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诉讼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比较法研究》11000字(论文)_第1页
《家事诉讼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比较法研究》11000字(论文)_第2页
《家事诉讼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比较法研究》11000字(论文)_第3页
《家事诉讼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比较法研究》11000字(论文)_第4页
《家事诉讼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比较法研究》11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家事诉讼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比较法研究目录TOC\o"1-2"\h\u3879家事诉讼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比较法研究 129692第一节家事诉讼人身保护令启动制度的比较法研究 125158一、保护令申请主体比较法研究 17484二、保护令核发的比较法研究 31612第二节家事诉讼人身保护令保护机制的比较法研究 515090一、家事诉讼保护令的保护范围比较法研究 521617二、家事诉讼保护令保障措施的比较法研究 73282三、家事诉讼保护令程序的比较法研究 94999第三节家事诉讼人身保护令执行体系的比较法研究 1029835一、家事诉讼人身保护令执行主体比较法研究 109219二、家事诉讼人身保护令执行措施的比较法研究 1118494三、家事诉讼人身保护令执行保障的比较法研究 12第一节家事诉讼人身保护令启动制度的比较法研究就上述人身安全保护令在司法实践中出现的系列问题,提出有实质意义的立法建议,有必要将视野拓展到国际领域,选取英美法系、大陆法系典型国家在人身安全保护令司法适用中的实践经验,探索其价值选择和制度规范,进而论证是否对我国司法实践有借鉴意义。就前文梳理出的我国家事诉讼人身安全保护令中出现的申请主体问题、举证问题、送达问题、执行问题,将域外保护令司法适用的视角聚焦到启动制度、保护机制、执行体系三个层次,从内容上能够涵盖域外保护令制度构建的各个阶段,保证研究内容的全面性,也可在逻辑上形成闭环,为构建人身安全保护令司法适用的制度体系提供依据。其中,启动制度是将当事人纳入到司法领域的第一个环节,我国现有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规范中对申请主体范围规定得较为局限,关于保护令核发的规则也存在立法空白。因此,从申请主体、核发规则两方面内容出发,考察域外保护令制度体系中的启动规则,从中汲取域外保护令在启动阶段法律规范的有益经验。一、保护令申请主体比较法研究(一)保护令申请主体比较法规范美国作为最早建立独立民事保护令制度的国家,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体系。在民事保护令制度的规定上,各州的具体制度存在差异,故笔者选取了较为代表性的州,研究其保护令的制度规范。美国联邦政府出台的保护令相关立法对申请人与被申请人的关系界定通常以家庭关系为基准,包括被申请人的配偶、前任配偶,与被申请人有同居关系或性伴侣关系、血缘关系、姻亲关系或曾经有过姻亲关系的人、与被申请人有子女的人;ClareDalton,ElizabethM.Schneider:BatteredWomenandtheLaw,NewYork:FoundationPublishPress,2001,p.505.有的州则是采取列举方式规定了适格的申请人,例如坦桑尼亚州法律列举了适格的申请人包括被申请人的配偶、前任配偶、与被申请人共同居住的人、与被申请人拥有共同子女的人、是被申请人的父母、祖父母、孙子女、兄弟姐妹,或与被申请人有姻亲关系的人。ArizonaRevisedStatutes,Title13,13-3602(A)(1-5),/viewDocumengt/?htm.2021-2-25。ClareDalton,ElizabethM.Schneider:BatteredWomenandtheLaw,NewYork:FoundationPublishPress,2001,p.505.ArizonaRevisedStatutes,Title13,13-3602(A)(1-5),/viewDocumengt/?htm.2021-2-25。英国法律下家事案件以公法、私法为界,顾名思义,家事案件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经由政府职权介入处理,为公法案件,如政府保护为保护未成年人利益,依职权向法院申请紧急保护令等。仅涉及家庭成员私人领域和个人利益,而不关乎社会公益的案件,例如司法别居案。陈莉,向前:《英国家事审判制度及其启示》,载《法律适用》,2016年第11期,第120页。在家事审判体系中细分公法案件与私法案件是英国司法体系中的一大特色,保护令案件被排除在普通家事司法之外,强调其社会公共利益性质,以此为出发点能够验证英国保护令申请人范围较广的立法选择。陈莉,向前:《英国家事审判制度及其启示》,载《法律适用》,2016年第11期,第120页。英国《1976年家庭暴力与婚姻诉讼法》规定了民事保护令的申请人包括受害人本人、家庭成员、同居者已经其他有亲密关系的人,包括离异夫妻、有婚约的人或曾经同居的人。《1996年家庭法》中的互不妨害人的申请主体为全部的“关联人”蒋月:《英国法律对家庭暴力的干预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载《太平洋学报》,2008年第11期,第59页。关联人,根据《1996年家庭法》第3条、第4条、第62条规定,是指下列人员:夫妻,前配偶,同居者,订有婚约者,曾经的婚约当事人,亲属,儿童的父母,居住在一个屋檐下的除了雇工、承租人、寄宿者、搭伙者以外的人,还包括彼此现在有或者曾经有密切的持续稳定个人关系的人。Article3,4.62,FamilyJawAct1996.蒋月:《英国法律对家庭暴力的干预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载《太平洋学报》,2008年第11期,第59页。Article3,4.62,FamilyJawAct1996.德国的民事保护令申请主体也较为广泛,包括配偶、家庭成员,还包括受家庭暴力骚扰的邻居、同事、朋友等,此规定不同于其他国家局限于考察申请人与受害人的关系亲密度,而是将行使申请保护令的权利赋予到实体上有利害关系的人,使保护的范围冲破了家事领域的局限,使保护令的申请人不仅限于人身权益受损的当事人,还包括受到暴力骚扰,有可能通过申请保护令的方式救助被害人的其他人,这不仅能够起到鼓励利害关系人申请保护令的作用,还能在特定情况,使受害人人身权益能够得到及时高效的救济。我国台湾地区《家庭暴力防治法》中对家庭成员的定义扩大到现在或曾为四亲之内旁系亲属关系和同居关系。我国台湾地区《家庭暴力防治法》第3条对家庭成员的定义为:夫妻或曾有夫妻关系、家长与家属关系、同为家属关系及现有或曾有直系亲属关系、现为或曾为四亲等内之旁系亲属关系、同居关系。我国台湾地区《家庭暴力防治法》第3条对家庭成员的定义为:夫妻或曾有夫妻关系、家长与家属关系、同为家属关系及现有或曾有直系亲属关系、现为或曾为四亲等内之旁系亲属关系、同居关系。(二)保护令申请主体规范借鉴从以上国家的申请主体规范中不难看出,不论是英美法系国家还是大陆法系国家,对申请人的主体资格限定都是相对宽泛的,灵活地规定有可能受到家庭暴力危害的当事人为保护令的适格申请人,扩大了保护令所保护法益的范畴。具体而言值得借鉴之处包括主体范围的内容和划定申请主体范围的方式两方面。保护令的申请主体涉及实体权益保护的价值衡量,相对于英美法系国家全面而彻底的人权保障之价值取向,大陆法系国家在亲缘关系范围内的界定更加适宜我国的司法实践。其一,若冲破亲缘关系的束缚,易面临滥诉的境况,造成司法资源的浪费;其二,保护令申请人范围扩大到非亲属范围,会造成非家事领域强制措施、行为保全与保护令的矛盾,在制度体系中也无法自处。笔者认为,我国可以效仿英国家事法中对公法案件与私法案件进行划分,把保护令案件纳入到公法领域,便能支撑保护令申请人范围扩大的合理性,从实用主义立场实现保护令的价值。就扩大申请人范围的方式和途径而言,我们无法照搬某一国家的规范,毕竟其他国家扩大申请人范围的方式是从本国司法实践而来,就我国现有的规范而言,继续采用列举的方式扩大申请人范围是较为适宜的,可以参考英国对“关联人”的解释,采反向列举的方式明确申请人的外延。另外,申请主体资格的确认无疑要赋予法官更大的自由裁量权,避免法官在作出裁定时面临合理不合法、现实与法规冲突的困境。刘群,许振兴:《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件办理中的困境及其解决》,载《人民司法》,2019年第7期,第4页。刘群,许振兴:《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件办理中的困境及其解决》,载《人民司法》,2019年第7期,第4页。二、保护令核发的比较法研究(一)保护令核发规则的比较法规范过去的二十多年间,美国家事纠纷解决机制经历了重大转型,改革的理念围绕“家事纠纷不适宜用一般民事审判程序进行处理”,杨冰:《从理念转变到多元协作——略论美国家事纠纷解决机制新发展》,载《河北法学》,2011年第12期,第181页。在保护令的核发规则上也区别于一般民事审判程序,美国保护令的核发标准和证明标准整体低于普通民事诉讼,按照保护令的紧急程度由高到低,证明标准由低到高的梯度,法院核发的考量也会因为紧急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例如紧急保护令的核发,法院可以在不通知被申请人的条件下直接核发,以保护紧急家庭暴力案件中的受害人,相反,如果是期限较长的通常保护令,法院的核发考量则会比紧急保护令更加全面,证据要求和证明标准也较之提高。杨冰:《从理念转变到多元协作——略论美国家事纠纷解决机制新发展》,载《河北法学》,2011年第12期,第181页。英国保护令的核发标准较为宽松,基于对申请人所提交的申请内容的审查,考虑整体案件和综合性的案情,例如申请人或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安全状态、生存保障、经济利益损害状况等,这是由英国的家事审判组织构造决定的,英国的家事法院集中审理家事案件,英国家事法官之所以能够在审理中发挥如此积极的作用,是因为他们是经过有关儿童发展和社会工作实践等专门训练后特别挑选出来的,具备了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家事纠纷的特点。陈爱武:《家事法院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79页。陈爱武:《家事法院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79页。在突发家庭暴力的情景下,法院可以依职权主动核发保护令,无需通知被申请人。《1996年家庭法》明确表示,法院在判断是否合法驱逐令和骚扰令时,应当根据案件具体情形以及必然考虑的相关因素,充分发挥自由裁量权在核发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杜平:《夏娃的境遇》,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4年,第38页。作为典型的判例法国家,英国就保护令核发的考量突出法官的作用,以法官对案情的整体把握作为判定是否核发的事实依据,全面的案情考量为保护令核发的合理性提供支持,也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对比我国拘泥于“是否发生家庭暴力”与“是否有证据证明”的考量,英国的核发考量更加人性化,也更加灵活,我国的核发考量则显得生硬、死板。杜平:《夏娃的境遇》,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4年,第38页。我国台湾地区的规定保护令案件的管辖法院采实际联系原则,即与暴力相关联的法院均有管辖权。我国台湾地区《家庭暴力防治法》第11条。法院核发程序而言,因不同令状类型而分别制定不同的合法程序,例如普通保护令的合法需经过审理程序。我国台湾地区《家庭暴力防治法》第14条。我国台湾地区对于申请保护令的申请条件考量也是相对宽松的,原则上接受书面申请,若在紧急情况下可以通过科技传输设备进行申请,若前期证据不足还可以进行补证。法院在受理紧急申请令时需要在四个小时以内以书面形式核发紧急保护令,并对受害人进行迅速救济。我国台湾地区《家庭暴力防治法》第11条。我国台湾地区《家庭暴力防治法》第14条。(二)保护令核发规则借鉴在我国,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核发需要申请人提出证据证明正在发生家庭暴力或已面临暴力威胁,法官对是否核发进行的考量基本仅仅局限于此,与此相关联的家庭暴力案件私密性、隐蔽性的特征,以及受害人取证难等证据问题便成为横在核发与申请之间的鸿沟,法院核发保护令的阻力较大;而法院自主取证也面临着各机关提供帮助的积极性不高,证据难以认定等问题。若要从根本上解决保护令的作用发挥与核发规则之间存在的矛盾,尽可能地发挥保护令的功能,一方面,必须制定详尽的核发规范,尤其需要按照紧急程度的不同进行分别设置,以应案情实际需要;另一方面,转变法官在核发保护令中的被动地位。在我国家事案件被划分到家庭自治的领域内,公权力机关采法定干预模式,杨玉琴:《公权力干预家庭暴力的合理界限研究——以国际人权法为视角》,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16年,第14页。这就决定了法官在核发保护令这一首要环节上的被动位置,基于家庭暴力案件的严重性、社会关注度、社会示范效应的多种因素考量,仅内在地依托家庭自治或保守地依靠法律援助,无法达到防治的目的,所以公权力机关尤其是法官的调查取证在核发环节显得尤为重要。英国家事审判中突出家事法官的作用,强化其职权干预,赋予其较大的自由裁量权是值得我国司法借鉴的。杨玉琴:《公权力干预家庭暴力的合理界限研究——以国际人权法为视角》,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16年,第14页。第二节家事诉讼人身保护令保护机制的比较法研究域外家事诉讼改革起步早于我国,已经历多年的探索,为我国家事诉讼改革的探索提供了有益经验,各国在反家庭暴力中作出了诸多努力,对人身保护令体系的的建制已较为完善,在保护令的保护范围、具体的保护措施以及保护程序等方面的法律规范为我国进一步完善人身保护令的保护机制提供范本,以有针对性地解决司法实践中的问题。我国人身安全保护令列举的保护措施宽泛且兜底条款外延有限,参照《反家庭暴力法》第29条规定的保护范围包括禁止暴力,禁止被申请人骚扰、跟踪、接触申请人及其相关近亲属,责令被申请人迁出申请人住所,第四项则规定了兜底条款(保护申请人人身安全的其他措施)。例如欠缺对申请人个人信息保护、人格尊严保护等方面的措施,不足以应对家庭暴力案件中纷繁复杂的新情况,笔者认为应参考域外对保护令的范围划定、保护措施及程序的法律规范,进一步完善我国人身保护令的保护机制。参照《反家庭暴力法》第29条规定的保护范围包括禁止暴力,禁止被申请人骚扰、跟踪、接触申请人及其相关近亲属,责令被申请人迁出申请人住所,第四项则规定了兜底条款(保护申请人人身安全的其他措施)。一、家事诉讼保护令的保护范围比较法研究(一)保护令保护范围的比较法规范人身安全与自由通常是民事保护令申请人最为迫切和现实的被保护范围,以期限为依据,美国保护令分为紧急保护令、暂时保护令和通常保护令,上述令状保护范围都是人身领域,有些州的保护范围还涵盖了受害人的身份信息、居住地址等私人信息,避免施暴人对已经转移生活场所和工作地点的受害人进行跟踪、骚扰,保护受害人的人身安全以及人格尊严,禁止被申请人靠近申请人活动区域,强制被申请人接受有关治疗,暂时安排双方子女的抚养照看权、重大事项决定权、限制被申请人照看子女,财产领域的令状可以避免被申请人对申请人的私人财产和共同财产做出破坏或处分,保证申请人及其子女的生活开支,其中的补偿令还可以弥补申请人因家庭暴力遭受的损失,避免申请人陷入无法支付医药费等窘迫境地。比较而言,美国民事保护令对申请人来说更具保护力度,涵盖范围更广,对于女子的临时安排和财产权方面的保护是值得我国司法实践借鉴的,我国是人身安全保护令局限于制止暴力,没有尽可能保护家庭成员尤其是未成年子女的权益,对保障家庭安宁的立法初衷欠缺具象的规范规制。英国民事保护令的种类包括互不妨害令、占有令、禁止骚扰令,儿童评估令、儿童紧急保护令等,互不妨害令指的是禁止被告妨害与其共同生活的另一方、有关子女。Article42,FmailyLawAct1996.按照英国法律委员会的解释,妨害包括各种形式的严重纠缠、扰乱、折磨及适合被界定为达到了妨害等级的所有行为,其概念大于暴力,它包括暴力,但不限于暴力。RebeccaPmhert,Cmtney’sFamilyIaw,FifthEdition,Sweet&Maxwell.2003.P109.驱逐令是指要求施暴人迁出与受害人一起生活的房屋并允许申请人继续生活在此生活的令状,或者允许被申请人共同居住,但必须支付租金或贷款等维持居住场所稳定必要费用的令状。蒋月:《英国法律对家庭暴力的干预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载《太平洋学报》,2008年第11期61页。禁止骚扰令是指要求被申请人不再对申请人进行谩骂、殴打、威吓等,遏制当事人一方使用各种手段对另一方进行侵害的令状。Article42,FmailyLawAct1996.RebeccaPmhert,Cmtney’sFamilyIaw,FifthEdition,Sweet&Maxwell.2003.P109.蒋月:《英国法律对家庭暴力的干预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载《太平洋学报》,2008年第11期61页。刘晓梅:《英国反家庭暴力法的立法、实践及其启示》,载《比较法学》,2006年第2期,第127页。凯特·斯丹德利:《家庭法》,屈广清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71-373页。我国台湾地区家庭暴力定义为不仅局限于家庭成员之间的身体伤害,也将精神侵害纳入家庭暴力范畴,我国台湾地区《家庭暴力防治法》第2条第1款。该定义突破了传统意义上对家庭暴力的定义,纳入了精神侵害,是立法上的一大进步。该部法律秉承着“防治家庭暴力行为及保护被害人权益”的立法精神,就被害人的全方位保护进行了全面的立法。我国台湾地区法律规定了远离令、迁出令、禁止查阅受害人信息令等,通常保护令则倾向保护令受害人的生活安宁,所以增加了保护未成年子女安全的内容,如暂时探视令或禁止探视令,给予申请人经济保障的令状,例如租金支付令、抚养费令、加害人处遇计划令,共计十三项命令。我国台湾地区《家庭暴力防治法》第2条第1款。(二)保护范围借鉴我国人身安全保护令的保护范围限于禁止暴力、禁止跟踪或接触、迁出令,域外研究中民事保护令的范围相对更广,保护客体更加全面,例如受害人的个人信息等,可为受害人提供实质保护,以免受被申请人进一步的侵害,扩大保护保护范围可以更全面地保护受害人的权益,也有益于提高人身安全保护令的适用率,使不同情形下家庭暴力的受害人都能够得到更多的机会寻求到专业的司法救济。其次,照应保护范围的扩大,我国人身安全保护令的种类也需要进一步扩充,保证齐全。不论是英美法系国家还是大陆法系国家,对保护令种类的规定都相对全面细致,保护令的种类细化才能为法官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用提供法律依据。因此,我国人身安全保护令的保护范围需要进一步扩大,纵向地看保护客体的全面性需要进一步提升,人身安全、财产保护、人格尊严、未成年人保护各个维度缺一不可,形成完备的体系,弥补保护客体的缺漏;横向地看要更加注重保护令类型的细致划分,理清划分依据,根据司法实践和社会生活实践的真实经验,切实考虑申请人的现实需要,丰富保护令的种类。具体而言,现有保护措施应通过立法或司法解释进行细化,将保护令按照保护内容标准进行分类,尽可能涵盖全面规制被申请人的各类行为,每一种保护类型采法条阐释加举例描述的体例,使司法适用更加清晰明了;并就暴力的情形进行列举,使法官在事实判定上有明确的依据,例如把禁止“骚扰、跟踪、接触”申请人的情形,列举为更具体的禁止行为,如电话、线上通讯等非必要联络行为;保护范围的视野应从申请人的人身领域扩大的家庭事项决定权领域,例如暂时地限制被申请人的对家庭财产的处分,细化未成年子女监护、抚养等事项。二、家事诉讼保护令保障措施的比较法研究为保障保护令的有效实施,督促被申请人遵守保护令的令状内容,各国法律对保护令的保障措施均有系统完备的规范,我国《反家庭暴力法》就违反保护令的法律责任,仅用一个条款进行了设定,不仅没有规定相应的民事责任,对刑事责任的承担也依托于刑法的现有规范,没有肯定违反保护令行为的独立刑事责任,进行域外研究能够学习借鉴国外对违反保护令的责任体系构建,进而完善我国违反保护令的保护措施。(一)保护令保障措施的比较法规范对于违反保护令的行为,美国法律规定了严格的刑事责任,令状生效后被申请人无视令状的不作为行为将被认定为藐视法庭罪,并规定了相应的责任承担方式,重则将会被定为违反保护令罪,被申请人面临着被监禁的处罚,侯慧敏:《论人身安全保护令的制度完善》,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17年,第27页。警察侯慧敏:《论人身安全保护令的制度完善》,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17年,第27页。英国针对违反保护令的情形,规定了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两方面内容,并针对违反内容的不同规定了相应的责任承担方式。民事上规定了受保护人的民事诉讼赔偿请求权;刑事上,英国《1996年家庭法》第42A条规定了违反互不妨害令的犯罪行为,即无正当理由为互不妨害令所禁止的任何行为的,构成犯罪;但根据第45条第1款签发禁止骚扰令的,行为人实施侵扰行为时,对有关互不妨害令不知情的,不构成犯罪。犯本条规定之罪的,须承担下列责任:经公诉程序,判处五年以下的监禁,并处或单处罚金;或者经简易程序,判处十二个月以下的监禁,并处或单处不超过法定最高额的罚金。对于行为人违反互不妨害令的,同时以藐视法庭罪给予处罚。Article42A,fromHarassmentAct1996.陷入民事赔偿诉累风险的民事规范同严格的刑事规范共同保证了保护令的权威性。Article42A,fromHarassmentAct1996.我国台湾地区就保护措施规定了仿照无令状逮捕制度,制定了径行逮捕制度,即警察的逮捕行为不局限于施暴人的现行行为,王启梁:《法律新范式:通过法制建设社会——台湾家庭暴力防治立法的文本与体系分析》,载《思想战线》,2015年第41期,第105页。突出警察在保护令实施中的重要作用,并规定了具体的刑责。我国台湾地区《家庭暴力防治法》第61条确立了违反保护令罪,把五种违反保护令的行为规定为刑事犯罪,处于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并科新台币十万元以下罚金。此外,我国台湾地区还就相关执行机关未尽通报责任、医疗机构未尽救治义务规定了相应的行政责任。王启梁:《法律新范式:通过法制建设社会——台湾家庭暴力防治立法的文本与体系分析》,载《思想战线》,2015年第41期,第109页。王启梁:《法律新范式:通过法制建设社会——台湾家庭暴力防治立法的文本与体系分析》,载《思想战线》,2015年第41期,第105页。我国台湾地区《家庭暴力防治法》第61条确立了违反保护令罪,把五种违反保护令的行为规定为刑事犯罪,处于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并科新台币十万元以下罚金。王启梁:《法律新范式:通过法制建设社会——台湾家庭暴力防治立法的文本与体系分析》,载《思想战线》,2015年第41期,第109页。(二)保护令的保障措施借鉴首先,域外保护措施的规定中所体现的效率意识较明显,值得我国法律规范进行借鉴,例如警察的径行逮捕权,减少了法院的审批环节,提升了司法效率,能够回应家庭暴力紧急性特征的现实要求,高效保护受害人人身安全;其次,域外保护措施规定明晰,不仅包括违反令状的惩罚措施,还包括对令状不作为的行为、违反令状的民事、刑事多方面的责任,规定较为全面;最后,域外保护注重受保护人的财产权益,不论是令状本身的限制还是违反令状的责任承担上,域外保护措施都将视角拓展到当事人的财产领域,以实现保护措施的全面性。对比可知,我国对无视保护令和违反保护令的行为,并未规定独立的惩罚手段,较轻的法律责任降低了被申请人违反令状的成本,训诫、责令具结悔过、罚款等惩罚措施流于表面,不能从行为上强化被申请人对令状的遵守。可借鉴国外民事责任与刑事责任并行的立法机制,民事责任的承担表现为被申请人就暴力行为进行损害赔偿的责任,刑事责任则可设违反保护令罪,以严格的责任承担督促被申请人,保障令状落实到位。三、家事诉讼保护令程序的比较法研究我国没有统一的家事程序法,程序法与实体法混杂在不同的部门法中,家事诉讼程序多散落在各项实体法当中,或规范分散难成体系,或参照适用普通民事诉讼程序,难兼顾家事诉讼的特殊性,当前的程序构造使我国止步于建立家事诉讼统一的程序法,在此背景下,人身安全保护令的程序规范构建面临着欠缺家事程序体系支撑的困境。在域外家事诉讼程序的考察中发现,德国、日本均就家事诉讼进行了专门立法,我国台湾地区受德国和日本的影响制定了《家事事件法》,划分了家事诉讼案件和家事非讼案件,并将家庭暴力案件纳入非讼案件的范畴,规定了相应的程序性事项,我国台湾地区《家事事件法》赋予家事法官依当事人提出的事实,在必要时依职权调查取证的权利,并明确家事审判中的证据认定参照民事诉讼法中的事实证据相关规定。我国台湾地区《家事事件法》第1编第10条。我国台湾地区《家事事件法》第1编第10条。美国是域外考察中就保护令的程序规范最具体的国家。美国民事保护令采取的是听证程序,紧急保护令可当天签发,有效期为14天,14天后法官安排当事人进行听证,决定是否签发为期一年的正式保护令。蒋月娥:《美国反家庭暴力立法考察报告》,载《中国妇运》,2012年第4期,第29页。美国法律根据不同的令状种类确立了不同的证据规则,在紧急保护令下,采最低的合理依据证据规则,即申请人在面临家庭暴力的紧急情况,只需要证明暴力行为存在,如果法官认为申请人证词的可信度超过51%,就会签发保护令判决,并由警察当天送达被申请人。蒋月娥:《美国反家庭暴力立法考察报告》,载《中国妇运》,2012年第4期,第29页。在通常保护令下,采优势证据规则,申请人提交的证据必须处于优势地位,比被申请人提交的证据更加有说服力,法官才可以签发该令状。蒋月娥:《美国反家庭暴力立法考察报告》,载《中国妇运》,2012年第4期,第29页。蒋月娥:《美国反家庭暴力立法考察报告》,载《中国妇运》,2012年第4期,第29页。在当前立法肯定了人身安全保护令程序独立性的现状下,独特的保护令程序设置是相对缺失的,仅在《反家庭暴力法》第27条中列举了可以作为证据使用的证据类型,如公安机关出具的出警证明、医疗机构开具的医疗证明等,但是就证据所需要达到的证明标准并没有做具体规定,按照最高院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件相关程序问题的批复》(法释201615号)中指出,人身安全保护令的程序可以比照特别程序进行审理,而证明标准不论是普通程序还是特别程序,都要求“谁主张,谁举证”并达到高度盖然性的证明标准,对于本就处于弱势的申请人来说难度过高。在家庭暴力案件中,受害人缺乏意识和条件获取到施暴人对其伤害事实的直接证据,仅就证明受到家庭暴力的基础事实缺乏提出证据的能力。根据《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当事人陈述需要结合其他证据共同证明案件事实,故受害人的指认无法单独证明暴力行为存在,而在其能力范围内能够的提供的间接证据如邻居的、亲友的证人证言等,又因证明力较弱,无法作为单独证明案件事实的依据,法院对专门机构的鉴定认可度高,但同时因费用高、用时长,对受害人实用度较低。在受害人举证能力弱和证据认定规则严格的双重困扰下,过于严格的高度盖然性标准进一步提升了受害人的举证难度。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进行解决,其一,提高家事法官素质,增强其依职权调取证据的能力。注重家事法官的选拔和培训,规范受害人举证能力不足时法官依职权调取证据的义务;其二,灵活认定各项证据,放宽对间接证据的认定;其三,适度降低证明标准,参考美国对事实认定的标准,结合对被害人保护的宗旨,降低相应的证明标准,法官形成内心确信即可核发保护令。第三节家事诉讼人身保护令执行体系的比较法研究如前文所述,我国人身安全保护令在执行中存在着执行主体职责不清、执行质量差、缺少应急处理机制、执行救济制度缺位等问题,研究域外保护令执行体系建设有助于探索完善我国现有执行机制的科学路径,形成更加完备、高效的执行体系,具体如下:一、家事诉讼人身保护令执行主体比较法研究(一)保护令的执行主体比较法规范美国法律中的保护令执行主体亦是法院,但赋予警察执行权,且权力范围较大。英国保护令由法院和警察等多机关共同执行,但警察是最为重要的执行机关,为保障保护令的执行,美国法律赋予警察径行逮捕权,甚至可以不经法院的批准直接逮捕被申请人。夏阳:《我国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研究》,江西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20年,第30页。夏阳:《我国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研究》,江西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20年,第30页。德国警察在保护令的执行中占据主导地位,立法者的观点是警察的功能决定了其实最早、最快能够接触到家庭暴力案件,能够尽早地介入,进而尽可能有效地使保护令发挥效用。我国台湾地区法律并未规定保护令的具体执行问题,后经由法律解释规定了保护令的执行主体包括法院、社政机关、户政机关、学校、税捐机构、警察机关,其中发挥主要功能的是法院和警察机关,法院主要就财产类令状实施强制执行,警察机关则主要就人身权益方面的令状实施强制执行。例如不动产的禁止使用、收益或处分以及金钱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不动产的给付、子女探望权等由法院执行,警察协助。季凤建:《刍议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执行》,载《人民司法》.2016年第10期,第12页。季凤建:《刍议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执行》,载《人民司法》.2016年第10期,第12页。(二)执行主体借鉴域外民事保护令执行中,警察是绕不开的重要角色,其合理性不言而喻。警察是暴力机关,作为执行主体对被执行人而言有着法院执行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尤其在中国司法实践中,法院司法公信力不足状况突出,比较而言,警察更能在家庭暴力案件中形成对施暴者的威慑,这种震慑在家事诉讼中才能一定程度缓解法院在执行中力不能及的现状;警察作为主要发挥社会管理的行政主体,有着丰富的家事纠纷处理经验,能以更高效的方式执行人身安全保护令。因此,把警察纳入到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执行主体中是值得借鉴的可行做法,在警察作为执行主体的规范下,各协助机关、基层组织的配合度也将相应提高,有助于解决各协助部门怠于履行义务的状况。二、家事诉讼人身保护令执行措施的比较法研究人身安全保护令执行体系的构建,对于保护令制度落实意义重大,没有良好的执行收效,保护令的价值便难以发挥,域外保护令执行措施与执行保障措施研究旨在探索有益执行效果提高的制度规范,借以清除我国执行保护令中面临的阻碍。(一)保护令执行措施比较法规范在美国,警察是人身安全保护方面的执行机关,加利福尼亚州的法律规定了紧急情况下,法院核发保护令后及时转交执行的义务,特殊情况下,法院径行交付当地警察进行执行令状,一些州规定了警察的查询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