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复习历史试题2_第1页
四川省绵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复习历史试题2_第2页
四川省绵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复习历史试题2_第3页
四川省绵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复习历史试题2_第4页
四川省绵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复习历史试题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绵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文物中可作为研究商朝历史第一手材料的是()A. B.C. D.2.孔子作《春秋》,“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据此可知,春秋时期华夷区分的核心标准是()A.种族 B.地域 C.文化 D.血缘3.春秋战国时期,始终存在一种极大的可能性,“即发展出一种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生活,当时庞大而繁荣的市场中心随处可见,赚钱盈利和契约互惠的市民心态非常流行”。这主要得益于当时()A.生产技术的创新 B.土地私有制确立C.货币制度的变革 D.城市管理的松弛4.战国后期,荀子访问秦国,高度称赞秦国吏治,同时批评秦国“其生民也狭厄(生路狭隘),其使民也酷烈。”据此可知,荀子主张()A.无为而治 B.法律至上 C.非攻尚贤 D.隆礼重法5.春秋战国之前,封国疆域不大,农民为封君服役3日,连同往返最多半月。秦统一后,仍沿袭旧制。地处安徽、河南交界的陈胜、吴广等900农民北成渔阳,连同往返,非数月不能济事,成为暴政!据此可知,秦朝灭亡重要因素是()A.沿袭宗法分封制 B.忽视了交通建设C.国家治理的滞后 D.穷兵黩武的政策6.历史地图蕴含丰富的信息。下列两图的变化反映了()A.战国七雄的复国 B.历史惯性的延续C.统一国家的瓦解 D.郡县制度的废除7.汉初“私铸钱盛行,钱法很乱。”,针对此情况,“自前193年至前113年,钱法变了九次,也就是在铸钱问题上,朝廷和豪强做了九次斗争。”这反映了汉初()A.商品经济遭受重挫 B.豪强把控地方政权C.阶级矛盾极为尖锐 D.中央集权面临挑战8.某出版商策划出版一套中国史系列著作。下图时段的标题最可能是()A.从城市国家到中华 B.中华的分裂和扩大C.中华的繁盛与开放 D.草原征服者的悲歌9.贾思勰在《齐民要术:序》中说:“舍本逐末,贤哲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其体现的经济思想是()A.重农抑商 B.农商皆本 C.重义轻利 D.崇富尚利10.唐朝,若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的皇帝诏令是违法的。唐中宗不得不把未经中书门下两省的诏敕封袋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不用朱笔而用墨笔。这反映了当时()A.君主专制削弱 B.文官政治发达C.皇权受到制约 D.三省的一体化11.780年,唐朝实行两税法:每户按人丁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征税。据此可知,两税法()A削弱农民人身依附 B.消除土地兼并现象C.大幅减轻农民负担 D.削弱了节度使势力12.下图为唐高宗章怀太子墓的壁画《马球图》,描绘了唐代宫廷中开展马球运动的场景。作为史料,该图可用于说明唐代()A.对外交往成效显著 B.刚劲豪迈社会风气C.市民生活丰富多彩 D.宫廷生活奢靡无度13.宋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务”的局面,但常出现了“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以救民困,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的状况。这一状况缘于()A.选官制度僵化 B.财政体系滞后 C.边防危机严重 D.专制集权体制14.金人曾明确指出辽金两国国家本位的差异:“本朝与辽室异,辽之基业根本在山北之临潢(今内蒙古地区)...我本朝皇业根本在山南之燕(今北京地区)。”这一差异实质上反映了()A.辽国体制的落后 B.经济重心的南移 C.女真政权的汉化 D.国家都城的变迁15.货币的变迁折射出时代的变化。影响下列货币形制变化的共同因素是()A.国家统一 B.科技进步 C.外贸需要 D.商业发展16.下列是根据汪玢玲《中国婚姻史》统计历代节妇烈女数量的柱状图。对宋明时期解释合理的是()A.战乱频繁的影响 B.程朱理学的强化C.市民阶层的壮大 D.女性个性的增强二、非选择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自秦以来,锤二千年,虽百王代兴,时有改革,然观其大义,不慎悬殊。——夏曾佑《中国古代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汉治理地方的主要举措。简述秦汉大一统国家对中国历史的意义。材料二要全面理解“大一统”的演进,游牧民族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基于生活方式的差异,北方游牧区和南方农耕区,时而通过贸易,时而通过战争而彼此发生关系。在没进入南方以前,他们的压力促使南方形成以农耕区为主体的大一统;在进入中原之后,他们大多积极学习中原的生产方式,政治制度和文化,与原有的中原政权分享或争夺正统;而从元朝到清朝,中华大一统格局得到极大的拓展和深化,向“大中国”时代迈进。——摘编自李勇刚:《天下归心:大一统国家的历史脉络》(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元朝开启了“大中国”时代的依据。并概述古代游牧民族在中华大一统格局中承担的作用。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物质生产、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观,这得益于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技术的进步。当时流行“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公元前685年齐国“相地而衰征”,公元前594年鲁国“初税亩”。围绕“争霸”战争的需要,诸侯国们都在不停地进行着改革。经过改革,公室宗族逐渐衰亡,卿族甚或平民贵族势力增强,这些都为文化的理性主义和人本思潮的兴起奠定了社会物质基础。——摘编潘俊杰、魏婧《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转型》材料二西汉、唐、北宋南北方人口分布表朝代南方北方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比例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唐朝3920415432%514852956.8%北宋11240760629%662429637.1%(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公作”、“分地”的含义。概括指出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的表现。(2)根据材料二提取汉唐以来中国人口变迁信息,并分析变迁的原因。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宇宙风气,其变之大者有三。鸿荒一变而为唐、虞,以至于周,七国为极。再变而为汉,以至于唐,五季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