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综合模拟试题及答案(二)教育综合模拟试题及答案(二)一、选择题:1~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教育学史上,最早提出建立“普遍妥当教育学”的是()A.裴斯泰洛齐B.赫尔巴特C.夸美纽斯D.杜威2、“教育”一词在我国最早见之于()A.《孟子》B.《说文解字》C.《学记》D.《论语》3、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4、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异化劳动B.私有制C.社会制度D.社会分工5、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学校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是指()A.学校管理制度B.学校教育制度C.学校人事制度D.学校教育体制6、能解决教育中无儿童,见物不见人倾向的课程观是()A.课程是知识B.课程是计划C.课程是经验D.课程是活动7、世界上最早系统论述教学理论的专著是()A.《学记》B.《大教学论》C.《普通教育学》D.《论演说家的培养》8、目标评价模式的代表人物是()A.泰勒B.泰罗C.斯塔克D.斯克里文9、于1993年颁布的,其内容可用“两基”“两全”“两重”概括的是()A.《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B.《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C.《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D.《国务院关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10、范例教学认为教学的主体是()A、学生B、教师C、教学内容D、教学手段11、教学模式不是万能的,而是有其明确的应用目的和特定的应用条件与范围,这说明教学模式具有()A.简略性B.操作性C.发展性D.针对性12、某学生因不守纪律,又一次被带进办公室,当即受到班主任的训斥:“你又违反纪律了?我跟你说了多少次?你的脸皮实在太厚!你把家长请来,当面说清楚,你到底准备怎么办?不然,从明天起,你就不要来读书了。”该学生低着头离开了办公室。从上面例子分析,你认为要使该同学守纪律应采用方法是()A.说服教育B.情感陶冶C.榜样示范D.实际锻炼13、主张教师中心说的是()A.柏拉图B.卢梭C.杜威D.赫尔巴特14、下列不属于教育研究方法区别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独特特性的是()A.带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整体性B.研究的周期较长C.针对性、实践性强D.具有较强的客观性15、在教育研究的科学化进程中归纳法和演绎法初步形成是在()A.直观观察时期B.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C.形成独立学科时期D.现代不断深化发展时期16、在教育研究中,以下不属于理论研究方法的是()A.概括法B.演绎法C.分析法D.测量法17、主要采用自然科学中的实验、统计、数学等方法进行教育研究的是()A.理论方法B.实证方法C.实验研究法D.历史研究法18、教育研究最基本最原始的意义在于()A.能用来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B.有助于教育知识的拓展C.对教师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D.能满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科学体系19、三次文献又可称为()A.原始文献B.检索性文献C.参考性文献D.参编性文献20、在教育文献的主要分布中,歌谣、文物、绘画等属于()A.教育档案B.非文字资料C.书籍D.报刊21、利用计算机检索文献的一般方法是()A.确定检索的问题和范围;选择数据库;选择并联合主字码;从资料库中查找参考资料的书目B.选择数据库;确定检索的问题和范围;选择并联合主字码;从资料库中查找参考资料的书目C.选择并联合主字码;确定检索的问题和范围;选择数据库;从资料库中查找参考资料的书目D.确定检索的问题和范围;选择并联合主字码;选择数据库;从资料库中查找参考资料的书目22、以下不属于描述记录法的是()A.日记描述法B.佚事记录法C.连续记录法D.间断记录法23、依据结构程度的不同,访谈调查可分为()A.依次性访谈调查和重复性访谈调查B.个别性访谈调查和重复性访谈调查C.结构性访谈调查和非结构性访谈调查D.开放性访谈调查和封闭性访谈调查24、以下几个书院中,哪一个性质与其余几个不同?()A.应天府书院B.白鹿洞书院C.东林书院D.集贤殿书院25、西周建立的两大学校系统是()A.大学和小学B.国学和乡学C.官学和私学D.上学和下学26、荀子教育思想的基础是()A.性恶论B.性善论C.性三品D.素丝说27、“反求诸己”是由提出来的。()A.荀子B.孔子C.孟子D.韩非28、创立的书院定期举行学术会讲。()A.朱熹白鹿洞B.顾宪成学海堂C.顾宪成东林D.朱熹东林29、“西学”中的“西艺”指的是()A.西方文化艺术B.西方政治体制C.西方历史D.西方科技30、中国近代最早得以实施的学制系统是()A.癸卯学制B.壬寅学制C.壬子学制D.壬戌学制31、下列教育思潮中,不属于五四时期的教育思潮的是()A.工读主义教育思潮B.职业教育思潮C.复古主义教育思潮D.平民教育思潮32、以下哪一个是东方文明古国教育发展的特点()A.教育内容以生产劳动为核心B.教育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和等级性C.普遍采取班级授课的方式D.教学方法比较丰富灵活33、与《爱弥儿》、《民主主义与教育》合称西方教育史的三大里程碑的是()A.《林哈德与葛笃德》B.《荷马史诗》C.《理想国》D.《大教学论》34、西欧最著名的宫廷学校是由创办的。()A.柏拉图B.阿尔琴C.雷克斯D.康德35、英国近代的慈善教育主要是指()A.中等教育B.初等教育C.高等教育D.职业教育36、为了解决工农学院的经费问题,拨地办学,186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A.《费里法案》B.《史密斯—休斯法》C.《巴特勒法》D.《毛雷尔法》37、近代日本教育发展的总纲是()A.《教育敕谕》B.《学制令》C.《国民学校章程》D.《帝国大学令》38、是第一个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思想家。()A.赫尔巴特B.裴斯泰洛齐C.福禄培尔D.卢梭39、小老鼠通过尝试和错误进行的“迷宫”问题解决属于()A.独立的发现学习B.有指导的发现学习C.有意义学习D.接受学习40、孩子哭闹要买玩具,母亲对其不予理睬,这是()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消退41、社会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是()A.斯特菲B.冯.格拉塞斯菲尔德C.鲍尔斯菲尔德D.维果斯基42、以下那一个属于程序性知识?()A.关于袋鼠的定义B.某明星的个人档案C.名人的自传D.搅拌机的使用说明书43、以下几项属于技能的是()A.婴儿喝母乳B.刷牙C.随意地眨眼睛D.化妆的指导书44、学习的“倒摄抑制”是指()A.先学的东西由于受到后学东西的干扰被遗忘了B.原来的观念太根深蒂固,影响了新知识的接收C.学习某件事有助于以后学习类似的东西D.后来的知识是原先学的知识更加巩固45、把道德认知分为“他律”和“自律”两个阶段的是()A.柯尔伯格B.皮亚杰C.维果斯基D.弗洛伊德二、辨析题:46-48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46、试析教学理论与课程理论、学习理论的区别。47、19世纪,英国的学校教育制度属于单轨制。48、接受学习不可能是有意义学习。三、简答题:49-54小题,每小题15分,共90分。49、试评述实验教育学。50、教育怎样适应年轻一代(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51、请举例说明选题的主要来源有哪些?52、简述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的措施。53、英国《1988年教育改革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54、简述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四、分析论述题:55-57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55、试论述创新型国家建设与教育创新的关系,并联系当前我国的教育实际说明应如何进行教育创新。56、试述卢梭的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57、本题为必选题,请在Ⅰ、Ⅱ两道试题中选取一道做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Ⅰ道试题的成绩计入总分。Ⅰ、有人说:“现在是建构主义学习的时代了,结构主义学习理论落后了”,请评书这种观点。Ⅱ、某市欲开展一项题为“学生自我效能与学习成绩”的调查研究。请你:1、就此研究课题写出三种理论假设;2、写出“学习成绩”的操作性定义;3、谈谈当前选此研究问题的现实意义。答案一、选择题1、B2、A3、B4、D5、B6、D7、A8、A9、A10、A11、D12、D13、D14、D15、B16、D17、B18、A19、C20、B21、A22、D23、C24、D25、B26、A27、C28、C29、D30、A31、C32、B33、C34、B35、B36、D37、A38、B39、A40、C41、C42、D43、B44、A45、B二、辨析题46、答:(1)教学理论与课程理论的区别课程论重点研究学习方案的设计、编制、管理评价等问题(即课程设计、课程编制、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问题),课程探究的范式,以及课程哲学、课程心理学、课程社会学等方面的问题。而教学论则重点研究教授方案的设计,包括任务分析与学生分析、对教师教授行为的设计和教学管理的设计(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的因素分析与学业辅导(教学的分析与指导)、教学评价、教学研究范式(如研究范式、模式、课堂观察技术),以及教学哲学、教学心理学、教学社会学方面的问题。(2)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的区别教学论把“教”作为自己的中心问题,尽管这里的“教”要讨论的是在教和学都存在的情景中的“教”,但它并不排斥对“学”的研究,但是“学”的问题只能是作为教学研究的边缘问题。而“学”的问题是学习论研究的中心问题。47、答:题中的说法是不正确的。19世纪,英国教育一直具有明显的双轨性质。近代英国的教育形式主要有慈善学校、文法学校和公学、学园、星期日学校和“导生制学校”,其中慈善学校主要是初等教育,使教会等社会团体为贫困人民解决基本教育问题的方法;文法学校和公学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是英国富家子弟升入大学的预备学校,属于中等教育性质;公学则强调学校由公众团体集资兴办,培养一般公职人员,教学设备、条件和教学质量均高于文法学校;学园是由非国教派创办的一种新的学校形式,当时主要靠学生交费维持,传授一些实用的知识,后来发展成为一种实科性质的中学;日期日学校和“导生制”学校则都是非正式学校,为解决童工和社会人群的教育问题而设置的简单学校。从这些教育形式我们可以分析出:英国的初等教育一直属于宗教和慈善事业。“初等教育法”颁布后,义务教育得到普及,但劳动人民所受的宗教教育和粗浅的文化教育是不足以升学的,这是英国教育中的一轨。而另外一边,文法中学和公学等学校都是为贵族子弟设立,作为中等教育及其预备学校是为升入大学做准备,直到19世纪以后其他形式的中学、大学以及师范教育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而陆续发展起来。然而,直至二十世纪初,就读于现代中学和一般职业技术学校的英国平民子弟还是难以升学,而贵族子弟依旧经过家庭教育或预备学校升入公学和文法学校,为将来升入大学做准备。由此可见,19世纪英国的教育一直具有双轨性质。48、答: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接受学习可以是有意义学习。(1)所谓有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和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否则,就只是机械学习。实质性联系指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是非字面的,是建立在具有逻辑关系基础上的联系,是一种内在的联系;非人为的联系指这种联系不是任意的、或人为强加的,是新知识和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建立的某种合理的或逻辑基础上的联系。一种学习是机械的,还是有意义的,主要取决于学习材料的性质和学习是如何进行的,也就是说,有意义学习的产生即受客观条件(学习材料的性质)的影响,也受主观条件(学习者自身因素)的影响。从客观条件看,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能够与学生认知结构中有关知识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性联系。从主观条件看,主要包括三点,首先,学习者要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或倾向性;其次,学生认知结构中要有和新知识有关的、相应的适当观念,这是理解新知识、使新、旧知识产生相互作用或同化作用的重要基础;第三、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的进发生相互作用。也就是说,当学生把教学内容与自己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时,有意义学习便发生了。(2)接受学习是教师通过直接呈现或传授知识及其意义,学生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获得新知识。与布鲁纳所倡导的发现学习的观点相反,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表现为接受学习,是通过教师的传授来接受事物意义的过程,它也是一种有意义的接受,完全可以是有意义的学习。因此,接受学习只是从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主动程度,教师的作用来界定的,而有意义学习是从新旧知识是否有联系方面来界定的,二者并不冲突,接受学习完全可以是有意义的学习。三、简答题49、答:(1)实验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国家兴起的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的关系的理论,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梅伊曼和拉伊,代表著作主要有梅伊曼的《实验教育学入门讲义》、《实验教育学纲要》以及拉伊的《实验教育学》.(2)实验教育学的基本观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反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强调概念思辩的教育学,认为这种教育学在检验教育方法的优劣时毫无用途;第二,提倡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运用于教育研究,从而使教育研究真正“科学化”;第三,认为教育实验必须分为三个阶段:就某一问题构成假设;根据假设制定实验计划,进行实验;将实验结果运用于实际,以证明其正确性;第四,认为教育实验与心理实验的差别在于心理实验是在实验室里进行的,而教育实验则要在真正的学校环境和教学实践中进行;第五,主张用实验、统计、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其智力发展水平,用实验数据作为改革学制、课程和教学方法的依据。(3)从其主要观点可以看出实验教育学反对传统教育学思辩式的和经验式的研究方法,比较强调定量的研究方法,并且其所倡导的定量研究成为20世纪教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范式,近百年来得到广泛的运用和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教育科学的发展。但由于受实证主义和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影响,其提倡的实验科学方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有些问题并不是能用实验或数量方法加以处理,因而有可能走向唯科学主义。50、答: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的身心发展规律,就必须依据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以采取积极的教育策略,促进年轻一代的健康成长。(1)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年轻一代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不仅整个身心表现出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也是如此。例如,人的认知的发展总是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同时年轻一代的身心发展还具有阶段性,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身体、心理的发展都呈现出相对独立的前后衔接的阶段。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循序渐进地促进青少年的发展,不能“揠苗助长”,“凌节而施”,否则,欲速则不达。(2)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年轻一代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是指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生理、心理的发展不是同步进行的,在某一年龄阶段有些方面的发展可能比较快,而另一方面的发展可能比较慢,呈现出不均衡性。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其身心发展是不均衡的;另一方面,在同一时期,身心不同方面的发展也是不均衡的。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是由生物个体的成熟规律造成的。成熟是个人发展的重要因素,它与学习的关系是很大的。个体在某一方面的某种成熟程度,表明了它在客观上具备了在该方面接受教育和进行学习的可能性。关键期是就成熟与教育的关系而言的,抓住关键期,就能使教育在学生发展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研究不同时期个体成熟状况及其特征,了解成熟期,抓住关键期,不失时机地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积极促进青少年身心迅速健康地发展。(3)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身心发展的稳定性是指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处于同一年龄阶段的人在身心发展阶段、发展顺序和每一阶段变化过程及速度等方面大体上是相同的,具有稳定性。另一方面,由于环境、教育或其他条件的不同,处于同一年龄阶段的人,其发展水平又是有差异的,具有可变性。可变性是绝对的,稳定性则是相对的。身心发展方面的显著变化要以相对稳定的身心发展状态为条件,不可逾越。人的身心发展的这一特点,要求教育者必须掌握学生的年龄阶段特征,并依此确定教育、教学内容与方法;另一方面,教育工作者还应重视学生身心发展的可变性,挖掘每个个体的发展潜力,改变僵死的教学模式,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的内容、方法,促进学生更快、更好地发展。(4)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差异性由于遗传、环境及教育等因素的不同,即使在同一年龄阶段,不同个体之间身心发展也存在着个别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同个体身心发展的速度不同;二是不同个体身心发展的质量也可能不同。人的身心发展的这一特点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学生实际,了解他们各自的发展背景和水平,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特长等,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5)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互补性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展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技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挥得到补偿;其次,人的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也具有互补性。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育者首先面对全体学生,特别是生理或心理技能方面有障碍、学业成绩落后的学生树立起信心,相信他们可以通过某方面的补偿性发展达到一般正常人的水平,其次,要帮助学生善于发挥优势,长善救失,通过自己的精神力量的发展达到身心的协调。51、答:选题的来源多种多样,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社会变革与发展对教育研究提出的问题这就是当前社会变革和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教育事业发展中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关于我国教育发展战略的目标研究;我国教育层次结构、类别结构、形式结构、区域结构的研究;基础教育质量规格的指标体系、基本要求与地区差异研究;农科教结合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研究;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多层次、多方面、多角度地研究它所涉及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教育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二)学科理论的深化、拓展或转型中产生的问题这类研究课题是在教育科学领域的各学科理论发展与构建中提出的问题,不仅要揭示已有理论同客观事实的矛盾,而且要揭示理论内部的逻辑矛盾;不仅包括学科系统规划建设中的若干未知的研究课题,而且包括对已有教育理论传统观念和结论的扬弃,以及学术争论中提出的问题。以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为例,围绕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理论问题可以形成一系列研究题目。在教学论方面,例如:现代教学论的范畴与体系研究;教学过程中主客体问题研究;教学中学生个性发展变化研究;(三)研究者个人在教育实践中观察与思考产生的问题教育实践中提出的实际问题,尤其是在教育改革中反映出来的种种困惑和矛盾。教育实践的综合性,含有极其丰富的研究问题,例如,如何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问题,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问题,中学生早恋现象的形成及矫正;从日常观察中发现问题对于广大的大、中、小学教师来讲说,这是提出研究课题的一个重要途径。例如,关于中小学优等生与后进生学习过程特点的比较研究,中小学生创造能力结构的因素分析,中学生学习特点研究,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形成策略。(四)从当前国内外教育信息的分析总结中提出问题从当前国内外教育信息的分析总结中提出问题,包括世界教育科学发展变化潮流及趋势的分析以及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论。既有对某学派理论的系统研究,如杜威、皮亚杰、布鲁纳、奥斯贝尔、斯金纳以及赞科夫、巴班斯基等人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的评价,也有对西方课程理论、社会学理论、伦理学理论等不同观点及研究方法的评价分析,以及引进国外某些观点结合中国实际进行的教育实验研究。52、答:19世纪末,美国抛出“门户开放”政策,列强将中国视为可瓜分的稳定市场。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携光绪西逃,震撼了中国朝野。清政府被迫实行“新政”,改革图强,教育是其中的一部分,其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颁布新学制1902年,在管学大臣张百熙的主持下拟定了一系列学制系统文件,包括《京师大学堂章程》、《高等学堂章程》、《中等小学章程》等共六件,8月15日奏呈颁布,通称《钦定学堂章程》因该年为壬寅年,又称壬寅学制。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中央政府的名义制定的全国性学制系统,具体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的性质、培养目标,入学条件、在学年限、课程设置和相互衔接关系。壬寅学制虽经正式公布,但并未实行,第二年,即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又由张百熙、张之洞、荣庆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1904年1月颁布执行,这个章程,规定了学校系统,除制定各级各类学堂章程以外,还订了学校管理法、教授法等,因光绪二十九年为癸卯年,所以该学制也称癸卯学制。2.废科举,兴学堂科举制度一直是清末影响新式学堂发展的重大障碍,所以在制定学制的同时,就开始了如何处置科举考试的讨论。总的来看,科举制度从改革到废除共经历了改革科举内容、递减科举中额、到完全废止三个步骤。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八月,下诏乡试、会试一律停考,各省岁科考试也随即停靠,至此,共实行了一千三百年的科举考试,终告废除。3.建立教育行政体制随着新学制的颁布实行,教育的行政体制也发生了变化。1905年,中央成立了学部,并将原来的国子监并入学部。学部的最高长官叫尚书,1906年各省设提学使司,专管全省教育事务。设提学使一员。随后,又在府厅州县设劝学所,为各府州县的教育行政机构。劝学所设总董一人,下分若干学区,每区设劝学员,具体管理学务。4.制定教育宗旨中国近代教育宗旨的正式颁布是在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当时科举制度废除,学制已推行,中央学部已建立,为形式所需,由学部明定教育宗旨为:“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正式宣布的教育宗旨。此外,这一时期,因新政的实施,留学教育在掀热潮,以日本和美国为主,虽非新政的内容,但是新政直接导致的一种后果。53、答:1988年,英国通过了教育大臣贝克提交的教育改革法案,称为《1988教育改革法》。法案主要是关于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改革问题,但也涉及到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教育管理、教育经费等多方面问题。主要内容是:①实施全国统一课程,确定在5-16岁的义务教育阶段开设三类课程(核心课程、基础课程和附加课程);②建立与课程相联系的考试制度。③规定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要参加四次(7岁、11岁、14岁、16岁)考试。④改革学校管理体制,实施“摆脱选择”政策。原地方教育当局管理的所有中学,及规模较大的小学,直接接受中央教育机构的指导。⑤还赋予家长为子女自由选择学校的权利;规定建立一种新型的城市技术学校。对高等教育的管理和经费预算做出了新的规定。《1988教育改革法》被看做是自《巴特勒教育法》以来,英国教育史上又一次里程碑式的教育改革法案,强化了中央集权式的教育管理体制。54、答:按照条件作用理论,学习是在个体行为表现的基础上,经由奖励或惩罚等外在控制而产生的,即学习是通过直接经验获得的。而班杜拉认为,这种观点对动物来说也许成立,但对人而言则未必成立。因为人的许多知识、技能、社会规范等的学习都来自间接经验。人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以及行为的后果而间接地产生学习,班杜拉称这种学习为观察学习。1.班杜拉的观察学理论是基于下面的实验提出的:在早期的一项研究中,班杜拉及其合作者首先让儿童观察成人榜样对一个充气娃娃拳打脚踢,然后儿童带到一个放有充气娃娃的实验室,让其自由活动,并观察他们的行为表现。结果发现,儿童在实验室里对充气娃娃也会拳打脚踢。这说明,成人榜样对儿童行为有明显影响,儿童可以通过观察成人榜样的行为而习得新行为。在后来的一项实验中,他们对早期的实验作了进一步的延伸,把儿童分为三组,首先让儿童看到电影中的成年男子的攻击性行为。在影片结束后,第一组儿童看到成人被表扬,第二组看到成人被批评,第三组既不表扬也不批评。然后,再把儿童带到实验室,里面有成人攻击过的对象。结果发吸纳,榜样受奖组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最多,受罚组最少,控制组句中。这说明,榜样攻击性行为所导致的后果是儿童是否自发模仿这种行为的决定因素。但这是不是表示受奖组儿童就习得了攻击性行为,受罚组的儿童就没有呢?为此实验人员又以糖果为奖励,让儿童尽量回忆刚才成人是怎么做的,并表现出来。结果发现,三组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几乎一致。这说明,榜样行为所导致的后果,只影响到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表现,而对攻击性行为的学习几乎没有影响。只不过,儿童看到榜样受罚把习得的行为隐藏起来,不敢表现出来。2.据此,班杜拉总结出学习的基本过程和条件班杜拉认为,人类大多数的行为都是通过观察习得的,这个学习过程受注意、保持、动作再现和动机四个子过程的影响。(1)注意过程:调节者观察者对示范活动的探索与知觉注意过程是观察学习的首要阶段,决定着大量的榜样中选择什么作为观察对象,影响注意的因素有:①榜样行为的特性;②榜样的特征;③观察者的特点。(2)保持过程:使得学习者把瞬间的经验转变为符号概念,形成内部表征,这一过程有赖于表象系统、语言系统,有时还有动作演练。(3)动作再现过程:以内部表征为指导,作出反应观察学习的第三个过程是把符号性的表征转化为适当的行为。一个人即使充分意识到了榜样行为,并记忆在头脑中,没有适当的动作能力,个体仍不能再现这种行为。所以是否具备榜样行为所需的自己能也是一个条件。(4)动机过程:决定所习得的行为中哪一种将被表现出来。班杜拉把习得与行为表现相区分,认为行为表现是由动机变量控制的。动机过程包括外部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如果按照榜样行为行动会导致有价值的结果,而不会导致无奖励或惩罚的后果,人们倾向于展现这一行为。这是一种外部强化。其次,观察到榜样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直接体验到的后果,是以同样的方式影响观察者的行为表现的,即学习者的行为表现是受替代强化影响的。自我强化是指人们能够自发地预测自己行为的结果,并依靠信息反馈进行自我评价和调节。这就是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该理论在实际德育工作中有很多启发意义,例如:教师应该注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资源和借鉴的榜样,引导学生学习和保持榜样行为,并为学生创造再现榜样行为的机会,对良好的行为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对错误的行为则给予批评和教育,适时强化。四、分析论述题55、答:(1)建设创新型国家,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其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使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上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所谓教育创新,就是要对现行教育中一切不适合于学生创造力生长的方面进行调整和变革,以创造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生长的环境和条件。教育创新是一个集合概念,涉及教育思想、教育目标、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管理和教育评价等诸多方面。(2)建设创新型国家离不开教育创新,教育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人才是科技发展的根本,是科技创新的关键。自主创新关键要依靠创新型人才。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而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就必须改变教育现状中存在的与创新型人才培养不相适应的因素,大胆进行教育创新。建立和完善培养人才、聚集人才、激励人才和人尽其才的机制和制度,为人才施展才华开辟空间、提供舞台,为人才的成长和使用提供机制和制度的保障,不断激发人才的创造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教育创新是教育的变革,其目的是要建立一个具有生机与活力的运作机制,并有丰富的教育模式,实现教育功能的发挥。教育需要创新,创新教育推动着教育创新,进而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进行教育创新需要有良好的社会环境作支撑,需要有相应的政策作保障,无疑建设创新型国家政策的提出为教育创新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提供了政策依据和保障,为进行教育创新,加快教育创新营造了一个积极健康的有益环境,有利于教育创新的发展,并进一步为教育创新提供了某些有益的借鉴。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无疑教育创新也是其中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即建设创新型国家包含了教育创新。教育创新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部分,扮演着重要角色。教育参与国家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通过大力发展科学研究、工程研究与基础科学,实现三者的协同,推动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3)应当指出,当前仍存在着不少制约创新教育的因素。制约着创新教育的主要问题包括: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学内容的陈旧、教学方法上的欠缺;办学条件的制约,师资、经费、设备不足等。其中对于当前各类学校开展创新教育尤为重要的方面有:一是更新传统教育观念,树立素质教育观念。当今时代,教育的任务是要教育学生怎样获取运用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科学探索精神以及灵活的应变能力等在内的素质教育。正所谓“教,是为了不教”;二是加快教学内容的改革步伐;三是探索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法;四是创建真正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五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教师创新教育培训,众所周知,当今站在讲台上的教师多是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师资,其自身对于创新教育的理解是推动创新教育的关键;六是改革学校的治理文化,树立人才观念,强化人文情怀,斥官僚主义主义思想,提高效能。56、答:卢梭是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运动中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通过教育代表作《爱弥尔——论教育》,提出了以人的自由发展和自然教育为基础的培养新人的教育理想,奠定了在教育史上显赫地位。由于出生于日内瓦一个贫穷的钟表匠家庭,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言人卢梭的革命激烈程度大大超过了资产阶级中的其他派别,这种革命性在他的教育思想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其思想的方方面面都充斥着对旧制度、旧思想的挑战。首先,卢梭的教育思想是以其天性论为基础的,天性哲学是卢梭向旧制度提出挑战的武器。在人的天性方面,卢梭推崇性善论,他认为,原始时代,每个人都没有任何社会性,是最初自然状态下的自然人。虽然过着一种动物的生活,但他们是“高贵的野人”,互不欺压。人类之所以变得如此坏,是由于后来人们战胜了生活上的各种困难,学会了利用自然的一些技能,组成社会,继而有了私有财产,特别是发展到暴君专制阶段,就到了不平等的顶点,罪恶的顶点。可见,自然是善的,人性是善的,是社会把人变坏了。要改变这状况,必须让人把自然感情放在第一位,这是教育的责任。卢梭认为在人的善良天性中,包括两种先天存在的感情,即自爱心和怜悯心,怜悯心可以使人的自爱心扩大到爱他人、爱人类,教育应顺从这种天性。卢梭还特别强调“良心”在使人为善中的作用。他认为,良心也是自然天赋的,其作用不仅是指导人们判断善恶,而且能指引人弃恶从善。不过良心虽人人有,但由于世间的吵闹,良心难以起作用,要使良心起作用,最好的办法是让儿童离开乌七八糟的城市社会,到接近自然的农村生活。除了坚信人性本善以外,卢梭还深信人的心灵中存在着认识世界的巨大能量,即理性,理性使人认识事物,良心使人热爱正确的事物,最终就能得到智慧和道德。正是在这些思想的基础上,卢梭提出了他那影响巨大的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首先,自然教育的核心是“归于自然”,即教育必须遵循自然,顺应人的自然本性。在卢梭看来,人所受的教育,来源不外3种,或“受之于自然",或"受之于人",或"受之于事物",也就是自然教育、人为教育、事物教育。“我们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是人的教育;我们从影响我们的事物获得良好的经验,是事物的教育。”这三方面的教育是相互联系的。如果这三方面的教育是一致的,都趋于同一目的,他就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卢梭还进一步分析:“在这3种不同的教育中,自然的教育完全是不能由我决定的;事物的教育中人在有些方面能够由我们决定;只有人的教育才是我们能够真正地加以控制的。”应该以自然的教育为中心,使事物的教育和人的教育服从于自然的教育,使这三方面教育相配合并趋于自然的目标,才能便儿童享受到良好的教育。卢梭所说的“自然教育”就是服从自然的法则,顺应儿童天性发展进程,促进儿童身心自然发展的教育。在他看来,如果以成人的偏见加以干涉,结果只会破坏自然的法则,从根本上毁坏儿童。教师的作用只是要防范不良环境的影响,使消极的,不是积极,因而他常提及“消极教育”。对于自然主义的教育目的,卢梭认为,是培养“自然人”,即完全自由成长、身心调和发达、能自食其力、不受传统束缚、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一代新人。卢梭所憧憬的“自然人”具有以下特征:第一,不受传统(等级、阶段、职业)的束缚,按本性发展;第二,不依附于他人,能够自食其力,具有独立性;第三,具有社会适应性,能够承当社会责任;第四,体脑发达,身心健康,具有独立思考能力。为了达到自然教育的这种教育目的,卢梭提出了两个教育原则:(1)正确看待儿童,这是自然教育的一个必要前提。(2)给儿童以充分的自由:遵循自然天性的教育。成人不干预、不灌输、不压制和让儿童遵循自然率性发展。具体的要求就是教育要符合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根据年龄阶段的分期,卢梭提出,在不同时期所进行的教育是不同的。在婴儿期,主要是进行体育。这一时期,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儿童身体的健康发育。因为健康的体魄是智慧的基础,是儿童接受自然的教育的条件。在儿童期,主要是进行感觉教育。这一时期儿童的身体活动能力和语言能力都发展了,他们的感觉能力也发展了,但还不适宜进行抽象的概念和文字知识方面的教育。由于儿童的理智还处于睡眠状态,因此,不要强迫儿童去读书。在少年期,主要是进行智育和劳动教育。由于儿童已经受到良好的体育和感觉教育,因而己经具备了进行智育和劳动教育的条件。卢梭对劳动和劳动教育也非常重视。"在青年期,主要是进行道德教育。由于青年人处于激动和热情的阶段,需要用道德准绳的力量加以调节,指导他们处理好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就是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内涵,概括地说,基本内容是高度尊重儿童的善良天性,并以此为标准批判当时流行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措施的荒谬,倡导了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的教育观,这种观点曾在教育史上引起了伟大的革命。但是,其教育思想也有不足之处:对儿童的天性过于理想化,过分强调儿童在活动中的自然成长,忽视社会的影响和人类文化传统的教育作用;过高估计儿童的直接经验,忽视学习系统的书本知识,因而后来遭到许多人的批判,但是卢梭的独树一帜,与这种自然教育影响至今的力量足以证明卢梭及其思想的伟大。57Ⅰ、答:我们处在一个信息量极为丰富的时代,各种新兴的思想层出不穷,建构主义的兴起是教育心理学和学习理论领域正在发生的一场革命,作为一种新兴事务,它身上有很多的优秀的,创新的地方,但是由于它正处于发展的过程中,尚未达到完善的境地;而结构主义学习作为长期以来为我们肯定的学习模式,有其独特的长处,尽管时代发展了,对于传统我们还是不能一概否认,应合理的取长补短。要做到这些,首先,我们先了解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各自的特色:(一)结构主义学习理论结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布鲁纳,他是当代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他反对以强化为主的程序教学,认为那只能使学生呆读死记,不会在另一种情境中运用这些知识。他倡导发现学习,强调学科结构在学生认知结构形成中的重要作用,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出发,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及教学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1.学习观(1)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布鲁纳反对行为主义学习观,主张认知学习观。他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使学生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所谓认知结构就是对知悉进行的一个编码系统)。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不论是认识一种样式、掌握一个概念、解决一个问题,还是发明一个科学理论,对学生来说都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通过把新获得信息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进而积极地构成他的知识体系。认知结构在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给经验中的规律性以意义和组织,并形成一种模式。(2)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布鲁纳认为,“学习一门学科,看来包括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这三个过程是:①新知识的获得;②知识的转化;③知识的评价。学习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学习活动首先是新知识的获得过程,学生在学习任何一门学科时,总是由一系列情节组成的,每一个情节(或一个事件)总是涉及到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由此可见,学生并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的信息加工者。布鲁纳认为,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最终目的是构建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因此,教师应明确所要构建的学生的认知结构包含的要素,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通过获得、转化、评价去掌握新知识,从而使学科的知识结构转变为学生的认知结构使书本的知识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2.结构教学观布鲁纳不仅研究学习问题,也研究教学问题。他认为学习理论是描述性,告诉我们实际情况怎么样;而教学理论是规定性的,它阐明获得知识和技能最佳途径方面的规则。在关于学习的观点中,布鲁纳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调认知结构的重要性。在教学的观点中,他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因此,布鲁纳很重视学科结构的教学,把学科的基本结构放在设计课程和编写教材的中心地位,成为教学的中心。可见,布鲁纳把教师的作用定位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设计者。3.发现学习法基于上面的这些学习方面的见解,布鲁纳认为“发现是教育儿童的主要手段”,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的最好方法是发现法。发现就是“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学生获得的知识尽管都是人类已经知晓的事物,但如果这些知识是依靠学生自己的力量引发出来的,那么对学生来说仍然是一种“发现”。为此,教学不应当使学生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而应让“学生自己把事物整理就绪,使自己成为发现者。”学生是发现学习的主动者,教师的作用在于:(1)鼓励学生有发现的自信心;(2)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3)帮助学生寻找新问题与已知知识的联系;(4)训练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5)协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6)启发学生进行对比。(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上面阐述了结构主义的学习观,相应的建构主义在以上几个方面也有自己的见解:1.知识观对知识的意义,认知心理学强调知识是对客观世界的描述,具有客观性,而建构主义强调的是人类知识的主观性,他们认为,人类知识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并不是对客观现实的准确表征,它不是最终的答案,而是会随着人类认识的进步而不断地被新的解释和假设所推翻、所取代的。人类知识有着高度的不确定性、相对性。学生的书本知识就是一种对现实世界较为可靠的假设,而不是最可靠的解释。对知识的应用,认知心理学强调的是应用的普遍性,而建构主义则强调应用的情境性,人面临现实问题时,不可能仅靠提取已有的知识就能解决好问题,而是需要针对具体情境中的具体问题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改组、重组甚至创造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尽管不免过于激进,但它向传统的教学和理论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值得我们深思。按照这种观点,科学知识包含真理性,但不是绝对正确的答案,它只是对现实一种更可能正确的解释。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知识在被个体接受前,对个体而言毫无权威可言,不能用科学家、教师、课本来压服学生。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靠他自己的建构来完成。所以学习知识不能满足于教条式的掌握,而是需要不断深化,把握它在具体情境中的复杂变化。2.学习观认知主义更多地把教师看成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设计者,而建构主义则把教师看成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合作者。建构主义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到学生的简单的转移或传递,而是在师生共同的活动中,教师通过提供帮助和支持,使学生主动地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这种建构是任何人所不能代替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意义不是简单地由外部信息决定的,而是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建构获得的。因此,学习不可能像行为主义所描述的是一个简单的S-R的过程,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信息积累、信息加工的过程。每一个学习者,都是在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的基础上对新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对信息意义的理解。而且原有的知识经验由于和新的信息的相互作用其本身也会产生调整和改变。所以,每个人过去形成的经验系统是不同的,对不同的信息就会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即就是对于相同的信息每个人也会形成各自不同的意义建构。这样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同样一堂课,班级中的同学收获是不一样的。3.教学观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在过去的学习中他们已经获得了丰富的知识经验,这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西安信息职业大学《创新创业学通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二零二五版企业股权收益权转让居间协议书模板3篇
- 2024铁路电气化工程安全施工协议及质量监控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物业管理服务合同:视频监控系统维护与升级
- 2024版广告设计与推广合同
- 潍坊理工学院《半导体元件》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版物流服务合同认定条件与服务内容规定
- 2024版石油买卖合同
-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招贴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版广西劳动合同
- 工作证明模板下载免费
- 颠茄流浸膏实验方案及总结
- 投标人情况表
- GB/T 34241-2017卷式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元件
- GB/T 12494-1990食品机械专用白油
- 运输供应商年度评价表
- 北京语言大学保卫处管理岗位工作人员招考聘用【共500题附答案解析】模拟试卷
- 肺癌的诊治指南课件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完整版课件
- 商场装修改造施工组织设计
-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 第5单元教材解读 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