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高海拔地区某水电站建设质量管理研究》5900字(论文)_第1页
《高寒高海拔地区某水电站建设质量管理研究》5900字(论文)_第2页
《高寒高海拔地区某水电站建设质量管理研究》5900字(论文)_第3页
《高寒高海拔地区某水电站建设质量管理研究》5900字(论文)_第4页
《高寒高海拔地区某水电站建设质量管理研究》5900字(论文)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寒高海拔地区某水电站建设质量管理研究目录TOC\o"1-2"\h\u7423高寒高海拔地区某水电站建设质量管理研究 14829引言 115281建设特点及质量管理难点 1257201.1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 2163071.2复杂多变的高原气候条件 3120982建设质量管理措施 4277812.1加大人员配置,强化人员培训 486692.2提升思想认识,重视基础工作 4183342.3强化资源配置,保证施工安稳 575302.4文明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6157572.5加强质量验收监督与管理 6216343结语 621947参考文献 7摘要:大型水电工程本身就具有规模大、建设周期长、建设单位多以及管理复杂等特点,但高寒高海拔地区的大型水电工程还会受到自然条件、气候特点、交通状况以及高原施工组织等因素影响,工程建设难度更大,影响工程质量好坏的“人、机、法、料、环”五大因素显得更加突出、敏感。因此建设各方应更加重视质量管理工作,结合高寒高海拔地区特点严格落实各项质量管控措施,保证该地区水电工程质量能够符合相关设计要求,努力创建优质精品工程。关键词:高寒高海拔;水电工程;质量管理;管控措施;精品工程引言保证水电工程建设质量应属于质量强国的一部分,目前我国大型水电工程的建设中发挥业主主导作用,设计、监理、施工和监测等单位均通过严格的招投标程序,选择有资质、有实力的单位承担建设任务。通过多年的努力,各建设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已经越来越完善,同时工程质量的管理水平也在持续提高,质量事故呈明显下降趋势,水电行业内涌现出很多优质、精品工程。我国一般规定1500~3500m为高海拔,3500~5500m为非常高海拔,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水电工程技术的进一步成熟,近年来我国高海拔及非常高海拔地区有大批水电工程开工建设,建设环境及条件较差,工程成本费用较高,质量管理难度较大,因此应从“人、机、法、料、环”等各个环节更加重视工程建设质量[1]。1建设特点及质量管理难点1.1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1.1.1区域构造研究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青藏高原在构造上属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的东段,处于冈瓦纳古陆与欧亚古陆强烈碰撞、挤压地带。由于受到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三大板块作用的影响,该区地质构造十分复杂和多样,由不同时期的构造块体拼合而成的。根据《中国大地构造图及说明书》(潘桂棠、肖庆辉2015),区域一级大地构造单元划分为冈底斯-喜马拉雅造山系(Ⅰ)、班公湖-双湖-怒江-昌宁-孟连对接带(Ⅱ)和北羌塘-三江造山系(Ⅲ),其主要分界线为LC断裂和怒江断裂。拟建工程场地位于北羌塘-三江造山系的昌都-兰坪-思茅地块之内开心岭-杂多-竹卡-景洪岩浆弧(Ⅲ21)和昌都–兰坪双向弧后前陆盆地(Ⅲ22)的分界线附近。1.1.2高地应力西藏局部地区的构造活动较为强烈,板块压实作用容易使岩体结构发生强烈的变化,同时岩石变质作用强烈,从而导致该地区构造分布特征复杂,地应力场和岩石分布复杂多变。所以,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工程建设,已经成为该领域研究的重点。实际上,在影响深部地下洞穴围岩稳定性的众多因素中,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高地应力;二是强岩体破裂;三是软岩大变形。1.1.3地震活动区域涉及青藏地震区鲜水河~滇东地震带、藏中地震带及喜马拉雅地震带,场址位于藏中地震带内。区域地处地震活动强烈的藏东、川西和滇西北的交界地区,大部分属于西藏,区域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震级档强震次数的统计结果可知,研究区内共记有M≥4.7历史强震60次,其中4.7~4.9级的21次,5.0~5.9级的41次,6.0~6.9级的7次,≥7级的1次。区域内地震活动强度大,频度不高,这可能与区域内早期历史强震记录缺失和台网监测能力有关。区域地震活动的空间分布是不均匀的,历史地震震中大致呈北西向展布,与区域构造方向基本一致。总体上,震中分布较零散,较为集中于区域南部以及东部,尤其是四川省巴塘县附近,区域唯一一次≥7级地震发生就发生在这里。区内历史强震分布于藏中地震带和鲜水河~滇东地震带。1.1.4地下水水文地质条件会对工程建设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长、深埋隧道的勘察、设计和工程作业,将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雅鲁藏布江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侵蚀最严重的地区,地下水分布格局多样、填海资源丰富、径流量情况复杂、项目区落差大、地层条件复杂,需进行详细的水文地质测绘,所以难度教大。因此,有必要在多波段、多层次、多时间、多信息的遥感水文地质分析的基础上,综合研究各类相关数据,将数据分析与实地调查紧密结合。将水文站的水文气象资料、水文地质岩组和构造分析与油井水文地质试验分析相结合,多种水化学分析与密集环境同位素试验相结合,从而充分发挥信息综合研究的积极作用,对工程水文地质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1.2复杂多变的高原气候条件1.2.1干燥气候影响材料凝固西藏气候多数时间呈现干燥气候,西藏的干季一般是从每年的10月下旬开始到次年的5月结束,在此阶段,整体降水量较少。该地降雪的时间主要集中与每年的11月至次年2月,但这种固体降水难以对空气中水分子含量产生较大影响,且西藏地区冬季以干燥性气候为主。而水泥、混凝土结构和抹灰砂浆等,凝固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水分来促进水化反应。西藏干燥气候环境下难以满足材料凝固需求,容易导致墙体硬度降低、墙面脱落和表面裂缝等问题,同时后阳光直射影响,会进一步加剧墙体水分流失。对此,就需要人工创造潮湿的环境,并补充大量的水分,并在材料凝固期间采取相应的手段进行养护,降低质量问题。1.2.2雨季影响基础施工受海拔和纬度位置的影响,西藏不同地区降水量存在差异,各地降水非常不均,干、湿季节分明,多夜雨。年降水量由东南低地逐渐向西北递减。雨量集中在5月至9月,总降水量约为全年的90%,并且存在连续性降水,容易引发洪涝灾害。若建筑施工期间处于雨季,不仅会对交通运输产生严重影响,还可能导致刚开挖的基础工程出现水泡后塌方和不均匀沉降问题,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同时,危及施工人员的安全。另外,长期降雨,还会使得工程施工期限延误,打乱施工计划,严重时,降水引发的泥石流与洪水会对整个施工现场造成破坏,使得建筑工程成本提升。1.2.3冬季施工困难较大藏区属于高寒地区,冬季较长,交通条件较差,大雪封山,电站建设物资及材料很难及时供应。在海拔较高的山区施工,气候条件更加恶劣,温度更低。特别是在阴面,全天冰雪不化,给施工带来很大困难。高寒地域冬季混凝土动工危险大,昼夜温差较大如果没有完善的冬季施工方式,混凝土极易收到冻害,会产生变低混凝土强度、出现裂痕、钢筋锈蚀、变低持久性等问题,重大影响品质和工期。在高海拔地区冬季混凝土施工几乎没有经验可以借鉴。2建设质量管理措施2.1加大人员配置,强化人员培训加大人员配置,充分尊重工程质量管理人员,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人”的因素当属第一,高寒高海拔地区工程建设受自然条件差、高原反应等客观因素限制,存在质量人员偏少、从业时间较短及经验不足等问题,建设各方应首先确保质量管理人员配置到位,其次要充分尊重质量管理人员,在压实责任的同时给予相应的权利,如现场处罚、奖励等手段和计量、考评等措施,切实树立质量管理人员的权威,充分发挥其作用。同时从业人员应始终发扬前辈们认真、严谨、较真、钻研的精神,不断加强自身学习、锻炼和提升,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质量管理上敢讲、敢说,敢于碰真斗硬,做到持之以恒,精益求精,切实将质量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工作获得成就感、荣誉感。强化培训提升,从一线作业层面保证工程实体质量,目前工程建设行业现场一线操作层绝大多数为协作队伍,不同程度地存在“特级资质、包工水平”问题,对此施工单位要切实履行总包责任,杜绝“以包代管”。大型水电工程一线作业人员多达几千人,且人员来自五湖四海,各作业人员生活习惯、工作行为差异较大,因此要对一线作业人员进场前进行全面审查,进场后组织进行针对性地培训、教育,施工过程加大检查与考核。要让一线作业人员完全明白每个施工部位的质量标准、操作工艺、施工流程及注意事项等,如针对开挖、锚喷、钢筋、混凝土、灌浆等制定针对性强、一目了然的培训内容,让每位作业人员做到心中有数,现场规范操作。同时在施工过程加大检查,及时纠正不规范行为,杜绝“偷工减料”等问题。现场作业层除带班人员待遇略高外,其他作业人员都是同等待遇等问题,实际没有区分大小工,导致作业人员责任不到位、分工不明确、工作积极性不高,因此应针对主要质量操作人员,如洞室开挖光爆钻孔人员、钢筋焊接人员、混凝土振捣人员、模板安装人员及钢结构施工等人员应适当提高工资待遇,激发精细化施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做法应该坚持、发扬。按照国家相关规定[4],及时、足额发放农民工工资,不拖欠、不克扣,保证农民工思想稳定、生产积极性高涨,无后顾之忧,在避免安全事故的同时,进一步做好现场质量工作。2.2提升思想认识,重视基础工作提高思想认识,从法律和大局角度对待工程质量,国家明确规定[2],工程建设实行质量终身责任制,质量强制性条文是法律,必须严格遵守,因此建设各方应提升到法律的层面对待工程质量,对每个单位、每位建设者来说创建合格,乃至优质工程是遵纪守法的一种具体体现,也是为实现质量强国应尽的责任。另外履行合同义务是工程建设各方应尽的法律责任,保证工程质量合格,达标创优是合同承诺的主要目标,是各个单位诚信履约的集中表现。同时,重视基础工作,从技术层面保证工程建设质量,高寒高海拔地区工程建设技术较为复杂,目前强岩爆、突涌水、冻土施工、冬季保温等一系列技术还在不断总结、完善中。技术先行是干好工程的基本保障,在高寒高海拔地区工程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技术人员应始终发挥工程建设规划、指导、参谋等作用,在冬季施工、强岩爆、突涌水、地质大塌方、冻土层、基础处理、混凝土温控及掺和料等方面深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为保证建设工程质量保驾护航。要切实发挥试验、测量、物探检测等专业“眼镜”作用,引进有经验、专业性强的单位及时开展检测工作,严格按照规范要求[3],做到数据详实、成果有效、反馈及时。需要注意的是高寒高海拔地区工程建设成本一般较高,个别单位在技术方面的费用投入不足,前辈有句话说的很好,工程再怎么节省都不能省试验、测量等费用,应加大工程技术研究、试验及管理等方面费用的投入。2.3强化资源配置,保证施工安稳强化资源配置,从要素保障角度保证工程质量,随着我国机械行业的快速发展,水电工程施工设备越来越先进,大大促进工程建设效率,在高寒高海拔地区施工设备发挥的作用更加突出,应注意设备降效问题,在配置时要考虑预留一定的富裕度,如20%等。另外工地距离城市路途一般遥远,在现场应设置专业的修理场所,配备专业的维修保养人员,设备一旦出现故障能够及时解决,避免设备运行影响质量和进度。目前,我国大型水电工程,主要材料,如钢筋、水泥、外加剂、粉煤灰、砂石骨料等大多由建设单位统一供应,从根本上保证了材料质量,现场需严格按照“先检后用”的原则,确保用于工程建设的所有材料质量合格、性能优良。高寒高海拔地区工程建设,考虑交通条件不便,针对外加剂、掺和料生产供应,可要求厂家安排专业人员驻守工地,根据工程所在地气候特点及实际施工情况及时调整、优化材料性能,从材料方面全面保证工程质量。强化措施管控,通过精细化管理保证工程质量,有前辈说过,工程质量是管出来的,建设各方应大力创建质量第一、质量为本的建设氛围,认真履行各自职责,杜绝“以包代管”、形式主义、管理粗放等问题。施工现场大力创建样板工程、劳动竞赛等活动,树立标杆、以点带面,提升工程建设整体质量水平。建设单位应将各单位质量管理情况纳入合同履约评价,以及考核奖励的重点内容,同时也可设置市场准入等限制条件,进一步健全质量管理“黑名单”制度和举报奖励等制度,促使建设各方抱着一颗敬畏的心去做好各项质量工作。结合工程实际特点,针对冬季施工、强岩爆、突涌水、冻土层、混凝土温控等重难点问题成立专门的技术攻关小组,设置一定费用进行专门研究、攻克,提炼和总结。针对高寒高海拔地区工程建设,可组织大家相互交流学习,借鉴类似工程成功经验,少走弯路,一次成优。2.4文明施工确保工程质量注重施工环境,从文明施工角度促进质量提升,现场施工环境影响安全生产,实际也与工程质量紧密相连,高寒高海拔地区现场文明施工管理难度较大,如冬天冰天雪地交通隐患突出、冬季生火保温防火压力较大、高海拔地区机械作业尾气超标导致地下工程通风排烟困难等等,现场“脏、乱、差”导致作业环境恶劣,作业人员安全无法保障,影响作业心情,在降低劳动工效的同时也会带来“偷工减料”问题。因此建设各方应高度重视现场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严格按照安全作业规程[5],进一步规范现场临建设施布置,改善作业人员居住环境,加强公共卫生管理,完善现场安全防护设施,设置醒目的标识标牌,加强地下工程通风、排烟、照明,坚持班前安全教育,利用雨季加大植草绿化,全力打造干净、整洁、舒服的工作环境。另外应高度重视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工作,及时组织对作业人员上岗、在岗、离岗职业健康进行全面检查,对不适应高原作业的人员及时调整工作地点,杜绝安全事故,保证工程质量。2.5加强质量验收监督与管理建设单位还应当重视在工程管理中的制度落实,明确施工人员自身的岗位职责,结合工程的情况来学习一些更加先进的管理制度,从而能够保证各个方面的执行力。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及时搜集水利水电工程验收资料,其工程资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工程验收的质量。同时,资料的整合应当结合具体的要求来进行更加科学的分类,反映出整体水利水电工程的实际建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