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河颂》(一)教学设计
课题基本信息
课题黄河颂
学科语文年级七年级单元第二单元
版本部编版册别下册
1.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内容分析:作为组歌中的一个乐章,《黄河颂》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
情绪慷慨激昂,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是七年级学生学习直抒胸臆、强化爱国热
情的良好载体。
学生情况分析:七年级学生的生活距离本文创作年代较远,他们对诗歌中强烈情感的理
解,以及诗人为何要借黄河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理解可能浮于表面。对此,
可以借助时代背景和视频资料推进问题的理解,突破难点。
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朗读法。播放视频感知黄河形象。
信息技术(配套课件)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习目标与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学习目标评价方式与内容
1.品味语言,联系背景,概括出诗中黄河1.能让学生在动情的氛围里,情操受到陶冶,
的形象和凝聚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2.为课文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做批注,2.识记诗中生字、生词,读准字音;识记词作
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表达自己的理解。者和曲作者。师生共同评价。
3.学习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学习重点: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学习难点:体味诗歌的感情。
突破方法:①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
②运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质疑,讨论、交流自己的阅读见解。
4.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教师备
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预计时间注
以强烈的气势感染
播放音乐《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黄河
1.情景导入。学生,引起学生心灵
颂》,教师顺势导入课文。
共鸣。
通过背景的介绍、情
2.作家、作品
创作背景、作家作品介绍境的引入调动学生
介绍
内心的情感。
3.检查预习读准字音、理解词义。学生识记生字词。
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
读。
1、教师范读。强调朗读时,要注意热血
沸腾、壮怀激越的情感同时要融合国难当
头的悲壮情怀;
2、学生自由有感情地朗读。指导朗读:
通过反复朗读来体
(1)诗歌分为朗读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
会诗歌中强烈的情
读时应该注意停顿,以示区别。
感,获得直接的感性
4.学会朗读(2)“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
体验,可结合配乐完
向东南。”一句总领下文,因此停顿要稍
成朗读。明确:感情
长。后面的四个分句注意重点词语“掀”
基调是激昂、豪迈。
“奔”“劈”的重读,且四句应该越读越
激昂,表现黄河的气势。
(3)三个“啊”要读得深沉,声音稍稍延
长,“黄河”要读得高昂,表明在歌颂。
(4)最后的两句“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充满了战斗的决心,要读得铿锵有力。
1.找出统领全诗思想感情的文眼一一题
目中的“颂”字,朗诵词中的“赞歌”,以课本旁的批注作
5.品读,感悟
即全诗的感情基调为“赞颂”。为范例,学习批注的
理解。
⑴圈点批注:全诗赞颂了黄河哪些方面?角度和方法。
如何赞颂?
调动学生积累,分享
6.拓展延伸积累有关黄河的名句、成语。古今中华儿女对黄
河的描述。
5.板书设计
黄河颂
<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
三方面'<: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
,黄河激励着中华民族
6.教学反思与改进
《黄河颂》(二)教学设计
课题基本信息
课题黄河颂
学科语文年级七年级单元第二单元
版本部编版册别下册
1.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内容分析:接受诗歌教育、领略新诗艺术,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强化爱国热情。
学生情况分析:课文浅显易懂,易唤起学生的心灵共鸣,激发学生的民族感情,强化爱
国热情,打动学生心灵。学习此文,学生与文本,与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碰撞将使他们
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信息技术(配套课件)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习目标与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学习目标评价方式与内容
1.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爱国热情,打能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动学生心灵。能分析诗歌的关键词句,深入理解诗歌。
2.抓住诗歌的节奏与感情反复朗读诗歌。
3.分析诗歌的关键词句,深入理解诗歌。
3.学习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学习重点: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学习难点:把握诗歌语言特点,体味诗人的爱国情感。
突破方法:①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②运用合作探究的
方式质疑,讨论、交流自己的阅读见解。③抓关键语句理解内容,体会歌词中体现出的
英雄气概,体味诗人的爱国情感。
4.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
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师备注
预计时间
“颂黄河”这一环节有明显的语言标志,
这就是文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
这个标志把内容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个
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欣赏黄河的
1.整体感知
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美丽壮观,
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
励着中华民族。由实到虚,环环相扣,
逐步深入。
1.读课文,做批注。
(1)学习课文中的“批注示例”,想一
想示例是从哪些角度进行批注的。
批注的对象可以是词、句,也可以是段、
篇,可以从语言特点及表达效果、思想
内容、层次结构、艺术手法等多个角度
进行理解感受、鉴赏评价或质疑问难。感悟黄河的
2.深层探究
(注意:批注的内容不必面面俱到,做英雄气概,
批注的语言要求简求精。)
(2)请在课文中选出最能体现黄河特点
的两三处词句,仔细品味并加上批注。
【提示】要注意抓住“最能体现黄河特
点”几个字,主要从“望黄河”和“颂
黄河”选择二三诗句加以体会并批注。
1.连续三次写“啊!黄河!”有什么意义
和作用?
理解诗歌赞
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把诗歌主体部
颂黄河,赞颂
3.语言赏析分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歌颂了黄河养育
民族伟大精
中华民族、保卫中华民族、激励中华民
神的内涵。
族,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表达了作者对黄河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同时,这种间隔反复也形成了一种回环
往复的音歌美,增强了诗歌的气势与情
感。
2.如何理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是“民族的屏障”?把黄河比喻为“中
华民族的摇篮”,形象地说明了黄河是中
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
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
代炎黄子孙。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
障”,则表明黄河天险作为军事屏障对中
华民族起着保卫作用,黄河的伟大坚强
精神,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
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
3.如何理解“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
铁的臂膀”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
法,把黄河的无数支流比作黄河主流这
一“巨人”躯干的“千万条铁的臂膀”,
表明了黄河流域的宽广。同时,联系上
句“一泻万丈,浩浩荡荡”,也体现了黄
河气势磅礴、势不可挡的力量。
4.如何把握《黄河颂》语言上的特点?
这首歌词写得明快雄健,节奏鲜明,音
节洪亮。以短句为主,兼以长句。长短
结合,自由奔放并且错落整齐。在韵脚
上,隔二三句押韵,形成了自然和谐的
韵律。同时,十分注意刻画黄河形象,
注意营造歌词的画面之美:“黄河滚滚”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等句,在读者面前展开
一幅波澜壮阔的雄伟画面!
感悟黄河的
英雄气概,激
文章主旨:诗人借歌颂黄河来歌颂我们
发学生作为
伟大的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和不屈
炎黄子孙的
4.点拨归纳不挠的意志,激起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
自豪感,责任
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
感以及振兴
伟大坚强。
中华民族的
豪情。
5.板书设计
黄河颂
序曲:描绘雄姿和气势主体:歌颂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英雄的业绩、
伟大坚强团结一致的精神
尾声:表达强烈的愿望和坚定的信念黄河一一(象征)一一中华民族
6.教学反思与改进
《老山界》(一)教学设计
课题基本信息
课题老山界
学科语文年级七年级单元第二单元
版本部编版册别下册
1.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内容分析:
这是一篇革命回忆录,生动记述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表现了红军战士坚强
意志和革命乐观精神。
学生情况分析:
创设情境读研结合合作讨论
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
朗读法讨论法创设情境读研结合合作讨论
信息技术(配套课件)准备:多媒体
2.学习目标与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学习目标评价方式与内容
1.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表现评定:通过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以及其回
2.根据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把握文答的效果好坏进行评定。
章内容。
3.结合背景知识和文章内容,感悟红
军战士顽强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3.学习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学习重点:根据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把握文章内容。
学习难点:结合背景知识和文章内容,感悟红军战士顽强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突破方法:利用表格填写任务,引导学生清晰地把握文章内容
4.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
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师备注
预计时间
通过复习毛主席的诗《七律・长征》,通过温习旧知
新课导入与
引导学生初步感受红军长征的艰难,识来引出新课。创设
学习目标
从而引出本文这座在红军长征中具情境,激发学生的学
(3)
有重要意义的山-老山界习兴趣。
走进作者、普及
教师讲解关于作者陆定一
了解作者与相关历史背景为学
的相关知识,并向学生讲述与课文有
背景⑷生理解课文内容奠
关的历史背景。
定基础
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回检查学生的预习情
字词积累
答所示词语的拼音,并根据词意猜词况以及对课文字词
(5)
语。教师进行补充订正。的掌握情况
让学生用8分钟左右的时间,快速
使学生大致把握课
整体感知浏览课文,用一句话概括课文主要内
文内容。为接下来的
(15)容,并划分文章层次。最后请学生回
细节探究做铺垫。
答问题,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
使学生更加细致的
学生细读课文,按照教师所给的表
细节探究把握课文内容,为第
格信息,找出表示时间变化、地点转
(18)二课时的写法探究
换的语言,理清文章内容。
与语言赏析做准备。
6.教学反思与改进
《老山界》(二)教学设计
课题基本信息
课题老山界
学科语文年级七年级单元第二单元
版本部编版册别下册
1.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内容分析:
这是一篇革命回忆录,生动记述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表现了红军战士坚强
意志和革命乐观精神。
学生情况分析:
文章所处的背景与现在相差较大,学生比较难体会到其中所蕴含的红军优良传统。
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
朗读法讨论法创设情境读研结合合作讨论
信息技术(配套课件)准备:多媒体
2.学习目标与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学习目标评价方式与内容
1.品味文中精彩的语句,体会作表现评定:通过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以及其回答的
者在行文中寄托的思想感情。效果好坏进行评定
2.感受文章所传达的精神品质,
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3,学习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学习重点:品味文中精彩的语句,体会作者在行文中寄托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感受文章所传达的精神品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突破方法:反复朗读并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4.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
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师备注
预计时间
教师通过与学生共同复习回
新课导入与温故而知新,使新
顾上节课的知识,引出本课的学
学习目标旧知识产生联系,激发
习目标,学生齐读学习目标,明
(3)学生学习兴趣。
确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感受长征胜利的取
学生思考文中重要语句“老得是来之不易的。体会
思考探究山界的困难,比起这些地方来,红军战士藐视困难、敢
(5)还是小得很”。作者这样写的目的于战胜一切困难的大无
是什么?畏的革命英雄气概和革
命乐观主义精神。
体会文章语言魅力,感
学生找出自己觉得写的好的
受文章的修辞美、炼字
赏析语言语句,并进行赏析,教师进行改
美、景物美。并锻炼学
(20)正与补充。接着,教师与学生共
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
同赏析文中经典语句。
言鉴赏力。
学生合作讨论这篇文章按时体会文章按时间顺序叙
合作探究
间的变化和地点的转移安排层次事的叙事方式和善于运
(15)
的作用。用侧面描写的写作手法
课堂小结学生对课文进行总结,教师梳理课文内容,检查学
(2)订正补充。生对课文主旨的把握。
5.板书设计
老三界
修辞美1〜生动
炼字美
曰恤土脉络清晰
景物美
6.教学反思与改进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
课题基本信息
课题土地的誓言
学科语文年级七单元第二单元
版本部编版册别下册
1.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是第二单元第三篇课文,是一篇抒情散文,以倾诉性语言抒发了
作者对沦陷了十年的关东原野的怀念、赞美和甘愿为其牺牲一切的决心。
学生情况分析:学生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对抒情有一些了解。
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朗读,批注。
信息技术(配套课件)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习目标与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学习目标评价方式与内容
1.揣摩精彩语句及段落,理解作者对故乡挚1.朗读是否有感情。
痛的热爱之情和强烈的爱国情怀。2.是否能说出作者怎样抒发感情,
2.多角度感受课文的抒情方式,体会课文言
语形式的特色及其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3.学习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学习重点:理解作者对故乡挚痛的热爱之情和强烈的爱国情怀。
学习难点:体会课文言语形式的特色及其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突破方法:朗读、揣摩关键语句。
4.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教师
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预计时间备注
导入新课播放《松花江上》,学生听。创设学习氛围
走进作者课件播放,了解作者。了解作者
学习字词课件播放,学生读。积累字词
了解作者写作
了解背景课件出示
背景
1.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一一《土地的誓言》?
生答(预设):从文章看来,这誓言是作者对
土地发出的,而不是“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作
者之所以如此表达,估计是在不影响意思表达的前
提下力求简洁,在拟写标题之前更是如此。况且,
本文集中笔力写“土地”,将“土地”二字置于最
醒目的位置也确实是一种好的选择。
2.怎样理解“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
情”中的“泛滥”与“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
笑”中的“埋葬”这两个词语的确切含义?
3.作者“泛滥”的情感主要包含哪些?
4.为什么文章起初写“关东大地”用“她”
阅读课文,来称呼,而到了后面时却又改口说“土地,原野,品味精彩语
感悟作者抒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言,感受家国
发的感情。生答(预设):人称的变化实际上是情感变化情怀
的结果。文章开始用第三人称,是因为感情起初比
较平稳,但随着作者的情绪一步步激动,作者就不
满足于使用第三人称代词“她”了,于是抛开读者
直接与自己所叙述的对象进行对话交流,对土地以
“你”相称,情感显得更加直接而迫切。这在修辞
上叫做“呼告”,具有强烈的抒情效果。
4.如何理解第一段最后几句话?
生答(预设):这几句确实较为费解,因为它
包含了好几个层面的意思。从表层看,这是写实。
在任何一块大地深层,都涌动着沸腾的岩浆,这些
岩浆就是文中说的“红熟的浆液”。这一表层含义
必须理解。
体会文本言1.探究:抒情性文章,往往具备突出的抒情感受作者抒情
语形式特性特点,如《黄河颂》一文善用呼告手法及反复修方法。
色,多角度辞,善用短句来进行抒情;请同学们进行合作探究。
感受抒情方生答(预设):(1)运用呼告的手法,直接对土
式地倾诉自己的热爱、怀想、眷念,并且将倾诉对象
拟人化,以“她”而不是“它”相称,隐含将土地
比作“母亲”的意思。
(2)选择有特征、有意味的景物组成叠印的一
个又一个画面,像电影镜头一样闪现,展现东北大
地的丰饶美丽。
(3)大量运用排比造成连贯的、逐渐增强的气
势。
(4)课文中有忧伤、舒缓的回忆,有强烈急切
近乎呐喊的誓愿,叙述的方式和内在感情的起伏表
里相应,形成文章的波澜与节奏。
①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同学们,你们在现实生活中是怎样表达对祖
拓展延伸国的热爱的呢?
③写一篇小短文,描绘一下你的家乡,表达出
你的情感。
5.板书设计
土地的誓言
艾青
思念故乡土地的誓言
发出誓言
6.教学反思与改进
《木兰诗》(一)教学设计
课题基本信息
课题木兰诗
学科语文年级七年级单元第二单元
版本部编版册别下册
1.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内容分析:《木兰诗》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古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
朝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辞官
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全诗明朗刚健、质朴生动,具有浓郁的民歌情味,适于吟
诵,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语感。
学生情况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能够独立表达观点。
但是对诗歌当中蕴含的情感意味的体会还不易到位,很难与作者产生共鸣。所以学习《木
兰诗》,要反复朗读,体会民歌明朗刚健的情味,质朴生动的语言,在整体感知课文的
思想内容的基础上,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诵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信息技术(配套课件)准备:多媒体
2.学习目标与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学习目标评价方式与内容
1.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全诗。1、课后练习及学生课后背
2.了解乐府民歌的特点和常用的修辞手法,感知诗歌内容。诵情况。
3.感受花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2、分析文章所使用的修辞
民的爱国精神。手法及木兰的人物形象。
3.学习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学习重点:感受花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学习难点:了解乐府民歌的特点和常用的修辞手法,感知诗歌内容。
突破方法:深入研读课文后,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加以引导。
4.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
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师备注
预计时间
吸引学生注意
导入新课教师播放辿士尼公司拍摄的动画片《花木
力,激发学生
(3分钟)兰》片段。学生仔细观看。
学习兴趣。
教师借助课件出示本课学习目标,学生分
学习目标学生明确本课
小组朗读。朗读过程中加深对本课学习目
(1分钟)的学习目标。
标的印象。
学生课前收集与作者郭茂倩相关资料,课了解作者,丰
走进作者
堂上请学生介绍,教师进行补充并介绍郭富学生课外知
(2分钟)
茂倩的作品《乐府诗集》,介绍乐府诗。识。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读出感情。
采取分组朗读的方式,加强朗读指导。提高朗读水
整体感知
2、再读课文,结合注释翻译。小组合作,平,积累文言
(25分钟)
先明确红色部分字词的翻译,然后翻译全词语。
文。
1、概括故事情节,把握诗歌内容与结构。理解课文内
细读感悟
2、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从容,把握人物
(14分钟)
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形象。
5.板书设计
木兰诗
第一部分(1一3段)一一替父从军
第二部分(第4段)一一十年征战
第三部分(5一6段)一一辞官归来
第四部分(第7段)一一结尾附文
6.教学反思与改进
《木兰诗》(二)教学设计
课题基本信息
课题木兰诗
学科语文年级七年级小兀第二单元
版本部编版册别下册
1.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内容分析:《木兰诗》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古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
朝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辞官
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全诗明朗刚健、质朴生动,具有浓郁的民歌情味,适于吟
诵,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语感。
学生情况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能够独立表达观点。
但是对诗歌当中蕴含的情感意味的体会还不易到位,很难与作者产生共鸣。所以学习《木
兰诗》,要反复朗读,体会民歌明朗刚健的情味,质朴生动的语言,在整体感知课文的
思想内容的基础上,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诵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信息技术(配套课件)准备:多媒体
2.学习目标与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学习目标评价方式与内容
1.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在熟读的基础上1、课后练习及学生课后背诵情况。
背诵全诗。2、分析文章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及木兰的人
2.了解乐府民歌的特点和常用的修辞手物形象。
法,感知诗歌内容。
3.感受花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
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3,学习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学习重点:感受花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学习难点:了解乐府民歌的特点和常用的修辞手法,感知诗歌内容。
突破方法:深入研读课文后,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加以引导。
4.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
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师备注
预计时间
上节课我们共同分析了本诗的
复习导入内容,分析了木兰的形象,下面我们巩固上节课所学
(2分钟)一起来探究本诗的语言特点和写作知识。
技巧。
1、这首诗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
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把握本文叙事特
合作探究2、试想你就是木兰,请你说说替父
点,体会木兰及
(15分钟)从军前后的心理活动。或者假如你是
其亲人的感情。
木兰的亲人,十年没见面了,见到木
兰会做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呢?
1.第三自然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
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
方买齐东西?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
分析语言了解乐府诗歌常
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
(20分钟)用修辞手法。
死,壮士十年归”分别运用了什么修
辞?有何表达效果?
3、找找文中其他运用互文手法的例
子分析。
提高学生的概括
课堂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课主旨。学生总结能力,检测学生
(3分钟)时,教师加以引导。对本课的理解情
况。
千百年来,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
随堂练习丰富学生课外知
喜爱。说说你知道的其他巾帼英雄,
(5分钟)识。
与同学们交流。
5.板书设计
木兰诗
家中(愿代父征)一详写
I
途中(辞家而去)一详写
6.教学反思第窜
《学习抒情》教学设计
课题基本信息
课题学习抒情
学科语文年级七年级单元第二单元
版本部编版册别下册
1.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内容分析:《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根据表
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文章最重要的特质就是以情动人,
抒情是写作中一种很重要的表达方式。
学生情况分析:抒情,即表达情思,抒发情感。在写作中,学生若能恰当地抒发真情实
感,定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并深化文章主题。但是,现在的学生在写作中要么存在情
感单薄支撑不起主旨的问题,要么存在抒情过度情感不真实的问题,主要还在于不会选
择和运用恰当的抒情方式。
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音乐等多媒体素材。
信息技术(配套课件)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习目标与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学习目标评价方式与内容
1.结合本单元学习的课文,引导学生了解增强学生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信心,
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这两种抒情方式。让学生用心感受家庭生活和校园生活,记录
2.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理解直自己的体验感受。
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表达效果。
3.启发学生把握好抒情的度,学习基本的
抒情方法。
3,学习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学习重点: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表达效果。
学习难点:启发学生把握好抒情的度,运用基本的抒情方法进行写作
突破方法:情境教学法、启发法
4.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
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师备注
预计时间
诗人白居易有云:“感人心者,莫先
乎情。”徜徉雨中,我们或许会有无
可名状的哀愁;沐浴月光,我们或许
会感到漫无边际的孤独;仰望苍穹,
激发学习兴趣。
一、新课导入远眺大海,我们心胸开阔;俯视大
地,近观流水,我们豪情万丈。生
活处处有美景,美景时时动人情,
我们要善于发现美,学会抒发真情
实感。
什么是抒情?抒情可以分成几类?
抒情,是指在文中自然真挚地表露
作者的思想感情(喜怒哀乐),使读了解抒情文字的
二、写作指导
者引起共鸣,受到感动、或产生激特点和写法。
情,从而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分为
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类。
学习采用多种抒
以《我的烦恼》为例,体验采用
情方法来表达自
三、例文欣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相结合的方
己内心的真实感
式。
受。
以《真的有意思》为题,写一篇作采用多种抒情方
四、写作实践文。注意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不法来表达自己内
少于500字。心的真实感受。
5.板书设计
学习抒情
抒真情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
(寓情于事、寓情于景、寓情于物、寓情于议)
6.教学反思与改进
《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教学设计
课题基本信息
课题天下国家
学科语文年级七年级单元第二单元
版本部编版册别下册
1.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内容分析:《天下国家》是七年级下册中的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本次综合性学
习以小型活动为主,一共有三个不同的学习活动:讲故事、诗朗诵、展示会。策划、组
织活动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重要实施方式,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合作能力、
与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学生情况分析:七年级学生对国家概念还比较模糊,一般停留在唱唱爱国歌曲,读读爱
国诗篇,知道一些爱国人物的故事,爱国情感还比较肤浅。通过本节综合性学习,要把
爱国情感渗透到生活中,自然地习惯地在小事中承担责任,培养爱国情感。
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1.自主合作探究,2.资料搜集整理,3.交流展示。
信息技术(配套课件)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习目标与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学习目标评价方式与内容
1.通过搜集整理有关“爱国”的故事、
诗词名言等,培养根据主题搜集、筛选、1.小组分工合作,搜集资料进行整合,以讲
整理信息的能力。故事的形式在班里进行。
2.通过故事会、诗歌朗诵等丰富多彩
的爱国活动,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2.参照活动方案,给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演讲技巧口才15篇
- 关于参观类实习报告集锦9篇
-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稿约
- “三全育人”视域下药理学实验课程思政建设探究
- 2024-2025学年高中数学 第1章 导数及其应用 1.2 导数的计算 1.2.1 1.2.2 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及导数的运算法则(二)(教师用书)教学实录 新人教A版选修2-2
- 励志演讲稿15篇
-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同步教学实录
-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 第六单元 二 非攻教学实录8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 《电机拖动》-公开课件
- 基于智能硬件和社区服务升级的租房与智慧社区共享平台18
- (CJJ-T308-2021)《湿地公园设计标准》
- 2024国家开放大学基础写作形考任务2试题及答案
- 2023-2024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一(上)期末地理试卷
- 安全风险防控培训
- 企业公司简介模板课件
- 第八版糖尿病教学
- 骨质疏松的中医中药治疗
- 卫浴销售部门年终总结
- 5人制足球裁判培训
- 人教A版(新教材)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三册学案2:7 1 1 条件概率
- 药房质量方针和目标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