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湖北云学名校联盟高一年级12月联考历史试卷命题学校:郧阳中学命题人:卢晓审题人:恩施高中王银考试时间:2024年12月19日10:3011:45时长:75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据考古学的研究和发现,中国的铜器最早起源于黄河流域:如仰韶文化姜寨遗址出土了铜片、黄铜管;龙山文化多处发现铜器,二里头文化发现了成组的青铜礼器、兵器,相比之下,长江流域的铜器出现较晚,最早在夏商时代。但从地质学上看,铜,锡,铅等有色金属的成矿大多在长江流域。据此可推断()A.黄河文明领先长江文明B.南北地区存在着文明交流C.中国青铜器世界领先D.史前文明商业活动频繁2.甲骨文主要是商人刻写的占卜记录。商王在处理各种事务时常常借助占卜,图1是一片甲骨文拓展片,其文字如下:(王)大令众人曰:劦田,其受年。十一月。意思是:王命令“众人”集体耕作土地,能够有好的收成。这说明此时()图1:出土于河南安阳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A.实行土地国有制B.奉行重农抑商C.王权与神权结合D.农业有所发展3.先秦文献出现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天下”观念,一种是“五服”说。以王畿为中心,按距离远近作正方形或圆形边界,依次划分出区域,为“甸服”、“侯服”、“宾服”、“要服”、“荒服”,其中夷蛮居“要服”,戎狄居“荒服”,具有浓厚的文化意味和理想色彩;另一种说法是“九州”,把天下划分为多个地理区域,突出分区治理的实用性。战国时期九州说法比五服说法更为流行。这一现象反映()A.统一的趋势加强B.基层治理能力提高C.华夏认同加强D.分封制瓦解4.有学者指出,秦“书同文”政策包括统一“文(行文)”与“字(用字)”两个方面。里耶秦简《秦更名方》中有这样一段史料:“王谴”曰“制谴”。“以王令”曰“以皇帝诏”。“承命”曰“承制”“王室”曰“县官”······。据此材料可知()A.中央集权确立B.皇帝独尊C.推行文化专制D.文书制度规范5.东汉末年至魏晋是一个看脸的时代,崇尚肤白貌美,身材清瘦,《世说新语》中记载曹操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潘岳妙有姿容······妇人遇者,连手共萦之,左太冲东施效颦,群妪齐共乱唾之;美男子卫玠,身体羸弱,被人围观,体不堪苦,遂成病而死,时人谓之“看杀卫玠”。据此可知这一时期()A.儒家地位动摇B.自我精神觉醒C.社会风气衰颓D.妇女地位提高6.东晋时期,江南地区一日三餐除了粥饭,还有点心,多数是米粉做成,面粉制作的食物普通人家少见,只有在官宦大户人家才能吃上馒头。南朝时期,南方百姓开始以面食为主,《南齐书》中记载南齐统治者以北方的饼类作为主食。这主要是因为()A.民族之间的交融B.小农经济的发展C.统治者的引领作用D.南方地理环境的优越7.贞观三年,太宗谓侍臣曰:“中书,门下,机要之司。擢才而居,委任实重。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比来惟觉阿旨(迎合旨意)顺情,唯唯苟过,遂无一言谏诤者,岂是道理?”据此可知唐初()A.皇权受到制约B.三省效能受限C.三省形同虚设D.官员因循守旧8.唐朝时期,中日两国之间有着广泛而深入的文化交流,日本派遣的遣唐使被誉为两国友好的“渡桥”,下表1是学者《遣唐使的使命》研究中把遣唐使的到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四阶段时间及次数630659/四次665669/两次702752/四次777838/三次使命一是正值日本大化改新,急需学习隋唐先进文化二是围绕朝鲜半岛问题,国际关系紧张,企图刺探军情,与唐协调半岛政策随着高句丽,百济的灭亡,日本势力逐出朝鲜半岛,日本面临被孤立的局面,希望尽快修复与唐的关系,保持在东亚的地位日本天皇制已确立,中国进入盛世,吸收先进文化为首要迎回滞留在唐的日本使者,留学生和学问僧表1据此表格可知此时()A.中日是藩属国关系B.政局影响文化交流C.中国对日本影响深远D.东亚文化圈已形成9.宋代城市化率可达20%30%,城市外来人口可以每三年一次登记户籍的时候入新籍,拿到合法的户口本即“坊郭户”。据此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士农工商界限淡化B.重农抑商政策松弛C.农业经济发展迅猛D.政府控制相对放松10.宋真宗时期,经济发展较快,国库充盈,但具体数字只有三司使知道,真宗多次打探虚实,宰相李沆始终不肯让三司使提供具体数字,还经常把各地的水旱灾情和“盗贼”报告真宗,以便天子了解民间疾苦。据此可知下面说法正确的是()①相权分散②李沆的官职是中书门下③相权出现一体化趋势④皇权受到一定限制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1.名字称呼往往承载着一个民族或一种文化的历史,元朝时期汉人采用蒙古名,例如张宏范受赐名“拔都”;蒙古人采用汉人的名字也不少见,忽必烈的伺臣阔阔字子清;著名画家蒙古人张彦辅自己的蒙古名搞不清;担任忽必烈宰相的回回人阿合马是阿拉伯常见的名字;担任忽必烈国师的八思巴在藏文含义中为“圣者”。据此反映元朝()A.文化交流具有双向性B.文化具有多元性C.中外文化交流频繁D.民族矛盾消失12.棉纺织业是明清重要手工业,棉花和棉布是汉口镇重要商品之一。其货源极为广泛,涵盖江南、山东、河南、湖北本地及四川多个省份,这些地区的棉布通过水路和陆路汇集汉口,再经其供给川、滇、黔、陕等产棉欠发达和不擅纺织的村镇。据此反映明清()A.自然经济破产B.交通运输发达C.市镇大量出现D.全国市场贯通13.清朝历代皇帝几乎一直保持着大权独揽,勤于政事的传统。康熙,雍正,乾隆三帝数年如一日,励精图治,为康乾盛世的出现发挥着重要作用,下面是属于康熙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做出的卓越贡献()①台湾设府②签订《尼布楚条约》③在西南推行“改土归流”④册封“班禅额尔德尼”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14.在修养理论方面,王守仁继承了陆九渊“发明本心”的思想,主张从“本心”入手去认识圣贤之心,甚至说:“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乎!”据此可知王阳明的思想()A.隐含平等色彩B.具有民本思想C.反对孔子D.客观唯心主义15.农业是国家的基石。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在世界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这一成就与农业科技的进步和科学家的努力密切相关。下列信息正确的是()A.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B.唐朝时期曲辕犁在中原产生C.元朝农学家王祯《农书》D.明清时期出现稻麦轮作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16.【中国古代农业经营】(14分)材料一依照《国语》关于井田制的记载,王室在王畿内有大片公田称为“千亩”,“千亩”由庶民耕作,收获全部交给王室,统治者把这种剥削方式称作“借民力以治公田”。《诗经》中有“千耦其耘”的诗句。摘编于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先秦卷》材料二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确立后,农业经营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农户为单位的个体经营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为不同类型的经营单位最普遍的经营形式,即便是大规模经营也多采取租赁方式,将大片土地划成小块,由家庭分散经营。可见农户家庭及其个体经营形式无论生产效率还是管理效率都是比较高的。摘编于颜玉怀等《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组织与经营形式选择》材料三明清时期,农作物品种增加,多种经营方式的推广是比较突出的成就。自明朝中期起,高产作物玉米,番薯、马铃薯传入中国,并得到广泛传播。在江南等经济发达地区,传统的农业单一经营方式已经突破,多种经营兴盛,经济作物棉、麻、桑、蓝靛、茶树、甘蔗、蔬菜、果木、花卉等品种的种植日益广泛,产品大量流入市场。很多农民在种植经济作物时还往往进行一些初级加工,或兼营相关副业,获得更多的收入,以补粮食生产之不足。明朝后期到清朝农业生产领域出现新现象经营地主出现。经营地主对农业进行农场式管理,亲自参与生产过程,注重集约经营,改良土壤、水利,进行认真、细致的经济核算,以提高生产效率。他们不仅从事粮食生产,还从事经济作物种植和副、牧、渔等。他们雇用乡民经营,善待雇工以充分发挥其生产积极性。摘编于张帆《中国古代简史》(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分别指出两个时期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6分)(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农业经营出现的新变化,评价明清时期农业经营的变化。(8分)17.【宋元地方行政】(15分)材料一宋初,惩唐末五代藩镇之祸,夺节度使诸权,以州县听命于朝廷。但天下州县数颇多,朝廷逐一直接控制困难。于是,诸州之上分设路。每路通常置四种官吏:转运使、提点刑狱、安抚使、提举常平,共同构成了代表中央督责地方州县的特殊设置。转运使脱胎于唐代转运使和监察区“道”,职权相当广泛,管理一路财赋以供朝廷及州县之需,按察州县,纠劾不法,考核官吏政绩优劣,还兼管刑狱、边防军机、官缺差注等。提点刑狱负责察访本路刑狱、复查案狱,同时兼掌荐举官员,按察不法,督办经总制钱、封桩钱等。安抚使,掌本路兵政,也兼有监督州县等责,多由路内最重要的州府官担任。提举常平,掌管常平义仓、免役、市易、坊场、水利等,又兼有按察、荐举官吏等责······两宋的知州有自行奏事之权,州既隶属于路,又直隶于朝廷。这既利用路等四司加强了朝廷对州控制,又反过来限制了四司权力。摘编自李治安杜家骥《中国古代官僚政治》材料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的路设置的特征及其影响。(9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到元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的表现。(6点)1【人口与社会】(14分)材料试以一家计之:高、曾之时,有屋十间,有田一顷,身一人,娶妇后不过二人。以二人居屋十食田一顷,宽然有余矣。以一人生三计之,至子之世而父子四人,各娶妇即有八人,八人即不能无佣作之助,是不下十人矣······子又生孙,孙又娶妇······自此而玄焉,视高、曾时口已不下五六十倍,是高、曾时为一户者,至曾、玄时不分至十户不止······或者曰:“高、曾之时,隙地未尽辟,闲廛未尽居也。”然亦不过增一倍而止矣,或增三倍五倍而止矣,而户口则增至十倍二十倍,是田与屋之数常处其不足,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也。又况有兼并之家,一人据百人之屋,一户占百户之田,何怪乎遭风雨霜露饥寒颠踣而死者之比比乎?曰:天地有法乎?曰:水旱疾疫,即天地调剂之法也。然民之遭水旱疾疫而不幸者,不过十之一二矣。曰:君、相有法乎?曰:使野无闲田,民无剩力。疆土之新辟者,移种民以居之;赋税之繁重者,酌今昔而减之。禁其浮靡,抑其兼并。遇有水旱疾疫,则开仓廪,悉府库以赈之,如是而已,是亦君、相调剂之法也。洪亮吉《治平篇》(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清朝面临的危机及造成这种危机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洪亮吉解决危机的方法并对其评价。(8分)19.【变与不变】(12分)何怀宏在《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学阐释》中指出,从秦汉至晚清两千多年间,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领域各有大致不变的方面,但就总的趋势而言,这些方面又并非没有变化。阅读上述材料,提取学者观点,结合相关史实展开论述。(要求去: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湖北云学名校联盟高一年级12月联考历史评分细则1.【答案】B本题考查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根据材料“中国的铜器最早起源于黄河”,“铜,锡,铅等有色金属的成矿大多在长江流域”可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存在交流,因此答案选B。材料只体现黄河流域铜器比长江流域出现早,不代表黄河文明领先长江文明,排除A。材料中无中国与世界对比,排除C。材料中未体现文明交流方式,排除D。2.【答案】C本题考查中国早期国家的特点。根据材料“商王在处理各种事务时常常借助占卜”,通过占卜“王命令“众人”集体耕作土地”,可知王权借助神权统治国家,选C。材料中只能看出劳作方式无法体现土地所有制,排除A。重农抑商政策开始于战国时期,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农业发展,排除D。3.【答案】A题干中提到先秦文献中出现了“五服”说和“九州”两种不同类型的“天下”观念。“五服”说以王畿为中心划分区域,具有浓厚的文化意味和理想色彩;“九州”说把天下划分为多个地理区域,突出分区治理的实用性。战国时期九州说法比五服说法更为流行,意味着人们更注重对天下进行实际的区域划分和治理,这种实用性的观念反映出当时各国对于统一规划和管理的需求在增强,反映了统一的趋势加强,故选A项;题干重点是对天下区域划分观念的变化,而非基层治理能力的问题;排除B项。题干中没有明显的关于华夏认同方面的直接表述和相关内容。排除C项;题干中主要强调的是两种天下观念及流行情况,并未直接提及分封制的瓦解,排除D项.4.【答案】D本题考察秦统一措施。题干提到,秦“书同文”的政策包括统一“文(行文)”与“字(用字)”两个方面,史料中“王谴”曰“制谴”,“以王令”曰“以皇帝诏”,“承命”曰“承制”“王室”曰“县官”,这一系列的改变,可以看出秦朝对文书制度的规范,故选D项;中央集权确立,主要强调的是中央对地方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权力的掌控,题干并未直接涉及此方面内容,排除A项;皇帝是至高无上、独一无二的,这种专属和独尊,体现了皇帝独尊的地位,题干中没有明显的相关内容,排除B项;推行文化专制,题干中更多体现的是对文书制度的规范,而非对文化进行严格的限制和控制,排除C项。5.【答案】C本题考察魏晋社会风气。材料中所给的三个例子都体现了对男性阴柔的要求和标准。这种极端审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气衰颓,因此选C。儒家地位曾经受到佛道的冲击,但并未动摇。排除A.自我精神的觉醒指的是个体更加深入地认识自己,理解自己的价值观、信念和目标,排除B。妇女围观不能体现其地位提高不排除D。6.【答案】A本题考察魏晋南北朝的民族关系。从东晋到南朝,江南地区的饮食经历了显著的变化,从以稻米和米粉制品为主,逐渐过渡到对面食的接受和普及,题干中所出现的变化反映了南北朝时期人口南迁和民族交融的影响,北方的食品和饮食习惯逐渐传入南方,丰富了南方的饮食文化,因此选A,其它不符合材料。7.【答案】B本题考查唐朝中枢制度。材料“比来惟觉阿旨(迎合旨意)顺情,唯唯苟过,遂无一言谏诤者”可知唐太宗认为中书门下唯唯诺诺,顺成皇帝旨意,无一谏言之人,说明三省的效果有限,因此选B。材料强调中书门下唯唯诺诺,因此无法形成制约,排除A。三省中书门下有具体的职能,C项与史实不符,无法体现官员守旧心理故排除D。8.【答案】B本题考查唐朝的对外交往。材料中指出日本派遣唐使与日本政局息息相关。由此可知政局影响中日文化交流。材料没有反映中日之间政治隶属形式,排除A。中国对日本对后世深远影响材料无法体现,排除C。东亚文化圈强调以儒学、汉字、中国的典章制度为核心的中华文化并对周边地区产生深远影响,故排除D。9.【答案】D本题考察宋代城市化的原因。城市外来人口拿到合法户口之后可以成为“坊郭户”,体现出官府对百姓迁移限制相对松弛。因此选择D项。中国封建社会士农工商界限比较分明,A项与史实不符;材料描述城市人口增加是因为政府控制放松,材料没有体现重农抑商政策松弛,虽然宋朝抑商政策有所松动,但是由于农业是立国之本重农政策在历代没有松动,因此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农业经济的发展,排除C项。10.【答案】D本题考察宋代的宰相制度,三司使掌管财政,“国库充盈,但具体数字只有三司使知道”,可知三司使分散宰相财政权,因此可以选择①;真宗打探,但宰相李沆不让三司使将国库具体数据告诉皇帝,体现出相权对皇权有一定制约,所以④正确。因此选择D项。②中书门下是宋代最高行政机构不是官职。③宋代中央枢密院掌军政,三司掌财政,并设参知政事,体现是相权的分散,并非三省一体化。11.【答案】B本题考察元朝文化特点。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汉人采用蒙古名,蒙古人也采用汉人的名字,回回人有阿拉伯名字,藏人名字也在元朝出现等情况。这充分体现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元朝都有,所以具有文化多元性。故选答案B。这里重点强调名字来自不同的民族,并没体现双向性,所以A不对。材料中不仅有中外文化交流的内容,还有国内不同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情况,选项C只强调了中外文化交流频繁,没有涵盖国内民族文化交流,所以C选项不准确。元朝实行“四等人制”,所以D选项错误。12.【答案】D.本题考察明清商业发展特点。自然经济破产是在鸦片战争后。明清时期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所以选项A错误。材料中虽然提到棉布通过水路和陆路汇集汉口,并未全国交通信息。故选项B不准确。材料没有全国市镇的数量变化,选项C不符合题意。从材料中可以看到,棉花和棉布的流通涉及全国各地,选项D正确。13.【答案】C本题考察清朝经略边疆的举措。康熙帝派福建水师进发台湾,郑军溃败,1683年台湾归入清朝版图。1684年,清朝设置台厦道,台湾设一府三县。1689年(康熙二十八年),中俄两国签订《尼布楚条约》。自雍正起,清政府在西南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政策。格鲁派领袖五世班禅,在康熙时被赐予“班禅额尔德尼”称号。故选C。14.【答案】A本题考察陆王心学。根据材料“夫学贵得之心······而况其未及孔子乎!”可知,王守仁提出学的关键是合乎本心,与本心不一致,即便是孔子的言论,也不能认同,这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A项正确。民本思想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王阳明是要否定孔子的权威,而非反对孔子,排除C项;陆王心学带有主观唯心主义倾向,排除D项。15.【答案】C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科技,《齐民要术》是北朝,曲辕犁是在江东,元朝农学家王祯《农书》。宋元时期出现稻麦轮作,故选C。16.(1)经营方式:材料一:集体耕作。材料二:家庭为单位,分散经营或个体农耕;个体经营(1点1分,共计2分)原因:①土地私有制确立②生产力发展,铁犁牛耕的使用(一点2分,共计4分)【评分细则】16(1)经营方式:材料一:集体耕作;材料二:家庭为单位,分散经营或个体农耕;个体经营(1点1分,共计2分)原因:①铁犁牛耕的使用,生产力质的飞跃②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③奴隶制瓦解崩溃,封建制逐步确立④各国改革变法推动(一点2分,共计4分)(2)新变化:①经营方式:多种经营,包括高产农作物、经济作物种植,副、牧、渔业。②经营管理:农场式的集约管理。③经营目的:追求利润。④出现雇用劳动。(任答2点4分)评价:①一定程度突破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推动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②产生在江南局部地区,不占主导地位,未能促进社会转型。(任答2点4分)【评分细则】16(2)按照参考答案标准给分。17.(1)特征:①四路之间权力分散,职权交叉,彼此制衡②路和州之间相互制衡③打破山川地形走势。(1点2分,任答2点5分)影响:①路的设置通过分权制约,减少了地方叛乱和割据的可能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强化中央集权,有助于维护政治稳定②路级设置了多个平行机构,导致官僚机构臃肿,效率低下。(1点2分,2点4分)【评分细则】17(1)特点中第一个要点只要涉及分散、重叠、交叉、广泛、权力分割细都给2分。第二个要点按答案改,相互制约给2分。第三个要点基本答不出,按答案改,给2分。17题二问第一个要点,强化中央集权或维护统治都给2分。第二个要点,官僚机构臃肿(冗官)或者效率低下都给2分!最后补充一点抄材料不给分!(2)①层级设置:宋朝地方行政层级相对简单;元朝地方行政层级多层混合②权力分配:宋朝地方权力弱小;元朝大而不专③元进一步打破山川地形走势,行省的面积大。(1点2分,共计6分)【评分细则】17(2)①层级设置:宋朝地方行政层级相对简单;元朝地方行政层级多层混合。②权力分配:宋朝地方权力弱小;元朝大而不专。③元进一步打破山川地形走势,行省的面积大。(1点2分,共计6分)评分细则:第①点“地方层级设置”方面,只出现宋、元某一朝代层级设置的情况,没有呈现变化,1分;第②点”权力分配“方面,只出现宋、元某一朝代权力分配的情况,没有呈现变化,1分,或回答元朝权力分配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可给1分。第③点”地方行政区划“方面,与宋朝相比,元朝进一步打破山川地形走势或采用犬牙交错或采用行省制度(1分),行省面积扩大(1分)18.(1)危机:人地矛盾尖锐,百姓生活困苦。(2分)原因:①人口自然增长过快②土地兼并严重③中国封建经济落后。(1点2分,任答2点4分)【评分细则】18(1)危机这一点2分;危机产生的原因这一板块,参照答案给分。(2)方法:自然调剂;充分利用土地;合理利用劳动力;调整赋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动画剧本与分镜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中医药大学《画法几何与土建制图》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新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1单元第1课时《9加几》教案
- 华侨大学《思想道德修养》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科技职业学院《Web应用与开发》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河南中医药大学《音乐基础理论2》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轻工职业学院《办公空间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万里学院《金融风险分析师(FRM)专题(双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证券投资常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教育综合体项目策划书
- 软件开发项目服务方案
- 2024版质量管理培训
- 2024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2024至2030年中国液体罐式集装箱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四川省2024年中考数学试卷十七套合卷【附答案】
- 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中级)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库(含答案)
- 无脊椎动物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 2024年银发健康经济趋势与展望报告:新老人、新需求、新生态-AgeClub
- 2024年江西省“振兴杯”家务服务员竞赛考试题库(含答案)
- 吉林省2024年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