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池科技与新能源汽车作业指导书TOC\o"1-2"\h\u23389第一章电池科技概述 23981.1电池科技的发展历程 2224301.2电池种类及基本原理 217652第二章锂离子电池技术 346282.1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3662.2锂离子电池的材料组成 3138842.3锂离子电池的优缺点分析 420274第三章新能源汽车概述 4241513.1新能源汽车的分类 4170893.2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 5164193.3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 526507第四章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 6297874.1电池管理系统的功能 6245114.2电池管理系统的关键组件 6223494.3电池管理系统的技术挑战 713798第五章电池充电技术与设施 7130595.1电池充电技术的发展趋势 7304345.2电池充电设施的设计与布局 7101955.3电池充电设施的安全规范 821700第六章电池寿命与循环功能 8118606.1电池寿命的影响因素 8249396.1.1电池材料 897316.1.2电池设计 999986.1.3电池制造工艺 9159136.1.4使用条件 9220416.1.5充放电循环 9129806.2电池循环功能的评估方法 9151206.2.1容量衰减率 9258956.2.2电压衰减率 910986.2.3功率保持率 9229986.2.4电化学阻抗谱 9242616.3电池寿命延长策略 1092046.3.1优化电池设计 10272366.3.2优化电池制造工艺 10243976.3.3控制使用条件 10187736.3.4充放电策略优化 1032366.3.5电池管理系统 1027507第七章电池安全性 1035847.1电池安全性的重要性 10322207.2电池安全性的评估方法 10108687.3电池安全性的提高措施 1126644第八章新能源汽车政策与市场 11320448.1新能源汽车的政策环境 11193098.2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现状 1245398.3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前景 1224209第九章电池回收与循环利用 13163839.1电池回收的重要性 1336719.2电池回收的技术方法 13112939.3电池循环利用的发展趋势 1322093第十章电池科技与新能源汽车的未来 141315410.1电池科技的创新发展 14579810.2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与挑战 14537810.3电池科技与新能源汽车的协同发展 15第一章电池科技概述1.1电池科技的发展历程电池科技的发展历程可追溯至19世纪初。1800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亚历山德罗·伏打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的化学电池——伏打电堆,开启了电池科技的新纪元。此后,电池科技在近两个世纪的时间里不断取得重要突破。19世纪末,铅酸电池问世,成为当时最常用的电源之一。20世纪初,镍镉电池和镍氢电池逐渐应用于各类电子设备。20世纪50年代,锂电池的发明为电池科技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锂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和环保等特点,逐渐成为新能源汽车和移动电子产品的主要电源。进入21世纪,电池科技取得了更为显著的成果。锂离子电池、磷酸铁锂电池、三元锂电池等新型电池不断涌现,为新能源汽车、移动电子产品等领域提供了更为高效、环保的能源解决方案。固态电池、液流电池等新型电池技术也在不断研究与发展中,有望在未来推动电池科技的进一步突破。1.2电池种类及基本原理电池种类繁多,根据其工作原理和化学成分,可分为以下几类:(1)化学电池:化学电池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电能。伏打电堆、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等均属于化学电池。化学电池的基本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电池的正负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电子流动。(2)物理电池:物理电池通过物理变化产生电能。常见的物理电池有太阳能电池、热电池等。太阳能电池的基本原理是光生伏打效应,即光子能量激发电池中的电子,使其流动产生电流。(3)电化学电池:电化学电池结合了化学电池和物理电池的特点,通过电化学反应产生电能。锂电池、固态电池等均属于电化学电池。电化学电池的基本原理是电化学反应,正负极之间的电化学反应导致电子流动。(4)液流电池:液流电池是一种新型电池,其特点是正负极活性物质分别为液体。液流电池的基本原理是离子交换,正负极活性物质在电池内部发生离子交换,产生电流。(5)燃料电池:燃料电池通过燃料与氧化剂的化学反应产生电能。燃料电池的基本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燃料在电池的正极发生氧化反应,氧化剂在负极发生还原反应,产生电子流动。第二章锂离子电池技术2.1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高效的能量存储设备,其工作原理主要基于锂离子的嵌入与脱嵌过程。在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往返运动,实现电能与化学能的相互转化。当电池充电时,外部电源提供能量,使锂离子从正极材料中脱嵌,并通过电解液向负极迁移。在此过程中,电子通过外部电路从正极流向负极,形成电流。锂离子在负极材料中嵌入,与电子结合,完成充电过程。当电池放电时,锂离子从负极脱嵌,并通过电解液向正极迁移。此时,电子通过外部电路从负极流向正极,形成电流。锂离子在正极材料中嵌入,释放能量,完成放电过程。2.2锂离子电池的材料组成锂离子电池主要由以下四种材料组成:(1)正极材料:正极材料是决定电池功能的关键因素之一。常用的正极材料有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等。这些材料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稳定的充放电功能。(2)负极材料:负极材料主要有石墨、硅基材料等。石墨是目前最常用的负极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循环功能。(3)电解液:电解液是连接正负极的离子通道,负责传导锂离子。电解液的主要成分有锂盐(如六氟磷酸锂)和溶剂(如碳酸乙烯酯)。(4)隔膜:隔膜是一种具有微孔结构的薄膜,位于正负极之间,防止正负极直接接触导致短路。隔膜材料主要有聚乙烯、聚丙烯等。2.3锂离子电池的优缺点分析锂离子电池具有以下优点:(1)能量密度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较高,可以提供较长的续航里程。(2)循环寿命长:锂离子电池具有较长的循环寿命,可达1000次以上。(3)自放电率低:锂离子电池的自放电率较低,有利于保持电池的备用状态。(4)环保:锂离子电池的生产和回收过程对环境友好。但是锂离子电池也存在以下缺点:(1)安全性问题:锂离子电池在过充、过放、短路等情况下可能发生热失控,甚至爆炸。(2)成本较高:锂离子电池的生产成本相对较高,限制了其在大规模应用中的普及。(3)充电速度:锂离子电池的充电速度相对较慢,影响用户体验。(4)低温功能:锂离子电池在低温环境下的功能会受到影响,续航里程降低。第三章新能源汽车概述3.1新能源汽车的分类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先进的车辆传动技术、控制技术,以降低汽车能耗和排放的汽车。根据动力来源和能源转换方式的不同,新能源汽车可分为以下几类:(1)纯电动汽车(BEV):纯电动汽车采用电动机作为动力源,通过充电方式获取电能,驱动车辆行驶。(2)混合动力汽车(HEV):混合动力汽车同时采用内燃机和电动机作为动力源,通过发动机和电动机的协同工作,实现车辆的高效率运行。(3)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混合动力汽车的基础上,增加了外部充电功能,使得车辆可以在纯电动模式下行驶更长距离。(4)燃料电池汽车(FCEV):燃料电池汽车采用燃料电池作为动力源,通过氢气和氧气的化学反应产生电能,驱动车辆行驶。3.2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以下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几个主要趋势:(1)技术进步: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车辆功能不断提高,续航里程逐渐增加,充电时间缩短,成本降低。(2)政策支持:我国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鼓励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生产和消费。(3)市场扩大: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高,新能源汽车市场逐渐扩大,预计未来几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持续增长。(4)产业链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逐渐完善,包括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的生产和供应体系逐步形成。(5)国际合作:新能源汽车产业具有全球竞争格局,各国纷纷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国际合作,以争夺市场份额。3.3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电池技术: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其功能直接影响车辆续航里程、充电时间和成本。当前,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等技术逐渐成熟,固态电池、锂空气电池等新型电池技术也在不断研发。(2)电机技术:电机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输出部件,其功能直接影响车辆动力功能。电机技术包括永磁同步电机、交流异步电机等。(3)电控技术:电控技术是新能源汽车的控制核心,主要包括电机控制器、充电器、能量管理器等。电控技术的研究方向包括控制算法、硬件设计、系统集成等。(4)充电技术:充电技术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充电技术包括有线充电、无线充电等,充电速度、充电设施覆盖范围等问题亟待解决。(5)轻量化技术:轻量化技术有助于提高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和动力功能。轻量化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如碳纤维、铝合金等,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研究热点。第四章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4.1电池管理系统的功能电池管理系统(BMS)是电动汽车的关键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状态监控:实时监测电池的电压、电流、温度等参数,保证电池在正常工作范围内运行。(2)状态估计:对电池的剩余电量、健康状态、使用寿命等关键信息进行估计,为驾驶员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3)故障诊断:对电池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发觉潜在故障并发出预警,保证行车安全。(4)均衡管理:调节电池组内各个电池单元之间的能量分配,延长电池寿命。(5)热管理:控制电池系统的温度,防止电池过热或过冷,提高电池功能。(6)保护功能:当电池系统出现异常时,及时切断电池输出,保护电池和电动汽车不受损害。4.2电池管理系统的关键组件电池管理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关键组件组成:(1)电池模块:包括电池单元、电池管理系统控制器和通信接口等,负责实现电池的基本功能。(2)数据采集模块:实时采集电池的电压、电流、温度等参数,为后续处理提供数据支持。(3)控制模块:根据采集到的数据,对电池系统进行实时控制,实现各种功能。(4)通信模块:实现与电动汽车其他系统(如电机控制器、车辆控制器等)的通信,保证电池管理系统与整车协调工作。(5)显示模块:将电池系统的相关信息显示给驾驶员,方便驾驶员了解电池状态。4.3电池管理系统的技术挑战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面临以下技术挑战:(1)高精度数据采集与处理:电池管理系统需要实时、准确地采集电池的各项参数,并对其进行处理,以实现对电池状态的精确估计。(2)复杂环境适应性:电池管理系统需要适应电动汽车在各种环境下的运行,如高温、低温、湿度等,保证电池功能稳定。(3)高度集成与紧凑设计:为降低电动汽车的重量和体积,电池管理系统需要实现高度集成和紧凑设计。(4)安全性与可靠性:电池管理系统需要具备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证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不受电池系统故障的影响。(5)智能化与网络化:电池管理系统需要实现智能化和网络化,以满足未来电动汽车对能量管理、信息交互等方面的需求。第五章电池充电技术与设施5.1电池充电技术的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电池充电技术日益成为行业关注的热点。当前,电池充电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效率充电技术:为满足用户对充电速度的需求,电池充电技术正朝着高效率方向发展。未来,充电设备将实现更快的充电速度,提高充电效率。(2)无线充电技术:无线充电技术逐渐成为电池充电领域的研究热点。该技术具有安装简便、使用方便等优点,有望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3)智能充电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智能充电技术应运而生。通过智能充电系统,可以实现对充电设备的实时监控、远程控制等功能,提高充电设施的利用效率。(4)充电网络优化:为满足日益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充电网络优化成为关键。未来,充电设施将实现区域化、网格化布局,提高充电设施的覆盖率和便捷性。5.2电池充电设施的设计与布局电池充电设施的设计与布局是影响充电体验的重要因素。以下为电池充电设施设计与布局的关键点:(1)充电接口设计:充电接口应具备良好的兼容性,支持多种类型的充电设备。同时充电接口的设计应考虑安全、可靠、耐用等因素。(2)充电桩布局:充电桩布局应遵循便捷、高效、安全的原则。在公共区域、居民区、商业区等地方设置充电桩,以满足不同场景的充电需求。(3)充电站设计:充电站应具备完善的充电设备、监控系统、休息区等设施。充电站的设计应考虑消防、安全、环保等因素。(4)充电网络规划:根据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合理规划充电网络,实现区域化、网格化布局。同时加强与公共交通、物流等领域的合作,提高充电设施的利用效率。5.3电池充电设施的安全规范为保证电池充电设施的安全运行,以下安全规范应予以遵循:(1)充电设备安全规范:充电设备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具备良好的安全功能。设备应具备过载保护、短路保护、漏电保护等功能,保证充电过程中的安全。(2)充电桩安全规范:充电桩应具备防雷、防潮、防腐蚀等功能,保证在恶劣环境下的正常运行。同时充电桩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提醒用户注意安全。(3)充电站安全规范:充电站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充电站内应配备灭火器、急救包等应急设施,保证在突发情况下的安全。(4)充电网络安全规范:加强对充电网络的监控,及时发觉并处理异常情况。同时加强对充电设施的安全防护,防止恶意破坏等行为。(5)人员培训与安全教育:加强对充电设施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定期开展安全教育,保证充电设施的安全运行。第六章电池寿命与循环功能6.1电池寿命的影响因素电池寿命是指电池从开始使用到功能降至无法满足使用要求所经过的时间。电池寿命的影响因素众多,以下为主要影响因素:6.1.1电池材料电池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电池的寿命。不同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电极材料的稳定性、导电性、热稳定性等,都会对电池寿命产生影响。6.1.2电池设计电池设计包括电极结构、隔膜、电解液等的选择和搭配。合理的设计可以提高电池的功能,延长电池寿命。6.1.3电池制造工艺电池制造工艺对电池功能和寿命具有重要作用。如电极涂覆、干燥、卷绕等工艺的优化,可以提高电池的可靠性和寿命。6.1.4使用条件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的环境温度、充放电倍率、存储状态等都会影响电池寿命。不当的使用条件会加速电池老化,缩短使用寿命。6.1.5充放电循环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电极材料和电解液会发生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反应,这些反应会导致电池功能下降。因此,充放电循环次数也是影响电池寿命的重要因素。6.2电池循环功能的评估方法电池循环功能是指电池在多次充放电过程中保持功能稳定的能力。以下为常用的电池循环功能评估方法:6.2.1容量衰减率通过测量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容量变化,计算容量衰减率,评估电池循环功能。6.2.2电压衰减率通过测量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电压变化,计算电压衰减率,评估电池循环功能。6.2.3功率保持率通过测量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功率输出,计算功率保持率,评估电池循环功能。6.2.4电化学阻抗谱通过测量电池在不同充放电状态下的电化学阻抗谱,分析电池内部反应过程,评估电池循环功能。6.3电池寿命延长策略为延长电池寿命,以下策略:6.3.1优化电池设计通过改进电池设计,如采用高功能电极材料、优化隔膜和电解液的搭配等,提高电池功能和寿命。6.3.2优化电池制造工艺提高电池制造工艺水平,如提高电极涂覆均匀性、干燥工艺稳定性等,保证电池质量。6.3.3控制使用条件合理控制电池使用过程中的环境温度、充放电倍率等,避免电池过度老化。6.3.4充放电策略优化采用合适的充放电策略,如恒压恒流充电、快速充电与慢速充电相结合等,降低电池老化速度。6.3.5电池管理系统通过电池管理系统对电池进行实时监控,调整充放电策略,优化电池功能和寿命。第七章电池安全性7.1电池安全性的重要性新能源汽车的广泛应用,电池作为其核心组件之一,其安全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电池安全性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保障人身安全:电池在新能源汽车中承担着能量储存和释放的任务,若安全性不足,可能导致电池起火、爆炸等危险情况,严重威胁驾乘人员的人身安全。(2)提高车辆可靠性:电池安全性的提高有助于降低新能源汽车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的概率,提高车辆的可靠性。(3)促进产业发展:电池安全性的提升有助于降低新能源汽车的安全风险,推动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7.2电池安全性的评估方法电池安全性的评估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电化学测试:通过模拟电池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电化学反应,评估电池的热稳定性、循环寿命等功能指标。(2)热分析测试:利用热分析方法,如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分析(TGA),研究电池在热环境下的稳定性。(3)模拟仿真:通过建立电池模型,模拟电池在不同工况下的热、电功能,评估电池的安全性。(4)实验验证:在实验室环境下,对电池进行极端条件下的测试,如过充、过放、短路等,验证电池在极端工况下的安全性。7.3电池安全性的提高措施为了提高电池的安全性,以下措施:(1)优化电池材料:通过改进正负极材料、电解液等关键材料,提高电池的热稳定性和循环寿命。(2)电池管理系统(BMS)的优化:BMS负责监控电池的运行状态,通过合理的算法和策略,实现电池的实时监控和故障诊断。(3)结构设计优化:采用合理的电池结构设计,提高电池的散热功能,降低电池内部温度。(4)制造工艺改进:提高电池制造的精度和一致性,降低电池内部短路的风险。(5)电池检测与维护:定期对电池进行检测和维护,保证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6)安全防护措施:在新能源汽车上增加电池安全防护措施,如电池壳体、隔离阀等,以降低电池发生时的风险。(7)应急处理与救援:建立健全的应急处理和救援机制,保证在电池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第八章新能源汽车政策与市场8.1新能源汽车的政策环境新能源汽车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新能源汽车政策,旨在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政策环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补贴政策:对新能源汽车购买者给予购车补贴,降低购车成本,刺激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2)税收优惠: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给予税收减免,降低企业负担,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3)充电设施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充电设施建设,提高充电桩覆盖率,为新能源汽车提供便利的充电环境。(4)限行限购政策:部分城市实施限行限购政策,对传统燃油车进行限制,为新能源汽车提供更多市场份额。(5)技术创新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产业技术进步。8.2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现状新能源汽车政策的不断优化,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出以下特点:(1)市场规模迅速扩大: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增长,市场份额不断提高。(2)产品种类丰富:新能源汽车产品涵盖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多种类型,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3)产业链逐渐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涉及电池、电机、电控等多个环节,产业链企业数量逐年增加,产业规模不断扩大。(4)市场格局不断优化: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加大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市场竞争格局逐步优化。8.3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前景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广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政策支持持续加强:未来将继续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力度,推动产业快速发展。(2)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高,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3)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发展: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不断突破,将推动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4)国际合作加深:国内外企业在新能汽车领域的合作不断加深,有助于提高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5)市场多元化发展: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呈现多元化趋势,涵盖乘用车、商用车、专用车等多个细分市场。第九章电池回收与循环利用9.1电池回收的重要性新能源汽车的广泛应用,电池作为其核心部件,其使用量和废弃量也在逐年增加。电池回收不仅有助于缓解资源压力,降低环境污染,而且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电池回收有助于节约资源。电池中含有的锂、钴、镍等稀有金属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有限的储量。通过回收利用这些金属,可以降低对原材料的需求,延长资源的使用寿命。电池回收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废弃电池如果不经过妥善处理,其中的有害物质可能会渗透到土壤和水源中,造成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威胁。电池回收可以有效地减少这种污染。电池回收有助于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回收利用电池中的有价金属,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9.2电池回收的技术方法目前电池回收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机械回收法:通过物理方法将电池进行拆解、破碎、筛选等处理,分离出有价金属。这种方法处理速度快,但金属回收率相对较低。(2)湿法回收法:利用化学方法将电池中的有价金属溶解出来,然后通过电解等方法提取金属。这种方法金属回收率较高,但处理成本较大。(3)火法回收法:通过高温焚烧电池,将金属氧化为氧化物,然后通过熔炼等方法提取金属。这种方法处理成本低,但会产生大量废气和废渣,对环境有一定影响。(4)生物回收法:利用微生物将电池中的有价金属转化为可溶性化合物,然后通过提取方法回收金属。这种方法环保,但处理速度较慢,金属回收率相对较低。9.3电池循环利用的发展趋势电池回收技术的不断进步,电池循环利用的发展趋势如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七年级生物下册 4.6.1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学实录1 (新版)新人教版
- 辞职申请书集锦15篇
- 植树节演讲稿范文锦集8篇
- 全国人教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创建操作按钮》教学实录
- 2024秋八年级英语上册 Unit 2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 Section A(1a-2d)教学实录 (新版)人教新目标版
- 我的心爱之物作文素材大全10篇
- 2024年度水电设施安装与调试合同屋3篇
- 本科毕业自我鉴定
- 二年级语文下册 课文5 17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实录 新人教版
- 江苏省兴化市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2.2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教学实录 新人教版必修2
- 单人心肺复苏操作评分标准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件-第7章-学会用心交往-人际交往
- 民宿经营四邻协议书范本
- 110kv输电线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立法学(第五版)课件 第9-16章 立法程序-立法语言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民法学(1)》案例分析题题库及答案
- 福建省各地市九年级上册期末化学试卷汇总含答案
- 清华大学王晓毅-《道德经》智慧
- 山东青岛2021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
- 江苏省海安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图片版无答案
- 江苏盐城介绍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