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T市电信诈骗协同治理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摘要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紧跟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不断翻新诈骗类型、演进作案手法、迭代技术,逐渐高发并严重侵害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扰乱社会正常秩序,已成为当前最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以泰州市为例,电信网络诈骗立案数在整个刑事案件中的比重由2017年的6.7%上升为2021年的40%,损失金额逐年成倍增长,已成为影响我市社会治安的“顽疾”。如何全面提升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治理工作水平,提升打击质效,切实遏制多发高发的势头,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和公私财产安全,是泰州市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泰州市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打击治理实际为研究对象,以协同治理理论为指导基础,结合自身工作实际,通过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案例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泰州市电信网络诈骗的总体发案趋势和涉案特点进行剖析。近年来,泰州市坚持协同治理理念,通过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与联席会议制度的建设、常态化开展专项整治、强化宣传防范教育等举措,取得了一定的治理成效。但在打击治理质效、履行主体责任、协同联动机制、落实治理措施等方面还是存在着薄弱环节以及工作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剖析原因,协同治理的观念意识不强、协同治理的制度机制不健全、案件侦办调查取证困难、相关法律体系不够完善、宣传防范工作效果不佳是当前打击治理成效偏低的原因。针对发现问题及其原因,笔者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的重要指示,提出三方面的对策建议:一是“党政主导+部门联动”,夯实打击治理保障;二是“公安主责+行业协同”,深入推进打防管控;三是“社会共建+全民参与”,构建全域防范格局。以期推动泰州市乃至其他地区协同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关键词:电信网络诈骗,协同治理,治理措施目录26787导论 11309(一)研究背景 124513(二)研究意义 1300301、理论意义 1253832、现实意义 229006(三)文献综述 2220641、国外文献综述 2302612、国内文献综述 3297223、文献评述 417089(四)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459421、研究方法 4195322、技术路线 531388一、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66181(一)相关概念界定 6211361、电信网络诈骗 612592、协同治理 614585(二)研究理论基础 7111721、协同治理理论 757802、社会治理理论 732417二、泰州市电信网络诈骗协同治理现状 814032(一)泰州市电信网络诈骗基本情况 8154741、总体犯罪形势 8254582、涉案特点分析 816238(二)泰州市电信网络诈骗协同治理的措施 1037001、强化公安内部的协同治理 10139892、强化外部主体的协同治理 11954(三)泰州市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协同治理的成效 12315381、组织推动再上新台阶 12106422、侦查打击取得新战果 1233993、“断卡”行动开辟新战场 12199984、预警防范实现新突破 13241665、人员管控得以新提升 1312564三、泰州市电信网络诈骗协同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431401(一)泰州市电信网络诈骗协同治理存在的问题 14134341、治理主体相对单一 14289382、治理过程缺乏协同 14133823、治理方式运转低效 1569074、协同责任落实不力 1517425(二)泰州市电信网络诈骗协同治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1696941、协同治理共识不一致 16192552、协同治理机制不完善 1654023、协同治理缺乏法律保障 17315134、反诈协同宣传效果不佳 1827093四、泰州市电信网络诈骗协同治理的对策建议 1914435(一)“党政主导+部门联动”,夯实打击治理保障 19178331、构建党政主导的协同治理格局 1960112、完善部门联动的联席会议机制 19183753、落实行业部门的协同治理责任 2019854(二)“公安主责+行业协同”,深入推进打防管控 2082911、树牢主责意识,严打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20171082、做实反诈中心,全面支撑引领实战 21297983、完善协同联动机制,形成治理合力 2261314、做强科技支撑,加强技术反制 2215279(三)“社会共建+全民参与”,构建宣传防范格局 22163191、强化源头防控,营造多元化宣传格局 23221312、围绕“三个重点”,做实精准防范 2360463、弘扬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2414965结论 2531830参考文献 26-PAGE13-导论(一)研究背景电信网络诈骗最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台湾出现,起先不法分子多半通过派发宣传单和使用“王八卡电话”(非本人申领的电话卡)方式,利用哄骗受害者中了刮刮乐或赌马等大奖,向其索要所谓的税金、律师费、公证费等各类名目的费用,直至受害人被榨干为止。由于电信诈骗成功率高且金额庞大,很快就吸引了大批不法分子的加入,从1999年到2006年,短短7年时间里,台湾省电信诈骗金额已增大至185.9亿元。台湾省电信诈骗的犯罪狂潮引起了台湾省政府的关注,台湾省政府部门迅速加强治理力度,以致诈骗团伙开始了“产业外移”。电信网络诈骗的特质给传统的单一部门管理带来了挑战。公安部门主导的犯罪预防和打击机制在应对电信网络诈骗时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出“失效”。电信网络诈骗不同于传统诈骗犯罪,其具有团伙性,协作性的显著特点,同时由电信网络诈骗所衍生出的上下游犯罪,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有组织的黑灰产业链条。在犯罪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实施诈骗的犯罪分子与提供犯罪工具和转移资金的犯罪分子不在同一空间范围内。所以电信网络诈骗的治理需要跨空间、跨部门的协同治理。正因此如此,国务院批准建立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由公安部,工信部,中宣部等23个单位和部门联合行动,由工信部负责减少诈骗电话,推进电话实名制,禁止改号软件的使用;中国人民银行与公安部加强合作,实现警银互通,切断犯罪分子资金流。正是因为电信网络诈骗涉案范围广,产业链条长,所以多方联动,协同治理是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的必行之路。但是怎么协同,特别是协同机制就成为一个值得困惑的问题。(二)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数字化与日常生活的深度融合,带来了新现实,同时也颠覆了人类过去数千年积累的经验和认知。因此此次研究最为直接的理论意义就在于,在数字化的社会背景下,探索新的诈骗犯罪治理转型之路。传统诈骗犯罪的研究整体上是以工业社会中发生的诈骗犯罪为基础的,而电信网络诈骗通常被认为是传统诈骗犯罪的技术变体。再这样的研究背景下,讨论数字化背景下电信网络诈骗的意义就不仅在于完善某一种犯罪的刑法应对,而是重点关注电信网络诈骗在数字化背景下的重要变化,以及这一变化对电信网络诈骗治理机制所带来的创新。此外,在刑法制度下,我国犯罪治理形成了以事件性治理为组织机制的事后回应型模式,而这种模式只能惩治少数已侦破的案件,并不具有预防性,同时对于尚未发现的犯罪暗数力所不及。因此探索协同治理机制下的平台构建与平台综合治理不仅可以回应电信网络治理困境,同时也能为犯罪治理提供新的路径选择。2、现实意义近年来不断发生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不仅给广大人民群众的经济造成巨大损失还对他们的民生幸福产生了严重影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持续高发会极大损害社会公信力,已然成为妨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极大隐患。由于近年来科技飞速发展,网络和智能手机普及范围的不断扩大,电信网络诈骗分子慢慢将作案路线改变,利用边远地区对电信网络诈骗防范意识薄弱,在三四线城市不断作案。虽然公安机关采取了治理措施,取得了一些成效,帮助受害者挽回了部分损失也成功抓获了一批作案者。但是电信网络诈骗形势依然不容乐观,电信网络诈骗依然是全国案发数量最多,造成损失最大的侵犯财产类刑事犯罪之一。因此加大电信网络诈骗治理力度,探索扩大治理路径刻不容缓。目前,仅仅依靠公安部门的单一治理体制在面对电信网络诈骗时越来越显出力不从心。电信网络诈骗治理转型之路必须依靠多部门联动的协同治理机制。深挖协同治理机制有效运作的条件,可以更好的为实现电信网络诈骗综合治理体系建设提供政策参考。由于电信网络诈骗的远距离、非接触性特质,具有很强的“在线性”。与传统的盗窃抢劫不同,电信网络诈骗的“不在场性”使得基于属地管辖的在场化管控失灵。这种在场化的组织管控在面对跨空间的犯罪挑战时,出现力有不逮的现象。现阶段我们正处于数字时代,数字时代的犯罪治理首要面对的就是现实世界与网络世界相融合的新空间,而电信网络诈骗就具有很强的数字化特征。因此组织化调控必须从“在场”向“在线”转型,由“事后控制”向“事前控制”转型,而转型就必须重新探索新的协同机制完善方式,创建更高效,更具有针对性的综合治理机制。(三)文献综述1、国外文献综述欧美地区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就开始对电信网络诈骗这一行为进行了针对研究,对于电信网络诈骗治理机制方面,国外学者大多从实际出发,提出了很多理论观点。对于电信网络诈骗治理机制的建立,国外学者提出了很多不同的见解与思路。通过分析电信网络犯罪中的表现、犯罪主体、动机和其所带来的的威胁可知,电信网络诈骗可以从保护个人隐私、保障信息安全、出台相关法律、建立和完善侦查与预防机制等方面进行治理。因为电信网络诈骗违法成本低但获利大的特点,所以会导致犯罪猖獗,而且会形成黑灰色产业链。有的学者以钓鱼网站作为研究中心,认为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治理,一方面要建立综合防范机制,另一方面也应该督促警务部门加大打击力度。基于电信网络诈骗成因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利用大数据及时分析和监控电信网络诈骗行为,并建立专项立法处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建议形成多部门沟通协调机制,社会共同参与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行为。从电信运营商角度进行分析,通讯工具是电信网络诈骗最常使用的媒介,电信网络诈骗对电信运营商也同样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损失,为阻断电信网络诈骗传播途径,可以同电信运营商建立合作机制,通过电信运营商改进相关技术手段,提前分辩出存在诈骗嫌疑的用户及存在被骗风险的用户,采取相应措施,进而有效降低电信网络诈骗的风险。2、国内文献综述国内对电信网络诈骗治理对策的研究,集中在提高技术手段和建立完善各类协同治理机制方面。首先是提高技术手段,由于电信网络诈骗多为跨境犯罪,所以在应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受害人各类电子信息进行全面提取分析,加大对国内违法技术支持人员的抓捕力度,达到从源头切断犯罪。其次是建立跨境协作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最后是是对于电信网络诈骗的上下游犯罪更要严厉打击,深挖非法出售个人信息源头,加大洗钱犯罪惩处力度,大力压缩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空间。除此之外,还应该通过各种媒体形式积极宣传打击,让其他诈骗集团或即将从事诈骗犯罪的人们,充分认识到电信诈骗的严重惩处力度,营造“不敢骗”的社会氛围。同时建立电信网络诈骗治理联席会议制度,对关联到同一IP地址,手机IMEI地址等的案件进行串并。还要加强改号软件,短信群发软件及网络电话的管理,禁止自然人未经许可销售此类物品。充分落实银行账户和电商平台账户的实名制管理,集中力量进行专项行动,彻底消灭电信网络诈骗工具的销售渠道。针对劝阻效果不理想的情况,还应该构建诈骗说服劝阻机制。第一是构建核心话术机制。通过采用叙事机制来增加受害者参与感与共情力,通过渲染机制建立正向信任联系,通过表达机制来增加群众对反诈宣传的接受度。第二是构建长效的培训机制。倡导和优化“传帮带”机制,落实考核机制,形成完整且具有体系性的长效培训机制。第三是构建持续的动力机制。树立起“以人民为中心的”职业价值观,使其成为提高说服劝阻能力的内生力量。完善制度以保障劝阻成功后,劝阻主体的业绩考核与社会评价的双收益,使其成为提高说服劝阻能力的外源动力。3、文献评述综合当前学术界对电信网络诈骗主体及治理对策的研究来看,主要取得了如下成就,即:国外学者主要是以实用为主,对电信网络诈骗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为解决这一问题的角度出发,关于电信网络诈骗协同治理机制的建设是依据本国国情提出的,鼓励社会承担更多的反诈责任。这对我国电信网络诈骗治理有启发,但是不同国情下的犯罪治理途径,不能直接照搬,必须要融合我国自身国情进行改良创新。但现有文献也存在如下不足,主要表现为:从研究视角上看,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府,警务部门作为治理主体,缺少社会参与的学术积累。对于协同治理机制也只停留在开展联席会议,加强金融企业,通信运营商的参与,并没有对公安部门,金融行业,通信运营商具体协同机制做出深入研究。金融行业,通信行业的基层员工作为反诈治理的第一道防线,但是现有研究却没有对这道防线如何发挥真正作用做出深入探索。现阶段对电信网络诈骗治理机制的研究,还只是过多的关注案发后的组织控制,对如何让金融行业与通信运营商在预防机制建设方面发挥作用未作出深入探讨。为此本研究将从协同治理机制完善入手,聚焦公安机关,金融行业,通信行业之间的系统机制完善,关注基层人员联动力量,让金融行业和通信行业真正发挥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同时从信息共享机制和联合侦查机制方面对电信网络诈骗协同治理机制做出深入研究。(四)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法:本文将对其他城市对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治理措施及案件侦破做法进行比较,研究判断其异同,借鉴先进经验,同时结合泰州市实际情况,探求电信网络诈骗治理工作中所存在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提出更符合实际情况的治理机制。案例研究法:电信网络诈骗现已成为一种社会性问题,想要提出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性的治理机制就必须要结合实际,以免与现实产生偏离。本文将对泰州市目前电信网络诈骗现状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归纳。泰州市是一个地处农牧区的四线城市,经济发展落后,由于早期电信诈骗犯罪多集中在经济发展相对发达的一线城市,因此泰州市人民对电信诈骗了解很少。但随着一二线城市电信网络诈骗治理力度的不断增强,犯罪分子开始瞄准偏远地区城市进行作案,因此泰州市现处于为电信网络诈骗治理起步阶段,但面对的是相对成熟的犯罪组织,具有一定典型性。2、技术路线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相关概念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相关概念理论基础泰州市电信网络诈骗协同治理现状基本情况治理成效绪论泰州市电信网络诈骗协同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协同治理存在的问题存在问题的原因泰州市电信网络诈骗协同治理的对策建议“党政主导+部门联动”,夯实打击治理保障“公安主责+行业协同”,深入推进打防管控“社会共建+全民参与”,构建宣传防范格局结论治理措施图1.1技术路线图一、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一)相关概念界定1、电信网络诈骗2016年9月23日,三高六部联合发布的《关于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罪的通告》,把使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实施诈骗,正式命名为“电信网络诈骗”。历来为各界学者所关注、有关部门对电信网络诈骗的概念界定也各不相同,给出了不同定义。表述虽然稍有差异,但是实质内涵却基本相同。无论它的手段怎样翻新改变,电信网络诈骗是一种新的违法犯罪行为,都要遵循与一般诈骗不同的“非接触性”与“以点对面”两大基本特点。首先是非接触性,也就是行骗者一定是使用电话的、非接触式作案手段,如网络进行诈骗。二是以点对面对,也就是所谓“电信网络诈骗”,就是点对面,受害群体广泛,不特定。2、协同治理协同治理是当代西方民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并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长期以来,西方一直领先。就协同治理概念进行讨论时,不同的学者给以不同的认识,每个概念涉及或强调的要素则各不相同。这些稍有不同的认识,但有两点是一致的:一是政府之外的行动者参与管理;二是是为实现共同目的,各个行动者通力合作。就国内而言,我国学者通常把协同治理等分为协同理论和治理理论两个方面。在蔡延东看来,协同治理理论意味着公共生活过程,构成了一个和谐,有序,有效的公共治理网络。田培杰在《协同治理概念考辨》一文中,溯源追踪协同治理理念,从历史的,多学科的维度梳理了相关的研究,并且着重对比分析国外学者对于协同治理问题的不同认识,对协同治理进行了界定:协同治理就是指政府和企业之间、社会组织或公民和其他利益相关方,为了解决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较形式上采取恰当的交往与决定,并对处理结果负责。这一界定已被国内普遍接受。(二)研究理论基础1、协同治理理论近年来我国有不少学者对此作过研究,形成不同的看法,其中,朱纪华提出,协同治理主体应该是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和公民个人,每个主体都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优势,构成合作高效公共治理格局,一起参与公共管理实践,最终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郁建兴、郑恒峰等人认为,协同治理应由政府牵头,政府为社会参与构建平台并加以维护、尊重并落实社会主体地位。总之,协同治理理论不应理解为“协同理论与治理理论”之间的简单结合。实际上就是把政府、非政府组织,商业、社会单个体,如公民个人,构成了一个开放整体系统,对碎片化资源和工具进行全方位整合,充分利用网络内单个主体各自的优势,彼此良性配合,共同发挥作用,最大程度地发挥协同功能比局部功能更重要,在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共同承担风险,分享成果。2、社会治理理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使得社会领域存在的问题愈发凸显,过去行之有效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手段、管理方法已经难以完全适应。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提出“社会治理”概念,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的要求,提出通过深化改革,创新社会管理,转向社会治理,并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此后,我国学者对社会治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进行了研究:王浦劬认为从广义上讲社会治理等同于国家治理,从狭义上讲社会治理是“五位一体”中的社会领域,不同于国家治理,从这个角度看,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组成部分,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对社会治理的外延作出的划分也证实了这一点。社会治理适用的历史条件是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社会公众对利益表达提出迫切需求的阶段;社会治理追求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强调主体间平等、互动,更加注重社会的自治,各主体共同参与决策与制定政策;社会治理的权力运行是上下权力的平行互动,由各主体共同承担,平等合作。
二、泰州市电信网络诈骗协同治理现状(一)泰州市电信网络诈骗基本情况1、总体犯罪形势泰州市在刑事总体发案、传统“盗抢骗”案件逐年大幅下降的形势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发案数逆势上扬。电信网络诈骗发案累计上涨86.7%,在整个刑事案件中的比重由2017年的6.7%上升为2021年的39.1%,也损失金额逐年成倍增长,已成为影响我市社会治安的“顽疾”。图3.1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的比重2、涉案特点分析本文从泰州市警务综合应用平台、现勘平台(3.0)统计电信网络诈骗立案数、勘查数。(1)从案件总量与涉案金额从近三年(2019—2021年)的立案情况看,2019年全市电诈案件立案1649起,2020年立案2960起,2021年立案5300起。根据警综平台数据,2019年全市电诈案件损失金额6055万元,2020年损失金额1.14亿元,2021年损失金额3.19亿元,同比上升279.8%,日均损失约87万元。可见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体量大逐步增大,涉案金额逐年增高。图3.2案件总量与涉案金额特别是在2021年,全市电诈案件立案5300起、损失3.19亿元,发案、损失均居全省第2。全年共发50万元以上案件27起、百万以上案件15起,同比分别上升68.75%、275%。(2)从案件类型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公安机关在打击电信诈骗工作中发现的诈骗类型已超过50种。通过对2021年全年立案统计分析,泰州市辖区发现的涉及电信诈骗的案件类型已达25种。图3.3案件总量与涉案金额图3.3从具体诈骗手段来分析,刷单返利类1761件,占比28.99%;“杀猪盘”类1315件,占比21.65%;贷款代办信用卡类863张,占14.21%;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552家,占比9.1%;虚假购物服务类286项,占4.7%;冒充领导熟人类273人,占4.5%。上述6类案件共占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83.15%。(3)从受害群体看经对涉案受害人进行统计分析,受害群体不分身份职业,不分城市乡镇,涵盖了10岁-70岁的无业人员、经商人员、公职人员、医生、教师,其中以家庭主妇、年轻待业青年、急需投资创业等群体为主。图3.4受骗群体年龄分布如图3.4所示,其中18—30岁年龄段被骗人数最多,约占被骗总人数的46.9%、造成的损失约占全部损失的41.3%;31—40岁年龄段的次之,约占被骗总人数的29.6%;造成的损失约占全部损失的32%;41—50岁年龄段的位居第三,约占被骗总人数的11.8%;造成的损失约占全部损失的20.6%。(4)从规律特点看一是作案手段智能化。诈骗团伙一般都使用国外即时通信工具,不需要现场操控,就可以在境外遥控实施电话诈骗。即便是公安机关通过技术手段追查到了GOIP窝点,只见设备不见人。数据显示,2021年,85%以上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均是通过QQ、微信实施。二是作案形式集团化。以呼伦贝尔“5.07”专案,该犯罪集团幕后“金主”在境外遥控组织指挥,通过社会闲散人员注册公司,获取营业执照,到银行办理对公账户,开具银行卡、U盾。该犯罪集团以每套1000元报酬整套收购,然后再以每套6000元至11500元不等的价格通过物流快递方式卖给其他违法犯罪分子进行其他犯罪活动。(二)泰州市电信网络诈骗协同治理的措施1、强化公安内部的协同治理这主要是在公安部门内部形成由侦查主业的刑侦大队主导,依托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为工作阵地,在资源、技术、手段、人员上快速整合,注重与网安、情报、技术等警种的协调配合,以期厘清公安内部各警种之间的协同打击体系,与公安的宣传部门合作,开展宣传防范工作。早在2017年9月30日,泰州市就依托市公安局110接警平台,整合公安、通信、银行等部门资源,成立了泰州市反通信网络诈骗中心。但是该中心在因地制宜、节约资源的理念下,实行虚拟化运行模式,不派驻人员集中办公,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进行工作联系。2021年4月,按照人才聚集、手段集成、信息集中的理念,泰州市公安局统筹刑侦、网安、技侦、图侦、出入境、情指、治安、宣传、督查、监管、法制、科通、警保等市局直属部门,按照“刑侦牵头、合成作战”的实战化标准组建了泰州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配置正式民警26人,辅警20人集中办公,并按要求进驻辖区相关金融银行机构、三大通讯运营商的工作人员,推进反诈中心实体化运行。各警种、各部门严格按照责任分工,各司其职、协同配合,切实形成了打击合力、保证了宣传效果。中心下设三个工作专班,分别是基础工作专班(下设止付冻结、宣传防范、线索核查、协外联络、督导考核五个工作组)、分析研判专班(下设网络流、资金流、信息流三个研判小组)、打击处理专班(下设线索落地、专案攻坚、案件侦办、业务指导四个工作组),实行7×24小时常态化工作模式,为全市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提供全方位服务支撑。同时在全省范围内率先推进县级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建立,并严格督导实体化运行。市县两级反诈中心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局面,做到信息互补与资源共享,在打击防范上一体运作、同步推进、无缝衔接,这对打防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起到了很好的作用。2、强化外部主体的协同治理(1)建立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对照国务院、内蒙古自治区建立联席会议的建立精神,泰州市也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市政府主导,公安机关牵头,成员由宣传部、统战部、政法委,市人大法工委,法院、检察院、政府办、发改局、教体局、经信局、司法局、财政局等政府部门,移动、联通、电信三家通信商,全市范围内国有股份制银行和地方商业银行组成。会议主要通报了我市打防管控宣五层面工作现状并进行了成因分析,拟定进一步工作举措;及专项行动中的部门协同。联席会议制度是协作的平台,形成党委政府领导,政府的有关职能部门得到了落实、金融银行机构、通信运营商,网络公司与其他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管理方面密切合作,破除“自扫门前雪”管理,突破多元主体间工作壁垒,在打击治理上形成合力。(2)紧盯关键环节,开展联动打击泰州市依托联席会议,构建公安、通信、网企、金融机构的部门的联合侦查、防范机制,紧盯“两卡”泛滥这一关键环节,常态化联合开展专项治理行动。侦查部门加强与银行、通信部门的合作。积极推进手机实名开卡、银行卡实名立户。挤压“两卡”犯罪空间,重拳打击贩卖境外卡、架设“猫池”和GOIP设备、利用“跑分平台”和虚拟货币洗钱的犯罪团伙,坚决切断犯罪链条。充分运用“警银协作异常开户快速核查”微信群机制,及时通报通知辖区反诈中心民警异常开卡线索,线下审查开卡人。(三)泰州市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协同治理的成效泰州市围绕“控发案、多破案、降损失”的要求,积极落实“厦门会议”精神,增强了群众防范意识,提高了打击违法犯罪质效,加强了涉诈重点人员管控,提升了重点行业领域治理能力,坚决遏制案件高发势头,特别是在2021年取得了明显成效。1、组织推动再上新台阶今年以来,特别是全省第五次联席会议和全省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电视电话会议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打击治理工作,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伍定,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岳剑专门组织召开全市公安机关打击治理推进会,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各级领导指示批示和上级部署,纵深推进打击治理工作。报请泰州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的实施意见》,配套出台了《涉诈重点人员管控工作暂行办法》、《泰州市电信网络诈骗重点地区挂牌整治工作方案》、《泰州市无诈乡镇(街道)、社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责任分工表》,同时将反诈工作纳入“平安泰州市”建设重要事项,由市委政法委牵头组织开展“反电诈·保平安”专项整治行动,建立常态化通报、督导、约谈机制,倒逼责任和措施落实到位。2、侦查打击取得新战果全市刑侦部门坚持以打开路、以打促治,持续开展“百县破案会战”“断卡”“断流”“护旗”等专项行动,精心组织高发类案集群战役,抓金主、铲窝点、打平台、断资金,打击能力得到了不断提升。全市共破获电信网络新型犯罪案件1206起。3、“断卡”行动开辟新战场市反诈中心严格按照全国“断卡”行动总体要求,市联席办会同工信局、通发办、人民银行泰州市中心支行和三大运营商联合开展“断卡”行动。全市共打掉“两卡”违法犯罪团伙68个,抓获犯罪嫌疑人497人。人民银行泰州市中心支行召开党委会议,开展专项检查,先后对8家银行和支付机构进行约谈通报、限期整改,处罚48名直接责任人。4、预警防范实现新突破泰州市反诈中心严格施行365天全年无休、24小时全时在线工作机制,通过网络渗透获取了4台涉诈Server管理员权限,远程固定了大量被害人信息的电子证据,共串并案件225件。清理并上报封堵涉诈APP、涉诈网址共计1278个。集中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反诈宣传活动1168场次,制作反诈警示教育视频45条、推文110篇、小贴士76条,推广下载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110余万人,排名全省第一。各成员单位在各自行业领域内,严格按照“空中轰炸、地面扫楼”宣传模式,持续加大反诈宣传力度,营造“全民反诈”浓厚氛围,进一步提高了群众防骗意识和识骗能力。5、人员管控得以新提升今年以来,市联席办按照“属地管控、控在本地”原则,紧密联系各县(市、区)党委、政府,落实主体责任,强化综合治理,将责任明确到具体区县、具体部门和具体人员,采取超常规措施开展拦截、劝返、吸附等工作,目前共核减缅北涉诈高危人员873人(其中成功劝返窝点人员300人)。按照国务院联席办10月20日全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重点地区党政领导集中约谈会议要求,市联席办先后派出两批公安加党政的专业劝返工作组赴云南边境口岸、双流机场开展拦截劝返工作,现有4名劝返专职人员常住云南边境口岸开展劝返工作,确保全市及各县(市、区)不被国务院联席办、省联席办约谈或挂牌整治。三、泰州市电信网络诈骗协同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一)泰州市电信网络诈骗协同治理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泰州市在电信网络诈骗协同治理上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当前的治理现状来看,在打击治理质效、履行主体责任、协同联动机制、落实治理措施等方面还是存在着薄弱环节以及工作落实不到位的问题。1、治理主体相对单一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是全链条式的犯罪模式,涉及多个行业领域,背后有庞大而复杂的灰色产业市场。目前,在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治理过程中,还主要是依靠公安机关在案发后的侦查打击,缺少多元主体的积极参与,导致治理能力有限,严峻的犯罪形势并未得到有效遏制。由政府主导建立的联席会议制度,其中的联席成员单位在其位,联而不动、协而不同,不履其职、不尽其责。在治理的部分关键环节又缺少社会力量参与。例如,在电子证据的提取分析中缺乏专业科技公司的参与,在防范预警中缺乏互联网企业的参与,在监督管理中缺乏社会力量的参与,在宣传防范也少有文化传媒及社会团体的加入,几乎是公安部门唱“独角戏”的局面。在公安机关内部未树立“一盘棋”协同治理意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侦查打击成了刑侦部门一家之责,其他警种则是漠不关心。面对电信网络诈骗跨区域作案、手段智能化的特征,以及在案件调查中面临的取证难、查证难、落地难等问题,由于缺乏主体内部各要素的协同配合,导致案件侦办陷入“犯罪无边界、侦查有壁垒”的困境。这些问题均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治理主体碎片化的分割现象,造成了协同治理过程中治理主体相对单一化的格局。2、治理过程缺乏协同泰州市积极构建电信网络诈骗协同治理模式,就是为了改变“各扫门前雪”的单一粗放协作思维。但多元主体并没有树立协同治理意识。主要表现为公安机关、金融机构、通信商、互联网企业、基层街道社区以及社会组织之间缺乏协同意识、沟通意识,在治理过程中配合不紧密。在公安内部,刑侦与情报等配合部门缺乏协同,同步上案不够,时常因程序繁琐而贻误战机,甚至在公安机关之间都各自为战,不通信息、不讲协作。例如,在“断卡”行动中,银行、通讯部门对违规开卡的信息并不会实时主动的向公安机关通报共享,而是被动等待公安机关在案侦过程中的主动发现,在联席会议上通报后才进行整改;针对同一人在不同银行违规开卡的情况,银行之间互相信息不通,不能及时共享,及时被预警。在“扫楼”行动中,街道社区、小区物业等部门疏于日常的走访摸排,即使发现了可以情况,也未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通报。3、治理方式运转低效联席会议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治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协同治理平台,但在日常运行中,机制松散,联席部门“联而不动”、公安机关“孤军奋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泰州市联席会议制度在市委市政府的主导建立,由副市长、公安局局长为联席会议总召集人,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公安局。自2020年4月成立至今集中召开联席会议6次,日常工作开展多以下达文件、重点部门单位的单独联系等形式进行,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严峻形势极不适应。联席会议召开的主题基本上是公安机关的情况通报会,会议几乎为固定流程: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进行案情通报—部分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表态发言—联席会议总召集人提工作建议—主要领导讲话。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之间缺乏配合意识,方式方法简单,加之联席会议制度本就是一个临时合作机制,对联席成员单位没有监管权力和惩处措施,导致联席成员在协同联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上成效不显著,未能充分形成治理合力。4、协同责任落实不力公安部门作为电信网络诈骗协同治理的主力军,在警力配置上捉襟见肘,队伍建设上严重滞后。特别是在信息溯源、预警拦截、网络攻防、技术防范等信息化、科技化手段的发展上相对缓慢,造成工作持续乏力。对涉诈前科、高危人员的管理处于失控状态;对滞留境外涉诈人员的劝返工作停滞不前;发展宣传未做到常态化、全域化、精准化,缺乏创新性、趣味性、实效性。通信运营商未严格执行《关于进一步防范和打击通讯信息诈骗工作的实施意见》,疏于业务监管与行业自律。例如,虚拟号段挂靠,物联卡滥发以及“实名制”落实。此外在对透传线路的违法出租、VOIP数据包落地服务,网站域名注册审核以及对涉诈电话、短信、网站的识别、检测、拦截等方面工作的不作为,把关不严谨。同时对疏于企业日常管理与从业人员教育,极易产生行业“内鬼”。金融机构没有严格执行《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规定》的要求,在个人开办账户时,对用户身份、证明资料的审核不严,暗中产生一证多卡、委托代办等现象;对储蓄账户的金融行为缺乏有效监管。例如,在ATM机上进行存取、转账等交易时,只认数字密码而忽视个人电子签名以及人脸识别。特别是金融机构、银监部门对于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机构以及第四方支付机构业务拓展缺乏有效的监管。(二)泰州市电信网络诈骗协同治理存在问题的原因1、协同治理共识不一致当前,党委政府由上至下建立了四级联席会议制度,公安在系统内构建了部、省、市、县上下对应的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以此来实现全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协同治理。然而,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等对治理目标的认知存在偏差,未达成治理共识。共识差异在于以下几个方面。多元主体虽在联席会议制度之列,但对共同治理的参与度不高,因此思想消极、工作被动、配合松散,在工作协同时就会滋生相互推诿,导致在跨部门协作治理出现工作脱节现象。另一方面,该类犯罪多是直接侵害个人的财产权益,而不牵涉到相关部门、单位的切身利益,因此缺乏作为社会主体共同参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治理的意识。特别是涉及诈骗链条上的金融银行机构、通讯运营商以及相关互联网企业等治理主体在协同治理过程中,为确保自身利益不受损失,认为只要做到合法经营,而对于借用本部门提供的相关服务实施的电信网络诈骗行为放任不管。在普通民众看来,电信网络诈骗协同治理属于政府部门职能范围内的事,秉持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因而忽视自身也是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主体,缺乏主动参与多元共治的的意识,更加关注自身利益的得失,导致电信网络诈骗协同治理的内驱力不足。特别是在公安内部也存在共识不一现象。例如纳入到反诈中心的网安部门就认为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应是刑侦部门的职能,出入境则认为自身是一个公安服务部门,不应该参与到电信网络诈骗的治理之中。2、协同治理机制不完善当前,泰州市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仍然持续高发,难以遏制。探其根源是在协同治理的框架下,缺乏相应机制或者既有机制不健全,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没有做到高效协同所致。(1)多元主体间缺乏资源共享机制多维资源共享机制建设是构建协同治理体系的基础。公安、金融银行、通信商、互联网企业等掌握着很多不同类型、不同容量的数据资源,而这其中包含有大量有价值的类案嫌疑人、涉及黑灰产业人员的多维信息。在协同治理过程中,出于维护利益、资源垄断、技术竞争等多方考虑,基本不愿主动互通这些对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极为有用的数据信息,更别说共享了。加之本身没有建立相应的信息共享机制,容易形成了信息壁垒,造成主体分散、信息和数据不对称等问题。例如,通讯商、金融银行、网络平台等机构单位对查询资金、网络、通讯等数据门槛设置过高、查证过程和反馈周期长、手续繁琐、效率低下,严重影响公安机关案侦效率。开展紧急止付时,部分银行机构效率较为迟缓,不能及时止付冻结。(2)治理中协同联动机制不健全在这方面主要表现在公安机关内部以及公、检、法三部门的联动配合上。公安内部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主力是刑侦部门,而刑侦部门掌握的侦查资源却有限,需要技术、网安、情报等多警种的密切配合,共享掌握的数据资源和侦查手段,才能为破案提供了最大的便利。实践中却是各警种因目标考核与职责定位的不同,彼此间协作存在不同程度的侦查壁垒、资源壁垒,严重滞缓了案侦进度。同时公安、检察、法院三部门在信息沟通、协调执法等层面没有建立常态协作机制。在案件诉讼中,对“两高一部”出台的《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法律认识不一,理解存在分歧。在证据认定特别是电子证据的固定形式和认定要求方面过于严格苛刻。例如,由于诈骗团伙中不同人员分工不同,难以在具体案件中认定诈骗的共犯、从犯;由于每个人参与诈骗的时间不同,也难以准确认定每名嫌疑人参与诈骗的数额及罪责;嫌疑人违规开办银行卡用于流转诈骗资金,如果没有查证到案件与银行卡有关联。3、协同治理缺乏法律保障相对于电信网络犯罪的日新月异,我国相关立法整体滞后,始终处于“追赶”状态。相关法律在电信网络诈骗协同治理上的不健全,造成惩处此类犯罪遇到诸多困境。(1)司法定罪量刑处罚较轻,缺乏威慑力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在《刑法》中无独立罪名,其处罚依据是以第266条诈骗罪量刑处罚。电信网络诈骗全链条中的重要环节“黑灰产”从业团伙,目前以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妨害信用卡管理等罪论处,此类犯罪最重的刑事惩罚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这与电信网络诈骗的高发形势、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低投入高回报相比,极易激发犯罪分子的侥幸心理,很多人获释后又开始重操旧业,严重影响公安机关的打击质效。(2)相关法律制度存在有盲区当前,电信网络诈骗已经从“撒网式”向“精准式”逐渐转变。例如,2021年9月,泰州市某连锁健身房破产,作案人从健身房的微信公众号获取客户信息,立即以办理退费为由对正在积极维权的办卡客户实施诈骗,利用其挽回经济损失的急切心理,提高诈骗成功率。在协同治理中,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已经开始施行,但仍存在个人信息的缺乏分类、相关规定落地实施难等不足。此外,对于违规办理银行卡、电话卡,贩卖、出租银行卡、电话卡以及个人通讯账号等违规行为缺少管理制度和法律依据,助长了此类犯罪行为。4、反诈协同宣传效果不佳当前,全面广泛的反诈宣传并没有对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形成有力阻击,陷入了越宣传、越被骗的尴尬局面。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未形成全社会宣传格局。联席会议制度没有发挥自身优势,构建协同宣传的防范格局。各联席成员对反诈宣传敷衍应付,工作走过场,只注重形式,不关注宣传效果。部分社会行业、团体单位也没有牢固树立“反诈宣传、人人有责”的意识,对宣传工作缺乏积极性。因此在反诈宣传的活动组织和实施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多是公安部门独“撑”宣传一面。二是宣传缺乏精准度。更多的是广域下的“大水漫灌”,往往通过发放宣传单、张贴横幅等单一传统宣传方式,为了宣传而宣传。没有深入分析受害群体特殊规律、人格特质和受害心理,针对易受骗高危人群开展针对性宣传。对具体的“刷单”“杀猪盘”“杀鱼盘”等作案手法未向群众详细解释,预防措施不明了就一句“不转账”,“边宣传、边发案,边提醒、边受骗”的情况仍在发生。特别是公安机关与金融部门的紧急支付功能宣传不到位,造成受害人在遭受诈骗后未第一时间报警止付。三是宣传未与时俱进。互联网诈骗手法不断翻新,模式持续升级,宣传民警未对诈骗新动态及时掌握,有效梳理,不能及时更新反诈知识。宣传的内容形式“模板化”,宣传视频、宣传术语是“广而告之”,言辞生硬刻板,趣味性不高,难以调动人民群众阅读的兴趣。造成未遭遇电诈的群众对反诈宣传不屑一顾,正在遭遇电诈的深陷圈套、深信不疑。四、泰州市电信网络诈骗协同治理的对策建议打击和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要以党委政府为统领,秉承协同治理理念,在联席会议的支持下、反诈中心构成了一个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局面,通过信息高度共享,达到高效协作的目的,并且积极发动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形成强烈反诈氛围。(一)“党政主导+部门联动”,夯实打击治理保障1、构建党政主导的协同治理格局一是明确党委政府主导地位。泰州市委、市政府要将预防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作为全市党政工程来抓,纳入“平安泰州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有效构建“党政主导部门联动、政法主责行业协同、社会共建全民参与”的整体工作体系,才能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打赢这场反电信网络诈骗的人民战争。二是强化协同治理共识统一。要确立严打电诈犯罪,维护公共利益的治理目标。只有统一明确的治理目标,政府部门、金融机构、通信商、社会民众才能思想同心、行动同步,知责于心、践责于行。同时要在共同目标的导向,多元治理主体要理性认识彼此,强化合作,依规办事,增进彼此之间的信任与理解。作为主导者的政府,要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引导社会、个人主动参与治理,力争营造政府、社会、民众共治电信网络诈骗的良好局面。2、完善部门联动的联席会议机制一是建构多元主体协同格局。目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链条十分齐全,涉及多个部门,从犯罪形势的发展看,适当扩大联席会议的组成人员。例如对于个人信息泄露较为严重的学校,医院和快递等领域可以把教育和卫生等、邮政和其他部门被列为会员。此外,基于治理中多元主体的需求,大数据资源的掌握可进行大胆的尝试、与云服务有关的企业公司被接纳为联席办成员,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以支持其他联席成员单位的反诈工作,还可以使联席办的各项决议更加便于在具体业务上得到执行。二是明确治理主体职能定位。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切实履行联席会议制度规定的工作职责,严格落实规定任务。例如市场监管局,要负责对全市范围内管理对象的宣传工作;配合公安局开展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黑灰产业链”排查整治行动,对一人多户、一址多户的注册公司进行重点审查,对涉及有关非法经营的违法行为,依法依规快速查处或撤销。教育部门要牵头抓好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学生的防骗宣传教育,确保教育系统宣传教育全覆盖、电信网络诈骗“零发案”。3、落实行业部门的协同治理责任明确落实责任主体。为防止涉诈重点人员漏管失控局面发生,要依托联席会议机制,落实乡镇(街道)属地责任,明确各乡镇(街道)党委政府是涉诈人员摸排管控工作的责任主体,建立基础摸排、人员管控、情况报告等机制,摸排外流人员,劝返窝点人员,管控回流人员,关注前科人员,宣传防范知识,及时掌握各类异动。加强基础核查管控。乡镇(街道)要与辖区派出所加强工作联动,依靠村社干部、治保主任、治安联防队员、专(兼)职网格员等力量,压紧压实摸排、劝返、管控三个流程工作责任,对辖区涉诈高危、前科等重点人员逐一见面走访、逐户上门宣传,完善信息采集,实现宣传管控全覆盖。定期回访,加大跟踪管控力度。主动帮助重点人员回归正常生活和解决就业等问题,防止二次回流。注重前端人员排查。发挥村(社)干部熟悉情况的优势,排查本地出境人员、特别是可能偷渡出境人员的信息,结合公安大数据,掌握出入境时间、事由、位置、联系方式等信息,逐一登记造册,奠定劝返基础。对摸排出的滞留境外、特别是缅北地区人员,实行专人对接联系,会同村(社)干部做其本人和家属的工作。采取冻结资金、注销户口、严格政审、列入失信以及停发各类政策补助等强硬手段,规劝其通过正规渠道入境。规范缅北回流人员审查工作流程,查证犯罪事实,采集生物信息,落实日常走访,掌握异常动态,坚决防止再次外流出境作案。(二)“公安主责+行业协同”,深入推进打防管控公安部门作为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主力军,要切实强化主责意识,保持高压打击态势,形成有力震慑。树立协同治理理念,加强公安内部警种之间、与其他相关行业单位之间的联动,形成打防管控的工作合力,在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打击治理上进行拓展延伸,逐步探索打击新路径。1、树牢主责意识,严打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一是坚持公安主责,强化侦查打击职能。公安机关坚持“以打开路,以打促防”的策略,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按照“破一案、带一串、端一锅、打一伙”的原则,聚焦“杀猪盘”“兼职刷单”“网络贷款”等高发类案,按照“规模化、全链条”打击思路,集中资源、集中警力、集中攻坚,推进“云剑”专项行动、百万以上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集中攻坚。主要领导亲自研究,分管领导靠前指挥,以反诈中心为主阵地,综合运用技术手段,网上控、落地查,以快制快,全力开展案件侦破工作。二是强化合成作战,构建立体打击模式。坚持以“大整合、高共享、深应用”的建设理念,在市级反诈中心的基础上组建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合成作战中心,刑侦部门主抓,网安、技侦、治安、出入境等警种部门合成作战,大幅提升反诈中心运行质效,实现了打击电诈犯罪的精准高效。加强外部合成。强化警银协作,在第三方支付机构设立涉案账户绿色查询通道,简化调证程序与减少审核手续,确保每一起案件发生后都能够开展查询冻结,实现以快制快。强化警企合作,特别是要深化与APP封装公司、客服公司以及小众的通联软件公司的合作,建立涉案信息的快速调证机制,分享数据资源,开展大数据比对分析。2、做实反诈中心,全面支撑引领实战目前,泰州市县两级公安机关均已建成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并实质化运转,要在此基础上持续做强做实,全方位支撑服务打击电诈实战。一是做实反诈中心。进一步补齐配强反诈中心工作人员,做实(基础工作专班、研判分析专班、专案打击专班)“三个专班”,改变空挂专班、以合成作战代替反诈中心等错误做法。积极协调网安、技侦在反诈中心设立专业工作站,引入通信、金融等部门专业人员入驻反诈中心,实行合署办公。基于电信网络诈骗的科技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反诈中心应坚持以专业打职业,与专业科技公司合作,协调安排技术人员入驻,配合公安机关做好预警劝阻、追踪溯源、侦查打击等工作。进一步完善反诈中心各项工作制度,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职责,积极探索流程化、规范化工作机制,完善“接警、止损、初查、研判”的工作模式,提高打击效能。二是做强专业反诈队伍。要以反诈中心为练兵平台,“以战代训”“战训合一”,边办案、边学习、边破案、边培训,在实战中培养一批具有互联网思维、在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信息研判、外线侦查等方面的专业型人才。要强化专题培训,邀请专家授课,围绕云觅、云镜、云捕等专业工具使用,以及虚实转换、同环境侦查、团伙拓展、技术依托落查等专业研判技术,为各级研判民警辅导授课,切实提高全警在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方面的专业侦查水平。3、完善协同联动机制,形成治理合力一是公安、检察、法院之间建立联席工作机制,每季度至少召开1次法律适用协商会,解决对电信网络诈骗及相关黑灰产业犯罪的法律适用分歧,统一认知标准与执法思想。对疑难案件复杂或者新型案件,及时沟通讨论,形成执法共识。对案情复杂、影响重大的案件,检察、法院要提前介入、引导取证,全面、动态了解侦查取证情况,全程跟踪指导案件侦办工作,为案件成功办理提供法律支撑。二是公安机关要依托联席会议与金融部门、通讯行业、互联网企业加强沟通联络,建立常态协作机制。例如,与银行之间的涉案账户快速查询、紧急止付和快速冻结工作机制;与互联网企业之间的涉诈APP、域名的调证机制。同时简化调证查询手续、快速反馈查证过程。4、做强科技支撑,加强技术反制一是事前强化技术研判。要建好公安大数据资源库,通过警务大数据和电信网络大数据,研判梳理发案规律和作案特点,依托“E治采”反诈平台、反诈劝阻电话“96110”超前布置拦截预警措施,指导各地和有关部门开展防范宣传。对非官方上架APP下载链接及相关域名开展审核工作,及时标记封堵,并推送国家反诈中心APP开展预警提示。二是事中强化劝阻反制。按照“秒级反应,分钟止付”的工作目标,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不断升级完善依托“公安部电信诈骗案件侦办平台”精准劝阻、预警拦截软件,盯住“添加好友、引流入群、下载APP、引导小额转账”等关键节点,及时扩展更新诈骗热词、手机通话标记、来电高危地域等信息,高效分析出疑似或高危电话、短信、网址,开展拦截,全面构建一站式攻防打击体系。三是事后强化侦控取证。不断健全完善自身电子证据侦查手段,比如电子物证鉴定技术、数据分析查控技术等,确保有效应对电信网络诈骗手段、技术的升级,注重围绕实施犯罪产生的资金流、信息流、网络流等开展侦查取证,形成完整证据链条,服务打击抓捕。(三)“社会共建+全民参与”,构建宣传防范格局电信网络诈骗是可防性犯罪,做好宣传防范,有效提升全社会、全民的反诈意识与防骗能力是预防电信诈骗违法犯罪的最重要防线,也是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治本之策。1、强化源头防控,营造多元化宣传格局把宣传防范作为电信网络诈骗源头治理的重要举措,营造多元化宣传格局,发挥社会整体力量,努力构建“全社会反诈”的宣传防范格局。一是构建多元宣传主体。协同治理理论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多元性的主体,要求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以及社会公众广泛协同,形成“反诈宣传,人人有责”的思想,建立持续有效的合作关系,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宣传格局,在相互协调和共同努力中做好电信网络诈骗的宣传防范。联席会议的部门和单位要牵头抓好管辖范围内的防骗宣传教育,积极推广熊猫反诈、国家反诈中心APP等小程序,确保宣传教育全覆盖。公安部门要紧跟发展趋势,动态解析诈骗手法,准确分析犯罪规律,剖析受害心理特征,从专业角度、用受众语言,统一制定宣传防范文案。乡镇、街道要落实专职反诈人员,依托社区网格化管理,开展常态化宣传。教育部门要把开设防骗微课堂作为各级各类学校安全课的重要内容,确保职能范围内的教师、学生电信网络诈骗“零发案”。电信网络诈骗的受害对象涉及社会各个年龄段、各个行业、各个部门群众,公安部门的强力打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遏制案件高发,但要实现治理的长效任重道远。因此要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积极性、自觉性,使其主动参与到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宣传防范中。二是加强宣传制度建设。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原则,建立党委政府主导,公安反诈中心牵头,社会各界、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反诈宣传防范机制。围绕打击治理工作要求和辖区发案总体形势,建立“年目标、季策划、月主题、周活动、天天见”的宣传机制。将反诈宣传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机结合,会同政法委开展“无诈社区”“无诈单位”“无诈企业”“无诈校园”等系列创建活动,激发行业治理和基层自治活力,构建社会化反诈系统工程。同时要发现、挖掘一批策划谋略、视频剪辑、文字加工、图片修饰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建设一支业务精、能力强的电信网络诈骗宣传队伍,以自媒体的专业方式,以群众的关注视角,以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工作特点,努力把新媒体平台下的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工作质效发挥极致。2、围绕“三个重点”,做实精准防范公安机关要厚植“防范与打击同等重要”工作理念,紧密围绕“三个重点”为宣传主阵地,靶向发力、抓大放小,旨在提升宣传质效。一是围绕重点诈骗手法。公安机关应针对辖区阶段性高发的、典型的诈骗手法,精简小区内海报与横幅的内容,采取放大字体、重复标语等方式让宣传内容简单醒目又吸睛,既能够产生震慑作用,又能让小区住户无意识间获取到这些关键信息,如果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了同类骗局,则会在潜意识里产生抵触情绪。二是围绕辖区重点单位。针对教育部门、卫生系统、购物广场等易受骗行业部门,要重点关注,多渠道提升识别诈骗、拒绝诈骗、防范诈骗的能力。例如,而据统计,2021年全市共有310起电诈案件的受害人为在校学生或老师。因此,提升教师与学生的反诈防范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公安机关以“警校联动”为抓手,加强与学校保卫处的交流合作,以身边案例进行警示教育,定期组织防诈骗宣讲、专题知识讲座、法律法规知识科普等宣传引导活动,共同建设好高校园区对于电信诈骗的防范体系。三是围绕重点被害人群。电信诈骗通过广撒网的方式获取受骗对象,因而被侵害的群体也呈现出一定的广泛性,但普遍的广泛性下也暗藏着特殊的固定群体。通过分析,高危受骗群体主要有以下几个标签:女性人群、中青年人群、低教育人群、无固定工作人群等,而他们共通特点是生活、工作圈子相对狭窄,社会接触面较窄。面临这一特殊群体的困局,公安部门要以“一标三实”数据为支撑,通过分析筛选,形成点对点宣传名单,联合社区居委会、村委会、警务室等基层机构,定期进行电话宣传或入户防范教育。3、弘扬正确的社会价值观诈骗分子实施诈骗的目的为了骗钱,因为电信网络诈骗成本低、见效快,按照“剧本”操作就能轻易的不劳而获。受害人自私、自负、贪心、懦弱的负面性格,很容易被诈骗分子所利用,成为诈骗的实施对象。例如,诱惑型诈骗利用了人的自私性格,胁迫型诈骗利用了被害对象的这种懦弱心理。因此应在打击治理、宣传防范的基础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内容,在全社会加强道德教育、职业教育、法制教育,弘扬仁爱、明志、持节、诚信、勤俭等传统美德。通过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教育,不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克服性格弱点,树立正确的“三观”,增强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避免误入人生歧途;增强抵御电信诈骗的能力,避免掉入诈骗陷阱。结论如今,电信网络诈骗在全国范围内仍然以年均30%的比率复合增长。在全国公安机关打击中、在综合治理浪潮下,仍有一些人受到暴利的驱使,选择孤注一掷,远赴异国,短暂偃旗息鼓之后,还将有更多复杂诈骗形式回归。本文剖析目前泰州市公安机关打击和治理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网页设计师设计响应式网站提升用户体验
- 建筑行业助理职位描述
- 班级传统节日庆祝活动计划
- 网箱抗裂性能研究-洞察分析
- 动物王国奇遇记观后感
- 不动产抵押贷款合同
- 场地租用合同范本
- 水上乐园行业保安工作总结
- 阴道肿瘤疾病经济负担比较-洞察分析
- 网络诽谤法律应对-洞察分析
-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管控研究》
- 餐饮业环境保护管理方案
- 食品安全分享
- 矿山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 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WPS Office高级应用与设计试题及答案指导(2025年)
- 造价框架协议合同范例
- 糖尿病肢端坏疽
- 《创伤失血性休克中国急诊专家共识(2023)》解读课件
- 小学六年级数学100道题解分数方程
- YY 0838-2021 微波热凝设备
- 通信机房蓄电池放电试验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