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22页,共=sectionpages1717页(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早在19世纪我国就有一位进步官员意识到毒品的危害,他指出:如果听任鸦片流毒,“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这位官员是(
)A.林则徐 B.魏源 C.李鸿章 D.张之洞【答案】A【解析】据题干“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和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林则徐是中国清朝时期一位重要的改革派官员,以其强烈的反对鸦片输入而闻名。他力主禁烟,认为鸦片对国家和民族具有极大的危害,指出其可能导致军事和经济的衰退。题中提到的言论,反映了他对鸦片流毒的深刻认识。因此,这位官员是林则徐,A项正确;魏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人物之一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主张,排除B项;李鸿章和张之洞是洋务运动的推动者,和禁毒无关,排除CD项。故选A项。2.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火热出圈,短剧结尾,回到祖国的小玉壶为流失海外的文物带回了一封封“家书”。这些流失的文物见证了(
)同胞们:我是「万寿山清漪园」玉玺。一眨眼,我离开家乡已160多年了,我的家是清代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被称为“万园之园”。如今不知何时才能重归故土。A.香港岛被割让给英国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日军旅顺屠城的残暴 D.八国联军攻占紫禁城【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万园之园”是圆明园,第二次鸦片战争中,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对北京西北郊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B项正确;香港岛被割让给英国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项;日军旅顺屠城的残暴是在甲午中日战争时期,与“万园之园”无关,排除C项;八国联军攻占紫禁城是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与“万园之园”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3.历史学家范文澜说:“农民阶级消极方面的狭隘性、保守性、私有性。……正是这些特性的反应,也就决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必然崩溃。”太平天国在军事征战和制度上取得了重大成就之后,领导人便开始享乐腐化、争权夺利,发生“内让”由盛转衰。材料中“内证”是(
)A.金田起义 B.颁布《天朝田亩制度》C.天京事变 D.天京陷落【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农民阶级消极方面的狭隘性、保守性、私有性……正是这些特性的反映,也就决定了太平天国的必然崩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在军事征战和制度建设上取得了重大成就,但领导人开始享乐腐化,争权夺利。1856年秋,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意图篡位,结果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这就是天京事变,从此太平天国由盛转衰,C项正确;金田起义标志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排除A项;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排除B项;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排除D项。故选C项。4.李鸿章晚年曾这样评价自己的洋务事业:“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从他的话中,我们更能得出洋务运动是(
)A.一次使中国走上了富强道路的运动 B.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C.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D.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答案】C【解析】据题干“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和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虽然有一些成果,但最终没有达到使中国真正富强起来的目标,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所以它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C项正确;不是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运动,因为洋务运动没有实现中国富强,中国在洋务运动后的国际地位依然低下,仍然受到列强的侵略和掠夺,排除A项;它不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因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旨在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洋务运动是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发起的改革运动,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并不涉及改变政治制度为资产阶级性质的变革,排除B项;也不是资产阶级改良运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如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的,主张通过政治改革,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等,这与洋务运动在领导者、目的、变革内容等方面有本质区别,排除D项。故选C项。5.据记载,从1895年5月到10月台南陷落,台湾军民与日军进行了大小100余次战斗,抗击日军对台湾的割占。台湾义军和留台清军除少数人生还外,大部分战死。这一事件发生的背景是(
)A.《北京条约》的签订 B.《马关条约》的签订C.中法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期间【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据记载,从1895年5月到10月台南陷落,台湾军民与日军进行了大小100余次战斗,抗击日军对台湾的割占”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1895年春,清政府派李鸿章为议和全权大臣,前往日本马关议和。经过谈判,双方签订中日《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等。清政府割让台湾后,在内乏饷械、外无援兵的情况下,不甘做亡国奴的台湾人民和部分留台清军,对日本的占领进行了顽强抵抗,B项正确;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俄分别签订了《北京条约》,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项;中法战争时间是1883年-1885年,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排除C项;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6.1895—1898年,中国新增报刊约六十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报刊(见下表),传播的思想主张主要是(
)主笔(创办人)报刊名称康有为《强学报》梁启超《时务报》严复《国闻报》A.自强、求富 B.三民主义 C.变法图强 D.民主、科学【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康有为《强学报》;梁启超《时务报》;严复《国闻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它们宣传变法,号召变法图强,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C项正确;自强、求富,是洋务运动时期的口号,与题干信息“康有为《强学报》;梁启超《时务报》;严复《国闻报》”,没有联系,排除A项;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与题干信息“康有为《强学报》;梁启超《时务报》;严复《国闻报》”,没有联系,排除B项;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旗帜,与题干信息“康有为《强学报》;梁启超《时务报》;严复《国闻报》”,没有联系,排除D项。故选C项。7.1902年英国《泰晤士报》记者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他这么说是因为(
)A.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 B.义和团沉重打击八国联军C.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 D.北洋政府对外依附帝国主义【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信息“1902年”和“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辛丑条约》相关。《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这表明清政府已经成为了“洋人的朝廷”,成为了他们统治中国的工具,C项正确;与题干反映的事件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相关,而非甲午中日战争,排除A项;义和团沉重打击八国联军,但最终失败了,与题干强调的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不符,排除B项;1902年,北洋政府并未建立,当时的政府依然是清政府,排除D项。故选C项。8.《中国近代史纲》中学者郭廷以写到“20世纪初,这一组织的成立是革命的新纪元,各不相属的革命团体由此统一,青年的力量意志由此集中,为统一目标而奋斗”,这一“组织”是(
)A.强学会 B.兴中会 C.华兴会 D.同盟会【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20世纪初,这一组织的成立是革命的新纪元,各不相属的革命团体由此统一,青年的力量意志由此集中,为统一目标而奋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5年8月,孙中山等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确立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因此,这一“组织”是同盟会,D项正确;强学会,是清末资产阶级创立的第一个维新派政治团体,1895年8月,在翁同龢的支持下,由康有为发起、侍读学士文廷式出面组织的强学会在北京成立,与题干信息“‘20世纪初,这一组织的成立是革命的新纪元’”没有联系,排除A项;兴中会,是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的,这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华兴会,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团体,于1904年2月15日在湖南长沙正式成立,与题干信息“‘这一组织的成立是革命的新纪元,各不相属的革命团体由此统一,青年的力量意志由此集中,为统一目标而奋斗’”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9.史料可以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前者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后者指距离那个时代较远的记录、转述,或者是后人的研究成果。以下可用于研究辛亥革命的一手史料是(
)A.电视剧《辛亥革命》 B.研究著作《辛亥:摇晃的中国》C.话剧《裂变·1911》 D.志士手稿《辛亥首义补述》【答案】D【解析】据题干“第一手史料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志士手稿《辛亥首义补述》是辛亥革命时期仁人志士留下的原始资料属于第一手史料,D项正确;电视剧《辛亥革命》,经过后人的艺术加工,不能当做第一手史料,排除A项;研究著作《辛亥:摇晃的中国》,是后人的研究成果,是第二手史料,排除B项;话剧《裂变·1911》,经过了后人的艺术加工,不能当做第一手史料,排除C项。故选D项。10.据下表分析1914—1918年中国社会的时代特征是(
)农户减少1500多万户陆军增加92万多人荒地增加4900多万亩军费增加500多万元A.列强侵华、丧权辱国 B.军阀混战、民不聊生C.推翻专制、走向共和 D.国家统一、安居乐业【答案】B【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军阀把持政权,任人唯亲。依靠服帝国主义,争夺地盘,不顾人民死活。无视国法,祸国殃民。表格中农户减少,陆军增多和荒地增多与军阀混战有关,B项正确;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列强忙于一战,排除A项;“推翻专制、走向共和”是辛亥革命时期社会特征,排除C项,军阀割据时期民不聊生,排除D项。故选B项。11.“由辛亥革命所唤起的中国社会希望,同民国初年中国社会的黑暗之间形成一种巨大的落差,巨大的落差产生了巨大的波澜,于是而有新文化运动。”材料描述的是新文化运动的(
)A.特点 B.内容 C.背景 D.影响【答案】C【解析】据材料“由辛亥革命所唤起的中国社会希望,同民国初年中国社会的黑暗之间形成一种巨大的落差,巨大的落差产生了巨大的波澜,于是而有新文化运动”可知,从1915年起,进步的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教训的认真思考,认定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要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这属于新文化运动的背景,C项正确;新文化运动中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这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项;新文化运动强调民主与科学,批判旧道德,进行文学革命等,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新文化运动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这属于其影响,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2.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一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从上述标题中能获得的信息是(
)A.学生爱国浪潮遍及全国 B.北洋政府逮捕大批学生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京津两地工人罢工游行【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北京学界之大举动一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和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5月4日,爱国学生在北京天安门前集会,并举行游行示威。五四运动提出口号是“外争国权,内除国贼”“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誓死争回青岛”等口号,要求惩办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人。据此可知,上述标题的主题是外争主权,内除国贼,C项正确;题干只反映了北京学生的运动,遍及全国说法绝对,排除A项;材料中不能看出北洋政府逮捕大批学生,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学生运动,不是工人罢工,排除D项。故选C项。13.近代先进的中国人通过创办报刊探索救国救民道路。如图所示报刊(
)维新运动期间的报刊《民报》创刊号《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的工人刊物A.壮大了革命党人的力量 B.有效抵御了列强的侵略C.推动了新思想的传播 D.促进了戊戌变法的开展【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知新报》宣传的是维新变法思想,《民报》宣传的是三民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思想,《青年杂志》即后来的《新青年》宣传民主、科学和马克思主义,《劳动音》宣传无产阶级革命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它们都是宣传先进思想的载体,推动了新思想的传播,C项正确;《民报》宣传革命思想,但其他报纸与革命思想无关,该说法错误,排除A项;报纸发挥宣传等作用,并不能直接抵御列强侵略,排除B项;《知新报》促进了戊戌变法的传播,但《民报》等与戊戌变法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4.1921年,中共“一大”在红船上胜利闭幕,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红船精神的诞生。“红船精神”的内涵是(
)A.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B.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C.勇往直前,敢于牺牲的精神 D.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红船精神”的内涵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只游船上举行。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B项正确;五四运动的精神是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排除A项;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勇于牺牲是长征精神的内涵,排除C项;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是抗美援朝精神的内涵,排除D项。故选B项。15.如图是一张毕业证书照片,其书写文字有:“兹有本校第一期学生蔡升熙……修学期满成绩及格特给证书……中华民国十四年三月一日。”据此推断,颁发该证书的学校应是(
)A.京师同文馆 B.黄埔军校 C.京师大学堂 D.北京大学【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证书上的“本校第一期学生”以及“中华民国十四年三月一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的毕业证书。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的毕业时间是1925年3月1日,正好对应中华民国十四年三月一日。因此,颁发该证书的学校应是黄埔军校,B项正确;京师同文馆是晚清洋务运动时期创建的,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排除A项;京师大学堂是晚清戊戌变法时期创建的,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排除C项;北京大学前身是戊戌变法时期的京师大学堂,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6.历史课堂上,小明同学诵读了一首毛主席诗词。下面与该诗词相吻合的历史事件(
)《西江月·》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摘选《毛主席诗词》A.南昌起义 B.武昌起义 C.广州起义 D.秋收起义【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秋收起义是1927年9月9日,由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是南昌起义失败后,在秋收时节发动的武装起义,D项正确;南昌起义发生于1927年8月1日,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南昌起义发生于南昌,与题中“向潇湘直进”不符,排除A项;武昌起义指的是在湖北武昌发生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兵变,也是辛亥革命的开端。当时工农革命军还未诞生,排除B项;广州起义是1911年4月27日由黄兴率120余名敢死队员直扑两广总督署,发动的同盟会的武装起义。与题中“向潇湘直进”“秋收时节”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7.线索图示有利于学生掌握历史事件发展过程。观察如图的线索图,能从图中提取到的有效信息有(
)①中央红军出发时间
②遵义会议是转折点③长征中的重大事件
④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时间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观察如图的线索图,能从图中提取到的有效信息有”和具体线索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图中可以提取到以下信息:①中央红军出发时间为1934年10月;②遵义会议是转折点,发生在1935年1月;③长征中的重大事件如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等都在图中标识,①②③正确,D项正确;④错在图中没有显示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具体时间,三大主力会师的时间是1936年,1935年,吴起镇会师是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的会师,排除ABC项。故选D项。18.“抗倭十四载,血战乾坤赤”概括了中国人民进行的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抗倭十四载”是从哪一历史事件开始的(
)A.西安事变 B.九一八事变C.七七事变 D.南京大屠杀【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队在沈阳发动事变,开始了对中国东北的侵略。这是抗日战争的起点,这也标志着日本对中国的大规模侵略的开始,B项正确;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不是抗日战争的起点,排除A项;七七事变是1937年7月7日发生的事件,又被称为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但这不是“抗倭十四载”的起始点,因为在此之前,中国已经开始了局部抗战,排除C项;南京大屠杀是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后发生的暴行,是抗日战争中的一个悲惨事件,但不是抗日战争的起点,排除D项。故选B项。19.《社会变迁与百年转折丛书》讲述了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百多年中国的变迁过程,其中第五册书名为《1937年:大灾难与大牵手》,此册书名的含义是(
)A.军阀混战和国共合作北伐 B.卢沟桥事变和百团大战C.日本全面侵华和国共第二次合作 D.平型关大捷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1937年:大灾难与大牵手》”并结合所学可知,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体现了这时期的“大灾难”,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体现了这时期的“大牵手”,C项正确;国共合作进行北伐发生于1924—1927年,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百团大战发生于1940年8月20日至1941年1月24日,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与材料“1937年”不符,排除B项;平型关大捷发生于1937年,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高涨了中华人民的反侵略志气,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但无法体现“大灾难”,排除D项。故选C项。20.抗战时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协同作战,都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下列三幅图片反映了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真实纪录,图片符号与相关联的序号连接正确的一组是(
)A.a—①b—②c—③ B.a—③b—①c—②C.a—①b—③c—② D.a—③b—②c—①【答案】B【解析】根据图示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图a是台儿庄战役,台儿庄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与③对应。图b是平型关大捷,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与①对应。图C是百团大战,百团大战历时数月,战果辉煌,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与②对应。所以符号与相关联的序号连接正确的一组是a—③b—①c—②,B项正确;图a是台儿庄战役,与③对应,AC项错误,排除AC项;图b是平型关大捷,与①对应,D项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21.金冲及说:“日本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由此可见他认为中国取得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A.全民族抗战 B.综合国力强C.地大物博人口多 D.科技水平高【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日本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可知,材料强调日本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即中国实行全民族抗战,这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A项正确;当时中国处于积贫积弱的状况,综合国力强与材料和当时中国实际不符,排除B项;地大物博人口多在材料中并没体现,并不是材料强调的中国取得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科技水平高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并非中国取得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且与当时中国科技现状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22.1945年8月,毛泽东离开延安前说:“由于有我们的力量,全国的人心,蒋介石自己的困难,外国的干预四个条件,这次去是可以解决一些问题的。”据此判断,毛泽东此行的目的地是(
)A.重庆 B.南京 C.西安 D.广州【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1945年8月”““由于有我们的力量,全国的人心,蒋介石自己的困难,外国的干预四个条件,这次去是可以解决一些问题的”和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8月,蒋介石先后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面商国家大计。蒋介石的目的,一方面是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另一方面是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身上。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毛泽东高瞻远瞩,以惊人的胆魄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所以,毛泽东此行的目的地是重庆,A项正确;经上分析,毛泽东此行是参加重庆谈判,目的地是重庆,而不是南京、西安、广州,均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故选A项。23.“我军这一战略行动,……从此,中国人民解放军由内线作战转为外线作战,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材料中的“战略行动”是指(
)A.平型关大捷 B.百团大战 C.挺进大别山 D.渡江战役【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威胁到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恰似一把利剑插进蒋介石反动统治的心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从此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故,C项正确;平型关大捷和百团大战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与中国人民解放军不符,排除AB项;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标志着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结束,排除D项。故选C项。24.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外国人纷纷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状元张謇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回到家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
)A.“自强”“求富”道路 B.变法图强道路 C.“实业救国”道路 D.民主共和道路【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民族危机大大加深,张謇毅然弃官从商,提出“实业救国”,并创办大生纱厂,故选择C。25.如图是一位初中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搜集的资料。根据这些资料,可以判断出该探究学习的主题是(
)A.中国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 B.近代中国新式报纸的发展C.近代文学艺术的成就 D.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刊物【答案】B【解析】根据图片信息“申报”、“大公报”、“新闻报”、“解放日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72年外国人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天津的《大公报》、上海的《新闻报》和延安的《解放日服》,是民国时期的著名报纸。根据这些资料,可以判断出该探究学习的主题是近代中国新式报纸的发展,B项正确;中国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与新式学校、学堂出现相关,与“申报”、“大公报”、“新闻报”、“解放日报”,不符,排除A项;文学艺术的成就,与“申报”、“大公报”、“新闻报”、“解放日报”的发行不符,排除C项;上海的《东方杂志》、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和邹韬奋主办的《生活》周刊,是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刊物,与“申报”、“大公报”、“新闻报”、“解放日报”的发行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第Ⅱ卷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26.揭露列强暴行,缅怀民族脊梁。下面是八年级同学以“铭记历史,砥砺前行”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的成果展板,请你完成展板中的问题。(13分)展板一【释读图文资料一揭示野蛮暴行】材料一: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林则徐因为虎门销烟而威震中外;同时,他也是一位得到过较多赞誉的政治家。而林则徐于1849年对关心国事的年轻人左宗棠言“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吾老矣,君等当见之”,其对俄国的精准预言更是为近代众多史学家所折服。——摘编自《晚年的林则徐基于什么,做出了沙俄是大清国隐患的预言?》材料二:某学者曾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展板二【释读文字资料一唤起民族觉醒】材料三:材料四:清政府为利用义和团,以“招抚”代替“剿灭”,并承认其合法地位。于是,义和团纷纷涌进天津、北京,他们沿途张贴文告,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通过捣毁教堂,拆毁铁道,砍断电线等方式,表达对外国侵略者的愤怒。——《中国近代史》展板三【赏析英雄人物一展示时代精神】
(1)材料一中的“虎门销烟”有何历史意义?(2分)请用史实证明林则徐“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预言的准确性。(1分)(2)材料二中的废墟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1分)谈谈你的感受。(1分)(3)请把材料三时间轴上“★”处的内容补充完整(1分)。该时间轴所反映的事件在中国历史上占有怎样的地位?(1分)(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义和团运动提出的口号以及反帝斗争的方式。(2分)(5)根据展板三,请选择两位英雄人物就他们的英雄事迹拟写解说词,(2分)并写出你从中感悟到的时代精神。(2分)【答案】(1)历史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2分)史实:从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俄国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1分)(2)事件: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分)。感受:这是野蛮的行为,是对全人类的犯罪,更是中华民族的耻辱;同时,它也让清政府的软弱无能暴露无遗,侵略者的气焰更加嚣张。它永远警示着中国人民,落后就要挨打,也激励我们勿忘国耻,努力学习,振兴中华。(1分)(3)内容:金田起义。(1分)地位: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它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的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1分)(4)口号:扶清灭洋。(1分)方式:捣毁教堂、拆毁铁道、砍断电线等方式。(1分)(5)解说词:关天培:在鸦片战争中,英军进攻虎门炮台,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指挥清军死守阵地,顽强抵抗,壮烈殉国,他是民族英雄。左宗棠:为了加强西北塞防,1875年左宗棠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他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成功收复新疆。邓世昌:在甲午中日战争的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英勇杀敌,视死如归,率舰冲向日舰“吉野号”,壮烈殉国,他是民族英雄。谭嗣同: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参加了戊戌变法,是为变法流血牺牲的“戊戌六君子”之一。(2分)时代精神:不畏强暴、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维护祖国统一的大无畏精神,为救亡图存而流血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2分)【解析】(1)历史意义:根据材料一“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林则徐因为虎门销烟而威震中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史实:根据材料一“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俄国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证明了林则徐“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预言的准确性。(2)事件:依据材料二图片及“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1860年10月,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这是野蛮的行为,是对全人类的犯罪。故材料二中的废墟反映了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感受:根据所学火烧圆明园相关知识,从控诉罪行、勿忘国耻、学习、奋斗、抗争、振兴中华等角度,概括出对“火烧圆明园”的感受即可,如:1860年10月,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这是野蛮的行为,是对全人类的犯罪,更是中华民族的耻辱;同时,它也让清政府的软弱无能暴露无遗,侵略者的气焰更加嚣张。它永远警示着中国人民,落后就要挨打,也激励我们勿忘国耻,努力学习,振兴中华。这是野蛮的行为,是对全人类的犯罪,更是中华民族的耻辱;同时,它也让清政府的软弱无能暴露无遗,侵略者的气焰更加嚣张。它永远警示着中国人民,落后就要挨打,也激励我们勿忘国耻,努力学习,振兴中华。(3)内容:根据材料三时间轴信息“1851年”以及展板二主题“唤起民族觉醒”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因此,时间轴上“★”处的内容是:金田起义。地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它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的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因此,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是: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的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4)口号:根据材料四“清政府为利用义和团,,以‘招抚’代替‘剿灭’,并承认其合法地位”“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义和团兴起的过程中,曾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故义和团运动提出的口号是扶清灭洋。方式:根据材料四“通过捣毁教堂,拆毁铁道,砍断电线等方式,表达对外国侵略者的愤怒”概括得出,义和团运动反帝斗争的方式有:捣毁教堂、拆毁铁道、砍断电线等。(5)解说词:依据展板三“赏析英雄人物—展示时代精神”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关天培、左宗棠、邓世昌、谭嗣同四位英雄人物中任选两位,概括出其英雄事迹即可,如:关天培:在鸦片战争中,英军进攻虎门炮台,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指挥清军死守阵地,顽强抵抗,壮烈殉国,他是民族英雄。左宗棠:为了加强西北塞防,1875年左宗棠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他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成功收复新疆。邓世昌:在甲午中日战争的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英勇杀敌,视死如归,率舰冲向日舰“吉野号”,壮烈殉国,他是民族英雄。谭嗣同: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参加了戊戌变法,是为变法流血牺牲的“戊戌六君子”之一。时代精神:本题是开放性题目,只要围绕“维护国家主权、顽强抗战、救亡图存等”去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如:不畏强暴、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维护祖国统一的大无畏精神,为救亡图存而流血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27.五千年中华民族在一次次奋进拼搏中焕发新春,百年大党中国共产党风华正茂,豆蔻年华的你也正值美好青春,让我们以青春之我,筑青春之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民族觉醒唤青春】材料一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陈独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图2(1)材料一中陈独秀认定的“德先生”“赛先生”是哪场运动的口号?(1分)在中国最早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谁?(1分)【青春之党担重任】材料二
青春是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的优秀基因。这一年党的一大13名代表的平均年龄只有27.7岁。建立一个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人民当家做主的新国家,是建党之初年轻的共产党人胸怀的理想。——张康喆《以青春之我,逐青春之梦》(2)与图片2节日由来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运动?(1分)这一运动使中国革命进入哪个时期?(1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建党之初年轻的共产党人胸怀的理想”是什么?(2分)【青春之党谋新路】材料三
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部队到达井冈山,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努力发展生产,最终探索出一条正确革命道路,指引中国革命取得最终胜利。——改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3)材料三中的“正确革命道路”一般被称作什么道路?(2分)【青春之我许诺言】材料四
今天,我们向党致以青春的礼赞;走过百年,风华正茂的中国共产党;今天,我们对党许下青春的誓言;新的百年,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同心向党,奔赴远方。——《建党百年献词》(4)历史证明青年要有远大理想、要有坚定信念,这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才能有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作为青春的你应该怎样践行自己的青春诺言?(2分)【答案】(1)运动:新文化运动。(1分)人物:李大钊。(1分)(2)运动:五四运动。(1分)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分)理想:建立一个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人民当家做主的新国家。(2分)(3)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2分)(4)作为青春的我践行自己的青春诺言应该坚定理想信念,勤奋学习,练好本领,提升道德品格和人文素养等。(2分)【解析】(1)运动:根据材料“德先生”“赛先生”和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所标举的两大口号,由陈独秀首先提出。他还将它们形象地称为“德先生”和“赛先生”。所以,材料一中陈独秀认定的“德先生”“赛先生”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人物: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研究专号”,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随后,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所以,在中国最早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李大钊。(2)运动:根据材料“五四青年节”和所学知识可知,图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五四运动。时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所以,这一运动使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理想:根据材料二“建立一个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人民当家做主的新国家,是建党之初年轻的共产党人胸怀的理想”可知,“建党之初年轻的共产党人胸怀的理想”是建立一个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人民当家做主的新国家。(3)道路:根据材料三“毛泽东率部队到达井冈山,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努力发展生产,最终探索出一条正确革命道路”可知,这一时期,毛泽东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路”。(4)怎样做:本题为开放性题,言之有理即可,根据材料四“我们对党许下青春的誓言;新的百年,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同心向党,奔赴远方”和所学知识可知,作为青春的我践行自己的青春诺言应该坚定理想信念,勤奋学习,练好本领,提升道德品格和人文素养等。28.近代中国在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究问题。(12分)【政治制度的变化】材料一
辛亥革命以革命的方式解决了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政治文明选择问题,传统政治文明中的制度体系因此全面崩溃……辛亥革命标志着中国的政治文明从传统走向现代。——摘编自《现代化过程中的中国政治文明建设》(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传统政治文明中的制度体系因此全面崩溃”的具体表现。(2分)【经济制度的变化】材料二(2)据材料二,概括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特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黄金时代”的最主要原因。(2分)【思想文化的变化】材料三
从1915年开始,新文化运动在中华大地兴起。新文化运动者们认为,中国之所以危亡,民主科学不能实现,是由于封建伦理道德的严重束缚。陈独秀指出,以孔子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阻碍了中国人的觉醒和社会进步。李大钊指出,孔子是“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摘编自杜维明《儒学创新的契机》(3)据材料三,概括新文化运动在中华大地上兴起的原因。(2分)【社会生活的变化】材料四
鸦片战争后,“洋布”“洋装”渐渐进入人们生活,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并存;中式服装改良,出现中西结合的服饰,如中山装、旗袍……出现西餐馆,西式的糖、烟、酒、饮料和糕点传入且逐渐被百姓接受……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传统的婚姻丧葬习俗、社交礼仪也发生改变,显示出平等、自由等文明精神……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提高了生活质量……19世纪中期前后,中国出现近代报刊⋯⋯1895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使电影进入实用阶段;1896年,电影传入中国。——摘编自《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4)据材料四,归纳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特征(2分),并分析产生这些特征的原因。(2分)【答案】(1)表现: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2分)(2)特点:艰难曲折。(2分)主要原因: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2分)(3)原因:封建伦理道德束缚了中国发展;封建伦理道德阻碍了中国人的觉醒和进步;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理论基础。(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4)特征:新旧并呈,多元发展。(2分)原因: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民国政府颁布了革除社会陋习的法令;民主平等思想的传播和维新思潮、革命思潮的发展,冲击了旧的生活方式。(2分)【解析】(1)表现:根据材料一“辛亥革命以革命的方式解决了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政治文明选择问题,传统政治文明中的制度体系因此全面崩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因此,材料一中“传统政治文明中的制度体系因此全面崩溃”的具体表现是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2)特点:据材料二“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示意图”得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特点是艰难曲折。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2——1919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黄金时代”的最主要原因是: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3)原因:根据材料三“是由于封建伦理道德的严重束缚”得出,封建伦理道德的束缚;根据材料三“以孔子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阻碍了中国人的觉醒和社会进步”得出,封建伦理道德阻碍了中国人的觉醒和进步;根据材料三“孔子是‘数干年前之残骸枯骨’‘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得出,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理论基础。(4)特征:据材料四“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并存;”“如中山装、旗袍……出现西餐馆,西式的糖、烟、酒、饮料和糕点传入且逐渐被百姓接受……”“传统的婚姻丧葬习俗、社交礼仪也发生改变,显示出平等、自由等文明精神……”“……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提高了生活质量……19世纪中期前后,中国出现近代报刊⋯⋯1895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使电影进入实用阶段;1896年,电影传入中国。”得出,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特征是新旧并呈,多元发展。原因:结合所学可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出现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特征的原因是: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民国政府颁布了革除社会陋习的法令;民主平等思想的传播和维新思潮、革命思潮的发展,冲击了旧的生活方式。29.回望中国近代百年史,风云变幻,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深刻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初次携手】兄弟齐心,其利断金!材料一军校的创办,是国共合作的产物。他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将领和军事骨干……——姜廷玉《中国军校发展史》打倒列强,打到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国民革命歌》(1)材料一中的军校指的是哪所学校?(1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打到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这一行动取得了什么成果?(2分)【兄弟阋墙】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材料二1936年10月21日,蒋介石对张、杨(指张学良和杨虎城)进行训话,要分清敌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二手房买卖合同(含交易纠纷解决)2篇
- 二零二五版国际货运环保项目六租船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劳务派遣服务合同范本3篇
- 2024年项目部治理人员安全培训考试题附参考答案(研优卷)
- 2023-2024年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考试题及参考答案【预热题】
- 二零二五年度高速公路扩建项目场地平整施工协议3篇
- 2023年-2024年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教育培训试题带答案(完整版)
- 2024项目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考试题及完整答案(网校专用)
- 2023年项目安全培训考试题A卷附答案
- 2024年安全管理人员安全教育培训试题含答案(突破训练)
- 2023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地理真题含解析
- 酒店人防管理制度
- 古诗词诵读 《锦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 GB/T 24478-2023电梯曳引机
- 食堂经营方案(技术标)
- 代收实收资本三方协议范本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全册课件【完整版】
- 乒乓球比赛表格
- 商务接待表格
- 肠梗阻导管治疗
- word小报模板:优美企业报刊报纸排版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