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5年高考生物复习热搜题速递之生态系统功能及稳定性(2024年7月)一.选择题(共15小题)1.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a—e表示某些生理过程,乙中的纵坐标表示生物的能量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丁表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B.乙中存在一个的食物网 C.bde过程可以没有线粒体参与 D.该生态系统中,使CO2进入群落的是甲2.为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某地实施了退耕还湖工程。某经过改造的湖泊生态系统中存在三个营养级,其能量流动情况如表(单位:×103kJ)。下列叙述正确的是()营养级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同化量500YZ呼吸作用消耗13226.53.8未被利用29234.33.1其他部分X2.20.1A.该生态系统的结构是指各种生物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形成的营养结构 B.候鸟迁入和迁出导致群落物种组成和空间结构发生变化,这属于群落演替 C.通过该表无法计算出第三营养级的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D.表中的X的具体数值是6,由第一营养级向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4%3.如图表示某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自我净化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A.流经该河流的总能量应是生活污水中有机物的化学能 B.在AB段溶解氧大量减少与好氧型细菌分解有机物有关 C.有机物分解后等逐渐增加使藻类在BC段大量繁殖 D.图中的自我净化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负反馈调节机制4.“朝看龟鱼游,晚听鸥鹭浴”、“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等都是描写鸥鹭的精美诗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荷塘里的乌龟、鱼儿和鸥鹭以及其他各种生物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B.划船声音引起鸥鹭飞起属于物理信息,鸥鹭的振翅飞起对同伴报警属于行为信息 C.影响荷塘中“鸥鹭”等鸟类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和人类活动 D.性激素促进鸥鹭生殖器官的发育从而影响其繁殖,这说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种群的繁衍5.湿地在沿海地区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包括生产渔业产品,吸收污染物,作为对极端天气事件的生态屏障,促进旅游和娱乐,为鱼类提供产卵场所和苗圃,为数以百万计的候鸟提供栖息的场所,如表是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部分过程,单位:kJ/(m2•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营养级同化量未利用分解者分解呼吸量Ⅳ1.420.420.190.81Ⅲ?15.0011.9439.31Ⅱ3825.371986.70547.001224.00Ⅰ23804.423252.002877.0013850.05A.表中“?”包括营养级Ⅲ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和呼吸消耗的能量 B.碳在该湿地Ⅰ→Ⅱ营养级中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C.表中Ⅰ~Ⅳ营养级中未利用的能量是未被下一营养级消耗的能量 D.同等强度干扰下,湿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沙漠生态系统高6.下表为不同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的同化量在生产(P:生长、发育和繁殖)与维持(R:呼吸作用)之间的分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P占同化量的比例(%)R占同化量的比例(%)棉鼠(恒温食草动物)1387红狐(恒温食肉动物)496狼蛛(变温食肉动物)2575豌豆蚜虫(变温食草动物)5842A.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等于P、R及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之和 B.食肉动物比食草动物的P占比低是由于捕获食物的过程耗能多 C.恒温动物比变温动物的R占比高是由于分配更多能量维持体温 D.P与R的比例不仅随环境资源改变,还受种间关系变化的影响7.如图为某玉米田中碳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部分示意图,图中甲~戊表示生态系统中不同组成成分,Ⅰ~Ⅲ表示过程,虚线箭头表示流经丙的能量流动情况,A、B、C代表能量流经丙所处营养级的去向,其中数字代表能量值,单位为J/(cm2•a)。以下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若乙表示绿色植物,则Ⅰ过程为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 B.图中丙所处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为80J/(cm2•a) C.由于氮元素不断通过农产品输出生态系统,因此还要往玉米农田中不断施加氮肥 D.若该农田遭到重金属污染,则丙营养级生物体内该重金属的浓度大于乙营养级生物体内该重金属的浓度8.为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对西黄松老龄(未砍伐50﹣250年)和幼龄(砍伐后22年)生态系统的有机碳库及年碳收支进行测试,结果如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碳量生产者活生物量(g/m2)死有机质(g/m2)土壤有机质(g/m2)净初级生产量(g/m2)异养呼吸(g/m2•年)老龄1273025605330470440幼龄146032404310360390(注:净初级生产量是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总碳的速率减去自身呼吸作用消耗碳的速率;异养呼吸是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A.西黄松群落被砍伐后,可逐渐形成自然幼龄群落,这种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B.西黄松幼龄群落的净初级生产量小于老龄群落,因此幼龄西黄松生长速度更慢 C.老龄西黄松群落每平方米有910克碳用于生产者当年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D.被砍伐后可逐渐形成自然幼龄群落,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9.为了缓解温室效应,中国将逐步实现碳达峰(CO2排放量达到峰值),碳中和(CO2排放量与减少量相等)。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大气中CO2的迅速增加是造成酸雨、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B.在生态系统的各组分之间碳循环主要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 C.碳达峰时大气中CO2的浓度没有达到最大 D.④代表的生理过程为呼吸作用10.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退耕还草后的部分食物网及鼠在其中一条食物链上的能量流动关系,字母表示能量值。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食物网上的蟾蜍与蜘蛛之间的种间关系仅是种间竞争 B.该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牛、羊、蚱蜢和鼠 C.图中鼠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可以表示为a﹣b﹣d D.鹰的同化量等于其从鼠摄入的能量,d来自紫花苜蓿的同化量11.某池塘养殖密度高,换水困难,养鱼产生的鱼粪和残饵使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在池塘养鱼的同时种植蔬菜,不仅有美化环境、光合作用增氧等作用,还能提高产量和品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池塘鱼菜共生系统中,鱼粪中N、P元素的能量被蔬菜所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B.池塘鱼菜共生系统中,蔬菜根区分泌的化学物质对藻类的抑制体现了化学防治的作用 C.池塘鱼菜共生系统的设计遵循了生态工程的自生原理,无需额外投入物质和能量 D.池塘鱼菜共生系统提高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降低了生态足迹12.广东在全国率先实施公益林效益补偿制度。下列公益林改造措施中,与生态工程原理对应正确的是()A.单一种植碳储量更高的桉树人工林,遵循循环原理 B.打造“无废弃物林业”保证土壤肥力,遵循整体原理 C.兼顾生态环境、经济旅游和政策文化等效益,遵循协调原理 D.适当补充种植与优势树种生态位不同的本土树种,遵循自生原理13.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境内,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下列有关表述,错误的是()A.湿地具有调节气候的功能属于间接价值度假旅游属于直接价值 B.湿地公园是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具体表现,与遗传多样性关系不大 C.近些年来太平湖采取了退耕还湖的措施,有效减小了人类的生态足迹 D.既保护湿地又提高周围居民的收入,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14.高速公路、铁路等线性基础建设将东北虎种群分割在长白山、小兴安岭等4个独立的栖息板块,使东北虎生存空间被压缩。建设生态廊道,连通碎片化的栖息地,可有效保护东北虎种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可利用红外触发相机调查栖息地中东北虎的种群数量 B.栖息地碎片化不利于东北虎种群数量的增长 C.栖息地碎片化使东北虎种群遗传的多样性增加 D.生态廊道建设有助于提高东北虎种群基因交流频率15.素有“中华水塔”之称的三江源是中国生态环境安全和水源涵养的关键地区,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该地区实施了减畜工程。如图为三江源地区实施减畜工程前后载畜压力指数(草地现实载畜量与草地理论载畜量的比值)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现实载畜量高于理论载畜量会使草场退化,违背了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 B.减畜工程可使草地产草量提高,进而使草地载畜压力指数降低 C.修复退化的草场可种植各种灌木和乔木,以提高其稳定性 D.减畜后草地仍处于超载状态,恢复和治理工作的重点应继续放在减畜减压上二.解答题(共5小题)16.大气氮沉降是指大气中的含氮化合物通过降水和降尘被输入到土壤或水体中,对植物生产力和生态系统碳循环等造成不良影响。为在植物多样性降低和大气氮沉降背景下,对草地生态系统进行科学管理,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1)碳循环是指不断在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反复循环的过程。碳循环失衡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全球变暖,南极冰盖融化等,同时还会加速土壤中对有机碳的分解释放温室气体,进一步加剧温室效应,此调节机制为反馈调节。(2)土壤有机碳库是全球陆地表层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其微小变动会对碳平衡产生巨大影响。研究者通过模拟实验对某草地生态系统开展相关研究。①据图1分析,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低植物多样性条件下,。②地下植物碳库是土壤有机碳库的主要来源。研究者进一步对植被地下生物量进行测定,结果如图2。适度放牧可以缓解氮添加导致的土壤有机碳含量降低的可能原因是。(3)科研人员对高植物多样性群落也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如图3。结合以上分析,提出保护土壤有机碳库的两条措施。。17.2024年的新政策明确规定,全国范围内禁止露天焚烧秸秆,无论是在农田还是其他露天场所,都不允许随意焚烧秸秆。如图1是某地根据政策因地制宜设计的某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图中字母均表示能量值)。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属于分解者,其在本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2)家禽、家畜的同化量是(用图中字母表示),家禽、家畜与其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用图中字母表示)。(3)玉米秸秆在当季难以被腐解,有利于玉米螟的越冬,会加重来年的虫害。焚烧是传统农业中的秸秆处理方式之一,其优点是(答出2点)。但是大面积集中焚烧秸秆会使空气中的灰尘和(填气体)增多,导致空气质量恶化,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同时也增加了火灾发生的风险。(4)氮元素能在之间不断循环,但在该生态农业中,农民还要适当给农作物施加氮肥,原因是。(5)为研究秸秆还田和施氮肥对籽棉产量(单位:103kg)的影响,科研人员开展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注:根的生长量单位为cm;有机物含量比值表示的是生殖器官和根中有机物含量的比值。由实验结果可知,秸秆还田提高棉花产量的效果比施氮肥的效果更好,原因是。18.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有蓄水调洪、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多种生态功能。某海滩湿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如图1所示,图2表示该生态系统中食草虫个体存活数与发育期的关系。(1)在该湿地生态系统中,属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蜘蛛作为消费者发挥的重要作用有。(2)据图2分析,食草虫死亡率最高的发育期是。根据图中数据(填“能”或“不能”)判断该生态系统中食草虫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3)沼蟹会破坏大米草根系,土壤中的磷可促进藻类生长。研究发现,在食草虫幼虫期喷洒只杀灭该虫的含磷杀虫剂,一段时间后大米草的数量不增反降。猜测大米草数量变化的原因是杀虫剂使食草虫死亡导致细菌增加,进而使增加,引起沼蟹增加。造成此结果的原因还可能有。可见,人类活动会改变生物群落中的。(答出1点即可)(4)湿地生物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是群落中协同进化的结果。19.洪泽湖湿地生态系统由于过度获取生物资源,导致该生态系统结构受损和功能退化,近年来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其进行生态修复。科研团队对洪泽湖生态系统部分地区进行生态调查,调查结果如表。(单位:kJ/(m2•a))生物类型总生产量呼吸量净生产量被下一营养级生物同化被分解者呼吸分解的量藻类等植物87864502083765610041.627614.4草食动物10041.641845857.61129.684727.92一级肉食动物1129.68251.04878.6487.864790.776二级肉食动物87.86425.10462.76062.76(1)调查水体中藻类等植物的数量常用方法为。表格中二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保留两位小数)。(2)表格中量代表生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由表格中生物类型构成营养结构称为;调查发现该生态系统没有三级肉食动物,最可能的原因是。(3)建立洪泽湖自然保护区,这是对生物多样性进行了保护,通过改善栖息环境,提高其是保护候鸟的根本措施;生态恢复后吸引更多野鸭、白鹭等水鸟,这体现出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具有作用。(4)洪泽湖地区原为陆地,后经人类在下游建筑堤坝,形成洪泽湖,这属于演替,同时说明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5)调查发现洪泽湖湿地生态系统中苍鹭和大白鹭组织器官间平均总汞浓度差异较大如图1,苍鹭和大白鹭之间存在生殖隔离,据图分析最可能的种间关系是。苍鹭组织器官的平均总汞浓度明显大于大白鹭的原因是。20.为减缓温室效应,中国政府展现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确立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请结合如图所示的生态系统碳循环,回答有关问题:注:A、B、C、D为不同生物;Xn、Yn,Zn代表参与相关物质的数量。(1)为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有同学认为图示生态系统中的X1应该大于而不是等于(Y1+Y2+Y3+Z4),你认为是否合理?,理由是。2024年全国两会提出“以旧换新消费升级”的重大决策,这里面蕴含的“碳减排”原理是(答出一点)。(2)塞罕坝是荒原变林海的典范,增强了“碳捕集”的能力。其建设之初很不顺利,塞罕坝人潜心研究不断摸索,找到了适合当地的华北落叶松等主要树种,并大力培育兴安落叶松等其他优良树种,通过合理搭配和混交,大大提高了造林的成功率。对比塞罕坝的今昔变化,反映出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是。(3)“碳封存”是降低大气中CO2含量的重要举措,是以捕获碳并安全存储的方式来取代直接向大气中排放CO2的技术。对海洋适当增肥(向海洋中投放浮游植物所需的矿质元素,如N、P、Fe等)是利用海洋生态系统达到碳封存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可实现碳封存的原因是。
2025年高考生物复习热搜题速递之生态系统功能及稳定性(2024年7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5小题)1.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a—e表示某些生理过程,乙中的纵坐标表示生物的能量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丁表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B.乙中存在一个的食物网 C.bde过程可以没有线粒体参与 D.该生态系统中,使CO2进入群落的是甲【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与食物网;碳循环过程与温室效应.【专题】模式图;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答案】B【分析】据图分析可知: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丁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d代表消费者的呼吸作用,a代表生产者的光合作用,b代表生产者呼吸作用,e代表分解者的呼吸作用。【解答】解:A、分析图可知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丁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A正确;B、乙是消费者,而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B错误;C、d代表消费者的呼吸作用,b代表生产者的呼吸作用,e代表分解者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因此bde过程可以没有线粒体参与,C正确;D、a代表光合作用,该生态系统中,使CO2进入群落的是甲,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从题中获取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知识做出正确判断,属于理解层次的内容,难度适中。2.为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某地实施了退耕还湖工程。某经过改造的湖泊生态系统中存在三个营养级,其能量流动情况如表(单位:×103kJ)。下列叙述正确的是()营养级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同化量500YZ呼吸作用消耗13226.53.8未被利用29234.33.1其他部分X2.20.1A.该生态系统的结构是指各种生物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形成的营养结构 B.候鸟迁入和迁出导致群落物种组成和空间结构发生变化,这属于群落演替 C.通过该表无法计算出第三营养级的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D.表中的X的具体数值是6,由第一营养级向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4%【考点】能量流动的概念和过程;能量流动的特点及相关计算;群落演替的类型.【专题】数据表格;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答案】D【分析】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两部分,组成成分有非生物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指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为纽带所形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2、同化量=呼吸作用消耗+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未利用+流入下一营养级+其他部分。3、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上一营养级同化量×100%。【解答】解:A、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两部分,组成成分有非生物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指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为纽带所形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A错误;B、候鸟的迁入和迁出导致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空间结构发生变化属于群落的季节性,B错误;C、根据计算公式:同化量=呼吸作用消耗+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未利用+流入下一营养级+其他部分,在该生态系统中,肉食性动物为最高营养级,无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结合表中数据可得肉食性动物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3.2×103KJ,C错误;D、根据C选项中的计算公式可推算出肉食性动物能量计算公式为:Z=3.8+3.1+0.1=7,植食性动物能量计算公式为:Y=26.5+34.3+2.2+7=70,植物能量计算公式为:500=132+292+X+70,即X=6;结合能量传递效率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上一营养级同化量×100%,可计算第一营养级向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70÷500×100%=14%,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等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3.如图表示某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自我净化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A.流经该河流的总能量应是生活污水中有机物的化学能 B.在AB段溶解氧大量减少与好氧型细菌分解有机物有关 C.有机物分解后等逐渐增加使藻类在BC段大量繁殖 D.图中的自我净化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负反馈调节机制【考点】能量流动的概念和过程;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和类型.【专题】坐标曲线图;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答案】A【分析】1、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2、据图分析:图中的细菌属于分解者,可以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藻类属于生产者,能够利用无机盐离子。【解答】解: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该河流中生产固定的太阳能和污水中有机物的化学能总和,A错误;B、AB段有机物含量多,好氧细菌分解有机物消耗大量氧气,导致溶解氧减少,B正确;C、BC段有机物因被微生物分解而减少,产生的等无机盐可被植物吸收,使藻类大量繁殖,C正确;D、图中的自我净化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受到干扰后经过调节使其恢复正常的过程,这属于负反馈调节,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从题中获取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生态系统的功能及其稳定性的知识做出正确判断,属于理解层次的内容,难度适中。4.“朝看龟鱼游,晚听鸥鹭浴”、“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等都是描写鸥鹭的精美诗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荷塘里的乌龟、鱼儿和鸥鹭以及其他各种生物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B.划船声音引起鸥鹭飞起属于物理信息,鸥鹭的振翅飞起对同伴报警属于行为信息 C.影响荷塘中“鸥鹭”等鸟类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和人类活动 D.性激素促进鸥鹭生殖器官的发育从而影响其繁殖,这说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种群的繁衍【考点】生态系统的概念;信息的种类、特点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专题】正推法;生态系统.【答案】B【分析】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包含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两大类。【解答】解:A、生态系统包括一定区域中的全部生物及其所处的非生物环境,A错误;B、划船的声音属于物理信息,鸥鹭的振翅飞起属于行为信息,B正确;C、影响池塘中“鸥鹭“等鸟类分布的主要因素是食物和栖息场所,C错误;D、生态系统的信息通过影响性激素的分泌进而影响其繁殖,可以说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种群的繁衍,而题干中性激素促进鸥鹭生殖器官的发育从而影响其繁殖不属于生态系统信息的传递,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5.湿地在沿海地区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包括生产渔业产品,吸收污染物,作为对极端天气事件的生态屏障,促进旅游和娱乐,为鱼类提供产卵场所和苗圃,为数以百万计的候鸟提供栖息的场所,如表是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部分过程,单位:kJ/(m2•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营养级同化量未利用分解者分解呼吸量Ⅳ1.420.420.190.81Ⅲ?15.0011.9439.31Ⅱ3825.371986.70547.001224.00Ⅰ23804.423252.002877.0013850.05A.表中“?”包括营养级Ⅲ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和呼吸消耗的能量 B.碳在该湿地Ⅰ→Ⅱ营养级中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C.表中Ⅰ~Ⅳ营养级中未利用的能量是未被下一营养级消耗的能量 D.同等强度干扰下,湿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沙漠生态系统高【考点】能量流动的概念和过程;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和类型.【专题】数据表格;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答案】C【分析】每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能量的去向包括:①自身呼吸消耗;②流向下一个营养级;③被分解者分解利用;④未被利用。【解答】解:A、表中“?”是Ⅲ的同化量,包括营养级Ⅲ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和呼吸消耗的能量,A正确;B、Ⅰ→Ⅱ是生物群落内部的生物,碳在该湿地I→Ⅱ营养级中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B正确;C、表中Ⅰ~Ⅳ营养级中未利用的能量是指未被生物自身呼吸作用消耗也未被下一个营养级和分解者利用的能量,C错误;D、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因此同等强度干扰下,湿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沙漠生态系统高,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能量流动的过程,要求考生能够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6.下表为不同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的同化量在生产(P:生长、发育和繁殖)与维持(R:呼吸作用)之间的分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P占同化量的比例(%)R占同化量的比例(%)棉鼠(恒温食草动物)1387红狐(恒温食肉动物)496狼蛛(变温食肉动物)2575豌豆蚜虫(变温食草动物)5842A.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等于P、R及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之和 B.食肉动物比食草动物的P占比低是由于捕获食物的过程耗能多 C.恒温动物比变温动物的R占比高是由于分配更多能量维持体温 D.P与R的比例不仅随环境资源改变,还受种间关系变化的影响【考点】能量流动的特点及相关计算.【专题】数据表格;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答案】A【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去路:①自身呼吸消耗;②流向下一营养级;③残体、粪便等被分解者分解;④未被利用。【解答】解:A、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等于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即P)、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即R)两者之和,A错误;B、分析数据可知:恒温食肉动物和变温食肉动物的P占比较低,而呼吸作用丧失的热能占比较高,由此推测可能是食肉动物在捕获食物中需要消耗的能量更多,因此P占比低,B正确;C、分析数据可知:恒温动物要保持温度的稳定,故需要比变温动物分配更多能量用于呼吸作用产热,因此R占比高,C正确;D、P与R的比例不是固定的,不仅随生物的生活模式改变,还受环境资源的影响,也包括人为因素的影响,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能量流动的概念和过程等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7.如图为某玉米田中碳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部分示意图,图中甲~戊表示生态系统中不同组成成分,Ⅰ~Ⅲ表示过程,虚线箭头表示流经丙的能量流动情况,A、B、C代表能量流经丙所处营养级的去向,其中数字代表能量值,单位为J/(cm2•a)。以下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若乙表示绿色植物,则Ⅰ过程为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 B.图中丙所处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为80J/(cm2•a) C.由于氮元素不断通过农产品输出生态系统,因此还要往玉米农田中不断施加氮肥 D.若该农田遭到重金属污染,则丙营养级生物体内该重金属的浓度大于乙营养级生物体内该重金属的浓度【考点】能量流动的概念和过程;生物富集.【专题】模式图;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答案】A【分析】题图分析:图中甲是无机环境,乙是生产者,丙、丁是消费者,戊是分解者,Ⅰ是光合作用或者化能合成作用,Ⅱ是呼吸作用,Ⅲ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解答】解:A、由图可知,乙是生产者,若乙表示绿色植物,则Ⅰ过程为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合成含碳有机物,A错误;B、A、B、C代表能量流经丙所处营养级的去向,由图可知,A是代表丙摄入的能量(100),其中粪便(20),B代表丙同化的能量(80),其中呼吸作用散失能量为50,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C为30,粪便的能量不属于丙同化的能量,所以丙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为80J/(cm2•a),B正确;C、由于氮元素不断通过农产品输出生态系统,因此还要往玉米农田中不断施加氮肥,C正确;D、在生物富集作用过程中,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的含量越高,若该农田遭到重金属污染,则丙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生物的单位体积中该重金属的含量大于乙营养级(第一营养级)生物的单位体积中该重金属的含量,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8.为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对西黄松老龄(未砍伐50﹣250年)和幼龄(砍伐后22年)生态系统的有机碳库及年碳收支进行测试,结果如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碳量生产者活生物量(g/m2)死有机质(g/m2)土壤有机质(g/m2)净初级生产量(g/m2)异养呼吸(g/m2•年)老龄1273025605330470440幼龄146032404310360390(注:净初级生产量是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总碳的速率减去自身呼吸作用消耗碳的速率;异养呼吸是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A.西黄松群落被砍伐后,可逐渐形成自然幼龄群落,这种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B.西黄松幼龄群落的净初级生产量小于老龄群落,因此幼龄西黄松生长速度更慢 C.老龄西黄松群落每平方米有910克碳用于生产者当年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D.被砍伐后可逐渐形成自然幼龄群落,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考点】碳循环过程与温室效应;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和类型;群落演替的类型.【专题】数据表格;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答案】D【分析】1、分析表格数据,西黄松幼龄群落中每克生产者活生物量、土壤有机碳、净初级生产力都小于老龄群落。根据年碳收支分析,对西黄松幼龄群落来说,流入生物群落的碳(1460)少于释放的碳的量(1460﹣360+390=1490),故幼龄西黄松群落不能降低大气碳总量。2、净初级生产力: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总碳的速率减去自身呼吸作用消耗碳的速率。异养呼吸: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解答】解:A、西黄松群落被砍伐后,可逐渐形成自然幼龄群落,这种演替属于次生演替,A错误;B、西黄松幼龄群落的净初级生产量小于老龄群落,但是幼龄西黄松生长速度不一定慢,B错误;C、因为净初级生产力=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总碳的速率减去自身呼吸作用消耗碳的速率,所以老龄西黄松群落每平方米有470克碳用于生产者当年的生长、发育和繁殖,C错误;D、被砍伐后可逐渐形成自然幼龄群落,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在知识方面主要考查在生态系统中,碳素循环的有关知识。在能力方面,主要考查考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即通过对表格数据的分析,结合碳运输在各种生物间的传递的大致数量关系,意在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9.为了缓解温室效应,中国将逐步实现碳达峰(CO2排放量达到峰值),碳中和(CO2排放量与减少量相等)。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大气中CO2的迅速增加是造成酸雨、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B.在生态系统的各组分之间碳循环主要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 C.碳达峰时大气中CO2的浓度没有达到最大 D.④代表的生理过程为呼吸作用【考点】碳循环过程与温室效应.【专题】模式图;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答案】C【分析】分析图示:A表示次级消费者,B表示初级消费者,C表示生产者,D表示分解者;①②③表示呼吸作用,④表示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⑤表示分解作用(或呼吸作用),⑥表示捕食,⑦表示大量燃烧。【解答】解:A、二氧化硫等气体的释放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氟利昂等制冷剂的使用造成臭氧层空洞,A错误;B、碳循环在生物群落内部主要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B错误;C、碳达峰时只是CO2排放量达到峰值,之后排放量逐渐降低,但是大气中CO2浓度还在上升,C正确;D、④表示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碳循环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0.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退耕还草后的部分食物网及鼠在其中一条食物链上的能量流动关系,字母表示能量值。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食物网上的蟾蜍与蜘蛛之间的种间关系仅是种间竞争 B.该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牛、羊、蚱蜢和鼠 C.图中鼠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可以表示为a﹣b﹣d D.鹰的同化量等于其从鼠摄入的能量,d来自紫花苜蓿的同化量【考点】能量流动的概念和过程;食物链与食物网.【专题】模式图;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答案】B【分析】每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能量的去向包括:①自身呼吸消耗;②流向下一个营养级;③被分解者分解利用;④未被利用。【解答】解:A、蟾蜍捕食蜘蛛,为捕食关系,蟾蜍与蜘蛛都吃捕食蚱蜢,为竞争关系,因此蟾蜍与蜘蛛之间的种间关系是种间竞争和捕食,A错误;B、紫花苜蓿为生产者处于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有鼠、牛、羊、蚱蜢,B正确;C、同化量﹣呼吸消耗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图中鼠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可以表示为a﹣b,C错误;D、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鹰的同化量等于其从鼠摄入的能量减去粪便量,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能量流动的概念和过程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具备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1.某池塘养殖密度高,换水困难,养鱼产生的鱼粪和残饵使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在池塘养鱼的同时种植蔬菜,不仅有美化环境、光合作用增氧等作用,还能提高产量和品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池塘鱼菜共生系统中,鱼粪中N、P元素的能量被蔬菜所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B.池塘鱼菜共生系统中,蔬菜根区分泌的化学物质对藻类的抑制体现了化学防治的作用 C.池塘鱼菜共生系统的设计遵循了生态工程的自生原理,无需额外投入物质和能量 D.池塘鱼菜共生系统提高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降低了生态足迹【考点】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和类型;人口增长与生态足迹.【专题】正推法;生态工程.【答案】D【分析】生态工程是以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自我调节能力为基础,遵循着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等生态学的基本原理。【解答】解:A、池塘鱼菜共生系统中,鱼粪中的能量不能被蔬菜利用,鱼粪被分解者分解后形成的无机盐和CO2可被蔬菜利用,A错误;B、池塘鱼菜共生系统中,蔬菜根区分泌的化学物质对藻类的抑制体现了生物防治的作用,B错误;C、由于任何生态系统中都是能量流动逐级递减,散失的热能不能再被利用,且该生态系统存在物质的输出,因此池塘鱼菜共生系统也需要输入物质和能量,C错误;D、池塘鱼菜共生系统中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更复杂,提高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在池塘养鱼的同时种植蔬菜,不仅有美化环境、光合作用增氧等作用,还能提高产量和品质,因此还降低了生态足迹,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生态工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2.广东在全国率先实施公益林效益补偿制度。下列公益林改造措施中,与生态工程原理对应正确的是()A.单一种植碳储量更高的桉树人工林,遵循循环原理 B.打造“无废弃物林业”保证土壤肥力,遵循整体原理 C.兼顾生态环境、经济旅游和政策文化等效益,遵循协调原理 D.适当补充种植与优势树种生态位不同的本土树种,遵循自生原理【考点】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专题】正推法;生态工程.【答案】D【分析】生态工程原理有自生原理(由各种组分形成的整体可以自我维持)、循环原理(猪粪等废物充分的被利用)、整体原理(需要遵从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考虑经济和社会等的影响力)、协调原理(需要考虑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的协调与适应、环境容纳量等问题)等。【解答】解:A、单一种植碳储量更高的桉树人工林,该过程更多考虑了公益林效益,因而遵循整体原理,A错误;B、打造“无废弃物林业”保证土壤肥力,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遵循循环原理,B错误;C、兼顾生态环境、经济旅游和政策文化等效益,实现了社会、自然和经济的统一,遵循整体原理,C错误;D、适当补充种植与优势树种生态位不同的本土树种,增加物种多样性,提高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遵循自生原理,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生态工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3.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境内,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下列有关表述,错误的是()A.湿地具有调节气候的功能属于间接价值度假旅游属于直接价值 B.湿地公园是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具体表现,与遗传多样性关系不大 C.近些年来太平湖采取了退耕还湖的措施,有效减小了人类的生态足迹 D.既保护湿地又提高周围居民的收入,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考点】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和价值;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人口增长与生态足迹.【专题】正推法;生态系统;生态环境;生态工程.【答案】B【分析】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2)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3)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2、抵抗力稳定性的大小取决于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物种的多少和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解答】解:A、湿地具有调节气候的功能能使生态系统更加稳定,属于间接价值,而度假旅游能使人心情愉快,属于直接价值,A正确;B、湿地公园属于生态系统,是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具体表现,而湿地公园里面的生物多种多样,其遗传物质与遗传多样性关系有关,B错误;C、近些年来太平湖采取了退耕还湖的措施,可以使得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面积减小,即有效减小了人类的生态足迹,C正确;D、既保护湿地又提高周围居民的收入,使得生态系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体现了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和价值、人口增长与生态足迹、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14.高速公路、铁路等线性基础建设将东北虎种群分割在长白山、小兴安岭等4个独立的栖息板块,使东北虎生存空间被压缩。建设生态廊道,连通碎片化的栖息地,可有效保护东北虎种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可利用红外触发相机调查栖息地中东北虎的种群数量 B.栖息地碎片化不利于东北虎种群数量的增长 C.栖息地碎片化使东北虎种群遗传的多样性增加 D.生态廊道建设有助于提高东北虎种群基因交流频率【考点】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和价值;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及保护措施;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专题】正推法;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答案】C【分析】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解答】解:A、东北虎是大型保护动物,常用调查的方法为红外触发相机拍摄,相对而言,这项调查方法的优势是对野生动物的不良影响小,A正确;B、高速公路、铁路等线性基础建设将东北虎种群分割在长白山、小兴安岭等4个独立的栖息板块,使东北虎生存空间被压缩,降低了环境容纳量,不利于东北虎种群数量的增长,B正确;C、栖息地碎片化使得小种群内部近亲繁殖,会使种群的遗传(基因)多样性下降,降低生物多样性,C错误;D、生态廊道联系碎片化生境,使分布在不同栖息地的同种生物能突破地理隔离限制,可增加同一物种不同种群间的基因交流,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知识,同时涉及种群密度的调查和种群数量的变化的相关知识,学生要注意知识间的联系和综合。15.素有“中华水塔”之称的三江源是中国生态环境安全和水源涵养的关键地区,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该地区实施了减畜工程。如图为三江源地区实施减畜工程前后载畜压力指数(草地现实载畜量与草地理论载畜量的比值)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现实载畜量高于理论载畜量会使草场退化,违背了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 B.减畜工程可使草地产草量提高,进而使草地载畜压力指数降低 C.修复退化的草场可种植各种灌木和乔木,以提高其稳定性 D.减畜后草地仍处于超载状态,恢复和治理工作的重点应继续放在减畜减压上【考点】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专题】坐标曲线图;生态环境.【答案】C【分析】生态工程以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自我调节功能为基础,遵循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等生态学基本原理。自生:这种由生物组分而产生的自组织、自我优化、自我调节、自我更新和维持就是系统的自生。要维持系统的自生,就需要创造有益于生物组份的生长发育,繁殖以及他们形成互利共存关系的条件。循环:循环是指在生态工程中促进系统的物质迁移与转化。既保证各个环节的物质迁移顺畅,也保证主要物质或元素的转化率较高。通过系统设计实现不断的循环,使前一环节产生的废物,尽可能的被后一个环节利用,减少整个生产环节“废物”的产生。协调: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的协调与适应,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整体:遵循整体原理,首先要遵从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比例,不同组分之间应构成有序的结构,通过改变和优化结构,达到改善系统功能的目的。【解答】解:A、现实载畜量高于理论载畜量超过了草场的最大承载量,因而使草场退化,这违背了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A正确;B、减畜工程有利于草地恢复生长,使草地产草量提高,同时也使草地载畜压力指数降低,B正确;C、种植植物应考虑当地的环境,本地区环境条件特殊,不能通过种植各种各种灌木和乔木以提高其稳定性,C错误;D、减畜后草地仍处于超载状态,由于草场的恢复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恢复和治理的重点应继续放在减畜减压上,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结合图形,考查生态工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生态工程依据的基本原理,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二.解答题(共5小题)16.大气氮沉降是指大气中的含氮化合物通过降水和降尘被输入到土壤或水体中,对植物生产力和生态系统碳循环等造成不良影响。为在植物多样性降低和大气氮沉降背景下,对草地生态系统进行科学管理,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1)碳循环是指碳元素不断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反复循环的过程。碳循环失衡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全球变暖,南极冰盖融化等,同时还会加速土壤中分解者对有机碳的分解释放温室气体,进一步加剧温室效应,此调节机制为正反馈调节。(2)土壤有机碳库是全球陆地表层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其微小变动会对碳平衡产生巨大影响。研究者通过模拟实验对某草地生态系统开展相关研究。①据图1分析,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低植物多样性条件下,氮添加和适度放牧对草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②地下植物碳库是土壤有机碳库的主要来源。研究者进一步对植被地下生物量进行测定,结果如图2。适度放牧可以缓解氮添加导致的土壤有机碳含量降低的可能原因是草食动物的啃食使植物增加对地下部分光合产物的投入,地下生物量增加;草食动物的粪便及啃食的植物碎屑使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3)科研人员对高植物多样性群落也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如图3。结合以上分析,提出保护土壤有机碳库的两条措施。保护并提高植物(物种)多样性;适度放牧;采取措施减少大气氮沉降(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考点】碳循环过程与温室效应.【专题】图文信息类简答题;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答案】(1)碳元素生物群落微生物/分解者正(2)①氮添加和适度放牧对草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②草食动物的啃食使植物增加对地下部分光合产物的投入,地下生物量增加;草食动物的粪便及啃食的植物碎屑使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3)保护并提高植物(物种)多样性;适度放牧;采取措施减少大气氮沉降(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分析】物质循环是指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回到无机环境,完成一个循环过程,其特点是物质循环是周而复始的。【解答】解:(1)碳循环存在形式:碳元素在生物体内主要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存在,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CO2、碳酸盐和碳单质的形式存在,循环形式: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以CO2的形式进行;在生物群落内部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温室效应加剧导致全球变暖会加速土壤中微生物对有机碳的分解,释放温室气体,进一步加剧温室效应,符合正反馈调节。(2)①据图1分析可知,自变量为氮添加和适度放牧,因变量为土壤有机碳含量,因此该实验目的是探究低植物多样性条件下,氮添加和适度放牧对草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②分析图2可知适度放牧可以缓解氮添加导致的土壤有机碳含量降低的可能原因是草食动物的啃食使植物增加对地下部分光合产物的投入,地下生物量增加;草食动物的粪便及啃食的植物碎屑使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3)结合图1低多样性、图3高多样性进行分析,提出保护土壤有机碳库的措施保护并提高植物(物种)多样性;采取措施减少大气氮沉降(减少化石燃料燃烧);适度放牧。故答案为:(1)碳元素生物群落微生物/分解者正(2)①氮添加和适度放牧对草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②草食动物的啃食使植物增加对地下部分光合产物的投入,地下生物量增加;草食动物的粪便及啃食的植物碎屑使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3)保护并提高植物(物种)多样性;适度放牧;采取措施减少大气氮沉降(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等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及对相关知识点熟练应用的能力。17.2024年的新政策明确规定,全国范围内禁止露天焚烧秸秆,无论是在农田还是其他露天场所,都不允许随意焚烧秸秆。如图1是某地根据政策因地制宜设计的某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图中字母均表示能量值)。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和食用菌属于分解者,其在本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将农作物秸秆和人类的排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2)家禽、家畜的同化量是b+d(用图中字母表示),家禽、家畜与其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00%(用图中字母表示)。(3)玉米秸秆在当季难以被腐解,有利于玉米螟的越冬,会加重来年的虫害。焚烧是传统农业中的秸秆处理方式之一,其优点是燃烧过程中的高温可以杀死病虫,燃烧后的灰分中含有大量无机盐可以肥田(答出2点)。但是大面积集中焚烧秸秆会使空气中的灰尘和CO2(填气体)增多,导致空气质量恶化,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同时也增加了火灾发生的风险。(4)氮元素能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不断循环,但在该生态农业中,农民还要适当给农作物施加氮肥,原因是农田土壤中氮的含量往往不足以使作物高产,加之农畜产品源源不断地从该生态系统输出,其中的氮元素并不能全部归还土壤。(5)为研究秸秆还田和施氮肥对籽棉产量(单位:103kg)的影响,科研人员开展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注:根的生长量单位为cm;有机物含量比值表示的是生殖器官和根中有机物含量的比值。由实验结果可知,秸秆还田提高棉花产量的效果比施氮肥的效果更好,原因是秸秆还田可以减少根的生长量,从而增加生殖器官中有机物的分配量,提高产量。【考点】能量流动的概念和过程;能量流动的特点及相关计算;研究能量流动实践意义;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专题】图文信息类简答题;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答案】(1)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和食用菌将农作物秸秆和人类的排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2)b+d×100%(3)燃烧过程中的高温可以杀死病虫,燃烧后的灰分中含有大量无机盐可以肥田CO2(4)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农田土壤中氮的含量往往不足以使作物高产,加之农畜产品源源不断地从该生态系统输出,其中的氮元素并不能全部归还土壤(5)秸秆还田可以减少根的生长量,从而增加生殖器官中有机物的分配量,提高产量【分析】1、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2、能量流动特点:(1)单向流动:生态系统内的能量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下一个营养级,不能逆向流动,也不能循环流动。(2)逐级递减: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减少,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是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表示。【解答】解:(1)由图可知,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和食用菌(属于真菌)能分解农作物(的秸秆),属于分解者。本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能够将农作物秸秆和人类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2)家禽、家畜的食物来源有农作物和食用菌,可用b+d表示家禽、家畜的同化量,因此家禽、家畜与其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00%。(3)焚烧秸秆的优点表现为:燃烧过程中的高温可以杀死病虫,燃烧后的灰分中含有大量无机盐可以肥田。但大面积集中焚烧秸秆会使空气中的灰尘和CO2增多,导致空气质量恶化,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同时也增加了火灾发生的风险,因此需要禁止露天焚烧秸秆。(4)虽然氮元素能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不断循环,但在该生态农业中,农田土壤中氮的含量往往不足以使作物高产,加之农畜产品源源不断地从该生态系统输出,其中的氮元素并不能全部归还土壤,因此农民还要适当给农作物施加氮肥。(5)由实验结果可知,秸秆还田还可以减少根的生长量,从而增加生殖器官中有机物的分配量,从而使秸秆还田提高棉花产量的效果比施氮肥的效果更好。故答案为:(1)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和食用菌将农作物秸秆和人类的排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2)b+d×100%(3)燃烧过程中的高温可以杀死病虫,燃烧后的灰分中含有大量无机盐可以肥田CO2(4)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农田土壤中氮的含量往往不足以使作物高产,加之农畜产品源源不断地从该生态系统输出,其中的氮元素并不能全部归还土壤(5)秸秆还田可以减少根的生长量,从而增加生殖器官中有机物的分配量,提高产量【点评】本题考查学生从题中获取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生态系统的成分和功能做出正确判断,属于理解层次的内容,难度适中。18.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有蓄水调洪、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多种生态功能。某海滩湿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如图1所示,图2表示该生态系统中食草虫个体存活数与发育期的关系。(1)在该湿地生态系统中,属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海螺、线虫、食草虫,蜘蛛作为消费者发挥的重要作用有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2)据图2分析,食草虫死亡率最高的发育期是一龄幼虫。根据图中数据不能(填“能”或“不能”)判断该生态系统中食草虫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3)沼蟹会破坏大米草根系,土壤中的磷可促进藻类生长。研究发现,在食草虫幼虫期喷洒只杀灭该虫的含磷杀虫剂,一段时间后大米草的数量不增反降。猜测大米草数量变化的原因是杀虫剂使食草虫死亡导致细菌增加,进而使线虫增加,引起沼蟹增加。造成此结果的原因还可能有因含磷杀虫剂的使用,导致藻类数量增加,通过食物链“藻类→植食性线虫→沼蟹”会引起沼蟹数量增加。可见,人类活动会改变生物群落中的物种数量。(答出1点即可)(4)湿地生物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协同进化的结果。【考点】食物网中生物数量的动态变化;群落的季节性和生态位;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专题】图文信息类简答题;种群和群落.【答案】(1)海螺、线虫、食草虫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2)一龄幼虫不能(3)线虫因含磷杀虫剂的使用,导致藻类数量增加,通过食物链“藻类→植食性线虫→沼蟹”会引起沼蟹数量增加物种数量(4)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分析】1、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叫食物链。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最高营养级的消费者。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初级消费者为第二营养级等。2、种群特征包括空间特征和数量特征,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取决于种群的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结构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种群密度,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种群密度。【解答】解:(1)在该湿地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故属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海螺、线虫、食草虫,蜘蛛作为消费者发挥的重要作用有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2)据图2分析,一龄幼虫阶段个体数量下降幅度最大,故食草虫死亡率最高的发育期是一龄幼虫;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图中反映出的是不同发育期存活数量的变化,而不是各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总数,所以图中数据不能判断该生态系统中食草虫种群的年龄结构。(3)猜测大米草数量变化的原因是杀虫剂使食草虫死亡导致细菌增加,通过图1中食物关系:细菌→线虫→沼蟹进而使线虫增加,引起沼蟹增加。造成此结果的原因还可能有:因含磷杀虫剂的使用,导致藻类数量增加,通过食物链“藻类→植食性线虫→沼蟹”会引起沼蟹数量增加,从而造成大米草的数量不增反降。可见,人类活动会改变生物群落中的物种数量。(4)湿地生物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协同进化的结果。故答案为:(1)海螺、线虫、食草虫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2)一龄幼虫不能(3)线虫因含磷杀虫剂的使用,导致藻类数量增加,通过食物链“藻类→植食性线虫→沼蟹”会引起沼蟹数量增加物种数量(4)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点评】本题考查学生从题中获取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群落的知识做出正确判断,属于理解层次的内容,难度适中。19.洪泽湖湿地生态系统由于过度获取生物资源,导致该生态系统结构受损和功能退化,近年来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其进行生态修复。科研团队对洪泽湖生态系统部分地区进行生态调查,调查结果如表。(单位:kJ/(m2•a))生物类型总生产量呼吸量净生产量被下一营养级生物同化被分解者呼吸分解的量藻类等植物87864502083765610041.627614.4草食动物10041.641845857.61129.684727.92一级肉食动物1129.68251.04878.6487.864790.776二级肉食动物87.86425.10462.76062.76(1)调查水体中藻类等植物的数量常用方法为样方法。表格中二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1.25%(保留两位小数)。(2)表格中净生产量代表生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由表格中生物类型构成营养结构称为食物网;调查发现该生态系统没有三级肉食动物,最可能的原因是二级肉食动物净生产量为62.76,不能维持三级肉食动物种群的生存和延续。(3)建立洪泽湖自然保护区,这是对生物多样性进行了就地保护,通过改善栖息环境,提高其提高环境容纳量是保护候鸟的根本措施;生态恢复后吸引更多野鸭、白鹭等水鸟,这体现出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具有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作用。(4)洪泽湖地区原为陆地,后经人类在下游建筑堤坝,形成洪泽湖,这属于次生演替,同时说明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5)调查发现洪泽湖湿地生态系统中苍鹭和大白鹭组织器官间平均总汞浓度差异较大如图1,苍鹭和大白鹭之间存在生殖隔离,据图分析最可能的种间关系是种间竞争。苍鹭组织器官的平均总汞浓度明显大于大白鹭的原因是苍鹭食物平均营养级更高,捕食量大。【考点】食物链与食物网;能量流动的特点及相关计算;信息的种类、特点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及保护措施;群落中生物的种间关系;群落演替的类型;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专题】表格数据类简答题;生态系统.【答案】(1)样方法11.25%(2)净生产食物网二级肉食动物净生产量为62.76,不能维持三级肉食动物种群的生存和延续(3)就地提高环境容纳量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4)次生速度和方向(5)种间竞争苍鹭食物平均营养级更高,捕食量大【分析】1、能量流动:能量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逐级传递,太阳能是所有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它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生态系统,然后从绿色植物转移到各种消费者。能量流动的特点是:(1)单向流动:生态系统内部各部分通过各种途径放散到环境中的能量,再不能为其他生物所利用;(2)逐级递减:生态系统中各部分所固定的能量是逐级递减的。一般情况下,愈向食物链的后端,生物体的数目愈少,这样便形成一种金字塔形的营养级关系。2、信息传递的三大作用:(1)有利于正常生命活动的进行;(2)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3)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解答】解:(1)调查水体中藻类等植物的数量常用方法为样方法,表格中第二营养级是草食动物,同化量为10041.6kJ/(m2•a),第三营养级为一级肉食动物,同化量为1129.68kJ/(m2•a),二者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129.68÷10041.6×100%=11.25%。(2)表格中总生产量是该营养级的同化量,去向为呼吸作用散失及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因此表格中的净生产量代表生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表格中生物类型构成营养结构称为食物网;能量沿食物链是逐级递减的,二级肉食动物净生产量为62.76,不能维持三级肉食动物种群的生存和延续,因此该生态系统没有三级肉食动物。(3)建立洪泽湖自然保护区,这是对生物多样性进行了就地保护,通过改善栖息环境,提高其环境容纳量是保护候鸟的根本措施;生态恢复后吸引更多野鸭、白鹭等水鸟,这体现出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具有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作用。(4)洪泽湖地区原为陆地,后经人类在下游建筑堤坝,形成洪泽湖,这属于次生演替,同时说明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5)两者的平均总汞浓度有重合,故最可能的种间关系是种间竞争关系;汞随着食物链有富集现象,苍鹭雏鸟组织器官的平均总汞浓度明显大于大白鹭的原因是苍鹭食物平均营养级更高,捕食量大。故答案为:(1)样方法11.25%(2)净生产食物网二级肉食动物净生产量为62.76,不能维持三级肉食动物种群的生存和延续(3)就地提高环境容纳量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4)次生速度和方向(5)种间竞争苍鹭食物平均营养级更高,捕食量大【点评】本题考查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0.为减缓温室效应,中国政府展现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确立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请结合如图所示的生态系统碳循环,回答有关问题:注:A、B、C、D为不同生物;Xn、Yn,Zn代表参与相关物质的数量。(1)为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有同学认为图示生态系统中的X1应该大于而不是等于(Y1+Y2+Y3+Z4),你认为是否合理?合理,理由是除生物释放CO2外,化石燃料的开采和使用也会释放CO2。2024年全国两会提出“以旧换新消费升级”的重大决策,这里面蕴含的“碳减排”原理是新家电更节能,以旧换新可降低能耗;以旧换新实现了废旧资源的再利用,减少因资源开发所需能源,实现节能减排(答出一点)。(2)塞罕坝是荒原变林海的典范,增强了“碳捕集”的能力。其建设之初很不顺利,塞罕坝人潜心研究不断摸索,找到了适合当地的华北落叶松等主要树种,并大力培育兴安落叶松等其他优良树种,通过合理搭配和混交,大大提高了造林的成功率。对比塞罕坝的今昔变化,反映出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是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或人类活动遵循自然规律时,可能使群落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3)“碳封存”是降低大气中CO2含量的重要举措,是以捕获碳并安全存储的方式来取代直接向大气中排放CO2的技术。对海洋适当增肥(向海洋中投放浮游植物所需的矿质元素,如N、P、Fe等)是利用海洋生态系统达到碳封存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可实现碳封存的原因是向海洋中投放浮游植物所需的矿质元素,可促进浮游植物生长,使其光合作用增强,吸收消耗的CO2增多。【考点】碳循环过程与温室效应;人口增长与生态足迹;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专题】图文信息类简答题;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答案】(1)合理;除生物释放CO2外,化石燃料的开采和使用也会释放CO2;新家电更节能,以旧换新可降低能耗;以旧换新实现了废旧资源的再利用,减少因资源开发所需能源,实现节能减排(2)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或人类活动遵循自然规律时,可能使群落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3)向海洋中投放浮游植物所需的矿质元素,可促进浮游植物生长,使其光合作用增强,吸收消耗的CO2增多【分析】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是以二氧化碳形式进行循环的;碳在生物群落中,以含碳有机物形式存在;大气中的碳主要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生物群落中的碳通过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等方式可以回到大气中。【解答】解:(1)碳中和指的是生态系统中释放的二氧化碳正好等于该生态系统中所有生产者固定的二氧化碳量,即达到“碳中和”时,X1过程吸收的CO2总量应等于CO2排放总量,但实际上,CO2排放总量除包括Y1、Y2、Y3和Z4过程释放的CO2外,还包括化石燃料的开采和使用过程中排放的CO2,故图中X1应该大于而不是等于(Y1+Y2+Y3+Z4);由于新家电更节能,以旧换新可降低能耗,以旧换新实现了废旧资源的再利用,减少因资源开发所需能源,实现节能减排,即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因此2024年全国两会提出“以旧换新消费升级”的重大决策,故该决策推动了碳中和和碳达峰目标的早日实现。(2)塞罕坝人潜心研究不断摸索,找到了适合当地的华北落叶松等主要树种,并大力培育兴安落叶松等其他优良树种,通过合理搭配和混交,大大提高了造林的成功率,对比塞罕坝的今昔变化,说明人类活动能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3)向海洋中投放浮游植物所需的矿质元素,可促进浮游植物生长,促进其光合作用,使其吸收消耗的CO2增多,进而实现利用海洋生态系统达到碳封存的目的,同时也是缓解温室效应的一项措施。故答案为:(1)合理;除生物释放CO2外,化石燃料的开采和使用也会释放CO2;新家电更节能,以旧换新可降低能耗;以旧换新实现了废旧资源的再利用,减少因资源开发所需能源,实现节能减排(2)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或人类活动遵循自然规律时,可能使群落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3)向海洋中投放浮游植物所需的矿质元素,可促进浮游植物生长,使其光合作用增强,吸收消耗的CO2增多【点评】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需要学生分析题图答题。
考点卡片1.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知识点的认识】种群密度: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种群密度=调查方法:①总数调查:逐个计数.②取样调查:计数种群一部分,估算种群密度.1、样方法﹣﹣估算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1)概念: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法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2)适用范围:植物种群密度,昆虫卵的密度,蚜虫、跳蝻的密度等.(3)常用取样:①五点取样法:在总体中按梅花形取5个样方,每个样方要求一致,适用于总体为非长条形.②等距取样法.适用于长条形的总体,先将总体分成若干等份,由抽样比例决定距离或间隔,然后以这一相等的距离或间隔抽取样方.如图所示:(4)计数原则:若有正好长在边界线上的,应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即只计数样方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的个数.(5)调查记录样表及计算公式:种群密度=所有样方内种群密度合计/样方数样方X1X2X3X4X5X6X7X8种群密度N1N2N3N4N5N6N7N8(注意:这里的N1、N2指的是样方的种群密度,而不是指样方的个体数量)种群密度=2、标志重捕法(1)前提条件:标志个体与未标志个体重捕的概率相等.调查期内没有新的出生和死亡,无迁入和迁出.(2)适用范围:活动能力强和范围大的动物,如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和昆虫等动物.(3)计算公式:=(4)标志重捕法中的标志技术:①标志物和标志方法必须对动物的身体不会产生伤害.②标志不能过于醒目.原因:过分醒目的个体,在自然界中有可能改变与捕食者之间的关系,最终有可能改变样本中标志个体的比例而导致结果失真.③标志一段时间内不能消失;④标志不能影响个体生活,不影响重新捕捉;⑤调查期间种群不能有个体的迁入或迁出.【命题方向】题型一:样方法及其注意事项的考察典例1:(2012•海南)某小组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随机取样B.选择植物生长茂盛处取样C.根据调查数据估算该种群密度D.根据地段的形状确定取样方法分析:种群密度的调查一般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在利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需注意随机取样、样方大小合适,并且样本数据足够大等.解答:A、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最关键是进行随机取样,以使所得数据更加接近准确值,A正确;B、据A项可知,取样时应随机取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咖啡行业业务员招聘合同
- 城市排水施工合同
- 影视制作公司水电管理暂行办法
- 烟草行业销售:天价烟管理办法
- 思政教师招聘合同模板
- 铝合金门窗简易工程施工合同
- 摄影棚租赁合同模板
- 2025版国有企业股权转让与项目合作合同范本2篇
- 2025年度安全技术咨询与解决方案合同范本3篇
- 2024年生物质生物质颗粒燃料购销及售后服务保障合同3篇
- 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 江西省九江市一中2023-2024学年下学期八年级期中物理试卷
- 组织学与胚胎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哈尔滨医科大学
- 中核华兴综合项目模拟股份制实施工作细则
- 物理化学英语词汇
- 山东省沂南县2024届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 MOOC 概率统计和随机过程-南京邮电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期末重难点真题特训之易错必刷题型(96题32个考点)(原卷版+解析)
- 作文集封面模板A4高清全套
- ICU新进人员入科培训-ICU常规监护与治疗课件
- 表5.13.10钢构件(屋架、桁架)组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