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动物的类群(基础通关卷)(解析版)_第1页
第2章 动物的类群(基础通关卷)(解析版)_第2页
第2章 动物的类群(基础通关卷)(解析版)_第3页
第2章 动物的类群(基础通关卷)(解析版)_第4页
第2章 动物的类群(基础通关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动物的类群

(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基础通关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动物的体表具有外套膜的是()

A.蚯蚓B.乌贼C.蝗虫D.河虾

【答案】B

【分析】体外有外套膜属于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详解】A.蚯蚓属于环节动物,体表无外套膜,A不符合题意。

B.乌贼属于软体动物,体表有外套膜,B符合题意。

C.蝗虫属于节肢动物,体表无外套膜,C不符合题意。

D.河虾属于节肢动物,体表无外套膜,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021年,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发现了一种昆虫,是该物种在全球范围内的首次发现,被命名

为海珠珐轴甲。根据下列表解,可以将它归为()

A.甲类B.乙类C.丙类D.丁类

【答案】D

【分析】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一般有两对翅,有三对足,有外骨骼。

【详解】昆虫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身体分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海珠珐轴甲属于昆虫,有三对足,体表有外骨骼;因此可将它归为表中的丁类。

故选D。

3.下列诗句中的各种动物,不具备昆虫特征的是()

第1页共16页.

A.静看檐蛛结网低B.红蜻蛉伴绿螳螂C.红树蝉声满夕阳D.轻

罗小扇扑流萤

【答案】A

【分析】(1)节肢动物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包

括昆虫纲、多足纲、蛛形纲、甲壳纲。

(2)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生有一对触角,为感觉器官;一般有两对翅,三对足,

为昆虫的运动器官;身体外有外骨骼。

【详解】A.蜘蛛有4对足,没有翅,属于蛛形纲,A符合题意。

B.红蜻蛉和绿螳螂的身体可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足,身体外有外骨骼等,而且足和触角

分节,属于昆虫,B不符合题意。

C.蝉的身体可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足,身体外有外骨骼等,而且足和触角分节,属于昆

虫,C不符合题意。

D.蜻蜓属于昆虫,具有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等特征,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蜥蜴、龟、蛇以及已经灭绝的恐龙,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①体温不恒定;②体内受精;③用鳃呼吸;④体表覆盖有鳞片或甲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B

【分析】蜥蜴、龟、蛇以及已经灭绝的恐龙都属于爬行动物。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①体表覆盖角

质的鳞片或甲;②用肺呼吸;③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详解】蜥蜴、龟、蛇以及绝灭的恐龙都属于爬行动物,爬行类具有较为发达的肺,适于呼吸空气

中的氧气;体表覆盖着鳞片或甲,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适于干燥的陆生环境;爬行类雌雄异体,体

内受精,卵生,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因此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全摆脱了对水的依赖;爬行动物

体温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是变温动物,所以①②④是它们的共同特点,B正确。

故选B。

5.如图中各重合部分表示相应动物的共同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第2页共16页.

A.①可代表体表被毛B.②可代表身体有脊柱

C.③可代表用鳃呼吸D.④可代表体温恒定

【答案】B

【分析】观图可知:①是芦花鸡和大熊猫的共同点,②是芦花鸡、大熊猫和扬子鳄的共同点,③是

芦花鸡和扬子鳄兔的共同点,④大熊猫和扬子鳄共同点;其中芦花鸡属于鸟类,大熊猫属于哺乳动

物,扬子鳄属于爬行动物。

【详解】A.芦花鸡的体表被覆羽毛,大熊猫体表被毛,体表被毛不是芦花鸡和大熊猫的共同点,A

错误。

B.芦花鸡、大熊猫和扬子鳄都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②是三者的共同特点,可代表具有脊柱,B

正确。

C.芦花鸡和扬子鳄都用肺呼吸,用肺呼吸是两者的共同点,不是用鳃呼吸,C错误。

D.大熊猫体温恒定,扬子鳄体温不恒定,体温恒定不是两者的共同点,D错误。

故选B。

6.在无脊椎动物中,昆虫分布范围最广泛,活动范围最大。其主要原因是()

A.具有三对足和两对翅

B.头部有咀嚼式的口器

C.头部长有多种感受器官

D.体表有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外骨骼

【答案】A

【分析】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触角一对和单复眼,其中触角具有嗅觉和触觉

的作用,一般有两对翅膀和三对足,为昆虫的运动器官。

【详解】A.昆虫的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昆虫一般有两对翅、三对足,能爬行、跳跃或

飞行,运动能力比较强。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有翅膀会飞可以扩大昆虫的活动和

分布范围,有利于昆虫寻找食物、求得配偶、逃避敌害等。因此昆虫分布范围十分广泛,活动范围

第3页共16页.

大,其主要原因是具有三对足和两对翅,A符合题意。

B.头部有咀嚼式的口器与分布范围最广泛,活动范围最大无关,B不符合题意。

C.昆虫的头部是感觉中心,长有触角等多种感觉器官,有利于昆虫适应复杂多变的陆地环境,不是

昆虫分布范围最广泛,活动范围最大的主要原因,C不符合题意。

D.昆虫的体表有外骨骼,具有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与适应陆地环境有关,D不符合题

意。

故选A。

7.蝗灾是我国历史上三大自然灾害之一,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说:“凶饥之因有三:曰水、曰

旱、曰蝗”。蝗灾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不亚于水灾、旱灾。下列关于蝗虫的叙述,错误的是()

A.蝗虫的的足和触角都分节,属于节肢动物

B.蝗虫具有足和翅,扩大了它们的分布范围

C.蝗虫的食量大,繁殖能力强

D.蝗虫有暴食庄稼的嚼吸式口器

【答案】D

【分析】节肢动物的共同特征: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节肢动物包

括昆虫、甲壳类(如虾、蟹)、多足类(如蜈蚣)等。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

触角,一对复眼,有三对足,一般有2对翅。

【详解】A.蝗虫属于节肢动物中的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正确。

B.蝗虫具有三对足和两对翅,扩大了它们的分布范围,正确。

C.蝗虫的食量大,繁殖能力强,能成群迁飞,正确。

D.蝗虫的口器是典型的咀嚼式口器,错误。

故选D。

8.下列哪种动物不属于鱼类

A.大白鲨B.海马C.娃娃鱼D.中华鲟

【答案】C

【分析】鱼类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

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

【详解】ABD.大白鲨、海马、中华鲟,都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因此都属于鱼类,

ABD不符合题意。

C.娃娃鱼,幼体用鳃呼,成体用肺呼吸,属于两栖动物,娃娃鱼不属于鱼类,C符合题意。

第4页共16页.

故选C。

9.下列寄生在人体的寄生虫中,传染媒介是钉螺的是()

A.猪肉绦虫B.血吸虫C.蛔虫D.蛲虫

【答案】B

【分析】血吸虫它寄生在人的肝门静脉内,雌虫在肠壁小静脉内产卵,虫卵进入水中孵出毛蚴;毛

蚴钻入钉螺体内发育为尾蚴,而后离开钉螺在水中浮游当人们在水中劳动、洗澡、洗脚、游泳时,

尾蚴即可钻进皮肤,随血流到达腹腔的门静脉内定居,发育为成虫,中间寄主钉螺属于软体动物。

【详解】A.猪肉绦虫的幼虫寄生在猪的体内,寄生的部位为运动较多的肌肉,以股内侧肌多见,

这样的猪肉俗称“米猪肉”,故A错误。

B.血吸虫寄生于多数脊椎动物,卵穿过静脉壁进入膀胱,随尿排出。幼虫在中间宿主钉螺体内发育。

成熟幼虫通过皮肤或口进入终宿主体内,故B正确。

C.蛔虫体壁有角质层,寄生在人的小肠里,靠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故C错误。

D.蛲虫属于线形动物,寄生在人体肠道内,故D错误。

故选B。

10.下列动物中,身体的对称方式与其他三种不同的是()

A.绦虫B.日本血吸虫C.水母D.华枝睾吸虫

【答案】C

【分析】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辐射对称,

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

无体腔,有口无肛门。

【详解】ABD.绦虫、日本血吸虫、华枝睾吸虫都属于扁形动物,身体左右对称,ABD错误。

C.水母属于腔肠动物,身体辐射对称,C正确。

故选C。

11.某种环节动物(俗称蚂蟥)的唾液中含有防止血液凝固的物质,现代生物制药可以用来生产抗

血栓药物。《神农本草经》:“主逐恶血,瘀血,月闭,破血逐瘀,无子,利水道。”这种动物是()

A.沙蚕B.蚯蚓C.蛭D.钩虫

【答案】C

【分析】(1)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有身体细长,由许多体节构成,真体腔,有刚毛或疣足。(2)水

蛭唾腺中含水蛭素是一种多肽,由多种氨基酸组成。水蛭素对细菌内毒素引起的血栓形成有预防作

第5页共16页.

用,并能减少死亡率。

【详解】蛭的身体呈圆柱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的,节与节之间有一深槽,称节间沟,

在体节上又有较浅的沟称体环,体表有刚毛或疣足,可以辅助运动。它的唾液中含有防止血液凝固

的物质水蛭素,可用来生产抗血栓药物,因此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2.下列动物全部生活在海水中的是()

A.腔肠动物B.原生动物C.软体动物D.棘皮动物

【答案】D

【分析】棘皮动物是一种高级的无脊椎动物,具有与其他无脊椎动物外骨骼不同的、由中胚层分泌

的内骨骼,并有可呼吸及运动的水管系统,体腔明显,幼年期两侧对称,成年期则多为辐射对称。

【详解】棘皮动物,体不分节,无头部,体表具瘤粒或棘刺,故名棘皮动物。现生的海星、海胆、

海参等都属本门动物,棘皮动物全部生活在海水中,而选项中的腔肠动物、原生动物、软体动物中

既有生活在淡水中的,又有生活在海水中的,因此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3.动物的种类多种多样,目前人类已经认识的有150多万种,下列动物与其结构特征对应正确的

选项生物特征

A河蚌呼吸器官是肺

B蝗虫足和触角均有分节

C水螅消化腔有口有肛门

D蚯蚓呼吸器官是气管

A.AB.BC.CD.D

【答案】B

【分析】节肢动物的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代表动物有:各种昆虫、甲壳动物、

蜘蛛、蜈蚣等。

【详解】A.河蚌生活在水中,用鳃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呼气器官是鳃,A错误。

B.蝗虫属于节肢动物,足和触角均有分节,B正确。

C.水螅属于腔肠动物,在淡水中生活,长约1厘米,一端有口,口周围有许多触手,身体辐射对称,

第6页共16页.

体内有消化腔,没有肛门,C错误。

D.蚯蚓靠湿润的体壁来呼吸的,其体壁密布毛细血管,土壤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的黏液里,然

后渗进体壁,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D错误。

故选B。

14.下列动物中,属于腔肠动物的是()

A.蜈蚣B.海葵C.沙蚕D.蜗牛

【答案】B

【分析】腔肠动物的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外胚层和内胚层两层细胞及中间无细

胞结构的中胶层构成;有口无肛门。代表动物有:海葵、海蛰、珊瑚虫、水螅等。

【详解】A.蜈蚣身体分为头部和躯干部,有多对足,没有翅,属于节肢动物的多足纲,A错误。

B.海中礁石上的海葵,乍一看宛如严厉的花朵,被称之为“海中之花”,海葵的身体呈辐射对称;体

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属于腔肠动物,B正确。

C.沙蚕在分类学上属于环节动物门、多毛纲、游走目、沙蚕科,俗称海虫、海蛆、海蜈蚣、海蚂蝗,

C错误。

D.软体动物大多数生活离不开水,如河蚌、乌贼等;也有生活在陆地上的,如蜗牛,D错误。

故选B。

15.最早出现肛门的动物是()

A.腔肠动物B.扁形动物C.线形动物D.环节动物

【答案】C

【分析】(1)单细胞动物是动物界中最低等的一类真核单细胞动物,个体由单个细胞组成。(2)腔

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

肛门。(3)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

神经系统、无体腔,有口无肛门。(4)线形动物:身体细长,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

有原体腔。消化道不弯曲,前端为口,后端为肛门。

【详解】A.腔肠动物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食物残渣由口排出,A错误。

B.扁形动物消化系统具有口、咽、肠,但是无肛门,食物残渣由口排出,B错误。

C.线形动物有原体腔。消化道不弯曲,前端为口,后端为肛门,是最早出现的有肛门的动物,C正

确。

D.环节动物身体细长,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组成,有口有肛门,D错误。

故选C。

第7页共16页.

16.软体动物目前已命名的有10万种以上。关于软体动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缢蛏、田螺是软体动物

B.身体柔软,大多外有贝壳保护

C.软体动物所有部分都柔软

D.大多生活离不开水,也有生活在陆地上的

【答案】C

【分析】软体动物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代表动物有:章鱼、

枪乌贼、扇贝、蛾螺、河蚌、蜗牛、田螺、文蛤、缢蛏、石鳖、牡蛎、鲍等。

【详解】A.河蚌、田螺的身体柔软,有外套膜,属于软体动物,故A正确。

B.身体柔软,大多具有坚硬的贝壳,有的贝壳退化,如乌贼,故B正确。

C.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不是所有部分都柔软,如贝壳就很坚硬,故C错误。

D.软体动物多生活离不开水,如河蚌、扇贝等;也有生活在陆地上的,如蜗牛,故D正确。

故选C。

17.蝾螈身体丰满,呈圆筒形,与爬行类的蜥蜴很像,拖着一条长而侧扁的尾巴。下图是它发育的

不同阶段。下列生物与其同属于同一类群的是

A.鲤鱼B.麻雀C.青蛙D.壁虎

【答案】C

【分析】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即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

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以青蛙、蟾蜍,蝾螈及大鲵(又称娃娃鱼)为代表。

【详解】蝾螈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符合两栖动物的特征,属于两栖动物。鲤鱼属于鱼类,

麻雀属于鸟类,青蛙属于两栖类,壁虎属于爬行类。因此与蝾螈同属于同一类群的生物是青蛙。

故选C。

第8页共16页.

18.下列有关节肢动物和昆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昆虫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

B.昆虫的运动器官都集中在腹部

C.蜈蚣和蜘蛛不属于昆虫

D.节肢动物的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答案】B

【分析】(1)节肢动物的身体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包括

昆虫纲、多足纲、蛛形纲、甲壳纲。

(2)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生有一对触角,为感觉器官;胸部具有三对足,一般

生有两对翅,为昆虫的运动器官;身体外有外骨骼。

【详解】A.昆虫有100多万种,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A正确。

B.昆虫在胸部有三对足和两对翅,是它们的运动器官。可见,昆虫的运动器官都集中在胸部,B错

误。

C.节肢动物中的昆虫一般有两对翅,有三对足,蜈蚣和蜘蛛都没有翅,不属于昆虫,C正确。

D.节肢动物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身体和附肢都分节,D正确。

故选B。

19.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中,下列哪项不是蛔虫适于寄生的特点()

A.体表有角质层B.生殖器官发达C.运动器官发达D.消化管简单

【答案】C

【分析】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体表或体外,并从这种生物体上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

的现象叫做寄生,营寄生生活的动物都有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蛔虫与寄生生活相适应,蛔虫

的消化器官结构简单,体表有角质层,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也都退化,蛔虫的生殖器官非常发达,

每条雌虫每日排卵约24万个;这些寄生虫之所以具有如此发达的生殖器官,产下如此数量的受精卵,

目的就是为了增加感染寄主的机会。

【详解】A.蛔虫体表有角质层,防止人体小肠内消化液的侵蚀,A错误。

B.蛔虫的生殖器官非常发达,与寄生适应,B错误。

C.寄生生活使蛔虫的运动、感觉器官器官退化,C正确。

D.蛔虫以人体小肠内半消化的养料生活,所以消化管结构简单,而不是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D错

误。

故选C。

第9页共16页.

20.夏天的雨后,蚯蚓常常会爬到地面上。造成这种现象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A.阳光B.温度C.水分D.氧气

【答案】D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

因素有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

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详解】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大雨过后,积水把土壤缝隙中

的氧气排挤出来,土壤中的氧气减少,蚯蚓在土壤中无法呼吸,为了呼吸蚯蚓纷纷钻出地。所以,“雨

后,蚯蚓爬上地面”这里体现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氧气,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1.下列属于腔肠动物主要特征的是()

A.两侧对称B.背腹扁平

C.体表有角质层D.辐射对称

【答案】D

【分析】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体表

有刺细胞,身体辐射对称,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详解】A.腔肠动物的身体辐射对称,A不符合题意。

B.腔肠动物身体呈圆筒形;背腹扁平属于扁形动物的特征,B不符合题意。

C.腔肠动物的体表有刺细胞,用于捕食和防御敌害,C不符合题意。

D.腔肠动物身体辐射对称,D符合题意。

故选D。

22.蝗虫的运动方式有()

A.游泳、行走和飞行B.游泳、行走和跳跃

C.爬行、跳跃和飞行D.漂浮、奔跑和蠕动

【答案】C

【分析】此题考查动物蝗虫的运动方式,解答时从蝗虫的形态特点来分析解答。

【详解】蝗虫是典型的节肢动物,有发达的后足适于跳跃;同时蝗虫可以通过振翅飞行运动;爬行:

依靠肌肉的收缩或附肢的运动把贴近地面的身体推向前进的运动方式,蝗虫在没有天敌的情况下,

也可以借助爬行进行运动,所以蝗虫的运动方式有爬行、跳跃和飞行,C正确。

故选C。

第10页共16页.

23.关注珍稀动植物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有着重要的意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朱鹮用鳃辅助肺呼吸,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

B.扬子鳄既能生活在水里,又能生活在陆地上,属于两栖动物

C.藏羚羊属于哺乳动物,牙齿无分化

D.大鲵的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地生活

【答案】D

【分析】鸟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两栖动物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都生活在陆地上,也可以在水中生活,用

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哺乳动物主要特征: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详解】A.朱鹮为鸟类,用肺呼吸,气囊储存气体,一次呼吸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呼吸方

式为双重呼吸,故A错误。

B.扬子鳄属于两栖动物,主要特征为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都生活在陆地上,也可以

在水中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故B错误。

C.哺乳动物的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故C错误。

D.大鲵属于两栖动物,大鲵的生殖和幼体的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

地生活,故D正确。

故选D。

24.著名的“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我国主要的优良淡水鱼品种,也是我们餐桌

上的佳品,下列关于鱼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A.身体大多呈梭型,可减少在水中运动的阻力

B.鱼前进的动力主要来自躯干部和尾鳍的摆动

C.鳃盖内的鳃丝鲜红,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D.带鱼、章鱼、鱿鱼都是常见的海洋鱼类

【答案】D

【分析】鱼类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据此解答。

【详解】A.鱼生活在水中,身体呈梭型,游泳时可减小游泳时的阻力,A正确。

B.鱼的游泳器官是鳍,向前游动时的动力主要是来自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B正确。

第11页共16页.

C.鱼生活在水中,鱼的呼吸器官是鳃,鱼的口和鳃盖是相通的,鳃盖内的鳃丝鲜红,有丰富的毛细

血管,适于气体交换,C正确。

D.带鱼是常见的海洋鱼类,而章鱼、鱿鱼都属于软体动物,不是鱼类,D错误。

故选D。

25.珍珠是人们的装饰品,形成珍珠的结构是珍珠蚌的()

A.肠道B.外套膜C.贝壳D.足

【答案】B

【分析】河蚌属于软体动物,身体柔软,有外套膜,能分泌珍珠质形成贝壳。

【详解】蛤、蚌类等软体动物的外套膜有分泌珍珠质的功能。当蚌壳张开的时候,如果恰好有沙粒

或寄生虫等异物进入蛤、蚌那坚硬的小房子,处在了外套膜与贝壳中间,没办法把它排出来,沙粒

等异物就会不断刺激该处的外套膜,则该处外套膜的上皮组织就会赶快分泌出珍珠质来把它包围起

来,形成珍珠囊,包了一层又一层,久而久之,就在沙粒等异物外面包上一层厚厚的珍珠质,于是

就形成了一粒粒的珍珠。另外一种情况,则是蛤、蚌自己的有关组织发生病变,导致细胞分裂,接

着包上自己所分泌的有机物质,渐渐陷入外套膜,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珍珠。故B正确。

故选B。

二、综合题:共5题,每空2分,共50分。

26.图中是我们学过的五种动物,请回答有关问题:

(1)上述类群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属于恒温动物有。(两空均填字母)

(2)E与D相比,在生殖发育方面的特点是。

(3)C属于两栖类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生活,用呼吸。

【答案】(1)AD、E

(2)胎生、哺乳

(3)鳃肺

【分析】图中:A是水螅属于腔肠动物;B是鱼类;C是青蛙属于两栖动物;D是家鸽属于鸟类,a

第12页共16页.

是气管、b是气囊、c是肺;E是家兔属于哺乳动物,据此回答。

【详解】(1)根据体内是否有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包括腔肠

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类群;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

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故题干中的类群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A腔肠动物,体温不随环境温度的

变化而变化的动物,是恒温动物。恒温动物只有两类:鸟类和哺乳动物。故题干中的类群中属于恒

温动物有D家鸽、E家兔。

(2)D家鸽属于鸟类,生殖特点是卵生,D家兔属于哺乳动物,其生殖发育特点是胎生哺乳,胚胎

在母体子宫里发育成胎儿,胎儿从母体生出来,这种生殖方式为胎生。刚出生的幼体只能靠母体乳

腺分泌的乳汁生活为哺乳。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特征,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3)C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

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

27.中国汉字博大精深,往往以象形造字。但有些以鱼字作为偏旁部首的动物,其实并不是鱼,请

据图回答:

(1)上述四种动物中属于鱼的有,其运动方式是。

(2)鱿鱼的运动器官是。

(3)用肺呼吸的动物有。

(4)体温恒定的动物有。

【答案】(1)鲨鱼游泳

(2)腕足/足

(3)鲸鱼、鳄鱼

(4)鲸鱼

【分析】图中鱿鱼属于软体动物,鳄鱼属于爬行动物,鲨鱼属于鱼类,鲸鱼属于哺乳动物,据此分

析解答。

【详解】(1)鲨鱼属于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呈流线型,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

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其运动方式是游泳。

第13页共16页.

(2)鱿鱼属于软体动物,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运动器官是腕足。

(3)鱿鱼、鲨鱼用鳃呼吸,鳄鱼属于爬行动物、鲸鱼属于哺乳动物都用肺呼吸。

(4)体温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是恒温动物,恒温动物只有鸟类和哺乳动物两类。图

中,只有鲸鱼属于哺乳动物,属于恒温动物,鱿鱼、鳄鱼、鲨鱼都属于变温动物。

28.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如图是黔西南州某中学生物小组的同学收集到的部分动物图片。请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将图中动物分成ACDF和BE两类,则分类依据是。

(2)动物E的体表有,可以防止体内的蒸发。

(3)动物D的生殖发育方式是,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4)动物F用呼吸。

【答案】(1)有无脊柱

(2)外骨骼水分

(3)胎生哺乳/哺乳胎生

(4)鳃

【分析】(1)根据体内脊柱的有无,动物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柱的动物叫做脊

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柱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

(2)图中A鸽子属于鸟类,B蛔虫属于线形动物,C青蛙属于两栖动物,D兔子属于哺乳动物,E

蝗虫属于节肢动物,F属于鱼类。

【详解】(1)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柱的动物叫做脊

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柱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图中ACDF为一类,属于脊椎动物,其余BE为另

一类,属于无脊椎动物,分类依据是有无脊柱。

(2)E蝗虫属于节肢动物,体表有外骨骼,可以保护、支撑身体内部柔软器官的作用,还可以防止

体内水分的蒸发。

(3)动物D家兔属于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发育方式是胎生哺乳,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

活率。

(4)F鱼类生活在水中,大多体表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第14页共16页.

29.每隔一段时间,长沙洋湖湿地公园的“鹭小洋”同学就会在公众号给大家介绍一位鸟类朋友,今

天介绍的这位鸟类小伙伴是红尾伯劳,我们一起来瞧瞧它长啥样吧!

(1)从外形来看,红尾伯劳身体呈,可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体表覆盖,既有利于飞

行,也有利于维持。

(2)从上图可以看出,红尾伯劳的足的趾端有利爪,喙坚硬呈钩状,能精准迅猛的抓住并剖开猎物,

由此得名鸟中“屠夫”,这体现了鸟足和喙的特征与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