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行业绿色出行激励政策方案_第1页
交通运输行业绿色出行激励政策方案_第2页
交通运输行业绿色出行激励政策方案_第3页
交通运输行业绿色出行激励政策方案_第4页
交通运输行业绿色出行激励政策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交通运输行业绿色出行激励政策方案TOC\o"1-2"\h\u19472第一章绿色出行概述 354001.1绿色出行定义 33251.2绿色出行意义 370711.2.1减少能源消耗 3209601.2.2改善空气质量 3310671.2.3缓解交通拥堵 3219211.2.4提高生活质量 3297861.2.5促进经济发展 4149771.3绿色出行现状 426331.3.1公共交通发展 4226941.3.2非机动车出行 418261.3.3步行出行 4304421.3.4政策支持 476931.3.5市民意识 419617第二章绿色出行激励政策目标 4324102.1政策制定目标 4293142.1.1促进绿色出行理念普及 4287992.1.2优化交通结构 4173732.1.3提高绿色出行分担率 547242.2政策实施效果预期 5313682.2.1环境效益 5319892.2.2社会效益 5253812.2.3经济效益 5204502.3政策调整与优化 5134902.3.1政策评估与调整 5108432.3.2政策宣传与推广 6116522.3.3政策协同与监督 617997第三章公共交通优化政策 6269003.1公共交通设施完善 6321343.1.1基础设施建设 6156953.1.2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推广 6277223.2公共交通服务提升 690283.2.1优化公共交通运行时间 6178613.2.2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 736853.2.3优化公共交通换乘衔接 7206823.3公共交通票价优惠 7283483.3.1设立优惠票价政策 7306493.3.2优化票价优惠政策 715798第四章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 7277924.1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 7129274.2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 7108554.3新能源汽车运营支持 825090第五章自行车与步行出行政策 8102175.1自行车道与步行道建设 8286725.1.1规划设计 8272765.1.2建设标准 8250595.2自行车租赁服务优化 9267755.2.1服务网点布局 9269435.2.2服务设施完善 9225765.3步行环境改善 9274065.3.1城市绿化 9153745.3.2城市家具 929237第六章绿色出行宣传与教育 10170226.1绿色出行宣传策略 10283746.1.1宣传内容定位 10291556.1.2宣传渠道拓展 10290426.1.3宣传方式创新 10137796.2绿色出行教育普及 10184186.2.1教育对象 10215096.2.2教育内容 11123096.2.3教育方式 11280316.3社会责任与公众参与 1177106.3.1企业社会责任 11308766.3.2公众参与 1128486第七章绿色出行补贴与奖励政策 11223457.1绿色出行补贴对象与标准 12245577.1.1补贴对象 12219967.1.2补贴标准 1236737.2绿色出行奖励机制 12305347.2.1奖励对象 1285977.2.2奖励方式 12246597.3绿色出行补贴与奖励资金管理 12256687.3.1资金来源 12277477.3.2资金管理 1223267第八章绿色出行技术创新与应用 13293728.1绿色出行技术研发 13228708.1.1研发背景与意义 13211238.1.2研发内容 13311638.1.3研发策略 13160688.2绿色出行技术应用 1399318.2.1应用现状 13214458.2.2应用挑战 14159578.3绿色出行技术创新推广 1420758.3.1创新推广策略 14134708.3.2创新推广途径 1424326第九章绿色出行政策实施与监管 14101509.1政策实施流程与责任主体 14120769.1.1政策实施流程 1524629.1.2责任主体 15101529.2政策实施效果评估 1510519.2.1评估指标 15202249.2.2评估方法 154529.2.3评估周期 16211379.3政策监管与违规处理 16313739.3.1监管措施 16292799.3.2违规处理 1629814第十章绿色出行国际合作与交流 16805010.1国际绿色出行政策借鉴 16927310.2国际绿色出行合作项目 17176210.3国际绿色出行交流平台建设 17第一章绿色出行概述1.1绿色出行定义绿色出行是指在出行过程中,采用低碳、环保、节能的交通方式,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绿色出行包括公共交通、非机动车、步行等多种出行方式。1.2绿色出行意义1.2.1减少能源消耗绿色出行通过优化出行方式,降低能源消耗,有助于减缓我国能源供应压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1.2.2改善空气质量绿色出行有助于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改善城市空气质量,降低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2.3缓解交通拥堵绿色出行倡导公共交通和非机动车出行,有助于减少私家车上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1.2.4提高生活质量绿色出行可以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1.2.5促进经济发展绿色出行有助于优化交通结构,推动新能源、环保产业等绿色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1.3绿色出行现状1.3.1公共交通发展我国公共交通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城市公交、地铁、轻轨等公共交通设施不断完善,为绿色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1.3.2非机动车出行共享单车、电动车等非机动车出行方式的普及,非机动车出行在绿色出行中的地位日益显著。1.3.3步行出行步行出行作为一种低碳、环保的出行方式,在我国城市中逐渐受到重视,步行系统建设得到加强。1.3.4政策支持各级纷纷出台绿色出行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居民采用绿色出行方式,推动绿色出行理念的普及。1.3.5市民意识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市民认识到绿色出行的重要性,积极参与绿色出行行动。第二章绿色出行激励政策目标2.1政策制定目标2.1.1促进绿色出行理念普及本政策制定的总体目标是推动绿色出行理念的普及,引导广大民众转变出行方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城市空气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具体目标包括:提升公众对绿色出行的认知度,培养绿色出行习惯;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参与绿色出行推广活动;完善绿色出行基础设施,提供便捷、舒适的绿色出行环境。2.1.2优化交通结构政策制定目标之一是优化交通结构,降低私家车出行比例,提高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的使用率。具体目标包括: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缩短发车间隔,优化线路布局;增加公共交通车辆数量,提升公共交通承载能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减少燃油车对环境的影响。2.1.3提高绿色出行分担率政策制定目标之二是提高绿色出行分担率,具体目标包括:设定年度绿色出行分担率目标,逐步提高绿色出行比例;针对不同出行需求,制定相应的绿色出行优惠政策;加强绿色出行宣传,引导公众优先选择绿色出行方式。2.2政策实施效果预期2.2.1环境效益政策实施后,预期实现以下环境效益:降低城市空气污染物排放,改善空气质量;减少交通拥堵,提高道路通行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2.2.2社会效益政策实施后,预期实现以下社会效益:提升民众绿色出行意识,培养良好出行习惯;促进公共交通、自行车等绿色出行方式的发展;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城市品质。2.2.3经济效益政策实施后,预期实现以下经济效益:降低居民出行成本,提高生活品质;促进绿色出行产业链发展,创造就业岗位;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降低城市维护成本。2.3政策调整与优化2.3.1政策评估与调整为保证政策实施效果,需定期对政策进行评估与调整。具体措施包括:收集政策实施过程中的数据,分析政策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政策内容和措施;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优化政策体系。2.3.2政策宣传与推广加强政策宣传与推广,提高公众对绿色出行政策的认知度。具体措施包括:制定宣传方案,利用多种渠道进行政策宣传;开展绿色出行主题活动,提高公众参与度;建立绿色出行志愿者团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2.3.3政策协同与监督加强政策协同,保证政策实施效果。具体措施包括: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形成政策合力;建立政策实施监督机制,保证政策落实到位;定期对政策实施情况进行通报,提高政策执行力。第三章公共交通优化政策3.1公共交通设施完善3.1.1基础设施建设为推动绿色出行,需加大对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提升公共交通系统的便捷性和覆盖面。具体措施如下: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优化公交线路布局,提高线路密度,保证市民出行便利;加快公共交通场站建设,提高车辆调度和维修能力;推进公共交通港湾式停靠站建设,提高乘客上下车效率;加大公共交通专用道设置力度,保证公共交通车辆优先通行。3.1.2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推广加大对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公共交通车辆的采购力度,减少尾气排放,提高空气质量;鼓励公共交通企业更新淘汰老旧车辆,提高车辆能耗标准;建立公共交通车辆充电桩、换电站等配套设施,满足新能源车辆运行需求。3.2公共交通服务提升3.2.1优化公共交通运行时间根据市民出行需求,调整公共交通运行时间,提高运行效率;增加高峰时段的车辆投放,满足市民出行需求;提前发布公共交通运行时间调整信息,便于市民合理安排出行。3.2.2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加强公共交通从业人员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完善公共交通投诉处理机制,及时解决市民反映的问题;推进公共交通智能化建设,提供实时车辆运行信息,方便市民查询。3.2.3优化公共交通换乘衔接加强公共交通线路之间的换乘衔接,提高换乘效率;建立公共交通换乘优惠制度,鼓励市民换乘出行;完善公共交通换乘设施,提高换乘体验。3.3公共交通票价优惠3.3.1设立优惠票价政策对学生、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实行票价优惠;推行公共交通月票、季票等优惠措施,鼓励市民长期使用公共交通;实行分时票价制度,高峰时段票价上浮,低峰时段票价优惠。3.3.2优化票价优惠政策定期评估票价优惠政策实施效果,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优惠幅度;加强票价优惠政策宣传,提高市民对优惠政策的知晓率;建立票价优惠政策监督机制,保证优惠政策落实到位。第四章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4.1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为鼓励和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根据现行政策,对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单位和个人,按照一定比例给予购置补贴。具体补贴金额根据车辆类型、续航里程等因素确定,旨在降低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4.2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是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关键环节。我国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将其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要求各级加大充电设施建设投入,优化充电网络布局,提高充电设施的覆盖率和便捷性。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充电设施建设,推动充电桩、充电站等充电设施向社会公众开放。4.3新能源汽车运营支持新能源汽车运营支持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优化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环境。简化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2)完善新能源汽车运营补贴政策。对从事新能源汽车运营的企业给予一定期限的运营补贴,以鼓励企业增加新能源汽车投放,提高服务质量。(3)加强新能源汽车运营安全管理。制定新能源汽车运营安全标准,加大安全监管力度,保证运营安全。(4)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协同发展。鼓励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强合作,实现产业链资源整合,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5)加强新能源汽车宣传推广。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新能源汽车的优势,提高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第五章自行车与步行出行政策5.1自行车道与步行道建设5.1.1规划设计在城市交通规划中,应充分考虑自行车与步行道的布局,保证其与公共交通的无缝对接。设计师需遵循以下原则:(1)宽度:自行车道宽度应满足自行车安全行驶的需求,一般不小于2.5米;步行道宽度应满足行人舒适行走的需求,一般不小于1.5米。(2)断面设计:自行车道与步行道应采用分离式或共板式设计,避免混行,保证安全。(3)连通性:自行车道与步行道应与公共交通站点、居住区、商业区等关键节点实现连通,提高出行便利性。5.1.2建设标准自行车道与步行道建设应遵循以下标准:(1)路面材料:采用环保、耐用、抗滑的路面材料,保证路面平整、舒适。(2)照明设施:在自行车道与步行道沿线设置合理的照明设施,保障夜间出行安全。(3)交通标志:在关键节点设置清晰的交通标志,引导行人及自行车骑行者安全出行。5.2自行车租赁服务优化5.2.1服务网点布局自行车租赁服务网点应合理布局,覆盖城市主要区域。以下原则需遵循:(1)覆盖范围:网点应覆盖公共交通站点、居住区、商业区等关键节点,方便市民出行。(2)密度:根据不同区域的人流密度,合理设置网点密度,提高服务覆盖率。5.2.2服务设施完善自行车租赁服务设施应满足以下要求:(1)自行车:提供舒适、安全、可靠的自行车,定期进行维护保养。(2)租赁终端:设置便捷的租赁终端,支持多种支付方式,简化租赁流程。(3)信息平台:建立完善的信息平台,实时展示自行车租赁状态,方便市民查询。5.3步行环境改善5.3.1城市绿化在城市绿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步行环境,以下措施:(1)种植行道树:在步行道两侧种植行道树,提高绿化覆盖率,改善步行环境。(2)设立休息区:在步行道沿线设置休息区,配备座椅、垃圾桶等设施,提高步行舒适度。5.3.2城市家具城市家具的设置应注重以下方面:(1)设计风格:与城市整体风格协调,体现城市特色。(2)功能性:座椅、指示牌、路灯等城市家具应具备实用性,满足市民需求。(3)环保材料:采用环保、耐用的材料,降低对环境的影响。第六章绿色出行宣传与教育6.1绿色出行宣传策略6.1.1宣传内容定位为提高公众对绿色出行的认知度,宣传内容应围绕绿色出行的概念、意义、方式及其对环境、经济、社会的影响展开。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绿色出行的定义与内涵;绿色出行与传统出行方式的区别;绿色出行对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的贡献;绿色出行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绿色出行与国家战略、城市规划的关系。6.1.2宣传渠道拓展为扩大绿色出行宣传的覆盖面,应充分利用以下宣传渠道: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网站、微博、等新媒体;公交车、地铁站、户外广告牌等公共场所;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社会组织;部门、行业协会、企业等官方渠道。6.1.3宣传方式创新为提高绿色出行宣传的吸引力,应创新宣传方式,采用以下策略:制作宣传海报、宣传片、宣传册等可视化材料;举办绿色出行主题活动,如绿色出行日、低碳出行周等;开展绿色出行知识竞赛、讲座、研讨会等活动;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先进技术,提高宣传效果。6.2绿色出行教育普及6.2.1教育对象绿色出行教育普及应面向全体市民,重点关注以下群体:学校学生:通过课堂教育、实践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绿色出行意识;企事业单位员工:通过企业内部培训、宣传活动等方式,提高员工的绿色出行认识;社区居民:通过社区活动、宣传栏等方式,引导居民养成绿色出行习惯。6.2.2教育内容绿色出行教育普及的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绿色出行的基本知识;绿色出行与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的关系;绿色出行对个人健康、生活品质的影响;绿色出行的方式与技巧;绿色出行政策与法规。6.2.3教育方式为提高绿色出行教育的有效性,应采取以下方式:结合课堂教学,开展绿色出行知识传授;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员工亲身体验绿色出行;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线上绿色出行教育;举办讲座、研讨会等活动,邀请专家进行讲解。6.3社会责任与公众参与6.3.1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应承担绿色出行的社会责任,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积极推广绿色出行理念,提高员工绿色出行意识;提供绿色出行设施,如自行车停放点、充电桩等;优化企业物流,减少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参与绿色出行公益活动,为社会作出贡献。6.3.2公众参与公众参与是绿色出行推广的重要环节,以下为公众参与的方式:积极参与绿色出行活动,如绿色出行日、低碳出行周等;自觉践行绿色出行,减少私家车使用,选择公共交通、自行车等绿色出行方式;监督企业履行绿色出行社会责任,提出建议和意见;传播绿色出行理念,影响和带动他人加入绿色出行行列。第七章绿色出行补贴与奖励政策7.1绿色出行补贴对象与标准7.1.1补贴对象本政策所指绿色出行补贴对象主要包括:公共交通工具使用者、新能源汽车使用者、非机动车出行者以及积极参与绿色出行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7.1.2补贴标准(1)公共交通工具使用者:根据出行次数和距离,给予一定额度的补贴。具体补贴标准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2)新能源汽车使用者:按照购车价格的一定比例给予购车补贴,同时对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电费、充电设施建设等给予一定补贴。(3)非机动车出行者:对购买符合国家标准的新能源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等非机动车给予一定补贴。(4)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对积极参与绿色出行活动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给予一定额度的资金支持,用于开展绿色出行宣传活动和改善绿色出行设施。7.2绿色出行奖励机制7.2.1奖励对象本政策所指绿色出行奖励对象主要包括:绿色出行先进个人、绿色出行先进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7.2.2奖励方式(1)绿色出行先进个人:对在绿色出行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个人,给予荣誉证书、奖金等形式的奖励。(2)绿色出行先进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对在绿色出行活动中取得显著成效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给予荣誉证书、奖金、政策支持等形式的奖励。7.3绿色出行补贴与奖励资金管理7.3.1资金来源绿色出行补贴与奖励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企业捐赠、社会募集资金等渠道。7.3.2资金管理(1)设立绿色出行补贴与奖励资金专户,实行专账管理,保证资金安全。(2)明确资金使用范围,严格按照政策规定用途使用资金,保证资金使用效益。(3)建立资金使用监管机制,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保证资金使用的合规性。(4)建立健全资金使用绩效评价体系,对资金使用效果进行评估,为政策调整提供依据。第八章绿色出行技术创新与应用8.1绿色出行技术研发8.1.1研发背景与意义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行业的能耗和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绿色出行技术研发旨在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交通运输行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研发绿色出行技术对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8.1.2研发内容绿色出行技术研发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2)节能环保型汽车技术研发:通过优化汽车结构、提高燃烧效率等手段,降低汽车能耗;(3)智能交通系统研发: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提高交通运行效率,减少能源消耗;(4)绿色出行基础设施研发:如充电桩、换电站等。8.1.3研发策略为实现绿色出行技术研发目标,应采取以下策略:(1)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研发能力;(2)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技术创新;(3)优化政策环境,鼓励企业参与研发;(4)强化成果转化,推动技术产业化。8.2绿色出行技术应用8.2.1应用现状当前,绿色出行技术在我国已取得一定成果,并在以下方面得到应用:(1)新能源汽车推广:全国范围内推广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2)公共交通优化:推广绿色公共交通工具,如纯电动公交车、混合动力公交车等;(3)智能交通系统建设:部分城市已实现智能交通系统初步应用;(4)绿色出行基础设施完善:充电桩、换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8.2.2应用挑战绿色出行技术应用过程中,仍面临以下挑战:(1)技术成熟度不足:部分绿色出行技术尚处于研发阶段,尚未大规模应用;(2)成本较高:新能源汽车、绿色公共交通工具等成本较高,制约了推广速度;(3)政策支持不足:绿色出行政策体系尚不完善,制约了技术应用;(4)市场接受度低:消费者对绿色出行技术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有待提高。8.3绿色出行技术创新推广8.3.1创新推广策略为推动绿色出行技术创新推广,应采取以下策略:(1)政策引导:制定完善绿色出行政策,鼓励技术创新;(2)产业协同: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创新;(3)市场驱动:培育绿色出行市场,引导消费者选择绿色出行方式;(4)宣传普及:加大绿色出行宣传力度,提高消费者认知度和接受度。8.3.2创新推广途径绿色出行技术创新推广可通过以下途径实施:(1)示范项目:开展绿色出行技术创新示范项目,展示技术成果;(2)技术交流:组织技术交流活动,促进技术创新与应用;(3)人才培养:加强绿色出行技术人才培养,提高行业整体素质;(4)国际合作:加强与国际先进技术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第九章绿色出行政策实施与监管9.1政策实施流程与责任主体9.1.1政策实施流程(1)政策发布:相关部门根据国家绿色出行战略,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绿色出行激励政策,并对外发布。(2)政策宣传:通过多种渠道开展政策宣传,提高公众对绿色出行政策的认知度和参与度。(3)政策落实:各级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责任主体按照政策要求,采取具体措施,推动绿色出行政策的实施。(4)政策跟踪:对政策实施情况进行定期跟踪,了解政策效果,及时调整政策措施。(5)政策评估:在政策实施一定周期后,对政策效果进行评估,为政策调整提供依据。9.1.2责任主体(1)部门:负责制定绿色出行政策,协调各方资源,推动政策实施。(2)企事业单位:落实绿色出行政策,优化生产和服务流程,提高绿色出行比例。(3)社会团体:积极参与绿色出行政策的宣传和推广,引导公众参与绿色出行。(4)公众:积极响应绿色出行政策,改变出行习惯,选择绿色出行方式。9.2政策实施效果评估9.2.1评估指标(1)绿色出行比例:评估政策实施前后,绿色出行方式在总出行中的比例变化。(2)交通拥堵状况:评估政策实施对缓解交通拥堵的效果。(3)空气质量改善:评估政策实施对改善空气质量的效果。(4)公众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公众对绿色出行政策的满意度。9.2.2评估方法(1)定量评估:采用数据分析、统计等方法,对政策实施效果进行量化评估。(2)定性评估:通过专家评审、公众调查等方式,对政策实施效果进行定性评估。9.2.3评估周期根据政策实施周期,定期开展评估工作,保证评估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9.3政策监管与违规处理9.3.1监管措施(1)建立健全政策实施监管制度,明确监管职责和监管流程。(2)加强政策实施过程中的监督检查,保证政策落实到位。(3)对政策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4)对政策实施效果进行定期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监管措施。9.3.2违规处理(1)对违反绿色出行政策规定的单位或个人,依法予以处罚。(2)对政策实施中出现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严肃查处,维护政策实施的公平性和公正性。(3)对政策实施效果不佳的责任主体,进行约谈、通报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