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河南省漯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考生注意: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本试卷上。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涂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作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生物体组成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Mg元素缺乏会造成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不足B.淀粉、糖原、纤维素和麦芽糖彻底水解后,得到的产物是相同的C.蛋白质和DNA分子的多样性都与它们的空间结构密切相关D.一个RNA分子水解后能得到4种脱氧核苷酸【答案】B〖祥解〗1、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是离子,有些无机盐是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如Mg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Fe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2、DNA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RNA中的五碳糖是核糖,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3、蛋白质多样性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DNA多样性与DNA中千变万化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有关;4、淀粉、糖原、纤维素是由葡萄糖聚合形成的多聚体,麦芽糖是由2分子葡萄糖形成的二糖。【详析】A、Fe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缺Fe会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A错误;B、淀粉、糖原、纤维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麦芽糖是由2分子葡萄糖脱水形成,因此,淀粉、糖原、纤维素和麦芽糖彻底水解后,得到的产物是相同的,B正确;C、DNA分子一般都是双螺旋结构,其多样性与空间结构无关,与碱基对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有关,C错误;D、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一个RNA分子水解后能得到4种核糖核苷酸,D错误。故选B。2.近期,全国多地医院均出现了较多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多以儿童为主。如图是肺炎支原体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肺炎支原体的遗传物质是DNAB.图示结构是医检人员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得到的C.肺炎支原体的蛋白质在支原体的核糖体上合成D.青霉素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疗效不明显可能与支原体无细胞壁有关【答案】B〖祥解〗肺炎支原体为原核细胞,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只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详析】A、肺炎支原体为原核生物,遗传物质为DNA,A正确;B、图示结构有核糖体,应为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得到的,B错误;C、肺炎支原体为原核细胞,含有核糖体,可以合成自身的蛋白质,C正确;D、青霉素可通过干扰细胞壁的合成对细菌型肺炎有较好的疗效,支原体无细胞壁,所以青霉素对支原体无效,D正确。故选B。3.细胞学说是现代生物学基础理论之一,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细胞学说的建立漫长而曲折,凝聚了多位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关于细胞学说,以下说法错误的有几项()①列文虎克通过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并命名了细胞②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了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和精子③施莱登通过完全归纳法得出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这一结论④耐格里通过观察根尖成熟区细胞,发现新细胞的产生是细胞分裂的结果⑤细胞学说揭示了一切动植物的统一性和差异性A.2 B.3 C.4 D.5【答案】C〖祥解〗1、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法国的科学家比夏通过对器官的器官的解剖观察,指出器官由组织构成;用显微镜第一次观察到细胞并命名为细胞的科学家是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和精子等的是列文虎克;意大利的马尔比基用显微镜广泛观察了动植物的微细结构;2、细胞学说是施莱登和施旺首先提出的,细胞学说理论的形成是科学观察和归纳概括的结合的产物,细胞学说提出后,耐格里发现植物分生区新细胞的产生是细胞分裂的结果;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3、细胞学说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详析】①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和精子等,①错误;②罗伯特•胡克通过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并命名了细胞,②错误;③施莱登通过不完全归纳法得出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这一结论,③错误;④耐格里通过观察分生区细胞,发现新细胞的产生是细胞分裂的结果,④正确;⑤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没有解释差异性和多样性的问题,⑤错误。ABD错误,C正确。故选C。4.古生物学家推测:被原始真核生物吞噬的蓝细菌有些未被消化,反而能依靠原始真核生物的“生活废物”制造营养物质,逐渐进化为叶绿体。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叶绿体来源于原核生物,故叶绿体内不含任何细胞器B.图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C.叶绿体的两层膜面积相差不大,而线粒体的两层膜面积相差较大D.被吞噬而未被消化的蓝细菌为原始真核生物提供了有机物【答案】A〖祥解〗叶绿体:存在于植物的绿色细胞中。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双层膜结构。基粒上有色素,基质和基粒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线粒体:是一种存在于大多数真核细胞中的由两层膜包被的细胞器,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其中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叶绿体和线粒体是细胞中的两类半自主的细胞器,都含有DNA、RNA,且含有核糖体。【详析】A、原核细胞含有核糖体,而叶绿体来源于被吞噬的蓝细菌,蓝细菌为原核生物,故叶绿体中含有核糖体,A错误;B、叶绿体结构中含有外膜、内膜、类囊体以及叶绿体基质,是双层膜的细胞器;线粒体是一种存在于大多数真核细胞中的由两层膜包被的细胞器,B正确;C、叶绿体外膜内膜较平整,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两层膜面积相差不大。线粒体外膜较平整,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内膜向内折叠成嵴,增大了酶的附着位点,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C正确;D、被吞噬而未被消化的蓝细菌逐渐进化为叶绿体,而叶绿体是真核生物光合作用的场所,因此可推测,叶绿体能通过光合作用为原始真核生物提供有机物,D正确。故选A。5.在北京冬奥会的感召下,一队初学者进行了3个月高山滑雪集训,成绩显著提高,而体重和滑雪时单位时间的摄氧量均无明显变化。检测集训前后受训者完成滑雪动作后血浆中乳酸浓度,结果如下图。与集训前相比,滑雪过程中受训者在单位时间内()A.消耗的ATP增多B.无氧呼吸减弱C.所消耗的ATP中来自有氧呼吸的增多D.骨骼肌中每克葡萄糖产生的ATP增多【答案】A〖祥解〗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有氧呼吸产生的ATP多于无氧呼吸。【详析】A、滑雪过程中,受训者耗能增多,故消耗的ATP增多,A正确;B、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分体题图可知,与集训前相比,集训后受训者血浆中乳酸浓度增加,由此可知,与集训前相比,滑雪过程中受训者在单位时间内无氧呼吸增强,B错误;C、分体题图可知,与集训前相比,集训后受训者血浆中乳酸浓度增加,由此可知,与集训前相比,滑雪过程中受训者在单位时间内无氧呼吸增强,故所消耗的ATP中来自无氧呼吸的增多,C错误;D、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有氧呼吸产生的ATP多于无氧呼吸,而滑雪过程中受训者在单位时间内无氧呼吸增强,故骨骼肌中每克葡萄糖产生的ATP减少,D错误。故选A。6.图示为叶绿体中色素吸收光能的情况。根据此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在晚间用大约550nm波长的绿光照射行道树,目的是通过植物光合作用以增加夜间空气中的氧气浓度②一般情况下,光合作用所利用的是波长为390~760nm之间的可见光③在经过纸层析法分离出来的色素带上,处于最下层的条带呈蓝绿色④土壤中缺乏镁时,420~470nm波长的光的利用量显著减少⑤由550nm波长的光突然转为670nm波长的光后,叶绿体中C5的量短时间内增多A.②④⑤ B.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⑤【答案】A〖祥解〗分析题图:叶绿素a和叶绿素b统称为叶绿素,主要吸收420~470nm波长的光(蓝紫光)和640~670nm波长的光(红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400~500nm波长的光(蓝紫光);分离色素时采用纸层析法,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着层析液扩散的速度不同。【详析】①植物几乎不吸收大约550nm波长的绿光,所以达不到以增加夜间空气中氧气浓度目的,①错误;②一般情况下,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的光的波长范围大约是390~760nm,因此光合作用所利用的光都是可见光(波长范围大约是390~760nm),②正确;③在经过纸层析法分离出来的色素带上,处于最下层的条带是叶绿素b,呈黄绿色,③错误;④镁是叶绿素的重要组成元素,镁缺乏时,叶绿素合成受阻,直接影响植物对光的吸收,④正确;⑤由550nm波长的光突然转为670nm波长的光后,光反应增强,从而促进C3的还原,使C3的量减少,C5的生成量增加,叶绿体中C5的量短时间内增多,⑤正确。故选A。7.下列与细胞内“骨架”或“支架”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A.碳原子结构是形成碳链的基础,碳链是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B.DNA具有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依赖于核糖—磷酸相间排列形成的骨架C.磷脂分子的“头”和“尾”的性质不同是形成生物膜基本支架的基础D.细胞骨架有维持细胞形态、锚定并支撑细胞器等方面的功能【答案】B〖祥解〗细胞膜、细胞器膜等生物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DNA分子的结构中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生物大分子的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的;真核细胞中有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细胞骨架,参与细胞分裂、物质运输、能量转换等生命活动,还可以维持细胞正常形态,锚定并支撑着许多细胞器。【详析】A、生物大分子的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的,A正确;B、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排列在外侧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B错误;C、磷脂分子的“头”是亲水集团,“尾”是疏水集团,磷脂分子的“头”和“尾”的性质不同是形成生物膜基本支架的基础,C正确;D、真核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的、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细胞骨架,锚定并支撑着许多细胞器,D正确。故选B。8.关于下图说法正确的是()A.过程①会形成细胞板,将一个细胞分为两个子细胞B.过程④产生不同形态组织细胞,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过程①、②、③、④依次使细胞的全能性逐渐增加D④过程后,细胞核内遗传物质通常会发生改变【答案】B〖祥解〗图中①②③是代表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④表示细胞分化的过程。【详析】A、细胞板是在植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过程中产生,图示为动物细胞,不会出现细胞板,A错误;B、过程④产生不同形态组织细胞是细胞分化的结果,本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正确;C、随着受精卵的发育,细胞分化程度逐渐提高,全能性逐渐降低,C错误;D、④过程后,细胞核内遗传物质通常不会发生改变,D错误。故选B。9.在临床诊断中对肝脂肪变性和肝细胞水样变性两种病变组织切片采用常规的H-E染色通过镜检均可见圆形空泡,无法区分病因。井冈山大学医学院开创的苏丹III染色诊断试验法能精准分辨这两种病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使用苏丹III法染肝脂肪病变组织切片可以把其中的脂肪滴通过橘黄色展示出来B.诊断法中使用的苏丹Ⅲ染色剂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易溶于脂肪C.推测苏丹Ⅲ染色诊断试验法会使用体积分数95%的酒精洗去切片上多余的染料D.胆固醇与卵磷脂、某些蛋白质一起参与肝脏中脂肪的向外运输有助于缓解肝脂肪变性【答案】C〖祥解〗生物大分子的检测方法: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淀粉遇碘液变蓝;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脂肪需要使用苏丹III染色,使用酒精洗去浮色以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橘黄色的脂肪颗粒。【详析】A、使用苏丹III染色肝脂肪病变组织切片可以把其中的脂肪滴通过橘黄色展示出来,因为苏丹III可用于鉴定脂肪的存在,A正确;B、诊断法中使用的苏丹Ⅲ染色剂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易溶于脂肪,因而能将脂肪染成橘黄色,B正确;C、推测苏丹III染色诊断试验法会使用体积分数50%的酒精洗去切片上多余的染料,避免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C错误;D、胆固醇与卵磷脂、某些蛋白质一起参与肝脏中脂肪的向外运输可以减少肝脏中脂肪的含量,因而有助于缓解肝脂肪变性,D正确。故选C。10.下图1表示pH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2表示在最适温度及pH为b时α-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产生麦芽糖的积累量随时间的变化。相关预期正确的是()A.若将pH调整为a,则d点右移,e点下移B.若将pH先调整为c,再调整回b,则d、e点不移动C.若将温度升高10℃,则d点右移、e点不移动D.若增加α-淀粉酶的量,则d点左移,e点上移【答案】C〖祥解〗分析示意图:图甲是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其中b点是酶的最适pH,在b点之前,随pH升高,酶活性上升,超过b点,随pH上升,酶活性降低,直至失活。图乙中d点表示达到化学反应平衡所需时间,e点表示化学反应的平衡点。【详析】A、图2中pH值条件为最适pH,因此若将pH调整为a,酶活性下降,酶促反应速率减慢,则d点右移,酶只起催化作用,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故e点不变,A错误;B、若将pH先调整为c,则酶活性丧失,因此再调整回b,酶没有催化作用,不会有麦芽糖的生成,B错误;C、图2中温度为最适温度,当温度升高时,酶的活性下降,酶促反应速率减慢,但化学反应的平衡点不变,所以e点不变,d点右移,C正确;D、若增加α-淀粉酶的量,反应速率加快,但化学反应的平衡点不变,则d点左移,e点不动,D错误。故选C。11.生物科技小组同学利用完全培养液,对某种植物离体的叶肉细胞进行悬浮培养,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测定,绘制成如下图所示曲线。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在35℃时,叶肉细胞的总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B.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相关酶比呼吸作用相关酶的最适温度低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突然增加CO2浓度时,短时间内叶肉细胞中C3和C5的含量将增多D.该实验需要改变的自变量只有温度【答案】B〖祥解〗分析题图可知,光下氧气的释放速率代表净光合速率,氧气的吸收代表的是呼吸速率。植物的真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当真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净光合速率为0。【详析】A、光下氧气的释放速率代表净光合速率,黑暗下氧气的吸收代表的是呼吸速率。35℃时,叶肉细胞的净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那么叶肉细胞的总光合作用速率是呼吸作用速率的两倍,A错误;B、根据图像分析,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大约在25℃,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不低于50℃,因此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相关酶比呼吸作用相关酶的最适温度低,B正确;C、短时间内,突然增强CO2浓度时,而CO2的固定速率加快即C5消耗速率加快,C3生成速率加快,而C3的还原速率不变即C5生成速率以及C3消耗速率都不变,因此短时间内叶肉细胞中C3含量将增多,C5含量将减少,C错误;D、由曲线可知,该实验需要改变的自变量有温度和是否光照,D错误。故选B。12.高尔基体是真核细胞内分泌蛋白、膜蛋白和胞内水解酶等蛋白质的加工、成熟场所。离开高尔基体的溶酶体可参与细胞的自噬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或推测不合理的是()A.动物细胞内具有双层膜的细胞结构只有线粒体和细胞核B.抗体等蛋白质以囊泡包裹的形式离开高尔基体运输到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C.正常生理条件下,细胞可发生自噬作用以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D.当细胞处于营养缺乏时,自噬作用增强以获得维持生存所需的能量和物质【答案】A〖祥解〗细胞自噬是对细胞内物质进行循环使用的重要过程,该过程中一些损坏的蛋白或细胞器被双层膜结构的自噬小泡包裹后,送入溶酶体中进行降解,产生的小分子物质可以重新利用,该过程是细胞度过逆境和维持自身内部环境的稳定的机制。【详析】A、从图中信息可知,动物细胞内的自噬体也是双层膜结构,不只有线粒体和细胞核,A错误;B、胰岛素作为分泌蛋白是以囊泡包裹的形式离开高尔基体,分泌到细胞外的,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B正确;C、正常生理条件下,细胞发生自噬的目的是消耗细胞中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因而有利于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C正确;D、题干信息显示,通过细胞自噬,细胞内受损的蛋白质或衰老的细胞器等可以被降解并回收利用,以应对细胞自身对物质和能量的需求,由此推知,当环境中营养物质缺乏时,细胞的自噬作用会加强,以提供维持自身生存所需的物质和能量,D正确。故选A。13.如下图所示,在b瓶和d瓶中放入适量萌发的水稻种子,用于探究水稻种子萌发过程的呼吸方式,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a瓶内左侧玻璃管一定要插入NaOH溶液的液面下B.短时间内b瓶和d瓶的温度会升高,且b瓶升高更快C.c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b瓶内的种子只进行需氧呼吸D.d瓶内换成等质量的马铃薯叶片也可观察到相同的现象【答案】C〖祥解〗据图分析,装置甲控制有氧条件,装置乙控制无氧条件。澄清石灰水用于检测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详析】A、a瓶内左侧玻璃管要插入NaOH溶液的液面下,保证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充分吸收,A正确;B、呼吸作用会散失热量,短时间内b瓶和d瓶的温度会升高,且b瓶中种子进行需氧呼吸(有氧呼吸),散失热量较多,温度升高更快,B正确;C、c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排除b瓶内的种子进行厌氧呼吸(无氧呼吸),C错误;D、马铃薯叶片厌氧呼吸(无氧呼吸)的产物为酒精和二氧化碳,故d瓶内换成等质量的马铃薯叶片也可观察到相同的现象,D正确。故选C。14.某动物细胞内的蛋白质与ATP间存在如图所示的代谢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蛋白激酶是一种ATP水解酶B.图中的ATP来源于线粒体C.蛋白质磷酸化前后的结构与功能不同D.细胞内蛋白质与ATP合成都离不开对方的作用【答案】B〖祥解〗分析图可知,蛋白质在蛋白激酶的催化下,发生磷酸化,从而被活化;相反在蛋白磷酸酶的催化下,发生去磷酸化,从而失活。【详析】A、看图可知:蛋白质磷酸化过程是一个吸能反应,蛋白激酶催化这类反应,与ATP的水解相联系,因此推测蛋白激酶有催化ATP水解的功能,A正确;B、图中的ATP可来源于线粒体,也可能来源于细胞质基质,B错误;C、由图可知,蛋白质在蛋白激酶作用下发生磷酸化后空间结构会发生改变,结构决定功能,因此其功能也发生改变,C正确;D、细胞合成蛋白质时需要ATP水解供能,由ADP合成ATP时需要酶催化,绝大部分酶是蛋白质,即细胞内蛋白质与ATP的合成都离不开对方的作用,D正确。故选B。15.美花石斛(2n=28)的茎是名贵中药材,在一天中细胞分裂存在日节律性。图1、图2是某兴趣小组实验结果,分裂期的细胞数占观察细胞总数的比值作为细胞分裂指数,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选取新生茎尖作为实验材料的主要原因是茎尖分生区细胞分裂旺盛B.细胞周期中各时期的顺序是③→⑤→④→①→②C.图1细胞④中含有28条染色单体,28个核DNA分子D.由图2可知,在日节律上,9:00左右是美花石斛细胞分裂的高峰期【答案】C〖祥解〗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实验的基本流程:1、解离:剪取根尖2-3mm(最好在每天的10-14点取根,因此时间是洋葱根尖有丝分裂高峰期),立即放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5min;2、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min;3、染色:把洋葱根尖放进盛有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甲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等碱性染料的培养皿中,染色3-5min;4、制片:取一干净载玻片,在中央滴一滴清水,将染色的根尖用镊子取出,放入载玻片的水滴中,并且用镊子尖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再加一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地压载玻片。取下后加上的载玻片,制成装片。【详析】A、选取新生茎尖作为实验材料的主要原因是茎尖分生区细胞可进行有丝分裂,且分裂旺盛,A正确;B、据图,细胞周期中各时期的顺序是③分裂间期→⑤前期→④中期→①后期→②末期,B正确;C、图1细胞④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一共有28条染色体,每一条染色体上有2条染色单体,每条染色单体上一个DNA分子,故细胞④中有56条染色单体,56个DNA分子,C错误;D、由图2可知,在日节律上,9:00左右细胞分裂指数最高,是美花石斛细胞分裂的高峰期,D正确。故选C。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得0分。16.浙江大学科研团队在《自然》杂志上刊登的论文指出:ATP和NADPH是细胞再生修复不可或缺的,骨关节炎是由于软骨细胞中ATP、NADPH耗竭而导致关节软骨受损。浙大科研团队将哺乳动物细胞膜包覆在植物类囊体外层形成纳米类囊体,该纳米类囊体被退变的软骨细胞摄取,实现了退行性骨关节炎疾病的治疗。下列有关用上述方法治疗退行性骨关节炎疾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必须给含纳米类囊体的软骨细胞提供光照才可达到治疗效果B.含纳米类囊体的软骨细胞中发生了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C.含纳米类囊体的软骨细胞中会发生光能向化学能的转变D.含纳米类囊体的软骨细胞中合成的ATP全部来自光反应【答案】ABC〖祥解〗光合作用第一个阶段的化学反应,必须有光才能进行,这个阶段叫作光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是在类囊体的薄膜上进行的。叶绿体中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有以下两方面用途:一是将水分解为氧和H+,氧直接以氧分子的形式释放出去,H+与氧化型辅酶Ⅱ(NADP+)结合,形成还原型辅酶Ⅱ(NADPH)。NADPH作为活泼的还原剂,参与暗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同时也储存部分能量供暗反应阶段利用;二是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提供能量促使ADP与Pi反应形成ATP,这样光能就转化为储存在ATP中的化学能。【详析】A、纳米类囊体需在光照条件下才能进行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可用于细胞再生修复,A正确;B、含纳米类囊体的软骨细胞中含有进行光反应所需的酶和反应物,能发生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B正确;C、含纳米类囊体的软骨细胞中能进行光反应过程,即能将光能转化成ATP中的化学能,C正确;D、含纳米类囊体的软骨细胞中合成的ATP来自光反应和细胞呼吸,D错误。故选ABC。17.正常情况下,溶酶体内的pH保持在4.6,明显低于细胞质基质中的7.2。溶酶体膜两侧的H+浓度差主要由膜蛋白维持;一是在各种生物膜上均存在的H+载体蛋白,二是溶酶体膜上特有的通道蛋白TMEM175。研究发现,神经细胞中TMEM175发生缺失在帕金森病人中比较普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H+进入溶酶体属于协助扩散B.TMEM175功能损伤的细胞中溶酶体内酸性增强C.TMEM175发挥作用时需要与被转运物质相结合D.TMEM175可以作为治疗帕金森病相关药物的靶点【答案】ACD〖祥解〗溶酶体内的pH保持在4.6,明显低于细胞质基质中的7.2,说明溶酶体内H+浓度高于细胞质基质。协助扩散需要转运蛋白参与,只能顺浓度梯度运输,过程中不消耗能量;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逆浓度梯度运输,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详析】A、由题意可知,溶酶体内pH保持在4.6,低于细胞质基质,说明溶酶体的H+浓度高于细胞质基质,H+逆浓度梯度进入溶酶体,需要载体蛋白,需要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A错误;B、TMEM175是溶酶体膜上特有的通道蛋白,H+经通道蛋白顺浓度梯度外流至细胞质基质,若TMEM175功能损伤,则H+外流量减少,溶酶体内H+增多,酸性增强,B正确;C、TMEM175属于通道蛋白,分子或离子通过通道蛋白时,不需要与被转运物质相结合,C错误;D、由题意可知帕金森病人缺失TMEM175,故不可以将TMEM175作为治疗帕金森病相关药物的靶点,D错误。故选ACD。18.下列关于图甲、图乙、图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成熟的植物细胞能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之一是其细胞膜相当于图甲中的③B.图乙中,葡萄糖进入该细胞的方式与Na+进入该细胞的方式不同C.图乙中,转运葡萄糖和钠离子的载体相同,可见载体不具有特异性D.图丙中,限制b点的物质运输速率的因素是载体蛋白的数量【答案】ACD〖祥解〗分析题图:图甲中的①、②、③分别表示烧杯中的液体、漏斗内的溶液、半透膜;图乙中的氨基酸和葡萄糖进入细胞时,都是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运输,均属于主动运输;钠离子进入细胞时,是由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不需要能量,属于协助扩散;图丙显示: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物质运输速率先增加后稳定,说明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详析】A、图甲中的③是半透膜,成熟的植物细胞能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之一是其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A错误;B、在图乙中,葡萄糖进入细胞时,是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运输,其方式为主动运输,Na+进入细胞时,是由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不需要能量,属于协助扩散,B正确;C、在图乙中,虽然运输葡萄糖的载体也能运输钠离子,但该载体并不能运输氨基酸等其他物质,因此载体依然具有特异性,C错误;D、在图丙中,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细胞呼吸产生的能量增多,物质运输速率先增加后稳定,说明物质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当氧气浓度高于或低于b点所对应的氧气浓度时,物质运输速率均会改变,说明限制b点的物质运输速率的因素为能量,D错误。故选ACD。19.在雌性及雄性哺乳动物体内均存在生殖干细胞,它与其他干细胞一样能够自我更新以维持充足的细胞数量,图1、图2是某同学构建的某生殖干细胞分裂的相关模式图,图1表示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生殖干细胞自我更新过程中会发生图1、图2所示的变化B.图1中①对应于图2中的bc段,cd段包括图丙所示的时期C.有丝分裂2组中心粒在bc段移向细胞两级D.该细胞有丝分裂中纺锤体形成于cd段,消失于ef段【答案】BC〖祥解〗图2表示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其中bc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由1个变为2个,是由于间期DNA的复制;cd段表示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表示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的细胞;de表示每条染色体上的DNA由2个变为1个,是由于着丝粒的分裂,ef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详析】A、生殖干细胞的自我更新是通过有丝分裂实现的,图1和图2的变化在有丝分裂中均会发生,故生殖干细胞自我更新过程中会发生图1、图2所示的变化,A正确;B、图2中过程①为染色体的复制过程,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由1个变为2个,对应图2中的bc段,图丙每条染色体含有1个DNA分子,对应ef段,而不是cd段,B错误;C、有丝分裂2组中心粒移向细胞两级发生在前期,此时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对应cd段,而不是bc段,C错误;D、该细胞有丝分裂中纺锤体形成于前期,此时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对应cd段,纺锤体消失于末期,此时每条染色体含有1个DNA分子,对应ef段,D正确。故选BC。20.科学家用超声波震碎了线粒体之后,内膜自然卷成了颗粒朝外的小囊泡。这些小囊泡具有氧化[H]的功能。当用尿素处理后,小囊泡不再具有氧化[H]的功能。当把F1小颗粒装上去之后,小囊泡重新具有了氧化[H]的功能(如图1)。F0-F1粒后来被证实是线粒体内膜上催化ATP合成的蛋白质(如图2)。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证明F0-F1颗粒是线粒体基质内的酶B.F0-F1颗粒中F0具有疏水性、F1具有亲水性C.实验中[H]指的是NADPHD.图2中H+跨膜运输的方式为协助扩散【答案】BD〖祥解〗由题意可知,含F0-F1颗粒的内膜自然卷成了颗粒朝外的小囊泡,具有氧化[H]的功能,用尿素处理后,氧化[H]的功能消失,装上F1后,又具有了氧化[H]的功能,说明F0-F1颗粒是线粒体内膜上的酶。【详析】A、由题意可知,含F0-F1颗粒的内膜自然卷成了颗粒朝外的小囊泡,具有氧化[H]的功能,用尿素处理后,氧化[H]的功能消失,装上F1后,又具有了氧化[H]的功能,说明F0-F1颗粒是线粒体内膜上的酶,A错误;B、磷脂分子的头部亲水、尾部疏水,由图2可知,F1颗粒在外侧,说明该颗粒具有亲水性,而F0颗粒具有疏水性,B正确;C、实验中[H]是呼吸作用中产生的,指的是NADH,C错误;D、由图示可以看出,H+跨膜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没有消耗能量,所以判断其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D正确。故选BD。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21.图1为人的红细胞膜中磷脂的分布情况。图2为一种人红细胞表面抗原结构示意图,该抗原是一种特定的糖蛋白,数字表示氨基酸序号。(1)与糖蛋白的元素组成相比,磷脂特有的元素为________。据图1可知,人红细胞膜上的鞘磷脂(SM)和磷脂酰胆碱(PC)多分布在膜的________侧,而磷脂酰乙醇胺(PE)和磷脂酰丝氨酸(PS)则相反。磷脂分子可以侧向自由移动,与细胞膜的结构具有一定的________有关。(2)红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_,图2所示抗原________于整个基本支架。该抗原含有________个肽键,连接到蛋白质分子上的寡糖链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答案】(1)①.P##磷②.外③.流动性(2)①.磷脂双分子层②.贯穿③.130④.只分布在细胞膜外侧〖祥解〗1、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支架,具有流动性,蛋白质分子以覆盖、镶嵌、贯穿三种方式排布,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都能够运动;2、题图分析:图1:由图1可知,细胞膜上总磷脂相对分布均匀,鞘磷脂(SM)和磷脂酰胆碱(PC)主要分布于细胞膜外侧,磷脂酰乙醇胺(PE)和磷脂酰丝氨酸(PS)主要分布于细胞内侧;图2:由图2可知,该种表面抗原贯穿于整个红细胞细胞膜中,抗原分子上寡糖链只分布于细胞膜的外侧。(1)糖蛋白是由糖类和蛋白质组成,糖类元素为C、H、O,蛋白质一定含有的组成元素为C、H、O、N,磷脂组成元素为C、H、O、N、P,所以与糖蛋白相比磷脂特有的元素为P;据图1可知,人红细胞膜上的鞘磷脂(SM)和磷脂酰胆碱(PC)多分布在膜的外侧(外侧含量比例较高);磷脂分子可以侧向自由移动以及大多数蛋白质可以运动使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2)磷脂双分子层是膜的基本支架,因此红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如图2所示,抗原分子一部分在细胞外侧,一部分包埋在膜中,还有一部分在细胞内侧,抗原分子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中;该抗原由131个氨基酸形成一条肽链组成,所以该抗原含有的肽键为131-1=130个;由图2可知,连接到蛋白质分子上的寡糖链只分布在细胞膜外侧,不分面于细胞内侧。22.猕猴桃的溃疡病是由假单胞杆菌引起的一种细菌性病害。假单胞杆菌可以利用植株中的蔗糖酶催化蔗糖水解成的单糖作为营养物质进行繁殖。科研人员选取金丰和金魁两个品种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问题:(1)蔗糖酶只能分解蔗糖而不能分解淀粉,体现了酶的__________性。(2)蔗糖酶活性的测定:将等量的金魁和金丰蔗糖酶提取液分别加入到__________溶液中,反应所得产物能与__________试剂经水浴加热后生成__________色沉淀,一段时间后产生的沉淀量越多,说明酶活性越____________。反应过程中应加入一定pH的缓冲液,目的是__________。(3)分析上图可知,无论感病前后金丰__________(请填植株的部位)中的蔗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金魁,且感病后金丰枝条和叶片中的蔗糖酶活性均显著____________。(4)综合以上信息可以推测,金丰抗溃疡病能力应____________(请选填“强”或“弱”)于金魁。【答案】(1)专一(2)①.等量的蔗糖②.斐林③.砖红色沉淀④.高⑤.保持酶的活性(3)①.枝条和叶片②.大于金魁(4)弱〖祥解〗还原性糖的鉴定原理:还原性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后产生砖红色沉淀。由图可知,金丰中枝条和叶片蔗糖酶活性均高于金魁;感病前后金丰蔗糖酶活性的变化大于金魁。(1)酶的专一性是指一种酶只能催化-种或一类化学反应,蔗糖酶只能分解蔗糖而不能分解淀粉,体现了酶的专一性。(2)蔗糖被蔗糖酶分解后会产生还原糖,还原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实验设计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故将等量的金魁和金丰提取液分别加入到等量的蔗糖溶液中,反应所得产物能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水浴加热后生成砖红色沉淀。根据沉淀的多少计算出还原糖的生成量,最后通过反应速率反映酶活性。一段时间后产生的沉淀量越多,说明酶活性越高。反应过程中应加入一定pH的缓冲液,目的是保持酶的活性。(3)分析上图可知,金丰中枝条和叶片酶活性均高于金魁;感病前后金丰酶活性的变化大于金魁。(4)因为金丰的蔗糖酶的活性大于金魁,而假单胞杆菌可以利用植株中的蔗糖酶催化蔗糖水解成的单糖作为营养物质进行繁殖,所以金丰抗溃疡病能力应弱于金魁。23.科研人员发现,即使在氧气充足条件下,癌细胞也会进行旺盛的无氧呼吸。为研究该问题,科研人员完成下列实验。(1)图1中物质A为_________。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又称糖酵解,发生在_______。(2)葡萄糖氧化分解时,NADH需要不断被利用并再生出NAD+才能使反应持续进行。酶M和酶L均能催化NAD+的再生,但酶M仅存在于线粒体中,酶L仅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用溶剂N配置不同浓度2DG(糖酵解抑制剂)溶液处理分裂的癌细胞,结果如图2。①图2中,糖酵解速率相对值为_________的组别为对照组,该组的处理方法是用__________处理癌细胞。②图2表明,糖酵解速率相对值较低时,癌细胞优先进行_________;糖酵解速率相对值超过________时,酶M达到饱和,酶L的活性迅速提高,保证NAD+再生,癌细胞表现为进行旺盛的________。(3)综上所述,癌细胞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旺盛无氧呼吸的可能原因是其生命活动需要大量能量,______________,乳酸大量积累。【答案】(1)①.丙酮酸②.细胞质基质(2)①.100②.等量(不含2DG)的溶剂N③.有氧呼吸④.60⑤.无氧呼吸(3)糖酵解速率过快,产生的NADH速率超过了酶M的处理能力,造成NADH积累,从而提高酶L的活性(或糖酵解速率过快,酶M催化的NAD+的再生达到饱和,导致细胞质基质中NADH积累,从而提高酶L的活性)
〖祥解〗图1为有氧呼吸过程图,物质A为丙酮酸。有氧呼吸可以概括地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分子的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的丙酮酸,产生少量的[H],并且释放出少量的能量。这一阶段不需要氧的参与,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第二个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H],并释放出少量的能量。这一阶段不需要氧的参与,是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的。第三个阶段是,上述两个阶段产生的[H],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与氧结合形成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1)葡萄糖氧化分解第一阶段是分解成丙酮酸,并产生少量的[H],故物质A为丙酮酸,该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2)①据题意可知,2DG为糖酵解抑制剂,会减慢糖酵解的速率,所以相对值为100的组别(酶L组中的分解速率最快)为对照组,该组的处理方法是用等量(不含2DG)的溶剂N处理癌细胞。②图2表明,糖酵解速率相对值较低时,酶M的活性大于酶L,酶M仅存在于线粒体中,所以癌细胞优先进行有氧呼吸,糖酵解速率相对值超过60时,酶M达到饱和,酶L的活性迅速提高,保证NAD+再生,癌细胞表现为进行旺盛的无氧呼吸。(3)葡萄糖氧化分解时,NADH需要不断被利用并再生出NAD+才能使反应持续进行。酶M和酶L均能催化NAD+的再生,但酶M仅存在于线粒体中,酶L仅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癌细胞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旺盛无氧呼吸(其场所在细胞质基质中)的可能原因是其生命活动需要大量能量,糖酵解速率过快,产生的NADH速率超过了酶M的处理能力,造成NADH积累,从而提高酶L的活性,乳酸大量积累。24.气孔是由两个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主要分布在植物叶片表皮。豌豆叶片的气孔夜间关闭,白天开放。科研工作者发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不期而遇的温暖作文600字(5篇)
- 《燕子》说课稿15篇
- 2024年度汽车机电产品批量定制与销售合同3篇
-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第23课 内战爆发教学实录 新人教版
- 左耳观后感作文800字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7课 智取生辰纲教学实录 (新版)新人教版
- 2024秋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3.12 我们小点儿声教学实录 新人教版
- 人力资源的实习报告(集锦15篇)
- 感恩教师主题演讲稿(15篇)
- 幼儿园外出学习总结10篇
-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爱情诗 课件(共30张PPT)
- 脑恶性肿瘤的护理查房
- 夫妻房产过户给子女协议书
- 女子水晶乐坊
- 出境竹木草制品公司原辅料采购验收制度
- 2023年临床医学(军队文职)题库(共五套)含答案
- 关于学校学生意外死亡的情况报告
- 2022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试行)
- 2023-2024学年江西省小学语文六年级期末模考考试题附参考答案和详细解析
- 山东省菏泽市高职单招2023年综合素质自考测试卷(含答案)
- 中国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防治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