的提出,是基于以四川为重心,分布于云南至缅、印的地区内,出土大量相同文化因素,这些文化因素不仅有四川文化,而且更有印度乃至西亚的大量文化因素,其时代早于经中国西北出西域的丝绸之路。学习任务二r欧亚大陆其他东西交通线3.“海上丝绸之路”自汉代以来,海上丝路逐步占据中国对外贸易的主导地位,带动了沿线广州、泉州、宁波等港口城市的发展和崛起。在官方主导、民间参与下,中外产品、技术、文化等通过海上丝路,不断融入到双方的社会经济文化之中,给世界带来了深远影响。学习任务二r欧亚大陆其他东西交通线3.“海上丝绸之路”《汉书·地理志》所载海上交通路线,实为早期的“海上丝绸之路”,当时海船载运的“杂缯”,即各种丝绸。中国丝绸的输出,早在汉朝以前,便已有东海与南海两条起航线。海上丝绸之路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六个历史阶段:海上丝绸之路开创期——先秦。海上丝绸之路形成期——秦汉。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期——魏晋。海上丝绸之路繁盛期——隋唐。海上丝绸之路鼎盛时期——宋元。海上丝绸之路由盛及衰——明清。
(2)发展历程①西汉:中国就已经开辟了通往印度洋的海路。②宋元时期a.人们能够制造排水量很大、可乘载数百人的巨舟,使用先进的帆索和指南浮针,官方使节和私人商贾出洋航海都十分频繁。b.中国与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地区建立了广泛联系。c.广州、泉州、明州等沿海口岸,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交易枢纽。③明初:郑和下西洋达到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交通的巅峰。学习任务二r欧亚大陆其他东西交通线草原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史料探究唐代中非交往的特点?史料探究丝绸之路对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作用?1.中西文化交流的条件:学习任务三古代商道上的中西文化交流丝绸之路等古代商路,为中国与西方之间的物质、技术和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2.中国的物质、技术和文化西传学习任务三古代商道上的中西文化交流丝绸及其技术:手工业技术:随着中国丝绸的不断向西出口,养蚕和缫丝技术逐渐传到东罗马帝国。漆器及其制造技术、铁器及冶铁技术,也很早经由中亚向西传播。穿丝绸的凯撒罗马帝国实力强大,对丝绸有强劲需求,罗马帝国贵族都以穿上丝绸为贵,随后丝绸价格甚至高过黄金,而汉朝是丝绸唯一来源。2.中国的物质、技术和文化西传学习任务三古代商道上的中西文化交流四大发明:陶瓷:中医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经由陆路和海路传到西方。①外销:从8世纪起,陶瓷特别是瓷器成为中国大宗出口商品,主要沿海路外销到东南亚、南亚、西亚、北非、东非等地,深受当地人喜爱,不仅被用于日常生活,而且成为建筑或墓碑的装饰品。②被大量仿制:由于社会需要,西亚和北非工匠大量仿制中国各类瓷器。中医药知识也随着炼丹术传到阿拉伯地区。史料探究中国瓷器在欧洲传播的影响3.西方的物质和文化传入中国学习任务三古代商道上的中西文化交流①西汉一度征服中亚的大宛国,获得了当地出产的良种“汗血马”,同时引进了优良的饲草苜蓿,以及葡萄等水果。②西瓜和中国古代文献中带有“胡”字的物种,如胡桃、胡瓜、胡葱、胡椒、胡萝卜等,原产自西亚、中亚、南亚等地,它们基本都是通过西域传入的。(1)物质③中亚和西亚的服饰、饮食对隋唐社会产生重大影响。棉花从陆、海两个渠道逐渐传入中国,在宋元时期发展为重要的经济作物。④香料、珠宝、金银器皿等外来商品,早期多从陆路输入,自宋代起基本来自海路。3.西方的物质和文化传入中国学习任务三古代商道上的中西文化交流①佛教在汉朝从印度经中亚传入中国,此后逐渐中国化,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思想、文学和艺术创作。②继佛教之后,祆教、摩尼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陆续传到中国。(2)文化③艺术:中亚和西亚的杂技、魔术、音乐、舞蹈在汉唐王朝广受欢迎。史料探究茶马古道的主要影响知识点拨从历史解释角度比较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1)联系:两者在地理范围上高度重合;都以友好交往和扩大联系为目的;都采取和平方式。(2)历史作用①古代:推动了中国对外贸易的繁荣发展,使中国手工业产品享誉世界;增加了朝廷和港口城市的财政收入,有利于封建经济发展和人民社会生活的丰富;成为中国与海外文化交流和商贸往来的重要通道,促进了中国与东南亚及非洲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了与海外各国的政治联系,最终形成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朝贡体系。②现代:有利于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经贸往来及经济技术的交流,顺应了经济全球化潮流;有利于加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政治合作,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赢得稳定的周边环境,并有助于解决南海争端。知识体系构建中华文化圈的形成伴随着农耕文明的发展与传播,向外传播的主要是粟、黍、丝绸、瓷器、造纸术、印刷术等。古代中国的历代政治疆域基本上都小于文化上中国的范围。这体现了中华文明()A.侧重经济交流 B.崇尚和平交往 C.凸显对外开放 D.强调多元互鉴宋朝元丰年间,政府颁发了我国第一部外贸法规《市舶法》,它规定:外船入港后,市舶官员登船验货,按比例抽取实物,以“贡品”交政府;“禁榷”物资由市舶司统购包销;“博易”物资由中外商人市价买卖,运销内地。这反映出当时()A.海上丝绸之路繁荣 B.朝贡贸易成为主流C.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D.工商皆本思想盛行【习题巩固】BA从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沿海的汉墓群中,出土了1000多件物品,一些物品来自苏门答腊、马来半岛婆罗洲及波斯等地,其中的琥珀、玛瑙的产生地主要是波罗的海沿岸国家。由此可知,当时()A.丝绸之路重心转移 B.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发展C.朝贡贸易体系完备 D.海上对外交往通道开辟古时候,最令罗马人惊叹的是中国的丝绸。罗马著名的学者老普林尼在《自然史》中说:“丝茧是生在树叶上,取来用水湿一湿,理成丝,裁成衣服,光辉夺目”。据此可推知,当时()A.中国与罗马建立直接联系 B.中国科技水平领先世界C.中西方通过丝绸发生接触 D.丝绸之路贸易繁荣发展【习题巩固】DC针对早期的殖民扩张,《泰晤士报》曾评述某公司:在人类历史上它完成了任何一个公司从未肩负过,和在今后的历史中可能也不会肩负的任务。据此可知,该公司是(
)A.国际垄断组织 B.专门负责对外殖民扩张C.殖民统治机构 D.垄断贸易并协同殖民统治“工业革命引发了一场巨大的世界经济结构重建,在这一重建过程中,世界大部分地区都转向了土地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主要是食物和纤维作物的种植。”这表明工业革命(
)A.促进了先进生产方式的推广 B.促进了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C.加速了土地资源的广泛开发 D.推动了土地经营方式的变化【习题巩固】DB材料一一个成功的大一统帝国,必然也是能够成功与商人集团合作,接纳商贸秩序的帝国。唐王朝得到粟特人的协助,得以成功地经略西域,一旦双方决裂,唐人变成文化保守主义者,他们也就失去了中亚。宋元能够从繁荣的海上丝绸之路中获得好处,也是因为同阿拉伯商人保持友善。明初一旦禁海,有不在少数的临海子民参与或主导倭寇组织。——摘编自张笑宇《商贸与文明·现代世界的诞生》材料二长期以来,穆斯林商人一直是欧亚商路的主宰者。从7世纪开始,来自波斯、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的水手和商人开始学着借助季风的力量前往印度。到8世纪20年代,穆斯林水手最远到达了中国的沿海地区。唐朝对外来文化采取了非常开放的态度,中国的艺术明显受到波斯和阿拉伯的影响。宋朝依然与伊斯兰世界进行贸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输水工程施工方案
- 买菜采购合同范例
- 供热改造维修合同范例
- 关于led合同范例
- 金华阳台花园施工方案
- 网络信息安全监测响应机制
- 太赫兹波段介质材料的电磁特性
- 农村清包合同范本
- 京东分拣兼职合同范例
- oem酒定制合同范例
- 食堂餐厅服务方案投标方案(技术标)
- Creo-7.0基础教程-配套课件
- 六年级人教版上册数学计算题练习题(及答案)100解析
- 化疗药物分类及不良反应的处理课件
- 超声科质量控制制度及超声科图像质量评价细则
- 初中物理沪粤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力和机械》章节练习(含答案)
- 金矿管理制度
- 桥梁桩基础施工概述及施工控制要点
- SB/T 10415-2007鸡粉调味料
- JB/T 20036-2016提取浓缩罐
- GB/T 3452.4-2020液压气动用O形橡胶密封圈第4部分:抗挤压环(挡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