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无忧】高考二轮复习课件地理微专题21冲淤平衡_第1页
【教无忧】高考二轮复习课件地理微专题21冲淤平衡_第2页
【教无忧】高考二轮复习课件地理微专题21冲淤平衡_第3页
【教无忧】高考二轮复习课件地理微专题21冲淤平衡_第4页
【教无忧】高考二轮复习课件地理微专题21冲淤平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冲淤平衡微专题冲淤平衡冲淤平衡冲淤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河段上游来沙量等于本河段水流挟沙力,下泄的沙量与进入河段的沙量基本保持相等的现象。冲淤平衡当上游来沙量大于本河段水流挟沙能力时,产生淤积,河床抬高冲淤不平衡当上游来沙量小于本河段水流挟沙能力时,产生冲刷,河床下降冲刷量<淤积量冲刷量>淤积量冲刷量=淤积量淤积为主冲刷为主冲淤平衡冲淤平衡某些河段总体以淤积为主,比如河漫滩、冲积扇、三角洲、沙洲地区冲积扇时空分布冲淤平衡时空分布某些河段总体以冲刷为主,比如峡谷、瀑布峡谷冲淤平衡同一河段一定时间内,冲刷与堆积往往是强弱交替进行的河口地区冲刷与堆积受河流和海浪的共同影响时空分布流水堆积>海浪侵蚀海岸线前进流水堆积<海浪侵蚀海岸线后退冲淤平衡冲刷溯源侵蚀下蚀侧蚀河道变长河道变深河道变宽、变道下蚀导致河道变深冲淤不平衡对河道的影响冲淤平衡淤积河道变浅、变窄、变道冲刷与淤积交替出现,河道形态也不断变化淤积导致河道变浅、变窄冲淤不平衡对河道的影响冲淤平衡影响因素流量流量大,携带泥沙量大,冲刷强,以侵蚀为主;流量小反之流速流速快,搬运能力强,以侵蚀为主;流速慢反之含沙量含沙量大,进入河道泥沙多,利于泥沙淤积河道河道窄且深,流速快,搬运能力强,侵蚀作用强工程建设比如水库库区淤积加重,库前侵蚀加重海浪作用海水顶托强,淤积作用强;海浪侵蚀强,侵蚀作用强巩固训练下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读图,完成1-2题。1.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

A.持续淤积 B.先侵蚀、后淤积C.持续侵蚀 D.先淤积、后侵蚀D巩固训练2.推测1992-1997年期间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 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 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B下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读图,完成1-2题。1.D

一般而言,海水深度随着距离海岸的距离增加而增加。根据图中1975~2004年的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变化可知,前期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点的距离增加,说明近岸海域海底淤积严重,海水深度减小;后期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点的距离减小,海水深度增加,说明近岸海域海底以侵蚀为主,所以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先淤积、后侵蚀。2.B

992~1997年,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持续缩小,说明该时间段内泥沙沉积作用持续减弱。3.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A.向陆地方向推进B.向海洋方向推进C.位置稳定D.反复进退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3-5题。C巩固训练4.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A.形成新的贝壳堤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C.形成河口三角洲D.迫使河流改道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3-5题。B巩固训练5.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3-5题。D巩固训练3.C

贝壳堤为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海岸线的位置稳定,才有利于贝壳的沉积,形成贝壳堤,海岸线的移动意味着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沉积贝壳生物。4.B

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的泥沙,并在贝壳外堆积,那么堆积泥沙增多,使得陆地往海洋方向扩展,由此加大了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由于海岸线在移动,不利于形成新的贝壳堤,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破坏了河口三角洲的形成,防止了河口淤积,因此不会使得河流改道。5.D

单一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说明海岸线稳定,图中有多条贝壳堤,说明有多个稳定沉积时期,而多条贝壳堤相距一定距离,之间为泥沙淤积,说明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一般情况下,地壳稳定或地壳下降有利于堆积,同时地壳稳定或地壳抬升有利于侵蚀。本题以贝壳的形成和位置变化考查地貌的变化,引导考生从地理分布现象推测其形成的原因和形成过程,要求考生要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6.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是因为该河段河流A.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小B.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大C.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小D.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大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禹口至潼关河段,全长132.5米。该河段左岸有汾河、涑水河,右岸有渭河等支流汇入,河道摆动频繁,冲淤变化剧烈,为典型的堆积性游荡河道。下图为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示意图。据此完成6-8题。D巩固训练7.黄河小北干流河道中段摆动范围较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①河水流量

②支流汇入③沿岸地貌

④两岸岩性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 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禹口至潼关河段,全长132.5米。该河段左岸有汾河、涑水河,右岸有渭河等支流汇入,河道摆动频繁,冲淤变化剧烈,为典型的堆积性游荡河道。下图为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示意图。据此完成6-8题。C巩固训练8.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流量和含沙量均较大。在主汛期,渭河的洪峰导致黄河小北干流A.含沙量剧增,摆幅增大B.水量增大,流速加快C.水位上升,淤积增强D.侵蚀加强,河床加深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禹口至潼关河段,全长132.5米。该河段左岸有汾河、涑水河,右岸有渭河等支流汇入,河道摆动频繁,冲淤变化剧烈,为典型的堆积性游荡河道。下图为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示意图。据此完成6-8题。巩固训练C6、D

黄河小北干流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有汾河、渭河等河流的汇入,含沙量大,为温带季风气候,受季风影响,降水季节变化大,河流的流量季节变化大。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大导致冲淤变化剧烈,河道摆动频繁,形成堆积性游荡河道。7、C

河道的摆动主要是含沙量和流量的季节变化造成的,在该河段河流来水来沙条件相对不变的情况下,河道边界条件主要受两岸岩性和沿岸的地貌影响。若两岸岩质坚硬,则不易被侵蚀,摆动小,相反岩质松软,则易被侵蚀,摆动大;若两岸地貌为高原、山地,则不易被侵蚀,摆动小,相反两岸地貌为平原、滩地,则易被侵蚀,摆动大;黄河小北干流河道中段摆动小,说明两岸岩性坚硬,地貌为高原。支流汇入与河流流量与之关系不大。8、C

渭河位于小北干流的下游,渭河为黄河最大的支流,在汛期流量大、含沙量大,对位于其上游的小北干流有顶托作用,甚至倒灌,使得小北干流水位抬高,流速减慢,加重淤积,由于位于小北干流下游,不会导致其含沙量剧增。堆积性游荡河道地貌及岩性影响摆动幅度河水顶托作用下图示意北美东南部沿海冲积平原某区城1890年以来海岸线的变化。读图,完成9-10题。9.在图示区域海岸线变化最快的时段,该区域可能经历了A.强烈的地震B.剧烈的海啸C.频发的飓风D.汹涌的洪水C巩固训练10.判断甲水域是湖泊而非海湾的依据是①甲水域北岸岸线基本稳定②百年来变动的海岸线近似平直③甲水域有河流汇入④甲水域呈半圆形形态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下图示意北美东南部沿海冲积平原某区城1890年以来海岸线的变化。读图,完成9-10题。A巩固训练9.C

图示为北美东南部沿海冲积平原某区域海岸线,由1890年到2010年逐渐向陆地退缩,说明受海水侵蚀作用强烈。其中1950到1970年间,海岸线退缩范围最广,变化最快,海水侵蚀作用最强。地震属内力作用,通常会引起地表形态起伏更大,对海岸线退缩的直接影响较小;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等形成的破坏性海浪,会产生海水侵蚀,但其形成的频率较低,不是该海域海岸线退缩的主要原因;结合经纬度,该地位于北大西洋低纬度地区,靠近热带海域,每年会发生多次飓风,飓风除了导致狂风、暴雨的危害以外,还会形成风暴潮,对海岸线产生强烈的侵蚀和破坏作用,因其频率较高,使海岸线退缩范围广,变化快;汹涌的洪水会从上游带来大量泥沙沉积到海岸,使海岸线向海洋推进。

10.A

百年来海岸线不断退缩,甲水域北岸岸线基本稳定,说明其与外海并未直接连通,而是受海岸线与海岸沙漠隔离,使其几乎没有受到海浪的侵蚀,①正确。百年来,变动的海岸线近似平直,而甲水域岸线弯曲,进一步说明甲水域长期受海岸和海岸沙漠的隔离,与外海分隔开来,形成陆地上的一个湖泊,②正确。据所学可知,海湾是三面环陆一面连接海域的海洋,湖泊是地表相对封闭的天然洼池(湖盆)及其承纳的水体,故甲水域有无河流注入、水域形态与其是湖泊还是海湾关系不大,③④错误。11.某河发源于美国内陆高山,河流上游河段受季节性融雪和大气降水补给。7月后主要受降水补给,降水多为暴雨。该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年内变化大,但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下图示意该河段典型河流断面不同时间的水体形态。(1)对该河段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的现象作出合理解释。(地壳抬升)河流下切(未摆动)单一岩性(岩性相近)河岸,河岸直立巩固训练11.某河发源于美国内陆高山,河流上游河段受季节性融雪和大气降水补给。7月后主要受降水补给,降水多为暴雨。该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年内变化大,但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下图示意该河段典型河流断面不同时间的水体形态。巩固训练(2)指出4~6月该断面河水深度的变化特征,并说明原因。变化特征:深度增加原因:融雪补给为主,流量持续增长,水位上升;融雪补给为主,含沙量低,流速持续加快,侵蚀河床11.某河发源于美国内陆高山,河流上游河段受季节性融雪和大气降水补给。7月后主要受降水补给,降水多为暴雨。该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年内变化大,但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下图示意该河段典型河流断面不同时间的水体形态。巩固训练(3)分析8月该河段河底淤积的原因。降水补给,(坡面侵蚀强)河水含沙量高径流量与流速变率大,流速降低时泥沙快速淤积(1)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一般来说要这么几个条件,一是从大尺度上看,地壳抬升,河流下切作用强,河流不摆动,未形成河漫滩;二是从小尺度上看,两侧河岸为基岩,以保证直立河岸不坍塌或岩性单一,保持侵蚀速度一致。从图中可以看到河面基本接近垂直状态,变化不明显,但深度有明显变化,位于美国内陆高山,说明下切作用强烈,而侧蚀作用弱,位于美国内陆高山,岩性单一,河岸直立。(2)从图中观察4-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