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邮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5/06/00/wKhkGWd3leyADrCMAAHKKAqLIoI691.jpg)
![江苏省高邮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5/06/00/wKhkGWd3leyADrCMAAHKKAqLIoI6912.jpg)
![江苏省高邮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5/06/00/wKhkGWd3leyADrCMAAHKKAqLIoI6913.jpg)
![江苏省高邮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5/06/00/wKhkGWd3leyADrCMAAHKKAqLIoI6914.jpg)
![江苏省高邮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5/06/00/wKhkGWd3leyADrCMAAHKKAqLIoI691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九年级化学可能用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u-64I-127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我国提出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体现了大国担当。“碳中和”中的“碳”是指A.碳单质 B.碳元素 C.二氧化碳 D.含碳物质【答案】C【解析】【详解】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碳中和”中的“碳”是指二氧化碳。故选C。2.无锡留青竹刻是无锡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下列制作步骤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采伐竹材 B.旺火煮青 C.晾晒阴干 D.留青雕刻【答案】B【解析】【详解】A.采伐竹材改变形状,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正确;B.旺火煮青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C.晾晒阴干只是水分蒸发,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正确;D.留青雕刻只是改变形状,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正确。故选:B。3.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氧气 B.铁 C.干冰 D.氯化钠【答案】D【解析】【详解】A、氧气由氧分子构成,错误;B、铁由铁原子构成,错误;C、干冰固体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错误;D、氯化钠由钠离子与氯离子构成,正确。故选D。4.“安全重于泰山”。以下应张贴在“防火”场所的标志是A. B. C. D.【答案】A【解析】【详解】A、是防火标识,符合题意;B、是循环利用标识,不符合题意;C、是节能标识,不符合题意;D、是节约用水标识,不符合题意;故选A。5.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垃圾分类回收 B.焚烧作物秸秆C.公共交通出行 D.合理使用农药【答案】B【解析】【详解】A、垃圾分类回收,可节约资源,且保护环境,该选项做法符合这一主题,不符合题意;B、焚烧作物秸秆,会污染环境,该选项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符合题意;C、公共交通出行,能减少污染,该选项做法符合这一主题,不符合题意;D、合理使用农药,既能增加粮食产量,又能减少污染,该选项做法符合这一主题,不符合题意。故选B。6.核聚变的原料氘原子()和氚原子()统称氢元素,是因为它们的原子具有相同的A.质子数 B.中子数 C.相对原子质量 D.最外层电子数【答案】A【解析】【详解】A、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该选项符合题意;B、氘原子和氚原子的中子数不同,中子数不决定元素的种类,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由于两种原子的中子数不同,相对原子质量也不同,相对原子质量不决定元素的种类,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两种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不决定元素的种类,是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7.下列气体中,有毒的是A.N2 B.O2 C.CO D.CO2【答案】C【解析】【详解】A、N2为空气的主要成分,无毒,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O2为空气的主要成分,无毒,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CO有毒,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严重时危及生命,故选项符合题意;D、CO2为空气的成分之一,本身没有毒性,但空气中含量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8.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具有可燃性 B.鱼在水中生存,说明水中含有氧原子C.液氧与氧气化学性质相同 D.过氧化氢中含有氧分子【答案】C【解析】【详解】A、氧气具有助燃性,没有可燃性,错误;B、鱼在水中生存,说明水中含有氧气,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水中含有氧分子,错误;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液氧和氧气都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所以液氧和氧气的化学性质相同,正确;D、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不含有氧分子,错误。故选C。9.下列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 B.C. D.【答案】B【解析】【分析】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反应。【详解】A、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错误;B、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正确;C、该反应的反应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错误;D、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错误。故选B。10.氮化镁(Mg3N2)是高强度钢冶炼的添加剂。若保存不当,氮化镁(Mg3N2)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Mg(OH)2】和一种气体,这种气体是A.O2 B.NH3 C.H2 D.SO2【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Mg、O、H、N,生成物中含Mg、O、H,故生成物中还应含氮元素,氧气、氢气、二氧化硫中均不含氮元素,故生成的气体是氨气。故选B。11.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认识,错误的是A.金属均能与酸反应产生H2 B.铁生锈是将单质铁转化为铁的化合物C.铁制品表面的油膜可以防锈 D.生铁炼钢就是降低生铁中的含碳量【答案】A【解析】【详解】A、活泼金属能与酸反应产生H2,不活泼金属不能与酸反应产生H2,故选项说法错误;B、铁生锈是将单质铁转化为铁的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C、铁制品表面的油膜可以防锈,故选项说法正确;D、生铁炼钢就是降低生铁中的含碳量,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12.某外控型食品保鲜剂以淀粉、二氧化硅(SiO2)为载体,吸附酒精制作而成。保鲜原理是酒精缓慢挥发,在食品周围形成气体保护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硅属于氧化物B.起保鲜作用的物质是酒精C.该保鲜剂不能与明火接触D.酒精挥发时分子体积变大【答案】D【解析】【详解】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二氧化硅是由氧元素和硅元素组成的,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正确;B、某外控型食品保鲜剂以淀粉、二氧化硅(SiO2)为载体,吸附酒精制作而成,保鲜原理是酒精缓慢挥发,在食品周围形成一定浓度的气体保护层,起保鲜作用的物质是酒精,故选项说法正确;C、酒精具有可燃性,属于易燃物,该保鲜剂不能与明火接触,故选项说法正确;D、酒精挥发,酒精由液体变为气体,酒精分子没有发生改变,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13.下图为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常存在的化学反应,其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2:1 B.反应中共有6种物质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数目都不变 D.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都不变【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微观过程可知,该反应中有1个“”没有参加反应,实际参加反应的微观过程为:;【详解】A、根据该反应实际参加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知,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1,错误;B、根据该反应实际参加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知,反应共有4个不同的分子,反应中共有4种物质,错误;C、根据该反应实际参加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知,分子种类发生改变,错误;D、根据该反应实际参加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都不变,正确。故选D。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降温后一定会析出晶体B.用汽油和洗洁精除去油污的原理一定不同C.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溶液温度一定升高D.同一温度下,同一溶质的饱和水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水溶液浓【答案】A【解析】【详解】A、饱和溶液降温后不一定会析出晶体,如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降温后不会析出晶体,故选项说法错误;B、汽油除油污是溶解油污,洗洁精除油污是乳化油污,所以用汽油和洗洁精除去油污的原理一定不同,故选项说法正确;C、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热量,溶液温度一定升高,故选项说法正确;D、同一温度下,同一溶质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15.在“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取用粗盐 B.溶解粗盐C.过滤粗盐水 D.蒸干滤液【答案】C【解析】【详解】A、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瓶塞要倒放,应用药匙取用,不能用手接触药品,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故A不正确;B、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不能用量筒溶解固体,故B不正确;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故C正确;D、蒸发操作应用蒸发皿进行完成,故A不正确。故选C。16.75%的乙醇(C2H5OH)溶液常用作消毒剂。下列关于乙醇的说法正确的是A.乙醇中含4种元素 B.相对分子质量为46gC.1个乙醇分子中含有9个原子 D.氢、氧元素质量比为6:1【答案】C【解析】【详解】A、由乙醇的化学式可知,乙醇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错误;B、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常常省略不写,错误;C、由乙醇的化学式可知,1个乙醇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则1个乙醇分子中含有2+6+1=9个原子,正确;D、由乙醇的化学式可知,乙醇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1×6):16=3:8,错误。故选C。17.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铜具有导热性,可用于制电线 B.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C.氮气难溶于水,可用于食品防腐 D.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作润滑剂【答案】B【解析】【详解】A、铜可以用作制作导线,是由于铜具有导电性,不是由于铜具有导热性,错误;B、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可用作气体燃料,正确;C、氮气可用于食品防腐是由于常温下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是由于难溶于水,错误;D、石墨可用作润滑剂,是由于石墨具有滑腻性,不是由于石墨具有导电性,错误。故选B。18.下列实验设计无法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灼热的CuO除去CO2中的少量COB.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氧气和氮气C.用酒精和水混合验证微粒之间有空隙D.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蒸馏水与食盐水【答案】D【解析】【详解】A、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能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故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B、氧气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氮气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C、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可以说明分子间有空隙,故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D、蒸馏水与食盐水都是无色无气味的液体,不能鉴别,故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D。19.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NO3的溶解度比氯化钠小B.NaCl和KNO3均属于难溶物质C.将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D.常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除去KNO3中少量的NaCl【答案】D【解析】【详解】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选项说法错误;B、NaCl和KNO3都易溶于水,不属于难溶物质,故选项说法错误;C、将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溶解度增大,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D、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KNO3中少量的NaCl,可以通过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除去氯化钠,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20.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实验装置探究Ce-MnOx催化空气氧化CO的效率。其实验步骤为:①将0.28gCO与一定量空气混合,得到CO质量分数约为1%的气体样品;②调节管式炉温度至120℃,按一定流速通入气体样品;③通入全部的气体样品后,继续向装置内通入一段时间氮气;④最终测得U形管内生成I2的质量为0.2032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已知:NaOH溶液可以吸收CO2,不吸收CO;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用于干燥气体,不吸收CO2与CO;;CO被催化氧化生成CO2。CO被催化氧化的百分率=A.装置C的作用是为了证明CO被催化氧化生成CO2B.CO被催化氧化的百分率为60%C.若未通入氮气,CO被催化氧化的百分率偏小D.若无装置A,对CO被催化氧化的百分率无影响【答案】C【解析】【详解】A、CO被空气中氧气氧化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能证明CO被空气中氧气氧化的现象是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装置C的作用是为了证明CO被催化氧化生成CO2,故选项说法正确;B、设与I2O5反应的一氧化碳的质量为xx=0.112g则被氧气氧化的一氧化碳质量为0.28g-0.1124g=0.168g,故CO被催化氧化的百分率为:,故选项说法正确;C、若未通入氮气,部分一氧化碳存在于装置中,导致F中生成I2的质量偏小,则剩余的一氧化碳质量偏小,则被氧化的一氧化碳质量偏大,故若未通入氮气,CO被催化氧化的百分率偏大,故选项说法错误;D、氢氧化钠是为了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若无装置A,对CO被催化氧化的百分率无影响,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非选择题21.“神舟17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圆满成功,承载着中华民族百年飞天梦更进一步!(1)航天员头盔面窗两层之间充有高纯氮气,工业上可利用氮气和氧气的______不同分离出氮气。舱外航天服硬体部分采用铝合金材料,铝合金的硬度比纯铝_______(填“大”或“小”)。(2)太阳能电池板需要使用铝合金箔片,铝合金能加工成箔片是利用了金属的______性。(3)太空舱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水的电解,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太空舱中的“人造空气”与我们身边的空气成分含量基本相同,则“人造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_。(4)长期驻留太空舱会导致航天员肌肉萎缩、骨钙丢失,可在航天食品中添加____(填字母)来预防骨质疏松。a.KIO3b.C12H22O14Cac.FeC6H6O7(5)长征2F型火箭使用推进剂为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标出四氧化二氮(N2O4)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6)太空舱使用锂电池。Li可以通过A1与Li2O在高温下反应得到,同时生成氧化铝,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答案】21.①.沸点②.大22.延展性23.①.②.21%##24.b25.26.【解析】【小问1详解】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氮气,铝合金的硬度比纯铝大;【小问2详解】物体在外力作用下能延伸成细丝而不断裂的性质叫延性;在外力(锤击或滚轧)作用能碾成薄片而不破裂的性质叫展性,铝合金能加工成箔片是利用了金属的延展性;【小问3详解】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人造空气”与我们身边的空气成分含量基本相同,则“人造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或1/5;【小问4详解】钙能预防骨质疏松,根据化学式可知,C12H22O14Ca中含有钙元素,因此在食品中添加C12H22O14Ca来预防骨质疏松,故选:b;【小问5详解】四氧化二氮(N2O4)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2x+(-2)×4=0,解得x=+4,故四氧化二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可表示为:;【小问6详解】A铝与氧化锂在高温下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氧化铝和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扬州依水而建、缘水而兴、因水而美。(1)电解水可以得到H2和O2,H2在O2中燃烧可以生成水,这两个实验说明水是由__(填元素符号)组成的,其理论依据是____。(2)图-1实验开始前,向电解器中加水前,电解器玻璃管a、b两端的活塞应____(填“打开”或“关闭”);图-1实验中,接通直流电源后,观察到两个电极上均有气泡产生,且玻璃管_____(填“a”或“b”)中产生气泡速率较快,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b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______。(3)电解水过程中,为了促进水的分解,必须施加超电压。同时,较高的电压会产生大量的气泡,影响气体体积的观测。在室温下,改变直流电压进行实验,数据如图-2所示。当电源电压为0-1.5V时,无法产生气体的原因是_____。依据图-2分析,使用__V直流电压作为电源最为合适。(4)氯化钠溶于水,难溶于植物油;氯化钠在热水中溶解的质量比在等质量的冷水中溶解的质量大,这说明物质的溶解能力与____和___有关。(5)下面是两种海水淡化的原理示意图。①图-3中,加压后钠离子、镁离子等不能通过反渗透膜,镁离子的符号是_____。②图-4中,海水蒸发冷凝得到淡水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_____(填序号)。a.分子的质量b.分子的种类c.分子的间隔【答案】(1)①.H、O②.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2)①.打开②.a③.2:1(3)①.没有达到分解所需要的最低电压②.8.5-9.5(4)①.溶剂的种类##溶剂的性质②.温度(5)①.Mg2+②.ab【解析】【小问1详解】电解水可以得到H2和O2,H2在O2中燃烧可以生成水,氢气和氧气分别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这两个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其理论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或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小问2详解】图-1实验开始前,向电解器中加水前,电解器玻璃管a、b两端的活塞应打开,由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可知,接通直流电源后,观察到两个电极上均有气泡产生,且玻璃管a中产生气泡速率较快,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b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小问3详解】当电源电压为0-1.5V时,无法产生气体的原因是没有达到分解所需要的最低电压;依据图-2分析,使用8.5-9.5V直流电压时产生的速率最快,9.5V以上速率会减慢,因此8.5-9.5V作为电源最为合适;【小问4详解】氯化钠溶于水,难溶于植物油,说明物质的溶解能力与溶剂的种类或溶剂的性质有关,氯化钠在热水中溶解的质量比在等质量的冷水中溶解的质量大,说明物质的溶解能力与温度有关;【小问5详解】镁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2,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镁离子,符号是Mg2+;海水蒸发冷凝得到淡水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分子的质量、分子的种类不发生变化,但是分子的间隔发生了变化,故选:ab。23.二氧化碳、甲烷的捕集与利用对环境和能源具有重要意义。(1)捕集燃煤电厂烟气(含有CO2、N2、O2及H2O)中的CO2,并将其甲烷化的流程如下。【资料卡片】a、MEA水溶液低温可吸收CO2,升高温度可解吸CO2。b、恒温流化床反应器出口温度高。①“吸收塔”中电厂烟气从塔底通入,MEA水溶液从塔顶喷淋。这样操作的优点是____,“解吸塔”实现CO2解吸的操作是____。②“设备A”可实现CH4和H2O分离,方法是_____。③CO2甲烷化的反应中,氢气与甲烷的质量比等于_____。(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甲烷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3)甲烷转化为合成气(H2和CO)的一种原理如图-1所示:①反应器I、Ⅱ中元素化合价一直未发生变化的是____。②反应器Ⅱ中化学方程式为____。③整个流程中,理论上消耗16g甲烷,共可得到氢气的质量为____g:【答案】(1)①.增大接触面积,使其反应更快更充分②.升高温度③.降温使水液化④.1:2(2)①.25%②.(3)①.O##氧②.③.6【解析】【小问1详解】①将MEA水溶液从塔顶喷淋,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由于升高温度可解吸CO2,则“解吸塔”实现CO2解吸的操作是升高温度;②降低温度,可将水液化,从而分离甲烷和水;③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烷和水,方程式为:,氢气和甲烷的质量比为:8:16=1:2;【小问2详解】甲烷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小问3详解】①反应器Ⅰ中,在加热300℃的条件下,H2O和Zn反应生成H2和ZnO,反应器Ⅱ中,ZnO和CH4在加热500℃的条件下反应生成Zn、H2、CO,反应器Ⅰ、Ⅱ中元素化合价一直未发生变化的是氧元素;②反应器Ⅱ中反应物是CH4、ZnO,生成物是H2、CO、Zn,反应条件是加热500℃,反应方程式为:;③总反应方程式为:,设可制得氢气的质量为x共可得到氢气的质量为6g。24.某小组以“探秘温室气体的温室效应”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任务一】实验室制取CO2(1)为制取CO2,需将100g36%的浓盐酸稀释至9%,所加蒸馏水(密度为1g/mL)的体积为____mL,若量取蒸馏水时仰视量筒读数,所得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___(填“>”“<”或“=”)9%。(2)仪器A的名称是____,组装一套可控制反应速率的发生装置,应从图中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实验室常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检验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任务二】建构温室效应的认知模型蔬菜温室大棚内温度过高,导致农民中暑;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那么这些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已知:a、温度越高的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的波长越短;b、蔬菜大棚的塑料膜可以穿透短波辐射,但会阻碍、反射长波辐射;c、温室气体在地球表面的作用类似于蔬菜温室大棚。(3)太阳发出的是短波辐射,能够穿透大棚的塑料膜,让菜地变热;变热的菜地会发出长波辐射。请在图-1中尝试画出导致地球温室效应的光路模型___。【任务三】设计实验验证CO2的温室效应用太阳作为红外辐射源,把手机和热成像仪固定在三脚架上,对准太阳,让太阳在热成像的画面中心,实验装置示意图-2如下,热成像测量太阳中心点经装有不同种类气体的玻璃瓶测得阻挡后的辐射量数据如表格所示:实验编号气体种类测得阻挡后的辐射量数据/℃1空气82.62CO264.03O281.6(4)根据设计的对照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当玻璃瓶里是_____气体时,长波辐射被削弱了很多,说明该气体是温室气体。(5)为了增加实验的严谨性,除了控制气体的湿度要一样外,还需控制的因素可能有_____,____(任答2点,合理即可)。(6)依据图-2装置,设计实验证明水蒸气也是一种温室气体,方案为_____。【答案】24.①.300②.<25.①.锥形瓶②.ADG③.④.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集气瓶口、木条熄灭,则已收集满26.27.二氧化碳##CO228.①.气体的温度等(合理即可)②.气体的厚度或瓶壁的厚度或红外辐射源距扁玻璃瓶的距离等(合理即可)29.其他条件相同时,比较干燥空气、湿润空气,测得阻挡后的辐射量数据【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设需要加蒸馏水的质量为x,则:100g×36%=(100g+x)×9%,解得x=300g,所加蒸馏水(密度为1g/mL)的体积为300g÷1g/mL=300mL;若量取蒸馏水时仰视量筒读数,读数偏小,则实际量取水的体积偏大,所得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9%;【小问2详解】仪器A的名称是锥形瓶;实验室制取CO2所需的药品为石灰石和稀盐酸;该反应为固液常温型,组装一套可控制反应速率的发生装置,可选择A锥形瓶、D长颈漏斗、G双孔橡皮塞,可以通过长颈漏斗可知液体的滴加速度,从而控制反应速率;实验室常用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稀盐酸制取CO2,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检验已收集满的方法是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集气瓶口、木条熄灭,则已收集满;【小问3详解】太阳发出的是短波辐射,能够穿透大棚的塑料膜,让菜地变热;变热的菜地会发出长波辐射,则导致地球温室效应的光路模型图为:;【小问4详解】根据设计的对照实验,当为空气时,测得阻挡后的辐射量数据为82.6,当为氧气时,测得阻挡后的辐射量数据为81.6,当为二氧化碳气体时,测得阻挡后的辐射量数据最小为64.0,则说明当玻璃瓶里是二氧化碳气体时,长波辐射被削弱了很多,说明该气体是温室气体;【小问5详解】根据控制变量的原则,为了增加实验的严谨性,除了控制气体的湿度要一样外,还需控制的因素可能有气体的温度、气体的厚度、瓶壁的厚度、红外辐射源距扁玻璃瓶的距离等(合理即可);【小问6详解】依据图-2装置,设计实验证明水蒸气也是一种温室气体,根据控制变量的原则,可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比较干燥空气、湿润空气,测得阻挡后的辐射量数据。25.金属文物的锈蚀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们对古代文明的追溯、对优秀文化的传承。已知:Cu2(OH)3Cl是一种典型的有害锈,人们发现青铜器在含有氯离子的环境中易生成CuCl,CuCl在过量水的作用下生成Cu2O,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发生锈蚀。青铜器表面的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电力调度与管理自动化系统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稿
- 2025北京市豆类种植采购合同
- 2025年无机碱项目立项申请报告模范
- 2025年红细胞溶血素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板
- 2025美甲店转让合同范文
- 新郎爸爸婚礼致辞(集锦14篇)
- 春季运动会开幕式讲话稿13篇
- 感恩老师演讲稿(集合15篇)
- 高效教学现代科技在汉语拼音课堂中的应用
- 融合信息技术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 关于合同知识的全面解读
- 绘本创作方案
- 《童年的水墨画》的说课课件
- 地铁保洁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2023年河南省新乡市凤泉区事业单位招聘53人高频考点题库(共500题含答案解析)模拟练习试卷
- 2023年小升初简历下载
- 广府文化的奇葩
- 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18年版)解析
- 七年级地理下册期末试卷(人教版)
- 第八节 元代散曲
- 《自动化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