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地貌第一节第2课时风沙地貌海岸地貌课件_第1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地貌第一节第2课时风沙地貌海岸地貌课件_第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地貌第一节第2课时风沙地貌海岸地貌课件_第3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地貌第一节第2课时风沙地貌海岸地貌课件_第4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地貌第一节第2课时风沙地貌海岸地貌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地貌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第2课时风沙地貌海岸地貌[学习目标]1.结合景观图,描述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的主要特征,能够对不同地貌进行辨识,提升观察识别能力。2.根据内外力作用和地理环境特征,分析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的成因,提升综合思维能力。

风沙地貌1.主要风沙地貌的特征。(1)属于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2)属于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是:

。(3)风沙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

地区,除此之外,在多沙的河谷地带、植被稀少的沙质湖岸和海岸,也有分布。(4)综合以上可以看出,风沙地貌形成的主要条件是:①气候较为

;风蚀柱、风蚀蘑菇、雅丹等地貌沙丘地貌西北干旱②风力较

,风向相对稳定;③植被

;④土壤

,沙源广。2.沙丘形态与风向的关系。(1)从单个沙丘形态看,

坡为迎风坡,

坡为背风坡。(2)从沙丘链形态看,延伸方向与盛行风方向大致

。缓陡垂直大稀少疏松(3)在下面新月形沙丘图上用箭头标注风向。(4)沙丘的危害。①没有

的固定,沙丘在风力作用下可以移动,形成

沙丘。②流动沙丘会埋没

,侵吞农田、牧场。植被流动房屋、道路1.《沙州图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图经,对鸣沙山有这样的描述:“流动无定,俄然深谷为陵,高岩为谷,峰危似削,孤烟如画,夕疑无地。”这段文字描述鸣沙山形状多变。据此推断其形状多变的最可能原因。推断鸣沙山位于我国哪一地区。答案:鸣沙山是流动沙山。西北地区。2.近年来,随着鄱阳湖面积缩小,湖畔出现了大面积的沙山,一湖清水、金黄沙山一起构成了黄绿相间的“山水沙漠”。结合鄱阳湖附近沙山分布示意图,尝试从外力作用分析沙山的形成原因。答案:鄱阳湖流域多低山丘陵,夏季多暴雨,流水侵蚀作用强;大量泥沙被河流搬运到湖区沉积。冬季风强劲,将湖盆裸露的泥沙搬至沿岸堆积。

海岸地貌海岸地貌的主要类型。(1)海岸地貌:海岸在

等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地貌。(2)海岸岩石受海浪等的侵蚀作用,逐渐形成海蚀崖、

、海蚀穴、海蚀拱桥、

等地貌。(3)辨识下图中的海岸地貌,填出对应的地貌名称。海浪海蚀平台海蚀柱

甲乙丙海蚀柱海蚀崖海蚀拱桥海滩(4)上图中,属于海浪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属于海岸堆积地貌的是

。(5)海岸地貌的共同特点。①分布在

;②在

等作用下形成。(6)海滩按照沉积物颗粒大小可分为砾滩、沙滩、

等。海蚀柱、海蚀崖、海蚀拱桥海滩海岸海浪泥滩海浪、潮汐和洋流经年累月作用于海岸的岩崖,久而久之就留下了明显的痕迹。那些被凿蚀成洞穴的就是海蚀穴。当海浪从两侧打击突出的岬角形成的海蚀穴最终贯通,就形成了美丽的海蚀拱桥。海蚀拱桥顶板崩塌后,留下了众多的海蚀柱,也有的是由海蚀崖后退过程中较坚硬的岩体所成。其中不少海蚀柱因上下岩性软硬不同,海浪侵蚀程度不同,形成千奇百怪的造型,最典型的就是蕈状岩和烛状岩,我们把它称为海蚀蘑菇,最著名的就是那尊“女王头”。(1)从材料中找出所描述的海岸地貌。答案: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柱、海蚀蘑菇(蕈状岩、烛状岩)等。(2)目前“女王头”颈部变得越来越细,有研究推测“女王头”颈部大概还可以坚持10到20年。讨论分析其中的原因。答案:①长期遭受风化、侵蚀,“女王头”颈部变细;②一旦遭受大地震或台风,“女王头”有可能折断。③颈部不断变细后,也可能遭受重力崩塌。

风沙地貌的形成【例1】下面左图为巴西某国家公园每年雨季出现的“白沙碧水”奇观(照片是面向北方拍摄的被白色沙丘围绕的淡水湖泊群),此地位于该国东北部的某河河口附近。下图是该地区降水量资料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所示景观最佳观赏时间是

()A.12、1月

B.3、4月C.7、8月

D.10、11月(2)河口附近的白沙受定向风吹拂形成新月形沙丘,该风向是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审题能力培养解答本题关键是抓住题干及图中的有效信息进行分析:答案:(1)B(2)C信息提取推断结论信息1文字材料“每年雨季出现的‘白沙碧水’奇观”该景观出现在当地降水最多的月份信息2降水资料图显示:3、4月是当地降水最多月份最佳观景月份为3、4月信息3图示沙漠景观;题干“白沙受定向风吹拂形成新月形沙丘”新月形沙丘的缓坡为迎风坡信息4文字材料“照片是面向北方拍摄”判定风向为东北风根据新月形沙丘判断自然地理环境特征(1)判断风向:凸且缓的一侧为迎风坡。(2)判读海拔:根据沙丘的等高线数值判断海拔,相对高度一般在5-30米。(3)判断植被:植被稀少。

下列四幅图示意四种地貌景观,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1.上图中,不属于外力侵蚀地貌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2.图中与风力作用有关的地貌是

()A.甲、乙

B.甲、丁 C.乙、丙

D.丙、丁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甲为雅丹地貌,属于风力侵蚀地貌,不符题意,A项错误;乙为海蚀柱,为海浪侵蚀地貌,不符题意,B项错误;丙为石林,为流水溶蚀地貌,不符题意,C项错误;丁为沙丘,风力堆积地貌,符合题意,D项正确。第2题,读图并由上题分析可知,图中与风力作用有关的地貌是甲、丁,B项正确。答案:1.D2.B

海岸地貌【例2】读某大陆海岸变迁示意图,完成(1)~(2)题。(1)引起海岸变迁的主要外力是

()A.海浪

B.流水

C.风

D.冰川(2)图中海岸地带不能见到的地貌是 ()A.三角洲

B.海滩

C.沙丘

D.沙坝审题能力培养解答本题关键是抓住图中的有效信息进行分析:答案:(1)B(2)C信息提取推断结论信息1图中显示河流入海口地区的面积不断扩大,海岸线向海洋一侧推移河流泥沙淤积的结果信息2该地区多河口有可能形成三角洲、海滩和沙坝等地貌。沙丘多是干旱、半干旱地区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海岸地貌类型的区别由岩石构成的海岸地带,受到海水的侵蚀作用,易形成海蚀地貌;由泥、沙等物质构成的海岸地带,受到海水的沉积作用,易形成海积地貌。平潭岛是福建省第一大岛,海滩、海蚀柱、海蚀崖、海蚀平台等奇特地貌应有尽有,堪称海岸地貌博物馆。图1为平潭岛某处海岸地貌剖面图,其中③处组成物质多沙粒,图2为平潭岛某处海岸地貌景观。据此完成1~2题。图1图21.图1中序号与地貌名称及成因组合正确的是

()A.①—海蚀崖—海浪沉积B.②—海蚀穴—海浪侵蚀C.③—海蚀平台—海浪侵蚀D.④—沙滩—海浪沉积2.图2中的景观进一步演化,可能演化为图1中的

()A.①④ B.①③C.②④

D.②③解析:第1题,图1中①处为陡崖状海岸,为海蚀崖,属于海浪侵蚀地貌,A项错误;②处是海蚀洞穴,属于海浪侵蚀地貌,B项正确;③处是海岸沙滩,属于海浪堆积地貌,C项错误;④处是海蚀柱,属于海浪侵蚀地貌,D项错误。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