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高考语文经典题型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25篇)
一.现代文阅读(共25小题)
1.(2023•全国一模)阅读回答问题。
“遇史家风”这一概念,是清代史学家章学诚在总结中国史学传统时提出来的。他在《文
史通义》中评价创作了《通志》的宋代史学家郑樵:“不徒以词采为文,考概为学也。于
是越欲区正史迁,益以博雅,贬损班固,讥其因袭。运以别识心裁,盖承遏史家风,而
自为经纬,成一家宫者也,”
司马迂著《史记》的宗旨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交,成一家之言”,历史是
在变化中进行的,《史记》就呈现出了这种变化。《汉书》作者班因对引马迁多有微辞,
但也肯定“共涉猎广博,赏穿经传,胞聘古今,上下数千载间,斯以劲矣”。在班固之后,
《汉纪》的作者简悦和《后汉纪》的作者袁宏,都把“通古今”作为历史撰述的宗旨或
原则之一。值得注意的是,班固的《汉书》是纪传体皇朝史,首悦的《汉纪》、袁宏的《后
汉纪》是编年体皇朝史,它们都不是《史记》那样赏通的历史著作。他们强调“通古今”
的必要性,一是司马迁“通古今之变”宗旨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二是“通古今”也
是当时思想家所关注的问题。王充指出:“五经比于上古,犹为今也。徒能说经,不晓上
古,然则儒生所谓育替者也。”正是在这样一个思想背景下,苟恨等史家所倡言的“通古
今”并非一定是体现著作内容上的“通古今”,更要注重对现实的关注。
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史学上最早的、最全面的通史撰述,梁武帝的《通史》
则是最早以“通史”名书的通史撰述,它与前者不可同日而语,但在史学上还是产生了
一定的影响。南宋史学家郑樵是闲发史学之追求一一“通”的名家,《通志》是其名作。
首先,郑樵强调“会通之义大矣哉”,他继承了司马近“通古今之变”的撰述宗旨并在书
志领域有重大发展。其次,郑樵批评班固,认为其“全无学术”“断代为史”,“会通之道,
自此失矣”。应当指出,郑樵把“会通”与“所代”对立起来的看法,在史学发展上是不
能成立的。
要理解“通史家风”的核心内涵,必须回到古代史学家对“通史”的理论认识中。
“纵通”,即贯通古今,追源溯流,杜佑的《逼典》上起黄帝,下追唐天宝之末,是共制
体通史的代表作。“纵通”的特点非常鲜明,即“原始察终”“通古今之变”。“会通”是
殉樵极力提倡的作史方法,其“会通”观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文献资料的“会”,广
搜材料;二是古今历史的“通”。”横通”则在“通古今之变”的基础上,增加了对社会
历史各个方面内容的考量与论述。
其实,当我们以“断代为史”为参照审视“纵通”“会通”沏“横通”,就会发现,
文献资料上的“会通”和历史内容上的“横通”都不足以反映“道史家风”的主旨,因
为断代史家也完全可以做到这两点。在中国史学史上,无论是通史还是断代史,只要是
优秀的史著,都需要广泛占有文献资料以及反映丰富多彩的历史内容,这样才能流传后
世。可见,“通史家风”是围绕“通古今之变”而形成的别具一格的理论体系,“通古今
之变”是“通史家风”的真正精神内涵,是真正的通史精神。
历史上对一些史事的记述常有曲直、是非之分,只有在通史编纂中才能做到“衡
鉴至公,庶几笔朋平允,而折衷定矣”。历史上对同一史事的记述也存在诉略不同,以致
“首尾交错,互有出入”而产生“抵标”,这种情况也只有在通史的编纂中“统合为编”,
定其去取,以提出一个合理的说法。从史学史上考察,某些重大的、带根本性的历史问
题和理论问题,依往是通史著作提出来的,并在学术史上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摘编自瞿林东《中国史学史上的“通史家风”笔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历史是在变化中进行的,司马迁写《史记》的宗旨,就是要探究天人关系,呈现古今
的变化。
B.虽然班固、苟悦、袁宏的书不是贯通的历史著作,但他们都把“通古今”作为历史撰
述的宗旨。
C.优秀的历史著作,需要广泛占有文献资料并且反映丰富多彩的历史内容,这样才能流
传后世。
D.历史上对一些史事的记述常有曲直、是非、详略的不同,而在道史编纂中可以做到公
允合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提出了“通史家风”这一概念,接着引用章学诚评价宋代史学家郑樵的一段
话作为印证。
B.文章第二段引用王充对“五经”的一段评语,意在表明“通古今”不是指内容,而是
要关注现实。
C.文章摆事实,讲道理,说明“通古今之变”是“通史家风”的真正精神内涵,是其正
的通史精神。
D.文章第四段展开分类论述,从“纵通”“会通”“横通”三个角度论述了“通史家风”
的核心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迁的《史记》与梁武帝的《通史》,这两本书是中国史学上最早的、最全面的通史
撰述。
B.史学家强调“通古今”的必要性,是因为司马迁“通•占今之变”的宗旨具有广泛而深
刻的影响。
C.作《通志》的南宋史学家郑樵把“会通”与“断代”对立起来的看法,不被后代史学
界认可。
D.从史学史上考察,通史著作提出的某些重大的、带根本性的历史问题和理论问题,在
学术史上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2.(2023•江西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在古人尚未有自觉的诗歌语言观念,在诗歌还没有完全脱离应用性质而成为纯文
学形式之前,诗歌语言还是与散文语言相似的。然而两者的难分难含造成了古诗语言自
身的窘境,它的语序由于过分吻合人们的“约定俗成”而使诗歌意脉过分清晰,由于过
分完整正常而使意义过分明确.这种符合人的思维与语言习惯的诗句使诗歌的独立品格
受到损伤。那么,怎样才能使寺歌变得更像诗歌,才能更好地构迨一种与散文全然不同
的诗歌语言世界呢?
从谢灵运、齐梁永明诗人的探索到唐初近体诗律的形成,令人想起俄国形式主义
诗论家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谢灵运诗的“典丽新声”已经开始了对古代诗
歌质直、自然语言习惯的有意矫正。他的诗里越来越少用虚字,多用对语,讲究韵律,
善镶丽字等趋向,使诗歌语言大大变形,并影响了一代诗风;谢胱等人“务为精密”的
努力与“八病”说的提出,更进一步使诗歌语言与散文语言分道扬镰,逐渐完成了对日
常语言与散文语言的“陌生化”过程。什克洛夫斯基认为,诗歌语言是“歪斜”“别扭”
“弯曲”了的语言,”诗歌的目的就是要颠倒习惯化的过程……'创造性地损坏'习以为
常的、标准的东西,以便把一种新的、童稚的、生机盎然的前景灌输给我们”,因此,当
古诗经过漫长岁月仍以与散文语言相近而不能引起人们新奇感的语序讲述各种内容时,
人们就感到了变革诗歌语言习喷的意义。同时,中国古诗的主题多集中在道德与功业、
爱情与仇恨等“老生常谈”里,如果意象与形式再重复而陈旧,诗歌便将衰亡了。因此,
谢灵运以来的诗人们在意象更新(自然山水中的生命意识与人生憎感)的同时,也开始
了对语言形式的开拓……逐渐把诗歌语言与散文语言的距离拉开,形成了一整套独立的
诗歌美学形式,而省略与错综正是构成它的重要内容。
首先是省略(介词、助词、动词、主语代词、句尾虚词等均可省略)。省略不仅
使诗句词汇整齐化与意象化,具备了音步整饬与节奏有序的前提条件,而且使诗歌意蕴
复杂化。副词、介词在诗中的逐渐消失,使时空位置模糊了,因而”直线的过程”还原
为“平列的组合”,时间空间一下子变得无限广阔;主语性代词的逐渐消失,使诗句的视
觉角度模糊了,读者可以从这边看那边,可以从那边看这边,这种“视角转换”构成了
电影蒙太奇的奇异效果,使诗境处于一种不断的叠变之中。
其次是词序的错综。省略使诗句结构关系松散,关联词逐渐消失,就像本来环环
相扣的链条一下子松散开来一祥,词与词之间的关系松动了,因而词可以互相易位,这
种词序的错综,更使得本来就朦胧的诗境变得更加曲折多变,意蕴复杂,包容了多种组
合的可能性与意义的互摄性。如南北朝诗句“百年/积/死树,千尺/挂/寒藤”,你能说清楚
是“百年(间)积(的)死树,千尺(崖上)挂(的)寒藤”还是“死树积(了)百年,
寒藤挂(下)千尺”吗?这种被重新排列组合得错综颠倒的诗句整个儿地改变了人们的
阅读习惯,使原来依次呈现的直线过程变成了平行呈列的叠加印象,并发生了理解的歧
义,而理解的歧义则给读者留下了艺术想象的“空白”,而诗的魅力不就在于这种真切的
境界与朦胧的意味么?
(摘编自葛兆光《陌生化:意脉与语序的分离及诗歌语言的形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语序过分吻合人们的“约定俗成”,过分完整正常的诗句会使诗歌的独立品格受到损伤。
B.从谢灵运与齐梁永明诗人的探索到唐初近体诗律的形成是一个诗歌语言“陌生化”的
过程。
C.谢灵运等诗人重视对意象和语言形式的改造是因为他们意识到了两者是诗歌兴盛的关
键。
D.省略与词序的错综是使诗歌具有美学形式的两种重要方式,它们都能让诗歌意蕴复杂
化。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引用什克洛夫斯基的观点,来给论述对象一个清晰的概念和阐释,也有助于“陌
生化”理论的理解。
B.文章在论述一整套独立的诗歌美学形式的形成过程中多次运用因果、假设论证法,使
得论证过程严密。
C.文章举南北朝诗句为例,是为了论证词序的错综使原来依次呈现的直线过程变成了平
行呈列的叠加印象。
D.本文整体上采用了层递式结沟,分析省略、错综两者在诗歌中的表现及作用时则采用
了并列式结构。
(3)下列选项中省略和错综不典型的一项是
A.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杜甫《南邻》)
B.细草微风岸,危槁独夜舟。(杜甫《旅夜书怀》)
C.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D.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陶渊明《读山海经•其一》)
3.(2023春•广西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中国文学中,用美人香草比兴寄托,这种传统可以追溯到《离骚》。“美人香
草”这个词就是东汉王逸对屈原《离骚》所作的一种艺术概括,他在《离骚经序》中说:
“《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
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
为小人。”
仔细研究,《离骚》中关于美人香草的比喻,其实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情况
是屈原以自己本来的男性面貌出现,上下求女。他所追求的都是神话中的女性,所用的
典故也都和男女爱情有关。他先追求洛水女神宓妃,但发现她淫游无礼,于是改求其他
的女子。
他想追求有嫉之美女,即帝誉之妃,名叫简狄的。想请鸩鸟做媒,又想请雄鸠
做媒,觉得都不合适。自己前去又怕失礼。相传简狄吞食了凤凰之卵,生下契,即商人
的始祖。屈原说凤凰既然已经受了帝辔的请托,恐怕高辛(即帝辔)已经先追求到了,
于是只好作罢。正在徘徊犹豫的时候,又想到了有虞的两个女儿,就是有虞之二姚。有
虞是国名,舜的后裔,姚姓。少康是夏侯相之子,传说少康逃到有虞国时,有虞就把两
个女儿嫁给了他。后来他中兴了夏朝。屈原说要趁着少康还没有成家时,先聘定有虞之
二姚。但是他所找的媒人既没有能力,口才也不好,恐怕还是不能成功。屈原写求女,
从字面看来是对爱情的追求,但实际上是政治的诉求。且看他的这几句:“世溷浊而嫉贤
兮,好蔽美而称恶。闺中既以邃远兮,哲王又不寤。”他把“闺中”也就是美女们和哲王
连在一起来说,证明所谓求女乃是一种政治的诉求,而求女不成则象征着政治诉求的失
败。
《离骚》中这种情况即以男子的身份追求女性,象征某种政治的诉求,已经成为后代文
学中常用的比兴寄托。这与汉代的儒生对《诗经》的解释有很大关系。他们解释《诗经》
里的爱情诗,往往穿凿附会,寻找政治寄托微言大意。连类及之,解释《离骚》和其他
的诗歌当然也会寻求寄托。从此,写诗的人笔下的求女,有时并不真的是求女,而是别
有寓意;解诗的人遇到一首美人香草爱情相思的作品,也往往要从字里行间找出一些比
兴寄托微言大意,这已经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传统。有了这种传统,作诗的人多了
一些曲折的表现手法,增加了寺歌的含蓄性;解诗的人则多了一种眼光,往往从诗里找
出一些言外之意。
《离骚》中关于美人香草的比喻,另一种情况更值得注意,这就是屈原把自己女性化,
自比为操行高尚的美女,并把自己和怀王的关系明确地比作男女之间的爱情关系。他和
怀王有某种约定,因为别人嫉妒自己的美貌进了谗言,而遭到怀王的疏远。诗里抒写了
自己那种类似失恋的感情:”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陈谓余以善淫。”钱铺书《管锥编》
说:“夫不论所喻为谁,此句取以为喻之‘美好之人'称'余’者,乃女也,'众女嫉余
之蛾眉兮',又即下文之'好蔽美而嫉妒'也。”《离骚》中这种写法,即以失宠之女性自
居,比喻政治上的失意,在屈原其他的作品中也可以得到印证,如”结微情以陈词兮,
矫以遗夫美人。昔君与我成言兮,日黄昏以为期。羌中道而回畔兮,反既有此他志”(《抽
思》),“妒佳冶之芬芳兮,嫔母姣而自好。虽有西施之美容兮,谗妒入以自代”(《惜往日》
然而后代的诗词中常常并不如此明确,后代比较多的是男性作者代女性抒写爱
情,甚至用第一人称的口吻,但并没有明确地把自己当成女性。
(摘编自袁行需《寄托一一以美人香草为中心》)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埋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文学中,用美人香草比兴寄托,从现有的资料来看,这种传统源自《离骚》。
B.《离骚》中关于“美人香草”的比喻,主要体现为屈原以男性面目出现,上下求女。
C.汉代儒生解释《诗经》里的爱情诗,往往穿凿附会。他们笔下的求女,有时并不真的
是求女。
D.《离骚》中“羌中道而回畔兮,反既有此他志”的控诉,表达了屈原在政治上的失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论述了“美人香草”比兴寄托的源起及发展,并在论证过程中穿插了后人对此的
分析评论。
B.文章提及汉代的儒生对《诗经》的解释,后代文学中常用的比兴寄托与他们的解释有
关系。
C.文章引用《管锥编》里的话,论证了屈原在《离骚》中把自己女性化,抒发了类似失
恋的感情。
D.文章首先提出“美人香草”的概念,然后讨论了《离骚》中关于“美人香草”的比喻,
最后总结全文。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美人香草”的意象在古诗词中是否有特殊寄托,还是需要结合作者的身份和政治追
求来理解。
B.根据作者的看法,用“美人香草”比兴寄托作为中国文学艺术的独有之处,历史悠久,
内涵丰富。
C.屈原在《离骚》中身份变换男女,如果不按照比兴寄托的思路来理解,可能会让人困
惑不解。
D.屈原之后,男性作者在后代的诗词中多是代女性抒写爱情,但并没有明确地把自己当
成女性。
4.(2023•乐山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们一般认为,在文明社会中,史前文化与原始艺术早已烟消云散了,其实,深
入考察民间艺术就会发现,相对封闭区域的民间艺术世界,几乎仍然是一个远古图腾文
化世界。比如,民间刺绣、印染艺术中绽放的牡丹、菊花、葵花等图案,并非仅仅出于
审美创造,而是远古时期太阳崇拜秘密符号的遗留;在全国大多数地区,老人过寿的时
候都要献上米或面做的寿桃,祝愿老人能够健康长寿。人类学家认为,人类的日常生活
方式及其背后的民间佶仰与艺术表达也是一种文化,罗伯特•芮德菲尔德称之“是不会思
考的人们创造出的一种小传统”文化。小传统文化由于缺乏反思能力,其中观念形态往
往来自大传统的影响。以儒道沸思想为代表的中国大传统文化对小传统的影响是全面而
深刻的,有的影响还非常隐蔽.比如,文人看重优雅的言辞文字,这对于无知识的乡民
来说似乎是亳无意义的,但实际上他们却很巧妙地在民间信仰仪式中表达出对中国文字
的尊重。总而言之,原始文化、世俗文化、大传统文化是民间艺术文化内涵的核心成分,
它们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积淀过程,形成了一种错综复杂的共时性结构。
民间艺术是一种尚未从生产、生活中分化出来的浑然的艺术形态,其精华与糟粕
往往是共生的,因此,我们也许应该谨慎地批判、改造,积极地俣护、研究。尤其在文
化全球化的当代语境下,由于文化剧烈地变迁,人们普遍面临着文化传统断裂所造成的
文化认同困境,我们更应该正确认识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重估其当代意义。
民间艺术通过象征体系成为一种民族共享性的文化符号,它是社群成员之间社会
交往与情感交流的媒介,有着重要的文化认同与社会团结功能,而且这种功能在现代社
会尚未丧失。尤其是民间集体表演艺术,如节庆、庙会时的演出,就其本质而言,其实
是文化认同仪式的演练,通过审美化的仪式,人们直观地体验到他们在情感、文化上是
一个共同体。近二十年来,在乡土社会逐渐解体的当代,不仅华北的乡村,甚至一些大
都市,传统节庆、庙会反而大有复兴之势,“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阶段中,庙会依然会保
留在现代城市民众的生活之中,并且成为人们文化认同与审美需求的一种表现形式”(《城
市庙会》)。
民间艺术中积淀着丰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它一直是传统文化的象征,是族群文化
记忆的载体。是我们活态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面对民间艺术的象征体系,尤其是
通过一次次操演传统的民间集体表演艺术,我们可以直接感受到当代的社会文化生活与
传统的社会文化生活之间的连续性,感受到我们并没有远离祖先以及他们的情感与信仰。
民间艺术建构了一个关于过去的象征的空间,有利于形成一种“无场所的记忆”,这对于
“离土”进程中的当下中国有着特别的意义。众所周知,人不可能仅仅活在当下,生命
的意义离不开记忆,尤其离不开来自社会生活的“集体记忆”。事实上,“离土”的乡民
也非常渴望通过民间艺术重温他们的乡土记忆与文化认同。
总之,民间艺术并非仅仅是审美的对象,还是一种有着悠久传统与深厚内涵的文
化形态。这种文化一旦活态传承下来,”就会建构起当下文化生态的多样性,并成为当下
文化形态的参照”(《乡村文化与现代性》),我们应该努力将其转化为当代文化建设的重
要的历史文化资源。
(摘编自季中扬胡燕《论中国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及其当代意义》,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的FI常生活方式及其背后的民间信仰与艺术表达是一种小传统文化,大传统文化
往往会影响其观念形态。
B.民间艺术文化的核心内涵是原始文化、世俗文化、大传统文化,因经历了漫长的历史
积淀过程而形成了共时性结构。
C.文化剧烈变迁,人们普遍面瑜着文化传统断裂造成的文化认同困境,因此我们更应该
重估中国民间艺术的当代意义。
D.中国民间艺术不仅是审美的对象,更是一种有着悠久传统与深厚内涵的文化形态,我
们应活态传承这种文化。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总分总的结构阐述中国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及当代意义,并发出“活态传承民
间艺术”的号召。
B.文章运用对比和引用论证,从原始文化、世俗文化、大传统文化三个层面阐述民间艺
术的文化内涵。
C.文章例举传统节庆、庙会复兴的现象阐明民间艺术在当代社会也未丧失其文化认同与
社会团结功能。
D.文章在分析了中国民间艺术文化内涵的同时,又具体阐述其精华与糟粕往往是共生的,
论述缜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村娃娃穿戴的虎头鞋、虎头帽,刺绣中的龙凤呈祥图案等,很可能是远古图腾崇拜
观念的流衍。
B.喷呐等传统民乐通过网络直播的活态传承方式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其中积淀的丰厚传统
文化内涵。
C.全国大多数地区在老人过寿时献上米或面做的寿桃,这些生活中的艺术品成为社会交
往与情感交流的媒介。
D.外来务工人员与城市居民之间存在严重的交往困难,主要原因是他们没有共同的乡土
记忆与文化认同。
5.(2023•河南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正如历史研究可以有很多视角一样,文学史研究也可以有多种视角。研究视角的
择定,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对象的客观性质,一是研究者对对象性质的判定。也
就是说,只有对象具备此种性质,且此种性质已被研究者发现,这一研究视角才会确立。
如果对象本来不具备此种性质.或研究者对对象的此种性质尚无认识,是不可能出现此
种研究视角的。
古典诗文曾被认为是中国文学的主体,抒情(包括理性成分虽重但不乏情感色彩
的议论感慨)曾被认为是中国文学的主要表现手段,从抒情视角来研究和阐释古典诗文
曾是中国文学史研究的主要角度,这毫不奇怪。正因为如此,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被认
识得较早较深,被阐述和弘扬得也较为充分。“中国是一个诗国”的说法,我们耳熟能详;
“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悠久而丰厚”这个说法顺理成章而来,含义与之亦相通。而与抒
情传统被阐论得相当充分相比,中国文学有无叙事传统,如何认识、描述和分析这个传
统却是至今尚未获得满意回答的问题。
前人也不是完全没有注意到中国历代文学的叙事问题,也曾有过不少论述,某些
史论著作中有所提及。可惜中国尽管自古史学发达,但史著的叙事并不常在,更不都在
文学研究的视野之中。比较突出的是,到了长篇小说和戏曲发达的明清时代,有些学者
和评点家创造出一套关于小说戏曲批评方法和关于描写技巧的名词概念,如正叙、倒叙、
补叙及草蛇灰线、横云断山之类,其中不乏精彩之见,但总的说来,尚缺少体系性,理
论化程度较低,与对抒情传统的阐论相比,还是显得薄弱而肤浅。我们的古人创建了系
统而精深的抒情诗学,但没能建设起堪与比美的叙事学。
在叙事学的实践和理论方面,西方人走在了我们的前面。受到哲学结构主义、语
言学理论的刺激和促进,文学(小说)叙事学于20世纪60年代在法国诞生,很快风靡
欧美文学批评与学术界,美国后来居上,至今已成为其新的重镇。据我国叙事学者的研
究,叙事学经历了它的草创期,完成并度过了它的经典期,现在已进入后经典(或称后
现代)阶段,发生了引人注目且意义重大的“叙述转向”,正在向新的广度和深度迈进。
在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的今日,这一国际学术潮流不能不影响到我们,促使我们反思自
己的中国文学史研究。于是,我们憬悟:真应该很好地发掘和阐明中国文学悠久而丰富
多彩的叙事传统,这个传统沉理不彰得太久了!此外,我们需要十分清醒:必须充分注
意中国文学的独特性。叙事学理论是操作的工具,我们研究的对象则是中国文学。既然
那工具有用、好用,我们当然要拿来,但又需时时不忘对象的独特性。如果碰到工具不
适用的情况,只能改造工具,而不是改变对象以适应工具。
由上所述可知,视角的建立绝非随心所欲之事,而需具备主客观两方面的必要条
件。然而,一种视角一旦建立,也就能使掌握它的人们获得前所耒有的新的视域,就像
多打开了一扇窗户,多拥有了一副望远镜或显微镜。当我们自觉地用叙事视角去重读古
代文学作品,重审中国文学史时,的确会有不少新的发现,而这些发现的汇总,就是中
国文学的叙事传统,一个足堪与抒情传统并列共存并相互辉映的文学传统。
(摘编自董乃斌《中国文学叙事传统论稿》)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文学史的研究视角是由其本身性质及研究者对其性质的判定决定的。
B.相比于中国的抒情传统,叙事传统相关问题的论述显得薄弱且有待商榷。
C.西方人的叙事学实践和理论研究均优于我国,且正在向更广更深处迈进。
D.我们发掘和阐明的中国文学的叙事传统,与其抒情传统共存并相互辉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分析文学史研究视角选定的决定因素,旨在说明我国不具各建立叙事视角研究的
条件。
B.文章提及明清时期小说和戏曲的相关点评,论证了我国叙事学虽薄弱肤浅但仍有精彩
见解°
C.文章第四段通过对西方叙事学现状的评述,指出我国在叙事学研究方面还有相当大的
差距。
D.文章运用了举例论证、类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多种方法,使专业性很强的问题变得浅
显易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抒情曾被看作中国文学主要的表现手段,古人对其认识较深,研究也较多,故中国文
学的抒情传统较为成熟。
B.如果我国发达的史学著作中较为注重叙事,叙事也较早进入文学研究视野之中,我国
叙事学必将走在前列。
C.西方的叙事学较为成熟,我们理应予以借鉴,但借鉴时要注意中国文学这一对象的特
殊性,切不可生吞活剥。
D.我们应当自觉地建立叙事视角,去审视•占代的文学作品,比如乐府诗歌、《史记》等,
以期有新的发现和收获。
6.(2023•广西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中华读书报:作为部编本中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的息主编,您为教师和学生编选、
推荐书目,关于读书的著作也出版了很多。您怎么看待阅读?
温儒敏:读书其实是个人的事情,要读什么书,怎么读,是根据自己的愿望、功
用与兴趣去决定的。真正的爱书者,他们把读书作为像吃饭睡觉一样的生活方式。他们
也有事功的阅读,但更乐于自由的阅读,或者说私密的阅读。金圣叹所言“雪夜围炉读
禁书”,就是“私密阅读”特有的享受吧,那真是读书的妙境。周作人也说过,书房是不
可示人的,因为一看你读些什么,就知道斤两了。这有点幽默,但读书的确是“很个人”
甚至私密的事情。
不过对于学生来说,开个书单,推荐一些经典,有些引导,也有必要,只是不宜
强制。孩子也有他们的“私密”,应容许有阅读的自由。中小学语文课会指定学生接触某
些经典,然而往往事与愿违,凡是书单指定的,孩子不一定喜欢。经典与学生有隔膜,
木来就不容易读,若又当作任务,有种种外加的“规定动作”,甚至处处指向考试,那就
煞风景了。既然“读书其实是个人的事”,即使指定阅读范围,也还是要给学生一些选择
的空间,容许读一些“闲书”。
人各有各的爱好,并非所有人都爱读书的。而真正的爱书人,不会随波逐流,不
是哪些书走红就读哪些,他们选书总是有自己的喜好,有独立的眼光,阅读对他们是一
种观望世界、涵养性情、安放灵魂的方式。
中华读书报:问题是现在的孩子作业太多,没有时间读书。您上中学后还能有那
么多自由的阅读吗?
温儒敏:作业太多的确是个问题,所以现在要“双减”。不过可以设想,即使不
布置作业,孩子就有时间读书吗?不见得。孩子嘛,精力无限,兴趣就是动力。没有兴
趣,做什么都是拖延症,有兴趣,就聚精会神有的是时间。现在的孩子面临激烈的竞争,
压力大,但他们还是比父辈幸福多了。我不赞成“九斤老太”的说法。无论如何现在社
会发展了,绝大多数孩子不存在温饱问题,而我们的童年和少年基本上是在饥饿中度过
的。若要比较,那时物质匮乏,没有现在那么多机会和诱惑,比较单纯,读书也就有较
多的时间和自由。时代不同,每一代都有每一代的苦恼。
中华读书报:您是怎么喜欢上文学的?
温儒敏:大约上初中时,我开始对文学产生浓厚的兴趣,特别是诗歌,像普希金、
莱蒙托夫、拜伦、雪莱、聂鲁之、惠特曼等等,都找来读。我还是艾青的粉丝,给自己
起了个笔名“艾琳”。我自己也模仿着写诗,给《少年时代》《红领巾》等少儿杂志投稿。
正是自由阅读充实了我的灵魂,伴随我挺过了艰难的饥饿年代。
面中我就离开小镇上的家,到县城上学了。那时高中生不多,上大学的更少,我
参加高考的1964年,全国才几十万考生,录取率也非常低。但那时人们好像比较看得开,
高考不像现在压力这么大,我们复习备考也不像现在这样大量刷题,老师是不太管的。
我自然想考上大学,而且希望过黄河长江,离家越远越好,好男儿志在四方嘛。我的备
考不是刷题(也找不到往年的考题),而是拓宽视野,读一些比较深的书。如王力的《古
代汉语》、杨伯峻的《文言语法》,都过了一遍。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的“古典文学读本丛
书”,也选读了部分。那时中华书局不定期出版的“活页文选”,专门刊载古诗文的,薄
薄的册子,几分钱一本,我几乎都读过。这些阅读的目的是为了高考,却又不限于应考,
亳无疑问对于我读写能力的提升是大有裨益的。因为读书有兴趣了,一天不读就不习惯,
我高中时期的阅读面是比较广的。不光读文学,读《红岩》《青春之歌》《创业史》等革
命小说,也读其他方面的书,如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史之类.
那时没有钱,买不起书,读书一般从图书馆借,或者就在书店站着读。好不容易
得到一本书,就很珍惜,会抓紧时间读完。记得《青春之歌》出版时,学校没有钱买那
么多书,就准备了两本,每隔几天撕下十几页,正反面贴在公告栏上,让学生围着读,
像看连续剧似的。现在我藏书根多,可戏称坐拥书城了,反而失去了当年对于书的那种
珍惜与敬畏。
高中时期,我对于书的确有种崇仰之心,还喜欢读一些自己不太懂的书,读外国
的书,理论的书,甚至还读过康德,读过天文学。天文学对我影响大,改变了我的时空
观,甚至还想过要考南京大学天文学系。也不太懂,但高中生的我就有意找来读。这是
什么心理?是一种“喜欢读书”的象征吧,一种上进的力。
中华读书报:几十年与书为伴,反复读的书有哪些?
温儒敏:鲁迅的书读得最多,这跟我从事文学史研究有关。一百多年来,对中国
文化有最深入理解的,鲁迅是第一人。鲁迅的眼光很“毒”,他是要重新发现“中国与中
国人”。有关中国文化的研究论著很多,但鲁迅作品很特别,是别人不可替代的。他对中
国文化的观察和思考,不是书葡里隔岸观火的学问,而是痛切的感受,是从生命体验中
总结出来的人生智慧。这和读一些学问家的概论和历史著作之类,是不i样的,功能和
感觉都不一样。
中华读书报:请您选择三本书到无人岛,您会选哪三本?
温儒敏:到无人岛,多么艰难,如何活下去都有问题,怎么还读书?当然,在那
样的情形下,我可能也会回想《红楼梦》中那些有关色空的哲理性的描写。
(摘编自《中华读书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温儒敏先生之所以说读书其实是个人的事情,是因为他认为真正的爱书者,更乐于自
由的阅读。
B.书单指定的学生不一定喜欢,中小学语文课指定学生接触某些经典,当作任务,常事
与愿违。
C.温儒敏先生深切体会到鲁迅对中国文化的观察和思考是从生命体验中总结出来的人生
智慧,这是他几十年来反复阅读鲁迅书籍的原因之一。
D.温儒敏先生也认为学习任务太多的确是个问题,虽然孩子精力无限,但任务过多,学
生会疲于阅读。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访谈主持人聚焦中小学生阅读,结合现实与访谈对象的观点提问,将访谈引向深入。
B.此次访谈,不仅关注到了中小学生阅读的现实问题,也展现出一定的历史眼光和期待。
C.对主持人提出的问题,受访者会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会,面对现实做出对应的回答。
D.在推进中小学生阅读过程中能否切实有效加以适当引导,是访谈双方都关心的问题。
(3)引导中小学生广泛阅读,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怎样的积极影响?请结合材料简
要分析。
7.(2023•崇明区二模)阅读回答问题。
网文时代,我们怎样读名著?
王晴飞
①“怎样读名著”之所以成为一个问题,源于最近网络的一个热点话题“名著避雷帖”,
即以看网络文学的方式来看名著,看出种种坏处,做出标签化的论断,提醒同好“慎入”。
②所谓名著,我们不妨认为是指兼具比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知名度,禁得起不同时代的读
者反复阅读与阐释,且被权威文学体制认可的文学作品。在一般憎况下,我们也可以将
“文学名著”等同于文学经典。而“名著避雷帖”中的论断,便多有与我们所受的文学
教育截然相反之处。比如《月亮与六便士》是“渣男抛弃妻子横刀夺爱”,贾宝玉也是到
处拈花惹草无能不肖的“渣男”……这种网络文学培养出来的阅读方式,只看题材与情
节,将人从具体的处境里剥离出来,而不愿意对人物处境及心理有“了解之同情”。
③目前的网络文学,很多时候致力于给读者提供心理上的快感,迅速让读者最基本的欲
里得到充分的迎合,日常生活中的缺憾得到补偿性的满足,对世界的既有的认知得到最
直接的巩固。而长期接受网络文学定向投喂的读者也被宠坏了胃口,宠没了耐心,不耐
烦看到与自己预设不同的世界・要求作品中有最简单最纯净也最狭隘的人设,最欢快的
剧情,最大团圆的结局。
④“名著”却不能如网文一般致力于提供足够剂量的情感与欲望的快感,而要去表现人
性的隐微,处境的复杂,带读者去领略善与恶两极之间广阔的中间地带,甚至还会刻意
纠正常识,冒犯观众,动摇他们的既有观念,自然会显得不够“道德”,人物也不够“纯
洁”,令习惯了网文的读者心怀不满。
⑤在以前的文学场域里,人们常常会以经典文学的标准评价通俗文学,要在通俗文学里
找到严肃的意义;而现在熟读网文的读者则与之相反,以网络文学的标准衡量经典文学,
要在鲁迅的作品里寻找爽点。如果我们没有培养出认真品味的肠胃,也丧失了悉心涵泳
的耐心,那么任何名著与类似题材的地摊读物都将失去差别,《包法利夫人》《安娜•卡列
尼娜》和诲淫诲盗的庸俗文学也被抹平差异一一惟一的区别可能是名著的情节不够“过
瘾”,对“第三者”的谴责也不够有力。
⑥不过话说回来,这种阅读理解文学作品的方式,我们并不完全陌生。对文学名著做标
签化、道德化的粗暴判断,也不是网络时代的专利。有学者说过一个故事,在改革开放
之初,他在电车上听到有人评价安娜•卡列尼娜,说她是一个很“作”的女人。而彼时我
们的文学史判断则将她作为反抗秩序、追求自由和爱情的符号,视她的丈夫卡列宁为虚
伪、庸俗的官僚。其实,看起来代表普通民众看法的电车评论,与代表权威的文学史论
断,结论虽截然相反,思维方式却并无不同,都是以文学作品和文学人物作为印证既有
价值观念的工具。文以载道本就是大众最重要的文学认知,无论是传统社会还是我们身
处其间的现代社会,文学向来承担着道德教化的功能,解读文学作品也常常从是否有助
于维护社会秩序入手。
⑦事实上,我们也确实不宜将名著当作不言自明、天然正确的免检产品。名著自然往往
是“好”的作品,但是作品的“好”除了永恒性,也会有其时代性和阶层性。比如《三
国演义》《水浒传》这样的作品,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强大的吸引力,但我们在阅读过程中
也会遭遇许多现代人难以接受的价值观念,那些对于古人来说是“爽点”的内容,反会
使现代读者产生不适之感,令人“不爽”。即便是现代文学经典,也完全可以有不同的理
解,如钱铺书的《围城》,被网友吐槽为“抖机灵”“刻薄”乃至“男性沙文主义和厌女”,
这样的评价并非毫无道理,甚至可以弥补权威阐释之不足,其缺失不过是立论有失偏颇
而已。所以我们不必完全拒绝对名著的指摘,只是在做判断的时候要保持整体感和分寸
感,不去简单地完全抹煞其好处。
⑧我们阅读名著,也要用与之相匹配的方法,设身处地去体贴更为复杂丰富的价值观念,
以冲击自身的既有观念,拓宽我们的价值视域,使我们对世界与人性更多理解,而非更
多偏见,也使我们的心灵更加细腻敏感,而不是更加冷漠麻木。名著也需要我们的“再
创造”。以网文的方式理解名著,视为待避之“雷”,固然简单粗暴,但我们也不必因此
走向另一极端,将名著视为“雷池”禁区,当作仅供顶礼膜拜的僵死的遗物。
(有删节)
(1)结合文章内容,根据表格信息提示填写下列表格。
网络文学名著
人物特点①性格聂杂多元,往往突破常规
作品主题迎合读者既有认知与价值观,呈现单一②
的大团圆式结局。
(2)下列不适合作为第④段例证的一项是
A.《哈姆莱特》中的国王克劳狄斯残忍杀兄娶嫂。
B.《复活》中的玛丝洛娃步入歧途、沉沦堕落。
C.《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林冲一再隐忍妥协。
D.《阿Q正传》中的阿Q自轻自贱、自欺欺人。
(3)能够依据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A.“名著避雷帖”对文学经典简单粗暴评价亳无存在价值。
B.给读者心理上快感和补偿性满足是网络文学优劣的标准。
C.“名著”以刻意纠正常识进而冒犯观众的方式传达思想。
D.自身既有观念及价值视域会影响我们对名著的深入理解。
(4)第⑥⑦两段针对以网络文学的方式阅读理解文学作品的论证是否严谨,请结合本文
内容简要评析。
(5)有同学阅读有关《红楼梦》"名著避雷帖”后,查阅《红楼梦》中下列内容,认可
“贾宝玉是到处沾花惹草无能不肖的‘渣男的评价。请结合本文以及阅读《红楼梦》
的经验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看法。
附:《红楼梦》:“后人《西江月》二词,批宝玉极恰,其词曰: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绮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8.(2023•银川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面对蒸蒸日上的伟大时代,面对气势磅礴的现代化实践,面对异彩纷呈的小康生
活,新时代文学工作者要以更为深邃的视野、更为博大的胸怀、更为自信的态度破题解
题,善于从中汲取题材、主题、情节、语言、诗情、画意的营养,催生更多传世之作、
扛鼎之作,以文载道、以文化人,为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作出文学贡献。
紧扣“可信”,讲好中国故事。“可信”来自真实。第一方面是“故事的真实”。
中国故事、中国方案最独到之处就在于中国特色、中国道路。新时代文学讲好中国故事,
就要善于讲好恢宏大气的国家故事、丰富多彩的百姓故事,以大视野、多角度呈现中国
的发展与进步。第二方面则是“艺术的真实新时代文学要善于把中国道路、中国理念、
中国价值转化为精彩的中国故事、丰满的艺术形象,讲出中国文化的使命担当和价值先
导,讲好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和而不同的包容理念,把中国智慧与世界无私分享,在
独特的审美创造中形成独特的中国风范、中国流派,不断标注新时代文学水平的新高度。
紧扣“可爱”,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可爱”来自美善。中华民族在几千年
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国最深厚的文化软实
力,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从天下为公、世界大同,到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再到仁者爱人、以德立人,不仅是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也对解决当代
人类面临的难题具有重要启示意义。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是民族的心灵史,能让远隔万
永千山、身处天涯海角的人们从字里行间读懂一个民族、领悟一种文化。新时代文学注
重将民族性与时代性相融合,找准世界发展的利益交汇点、中外价值观的契合点、人类
的情感共鸣点,以新的创意构思、新的题材内容、新的表现手法,构建新时代中国文学
话语和叙事体系,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
示出来,把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人民审美情趣、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
符合世界进步潮流的优秀作品奉献给世界,更加有效地传播中国理念,促进文明交流互
鉴。
紧扣“可敬”,刻画时代新人形象。“可敬”来自担当。亿万勤劳勇敢、担当有为
的中国人民就是中国形象的“代言人”,就是中国形象的使者。任何历史时期,都将反映
这个历史发展阶段的时代典型。文学以审美的方式反映一定时代的价值和价值体系,主
要是通过塑造艺术形象来实现的。文学意义上的“新人”是时代精神的人格化。“新人”
所达到的高度,就是文学作品的高度,也是时代的艺术高度。当代中国正经历着中国历
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
对于社会主义文学而言,“以人民为中心”就是最大的底气和最强的动力。新时代文学要
在创作内容和对象上,让人民群众成为文学作品的主角,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善
于从生动现实中发现新的人物类型,灌注新的精神气质,塑造新的人物形象,体现新时
代的审美理想和崇高追求。
新时代要唱响新征程的奋进之歌。新时代文学工作者要肩负起举旗帜、聚民心、
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以思想的深度、艺术的高度、感情的温度开辟新
时代文学气象万千、群峰耸峙的壮阔境界,使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通过文学得
以生动展现。
(摘自邱海军《论新时代文学与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以审美的方式反映一定时代的价值和价值体系,塑造艺术形象也是其主要手段。
B.艺术真实是要对照中国特色,落实中国故事,让人可信、可爱、可敬。
C.对于社会主义文学而言,最大的底气和最强的动力就是“以人民为中心”。
D.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是新时代文学工作者应该肩负起的使命。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项是
A.本文先提出总论点,然后从三个方面层层递进对总论点加以论述,探索展现可信、可,
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的文学路径。
B.鲁迅先生所说的“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
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些人可以作为中国形象的“代言人”的论据。
C.文学作品中的“新人”是时代精神的人格化,“新人”所达到的高度,就是文学作品
的人高度,也是时代的艺术高度。
D.文章运用了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等方法,让专业性很强的文学概念变得较
易理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讲好中国故事,要可信,它包括“故事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两方面的内容。
B.仁者爱人、以德立人,不仅是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而且也对解决当代人类面临
的难题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C.优秀的文学作品是民族的心灵史,能让远隔万水千山、身处天涯海角的人们从字里行
间读懂一个民族、领悟一种文化。
D.要加快构建新时代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更加充分、更加
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
9.(2023♦贵州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短视频追剧,在当下逐渐成为一种流行。所谓短视频追剧,就是在一些短视频社
交平台上,观看影视剧的精彩片段、演员花絮、剧情介绍等短视频内容,从而实现了对
连续剧的文化消费,完成了观众的追剧体验。
这种追剧方式短平快,符合当前的快节奏生活和碎片化娱乐。而不少电视剧官方
也洞察到这种需求和机遇,纷纷亲自操持起电视剧的短视频化。比如刚刚完结不久的《三
十而已》,就开设了抖音账号,在其中推出了“三十•细品有味而已”“三十•欢实日常而
已,,等多个栏目合集。这种方式,进可令观众对电视剧产生兴趣从而去观看完整剧集,
退也能让观众对该片段有所感触引发就事论事的话题热议。
对于这种切割式的观看,有不少人感慨人心浮躁。但如果用发展的眼光来看,这
只是电视剧的文化功能进入了更多元化的新阶段。我们当前的文化消费已经全面拥抱互
联网时代,正如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所说,一种媒介的内容始终是另一种媒介,在
新媒介出现后,旧媒介常常会成为新媒介的内容。而电视剧,正是成为网络的“视听内
容”之一,也因此被互联网赋予了新的消费模式和文化功能。
网络时代电视剧的功能,已经从在电视频道里定时定量地线性播出收看,走出了
很远。网络时代的电视剧观众首先拥有了更多的主动权,可以随时观看,可以倍速观看,
可以快进、后退、反复观看。此外,观众也可以互动观看,比如各大网站的弹幕功能,
都提供了一种看剧陪伴。而短视频追剧,也不过是这些新观剧方式中的一种。在这些短
视频中,电视剧也许被浓缩,也许被节选,甚至也许被恶犒解构颠覆,但这些都不过是
新时代中,电视剧拥有的更多的文化功能,从而可以满足更多的文化需求。
当然,短视频对于连续剧内容呈现的先天不足,会让观看、体验、理解都变得碎
片而片面。公众寻求一种瞬间获得的浅层次快感,而影视戏剧艺术本身的起承转合却被
忽略了。话题至上、奇观为王,则常成为短视频对电视剧做的取舍标准,而这种取舍难
免会影响电视剧的创作和生产:更加追求剧集里要有尖锐话题、要有高能场面等,而这
无疑与影视艺术本身相去甚远。此外,这种使用,还存在着对版权的侵害。
不过,对此也无须过度担心,作为新生事物的短视频追剧在火热迸发之后,也在
逐渐沉淀和变化。其一,短视频无法替代完整剧集的文化价值和体验,尤其是对电视剧
的传统观众而言。用短视频追剧的人群和在电视或者视频网站上追剧的人群虽有重合,
但也有更大的分化,年龄中偏上的人群大多是习惯于传统影视风格,而青少年人群本就
更习惯网络视听的方式。其二,在短视频追剧流行后,短视频平台自己也在推出原创剧
集甚至竖屏剧集,“短视频追剧”有部分需求将变为“追短视频剧:其三,版权的约束
使得短视频对连续剧的影响逐渐可控。剧组官方主导电视剧的短视频化,而第三方则需
要加入自己的解读、再创造才能增加自己的短视频的合法性,而这些二次创作视频本身
的文化体验则已经和原视频相去甚远,短视频和连续剧的互补多于冲突,反而相得益彰。
(摘编自杨慧《短视频追剧背后是一种文化生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观看精彩片段和花絮等完成观众体验的短视频追剧,属于追求短平快的文化消费。
B.给人带来浮躁的切割式的观看模式标志着电视剧的文化功能进入了更多元化的新阶
段。
C.互联网时代,电视剧成为网络的媒介内容而被互联网赋予了新的消费模式和文化功能。
D.在短视频中电视剧被浓缩、被节选、被恶搞解构颠覆,是使公众获得快感的主要方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介绍了什么是短视频追剧,明确短视频追剧的内涵,为下文针对性论述做铺
垫。
B.文章以《三十而已》的抖音栏目为例,论证短视频追剧方式吸引观众方面的优势和劣
势。
C.文章使用引用论证,强调一种媒介的内容是另一种媒介,而旧媒介常成为新媒介的内
容。
D.文章认为短视频追剧和弹幕性质相似,都是能和观众互动观看并提供陪伴的新观剧方
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时代观众文化需求得到更多满足,拥有更多主动权,无须再定时定量观看电视剧。
B.短视频对电视剧“话题至上”的取舍标准,对电视剧创作生产和版权会产生不良影响。
C.年龄偏大人群和青少年人群追剧方式不同,因此短视频无法替代完整剧集的价值和体
验。
D.强调版权和剧组官方主导等方式,使短视频对连续剧的影响逐渐可控,并形成良好互
补。
10.(2023•山西模拟)阅读回答问题。
我曾经写过一篇小文《糖史上的蔗浆时代》,讨论唐代以及唐以前的时期,蔗糖
的主要形式是“蔗浆”,但是,当时我误以为进入宋代以后,固体的砂糖便成为主流。直
到读到北宋王辟之《涌水燕谈录》里的一则材料,我才意识到,以为宋人消费以固体蔗
糖为主,这是一个普遍流传的误会。这里有必要提及《糖霜谱》。宋人王灼的《糖霜语》
是一部严谨惊人的科学史著作,由之后人知道,在北宋时代,固体的糖已经出现了。但
是,很多人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进而望文生义,对这一著作有很多误解,包括以为
“糖霜”指的是我们今天生活中看到的砂糖,即细粒状的糖粉。其实,王灼讲解得非常
清楚:糖霜之称,是指这种产品经历结晶的过程,近似自然界中的结霜现象。至于糖霜
的形态,则是大大小小的不规则团块,所以宋人亦称之为“糖冰”或“冰糖
当时甘蔗种植在宋朝的境内非常普遍,质量也很好,然而掌握了糖霜技术的地方
却不多,仅仅局限在福唐(位于福建)、四明(浙江)、番禺(广东)以及广汉、遂宁(二
者皆在四川),可是前四个地方都产量小,质量也逊色,因此实际上只有遂宁一处为主力。
即使在遂宁,也只是集中在伞山周围,这里制糖霜的家庭作坊称为“糖霜户”,其中大致
有三百家的出品为优等货,大户每年能动用三百多只缸制糖,而小户不过只有一两缸。
另外还有将近百家制糖作坊,但是只能生产中下等的产品。附近虽然也有很多甘蔗田,
那里的农户们却没有掌握做糖霜的技术,只能把甘蔗汁加工成糖水,作为原料卖给伞山
前的制糖坊。
这些糖霜户所掌握的技术相当简单,无法完全控制生产过程,导致每年的产量不
稳定。从耕田到晒霜,历时长叁一年半,最终可能一缸出几十斤乃至上百斤糖霜,也可
能完全没有任何糖霜形成。
宣和初年,北宋朝廷要求遂宁每年进贡数千斤糖霜,结果当地将近半数产家破产,
到王灼写《糖霜谱》时还没有诙复元气。在最大的生产地遂宁,尚且无法承受一年多出
几千斤固体糖的负担,那么其他四个地方只会更弱。另外,《糖霜语》介绍,当时边境以
外的很多地区都出产好甘蔗,但却没听说有糖霜的生产,连王灼都觉得奇怪。
《糖霜语》记录了当时糖霜与沙糖的制作工艺。前者的生产过程辛苦漫长,而且出品率
很低,大致是把甘蔗榨出的汁在火上熬,熬到类似麦芽饭的黏稠度,然后把若干竹条插
在大缸里,再将熬好的麻浆倒入,以竹膝编的盖子罩合。接下来,便是等着筋浆析出结
晶,附着在竹条以及缸壁上。到农历五月,把这些结晶取出,这个程序称为“沥缸二“沥”
出的糖晶再经阳光下暴晒,才得到最终的糖霜。不过,一缸糖浆不会全部结晶成霜,会
留下相当比例的“糖水”,也就是余浆。这些糖水有两种去处,直接卖掉,”或自熬沙糖”。
很清楚,在王灼时代的制糖体系里,沙糖与糖霜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商品。
实际上,王灼非常了不起,在卷二清楚地勾勒了中国古人在蔗糖消费上的不同阶
段:第一个阶段为蔗浆,乃是甘蔗压榨成的汁。第二个阶段为“蔗饷”,即经过初步简单
加工的甘蔗饴浆,很可能是把甘蔗榨汁在阳光下晒,蒸发掉水分,由此形成浓缩稠浆。
第三个阶段,则是加入了把蔗浆汁在火上熬炼的程序。文献记载,唐太宗派人从印度的
摩接陀国学会了“熬糖法”,很多后代学者误以为,这次引入的新技术是直接制作固体糖,
但事实绝非如此。王灼推测,熬糖法是“熬糖津作剂,似是今之沙糖也”,接下来他明确
道:“蔗之技尽于此,不言作霜,然则糖霜非古也。”他指出,三个阶段里都没有提到固
体糖的制作工艺,所以糖霜的历史并不长。同时,他认为,唐初从印度引入的熬糖法,
制成的产品就是沙糖。所以,在王灼那里,沙糖不是固体糖,尤其不是今天的砂糖。
《糖霜谱》指出,沙糖是用甘蔗浆就,元代官修的《农桑辑要》收编了详细的“煎熬法”,
其工艺说来相当简单:
把甘蔗汁于大锅内温火熬煮,熬到变为黑枣合(疑通“褐”)色;在一只大盆的
底部凿一个小眼,然后把大盆架在一只罐子上,将煮好的稠浆倒入盆内,任其从小孔内
一点点滴落,用这种方法来进行澄清,分离糖蜜。最终,落入罐底的糖蜜在品质上比较
差,只能用于制作“渴水”这类饮料。留在盆内的部分才是质量好的沙糖,贮存起来,
供随时食用。
《农桑辑要》中很明确地展示了“熬沙糖”的技术过程,也清楚地告诉我们,简单分离
过糖蜜的稠浆就是沙糖的最终形态,并没有进一步晒干等更多步骤,因此成品是流质的
胶饴。贺威、刘伟荣在《宋元时代福建制糖技术的影响》一文中指出,宋代限于技术条
件,主要生产“液态糖”,而福建的液态糖产量极大,“仙游县田耗于蔗糖,岁运入浙淮
者,不知其几万坛”,这一繁荣一直持续到元代。从《糖霜谱》可知,不仅福建,同时期
的其他蔗糖产地也是如此,这就显示了宋人消费蔗糖的情况。如此重要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药品销售顾问聘用合同
- 理发店等候区空调租赁合同
- 山西省港口设施施工合同范本
- 服装品牌设计总监聘用合同
- 广播电视消防设施升级合同
- 辽宁省农村公路养护手册
- 2025版智慧城市建设企业股东变更与大数据应用协议3篇
- 2025版物流配送中心智能化改造承包合同3篇
- 2024年物业小区增值服务管理合同3篇
- 2025版驾校与驾驶模拟器生产企业合作推广协议3篇
-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2025版寒假特色作业
- Unit 7 Will people have robots Section B 1a-1e 教学实录 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
- 江西省吉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政治试题(解析版)
- 国内外航空安全形势
- 《雷达原理》课件-1.1.6教学课件:雷达对抗与反对抗
- 2024年版汽车4S店商用物业租赁协议版B版
- 微信小程序云开发(赤峰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知到智慧树答案
- 辽宁省抚顺市清原县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数学试卷(含解析)
- 2024-2025学年上学期福建高二物理期末卷2
- 2024四川阿坝州事业单位和州直机关招聘691人历年管理单位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