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甘肃省张掖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合乎规律的重复形成节奏。回环重复的节奏、能给人以快感和美感的节奏,使人像见到老朋友一样,感到亲切、愉快。一种新的节奏被人熟悉之后,又会产生预期的心理,预期得中也会感到满足。节奏还可以使个体得到统一,差别达到协调,散漫趋向集中。语言也可以形成节奏。每个人说话声音的高低、强弱、长短,各有固定的习惯,可以形成节奏感。这是语言的自然节奏,未经加工,不很鲜明。此外,语言还有另一种节奏即音乐的节奏,这是在语言自然节奏的基础上经过加工形成的。它强调了自然节奏的某些因素,并使之定型化,节奏感更加鲜明。诗歌的格律就建立在这种节奏之上。然而,诗歌过于迁就语言的自然节奏就显得散漫、不上口;过于追求音乐节奏,又会流于造作、不自然。只有那种既不损害自然节奏而又优于自然节奏的、富于音乐感的诗歌节奏才能被广泛接受。这种节奏一旦被找到,就会逐渐固定下来成为通行的格律。诗歌的节奏必须符合语言的民族特点。中国古典诗歌的节奏首先表现在音节和音节的组合。一般情况下,汉语一个字为一个音节,四言诗四个音节一句,五言诗五个音节一句,七言诗七个音节一句,每句的音节是固定的。而一句诗中的几个音节并不是孤立的,一般是两个两个地组合在一起形成顿。顿,有人叫音组或音步。四言二顿,每顿两个音节;五言三顿,每顿的音节是二二一或二一二;七言四顿,每顿的音节是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必须指出,顿不一定是声音停顿的地方,通常吟诵时倒需要拖长。顿的划分既要考虑音节的整齐,又要兼顾意义的完整。音节的组合不仅形成顿,还形成逗。逗,也就是一句之中最显著的那个顿。中国古、近体诗建立诗句的基本规则,就是一句诗必须有一个逗,这个逗把诗句分成前后两半,其音节分配是:四言二二,五言二三,七言四三。林庚先生指出这是中国诗歌在形式上的一条规律,并称之为“半逗律”。他说:“半逗律是中国诗行基于自己的语言特征所遵循的基本规律,也是中国诗歌民族形式上的普遍特征。”六言诗始终未能成为主要形式,就因为二二二的音节组合不合乎中国诗歌节奏的习惯。其实,押韵也是形成中国诗歌节奏的一个因素。押韵是字音中韵母部分的重音。押韵规律在一定的位置上重复同一韵母,就形成韵脚,产生节奏。这种节奏可以把流的声音组织成一个整体,使人听前一句时预想到后一句,听后一句时回想起前一句。中国古典诗歌的押韵,唐以前完全依照口语,唐以后则须依照韵书。根据先秦诗歌实际用韵的情况加以归纳,可以看出那时的韵部比较宽,作诗押韵比较容易,汉代的诗歌用韵也比较宽。押韵是同一韵母的有规律的重复,犹如乐曲中反复出现的一个主音,整首乐曲可以由它贯穿起来。中国诗歌的押韵是在句尾,句尾总是意义和声音较大的停顿之处,再配上韵,所以造成的节奏感就更强烈。(编自袁行霈《中国古典诗歌的节奏》)材料二:一首诗由许多字词的声音组成,字词声音之间的整体关系,也就构成了诗的音调。声音的组合受审美规律支配,符合规律的谐,违背规律的拗。音乐中有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中国古典诗歌有律句与拗句。音程协合与否,取决于两音间的距离。诗句谐拗的区别,在于平仄的搭配。中国古典诗歌的音调主要是借助平仄组织起来的。平仄是字音声调的区别,平仄有规律的交替和重复,也可以形成节奏,但并不鲜明。它的主要作用在于造成音调的和谐。初学者往往觉得近体诗的平仄格律很难掌握,这是因为没有抓住它的基本规律,只是死记平仄的格式。它的基本规律只有四条,只要掌握了这四条,自己也可以把平仄的格律排列出来。这四条规律是:一句之中平平仄仄相间;一联之内上下两句平仄相对;下联的上句与上联的下句平仄相粘;句末不可出现三平或三仄。概括起来只有一条原则,就是寓变化于整齐之中。除了平仄之外,古典诗歌还常常借助双声词、叠韵词、叠音词和象声词来求得音调的和谐。双声词和叠韵词是由部分声音相同的字组成的词,声母相同的叫双声词,韵母相同的叫叠韵词。叠音词是声音完全相同的词。李重华《贞一斋诗说》云:“叠韵如两玉相叩,取其铿锵;双声如贯珠相联,取其宛转。”王国维《人间词话》云:“余谓苟于词之荡漾处多用叠韵,促节处用双声,则其铿锵可诵,必有过于前人者。”铿锵、宛转,荡漾、促节的细微区别,虽未必尽然,但双声、叠韵的音乐效果是确实存在的,而且叠音词的效果也是一样。它们的音乐效果可以这样概括:即在一连串声音不同的字中,出现了声韵部分相同或完全相同的两个邻近的字,从而强调了某一个声音以及由此声音所表达的情绪,铿锵的越发铿锵,婉转的益见婉转,荡漾的更加荡漾;促节的尤为促节。至于象声词则是模仿客观世界的声音而构成的词,它只有象声的作用而不表示什么意义。象声词的效果在于直接传达客观世界的声音节奏,把人和客观世界的距离缩短,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摘编自袁行霈《中国古典诗歌的音调》)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所有节奏都能满足人们生理上和心理上的需求,都能给人带来快感和美感。B.六言诗不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因为二二二的音节组合无法形成半逗。C.古代的人如果写古典诗歌,必须严格按照韵书的规定来写,否则会贻笑大方。D.《诗经》中的“蒹葭”是双声词,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幽咽”是叠韵词。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中的“节奏”与材料二中的“音调”,都属于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的音乐美。B.四言诗的音节分配,虽然符合“半逗律”,但切分均等,没有变化,所以被淘汰了。C.诗歌的节奏要符合语言的民族特点,音节组合和押韵是中国古典诗歌节奏的要素。D.中国古典诗歌除了讲究声音的和谐,还讲究声与情的和谐。3.下列选项不符合材料一第1段所说的“节奏”的一项是()A.居民小区机械打桩的节奏。 B.艺术节歌唱家唱歌的节奏。C.《诗经》重章复沓的节奏。 D.军人跑操矫健步伐的节奏。4.下面是七言律诗前四句的一种平仄格式,请你根据材料二中所述的平仄基本规律,补写甲、乙两句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甲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平平仄仄仄平平。5.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王维《山居秋暝》节奏与音调的特点(平仄除外)。【答案】1.B2.B3.A4.①甲:仄仄平平仄仄平②乙:仄仄平平平仄仄5.①音节组合形成节奏。《山居秋暝》每句的音节分配为二三,符合“半逗律”。②全诗押韵产生节奏。《山居秋暝》每联的最后一个字“秋”“流”“舟”“留”押韵。③借助双声求得音调和谐。《山居秋暝》中的“清泉”“石上”都是双声词,音调和谐。【解析】【导语】这篇文章通过对中国古典诗歌节奏和音调详细分析,揭示了诗歌语言的音乐美。材料一重点讨论了诗歌节奏的形成及其与语言自然节奏和音乐节奏的关系,强调了音节组合和押韵在节奏中的作用。材料二则深入探讨了诗歌音调的构成,特别是平仄、双声词、叠韵词、叠音词和象声词在音调和谐中的作用。整体上,文章条理清晰,内容详实,展示了中国古典诗歌在形式和声音上的独特魅力。【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A.“所有节奏”“都能”错误,原文是“合乎规律的重复形成节奏”,选项范围扩大。C.“必须严格按照韵书的规定来写”错误,唐以后写格律诗(近体诗)押韵要严格按照韵书的规定;唐以前写古体诗,依照口语,韵部比较宽。D.“‘幽咽’是叠韵词”错误,“幽咽”应该是双声词。故选B。【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切分均等,没有变化,所以被淘汰了”错误。文中只介绍了“四言二顿,每顿两个音节”“音节分配是:四言二二”,没有提到被淘汰及原因,选项于文无据。故选B。【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材料一中的节奏合乎规律,能给人以快感和美感,使人像见到老朋友一样,感到亲切、愉快,还可以使个体得到统一,差别达到协调,散漫趋向集中。A.“居民小区机械打桩的节奏”是一种噪声,不能给人带来快感和美感,不属于材料一第1段所说的“节奏”。如果是“人工打夯喊号子的节奏”,则符合材料一第1段所说的“节奏”。“人工打夯喊号子的节奏”与D项的节奏,都符合原文“节奏还可以使个体得到统一,差别达到协调,散漫趋向集中”的表述。故选A。【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文中有“一联之内上下两句平仄相对”,七言律诗前四句两句一联,符合此规律,即前后句“仄”对平,“平”对“仄”,据此很容易推出答案。【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①文中有“中国古典诗歌的节奏首先表现在音节和音节的组合”,“逗把诗句分成前后两半,其音节分配是:……五言二三……并称之为‘半逗律”,《山居秋暝》为五言律,结合诗句可知,每句的音节分配为二三,按照音节组合形成节奏,符合“半逗律”。②文中有“押韵规律在一定的位置上重复同一韵母,就形成韵脚,产生节奏”,《山居秋暝》每联下句“天气晚来秋”“清泉石上流”“莲动下渔舟”“王孙自可留”的最后一个字“秋”“流”“舟”“留”押韵,全诗押韵产生节奏。③文中有“古典诗歌还常常借助双声词、叠韵词、叠音词和象声词来求得音调的和谐”“双声如贯珠相联,取其宛转”,《山居秋暝》中的“清泉”“石上”都是双声词,音调和谐,读来流畅婉转,诗歌借助双声求得音调和谐。(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我的皂荚树亦山“槌板石,叮叮当,骑上大马小马去庙堂。大马拴到梧桐树,小马拴到花枝上。鞍子解到墙头上,鞭子挂到庙门上。开开庙门看姑娘,姑娘戴着三朵花……”每当我抱着女儿,哼唱这首古老的童谣时,脑海里,总是闪烁着老家那棵皂荚树的姿影——树干搭到了房沿上,树荫遮住了半个屋顶。初夏,皂荚树刚开花,香气浓浓的,熏着我,裹着我,我醉洋洋地坐在阴凉里,房顶上晒着旧年的粮食。我用一根竹竿挑着自己的白小褂,吓唬那只老母鸡和它的孩子们。中午的骄阳很刺眼,田野里一片白花花的亮光。家里的日子很艰苦,父亲带着疲惫与饥渴,从田里回来,坐在院子的阴凉里,母亲就把一碗粉红澄清的小豆汤端到桌上,碗里映照着人影,更有那棵皂荚树碧绿的叶片与柔长的枝干,疏落有致,隐绕穿行,像一幅湿淋淋的水墨山水。有时阵风吹来,枝摇叶晃,人影飘忽,碗里也皱起一层细碎的波纹。偶尔,下午放学后,母亲不在家,院门锁着。我顾不得欣赏夕阳映照下皂荚树满身金碧辉煌的晚照图,便急匆匆地把书包往脖子上一挂,朝手心唾几口唾沫,抱紧滑溜溜的树身,三下两下爬上去。轻车熟路,也不用扶那些枝叶,走钢丝一般从斜搭到房沿的那根软枝上晃过去,顺着梯子溜到院里,揭开锅,拿块玉米面饼子,偷着蘸点香油和盐末,又像一只敏捷的小猫窜上梯子,回到树上,坐在它柔滑曲缓的枝杈怀里,很舒服,很惬意,吃得津津有味。那是我的一个小天地,我经常在没事的时候爬到那儿,坐下来,靠住一股枝干,那地方就和一个小椅子一样,刚好装得下我的小屁股。我眯着眼睛,听那翠绿蜡亮的硬树叶在耳边“哗哗”地拍手,听蜜蜂在花间叶缝“嗡嗡”地欢叫,听着想着,有时候想得很美很远,有时候真的做起梦来,直到该吃晚饭了,母亲在院外的山坡上着急地唤我,或是到枝叶间寻窝的老母鸡啄我的鼻涕,我才猛地醒过来,吸溜一下流出来的涎水,悄悄地滑下树,钻到屋里。有一次,不知道我表演了点什么恶作剧,母亲追着喊着要打我,我竟一溜烟似的溜到树上,母亲只好笑着骂了我一句,转身回去了。小时候,我晚上总是不愿早睡的,奶奶就给我哼那首不知哼了多少遍的童谣:“槌板石,叮叮当,骑上大马小马去庙堂。大马拴到泡桐树,小马控到花枝上。鞍子解到墙头上,鞭子挂到庙门上。开开庙门看姑娘,姑娘戴着三朵花……赶紧睡,赶紧睡,那个庙里的姑娘就在咱家树上,她是花仙,你不睡,她就下来把你抱走了。”我非但一点都不怕,而且还觉得那个“姑娘”很美丽,很迷人,像皂荚树的一嘟噜一嘟噜的小粉花一般,又像我一直想念却永远也没有的姐姐。秋风凉了,我们都穿上了夹衣。这时候,熟成棕褐色的皂荚,密密匝匝,一嘟噜一嘟噜地挂满枝叶间。皂荚树像一位沧桑的老人,带着满身的硕果,慈祥地望着我。风吹过来,它的枝条很难再舞摆起来,只是须髯和衣襟稍稍动一下。没几天,我父亲准要在某个早晨,拿上一根长长的枣木杆子打皂荚。皂荚和带了叶子的碎枝噼里叭啦落下来,厚厚地铺了一地。每次我都羡慕地想拿过杆子来打几下。有一回,父亲打累了,我抢过去,举起来,好沉,好沉,一下,两下,三下,好不容易打下一个,竟巧巧地落在我头上,砸得我眼泪都出来了。我生气地把那枚好看的皂荚跺成了两段,母亲赶紧过来拉住我。奶奶把那些又硬又厚的叶片拢成一堆,准备干了当柴烧。家里没钱买洗衣粉,母亲把那些皂荚收拾到几个又粗又大的背篓里,每次洗衣服的时候,就用棒槌砸几下,很呛,母亲扭着头,边砸还边笑,把几颗光溜溜的皂荚籽塞在我手里。我拿着它玩打子,玩腻了,就煞有介事地把它种在院子的一个角落里。我一遍一遍地给它浇水,还撒上炉灰当肥料,无奈它在阵阵秋风里是发不了芽的。等到第二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我已经忘了,它却探出娇黄嫩绿的小身子,在阳光下舞蹈……以后,我工作了,它——我的那棵皂荚树却倒下了。那天,我从单位回到家,父亲正指挥几个人,挥着斧头,扯着锯子,在它身上乱砍乱截,人们还和我开玩笑:“这是给你盖新房娶媳妇呢!”我惊呆了,望着光秃秃的屋顶,望着陌生的久被绿荫遮盖了的丑陋的院墙,好像人剃去了眉毛,失去了眼睛,好像山里没有了花草,好像天空少了飞雁。我的心悄悄地哭了。地上躺着它——我心中长青不老的,永远是蓊蓊郁郁、繁叶如盖的皂荚树。我不相信它会倒下,我不相信。我只相信,它会与我相伴一生,在月影下摇曳,在阳光里泛金,在春风中绽绿,在秋日里起舞,在夏天碧绿如翡翠,在冬季周身披银裹素。它倒下了,而且真的做了我新房上的一根大梁,载着重负静静地横在屋顶。妻子却不高兴,说它太难看了,为此我们竟吵了一架。望着它亲切的面孔,我的心仍在哭泣——它用自己的身躯,为我搭就了一个温馨的家室。前几天,我回家,惊喜地发现在原来皂荚树的旁边,站着一株袅袅婷婷鹅黄色的嫩苗。我知道,它是皂荚树。你看它摇摆着的羞涩的叶片,你看它娇弱而柔韧的腰身,你看它浑身透着的那股勃勃的生机,多么像它的母亲。我的眼睛湿润了。啊,我的亲而新的皂荚树,你是你母亲的一粒种子,还是她的一脉根须,你也思念她,而在这大千世界捧出一抹绿色来祭奠她么!我更怀念它——我的老的皂荚树。1989年9月20日(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像一幅湿淋淋的水墨山水”,说明当年的生活充满诗情画意,无限美好。B.皂荚是天然果实,没有任何污染,母亲用皂荚洗衣服,已经具有了环保意识。C.父亲、母亲、“我”、妻子等文中人物,展现出家庭生活的和谐、安逸、温暖。D.我的心“悄悄地哭了”“仍在哭泣”,因为皂荚树承载了“我”的童年,奉献了自己的一切。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以时间为序,详细描写了皂荚树春夏秋冬的景象,以及皂荚树倒下后的情景。B.“在阳光下舞蹈”,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对小皂荚树苗的喜爱之情,与下文的情感转折形成反照。C.“好像人剃去了眉毛”,照应前文“树荫遮住了半个屋顶”,写出了“我”的感伤。D.本文以皂荚树为线索,将情感寄托于皂荚树,写景与叙事,情动于衷,真挚感人。8.文中两次引用童谣,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9.本文以第三人称写皂荚树,为什么画线句中却改为第二人称?【答案】6.D7.B8.(1)营造了温馨、充满童趣的氛围,增强了文章的生活气息。(2)童谣贯穿了“我”的成长过程,强化了“我”对皂荚树的情感寄托。(3)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使文章更具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9.(1)第二人称的使用,直接对皂荚树“你”进行对话,增强了情感的直接性和亲密感。(2)通过第二人称,作者表达了对皂荚树的直接情感,仿佛在与树进行直接的交流,增加了文章的感染力。(3)这种视角的转换,打破了叙述的常规,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感受到作者对皂荚树的怀念和对新树苗的喜爱,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解析】【整体分析】这篇文章通过对皂荚树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童年生活的点滴和家庭的温暖。皂荚树不仅是自然景物,更是情感的寄托,承载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家庭的深情。文章结构清晰,以时间为序,描绘了皂荚树在四季中的变化,情感真挚动人。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和细腻的描写,皂荚树仿佛有了生命,成为作者心中永恒的记忆和精神的象征。【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A.“当年的生活充满诗情画意,无限美好”错,“像一幅湿淋淋的水墨山水”主要是描绘当时场景的画面感,并非表明当年生活充满诗情画意、无限美好,当时家里日子艰苦。B.“已经具有了环保意识”错,母亲用皂荚洗衣服并非因为具有环保意识,而是当时没钱买洗衣粉,是生活所迫。C.“生活的和谐、安逸、温暖”错,文中家庭生活“妻子却不高兴,说它太难看了,为此我们竟吵了一架”这一情节显示家庭生活并非完全和谐。故选D。【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文本艺术特色的能力。B.“与下文的情感转折形成反照”错,没有与下文的情感转折形成反照,而是与下文“我的眼睛湿润了”“我的亲而新的皂荚树”等情感形成照应,表达了作者对新生命出现的喜悦和对旧时光的怀念。故选B。【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1)童谣本身具有童真、质朴的特点,如“槌板石,叮叮当,骑上大马小马去庙堂……”,这样的表述充满了童趣,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童年生活的温馨和快乐,使文章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在文章开头,作者哼唱童谣时想起皂荚树,营造出温馨的回忆氛围;在奶奶哄“我”睡觉时哼唱的童谣,也展现了温馨的家庭场景。(2)从儿时到长大后,童谣一直伴随着作者,而皂荚树也一直存在于作者的生活中。童谣成为了连接作者与皂荚树以及不同成长阶段的情感纽带。小时候奶奶哼唱童谣,让作者对皂荚树上的“姑娘”充满想象,长大后回忆起这些,更加深了对皂荚树的情感。(3)童谣是民间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反映了特定地域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引用童谣使文章更具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通过这些童谣,读者能更深入地了解作者所生活的乡村环境和文化背景。【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叙述人称的作用的能力(1)比如文中“啊,我亲而新的皂荚树,你是你母亲的一粒种子,还是她的一脉根须”,作者直接与新的皂荚树苗对话,仿佛在面对面倾诉,这种直接的称呼让读者能更强烈地感受到作者对树苗的亲切关怀,仿佛它是一个亲近的伙伴,而非遥远的对象,从而增强了情感的直接性和亲密感。(2)“你也思念她,而在这大千世界捧出一抹绿色来祭奠她么!”这里作者将自己对老皂荚树的怀念以及对新树苗成长的期待等复杂情感,通过与“你”的交流直接表达出来,使读者更能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大大增加了文章的感染力,容易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3)之前一直用第三人称讲述皂荚树的故事,读者是以一种旁观者的角度在了解。但突然转换为第二人称,如“我的亲而新的皂荚树,你……”这种视角的变化让读者瞬间被带入到作者与皂荚树的情感交流之中,更深入地感受到作者对老皂荚树深深的怀念,以及对新树苗充满希望和喜爱的情感,这种打破常规的叙述方式使文章更富变化和表现力,增强了整体的表达效果。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汉廷臣方议削吴。吴王濞恐削地无已,因以此发谋,欲举事。念诸侯无足与计谋者,闻胶西王勇,好气,喜兵,诸齐皆惮畏,于是乃使中大夫应高誂①胶西王。无文书,口报曰:“吴王不肖,有宿夕之忧,不敢自外,使喻其心。”王曰:“何以教之?”高曰:“今者主上兴于奸,饰于邪臣,好小善,听谗贼,擅变更律令,侵夺诸侯之地,征求滋多,诛罚良善,日以益甚。里语有之,‘舐糠及米’。吴与胶西,知名诸侯也,一时见察,恐不得安肆矣。吴王身有内病,不能朝请二十余年,尝患见疑,无以自白,今胁肩累足,犹惧不见释。窃闻大王以爵事有谪,所闻诸侯削地,罪不至此,此恐不得削地而已。”王曰:“然,有之。子将奈何?”高曰:“今吴王自以为与大王同忧,愿因时循理,弃躯以除患害于天下,可乎?”王瞿然骇曰:“寡人何敢如是?今主上虽急,固有死耳,安得不戴?”高曰:“御史大夫晁错,荧惑天子,侵夺诸侯,蔽忠塞贤,朝廷疾怨,诸侯皆有倍畔之意。彗星出,蝗虫数起,此万世一时,而愁劳圣人之所以起也。故吴王欲内以晁错为讨,外随大王后车,彷徉天下,所乡者降,所指者下,天下莫敢不服。大王诚幸而许之一言,则吴王率楚王略函谷关,守荥阳敖仓之粟,距汉兵。治次舍,须大王。大王有幸而临之,则天下可并,两主分割,不亦可乎?”王曰:“善。”高归报吴王,吴王犹恐其不与,乃身自为使,使于胶西,面结之。胶西群臣或闻王谋,谏曰:“承一帝,至乐也。今大王与吴西乡,弟令事成,两主分争,患乃始结。”王弗听。遂发使约齐、菑川、胶东、济南、济北,皆许诺。诸侯既新削罚,振恐,多怨晁错。及削吴会稽、豫章郡书至,则吴王先起兵,胶西正月丙午诛汉吏二千石以下,胶东、菑川、济南、楚、赵亦然,遂发兵西。(节选自《史记·吴王濞列传》,有删改)材料二:有谋臣曰晁错始议削诸侯地以损其权天下皆曰诸侯必且反。错曰:“固也。削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则反疾而祸小,不削则反迟而祸大。吾惧其不及今反也。”天下皆曰错愚。吁,七国之祸、期于不免,与其发于远而祸大,不若发于近而祸小。以小祸易大祸,虽三尺童子,皆知其当然。而其所以不与错者,披皆不知其势将有远祸。与知其势将有远祸,而度己不及见,谓可以寄之后人,以苟免吾身者也。然则错为一身谋则愚,而为天下谋则智。人君又安可舍天下之谋,而用一身之谋战!(节选自苏洵《审敌》)〖备注〗①誂:劝说,煽动。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有谋A臣曰晁错B始议削C诸侯地以损D其权E天下皆F曰G诸侯必且H反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已,停止,与《劝学》中“学不可以已”的“已”意思相同。B.“尝患见疑”与《屈原列传》“信而见疑”的“见”用法相同。C.倍,同“背”,与《鸿门宴》“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的“倍”意思不同。D.与,赞同,与《论语》中“吾与点也”的“与”意思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舐糠及米”,应高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说出了吴与胶西唇亡齿寒的关系,说明两国要荣辱与共。B.应高摆事实,讲道理,苦口婆心劝说胶西王与吴王一起叛乱,胶西王好气喜兵,立即答应吴王的请求。C.胶西王的臣子中有人反对跟着吴王谋反,胶西王不听,还派使者联络其他五国,后来发生了“七国之乱”。D.晁错认为,无论是否削地,诸侯都会反叛,只是祸患快慢大小不同。他担心还来不及削地诸侯就反了。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吴王不肖,有宿夕之忧,不敢自外,使喻其心。(2)吴王犹恐其不与,乃身自为使,使于胶西,面结之。14.应高与苏洵对晁错的评价内容不相同,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答案】10.BEG11.C12.B13.(1)吴王不才,有着早晚的忧虑,不敢把自己当作外人,使您明白他的心意。(2)吴王犹且(还是)担心胶西王不参与起兵发难,就亲自做使者,到胶西出使,当面和胶西王结盟。14.①应高认为晁错迷惑天子,侵夺诸侯,蔽塞忠贤。②苏洵认为晁错不是为自己谋划,而是为天下生民的长远利益谋划。【解析】【1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有个谋臣叫晁错,开始提议削弱诸侯的封地以减少他们的权力。天下人都说:诸侯一定会起来叛乱。“晁错”是“曰”的宾语,其后B处断开;“天下皆曰”,“天下”为句子主语,前面断开;“曰”引出后面所说的内容,其后断开,EG处断开。故BEG三处需要断句。【1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正确。句意:吴王刘濞担心削地没有止境。/学习不可以停止。B.正确。“见”都表被动,译为“被”。句意:曾经担心被猜疑。/诚信却被怀疑。C.错误。两个“倍”都同“背”,都是背弃的意思。句意:诸侯都有背叛之意。/希望你详细地(向项王)说明,我是不敢背叛项王的恩德的。D.正确。句意:但是人们之所以不赞同晁错的意见。/我赞成曾点的观点。故选C。【1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立即答应吴王的请求”错误。原文为“‘寡人何敢如是’……高曰:……王曰:‘善’”,可知胶西王一开始不赞同谋反,应高再次劝说,胶西王才同意。故选B。【1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不肖”,没有才能;“自外”,把自己当作外人;“喻”,明白。(2)“与”,参与;第一个“使”,使者;“面”,当面。【1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①结合“高曰:‘御史大夫晁错,荧惑天子,侵夺诸侯,蔽忠塞贤’”可知,应高认为晁错迷惑天子,侵夺诸侯,蔽塞忠贤。②结合“然则错为一身谋则愚,而为天下谋则智”可知,苏洵认为晁错不是为自己谋划,而是为天下生民的长远利益谋划。参考译文:材料一:汉朝的大臣正在讨论削减吴王的土地。吴王刘濞担心削地没有止境,想借机把个人图谋公开,要起兵发难。又想到诸侯中没有能和自己共同谋划的人,听说胶西王勇猛,好逞势斗胜,喜欢打仗,几个齐地的诸侯王都畏惧他,于是派中大夫应高去煽动胶西王。不带书信,只是口头通报说:“吴王不才,有着早晚的忧虑,不敢把自己当作外人,使您明白他的心意。”胶西王说:“有何指教?”应高说:“现在皇帝被奸臣怂恿,被奸邪之臣蒙蔽,喜欢小的好处,听信谗言,擅自改变法令,侵夺诸侯的封地,对封国征求越来越多,诛杀惩罚善良的人,这些情形日益严重。俗话说:‘吃完米糠就会吃到米。’吴王和胶西王是有名的诸侯,一旦被注意盯上,恐怕不能安宁自由了。吴王身患内疾,不能朝见皇帝二十多年了,曾经担心被猜疑,又没有办法表白自己,现在缩敛肩膀小步走路,犹且害怕不被放过。我听说大王因为卖爵的事而被处罚,我听说诸侯被削减封地,所犯罪过不该这样处罚,这种惩罚恐怕不只削地就能罢休的。”胶西王说:“是的,有这样的事。你说怎么办呢?”应高说:“现在吴王自认为和大王有相同的忧虑,愿借着时机顺应事理,牺牲个人身躯为天下除害,可以吗?”胶西王吃惊地说:“我哪里敢这样做呢?现在皇帝虽然威逼急迫,我本来就有死罪啊,怎能不拥戴他呢?”应高说:“御史大夫晁错,迷惑天子,侵夺诸侯,蔽塞忠贞贤良的人,朝廷之臣都有憎恨怨恨之心,诸侯都有背叛之意。现在彗星出现,蝗灾不断发生,这是万世难逄的唯一机会,而且忧愁劳苦的时候就是圣人所以产生的时代。所以吴王想对内以讨伐晁错为借口,在外追随大王车后,驰骋天下,使面对着的地方投降,使手指着的地方攻克,天下没有敢不顺从的。大王您假使能够答应我一句话,那么吴王就率领楚王攻下函谷关,守住荥阳敖仓的粮食,抗拒汉兵。修筑军队驻扎的房舍,等待大王到来。大王真的能够幸临,那么天下就可以并吞,两个君主分治天下,不也是可以的吗?”胶西王说:“好。”应高回去报告吴王,吴王还是担心胶西王不参与起兵发难,就亲自做使者,到胶西出使,当面和胶西王结盟。胶西群臣中有的人听说了胶西王的反叛之谋,规劝说:“侍奉一个皇帝,是最快乐的事。现在大王和吴王向西进兵,假使事情成功了,两主定会有分歧争端,灾难就从这开始缠身。”胶西王不听。于是派使者联合齐王、菑川王、胶东王、济南王、济北王,都答允了。诸侯近来受到削减土地的惩罚,都震惊恐惧,大多怨恨晁错。等到削减吴国会稽郡、豫章郡的文书发到吴国,吴王首先起兵作乱,胶西王在正月丙午这天杀死了朝廷派来的二千石以下的官员,胶东王、菑川王、济南王、楚王、赵王也都如此,于是向西进兵。材料二:有个谋臣叫晁错,开始提议削弱诸侯的封地以减少他们的权力。天下人都说:这样一来,诸侯一定会起来叛乱。晁错说:“是的。但是削弱他们时他们会反,不削弱他们,他们也会反,削之而反的话迅疾而祸端会小一点,不削而反的话迟缓而祸端反而会更大。我担心还来不及将他们削弱他们就反了呀。”当时天下人都说晁错愚蠢。唉!人们都希望七国之祸能够避免发生。然而与其时间一久祸患反而更大,反倒不如短时间内就发生但是祸患比较小的好。用小的祸悲来避免大的祸患,这样的道理即便是三尺高的小孩子也是知道的,但是人们之所以不赞同晁错的意见,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在以后的时间里势必会发生祸患。有的人也知道以后一定会发生祸患,却度量自己不会等到祸患发生,就说可以将希望寄托给后人,想要以此使自身幸免。但如果说晁错只是为自己谋划的话,那么他的提议是很愚蠢的;但如果从天下生民的立场来看,他的提议就是大大的明智呀。人君又怎么能够不为全天下人的利益图谋,却只顾为自己谋划呢。(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都梁六首①陈造其一淮汴朝宗地,孤埤只眼前。谯楼西日淡,戍鼓北风传。破竹非无计,浇瓜亦自贤。客愁浑几许?抚剑倚吴天。其二天外纤云尽,山巅望眼遥。平淮剪绿野,白塔界晴霄。客里风光异,吟边物象骄。功名它日事,回首兴萧条。〖备注〗①都梁山位于今江苏盱眙东南,南宋时宋金边界线的淮河于附近流过。诗人陈造游经此处以“都梁”为题伟五律六首。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淮汴朝宗地,孤埤只眼前”,一虚一实,兴亡之感顿生;“谯楼西日淡,戍鼓北风传”,视听结合,景象萧瑟荒凉。B.“客愁浑几许”,这里的“愁”既是仕宦被贬之愁,也是日暮边关之愁,其中寄托着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C.“平淮剪绿野,白塔界晴霄。”“剪”和“界”两个词,既是写景,又有统一的江山被强分为二的意思。D.“功名它日事,回首兴萧条。”前景暗淡,国事日非,他日回首这都梁山河,只能兴起无限萧条之感。16.“抚剑倚吴天”,请结合该句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及其作用。【答案】15.B16.该句描绘出诗人有志难伸、壮志难酬的形象。诗人手抚宝剑,背倚江南,居南而念北,山河破碎,恢复无期,有志难伸,忧愤难平。借此形象表达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愤悲,以及对南宋统治者无意恢复中原的愤慨。【解析】【导语】陈造的《都梁六首》通过描写都梁山及其周边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和个人仕途的失意。诗中既有对边关荒凉景象的描绘,也有对功名前途的思索,情感复杂,意境深远。诗人抚剑倚天,表现出一种壮志未酬的豪情与无奈。【1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B.“仕宦被贬之愁”错误,诗句意思是客游的人儿啊,心潮起伏无限愁怅,“客愁”不是被贬而愁,是羁旅在外的愁思,是“思乡、忧国之愁”。故选B。【1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人物形象及作用的能力。首联写骋望设想之境:淮河远接汴水,汴水又流经北宋京城汴梁,那本是原来群臣朝拜天子之地,可现在却已入于金人之手。表达山河破碎,恢复无期之愁。颔联颔联写尽边疆的荒凉,愁绪更增。颈联,是就南宋抗金的形势而言,指出击败金人入犯并非无计可施。言外含有指责南宋朝廷屈辱苟安之意;而不肯与南宋小朝廷合作共事的隐者,嫉恶如仇,也自当视之为贤士。颈联用典,指出击败金人入犯并非无计可施,而南宋朝廷却屈辱苟安,愁上加愁。最后两句“客愁浑几许,抚剑倚吴天”是感叹以明志之辞,意思是抚摸手中的宝剑,背倚江南的大好河山,客游的人,心潮起伏无限愁怅。作为这首诗的结尾,作者先以“客愁”总绾,这愁情既是仕宦羁旅之愁,也是日暮边关之愁,其中还寄托着忧国之情。这愁怨是无比浓深的,故曰“浑几许”。诗人再以“抚剑”总收全诗。这里倚吴天而抚剑,相当于张孝祥词“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之意,居南而念北,山河破碎,恢复无期,有志难伸,忧愤难平。综合全诗,作者塑造这一倚天抚剑的形象,表达了为南宋朝廷屈辱苟安的愁闷,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愤悲,以及对南宋统治者无意恢复中原的愤慨。(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小明主持召开了主题为“慎终如始”的德育班会,该主题来源于《谏太宗十思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同学们欣赏音乐会,听到激越、雄壮的曲调,小杰想起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刚暑假出去游玩,看到一望无际的荷花,不禁想起了宋诗或宋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词)人笔下的美景令人向往。【答案】(1)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2)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3)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感冒是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其主要症状为咳嗽、流涕、打喷嚏、鼻塞等,病因和疾病类型不同,A。比如普通感冒主要以鼻咽部黏膜炎症为主要临床表现,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严重者除发热外,可感乏力、四肢酸痛和头痛等。感冒主要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传播,也可通过被污染的手和用具传染。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常采用解热镇痛药、镇咳药物、减充血剂和祛痰药物,如速效感冒冲剂、盐酸氨溴索口服液等。目前尚无专门针对上呼吸道感染的特异性抗病毒药物,警惕滥用抗生素。对于B、无须特别治疗的患者,主要措施是注意休息,适当补充水分,保持空内空气流通。感冒症状严重者应及时就医。普通感冒很常见,但其传播速度和影响范围广,且存在诱发其他疾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研究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机制、疫情控制和治疗手段,对于防控感冒疫情有着重要的作用。18.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19.文中加点的“速效感冒冲剂”,有人说这一药名起得不合逻辑,有人说可以使用。你的看法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理由。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可少量增删字词不得改变原意。【答案】18.A.症状也会有所不同B.感冒症状轻微19.[答案示例一]不合逻辑。“速效感冒”,有“速效得感冒”之意,违背了药名“速效治疗感冒”的初衷,从这个角度理解不合逻辑。[答案示例二]可以使用。“速效感冒冲剂”,是“速效治疗感冒冲剂”的简称,已经约定俗成,众所周知,从这个角度理解可以使用。20.普通感冒很常见,但其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且存在诱发其他疾病的风险。【解析】【1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A.此处和前句“病因和疾病类型不同”为因果关系,后文具体阐释不同类型感冒的不同症状,故此处指症状也不同,应填“症状也会有所不同”。B.此处和后文“感冒症状严重者”为对照句,专指感冒某种症状,结合“无须特别治疗”可知应填“感冒症状轻微”。【1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词语语境意的能力。本题是开放性试题,人为可使用与不可使用都可以,言之成理即可。根据题目提示,可从语意、约定俗成等方面分析。不合逻辑。从语意看,“速效感冒冲剂”本是要“速效治疗感冒”,而“速效感冒”中“感冒”可以理解为“感冒了”“得了感冒”,故有“速效得感冒”之意,这和药名的初衷相悖,故不合逻辑。可以使用。从约定俗成的角度看,语言能够流传,很多是由于约定俗成,看似不合逻辑,但大家都认同,故能广泛使用。“速效感冒冲剂”,是“速效治疗感冒的冲剂”的简称,已经约定俗成,故可以使用。【2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波浪线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传播速度”和“广”搭配不当,改为: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二是“存在诱发其他疾病”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词,末尾加上“的风险”。(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你们还记得那株坚强的“紫荆花”吗?花园里,一块太湖石上,长着一棵黄荆树。说它是树,其实是矮矮的灌木,灰黄的枝条,小小的绿叶,朴素而苍劲,艰难中透着一股生机。春末夏初,别的花都谢了,它悄悄地开出一串串小花,蓝紫色的,我们都愿意叫它“紫荆花”。白白的太湖石,光溜溜的,存不下什么东西。小小的石窝,只能容下一个苹果,它就长在那里。我不知道它是与石头一起来的,还是后来自己长出来的,更不知道,它的根是如何穿过坚硬的石头,扎到花园的泥土中的。每次经过那个小花园,它都会微笑着看向我,给我一种平静而坚强的力量,我都会向它投去惊奇的目光,也许还有会意与敬意。我们和那株黄荆树一样,过着艰难而又努力的日子……21.下列句子中的“就”与文中加点的“就”,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他的身躯是钢铁铸就,永远屹立不倒。B.小强学习刻苦,晚上常就着灯光看书。C.我就不相信我学不会,我一定能学会。D.你就送来,我也不要22.文章开头是个问句,却不需要回答,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案】21.C22.①开头发问,吸引读者注意,引发读者思考。②引出下文对“黄荆树”“紫荆花”的描写。③突出了文章“坚强”“艰难而又努力”的主题。【解析】【2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词语语境义的能力。C项句中的“就”与文中加点的“就”,都是副词,表示加强肯定。A.“就”是动词,完成。B.“就”是介词,借着。D.“就”是连词,表示让步假设。故选C。【2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句作用的能力。①“你们还记得那……吗?”以发问开头,并用第二人称“你们”,拉近了和读者的距离,吸引读者注意,并引发读者思考问句内容。②顺着话题谈“紫荆花”的由来,引出后文相关内容,文脉流畅自然,前后内容衔接紧密。③句中的定语“那株坚强的”和后文“紫荆花”“艰难中透着一股生机”“它的根是如何穿过坚硬的石头,扎到花园的泥土中的”“给我一种平静而坚强的力量”前后照应,突出了文章“坚强”“艰难而又努力”的主题。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本试卷现代文阅读Ⅰ提到,“合乎规律的重复形成节奏”“语言也可以形成节奏”。四季轮回,昼夜交替,月的圆缺,花的开谢,肺的呼吸,心的跳动,都可以形成节奏。其实,我们的生活乃至整个社会,都需要一种节奏。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解析】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材料呈现关于“节奏”的认识,例举了自然万物、语言等不同的节奏形式,说明节奏的存在具有普遍性。材料进一步指出生活、乃至社会都需要节奏,启发我们应当从更广阔的范围去思考节奏这一问题:什么是节奏或者节奏是什么?从狭义角度看,节奏是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联想现有生活,生活中类似于音乐节奏的现象有没有?花草树木,春发秋枯,花开花谢;四季轮回,春夏秋冬,交替进行;日月星辰,日出月落,昼夜交替,阴晴圆缺;潮水潮涨潮落,起起伏伏;历史王朝更换交替,分分合合;人类男女老少,生生死死。物有物的节奏,人有人的节奏,大自然的一切都在有规律地生存着生活着,生老病死,新陈代谢,轮回有序。节奏有着怎样的作用?音乐中的节奏调节节拍,奏响着和谐的旋律;大自然的一切节奏,按着一定的规律运行着,展现着生命的精彩。一切都不能没有节奏。节奏是否一成不变?从辩证的观点来看,有些可改变,有些不能改变。日月星晨,春夏秋冬,无法打乱。但是音乐中不和谐的节奏可以改变,节奏可以加快,也可以减慢。过快的节奏会带来怎样的变化?音乐中过快的节奏会变得激越高亢,生活过快的节奏会使人充满激情。但是过快的音乐节奏也需要缓和来调节,过快的生活节奏也要调和,放慢节奏可以很好地欣赏沿途的风景,享受生命的快乐。行文构思上,先概括材料,由材料引出观点,如:生活的节奏,生命的旋律。接下来从是什么的角度展开论述,一,四季轮回,演绎着大自然的节奏之美。二,昼夜交替,赋予了我们生活的规律节奏。三,社会的进步要有节奏,要在传统与现代、创新与稳定之间找到平衡。立意:1.拥有自己的节奏,展现生命的精彩。2.生活不能没有节奏。3.适当调节节奏,生活才会有所改变。4.放慢节奏,享受生活的精彩。甘肃省张掖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合乎规律的重复形成节奏。回环重复的节奏、能给人以快感和美感的节奏,使人像见到老朋友一样,感到亲切、愉快。一种新的节奏被人熟悉之后,又会产生预期的心理,预期得中也会感到满足。节奏还可以使个体得到统一,差别达到协调,散漫趋向集中。语言也可以形成节奏。每个人说话声音的高低、强弱、长短,各有固定的习惯,可以形成节奏感。这是语言的自然节奏,未经加工,不很鲜明。此外,语言还有另一种节奏即音乐的节奏,这是在语言自然节奏的基础上经过加工形成的。它强调了自然节奏的某些因素,并使之定型化,节奏感更加鲜明。诗歌的格律就建立在这种节奏之上。然而,诗歌过于迁就语言的自然节奏就显得散漫、不上口;过于追求音乐节奏,又会流于造作、不自然。只有那种既不损害自然节奏而又优于自然节奏的、富于音乐感的诗歌节奏才能被广泛接受。这种节奏一旦被找到,就会逐渐固定下来成为通行的格律。诗歌的节奏必须符合语言的民族特点。中国古典诗歌的节奏首先表现在音节和音节的组合。一般情况下,汉语一个字为一个音节,四言诗四个音节一句,五言诗五个音节一句,七言诗七个音节一句,每句的音节是固定的。而一句诗中的几个音节并不是孤立的,一般是两个两个地组合在一起形成顿。顿,有人叫音组或音步。四言二顿,每顿两个音节;五言三顿,每顿的音节是二二一或二一二;七言四顿,每顿的音节是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必须指出,顿不一定是声音停顿的地方,通常吟诵时倒需要拖长。顿的划分既要考虑音节的整齐,又要兼顾意义的完整。音节的组合不仅形成顿,还形成逗。逗,也就是一句之中最显著的那个顿。中国古、近体诗建立诗句的基本规则,就是一句诗必须有一个逗,这个逗把诗句分成前后两半,其音节分配是:四言二二,五言二三,七言四三。林庚先生指出这是中国诗歌在形式上的一条规律,并称之为“半逗律”。他说:“半逗律是中国诗行基于自己的语言特征所遵循的基本规律,也是中国诗歌民族形式上的普遍特征。”六言诗始终未能成为主要形式,就因为二二二的音节组合不合乎中国诗歌节奏的习惯。其实,押韵也是形成中国诗歌节奏的一个因素。押韵是字音中韵母部分的重音。押韵规律在一定的位置上重复同一韵母,就形成韵脚,产生节奏。这种节奏可以把流的声音组织成一个整体,使人听前一句时预想到后一句,听后一句时回想起前一句。中国古典诗歌的押韵,唐以前完全依照口语,唐以后则须依照韵书。根据先秦诗歌实际用韵的情况加以归纳,可以看出那时的韵部比较宽,作诗押韵比较容易,汉代的诗歌用韵也比较宽。押韵是同一韵母的有规律的重复,犹如乐曲中反复出现的一个主音,整首乐曲可以由它贯穿起来。中国诗歌的押韵是在句尾,句尾总是意义和声音较大的停顿之处,再配上韵,所以造成的节奏感就更强烈。(编自袁行霈《中国古典诗歌的节奏》)材料二:一首诗由许多字词的声音组成,字词声音之间的整体关系,也就构成了诗的音调。声音的组合受审美规律支配,符合规律的谐,违背规律的拗。音乐中有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中国古典诗歌有律句与拗句。音程协合与否,取决于两音间的距离。诗句谐拗的区别,在于平仄的搭配。中国古典诗歌的音调主要是借助平仄组织起来的。平仄是字音声调的区别,平仄有规律的交替和重复,也可以形成节奏,但并不鲜明。它的主要作用在于造成音调的和谐。初学者往往觉得近体诗的平仄格律很难掌握,这是因为没有抓住它的基本规律,只是死记平仄的格式。它的基本规律只有四条,只要掌握了这四条,自己也可以把平仄的格律排列出来。这四条规律是:一句之中平平仄仄相间;一联之内上下两句平仄相对;下联的上句与上联的下句平仄相粘;句末不可出现三平或三仄。概括起来只有一条原则,就是寓变化于整齐之中。除了平仄之外,古典诗歌还常常借助双声词、叠韵词、叠音词和象声词来求得音调的和谐。双声词和叠韵词是由部分声音相同的字组成的词,声母相同的叫双声词,韵母相同的叫叠韵词。叠音词是声音完全相同的词。李重华《贞一斋诗说》云:“叠韵如两玉相叩,取其铿锵;双声如贯珠相联,取其宛转。”王国维《人间词话》云:“余谓苟于词之荡漾处多用叠韵,促节处用双声,则其铿锵可诵,必有过于前人者。”铿锵、宛转,荡漾、促节的细微区别,虽未必尽然,但双声、叠韵的音乐效果是确实存在的,而且叠音词的效果也是一样。它们的音乐效果可以这样概括:即在一连串声音不同的字中,出现了声韵部分相同或完全相同的两个邻近的字,从而强调了某一个声音以及由此声音所表达的情绪,铿锵的越发铿锵,婉转的益见婉转,荡漾的更加荡漾;促节的尤为促节。至于象声词则是模仿客观世界的声音而构成的词,它只有象声的作用而不表示什么意义。象声词的效果在于直接传达客观世界的声音节奏,把人和客观世界的距离缩短,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摘编自袁行霈《中国古典诗歌的音调》)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所有节奏都能满足人们生理上和心理上的需求,都能给人带来快感和美感。B.六言诗不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因为二二二的音节组合无法形成半逗。C.古代的人如果写古典诗歌,必须严格按照韵书的规定来写,否则会贻笑大方。D.《诗经》中的“蒹葭”是双声词,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幽咽”是叠韵词。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中的“节奏”与材料二中的“音调”,都属于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的音乐美。B.四言诗的音节分配,虽然符合“半逗律”,但切分均等,没有变化,所以被淘汰了。C.诗歌的节奏要符合语言的民族特点,音节组合和押韵是中国古典诗歌节奏的要素。D.中国古典诗歌除了讲究声音的和谐,还讲究声与情的和谐。3.下列选项不符合材料一第1段所说的“节奏”的一项是()A.居民小区机械打桩的节奏。 B.艺术节歌唱家唱歌的节奏。C.《诗经》重章复沓的节奏。 D.军人跑操矫健步伐的节奏。4.下面是七言律诗前四句的一种平仄格式,请你根据材料二中所述的平仄基本规律,补写甲、乙两句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甲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平平仄仄仄平平。5.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王维《山居秋暝》节奏与音调的特点(平仄除外)。【答案】1.B2.B3.A4.①甲:仄仄平平仄仄平②乙:仄仄平平平仄仄5.①音节组合形成节奏。《山居秋暝》每句的音节分配为二三,符合“半逗律”。②全诗押韵产生节奏。《山居秋暝》每联的最后一个字“秋”“流”“舟”“留”押韵。③借助双声求得音调和谐。《山居秋暝》中的“清泉”“石上”都是双声词,音调和谐。【解析】【导语】这篇文章通过对中国古典诗歌节奏和音调详细分析,揭示了诗歌语言的音乐美。材料一重点讨论了诗歌节奏的形成及其与语言自然节奏和音乐节奏的关系,强调了音节组合和押韵在节奏中的作用。材料二则深入探讨了诗歌音调的构成,特别是平仄、双声词、叠韵词、叠音词和象声词在音调和谐中的作用。整体上,文章条理清晰,内容详实,展示了中国古典诗歌在形式和声音上的独特魅力。【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A.“所有节奏”“都能”错误,原文是“合乎规律的重复形成节奏”,选项范围扩大。C.“必须严格按照韵书的规定来写”错误,唐以后写格律诗(近体诗)押韵要严格按照韵书的规定;唐以前写古体诗,依照口语,韵部比较宽。D.“‘幽咽’是叠韵词”错误,“幽咽”应该是双声词。故选B。【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切分均等,没有变化,所以被淘汰了”错误。文中只介绍了“四言二顿,每顿两个音节”“音节分配是:四言二二”,没有提到被淘汰及原因,选项于文无据。故选B。【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材料一中的节奏合乎规律,能给人以快感和美感,使人像见到老朋友一样,感到亲切、愉快,还可以使个体得到统一,差别达到协调,散漫趋向集中。A.“居民小区机械打桩的节奏”是一种噪声,不能给人带来快感和美感,不属于材料一第1段所说的“节奏”。如果是“人工打夯喊号子的节奏”,则符合材料一第1段所说的“节奏”。“人工打夯喊号子的节奏”与D项的节奏,都符合原文“节奏还可以使个体得到统一,差别达到协调,散漫趋向集中”的表述。故选A。【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文中有“一联之内上下两句平仄相对”,七言律诗前四句两句一联,符合此规律,即前后句“仄”对平,“平”对“仄”,据此很容易推出答案。【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①文中有“中国古典诗歌的节奏首先表现在音节和音节的组合”,“逗把诗句分成前后两半,其音节分配是:……五言二三……并称之为‘半逗律”,《山居秋暝》为五言律,结合诗句可知,每句的音节分配为二三,按照音节组合形成节奏,符合“半逗律”。②文中有“押韵规律在一定的位置上重复同一韵母,就形成韵脚,产生节奏”,《山居秋暝》每联下句“天气晚来秋”“清泉石上流”“莲动下渔舟”“王孙自可留”的最后一个字“秋”“流”“舟”“留”押韵,全诗押韵产生节奏。③文中有“古典诗歌还常常借助双声词、叠韵词、叠音词和象声词来求得音调的和谐”“双声如贯珠相联,取其宛转”,《山居秋暝》中的“清泉”“石上”都是双声词,音调和谐,读来流畅婉转,诗歌借助双声求得音调和谐。(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我的皂荚树亦山“槌板石,叮叮当,骑上大马小马去庙堂。大马拴到梧桐树,小马拴到花枝上。鞍子解到墙头上,鞭子挂到庙门上。开开庙门看姑娘,姑娘戴着三朵花……”每当我抱着女儿,哼唱这首古老的童谣时,脑海里,总是闪烁着老家那棵皂荚树的姿影——树干搭到了房沿上,树荫遮住了半个屋顶。初夏,皂荚树刚开花,香气浓浓的,熏着我,裹着我,我醉洋洋地坐在阴凉里,房顶上晒着旧年的粮食。我用一根竹竿挑着自己的白小褂,吓唬那只老母鸡和它的孩子们。中午的骄阳很刺眼,田野里一片白花花的亮光。家里的日子很艰苦,父亲带着疲惫与饥渴,从田里回来,坐在院子的阴凉里,母亲就把一碗粉红澄清的小豆汤端到桌上,碗里映照着人影,更有那棵皂荚树碧绿的叶片与柔长的枝干,疏落有致,隐绕穿行,像一幅湿淋淋的水墨山水。有时阵风吹来,枝摇叶晃,人影飘忽,碗里也皱起一层细碎的波纹。偶尔,下午放学后,母亲不在家,院门锁着。我顾不得欣赏夕阳映照下皂荚树满身金碧辉煌的晚照图,便急匆匆地把书包往脖子上一挂,朝手心唾几口唾沫,抱紧滑溜溜的树身,三下两下爬上去。轻车熟路,也不用扶那些枝叶,走钢丝一般从斜搭到房沿的那根软枝上晃过去,顺着梯子溜到院里,揭开锅,拿块玉米面饼子,偷着蘸点香油和盐末,又像一只敏捷的小猫窜上梯子,回到树上,坐在它柔滑曲缓的枝杈怀里,很舒服,很惬意,吃得津津有味。那是我的一个小天地,我经常在没事的时候爬到那儿,坐下来,靠住一股枝干,那地方就和一个小椅子一样,刚好装得下我的小屁股。我眯着眼睛,听那翠绿蜡亮的硬树叶在耳边“哗哗”地拍手,听蜜蜂在花间叶缝“嗡嗡”地欢叫,听着想着,有时候想得很美很远,有时候真的做起梦来,直到该吃晚饭了,母亲在院外的山坡上着急地唤我,或是到枝叶间寻窝的老母鸡啄我的鼻涕,我才猛地醒过来,吸溜一下流出来的涎水,悄悄地滑下树,钻到屋里。有一次,不知道我表演了点什么恶作剧,母亲追着喊着要打我,我竟一溜烟似的溜到树上,母亲只好笑着骂了我一句,转身回去了。小时候,我晚上总是不愿早睡的,奶奶就给我哼那首不知哼了多少遍的童谣:“槌板石,叮叮当,骑上大马小马去庙堂。大马拴到泡桐树,小马控到花枝上。鞍子解到墙头上,鞭子挂到庙门上。开开庙门看姑娘,姑娘戴着三朵花……赶紧睡,赶紧睡,那个庙里的姑娘就在咱家树上,她是花仙,你不睡,她就下来把你抱走了。”我非但一点都不怕,而且还觉得那个“姑娘”很美丽,很迷人,像皂荚树的一嘟噜一嘟噜的小粉花一般,又像我一直想念却永远也没有的姐姐。秋风凉了,我们都穿上了夹衣。这时候,熟成棕褐色的皂荚,密密匝匝,一嘟噜一嘟噜地挂满枝叶间。皂荚树像一位沧桑的老人,带着满身的硕果,慈祥地望着我。风吹过来,它的枝条很难再舞摆起来,只是须髯和衣襟稍稍动一下。没几天,我父亲准要在某个早晨,拿上一根长长的枣木杆子打皂荚。皂荚和带了叶子的碎枝噼里叭啦落下来,厚厚地铺了一地。每次我都羡慕地想拿过杆子来打几下。有一回,父亲打累了,我抢过去,举起来,好沉,好沉,一下,两下,三下,好不容易打下一个,竟巧巧地落在我头上,砸得我眼泪都出来了。我生气地把那枚好看的皂荚跺成了两段,母亲赶紧过来拉住我。奶奶把那些又硬又厚的叶片拢成一堆,准备干了当柴烧。家里没钱买洗衣粉,母亲把那些皂荚收拾到几个又粗又大的背篓里,每次洗衣服的时候,就用棒槌砸几下,很呛,母亲扭着头,边砸还边笑,把几颗光溜溜的皂荚籽塞在我手里。我拿着它玩打子,玩腻了,就煞有介事地把它种在院子的一个角落里。我一遍一遍地给它浇水,还撒上炉灰当肥料,无奈它在阵阵秋风里是发不了芽的。等到第二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我已经忘了,它却探出娇黄嫩绿的小身子,在阳光下舞蹈……以后,我工作了,它——我的那棵皂荚树却倒下了。那天,我从单位回到家,父亲正指挥几个人,挥着斧头,扯着锯子,在它身上乱砍乱截,人们还和我开玩笑:“这是给你盖新房娶媳妇呢!”我惊呆了,望着光秃秃的屋顶,望着陌生的久被绿荫遮盖了的丑陋的院墙,好像人剃去了眉毛,失去了眼睛,好像山里没有了花草,好像天空少了飞雁。我的心悄悄地哭了。地上躺着它——我心中长青不老的,永远是蓊蓊郁郁、繁叶如盖的皂荚树。我不相信它会倒下,我不相信。我只相信,它会与我相伴一生,在月影下摇曳,在阳光里泛金,在春风中绽绿,在秋日里起舞,在夏天碧绿如翡翠,在冬季周身披银裹素。它倒下了,而且真的做了我新房上的一根大梁,载着重负静静地横在屋顶。妻子却不高兴,说它太难看了,为此我们竟吵了一架。望着它亲切的面孔,我的心仍在哭泣——它用自己的身躯,为我搭就了一个温馨的家室。前几天,我回家,惊喜地发现在原来皂荚树的旁边,站着一株袅袅婷婷鹅黄色的嫩苗。我知道,它是皂荚树。你看它摇摆着的羞涩的叶片,你看它娇弱而柔韧的腰身,你看它浑身透着的那股勃勃的生机,多么像它的母亲。我的眼睛湿润了。啊,我的亲而新的皂荚树,你是你母亲的一粒种子,还是她的一脉根须,你也思念她,而在这大千世界捧出一抹绿色来祭奠她么!我更怀念它——我的老的皂荚树。1989年9月20日(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像一幅湿淋淋的水墨山水”,说明当年的生活充满诗情画意,无限美好。B.皂荚是天然果实,没有任何污染,母亲用皂荚洗衣服,已经具有了环保意识。C.父亲、母亲、“我”、妻子等文中人物,展现出家庭生活的和谐、安逸、温暖。D.我的心“悄悄地哭了”“仍在哭泣”,因为皂荚树承载了“我”的童年,奉献了自己的一切。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以时间为序,详细描写了皂荚树春夏秋冬的景象,以及皂荚树倒下后的情景。B.“在阳光下舞蹈”,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对小皂荚树苗的喜爱之情,与下文的情感转折形成反照。C.“好像人剃去了眉毛”,照应前文“树荫遮住了半个屋顶”,写出了“我”的感伤。D.本文以皂荚树为线索,将情感寄托于皂荚树,写景与叙事,情动于衷,真挚感人。8.文中两次引用童谣,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9.本文以第三人称写皂荚树,为什么画线句中却改为第二人称?【答案】6.D7.B8.(1)营造了温馨、充满童趣的氛围,增强了文章的生活气息。(2)童谣贯穿了“我”的成长过程,强化了“我”对皂荚树的情感寄托。(3)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使文章更具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9.(1)第二人称的使用,直接对皂荚树“你”进行对话,增强了情感的直接性和亲密感。(2)通过第二人称,作者表达了对皂荚树的直接情感,仿佛在与树进行直接的交流,增加了文章的感染力。(3)这种视角的转换,打破了叙述的常规,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感受到作者对皂荚树的怀念和对新树苗的喜爱,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解析】【整体分析】这篇文章通过对皂荚树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童年生活的点滴和家庭的温暖。皂荚树不仅是自然景物,更是情感的寄托,承载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家庭的深情。文章结构清晰,以时间为序,描绘了皂荚树在四季中的变化,情感真挚动人。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和细腻的描写,皂荚树仿佛有了生命,成为作者心中永恒的记忆和精神的象征。【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A.“当年的生活充满诗情画意,无限美好”错,“像一幅湿淋淋的水墨山水”主要是描绘当时场景的画面感,并非表明当年生活充满诗情画意、无限美好,当时家里日子艰苦。B.“已经具有了环保意识”错,母亲用皂荚洗衣服并非因为具有环保意识,而是当时没钱买洗衣粉,是生活所迫。C.“生活的和谐、安逸、温暖”错,文中家庭生活“妻子却不高兴,说它太难看了,为此我们竟吵了一架”这一情节显示家庭生活并非完全和谐。故选D。【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文本艺术特色的能力。B.“与下文的情感转折形成反照”错,没有与下文的情感转折形成反照,而是与下文“我的眼睛湿润了”“我的亲而新的皂荚树”等情感形成照应,表达了作者对新生命出现的喜悦和对旧时光的怀念。故选B。【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1)童谣本身具有童真、质朴的特点,如“槌板石,叮叮当,骑上大马小马去庙堂……”,这样的表述充满了童趣,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童年生活的温馨和快乐,使文章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在文章开头,作者哼唱童谣时想起皂荚树,营造出温馨的回忆氛围;在奶奶哄“我”睡觉时哼唱的童谣,也展现了温馨的家庭场景。(2)从儿时到长大后,童谣一直伴随着作者,而皂荚树也一直存在于作者的生活中。童谣成为了连接作者与皂荚树以及不同成长阶段的情感纽带。小时候奶奶哼唱童谣,让作者对皂荚树上的“姑娘”充满想象,长大后回忆起这些,更加深了对皂荚树的情感。(3)童谣是民间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反映了特定地域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引用童谣使文章更具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通过这些童谣,读者能更深入地了解作者所生活的乡村环境和文化背景。【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叙述人称的作用的能力(1)比如文中“啊,我亲而新的皂荚树,你是你母亲的一粒种子,还是她的一脉根须”,作者直接与新的皂荚树苗对话,仿佛在面对面倾诉,这种直接的称呼让读者能更强烈地感受到作者对树苗的亲切关怀,仿佛它是一个亲近的伙伴,而非遥远的对象,从而增强了情感的直接性和亲密感。(2)“你也思念她,而在这大千世界捧出一抹绿色来祭奠她么!”这里作者将自己对老皂荚树的怀念以及对新树苗成长的期待等复杂情感,通过与“你”的交流直接表达出来,使读者更能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大大增加了文章的感染力,容易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3)之前一直用第三人称讲述皂荚树的故事,读者是以一种旁观者的角度在了解。但突然转换为第二人称,如“我的亲而新的皂荚树,你……”这种视角的变化让读者瞬间被带入到作者与皂荚树的情感交流之中,更深入地感受到作者对老皂荚树深深的怀念,以及对新树苗充满希望和喜爱的情感,这种打破常规的叙述方式使文章更富变化和表现力,增强了整体的表达效果。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汉廷臣方议削吴。吴王濞恐削地无已,因以此发谋,欲举事。念诸侯无足与计谋者,闻胶西王勇,好气,喜兵,诸齐皆惮畏,于是乃使中大夫应高誂①胶西王。无文书,口报曰:“吴王不肖,有宿夕之忧,不敢自外,使喻其心。”王曰:“何以教之?”高曰:“今者主上兴于奸,饰于邪臣,好小善,听谗贼,擅变更律令,侵夺诸侯之地,征求滋多,诛罚良善,日以益甚。里语有之,‘舐糠及米’。吴与胶西,知名诸侯也,一时见察,恐不得安肆矣。吴王身有内病,不能朝请二十余年,尝患见疑,无以自白,今胁肩累足,犹惧不见释。窃闻大王以爵事有谪,所闻诸侯削地,罪不至此,此恐不得削地而已。”王曰:“然,有之。子将奈何?”高曰:“今吴王自以为与大王同忧,愿因时循理,弃躯以除患害于天下,可乎?”王瞿然骇曰:“寡人何敢如是?今主上虽急,固有死耳,安得不戴?”高曰:“御史大夫晁错,荧惑天子,侵夺诸侯,蔽忠塞贤,朝廷疾怨,诸侯皆有倍畔之意。彗星出,蝗虫数起,此万世一时,而愁劳圣人之所以起也。故吴王欲内以晁错为讨,外随大王后车,彷徉天下,所乡者降,所指者下,天下莫敢不服。大王诚幸而许之一言,则吴王率楚王略函谷关,守荥阳敖仓之粟,距汉兵。治次舍,须大王。大王有幸而临之,则天下可并,两主分割,不亦可乎?”王曰:“善。”高归报吴王,吴王犹恐其不与,乃身自为使,使于胶西,面结之。胶西群臣或闻王谋,谏曰:“承一帝,至乐也。今大王与吴西乡,弟令事成,两主分争,患乃始结。”王弗听。遂发使约齐、菑川、胶东、济南、济北,皆许诺。诸侯既新削罚,振恐,多怨晁错。及削吴会稽、豫章郡书至,则吴王先起兵,胶西正月丙午诛汉吏二千石以下,胶东、菑川、济南、楚、赵亦然,遂发兵西。(节选自《史记·吴王濞列传》,有删改)材料二:有谋臣曰晁错始议削诸侯地以损其权天下皆曰诸侯必且反。错曰:“固也。削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则反疾而祸小,不削则反迟而祸大。吾惧其不及今反也。”天下皆曰错愚。吁,七国之祸、期于不免,与其发于远而祸大,不若发于近而祸小。以小祸易大祸,虽三尺童子,皆知其当然。而其所以不与错者,披皆不知其势将有远祸。与知其势将有远祸,而度己不及见,谓可以寄之后人,以苟免吾身者也。然则错为一身谋则愚,而为天下谋则智。人君又安可舍天下之谋,而用一身之谋战!(节选自苏洵《审敌》)〖备注〗①誂:劝说,煽动。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有谋A臣曰晁错B始议削C诸侯地以损D其权E天下皆F曰G诸侯必且H反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已,停止,与《劝学》中“学不可以已”的“已”意思相同。B.“尝患见疑”与《屈原列传》“信而见疑”的“见”用法相同。C.倍,同“背”,与《鸿门宴》“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的“倍”意思不同。D.与,赞同,与《论语》中“吾与点也”的“与”意思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舐糠及米”,应高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说出了吴与胶西唇亡齿寒的关系,说明两国要荣辱与共。B.应高摆事实,讲道理,苦口婆心劝说胶西王与吴王一起叛乱,胶西王好气喜兵,立即答应吴王的请求。C.胶西王的臣子中有人反对跟着吴王谋反,胶西王不听,还派使者联络其他五国,后来发生了“七国之乱”。D.晁错认为,无论是否削地,诸侯都会反叛,只是祸患快慢大小不同。他担心还来不及削地诸侯就反了。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吴王不肖,有宿夕之忧,不敢自外,使喻其心。(2)吴王犹恐其不与,乃身自为使,使于胶西,面结之。14.应高与苏洵对晁错的评价内容不相同,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答案】10.BEG11.C12.B13.(1)吴王不才,有着早晚的忧虑,不敢把自己当作外人,使您明白他的心意。(2)吴王犹且(还是)担心胶西王不参与起兵发难,就亲自做使者,到胶西出使,当面和胶西王结盟。14.①应高认为晁错迷惑天子,侵夺诸侯,蔽塞忠贤。②苏洵认为晁错不是为自己谋划,而是为天下生民的长远利益谋划。【解析】【1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有个谋臣叫晁错,开始提议削弱诸侯的封地以减少他们的权力。天下人都说:诸侯一定会起来叛乱。“晁错”是“曰”的宾语,其后B处断开;“天下皆曰”,“天下”为句子主语,前面断开;“曰”引出后面所说的内容,其后断开,EG处断开。故BEG三处需要断句。【1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正确。句意:吴王刘濞担心削地没有止境。/学习不可以停止。B.正确。“见”都表被动,译为“被”。句意:曾经担心被猜疑。/诚信却被怀疑。C.错误。两个“倍”都同“背”,都是背弃的意思。句意:诸侯都有背叛之意。/希望你详细地(向项王)说明,我是不敢背叛项王的恩德的。D.正确。句意:但是人们之所以不赞同晁错的意见。/我赞成曾点的观点。故选C。【1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立即答应吴王的请求”错误。原文为“‘寡人何敢如是’……高曰:……王曰:‘善’”,可知胶西王一开始不赞同谋反,应高再次劝说,胶西王才同意。故选B。【1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5111-2024保护层分析(LOPA)、安全完整性等级(SIL)定级和验证质量控制导则
- BIM工程师-全国《BIM应用技能资格》考前冲刺2
- 浙江省温州市龙港市2024年中考数学二模试题附答案
- 电子政务提高公共服务效率
- 幼儿园大班数学测试题
- 高一化学教案:第二单元化学反应中的热量
- 2024高中地理第1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4节第1课时资源跨区域调配精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
- 2024高中语文第6单元墨子蚜第1课兼爱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
- 2024高中语文第六单元文无定格贵在鲜活种树郭橐驼传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 202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考点10氯及其化合物强化训练含解析
- 2025湖北襄阳市12345政府热线话务员招聘5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河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智能节水系统设计与安装(高职组)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年下半年鄂州市城市发展投资控股集团限公司社会招聘【27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GB/T 29498-2024木门窗通用技术要求
- 《职业院校与本科高校对口贯通分段培养协议书》
- 人教版(2024)英语七年级上册单词表
- 中医养生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 2023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数学真题含解析
- 司库体系建设
- 居间合同范本解
- 机电传动单向数控平台-矿大-机械电子-有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