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新疆兵地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孟子关于“规矩”的讨论,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孟子·离娄上》开篇所言:“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在《春秋繁露·楚庄王》中,董仲舒将这段话演绎为:“虽有巧手,弗修规矩,不能正方员。虽有察耳,不吹六律,不能定五音。虽有知心,不览先王,不能平天下。然则先王之遗道,亦天下之规矩六律已。”孟子认为,诸侯在表面上具备“仁心”与“仁闻”,主观上也具有平治天下的愿望,但是未能实质性地增进人民福祉,究其原因是未能像尧、舜一样广施仁政。一直视圣人为“百世之师”的孟子,正是通过将规矩与先王仁政之道进行类比,凸显圣人政教的典范意义。孟子不仅在政治领域,还重点在个人修身领域以“规矩”譬喻,主张对圣贤境界的追求。对“人”的定位是孟子思想体系的逻辑出发点。一方面,孟子通过“人禽之辨”强调人相较禽兽而言具有仁、义、礼、智四端之心,因此人能过有道德的生活,从而突出了人之为人的绝对优越性。另一方面,孟子说:“规矩,方员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规矩象征着一种极致。如果说规矩是方圆的极致,那么圣人就仿佛规矩一样,不仅是人伦之至者,更是仁、义、礼、智之德的最具足者,人应当向着这种极致努力。孟子素来主张“圣人与我同类者”“人皆可以为尧舜”的“圣我之辨”,说明每个人皆与圣人同类,从而彰显了人在追求成圣成德方面的普遍平等性。孟子的“主体定位观”揭示了人存在于禽兽与圣人所构成的两极张力之间。因此,如何避免沦为禽兽,并朝向圣人境界不断努力,对于每一个个体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实践课题。在孟子看来,道德境界的养成,其根本动力是个体内心对仁义之道的孜孜以求与躬行践履。孟子说:“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如果说工匠的法度是规矩,那么学者的法度则是仁义之道。问题在于,下学的外在规矩准则可以通过传授而实现普及化,上达的仁义之道却并不能通过简单的技巧来传授,而全在于个人体悟。正如东汉时期孟学大家赵岐所说:“规矩之法,喻若典礼,人不志仁,虽诵典宪,不能以善。”一个熟谙规矩法度却心怀叵测的人也会做出不善之举。孟子正是通过规矩之喻鼓励人们为学求道,行善为仁,培养理想道德人格。与依赖外力相比,最根本的是要靠自身去找寻,付诸行动,永不懈息,方能有所收获。孟子主张通过扩充四端、居仁由义、养浩然之气等修养工夫,使得个体所本具仁义之心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那样,渐次扩充开去。人与禽兽的差别逐渐扩大,人与圣人的差距也逐渐缩小,最终使得浩然之气“塞于天地之间”,挺立起道德主体的圣人气象。(摘编自钮则圳《孟荀哲学中的“规矩”譬喻》)材料二:孟子强调必须按照规矩的标准做人做事。孟子曰:“规矩,方员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他以圆规和曲尺为方圆的最高标准,引申出圣人是做人的最高典范。他认为想成为好君主,就要尽君主之道;想成为好臣子,就要尽臣子之道,而君道和臣道的标准就是圣人,即效法尧、舜。孟子主张规矩不能随意改废。他举例说:“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学者亦必志于彀。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后羿教人射箭时,一定拉满弓,学的人也要努力拉满弓。高明的工匠教人手艺,一定依循规矩,学的人也必须依循规矩。这里,孟子认识到只有坚持按规矩做事,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学规矩,该用什么方法?《孟子·尽心下》中道:“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梓匠轮舆指古代制作器具、房屋、车轮、车厢的四种工匠,此处泛指工匠。这里,孟子告诫人们,能工巧匠只能教给人制作的规矩和法则,却不能够使人一定具有高超的技巧,技巧只能靠自己去琢磨、去寻求。强调学习规矩仅凭老师教是不够的,还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所以,圣人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只要遵循规矩努力去做,“人皆可以为尧舜”。仁政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而仁政的实施依据是人内在固有的“不忍人之心”,实现方式是行先王之道,中间环节是人各修其身。因此,孟子尤其重视规矩对治国修身的规范作用。他基于“性善论”,创造性地提出“四心”“四端”和“四德”。《孟子·公孙丑上》中道:“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在孟子看来,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四心”,是仁、义、礼、智“四德”的发端,“四端”就像人的肢体一样,是与生俱来的。用“四心”规范人的行为,把根植于心的仁、义、礼、智外化到日常行为当中去,才能更好地守规矩。(摘编自满新英《〈孟子〉中的规矩之道》)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认为,人相比禽兽的绝对优越性在于人具备仁、义、礼、智四端之心,因此人能过有道德的生活,每个人都应向圣人境界不断努力。B.孟子认为道德境界的养成需要对仁义之道的孜孜以求与躬行践履,孟子通过规矩之喻鼓励人们行善为仁,最终拉近与圣人的差距。C.孟子从学艺中教与学都要依循规矩这件事得到启示:要遵循主观意愿和事物规律,坚持按规矩做事,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D.“四心”“四端”和“四德”是基于“性善论”提出的,“四心”是仁、义、礼、智“四德”的发端,而“四端”是与生俱来的。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董仲舒在《春秋繁露·楚庄王》中把孟子的“规矩”发扬光大,进而创立了自己的理论。B.赵岐认为有人非常熟悉规矩法度,但心怀叵测,不会去遵守规矩法度,反而会做出不善之举。C.孟子认为规矩不是靠老师传授的,只能靠自己去琢和寻求,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D.因为孟子重视规矩对治国修身的规范作用,所以把“不忍人之心”当成仁政的实施依据。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A.《孟子·离娄上》:朝不信道,工不信度,君子犯义,小人犯刑,国之所存者幸也。B.《孟子·梁惠王上》: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C.《孟子·公孙丑上》: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D.《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4.两则材料都涉及孟子对“规矩”的论说,但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简要说明。5.今天,很多人认可孟子“守规矩”的思想,可在现实中又常说要“打破规矩”,这是否矛盾呢?请谈谈你的看法。【答案】1.C2.B3.A4.①材料一侧重阐述孟子如何运用“规矩”进行譬喻:在政治领域,孟子将规矩与先王仁政之道进行类比,凸显圣人政教的典范意义;在个人修身领域,孟子以“规矩”譬喻,主张对圣贤境界的追求,鼓励人们为学求道,行善为仁,培养理想道德人格。②材料二侧重阐述孟子是如何论说学规矩和守规矩的:孟子认为学习规矩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皆可以为尧舜;而守规矩必须把根植于心的仁、义、礼、智外化到日常行为当中去。5.①不矛盾,因为两个“规矩”的内涵和外延有差别。②孟子所说的“守规矩”中的“规矩”主要指道德修养,“守规矩”就是要修养道德水平,提升道德境界,从这点上来说,今天很多人认可孟子“守规矩”的思想。③现实中人们常说的要“打破规矩”中的“规矩”指一定的标准、习惯等,“打破规矩”指打破条条框框、固有认知和思维定式,这样才能不断创新,促进社会进步与科技发展。【解析】【导语】这两篇文章围绕孟子的“规矩”思想展开,分别从政治和个人修身的角度探讨其重要性。材料一强调“规矩”在政治治理和个人道德修养中的典范作用,指出通过仁政和道德追求可以实现圣人境界。材料二则聚焦于“规矩”在学习和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强调通过效法圣人和遵循规矩可以实现个人的道德提升。两者共同揭示了“规矩”作为道德和行为准则的重要性,但侧重点有所不同,一个偏重理论阐释,一个偏重实践指导。【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要遵循主观意愿”错。原文说“高明的工匠教人手艺,一定依循规矩,学的人也必须依循规矩。这里,孟子认识到只有坚持按规矩做事,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可见“规矩”不含主观意愿,选项曲解文意。故选C。【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发扬光大,进而创立自己的理论”分析不当,原文说“董仲舒将这段话演绎为”,董仲舒只是“演绎”性解释,这和孟子的意思差不多,董仲舒没有就此创立自己的理论。C.“规矩不是靠老师传授的”不合文意,原文是“强调学习规矩仅凭老师教是不够的”。D.因果倒置。材料二原文是说“仁政的实施依据是人内在固有的‘不忍人之心’,……因此,孟子尤其重视规矩对治国修身的规范作用”。故选B。【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二观点是:孟子强调必须按照规矩的标准做人做事。A.讲的是如果国家治理缺少规矩,朝廷不信道义,工匠不信尺度,君子触犯义理,百姓触犯刑律,国家还能生存的,那实在是太侥幸了。强调规矩的重要,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B.讲的是施行仁政而安定百姓的方法。C.讲的是养浩然之气。D.讲的是舍生而取义。故选A。【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比较材料的能力。①材料一侧重阐述孟子如何运用“规矩”进行譬喻:在政治领域,第一段《孟子·离娄上》开篇“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孟子将规矩与先王仁政之道进行类比,“正是通过将规矩与先王仁政之道进行类比,凸显圣人政教的典范意义”从而凸显圣人政教的典范意义;在个人修身领域,第二段“孟子不仅在政治领域,还重点在个人修身领域以“规矩”譬喻,主张对圣贤境界的追求”,孟子以“规矩”譬喻,主张对圣贤境界的追求,第三段孟子说“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孟子正是通过规矩之喻鼓励人们为学求道,行善为仁,培养理想道德人格”,鼓励人们为学求道,行善为仁,培养理想道德人格。②材料二侧重阐述孟子是如何论说学规矩和守规矩的:第一段提出“孟子强调必须按照规矩的标准做人做事”,强调规矩的重要性;第二段提出“学规矩,该用什么方法?”,然后指出“强调学习规矩仅凭老师教是不够的,还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认为学习规矩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皆可以为尧舜;第三段“孟子尤其重视规矩对治国修身的规范作用”“用‘四心’规范人的行为,把根植于心的仁、义、礼、智外化到日常行为当中去,才能更好地守规矩”强调守规矩必须把根植于心的仁、义、礼、智外化到日常行为当中去。【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①首先明确观点:不矛盾,然后从两个“规矩”的内涵和外延角度分析差别。②结合材料一“将规矩与先王仁政之道进行类比”“主张对圣贤境界的追求”“每个人皆与圣人同类,从而彰显了人在追求成圣成德方面的普遍平等性”“在孟子看来,道德境界的养成,其根本动力是个体内心对仁义之道的孜孜以求与躬行践履”可知,孟子所说的“守规矩”中的“规矩”主要指道德修养,“守规矩”就是要修养道德水平,提升道德境界,从这点上来说,今天很多人认可孟子“守规矩”的思想。③现实中人们常说的要“打破规矩”中的“规矩”指一定的标准、习惯等,这里的标准、习惯有的适合现代,有的已经过时,或者不符合时代规律;“打破规矩”是相对于“墨守成规”而言的,指打破条条框框、固有认知和思维定式,突破旧有的不合时宜的规矩是对社会规则的不足进行补充,优化,升级,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创新,促进社会进步与科技发展。可见,孟子“守规矩”与现实中常说的“打破规矩”,两个“规矩”的内涵和外延不同,所以并不矛盾。(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匹克威克外传〖备注〗狄更斯终于,群众中间传出的许多声音组成一种低吼声,这种声音通常是宣布他们所等待着的什么东西来临了。所有的眼睛都向着暗门那边看。望眼欲穿地等了一会儿之后,看见旗帜在空中得意地飞扬,武器在阳光之下闪闪发亮:于是一队接一队的兵涌到平地上了。军队停下来排好了队;命令传遍了所有军队,全体“克拉”一声,都举起枪;总司令由布尔德尔上校和许多军官陪着,骑马缓步而来,到了队伍前面。军乐队全体吹奏起来:所有的马都举足啸叫起来,慢慢向后退着,把尾巴四处地拂着;狗吠着,群众尖叫着,军队举枪完毕,恢复了原样;这时,只有一片由红衣服和白裤子构成的由近而远的景色,一动也不动地固定在那里。“真是高贵而光辉的景象,”史拿格拉斯先生说,一股诗意在他的胸中急速地爆发了,“请看这些英勇的、保卫自己祖国的人们,在和平的市民面前摆出了堂堂的阵容:他们的脸辉耀着——不是杀气腾腾的凶猛,而是文明的温雅;他们的眼睛闪着光——不是劫掠或复仇的粗鲁的火,而是人道和智慧的温柔的光。”匹克威克先生是完全同意这一番颂词的,但是他不能很好地响应它的字句了。因为“向前看”的命令发出之后,那智慧的柔光却在战士们的眼睛里变微弱了;所有的观众都只看见面前成千对笔直地凝视着前方的眼睛,完全丧失了任何种类的表情。“他们现在在干什么?”匹克威克先生整了一整眼镜问。“我——我——我看他们好像,”文克尔先生说,脸渐渐地变了色——“我看他们好像是要开火了。”“胡说。”匹克威克先生冒冒失失地说。“我——我——我看当真是的。”史拿格拉斯先生迫切地说,有点惊慌。“不可能的。”匹克威克先生回答,当他还没有说完时,一半联队就都举平了枪,好像他们大家只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而这目标就是匹克威克派。当然,一种最可怕、最猛烈的射击开始了,它使得大地的心在颤抖,更使得年老绅士的心快要抖掉了。这是一种多么艰难的处境,空枪的火力不断地威胁着我们,部队行动的侵扰,更加困苦,一支新的队伍早已整装待发,匹克威克先生却表现出一种冷静,那是一个伟人所不可缺少的冷静。他抓住文克尔先生的手臂,使自己在他和史拿格拉斯先生之间,并热切地请求他们记住,除了有可能被声音震聋耳朵,不用担心即将临头的危险。“但是——但是——如果有的士兵错用了实弹呢?”文克尔先生流露出一丝不安,迟疑地说道,这是他自己想到的这种假设使他失色了。“刚才听到一些东西在空中嘘嘘地响——声音清清楚楚,紧贴着我的耳朵。”“我们还是伏在地下吧,好吗?”史拿格拉斯先生说。“不要害怕——这就没有事了。”匹克威克先生说。其实他的嘴唇、他的脸也会像常人一样发抖、发白,但这位不朽的伟人再一次证实了,恐惧和忧虑是永远也无法从他的口中吐出来的。匹克威克先生是对的:枪不放了。可是他几乎还没有来得及庆祝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队伍里就已经发生了变动。沙哑的命令声沿着队列传了过去,还在这三位之中谁都没有来得及猜到这种新变动的意义的时候,全体六个联队就都端着上好了的刺刀,快步地向匹克威克先生和他的朋友们站着的地点冲了过来。人总不过是血肉之躯;也会有人类的勇气所不能超越的界限。匹克威克先生透过眼镜向前进中的大批军队凝视了一会儿;然后老老实实地转过身来,于是就我们不说是逃;因为,第一,那是一个卑劣的字眼;而第二呢,匹克威克先生的身材是一点儿也不适合于那种方式的撤退的——于是就尽他的腿载着他的身体用最高的速率,踩着碎步跑开了。确实跑得很快,以至于他竟没有发现自己处境的尴尬。等到发觉,已经太迟了。对方的军队,就是在几秒钟之前曾经列阵使匹克威克先生觉得惶惑的,已经摆开阵势准备击退装作攻城的军队了;结果呢,匹克威克先生和两位同伴发现自己突然被两条长长的行列包围了,一条是在急速地向前推进,另外一条是保持着敌对的阵势坚决地等待着冲击。“嗬!”前进着的行列中的军官喊。“让开!”静止不动的一边的军官们叫。“我们向哪里跑呢?”发了急的匹克威克派们尖声叫喊。“嗬——嗬——嗬——”是唯一的回答。瞬间的狼狈,夹杂着沉重脚步的践踏和猛烈的冲击;一声忍住的笑——六个联队已经过去五百码远了;匹克威克先生的靴子底朝了天。史拿格拉斯先生和文克尔先生各人都很矫捷地被迫上演了一场翻跟头的闹剧;当后者坐在地上,用一条黄色丝手绢来阻挡从鼻子里淌出来的生命之流的时候,映入眼中的第一件东西却是他的可敬的领袖在不远的地方追自己的帽子,那帽子随风飞扬,像故意捉弄对方似的跳着,由近而远。人的一生中是难得经历像追逐自己的帽子的时候这样可笑的窘境的,也是难得像这样不容易博得慈善的怜恤的。特别的镇定,和一种特别的判断力,是捉帽子的时候所必需的。你要镇定,不能跑得太快而踩中帽子,你要有敏锐而准确的判断力,否则会走另一个极端,那是会根本找不到它的。最好的办法是文雅地紧跟着你所追的东西,小心而谨慎,看准机会,轻轻地走到它的前面,迅速地向它一扑,一把抓住帽顶,把它结结实实地掀在头上;并且始终高高兴兴地微笑着,似乎你像任何人一样,觉得这是怪有趣的事情。那时微风轻轻吹过,匹克威克先生的帽子就在风前面嬉戏地滚着。空中吹着风,匹克威克嘴里也吹着风,帽子滚了又滚,像追逐嬉戏大浪潮的海豚一样快活;它简直要径自向前滚去,叫匹克威克先生望尘莫及了,幸而它的行程终于被阻,这时那位绅士正打算放弃它而让它随风飘。原来,匹克威克先生完全精疲力竭了,正打算放弃这场追逐,这时帽子却偏撞在前面排列着的车子的车轮上。匹克威克先生看到这是一个有利的机会,就急忙地冲上去保全了他的财产,气喘吁吁地把它戴在头上。(有删改)〖备注〗小说讲述一位独身的老绅士匹克威克先生的故事,他创办“匹克威克社”,1827年5月12日,匹克威克通讯社召开了一次正式会议,会议决定:为了增长见识、开阔眼界,匹克威克和三个同事——特普曼先生、文克尔先生和史拿格拉斯先生,到远离伦敦的地方去游历。这部作品反映了广阔的生活画面,真实地描写了19世纪初的英国社会,当时英国党派争斗厉害,上层社会虚伪。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军队开始开火时,匹克威克先生表现出“冷静”,抓住同伴的胳膊,告诉他们“不用担心即将临头的危险”,表现出绅士风度。B.作者对匹克威克先生有嘲笑,在嘲笑中也有赞美,如称呼他为“年老绅士”“一个伟人”“不朽的伟人”“可敬的领袖”。C.军队向匹克威克先生和他的朋友喊“嗬”和“让开”,却没有停下演习,史拿格拉斯先生和文克尔先生被迫翻了跟头。D.面对随风滚动的帽子,匹克威克先生想保持“镇定”和“文雅”,但他还是精疲力竭,最终追到了帽子,保全了他的财产。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头的场景描写展示了军队的出场,从视觉上正面写旗帜、武器和士兵,从听觉上正面写命令和举枪,还从侧面描写了观众的反应。B.史拿格拉斯先生、文克尔先生在面对危险时的表现与匹克威克先生在面对危险时的表现形成反差,凸显了匹克威克先生的形象。C.追帽子是我们日常生活里常常可能遇到的情境,作者却将它专门拿出来,煞有其事地进行一番分析和总结,让读者忍俊不禁。D.小说虽有喜剧效果,却无荒诞之感。因为作者善于观察生活,善于发现并捕捉生活细节,使情节内容和人物形象显得非常真实。8.画横线部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9.小说是如何取得幽默艺术效果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答案】6.B7.B8.①结构上,呼应前文,匹克威克先生像史拿格拉斯一样,刚看到整齐排列的军队时,心生诗意并赞美。当队伍发布了“向前看”的命令后,那智慧的柔光变微弱了,场面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引出了后文的内容。②内容上,体现了小说对人们公认的价值观的反思,闪耀光芒的“英勇”“智慧”等词汇背后的行为让身临其境的人感受到威胁、恐惧和忧虑。9.①运用夸张的手法设置幽默风趣的场景。匹克威克先生与朋友正观看阅兵演习,正陶醉于其中的欢乐,却突然暴露在两军的火力之下,这个场景非常夸张,鞋底朝天的场景更是夸张,引人发笑。②通过对比的反差表现幽默。在军队开始开火时匹克威克先生还表现出冷静,但当射击结束、刺刀队列向其行进过来时,他赶紧逃窜,这些描写具有幽默效果。③运用巧合表现幽默。匹克威克先生摔倒后,恰好帽子随风飞走了,在地上滚动,匹克威克先生不停地追逐,最终帽子巧合地撞在了一辆车子的车轮上。这些巧合有利于塑造匹克威克滑稽可笑的形象。【解析】【导语】狄更斯的《匹克威克外传》通过描写一系列幽默与讽刺的日常经历,揭示了19世纪初英国社会的真实面貌。选文通过军队演习与匹克威克先生一行的滑稽遭遇,表现出人类在面对突发情况时的种种反应,折射出社会的荒诞不经。狄更斯的语言充满了细腻的观察力和机智的讽刺,尤其在描写追赶帽子的情节中,将看似寻常的事件发展成充满幽默的段落,深化了人物个性,同时也打破了对绅士风度的传统看法。【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在嘲笑中也有赞美,如……”分析不当,这里是反语,是对他的迂腐的嘲讽。故选B。【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B.“形成反差”不合文意,他们在面对危险时都陷入窘境,都洋相百出,如匹克威克“尽他的腿载着他的身体用最高的速率,踩着碎步跑开了”,而“史拿格拉斯先生和文克尔先生各人都很矫捷地被迫上演了一场翻跟头的闹剧”。故选B。【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语段、情节作用的能力。①“匹克威克先生是完全同意这一番颂词的”,这句话呼应的是上文刚看到排列整齐的军队时史拿格拉斯先生的赞美“真是高贵而光辉的景象”,而且他的胸中还产生了诗意;而匹克威克先生“是完全同意这一番颂词的”也与他一样,心生诗意并赞美。可见在结构上,画线句照应的是上文内容;画线句的后半部分“‘向前看’的命令发出之后,那智慧的柔光却在战士们的眼睛里变微弱了;所有的观众都只看见面前成千对笔直地凝视着前方的眼睛,完全丧失了任何种类的表情”,场面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引出了后文的内容,这是“启下”。②内容上,原本史拿格拉斯先生和匹克威克先生都觉得这队伍很神圣,称他们为“英雄”,认为他们的脸上是“文明的温雅”,他们的眼睛闪着“人道和智慧的温柔的光”;然而瞬间场面就发生了变化,这些“英雄”端起了枪,好像要开火,文克尔先生“脸渐渐地变了色”,匹克威克先生开始还不信,结果“他还没有说完时,一半联队就都举平了枪”“一种最可怕、最猛烈的射击开始了,它使得大地的心在颤抖,更使得年老绅士的心快要抖掉了”。闪耀光芒的“英勇”“智慧”等词汇背后的行为让身临其境的人感受到威胁、恐惧和忧虑,体现了小说对人们公认的价值观的反思。【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艺术特色及其手法的能力。①运用夸张的手法设置幽默风趣的场景。小说写匹克威克先生和他的朋友们正在观看阅兵,看到那整齐的队伍,他们感到神圣而崇高,用“英勇”“智慧”等词赞美他们;结果突然之间,士兵们端起枪来,“一种最可怕、最猛烈的射击开始了”“全体六个联队就都端着上好了的刺刀,快步地向匹克威克先生和他的朋友们站着的地点冲了过来”,于是他们从陶醉的欢乐中清醒过来,开始“逃跑”,并且“匹克威克先生的靴子底朝了天”。正在陶醉于阅兵的欢乐,却突然暴露在两军的火力之下,这个场景非常夸张,鞋底朝天的场景更是夸张,引人发笑。②通过对比的反差表现幽默。在军队开始开火时匹克威克先生还表现出冷静,他抓住文克尔先生的手臂,使自己在他和史拿格拉斯先生之间,并热切地请求他们记住,“除了有可能被声音震聋耳朵,不用担心即将临头的危险”;但当射击结束、刺刀队列向其行进过来时,“匹克威克先生透过眼镜向前进中的大批军队凝视了一会儿;然后老老实实地转过身来”开始逃窜,文中这样描写“尽他的腿载着他的身体用最高的速率,踩着碎步跑开了”,这些描写具有幽默效果。③运用巧合表现幽默。匹克威克先生摔倒后,恰好帽子随风飞走了,“那帽子随风飞扬,像故意捉弄对方似的跳着,由近而远”,于是优雅的匹克威克先生不停地追逐,“帽子滚了又滚,像追逐嬉戏大浪潮的海豚一样快活”,就在匹克威克先生精疲力尽,准备放弃时,“帽子却偏撞在前面排列着的车子的车轮上”,于是他“急忙地冲上去保全了他的财产,气喘吁吁地把它戴在头上”。这些巧合有利于塑造匹克威克滑稽可笑的形象。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①,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选自《老子》,有删改)材料二:昔太公望、周公旦受封而相见,太公问周公曰:“何以治鲁?”周公曰:“尊尊亲亲。”太公曰:“鲁从此弱矣。”周公问太公曰:“何以治齐?”太公曰:“举贤而上功。”周公曰:“后世必有劫杀之君。”其后齐日以大,至于霸,二十四世而田氏代之。鲁日以削,至三十二世而亡。故《易》曰:“履霜,坚冰至。”圣人之见,终始微言。故糟丘生乎象箸,炮烙生乎热升②。故愚者有所修,智者有所不足。柱不可以摘齿,筐③不可以持屋,马不可以服重,牛不可以追速,铅不可以为刀,铜不可以为弩,铁不可以为舟,木不可以为釜,各用之于其所适,施之于其所宜,即万物一齐,而无由相过。夫明镜便于照形,其于以函食不如箪;牺牛粹毛,宜于庙牲,其于以致雨,不若黑蜧④。由此观之,物无贵贱,因其所贵而贵之,物无不贵也;因其所贱而贱之,物无不贱也。夫玉璞不厌厚,角䚩⑤不厌薄,漆不厌黑,粉不厌白,此四者相反也。所急则均,其用一也。今之裘与蓑孰急见雨则裘不用升堂则蓑不御此代为常者也。譬若舟、车、楯、肆、穷庐,故有所宜也。故《老子》曰:“不尚贤”者。言不致鱼于木、沉鸟于渊。故尧之治天下也,舜为司徒,契为司马,禹为司空,后稷为大田师,奚仲为工。其导万民也,水处者渔,山处者木,谷处者牧,陆处者农。地宜其事,事宜其械,械宜其用,用宜其人。泽皋织网,陵阪耕田,得以所有易所无,以所工易所拙。是故离叛者寡,而听从者众。(选自《淮南子·齐俗训》,有删改)〖备注〗①难得之货:珠玉宝器。②热升:熨斗。③筐:小簪。④黑蜧:神蛇,能兴风雨。⑤角䚩:覆盖刀剑外表的角饰。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今之裘A与蓑孰急B见雨则C裘不用D升堂E则蓑不御F此G代为H常者也。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尚贤”与“见贤思齐焉”(《〈论语〉十二章》)两句中的“贤”词义相同。B.“强其骨”与“自胜者强”(《〈老子〉四章》)两句中的“强”词义不同。C.“圣人之见”与“今人乍见孺子”(《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两句中的“见”词义相同。D.《老子》,即《道德经》,一般认为是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老子的传世作品。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圣人治理天下,要使百姓的心灵空虚,要满足百姓的饮食,削弱百姓的意志,还常常使百姓没有奸诈的心智,没有贪婪的欲望。B.太公望认为鲁国尊敬尊者而亲敬亲者会使鲁国削弱。后来鲁国一天天削弱,终于灭亡。可见圣人可由开始的微小变化而知道结局。C.愚笨人有他擅长的地方,聪明的人有他不足的地方。世间万物都可用在适合自己特性和能发挥作用的地方,只是功用有大有小。D.尧治理天下时,任命舜、禹等各自担任适合自己的官职;人民能用他们所拥有的交换所没有的,离叛的人少,听从王命的人多。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2)物无贵贱,因其所贵而贵之,物无不贵也。14.两则材料都谈到“不尚贤”,统治者为什么应“不尚贤”呢?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说明。【答案】10.BDF11.C12.C13.(1)使那些聪明的人不敢妄为。用无为(顺应自然)的方式处理事务,那么天下就没有不安定太平的。(2)万物没有宝贵和低贱之分,依据它的宝贵之处(或长处)而珍视(或崇尚)它,万物无不是宝贵的。14.①统治者不崇尚贤者,可使百姓不争夺,没有贪婪的欲望,让天下安定太平。②周公认为,举用贤才而崇尚功德,后代必定有弑君夺权的人出现。③世间万物和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用。没有贵贱之分,因此不必崇尚贤才。【解析】【导语】这两篇文言文分别出自《老子》和《淮南子》,都探讨了治理国家的哲学。材料一强调“无为而治”,主张通过不推崇贤能、不重视稀有之物来减少社会竞争和混乱,达到自然和谐的状态。材料二则通过历史实例和比喻,说明治理应因地制宜,物尽其用,强调不应盲目推崇贤能,而应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合适的人和物。两者都强调治理的智慧在于顺应自然和事物的本性。【1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现在使用的皮裘和蓑衣哪一个更急切?看到天下雨那么皮裘就用不上了,登入殿堂那么蓑衣就不能用来侍奉国君了。这就是互相更替担任主宰者。“今之裘与蓑孰急”是一个完整的问句,其后B处断开;“见雨则裘不用”与“升堂则蓑不御”是对称结构,中间D处断开;“此”用于句首,做主语,其前F处断开。故选BDF。【1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掌握文学常识、理解一词多义的能力。A.正确。都是“贤能之人”。句意:不崇尚贤能之人。/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B.正确。使……强健;/刚强、强大。句意:强健百姓的筋骨。/能克服自身的缺点才是真正强大。C.错误。两句中的“见”词义不同,见识、观察;/看见。句意:圣人的见识。/如果现在有人忽然看见一个小孩。D.正确。故选C。【1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只是功用有大有小”不合文意,文中强调的是世间万物都有功用,并没有涉及功用大小的问题。故选C。【1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不敢为”,不敢妄为;“治”,安定太平。(2)无贵贱”,没有宝贵和低贱之分;“贵之”,珍视(或崇尚)它。【1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不尚贤”意思是不崇尚贤能之人。①材料一说“不尚贤,使民不争”统治者不崇尚贤者,可使百姓不争夺;“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常使民无知无欲……为无为,则无不治”是强调没有贪婪的欲望,才能让天下安定太平。②材料二,太公曰:“举贤而上功。”周公曰:“后世必有劫杀之君。”可见,周公认为,举用贤才而崇尚功德,后代必定有弑君夺权的人出现。③材料二“物无贵贱,因其所贵而贵之,物无不贵也;因其所贱而贱之,物无不贱也”,万物没有宝贵和低贱之分,依据它的宝贵之处(或长处)而珍视(或崇尚)它,万物无不是宝贵的;依据它的短处而认为它低贱,万物没有不是低贱的。意思是,世间万物和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用。没有贵贱之分,因此不必崇尚贤才。参考译文:材料一:(在上位的统治者)不崇尚贤能之人,使百姓不争夺;不以珠宝玉器等难得的财货为珍贵,使百姓不做强盗;不炫耀贪欲的事物,使百姓思想不被惑乱。因此,圣人治理天下,要使百姓的心灵空虚,满足百姓的饮食,削弱百姓的意志,强健百姓的筋骨。常常使百姓没有奸诈的心智,没有贪婪的欲望,使那些聪明的人不敢妄为。用无为(顺应自然)的方式处理事务,那么天下就没有不安定太平的。材料二:从前太公望、周公旦受封在宫廷相见,太公问周公说:“用什么办法治理鲁国?”周公说:“尊敬尊者而亲敬亲者。”太公说:“鲁国从此就要削弱下去了。”周公问太公说:“怎样治理齐国?”太公说:“举用贤才而崇尚功德。”周公说:“后代必定有弑君夺权的人出现。”之后齐国一天天强大,一直到称霸诸侯,但是二十四代后田常弑君而代之。鲁国一天天削弱,到了三十二代终于灭亡。因此《周易》中说:“踏着寒霜,冰雪时节就要到来。”圣人的见识,由开始的微小变化而知道最后的终结。因此纣王饮酒积糟成丘产生于象牙筷子,酷刑炮烙产生于熨斗。因此愚笨的人有他擅长的地方,聪明的人有他不足的地方。木柱不能够剔牙齿,小簪子不能够支撑大屋,马儿不能够负载重物,牛儿不能够奔驰,铅不可以制成刀,铜不可以制成弩,铁不可以做船,木头不能够制成锅,各自使用在适合自己特性的地方,施用在适合发挥作用的环境中,那么万物的功用便可以整齐划一,而不存在相互指责的地方。明镜是便于照形的,用它来蒸食物就不如竹箅;毛色纯一的牛,对于宗庙祭祀是适宜的,用它来求雨,就不如黑捩了。从这里可以看出,万物没有宝贵和低贱之分,依据它的宝贵之处(或长处)而珍视(或崇尚)它,万物无不是宝贵的;依据它的短处而认为它低贱,万物没有不是低贱的。对于玉石人们是不嫌它厚的,对于角觿不会嫌它薄,对于漆不嫌它黑,对于铅粉不嫌它白,这四种东西的用处是相反的。但所急需都是相同的,它们的作用是一样的。现在使用的皮裘和蓑衣哪一个更急切?看到天下雨那么皮裘就用不上了,登入殿堂那么蓑衣就不能用来侍奉国君了。这就是互相更替担任主宰者。比如舟、车、楯、肆、穷庐,因此各种环境都有适宜的交通工具。所以《老子》中说:“不崇尚有贤才的人。”说的是不把鱼送到木头上去,不把飞鸟沉到深渊中去。所以尧治理天下的时候,任命舜担任掌管土地之官,契担任军政主管之官,禹掌管工程建设,后稷为农业主管,奚仲为百工之长。他们引导万民的方法,让居住在水边的人以打鱼为主,生活在山林中的人以采木为主,活动在山谷地区的人以牧业为主,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以农业为生。土地上要种植适宜的作物,不同的农作物要用适宜的器械,不同的器械要有合适的用途,使用器械要有适宜的人。河泽地区要织网捕捞,山陵坡地可以用来耕田,人民能够用他们所拥有的交换所没有的,用他们制作精巧的产品交换他们不善制作的产品。因此离叛的人少,而听从王命的人多。(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江城子①苏轼前瞻马耳九仙②山,碧连天,晚云闲。城上高台、真个是超然。莫使匆匆云雨散,今夜里,月婵娟。小溪鸥鹭静联拳③,去翩翩,点轻烟。人事凄凉、回首便他年。莫忘使君歌笑处④,垂柳下,矮槐前。〖备注〗①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十一月,苏轼在密州听说自己又将调任的消息,登上超然台,写下了这首词。②马耳九仙:山名,这两座山都在密州诸城西南。③联拳:身体蜷曲的样子。这里形容鸥鹭并在一起的样子。④这是词人对密州的僚友所说,“使君”指词人自己。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人登高望远,看到马耳、九仙两座山峰之间的翠色一直延伸到天边夕阳西下时的层云之中。B.“城上高台、真个是超然”体现了词人超然的心态和博大的胸怀,他对将要调任表现得淡然。C.“莫使匆匆”直抒胸臆,抒发了留恋之情,离愁别绪的表达让读者更能领略词人的真情实感。D.词人看到鸥鹭飞舞离去的景象,客观地诉说一生遭遇凄凉,好像回首间一下就过去了好多年。16.结尾句“莫忘使君歌笑处,垂柳下,矮槐前”意蕴丰富且富有表现力,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答案】15.C16.①词人告诉密州的僚友,不要忘了他在密州长歌欢笑的地方,就在那垂柳下和矮槐前。词人谈及柳树和槐树旁的歌笑回忆,劝慰僚友不要为自己的离去悲伤,这好像是让人忘却那悲凉之感。②词人有意忘却苦恼,以欢乐的记忆结束全词,把“我”置于悲情之外,而通过文字让人想到以后这样歌笑的场景不再,体悟出无限的悲凉,在表达上富有表现力。【解析】【导语】这首词通过描绘密州的自然景色和表达对即将离任的感慨,展现了苏轼豁达超然的心态。前半部分写景,展现了山川的壮丽和宁静;后半部分抒情,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往昔欢聚的怀念。结尾句以“垂柳下,矮槐前”勾勒出曾经欢聚的场景,寄托了对友谊的珍惜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1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C.“直抒胸臆,抒发了留恋之情”错误,“莫使匆匆云雨散,今夜里,月婵娟”是借景抒情,应是委婉地传递了些许留恋之情。故选C。【1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莫忘使君歌笑处,垂柳下,矮槐前”意思是,不要忘记这个曾使我感到快乐的超然台,就在低垂的柳树旁,矮矮的槐树前。①结尾句表达了词人对密州生活的留恋和对友人的不舍之情。词人希望友人不要忘记他们曾经在垂柳下、矮槐前的欢笑时光,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友谊的珍视。②苏轼在密州听说自己又将调任的消息,登上超然台,写下了这首词。“垂柳下,矮槐前”通过具体的地点和情景,唤起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结尾句中的“歌笑”指代过去的欢乐时光,让人想到以后这样歌笑的场景不再,以欢乐的记忆结束全词,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诗经·秦风·无衣》中,表现将士们修整矛和戟而准备一起投身到征战中的两句是“______,______”。(2)蒋老师在讲述李白《将进酒》中的“_______,_______”两句时,指着自己的头发,感慨:时光易逝,转眼间满头“青丝”变“白发”。(3)《论语》中,孔子经常将“君子”与“小人”进行对举来阐述道理,如“______,______”。【答案】(1)修我矛戟与子偕作(2)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百年孤独》中,布恩迪亚家族的每一代人,无论是开拓者,还是其后代,都无法逃脱孤独的命运。小说中的人物经常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感到深深的孤独,这种孤独既有物理上的隔离,(①)。例如,家族的后代对家族过去的迷恋和对未来的不确定,使其感到与世界A。这种孤独不仅是对个人境遇的反映,也是对人类共同经历的探索。孤独还体现在整个拉丁美洲的文化与历史中。马孔多的隔绝象征着拉丁美洲在文化和历史上与世界其他部分的隔阂。随着外部世界的入侵和文化的冲突,这种孤独变得更加复杂,反映了文化认同和自我认知的危机。孤独是理解《百年孤独》这部小说主题B的关键词,它既是(②),也是对整个拉丁美洲文化和历史的反思。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请在文中括号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20.有评论说“孤独是贯穿《百年孤独》始终的主题”,为什么这样说?请结合上述文字简要说明。【答案】18.A格格不入(水火不容)B不可或缺19.①也有心理上的异化②对个人命运的沉思20.①《百年孤独》中的人物都无法逃脱孤独的命运,这种孤独不仅是对个人境遇的反映,也是对人类共同经历的探索。②《百年孤独》中的拉丁美洲在文化和历史上与世界其他部分存在隔阂,充满着孤独感,这种孤独反映了文化认同和自我认知的危机。【解析】【1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根据“小说中的人物经常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感到深深的孤独”可知,他们与世界无法相容,可填“格格不入”或“水火不容”。格格不入:彼此思想不协调,想法不相容。水火不容:水和火是两种性质相反的东西,根本不相容。比喻二者对立,绝不相容。B语境意思是“孤独”是理解《百年孤独》小说主题很重要的一个词语,可填“不可或缺”。不可或缺:表示非常重要,不能有一点点的缺失。【1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①前面有“既有”,这里应有“也有”;内容上此句应与“物理上的隔离”相对,强调内部,即心理上的隔离,为了不重复用词,可用“异化”代替隔离,可填:也有心理上的异化。②此句与“是对整个拉丁美洲文化和历史的反思”相对应,《百年孤独》讲述的是布恩迪亚家族的故事,因而“孤独”首先是这个家族个人命运的特点,与“反思”对应,可用“沉思”,可填:对个人命运的沉思。【2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概括要点的能力。①第一段是从布恩迪亚家族的人物命运角度思考“孤独”,“无论是开拓者,还是其后代,都无法逃脱孤独的命运”,《百年孤独》中的人物都无法逃脱孤独的命运;再进一步,小说反映的是人类普遍的经历和感受,“这种孤独不仅是对个人境遇的反映,也是对人类共同经历的探索”,这种孤独不仅是对个人境遇的反映,也是对人类共同经历的探索。②第二段是站在整个拉丁美洲历史文化角度思考,“拉丁美洲在文化和历史上与世界其他部分的隔阂”“随着外部世界的入侵和文化的冲突,这种孤独变得更加复杂,反映了文化认同和自我认知的危机”,《百年孤独》中的拉丁美洲在文化和历史上与世界其他部分存在隔阂,充满着孤独感,这种孤独反映了文化认同和自我认知的危机。(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①高中阶段,学生学习任务重,②学业压力大。③学生要主动掌握、学习科学用眼和护眼的知识,④积极关注自身视力状况。⑤即使感觉视力发生明显变化,⑥就应尽早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⑦还要注意劳逸结合,⑧在校期间应充分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和体育课活动时间,多远眺或到室外活动;⑨周末尽量多参加户外活动,及时使缓解压力。高中生应控制持续阅读和书写的时间,每次连续读写尽量不超过40分钟。要自觉控制电子产品使用的时长和频率,非学习必要尽量不用电子产品。要养成规律、健康的生活方式,每天保证8-9小时睡眠时间,注意营养均衡,多吃水果蔬菜,少吃甜食和油炸食品。总之,学会科学用眼,对高中生来说是很重要的。21.文中第一段文字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22.请简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并列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答案】21.③,修改:学生要主动学习、掌握科学用眼和护眼的知识。⑤,修改:如果感觉视力发生明显变化。⑨,修改:周末尽量多参加户外活动,及时缓解压力(及时使压力得到缓解)。22.高中生要学会科学用眼,既要控制持续阅读和书写的时间,又要自觉控制电子产品使用的时长和频率,还要养成规律、健康的生活方式。【解析】【2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③“掌握、学习”语序不当,应先“学习”再“掌握”,将“掌握”与“学习”互换位置;⑤“即使……就”搭配不当,将“即使”改为“如果”;⑨“及时使缓解压力”结构混乱,将“及时使缓解压力”改为“及时缓解压力”或“及时使压力缓解”。【2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的能力。根据“总之,学会科学用眼,对高中生来说是很重要的”可知,这句话是本段中心句,可概括为学生科学用眼。根据“制持续阅读和书写时间,每次连续读写尽量不超过40分钟”可概括为“控制持续阅读和书写的时间”。根据“要自觉控制电子产品使用的时长和频率,非学习必要尽量不用电子产品”概括为“自觉控制电子产品使用的时长和频率”。根据“要养成规律、健康的生活方式,每天保证8-9小时睡眠时间”可概括为“养成规律、健康的生活方式”。据此组织语言即可。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伟大的理想,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一切贪图安逸、不愿继续艰苦奋斗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一切骄傲自满、不愿继续开拓前进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不论我们的事业发展到哪一步,不论我们取得了多大成就,我们都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解析】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材料引用的有关讲话,指出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不论我们的事业发展到哪一步,不论我们取得了多大成就,我们都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材料引导广大青年理解长征和长征精神,长征已成为历史,但长征精神永不过时;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仍要大力传承和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奋勇前进,走好新的长征路。本次作文材料中,“‘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指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雪山”“草地”等象征着各种艰难险阻和重大挑战。“贪图安逸”“骄傲自满”指在取得一定成就后容易出现的思想懈怠。就材料而言,文章旨在引导青年正确认识当前中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居安思危,戒骄戒躁,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和更加务实的作风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写作时,文章开头可以关于新时代长征路的讲话为引,概述其核心思想,点明新长征的内涵及重要性。在论述过程中,首先可以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方法,列举当前中国在经济、科技、国际关系等领域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例如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复杂的国际形势等,并引用相关数据或权威报告作为论据支撑。接下来,强调面对挑战需保持积极进取、勇于担当的精神状态,并以长征精神为核心,论述其在当代的现实意义,可采用道理论证,引用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或当代先进人物的奋斗故事作为论据,增强说服力。此外,结合个人学习、生活或社会实践经历,具体阐述如何将长征精神融入日常生活中,例如在学习生活中克服困难,勇于创新等,以个人经历作为论据,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文章结尾,再次强调新时代长征路的重要意义,并以充满激情和号召力的语言,呼吁全体中国人团结一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继续努力奋斗。立意:1.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2.伟大长征精神永不过时。3.走好新的长征路。新疆兵地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孟子关于“规矩”的讨论,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孟子·离娄上》开篇所言:“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在《春秋繁露·楚庄王》中,董仲舒将这段话演绎为:“虽有巧手,弗修规矩,不能正方员。虽有察耳,不吹六律,不能定五音。虽有知心,不览先王,不能平天下。然则先王之遗道,亦天下之规矩六律已。”孟子认为,诸侯在表面上具备“仁心”与“仁闻”,主观上也具有平治天下的愿望,但是未能实质性地增进人民福祉,究其原因是未能像尧、舜一样广施仁政。一直视圣人为“百世之师”的孟子,正是通过将规矩与先王仁政之道进行类比,凸显圣人政教的典范意义。孟子不仅在政治领域,还重点在个人修身领域以“规矩”譬喻,主张对圣贤境界的追求。对“人”的定位是孟子思想体系的逻辑出发点。一方面,孟子通过“人禽之辨”强调人相较禽兽而言具有仁、义、礼、智四端之心,因此人能过有道德的生活,从而突出了人之为人的绝对优越性。另一方面,孟子说:“规矩,方员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规矩象征着一种极致。如果说规矩是方圆的极致,那么圣人就仿佛规矩一样,不仅是人伦之至者,更是仁、义、礼、智之德的最具足者,人应当向着这种极致努力。孟子素来主张“圣人与我同类者”“人皆可以为尧舜”的“圣我之辨”,说明每个人皆与圣人同类,从而彰显了人在追求成圣成德方面的普遍平等性。孟子的“主体定位观”揭示了人存在于禽兽与圣人所构成的两极张力之间。因此,如何避免沦为禽兽,并朝向圣人境界不断努力,对于每一个个体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实践课题。在孟子看来,道德境界的养成,其根本动力是个体内心对仁义之道的孜孜以求与躬行践履。孟子说:“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如果说工匠的法度是规矩,那么学者的法度则是仁义之道。问题在于,下学的外在规矩准则可以通过传授而实现普及化,上达的仁义之道却并不能通过简单的技巧来传授,而全在于个人体悟。正如东汉时期孟学大家赵岐所说:“规矩之法,喻若典礼,人不志仁,虽诵典宪,不能以善。”一个熟谙规矩法度却心怀叵测的人也会做出不善之举。孟子正是通过规矩之喻鼓励人们为学求道,行善为仁,培养理想道德人格。与依赖外力相比,最根本的是要靠自身去找寻,付诸行动,永不懈息,方能有所收获。孟子主张通过扩充四端、居仁由义、养浩然之气等修养工夫,使得个体所本具仁义之心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那样,渐次扩充开去。人与禽兽的差别逐渐扩大,人与圣人的差距也逐渐缩小,最终使得浩然之气“塞于天地之间”,挺立起道德主体的圣人气象。(摘编自钮则圳《孟荀哲学中的“规矩”譬喻》)材料二:孟子强调必须按照规矩的标准做人做事。孟子曰:“规矩,方员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他以圆规和曲尺为方圆的最高标准,引申出圣人是做人的最高典范。他认为想成为好君主,就要尽君主之道;想成为好臣子,就要尽臣子之道,而君道和臣道的标准就是圣人,即效法尧、舜。孟子主张规矩不能随意改废。他举例说:“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学者亦必志于彀。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后羿教人射箭时,一定拉满弓,学的人也要努力拉满弓。高明的工匠教人手艺,一定依循规矩,学的人也必须依循规矩。这里,孟子认识到只有坚持按规矩做事,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学规矩,该用什么方法?《孟子·尽心下》中道:“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梓匠轮舆指古代制作器具、房屋、车轮、车厢的四种工匠,此处泛指工匠。这里,孟子告诫人们,能工巧匠只能教给人制作的规矩和法则,却不能够使人一定具有高超的技巧,技巧只能靠自己去琢磨、去寻求。强调学习规矩仅凭老师教是不够的,还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所以,圣人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只要遵循规矩努力去做,“人皆可以为尧舜”。仁政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而仁政的实施依据是人内在固有的“不忍人之心”,实现方式是行先王之道,中间环节是人各修其身。因此,孟子尤其重视规矩对治国修身的规范作用。他基于“性善论”,创造性地提出“四心”“四端”和“四德”。《孟子·公孙丑上》中道:“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在孟子看来,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四心”,是仁、义、礼、智“四德”的发端,“四端”就像人的肢体一样,是与生俱来的。用“四心”规范人的行为,把根植于心的仁、义、礼、智外化到日常行为当中去,才能更好地守规矩。(摘编自满新英《〈孟子〉中的规矩之道》)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认为,人相比禽兽的绝对优越性在于人具备仁、义、礼、智四端之心,因此人能过有道德的生活,每个人都应向圣人境界不断努力。B.孟子认为道德境界的养成需要对仁义之道的孜孜以求与躬行践履,孟子通过规矩之喻鼓励人们行善为仁,最终拉近与圣人的差距。C.孟子从学艺中教与学都要依循规矩这件事得到启示:要遵循主观意愿和事物规律,坚持按规矩做事,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D.“四心”“四端”和“四德”是基于“性善论”提出的,“四心”是仁、义、礼、智“四德”的发端,而“四端”是与生俱来的。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董仲舒在《春秋繁露·楚庄王》中把孟子的“规矩”发扬光大,进而创立了自己的理论。B.赵岐认为有人非常熟悉规矩法度,但心怀叵测,不会去遵守规矩法度,反而会做出不善之举。C.孟子认为规矩不是靠老师传授的,只能靠自己去琢和寻求,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D.因为孟子重视规矩对治国修身的规范作用,所以把“不忍人之心”当成仁政的实施依据。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A.《孟子·离娄上》:朝不信道,工不信度,君子犯义,小人犯刑,国之所存者幸也。B.《孟子·梁惠王上》: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C.《孟子·公孙丑上》: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D.《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4.两则材料都涉及孟子对“规矩”的论说,但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简要说明。5.今天,很多人认可孟子“守规矩”的思想,可在现实中又常说要“打破规矩”,这是否矛盾呢?请谈谈你的看法。【答案】1.C2.B3.A4.①材料一侧重阐述孟子如何运用“规矩”进行譬喻:在政治领域,孟子将规矩与先王仁政之道进行类比,凸显圣人政教的典范意义;在个人修身领域,孟子以“规矩”譬喻,主张对圣贤境界的追求,鼓励人们为学求道,行善为仁,培养理想道德人格。②材料二侧重阐述孟子是如何论说学规矩和守规矩的:孟子认为学习规矩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皆可以为尧舜;而守规矩必须把根植于心的仁、义、礼、智外化到日常行为当中去。5.①不矛盾,因为两个“规矩”的内涵和外延有差别。②孟子所说的“守规矩”中的“规矩”主要指道德修养,“守规矩”就是要修养道德水平,提升道德境界,从这点上来说,今天很多人认可孟子“守规矩”的思想。③现实中人们常说的要“打破规矩”中的“规矩”指一定的标准、习惯等,“打破规矩”指打破条条框框、固有认知和思维定式,这样才能不断创新,促进社会进步与科技发展。【解析】【导语】这两篇文章围绕孟子的“规矩”思想展开,分别从政治和个人修身的角度探讨其重要性。材料一强调“规矩”在政治治理和个人道德修养中的典范作用,指出通过仁政和道德追求可以实现圣人境界。材料二则聚焦于“规矩”在学习和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强调通过效法圣人和遵循规矩可以实现个人的道德提升。两者共同揭示了“规矩”作为道德和行为准则的重要性,但侧重点有所不同,一个偏重理论阐释,一个偏重实践指导。【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要遵循主观意愿”错。原文说“高明的工匠教人手艺,一定依循规矩,学的人也必须依循规矩。这里,孟子认识到只有坚持按规矩做事,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可见“规矩”不含主观意愿,选项曲解文意。故选C。【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发扬光大,进而创立自己的理论”分析不当,原文说“董仲舒将这段话演绎为”,董仲舒只是“演绎”性解释,这和孟子的意思差不多,董仲舒没有就此创立自己的理论。C.“规矩不是靠老师传授的”不合文意,原文是“强调学习规矩仅凭老师教是不够的”。D.因果倒置。材料二原文是说“仁政的实施依据是人内在固有的‘不忍人之心’,……因此,孟子尤其重视规矩对治国修身的规范作用”。故选B。【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二观点是:孟子强调必须按照规矩的标准做人做事。A.讲的是如果国家治理缺少规矩,朝廷不信道义,工匠不信尺度,君子触犯义理,百姓触犯刑律,国家还能生存的,那实在是太侥幸了。强调规矩的重要,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B.讲的是施行仁政而安定百姓的方法。C.讲的是养浩然之气。D.讲的是舍生而取义。故选A。【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比较材料的能力。①材料一侧重阐述孟子如何运用“规矩”进行譬喻:在政治领域,第一段《孟子·离娄上》开篇“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孟子将规矩与先王仁政之道进行类比,“正是通过将规矩与先王仁政之道进行类比,凸显圣人政教的典范意义”从而凸显圣人政教的典范意义;在个人修身领域,第二段“孟子不仅在政治领域,还重点在个人修身领域以“规矩”譬喻,主张对圣贤境界的追求”,孟子以“规矩”譬喻,主张对圣贤境界的追求,第三段孟子说“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孟子正是通过规矩之喻鼓励人们为学求道,行善为仁,培养理想道德人格”,鼓励人们为学求道,行善为仁,培养理想道德人格。②材料二侧重阐述孟子是如何论说学规矩和守规矩的:第一段提出“孟子强调必须按照规矩的标准做人做事”,强调规矩的重要性;第二段提出“学规矩,该用什么方法?”,然后指出“强调学习规矩仅凭老师教是不够的,还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认为学习规矩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皆可以为尧舜;第三段“孟子尤其重视规矩对治国修身的规范作用”“用‘四心’规范人的行为,把根植于心的仁、义、礼、智外化到日常行为当中去,才能更好地守规矩”强调守规矩必须把根植于心的仁、义、礼、智外化到日常行为当中去。【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①首先明确观点:不矛盾,然后从两个“规矩”的内涵和外延角度分析差别。②结合材料一“将规矩与先王仁政之道进行类比”“主张对圣贤境界的追求”“每个人皆与圣人同类,从而彰显了人在追求成圣成德方面的普遍平等性”“在孟子看来,道德境界的养成,其根本动力是个体内心对仁义之道的孜孜以求与躬行践履”可知,孟子所说的“守规矩”中的“规矩”主要指道德修养,“守规矩”就是要修养道德水平,提升道德境界,从这点上来说,今天很多人认可孟子“守规矩”的思想。③现实中人们常说的要“打破规矩”中的“规矩”指一定的标准、习惯等,这里的标准、习惯有的适合现代,有的已经过时,或者不符合时代规律;“打破规矩”是相对于“墨守成规”而言的,指打破条条框框、固有认知和思维定式,突破旧有的不合时宜的规矩是对社会规则的不足进行补充,优化,升级,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创新,促进社会进步与科技发展。可见,孟子“守规矩”与现实中常说的“打破规矩”,两个“规矩”的内涵和外延不同,所以并不矛盾。(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匹克威克外传〖备注〗狄更斯终于,群众中间传出的许多声音组成一种低吼声,这种声音通常是宣布他们所等待着的什么东西来临了。所有的眼睛都向着暗门那边看。望眼欲穿地等了一会儿之后,看见旗帜在空中得意地飞扬,武器在阳光之下闪闪发亮:于是一队接一队的兵涌到平地上了。军队停下来排好了队;命令传遍了所有军队,全体“克拉”一声,都举起枪;总司令由布尔德尔上校和许多军官陪着,骑马缓步而来,到了队伍前面。军乐队全体吹奏起来:所有的马都举足啸叫起来,慢慢向后退着,把尾巴四处地拂着;狗吠着,群众尖叫着,军队举枪完毕,恢复了原样;这时,只有一片由红衣服和白裤子构成的由近而远的景色,一动也不动地固定在那里。“真是高贵而光辉的景象,”史拿格拉斯先生说,一股诗意在他的胸中急速地爆发了,“请看这些英勇的、保卫自己祖国的人们,在和平的市民面前摆出了堂堂的阵容:他们的脸辉耀着——不是杀气腾腾的凶猛,而是文明的温雅;他们的眼睛闪着光——不是劫掠或复仇的粗鲁的火,而是人道和智慧的温柔的光。”匹克威克先生是完全同意这一番颂词的,但是他不能很好地响应它的字句了。因为“向前看”的命令发出之后,那智慧的柔光却在战士们的眼睛里变微弱了;所有的观众都只看见面前成千对笔直地凝视着前方的眼睛,完全丧失了任何种类的表情。“他们现在在干什么?”匹克威克先生整了一整眼镜问。“我——我——我看他们好像,”文克尔先生说,脸渐渐地变了色——“我看他们好像是要开火了。”“胡说。”匹克威克先生冒冒失失地说。“我——我——我看当真是的。”史拿格拉斯先生迫切地说,有点惊慌。“不可能的。”匹克威克先生回答,当他还没有说完时,一半联队就都举平了枪,好像他们大家只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而这目标就是匹克威克派。当然,一种最可怕、最猛烈的射击开始了,它使得大地的心在颤抖,更使得年老绅士的心快要抖掉了。这是一种多么艰难的处境,空枪的火力不断地威胁着我们,部队行动的侵扰,更加困苦,一支新的队伍早已整装待发,匹克威克先生却表现出一种冷静,那是一个伟人所不可缺少的冷静。他抓住文克尔先生的手臂,使自己在他和史拿格拉斯先生之间,并热切地请求他们记住,除了有可能被声音震聋耳朵,不用担心即将临头的危险。“但是——但是——如果有的士兵错用了实弹呢?”文克尔先生流露出一丝不安,迟疑地说道,这是他自己想到的这种假设使他失色了。“刚才听到一些东西在空中嘘嘘地响——声音清清楚楚,紧贴着我的耳朵。”“我们还是伏在地下吧,好吗?”史拿格拉斯先生说。“不要害怕——这就没有事了。”匹克威克先生说。其实他的嘴唇、他的脸也会像常人一样发抖、发白,但这位不朽的伟人再一次证实了,恐惧和忧虑是永远也无法从他的口中吐出来的。匹克威克先生是对的:枪不放了。可是他几乎还没有来得及庆祝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队伍里就已经发生了变动。沙哑的命令声沿着队列传了过去,还在这三位之中谁都没有来得及猜到这种新变动的意义的时候,全体六个联队就都端着上好了的刺刀,快步地向匹克威克先生和他的朋友们站着的地点冲了过来。人总不过是血肉之躯;也会有人类的勇气所不能超越的界限。匹克威克先生透过眼镜向前进中的大批军队凝视了一会儿;然后老老实实地转过身来,于是就我们不说是逃;因为,第一,那是一个卑劣的字眼;而第二呢,匹克威克先生的身材是一点儿也不适合于那种方式的撤退的——于是就尽他的腿载着他的身体用最高的速率,踩着碎步跑开了。确实跑得很快,以至于他竟没有发现自己处境的尴尬。等到发觉,已经太迟了。对方的军队,就是在几秒钟之前曾经列阵使匹克威克先生觉得惶惑的,已经摆开阵势准备击退装作攻城的军队了;结果呢,匹克威克先生和两位同伴发现自己突然被两条长长的行列包围了,一条是在急速地向前推进,另外一条是保持着敌对的阵势坚决地等待着冲击。“嗬!”前进着的行列中的军官喊。“让开!”静止不动的一边的军官们叫。“我们向哪里跑呢?”发了急的匹克威克派们尖声叫喊。“嗬——嗬——嗬——”是唯一的回答。瞬间的狼狈,夹杂着沉重脚步的践踏和猛烈的冲击;一声忍住的笑——六个联队已经过去五百码远了;匹克威克先生的靴子底朝了天。史拿格拉斯先生和文克尔先生各人都很矫捷地被迫上演了一场翻跟头的闹剧;当后者坐在地上,用一条黄色丝手绢来阻挡从鼻子里淌出来的生命之流的时候,映入眼中的第一件东西却是他的可敬的领袖在不远的地方追自己的帽子,那帽子随风飞扬,像故意捉弄对方似的跳着,由近而远。人的一生中是难得经历像追逐自己的帽子的时候这样可笑的窘境的,也是难得像这样不容易博得慈善的怜恤的。特别的镇定,和一种特别的判断力,是捉帽子的时候所必需的。你要镇定,不能跑得太快而踩中帽子,你要有敏锐而准确的判断力,否则会走另一个极端,那是会根本找不到它的。最好的办法是文雅地紧跟着你所追的东西,小心而谨慎,看准机会,轻轻地走到它的前面,迅速地向它一扑,一把抓住帽顶,把它结结实实地掀在头上;并且始终高高兴兴地微笑着,似乎你像任何人一样,觉得这是怪有趣的事情。那时微风轻轻吹过,匹克威克先生的帽子就在风前面嬉戏地滚着。空中吹着风,匹克威克嘴里也吹着风,帽子滚了又滚,像追逐嬉戏大浪潮的海豚一样快活;它简直要径自向前滚去,叫匹克威克先生望尘莫及了,幸而它的行程终于被阻,这时那位绅士正打算放弃它而让它随风飘。原来,匹克威克先生完全精疲力竭了,正打算放弃这场追逐,这时帽子却偏撞在前面排列着的车子的车轮上。匹克威克先生看到这是一个有利的机会,就急忙地冲上去保全了他的财产,气喘吁吁地把它戴在头上。(有删改)〖备注〗小说讲述一位独身的老绅士匹克威克先生的故事,他创办“匹克威克社”,1827年5月12日,匹克威克通讯社召开了一次正式会议,会议决定:为了增长见识、开阔眼界,匹克威克和三个同事——特普曼先生、文克尔先生和史拿格拉斯先生,到远离伦敦的地方去游历。这部作品反映了广阔的生活画面,真实地描写了19世纪初的英国社会,当时英国党派争斗厉害,上层社会虚伪。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军队开始开火时,匹克威克先生表现出“冷静”,抓住同伴的胳膊,告诉他们“不用担心即将临头的危险”,表现出绅士风度。B.作者对匹克威克先生有嘲笑,在嘲笑中也有赞美,如称呼他为“年老绅士”“一个伟人”“不朽的伟人”“可敬的领袖”。C.军队向匹克威克先生和他的朋友喊“嗬”和“让开”,却没有停下演习,史拿格拉斯先生和文克尔先生被迫翻了跟头。D.面对随风滚动的帽子,匹克威克先生想保持“镇定”和“文雅”,但他还是精疲力竭,最终追到了帽子,保全了他的财产。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头的场景描写展示了军队的出场,从视觉上正面写旗帜、武器和士兵,从听觉上正面写命令和举枪,还从侧面描写了观众的反应。B.史拿格拉斯先生、文克尔先生在面对危险时的表现与匹克威克先生在面对危险时的表现形成反差,凸显了匹克威克先生的形象。C.追帽子是我们日常生活里常常可能遇到的情境,作者却将它专门拿出来,煞有其事地进行一番分析和总结,让读者忍俊不禁。D.小说虽有喜剧效果,却无荒诞之感。因为作者善于观察生活,善于发现并捕捉生活细节,使情节内容和人物形象显得非常真实。8.画横线部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9.小说是如何取得幽默艺术效果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答案】6.B7.B8.①结构上,呼应前文,匹克威克先生像史拿格拉斯一样,刚看到整齐排列的军队时,心生诗意并赞美。当队伍发布了“向前看”的命令后,那智慧的柔光变微弱了,场面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引出了后文的内容。②内容上,体现了小说对人们公认的价值观的反思,闪耀光芒的“英勇”“智慧”等词汇背后的行为让身临其境的人感受到威胁、恐惧和忧虑。9.①运用夸张的手法设置幽默风趣的场景。匹克威克先生与朋友正观看阅兵演习,正陶醉于其中的欢乐,却突然暴露在两军的火力之下,这个场景非常夸张,鞋底朝天的场景更是夸张,引人发笑。②通过对比的反差表现幽默。在军队开始开火时匹克威克先生还表现出冷静,但当射击结束、刺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 第5章 传感器 1 认识传感器(1)教学实录 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 工作计划怎么写15篇
- 2023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第六课 师生之间 第1框 走近老师教学实录 新人教版
- 高校教师讲课心得7篇
- 学生会年终述职报告(集合15篇)
- 销售人员个人述职报告(8篇)
- 维修施工方案(范文)
- 个人留学申请书
- 社会心理学-群体心理效应
- 上市公司资产置换案例4篇
- 顶管施工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表
- 国家开放大学《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形成性考核1-4参考答案
- 2024年统编版新教材语文小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检测题附答案
- 多学科联合诊疗(MDT)管理方案
- 2024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市场营销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 DL∕T 1340-2014 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故障应急处理导则
- Proposalwriting倡议书写作课件-2023届高三英语二轮复习
- 发展心理学专题研究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浙江师范大学
- 钢结构安全操作规程
- 主播岗位职责及绩效考核指标
-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小论文+材料论述题必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