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上学期高三语文第三月模拟评估卷(二)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I卷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2.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9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这种对生死存亡的重视、哀伤,从建安直到晋宋,从中下层直到皇家贵族,在相当一段时间中和空间内弥漫开来,成为整个时代的()音调。曹氏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王羲之有“死生亦大矣”,陶潜有“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长勤”……但这一思绪的核心却是怀疑论哲学思潮下对人生的执着,看似()的感叹中,深藏着的是对生命的强烈欲求和留恋,是内在人格的觉醒和追求,_________。建安风骨的人生哀伤是与建功立业“慷慨多气”结合交融在一起的,也有人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去找寻人生慰藉和哲理安息。《古诗十九首》、建安风骨直至陶潜自挽歌,对生死的悲伤并不使人心衰气丧,相反,获得的恰好是具有一定深度的积极感情。《世说新语》()地论述那么多神情笑貌、传闻逸事,重点展示的是内在的智慧,高超的精神。如“时人目王右军,飘如游云,矫若惊龙”,这种对人物风貌的形容品评,正是当时的审美理想和趣味。(选自《美的历程》,有删改)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A.典范和光同尘津津有味B.典型颓废悲观津津有味C.典范颓废悲观娓娓道来D.典型和光同尘娓娓道来2.下列填入文中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是生命对人的意义的重新发现、思索、把握、追求B.是人对生命意义的重新追求、把握、发现、思索C.是人对生命意义的重新发现、思索、把握、追求D.是生命对人的意义的重新追求、把握、发现、思索3.下列与该语段内容相关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曹氏指曹操,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人物。建安风骨是指汉魏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人的刚正品格,近体诗《短歌行》即为代表。B.王右军就是王羲之,东晋书法家,兼善隶、草、楷、行,有书圣之称。他书写的《兰亭集序》(也称《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C.“建安”是东汉末年汉献帝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由汉武帝首创,明清大多一个皇帝一个年号。D.陶潜即为陶渊明,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杰出诗人、辞赋家,被誉为“田园诗派之鼻祖”。【答案】1.B2.C3.A【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第一组:“典型”,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或事件;“典范”,可以作为仿效标准的人或事物。结合语境可知,该处表达的是“对生死存亡的重视、哀伤”这种观点成为当时整个时代的代表性事件,所以,此处应选“典型”。第二组:“颓废悲观”,意志消沉,情绪萎靡,对事物发展缺乏信心;“和光同尘”,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处事态度。结合语境可知,该处表达的是看似缺乏对生命追求的信心中深藏着“对生命的强烈欲求和留恋”,所以,此处应选“颓废悲观”较为合适。第三组:“津津有味”,形容趣味特别浓厚;“娓娓道来”,连续不断地说,生动地谈论。结合语境,通过后文“论述那么多神情笑貌、传闻逸事”“正是当时的审美理想和趣味”可知,该处表达的是《世说新语》中记录了许多趣味特别浓厚的故事,而不是“连续不断地说”的意思,所以,此处应选“津津有味”。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A.“生命对人”与上文衔接不连贯,应保持“人”作主语。B.“追求、把握、发现、思索”语序不当,应该为“发现、思索、把握、追求”。D.“生命对人”与上文衔接不连贯,应保持“人”作主语;并且“追求、把握、发现、思索”语序不当,应该为“发现、思索、把握、追求”。故选C。3.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A.“建安风骨是指汉魏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人的刚正品格,近体诗《短歌行》即为代表”理解错误。首先,建安风骨是文学风格,不是“人的刚正品格”;另外,《短歌行》是乐府诗,属于古体诗,而不是近体诗。故选A。二、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大量的敦煌壁画,包括了上起十六国下迄唐宋各时代丰富的古建筑形象。它们在庭院之部署、建筑类型和建造情形等方面,均真实还原当时著名建筑的场景,为我国对古建筑研究留下了真实直观的资料。从魏晋南北朝直到唐代,尤其是中唐以前大约500年间,我国现存的木构殿堂房舍等古代建筑寥寥无几,而建筑资料的精华部分恰恰是北朝至唐代500年间的。敦煌研究院研究员王进玉说,敦煌壁画中的建筑画是仅次于实物的最好的、最真实的、最可贵的资料,它填补了中国建筑史空白的篇章。在敦煌壁画上,有跨越千年的建筑造型供我们参考研究,并且这些亭台楼阁造型都是当时真实存在的著名建筑,很多都是皇家建筑。其中,220窟里的建筑在现在西安大明宫里都能找到建筑原型。据了解,建筑大师梁思成就曾以敦煌壁画中的一座寺庙为线索,最终找到了唐代时期木建筑的遗存——佛光寺东大殿(建于唐大中十一年)。壁画中斗拱这一元素更被应用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中。(摘编自殷春永等《千年敦煌壁画演绎中国建筑变迁“古为今用”引设计时尚》)材料二:观音阁及山门最大之特征,而在形制上最重要之点,则为其与敦煌壁画中所见唐代建筑之相似也。其外观非故仿唐形,乃结构制度,仍属唐式之自然结果。而其结构上最重要部分的斗拱,则木质之构架,建筑骨干之一。斗拱者,中国建筑所特有之结构制度也。其功用在梁枋等与柱间之过渡及联络,盖以结构部分而富有装饰性者。其在中国建筑上所占之地位,犹order之于希腊罗马建筑;斗拱之变化,谓为中国建筑制度之变化,亦未尝不可,犹order之影响欧洲建筑,至为重大。唐宋建筑之斗拱以结构为主要功用,雄大坚实,庄严不苟。明清以后,斗拱渐失其原来功用,日趋弱小纤巧,每每数十攒排列檐下,几成纯粹装饰品,不复能下矣。观音阁山门之斗拱,高约柱高一半以上,全高三分之一,较之清式斗拱——合柱高四分或五分之一,全高六分之一者,其轻重自可不言而喻。而其结构,与清式宋式皆不同;而种别之多,尤为后世所不见。盖古之用斗拱,辄视其机能而异其形制,其结构实为一种有机的,有理的结合。如观音阁斗拱,或承檐,或承平坐,或承梁枋,或在柱头,或转角,或补间,内外上下,各各不同,条理井然。各攒斗拱,皆可作建筑逻辑之典型。都凡二十四种,聚于一阁,诚可谓集斗拱之大成者矣!观音阁山门侧面柱头铺作侧样(摘编自梁思成《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图片文字有调整)材料三:梁思成认为建筑是人类文化的综合体,他对文化的理解并非狭义的限于某些学科,而是涉及到更广更深的领域。他主张建筑师必须有广泛深厚的文化修养,但最本质的是建筑师应当是有文化修养的综合艺术家。他强调教育要“理工与人文结合”,认为西方物质文明高度发达而人文教育缺乏,形成“半个人的世界”,只懂得工程而缺少人文修养的人只能算半个人。梁思成先生将自己一生的心血投入教育事业,在以后的几十年中结出了丰硕成果,清华建筑系人才辈出就是对先生最好的汇报。(摘编自金富军《梁思成:有所专而又多能,精于一而又博学》)4.下列对“斗拱”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斗拱不仅在梁枋和柱子之间实现了过渡和联络,还富有装饰性。B.观音阁二十四种形式的斗拱应该是依据各自机能而设计制作的。C.观音阁山门斗拱与柱的高度比显示它的斗拱以结构为主要功用。D.观音阁的“耍头”支撑着众多斗拱,起着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敦煌壁画中自北朝至唐代500年的建筑形象是我国古建筑的精华部分,是建筑实物以外,最好、最真实和最可贵的资料。B.梁思成最终找到的佛光寺东大殿进一步表明,敦煌壁画上跨越千年的亭台楼阁的建筑造型都是当时真实存在的著名建筑。C.观音阁和山门在形制上自然沿袭了唐代的结构制度,而不是故意模仿唐代,因此它们与敦煌壁画中所见的唐代建筑相似。D.斗拱在中国建筑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影响了希腊罗马建筑,在欧洲也有着重要的地位。6.建筑师怎样才能更好地设计出中国现代建筑,结合材料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身为中国建筑师,一定要对敦煌壁画中的建筑形象有深入系统地研究。B.通过壁画等多途径对古建筑及其变迁进行研究,恪守传统。C.比较学习希腊罗马等建筑文化,在东西建筑文化中求发展创新。D.需要“理工与人文结合”,有所专而又多能,精于一而又博学。【答案】4.D5.D6.D【分析】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概念含义的能力。D.“支撑着众多斗拱,起着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错误,从材料二的“观音阁山门侧面柱头铺作侧样”图中看,“耍头”位于众多斗拱之上,所以并非“支撑着众多斗拱,起着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故选D。5.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和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D.“斗拱……同时,也影响了希腊罗马建筑,在欧洲也有着重要的地位”错误,“order”也是一种建筑结构制度,原文“犹order之于希腊罗马建筑;斗拱之变化,谓为中国建筑制度之变化,亦未尝不可,犹order之影响欧洲建筑,至为重大”是说“斗拱”中国建筑上所占之地位就像是order在希腊罗马建筑所占的地位,“斗拱之变化”对“中国建筑制度之变化”的影响之大就像是“order之影响欧洲建筑”。所以说“斗拱……也影响了希腊罗马建筑,在欧洲也有着重要的地位”曲解文意。故选D。6.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和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A.“一定要对敦煌壁画中的建筑形象有深入系统地研究”无中生有,材料一说“在敦煌壁画上,有跨越千年的建筑造型供我们参考研究”,但并未说身为中国建筑师,“一定要”对敦煌壁画中的建筑形象有深入系统地研究。B.“恪守传统”错误,“古建筑及其变迁进行研究”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但中国建筑制度是不断变化的,同样的道理,今天我们也不能一味的“恪守”,而是应该“古为今用”。C.“在东西建筑文化中求发展创新”错误,材料三梁思成“主张建筑师必须有广泛深厚的文化修养,但最本质的是建筑师应当是有文化修养的综合艺术家”,东西方建筑各有特色,比如文中提到了“order”,也提到了梁思成认为“西方物质文明高度发达而人文教育缺乏,形成‘半个人的世界’”,但设计出中国现代建筑并非要“在东西建筑文化中”求发展。故选D。三、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1题。材料一代隋者唐,更十八君,垂三百年,而其治莫盛于太宗。太宗之为君也,诎己从仁心爱人,可谓有天下之志。以租庸任民,以府卫任兵,以职事任官,以材能任职,以兴义任俗,以尊本任众。赋役有定制,兵农有定业,官无虚名,职无废事,人习于善行,离于末作。使之操于上者,要而不烦;取于下者,寡而易供。民有农之实,而兵之备存;有兵之名,而农之利在。事之分有归,而禄之出不浮;材之品不遗,而治之体相承。其廉耻日以笃,其田野日以辟。以其法修则安且治,废则危且乱,可谓有天下之材。行之几岁,粟米之贱,斗至数钱,居者有余蓄,行者有余资,人人自厚,几致刑措,可谓有治天下之效。夫有天下之志,有天下之材,又有治天下之效,然而不得与先王并者,法度之行,拟之先王未备也;礼乐之具,田畴之制,庠序之教,拟之先王未备也。躬亲行阵之间,战必胜,攻必克,天下莫不以为武,而非先王之所尚也;四夷万里,古所未及以政者,莫不服从,天下莫不以为盛,而非先王之所务也。太宗之为政于天下,得失如此。(节选自《唐论》)材料二武德元年九月,太宗又为元师以击仁杲,仁杲请降。既而诸将奉贺,因问曰:“始大王野战破贼,其主尚保坚城;王无攻具,轻骑腾逐,不待步兵,径薄城下,咸疑不克,而竟下之,何也?”太宗曰此以权道迫之使其计不暇发以故克也若不急蹑还走投城仁杲收而抚之则便未可得矣此可谓成算诸君尽不见耶诸将曰此非凡人所能及也(节选自《旧唐书·太宗本纪》)材料三有上书请去佞臣者,上问:“佞臣为谁?”对曰:“臣居草泽,不能的知其人,愿陛下与群臣言,或阳怒以试之,彼执理不屈者,直臣也,畏威顺旨者,佞臣也。”上曰:“君,源也;臣,流也;浊其源而求其流之清,不可得矣。君自为诈,何以责臣下之直乎?朕方以至诚治天下,卿策虽善,朕不取也。”(节选自《资治通鉴》)7.对下面加点字的理解,不正确的项是(3分)A.代隋者唐,更十八君更:改变,更换B.不待步兵,径薄城下薄:迫近,接近C.咸疑不克,而竟下之下:攻克D.何以责臣下之直乎?责:责备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取于下者,寡而易供。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B.以其法修则安且治。驼橐非能使木寿且孳也。C.粟米之贱,斗至数钱。古之人不余欺也。D.何以责臣下之直乎?相与枕藉乎舟中。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3分)A.太宗曰/此以权道迫之/使其计不暇发/以故克也/若不急蹑/还走投城/仁杲收而抚之/则便未可得矣/此可谓成算/诸君尽不见耶/诸将曰/此非凡人所能及也。B.太宗曰/此以权道/迫之使其计不暇发/以故克也/若不急蹑/还走投城/仁杲收而抚之则便/未可得矣/此可谓成算/诸君尽不见耶/诸将曰/此非凡人所能及也。C.太宗曰/此以权道/迫之使其计不暇发/故克也/若不急蹑/还走投城/仁杲收而抚之/则便未可得矣/此可谓成算/诸君尽不见耶/诸将曰/此非凡人所能及也。D.太宗曰/此以权道迫之/使其计不暇发/以故克也/若不急蹑还走/投城/仁杲收而抚之则便/未可得矣/此可谓成算/诸君尽不见耶/诸将曰/此非凡人所能及也。10.下列六句编为四组,都属于太宗打天下、治理天下之“得”的一组是(3分)①兵农有定业,官无虚名,职无废事②人习于善行,离于末作③躬亲行阵之间,战必胜,攻必克④居者有余蓄,行者有余资,人人自厚,几致刑措⑤以其法修则安且治,废则危且乱⑥使其计不暇发,以故克也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⑤⑥1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太宗作为君主,能够屈己意倾听劝谏,用仁心爱护百姓,可以说他是有治理天下的志向。B.唐太宗没有攻下城池的器具,只是带领骑兵追逐,也不依靠步兵,竟然攻破了城池。众位将领都对此表示怀疑。C.唐太宗认为要想用诚信治理天下,君主必须讲诚信,不可欺诈妄为。D.太宗虽然有治理天下的志向,有治理天下的才能,又有治理天下的成效,却还不能与前代圣王相提并论。第Ⅱ卷注意事项: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2.本卷共12小题,共117分。四、(25分)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四夷万里,占所未及以政者,莫不服从,天下莫不以为盛,而非先王之所务也。(2)上曰:“君,源也;臣,流也;浊其源而求其流之清,不可得矣。”13.概括说明“太宗治理天下之失”表现在哪里?(3分)【答案】7.D8.B9.A10.C11.B12.(1)四方万里之外的异族,古代未及推行政教的地方,没有不顺服的,天下没有人不认为他是强盛的,但这并不是前代圣王所追求的。(2)皇帝是(朝政)的源头;臣子是水流;使源头浑浊却要求水流清澈,是不可能得到的。13.①他的法度的施行,与前代圣王相比还有不完备的地方;或执法不完备。②礼乐的设施,田亩的制度,学校的教育,与前代圣王相比还有不完备的地方;或教化(育)不完善。③他亲临作战阵地,战必胜,攻必克,勇武善战,不是前代圣王所崇尚的;或军事、作战不遵圣王之训。④四方万里之外的异族,古代未及推行政教的地方,都顺服服从,天下没有人不认为他是强盛的,不是前代圣王所追求的;或对外族教化超出圣王的做法。【分析】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实词含义的能力。D.“责:责备”错误。“何以责臣下之直乎”意思是“怎么能责求臣子正直”,“责”,要求。故选D。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第一个“于”,介词,向,从;第二个“于”,介词,引出动作行为的对象。B.两个“且”意义和用法相同,都是连词,表并列。C.第一个“之”,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第二个“之”,助词,的。D.第一个“乎”,句末语气词,呢?第二个“乎”,介词,相当于“于”,在。故选B。9.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本题中,“此以权道迫之”,“此”主语,“以权道”是谓语“迫”的状语,“之”宾语,本句主谓宾齐全,结构完整,前后断开,排除BC;“则便未可得矣”,“则”,连词,一般位于句首,其前断开,排除D。本句译为:太宗说:“这是用灵活变通的方法来逼迫他,使他的计策来不及展开,因此攻克它。如果不赶快追赶敌人继续攻打,敌人逃跑放弃城池,仁杲招回安抚他们,那么城池就不能攻占了。这可以说是取得成功的谋划,各位都看不到(这一点)吗?”各大将说:“这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上的。”故选A。1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③这不是先王所崇尚的,是太宗之“失”。⑤是用他的法令制度治理天下的益处。⑥是如何战胜仁杲。排除③⑤⑥。故选C。1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众位将领都对此表示怀疑”错误。根据材料二的第二行“王无攻具,不待步兵,径薄城下,咸疑不克”可知,李世民没有攻下城池的战具,只是带领骑兵追逐,也不依靠步兵,就一直迫近城下,大家都怀疑他不能攻破,可是竟然攻下了那城池,将领们好奇的是其中的原因,不是对李世民的怀疑,选项曲解文意。故选B。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得分点:(1)“莫”,没有谁,没有人;“以为”,认为;“务”,追求,谋求;“非先王之所务也”,表示否定的判断句。(2)“君,源也;臣,流也”,判断句;“浊”,形容词作使动,使……浑浊;“而”,连词,表转折。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由“然而不得与先王并者,法度之行,拟之先王未备也”可概括出,他的法度的施行,与前代圣王相比还有不完备的地方;或执法不完备。由“礼乐之具,田畴之制,庠序之教,拟之先王未备也”可概括出,礼乐的设施,田亩的制度,学校的教育,与前代圣王相比还有不完备的地方;或教化(育)不完善。由“躬亲行阵之间,战必胜,攻必克,天下莫不以为武,而非先王之所尚也”可概括出,他亲临作战阵地,战必胜,攻必克,勇武善战,不是前代圣王所崇尚的;或军事、作战不遵圣王之训。由“四夷万里,古所未及以政者,莫不服从,天下莫不以为盛,而非先王之所务也”可概括出,四方万里之外的异族,古代未及推行政教的地方,都顺服服从,天下没有人不认为他是强盛的,不是前代圣王所追求的;或对外族教化超出圣王的做法。参考译文:材料一取代隋朝的是唐,前后更换了十八位君主,相传三百年,它的国势没有比太宗时代更兴盛的了。太宗作为君主,能够屈己意倾听劝谏,用仁心爱护百姓,可以说是有治理天下的志向。他定租庸征民赋役,置府兵保养军队,因政务设立官职,视才能委任官吏,用礼仪改良风俗,重农业劝导百姓。赋役有规定的制度,兵农有安定的职业,官吏不挂空名,职事不会废弛,人民习惯于行善,离弃了末作贱业。使在上掌权的,政务切要而不繁难;向百姓征取的,数量不多而易供应。百姓能切实务农,国家也不废军备;既保持了军队编制,又得到了农田利益。大小政务都有专人负责,俸禄支出都实而不虚;人才都能得到录用,治国的体制可以一派相承。人们的廉耻观念一天比一天加深,国家的耕地面积一天比一天扩大。用他的这套法令制度治理天下,天下就安宁太平;废弛了,天下就危险混乱,可以说他有治理的才能。实行这套法令制度几年以后,粮食的价格贱到一斗米只要几个钱,居家的人都有积蓄,出门的人也有余财,人人都懂得自尊自爱,几乎连刑法都废置不用了,可以说他有治理天下的成效。太宗虽然有治理天下的志向,有治理天下的才能,又有治理天下的成效,却还不能与前代圣王相提并论,这是因为他的法度的施行,与前代圣王相比还有不完备的地方;礼乐的设施,田亩的制度,学校的教育,与前代圣王相比还有不完备的地方。他亲临作战阵地,战必胜,攻必克,天下没有人不认为他是勇武的,但这并不是前代圣王所崇尚的行为;四方万里之外的异族,古代未及推行政教的地方,没有不顺服的,天下没有人不认为他是强盛的,但这并不是前代圣王所追求的。太宗治理天下,得失就是这样。材料二武德元年九月,太宗又担任元帅攻打仁杲,仁杲请求投降。不久各将领来贺喜太宗,趁机问他:“当初大王在郊野大战打败了敌人,可是敌人的主帅还占据着城池;大王您没有攻下城池的战具,只是带领骑兵追逐,也不依靠步兵,就一直迫近城下,大家都怀疑您不能攻破,可是竟然攻下了那城池,这是什么原因呢?”太宗说:“这是用灵活变通的方法来逼迫他,使他的计策来不及展开,因此攻克它。如果不赶快追赶敌人继续攻打,敌人逃跑放弃城池,仁杲招回安抚他们,那么城池就不能攻占了。这可以说是取得成功的谋划,各位都看不到(这一点)吗?”各大将说:“这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上的。”材料三有人上书(给唐太宗)请求去除奸佞的臣子,太宗对上书的人说:“谁是奸佞小人?”那人回答说:“臣下居住在荒野之地,不能确切知道谁是奸佞小人,请陛下佯装大怒来试一试大臣们,如果谁不畏惧陛下的怒气,诚挚直率地进言进谏的人,就是正直的人,逢迎谄媚顺从陛下意旨的,就是奸佞小人。”太宗说:“皇帝,是水的源头;群臣,是水的支流。使源头混浊却希望支流清澈,是不可能的事。皇帝自己都做欺诈的事,怎么能责求臣子正直!我正用诚信治理天下,即使你的计策很好,但我是不会采纳你的计划的。”14.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按要求作答。早寒有怀孟浩然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①,平海夕漫漫。[注]①“迷津欲有问”化用《论语•微子》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长沮、桀溺是隐者,而孔子则是积极想从政的人。长沮、桀溺不说津(渡口)的所在,反而嘲讽孔子栖栖遑遑、奔走四方,以求见用,引出了孔子的一番慨叹。(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开篇两句直陈眼前之景,北风呼啸雁南归,呼应标题“寒”字,又以“雁”比喻书信,触景生情,传达与友人音讯难通的苦闷。B.三、四两句用语平淡朴素,但一个“隔”字却写出了与家乡两地隔绝、不能归去的思念、眷恋和心痛,用词精炼贴切。C.五、六两句选取“乡泪”“归帆”等典型意象,表现了作者客居异地,思念家乡,徒然心痛,眼泪在旅途中流尽,哀伤无限。D.最末两句用孔子使子路问路的典故,并以景结情,江水与海相平,漫漫无边,加以黄昏天色阴暗,烘托作者内心从政还是归隐的迷茫。(2)“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3)请从虚实的角度赏析颈联。(3分)【答案】(1)A(2)描绘了一幅深秋江上所见落叶萧萧、鸿雁南飞、北风呼啸、江面寒冷的萧瑟景象。(3)“乡泪客中尽”是实写,直接表达思乡之情和客居他乡的凄苦。“归帆天际看”是虚写,从对面落笔,想象家人遥望“天际”“孤帆”,盼望自己归去。虚实结合,使思乡的感情,抒发得更为强烈。【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A.“又以‘雁’比喻书信,触景生情,传达与友人音讯难通的苦闷”说法有误。这里并没有以“雁”比喻书信,也没有传达与友人音讯难通的苦闷,主要是借北雁南飞这最具代表性的秋季景象来表达思乡之情,是“兴”的手法。故选A。(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景物形象的能力。“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是说树叶飘落大雁飞向南方,北风萧瑟江上分外寒冷。描绘了一幅树叶飘落,大雁南飞,北风萧瑟,江上分外寒冷的深秋景象。处身于这种环境之中很容易引起悲哀的情绪,作者面对眼前景物,思乡之情,不免油然而生。(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颈联“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乡泪客中尽”是实写,作者思乡的眼泪在异乡流尽,直接表达思乡之情和客居他乡的凄苦。“归帆天际看”是虚写,从对面落笔,想象家人遥看天边的归来孤帆,盼望自己回家。虚实结合,不仅点明了乡思,而且把这种感情一泄无余了。不仅自己思乡,而且家人也在盼望着自己归去,遥望着天际的归帆。家人的想望,自然是假托之词,然而思乡的感情,抒发得更为强烈了。15.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6分)(1)譬如平地,__________________。(《子罕》)(2)__________________,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3)__________________,知至而后意诚。(《大学之道》)(4)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__________________。(《大学之道》)(5)在《老子》第二十四章中,老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比喻,说“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结果都是不好的,是不可取的。【答案】虽覆一篑见贤思齐焉物格而后知至则近道矣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有:覆、篑、知、企、跨。
五、(22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20题。红毛线,蓝毛线梁衡在西柏坡村口立着五位伟人的塑像,他们是当时党的五大书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当五大领袖住进这个小村时,并没有什么金银细软,只有一身灰布棉制服。刘少奇带着那只跟随了他多年的文件箱,粗粗笨笨,一盖上盖子就可以坐人,还有一个二尺宽、齐膝高的小桌。少奇同志就是伏在这个小桌上起草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写好后,就去村口召开全国土改工作会。露天里搭了一个白布棚算是主席台,从各边区来的代表就搬些石头散坐在棚前。这将是一次要把全国搅得天翻地覆,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啊。会场没有沙发,没有麦克风。这是一个真正的会议,一个舍弃了一切形式,只剩下内容,只剩下思想的会议。今天,当我们看这个小桌、这个会场时才顿悟,开会本来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工作,其他都是多余的。可惜后来这种附加越来越多。这个朴素的会议讲出了中国农民一千多年来一直压在心里的一句话——平分土地。从陈胜、吴广到洪秀全,这场火着了又熄,熄了又着,总没有着个透。现在终于大火熊熊,铺天盖地。土改是开启土地革命这股洪流的总闸门,但开启仪式竟是这样的平静,没有红绸金剪的剪彩,没有鼓乐,没有宴会,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是这个木柜,这张二尺小桌,和河滩里这一片曾作为会场的光秃秃的石头。1948年5月,毛泽东和周恩来、任弼时在陕北转战一年,拖垮了胡宗南后也来到了这里。五位书记又重新会合了。毛泽东决定在这里摆两着棋。第一着是打三大战役。他布置了一间作战室。这是一间普通的农家房舍,不到30平方米,摆着三张大桌子,一张作战科用,一张情报科用,一张资料科用。来自全国各战场的电报汇集到这里,参谋们紧张地分析、研究、报告。讲解员说当时很难买到红蓝铅笔,参谋们就用红毛线、蓝毛线在地图上标识敌我势态。这时南京国防部的大楼里呢绒大桌,真皮沙发,咖啡香烟,他们绝对想不到共产党会这样穷。共产党是穷惯了,党的最高层是穷惯了。不是他们爱穷,他们守一个原则:只要中国的老百姓还穷,党就耻于高过百姓;只要党还穷,第一线还穷,中央机关党的领袖就决不肯优于他们。这种生活的清贫,工作条件的清苦,清澈见底地表示着他们的一片心,这就是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毛泽东和他的参谋班子就是在这间最简陋的指挥部里和蒋介石斗法。这反倒生出一种神秘,就像武侠小说上写的突然有一个貌不惊人的高手随便抽出一把扇子或者一根旱烟管就挑飞了对方手中的七星宝刀。作战室旁那个有一盘小石磨的小院子里,毛泽东在石磨旁抽烟、踱步,不分日夜地草拟电报,据统计,三大战役毛泽东亲手写了190封电报。电报发出了,作战参谋们就在地图上用红毛线一圈一圈地去拴,先是拴住了沈阳,接着又套住了徐州、淮海,最后红毛线干脆套到了平津的脖子上。三大战役共歼敌154万。共产党的每个普通干部在延安大生产时就学会了纺毛线,想不到这毛线今天派上了这个大用场。黄维在淮海战役被俘,改造出狱后坚持要来西柏坡看一看,当他看到这间简陋的作战室时,感慨歔欷,连呼:“蒋先生当败!”蒋介石怎么能不败呢?共产党克己为民,公心弥盖天下,已经盖住并熔化了敌人的营垒,连蒋介石派来的谈判代表邵力子、张治中都服而不归了。一着武棋下完,再下一着文棋。1949年3月5日,著名的七届二中全会在中央机关的一间大伙房里召开了。现在会议室里还保留着原来主席台上的样子。说是主席台,其实就是伙房一头的墙上挂一面党旗,旗下摆一张长方桌,后面放一把旧藤椅。台两侧各有一张桌子是记录席。没有麦克风,更没有录音机。毛主席坐在长桌后面,台下也没有固定的椅子,开会时每个人从自己的家里带个凳子。会议开了8天,委员们仔细地讨论军事、政治、党务等大事。轮到谁发言时就走到那张长桌旁面向大家站着讲话,讲完后又回到自己的凳子上。毛泽东亲自记录,不时插话。领袖与代表咫尺之近,寸许之间。五大领袖走过雪山草地,到过东洋西洋,统率千军万马,熟悉中国的经济,遍读经史子集和马恩列斯,有的还坐过国民党的大牢,他们知识渊如海,业绩高如山,但是他们却这样自自然然地融在革命队伍中,作为普普通通的一分子。伟人者,其思想、作风、境界、业绩已经自然地达到了一个高度,如日升高,如木参天,如水溢岸,你想让他降都降不下来,他当然不会再另外摆什么样子。1949年春的中国共产党五大领袖,就这样平平静静地坐在北方小山村的旧伙房里决定着中国的命运,也决定着党在历史的转折关头该怎么办。在这间简陋的会议室里,共产党通过了自己的“陋室铭”。毛泽东说,要警惕“糖衣炮弹”,“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会议通过五项决定:不以人名命名,不祝寿,中国同志不与马恩列斯并列,少拍巴掌,少敬酒。这真让人吃惊了,党的中央全会竟决定如此细小的事。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其心之诚,其行之洁,天地可鉴。当年袁世凯登基光龙袍上的龙眼珠就值30万大洋,而共产党为新共和国奠基却只借用了一间旧伙房。我们常说像真理一样朴素,只要道理是真的,这话是用镀金的话筒说出来的还是扯着嗓子喊出来的,关系并不大。红毛线、蓝毛线、二尺小桌、石头会场、小石磨、旧伙房,谁能想到在两个政权最后大决战的时刻,共产党就是祭起这些法宝,横扫江北,问鼎北平的。(选自《人民日报》1997年1月23日,有删改)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A.文章以抗日战争为背景,按照地点转换安排内容,记叙从西柏坡到北平,五大领袖率领党艰苦奋斗解放中国的历程。B.作者谈今忆往,四次叙写我党开会的场景,表达了对党在艰苦条件下斗志昂扬的赞叹,流露出浓浓的感慨。C.文章选词庄重,用语鲜活,朴素自然。选择重大历史事件和政治人物,以深情而本色的心表达文化寄托和精神志向。D.文章以西柏坡和南京工作条件作对比,传达出作者对五大领袖在生活、开会、作战指挥等方面表现出的思想境界的无限景仰之情。E.文章选取独特视角,深挖蕴藏在一件小事、一句话中的人格魅力,表达对廉洁、无私、勤政等精神的崇敬。17.文章以“红毛线,蓝毛线”为题有何妙处?(5分)18.结合文本,赏析文中画线语句。(4分)19.在作者笔下,党的五大领袖是怎样的群体形象?结合文章简要分析。(5分)20.“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请结合文章,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4分)【答案】16.AB17.①引发读者阅读兴趣。②与结尾相照应。③以实写虚,以小见大,展现我党在根据地自力更生、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表达景仰赞颂之情。18.①比喻。将土地革命比作洪流,将土改比作总闸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土改对于土地革命的重要性和控制作用。(从“火”的角度分析比喻亦可)②排比。一串“没有”铺陈出土改开启仪式的平静与简陋。与上文的重要性形成对照,表现出党的工作不重形式重内容的品格。③顶针。“着了又熄,熄了又着”,语言贯通通畅,写出一直以来农民对土地的渴望,不断地抗争。④叠词。“大火熊熊”“光秃秃”,有节奏感,形象逼真,有强调作用。渲染了土地革命的蓬勃开展,强调出开启仪式的简朴。⑤整散结合。句式整齐中有变化之美。19.①生活清贫,工作条件清苦,艰苦朴素。“只有一身灰布棉制服”,箱子也当凳子,桌子齐膝高。用红毛线蓝毛线代替笔。二中全会在伙房召开。②工作上重内容轻形式。土改的开启仪式只有白棚、石头凳,二中全会在伙房召开。作战室不足30平。③廉洁无私,先人后己,克己为民,公心弥盖天下。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只要中国的老百姓还穷党就耻于高过百姓;只要党还穷,第一线还穷,中央机关党的领袖就决不肯优于他们。④知识渊博,见多识广,统帅千军,政绩突出,但却能平易近人,融于群众,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一起爬雪山过草地,与会议代表距离很近,事事亲力亲为。⑤高瞻远瞩,未雨绸缪。即将进驻北平,警惕糖衣炮弹,通过五项规定。如履薄冰,心诚行洁。20.①在文章中,这是新中国成立前,党的领袖高瞻远瞩,未雨绸缪,提出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即继续不畏艰难困苦,坚持不懈地斗争。②在国际形势严峻的今天,在全球资源紧张的今天,我们更应把艰苦奋斗当做人生信条来践行。【解析】1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文章以抗日战争为背景”错误,根据文中的历史事件“全国土改工作会”“三大战役”“七届二中全会”及其发生的时间来看,这篇文章的背景应该为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即解放战争之时;“按照地点……到北平”错误,是按时间和地点推移,但地点只有西柏坡,没有北平,只是会场,指挥部等地点的变化。B.“谈今”错误,没有谈今;“四次叙写我党开会的场景”错误,根据原文可知,文中只描写了“全国土改工作会”和“七届二中全会”两次会议的开会场景。故选AB。1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①本文写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史实,但是却以“红毛线,蓝毛线”为题,引发读者思考“红毛线,蓝毛线”的含义,从而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从文章结构上来看,此标题与结尾“红毛线、蓝毛线、二尺小桌、石头会场、小石磨、旧伙房,谁能想到在两个政权最后大决战的时刻,共产党就是祭起这些法宝,横扫江北,问鼎北平的”相照应,前后对照,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③“讲解员说当时很难买到红蓝铅笔,参谋们就用红毛线、蓝毛线在地图上标识敌我势态”“作战参谋们就在地图上用红毛线一圈一圈地去拴”用“红毛线,蓝毛线”代替红蓝铅笔,以缺笔这件小事写出了当时共产党条件的艰难,从而更加突出地表现了共产党的艰苦奋斗精神,表达了对共产党的赞美之情。18.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①比喻。“土改是开启土地革命这股洪流的总闸门”将土地革命比作洪流,将土改比作总闸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土改对于土地革命的重要性和控制作用。“从陈胜、吴广到洪秀全,这场火着了又熄,熄了又着,总没有着个透。现在终于大火熊熊,铺天盖地”,将土地革命比作火,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土改的形势变化,以前是着不起来的火,现在是熊熊大火,突出了共产党土改的形势之猛。②排比。“没有红绸金剪的剪彩,没有鼓乐,没有宴会”,一串“没有”写出了土改的低调和环境的简陋。与上文的重要性形成对照,突出了“这是一个真正的会议,一个舍弃了一切形式,只剩下内容,只剩下思想的会议”的思想,表现出党的工作不重形式重内容的品格。③顶针。“着了又熄,熄了又着”,语言贯通通畅,土改的火就是着不起来,写出了人民对于土改的期盼,但是一次次的期盼又一次次地落空,也表现出了人民不断抗争的精神。④叠词。“大火熊熊”“光秃秃”,使用叠词,有节奏感,同时“熊熊”“光秃秃”让形象更逼真,有强调作用。“大火熊熊”用来形容土改的铺天盖地,渲染了土地革命的蓬勃开展,“光秃秃”用来形容开会时的石头,强调出开启仪式的简朴。⑤整散结合。既有整句,又有散句,整句中有排比这样的整齐句式,整散句中又有变化之美。19.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①“刘少奇带着那只跟随了他多年的文件箱,粗粗笨笨,一盖上盖子就可以坐人,还有一个二尺宽、齐膝高的小桌”“讲解员说当时很难买到红蓝铅笔”“著名的七届二中全会在中央机关的一间大伙房里召开了”都表现了共产党的生活清贫,工作条件清苦,但是共产党依然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②“露天里搭了一个白布棚算是主席台,从各边区来的代表就搬些石头散坐在棚前”“他布置了一间作战室。这是一间普通的农家房舍,不到30平方米,摆着三张大桌子,一张作战科用,一张情报科用,一张资料科用”表明共产党的会议,不过于注重形式,是“一个舍弃了一切形式,只剩下内容,只剩下思想的会议”。③“只要中国的老百姓还穷,党就耻于高过百姓;只要党还穷,第一线还穷,中央机关党的领袖就决不肯优于他们。这种生活的清贫,工作条件的清苦,清澈见底地表示着他们的一片心,这就是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表明党的五大领袖不在乎自己穷自己苦,他们更关心老百姓,廉洁无私,先人后己,克己为民,公心弥盖天下。④“领袖与代表咫尺之近,寸许之间。五大领袖走过雪山草地,到过东洋西洋,统率千军万马,熟悉中国的经济,遍读经史子集和马恩列斯,有的还坐过国民党的大牢,他们知识渊如海,业绩高如山,但是他们却这样自自然然地融在革命队伍中,作为普普通通的一分子。”共产党领袖知识渊博,指点江山,但却能自自然然地融在革命队伍中,作为普普通通的一分子,是如此的平易近人。⑤“毛泽东说,要警惕‘糖衣炮弹’,‘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在战争胜利后,通过了五项规定,“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其心之诚,其行之洁,天地可鉴”表现了党的五大领袖的高瞻远瞩,未雨绸缪。2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①“毛泽东说,要警惕‘糖衣炮弹’,‘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会议通过五项决定:不以人名命名,不祝寿,中国同志不与马恩列斯并列,少拍巴掌,少敬酒”抗战胜利后,党的五大领袖依然没有忘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高瞻远瞩,未雨绸缪,在艰难困苦中继续奋斗。②联系如今我们的生活,虽然我们的物质条件逐渐丰富,但是我们的精神追求也绝不能落下,面对如今日益严峻的国际形势,我们更应该坚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把艰苦奋斗当做人生信条来践行。六、(10分)21.李景林教授曾经说过:“对于经典文学,‘阅读’这两个字,用‘传习’比较好。‘阅读’有注重知识的倾向,‘传习’经典的目标,主要在于修养身心,要把获得知识与修养身心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不能只是把经典当作知识性的文本来看。”文学名著犹如饕餮盛宴,给予我们不仅仅是知识,更有心灵的滋养,人生的体验,文化的自信……要求:请你从《论语》《红楼梦》《三国演义》三本书中任选一本,结合作品具体内容,谈谈你的传习体验与收获。要求字数100字左右。【答案】示例:《论语》中“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大意是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要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这段话是孔子传授给我们的为人处世之道,在处世上要有人不知而不愠的精神,能够在寂寞中做成应该做的事业,完成应该具有的仁德修养。经典给我们智慧。【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价值、意义的感悟和评价能力。首先从《论语》《红楼梦》《三国演义》三本书中确定一本,选《红楼梦》《三国演义》要结合结合作品的具体情节,选《论语》要结合其中的名句,写作的落脚点在谈自己阅读这部经典的体验,如心灵的滋养,人生的体验,文化的自信等等。如《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给我们的影响;《红楼梦》中宝钗、王熙凤等人的为人处世给我们的启示;《论语》中某个名言对我们修养身心的指导等。22.为使文段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请选择最恰当选项,填写在序号处的横线上。2021年9月17日午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平安降落在东风着陆场,标志着本次航天任务圆满完成。在中秋这个望月怀远的佳节前夕,三位航天员“赶”回了地球,共赴团圆,与国同庆,既是中国航天的实力彰显,_____________。由于本次返回高度变化范围较大,落地选在更符合要求的东风着陆场,而非过去常用的四子王旗着陆场。这也意味着“东风”从“备份”变为了“主场”,短时间内各项需求指标被相继完善,_____________。神舟十二号配备了北斗导航终端,用以精确定位飞船位置,为安全落地和搜救队赶赴现场提供基础支持,____________。以这次航天任务为契机,民众得以大规模、长时间、深层次观察航天任务的细节,加深了对航天工程的了解,____________,中国航天由此凝聚起了更加广泛的社会共识。面向无尽苍穹的中国航天,探索将永不止步。今天,我们欢迎英雄的航天员们平安回家,也期待着中国航天再度出征!A.也激发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B.展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酒店前台接待合同管理办法
- 2025版跨境电商出口货物物流代理及国际分拨合同3篇
- 2024年自行车修理店买卖协议3篇
- 车展中心消防系统升级投标方案
- 亲子教育房产交易样本
- 医疗设备采购招投标避坑指南
- 2025CD光盘加工复制合同模板
- 2025年度餐饮管理合同主体变更及服务质量协议3篇
- 博物馆消防设施改造合同样本
- 防洪控制工程合同范本
- 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笔试
- 【MOOC】信号与系统-北京邮电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2023-2024年福建高中物理会考试卷(福建会考卷)
- 叉车维护保养与自行检查规范DB41-T 2486-2023
- 对外汉语教学法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西北师范大学
- 数值分析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长安大学
- 光伏并网前单位工程验收报告-2023
- 光缆测试单芯光纤模版(自动生成曲线图144芯)
- 电光调制实验报告
- 外研版二年级上册英语试卷
- STATA多组计量比较的非参数检验命令与输出结果说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