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卷A卷(含答案)_第1页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卷A卷(含答案)_第2页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卷A卷(含答案)_第3页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卷A卷(含答案)_第4页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卷A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衡阳县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卷A卷分值:150分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材料一: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迅速走红,与纪录片一起走红的还有主人公——故宫文物修复师。55岁的王津师傅是他们的代表,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代钟表修复技艺的第三代传承人,进入故宫工作已经39年了。每天早八晚五,在办公室一坐就是一天,几十年如一日,和蒙尘多年的文物打交道。人们尊崇工匠精神,更多的是钦佩其所蕴含的认真细致、精雕细凿、精益求精、出神入化的技艺。其实,这些精湛非凡的工匠技术,并非仅有天赋便可成就。后天的刻苦学习、甘于寂寞、坚守如一,才是工匠精神的源头活水与真正底色。自古而今,在工匠精神的光芒下,成就无数工匠大师。如在中国古代,就有鲁班、李春、李冰等,他们几乎全靠手工制作,赢得了生前身后名。如果没有其儿时就从师学艺,没有汗水擦亮前路,没有坚持不懈地一直努力,当然就难以成为一名大师。像过去,一个学徒工,要从小时候到长大成人,学上十多年才能出师。此中之艰苦,可想而知。如果没有一种安静如初的心态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学艺而成,青出于蓝,就很难做到。即使到了当代,像瑞士的钟表工业,意大利的一些制鞋业,仍然在沿用手工工艺,就是因为机器的流水线上,很难达到工匠手艺之精致的程度。像故宫钟表修复师,至今仍默默地坚守着这一古老行业,他们因此成了另类“网红”。这其实正是人们对其于时光的静谧中不惧寂寞、无声坚守之工匠精神的推崇与尊敬。当下时代,社会嬗变,人心浮躁,人们的脚步更为匆匆。其实,在这样的环境与心态下,我们更需要有时能静下来、慢一些,让步伐走得更稳些;在耐心中更多些深入思考,让我们的行动来得更为扎实、有力些。在生活中,一些看似“慢”的行为,其实正孕育着快速提升的质变;在看似静无声息的环境里,其实正磨炼和生成着动若脱兔的飞跃;在看似无言而寂寥的坚守中,其实成功正在一步步逼近……所谓工匠精神,就是在这种不惮于寂寞、不畏于静默、不躁于坚守中,让技艺超凡脱俗,令手中精品迭出,成就更多传世经典,并让这种技艺与精神代代传承不息。如果大家都能多一些安静中坚守的工匠精神之底色,就能更多地修复那些尘世间的浮躁心态,让我们的人生,更为从容淡定;让我们的工作,更为细致入微;让我们的梦想,飞得更高更远……(摘编自陈怀瑜《“安静与坚守”是工匠精神的底色》)材料二:一部《战争与和平》,草婴翻译了6年。他一生追求像原著一样的艺术标准,翻译作品始终遵从六道工序:研读原著、翻译、读译文、请人朗读、交编审、打磨求“神韵”。连环画泰斗贺友直的作品被称为“把故事画活了”,生前却自称是个“大匠人”,“蜗居”闹市数十年,每日挥毫不止,在中国传统线描中融入西画写实造型方法,将线描艺术推向高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独具匠心,终而造诣精深,成其大器。匠心之道,看似无着处,实则有迹可循。有一本叫《匠人精神》的书,这样讲成为一流工匠的“守破离”:跟着师傅修业谓之“守”,在传承中加入自己的想法谓之“破”,开创自己的新境界谓之“离”。我们也可以将其引申为各行业的匠心之道。守,以理想为基,久久为功而不改初衷,精益求精而臻于至善;破,以思考为底,无思考则无变化,无变化则始终是老祥子,学而思才能“芳林新叶催陈叶”;离,以创新为核,有非同寻常的构想,方能“人无我有,人有我强”。草婴、贺友直等的艺术造诣,可说是对此的生动诠释。善于“守破离”,何愁不能有所创造,有所成就?守,意味着长久等待和超常吃苦。当年,法拉第要弟子每天记录实验结果,弟子觉得这事枯燥乏味没意义,不久就走了。后来,法拉第因电磁学方面的重大发现而获得殊荣,面对一事无成又找上门来的弟子,他说自己不过是把弟子认为没意义的事坚持了10年,在记下数千个“NO”之后,终于写下了一个“YES”。今天,有的研究者缺少坐“十年冷板凳”的决心和毅力,耐不住寂寞,稳不住心神。有的人在立项资助“诱惑”下,频繁转换科研“频道”,甲地优惠到甲地,乙地优惠又跑回乙地。心上长草“守不住”,飘移不定,又如何能把一件事干到极致?破,意味着在突破和完善中超越。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是要后人不能止步于临摹,而要学其神韵善突破。一种现象存在已久,学某某而安于做“小某某”或“小小某某”,如同“受过训练的跳蚤”,即使盖板已拿掉,也不会越过原有高度。前人技艺再高,也终究有局限性。小疑小进,大疑大进。离,意味着在颠覆成见中寻求新发现。当年,女科学家麦克林托克发现“跳跃基因”。因其“离经叛道”,同行骂她疯了。多年后,其成果才得到承认,她也因此获诺贝尔奖。“破”属于推陈出新,是横向进步;“离”属于颠覆性创新,是纵向进步。历史的高峰永无止境,“不日新者必日退”。“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匠心是精雕细刻精益求精之心,是追求卓越不断超越之心,是破除成见不断创新之心。匠心之道贵在“守破离”。(摘编自刘根生《匠心之道“守破离”》)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生更为从容淡定,工作更为细致入微,梦想飞得更高更远,都要在安静中坚守工匠精神,这证明了坚守工匠精神的重要性。B.认真细致、精雕细凿、精益求精、技艺出神入化的工匠,能够赢得人们的尊崇,这体现了人们对工匠精神的重视。C.跟着师傅修业,在传承中加入自己的想法并开创自己的新境界,也能引申为各行业的匠心之道,可见“守破离”的重要意义。D.齐白石认为,“向我学习的人可能会成功,仅仅模仿我是没有出路的”。只要在别人的基础上有所突破、不断创新,就能迎来事业的灿烂春天。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炉火纯青的工匠技术,并非仅有天赋便可成就,后天的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但难补天赋不足。B.现实生活中,快节奏是常态,而一些想静下来、慢一点、走稳点的人,却在一念之间,就再也赶不上了。C.匠心之道的“离”很重要,要想达到“离”的境界,必须不断创新,文中麦克林托克的例子足以证明这一点。D.匠心之道的“守破离”中,“守”是关键,没有“守”,“破”就是无源之水,“离”就是空中楼阁。3.结合材料,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守,意味着长久等待和超常吃苦”观点的一项是()(3分)A.孔夫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十余年。风霜雨雪没有阻止他前进的步伐,饥饿贫寒没有扑灭他胸中的热情,国君冷眼没有磨灭他克己复礼的意志。B.心细如发,探手轻柔,李峰在高倍显微镜下手工精磨刀具,即使只有5微米公差,也要“执拗”返工。C.中国高飞集团高级钣金工王伟,在肉眼难辨的误差里,手工打造精美弧线,托举中国大飞机翱翔蓝天。D.马宇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修复师,他能在毫厘之间,把握分寸,重现旷世兵马俑。4.材料一和材料二开头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作用?(4分)5.“工匠精神”是时代的呼唤,新形势下,如何践行工匠精神?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苦念北平林海音不能忘怀的北平!那里我住得太久了,像树生了根一样。童年、少女,而妇人,一生的一半都在那里度过。快乐与悲哀,欢笑和哭泣,那个古城曾倾泻我所有的感情,春来秋往,我是如何熟悉那里的季节啊!春光明媚,一骑小驴把我们带到西山,从香山双清别墅的后面绕出去,往上爬,大家在打赌,能不能爬上“鬼见愁”的那个山头。我常常念叨“鬼见愁”那块地方,可是我从来也不知道它究竟在哪里。春天的下午,有时风沙也很大,风是从哪儿吹来的呢?从蒙古那边吹来的吗?从居庸关外那边吹来的吗?春风发狂,把细沙送进了你的眼睛、鼻子和嘴里。出一趟门,赶上风,回来后,上牙打打下牙试试,咯咯吱吱的,全是沙子,真是牙碜。“牙碜”是北平俗话,它常被用在人们的谈话里。比如说:“瞧,我这两天碰的事儿都别扭,真是,喝凉水都牙碜!”——比喻事不顺心。“大姑娘哪兴这么说话,也不嫌牙碜!”——比喻言语粗鄙。“别用手指甲划玻璃好不好,声儿听着牙碜!”——形容令人起寒战的感觉。“这饭怎么吃着这么牙碜!掺了沙子啦!”——形容咀嚼不适的感觉。春天看芍药牡丹,是富贵花。中山公园的花事,先是芍药,一池一畦地开,跟着就是牡丹。灯下看牡丹,像灯下观美人一样,可以细细地品赏,或者花前痴望。一株牡丹一个样儿,一个名儿,什么“粉而金刚”“二乔”“金盆落月”。牡丹都是土栽,不是盆栽,是露天的,春天无雨不怕,就是怕春风。有时一夜狂风肆虐,把牡丹糟蹋得不成样子。几阵狂风就扫尽了春意,寻春莫迟,春在北平是这样短促呀!许多夏季的黄昏,我们都在太庙静穆的松林下消磨,听夏蝉长鸣,懒洋洋地倒在藤椅里。享受安静,并不要多说话,仰望松林上的天空,只要清淡地喝几口香片茶。各人拿一本心爱的书看吧,或者起来走走,去看看那几只随着季节而来的灰鹤。不是故意到太庙来充文雅,实在是比邻中山公园的情调,有时太嫌热闹了,偶尔也要躲在太庙里享受清福。但是太庙早早就要关门了,阵地不得不转移到中山公园去,那里有同样的松林,同样的茶座,可以坐到很久,一直到繁星满天,茶房收拾桌椅,我们才做最后离园的客人。最不能忘怀的是“说时迟,那时快”的暴雨,西北的天空忽然乌云密布,一阵骤雨洗净了世间的污浊,有时不到一小时的工夫,太阳又出来了,土的气息被太阳蒸发出来,那种味道至今还感到熟悉和亲切。我喜欢看雨后的红墙和黄绿琉璃瓦,雨后赶到北海划小船最写意。转过了北池子,经过景山前的文津街,是到北海的必经之路。文津街是北平城里我最喜爱的一条路,走过那里,令人顿生怀古幽情。虽然北平的春天稍纵即逝,但秋日却长,从树叶转黄到水面结冰,都是秋的领域。秋的第一个消息,就是水果上市。枣,像桂圆一样普遍,但是花祥却多,郎家园、老虎眼、葫芦枣、酸枣,各有各的形状和味道,却不是单调的桂圆可以比的。沙营的葡萄,黄而透明,一掰两截,水都不流,才有“冰糖包”的外号。京白梨,细而无渣。鸭儿广,赛豆腐。秋海棠红着半个脸,石榴笑得合不上嘴。它们都是秋之果。北平的水果贩最会吆唤,你看他放下担子,一手叉腰,一手捂着耳朵,仰起头来便是一长串的吆唤。婉转的唤声里,包括名称、产地、味道、价格,真是意味深长。西来顺门前,如果摆出那两面大镜子的招牌——用红漆一面写着“涮”,一面写着“烤”,便告诉人,秋来了。从那时起,口外的羊,一天不知要运来多少只,才供得上北平人的馋嘴咧!北平的秋天,说是秋风萧索,未免太凄凉!如果走到熙熙攘攘的西单牌楼;远远地就闻见炒栗子香。向南移步要出宣武门的话,一路上是烤肉香。到了宛老五的门前,不由得你闻香下马。胖胖的老五,早就堵着房门告诉我:“还要等四十多人哪!”羊肉的膻,栗子的香,在我的回忆中,是最足以代表北平季节变换的气味了!每年的秋天,都要有几次郊游,觅秋的先知先觉者,大半是青年学生,他们带来西山红叶已红透的消息,我们便计划前往。星期天,海淀道上寻秋的人络绎于途。带几片红叶夹在书里,好像成了习惯。看红叶,听松涛,或者把牛肉带到山上去,吃真正的松枝烤肉吧!结束这一年最后一次的郊游,秋更深了。年轻人又去试探北海漪澜堂阴暗处的冰冻了。如履薄冰吗?不,可以溜喽!于是我们从床底下捡出休息了一年的冰鞋,弹去灰尘,擦亮它,静待生火出发,这时洋炉子已经装上了。秋走远了。这时,正是北平的初冬,围炉夜话,窗外也许下着鹅毛大雪。买一个赛梨的萝卜来消夜吧。“心里美”是一种绿皮红瓤的,清脆可口。有时炉火将尽,夜已深沉,胡同里传出盲者凄凉的笛声。把毛毯襄住腿,呵笔为文,是常有的事。离开北平的那年,曾赶上最后一次“看红叶”,冰鞋来不及捡出,我便离开她了。飞机到了上空,曾在方方的古城绕个圈,协和医院的绿琉璃瓦给了我难忘的最后一瞥,我的心颤抖着,是一种离开多年抚育的乳娘的滋味。这一切,在这里何处去寻呢?像今夜细雨滴答,更增我苦念北平。(有删改)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对“牙碜”这一北京俗语的描写,和《故都的秋》中的“一层秋雨一层凉”有异曲同工之妙。B.文章在对北平夏季的描写中选择了蝉这个意象,简洁生动,与“蝉噪林逾静”一样具有以声衬静的作用。C.文章从视觉、味觉、听觉、嗅觉等角度抒写了北平的夏季,充满实实在在的烟火气息与生活情趣。D.作者运用一连串动词描写北平的水果贩,写出了他们吆喝时动作的娴熟,表现了他们生活的艰难。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首段总领全文,以比喻、感叹等方式,定下了全篇深沉悲凉的感情基调。B.文章写北京的春夏秋冬,详略得当,含蓄又磅礴,含有一种特别的京味儿。C.文章在抒写琐事时饱含温情,结尾直抒胸臆,强化了对北平最深切的怀念。D.文章语言平易明白,情切自然,读来不费劲,平常的情感与写实的描述相得益彰。8.林海音的散文一线串珠、形散神聚,请简要分析本文主要由哪些线索串联。(6分)9.同样写在北平闲坐喝茶,林海音在《苦念北平》中用的人称是“我们”,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用的人称是“你”“我”,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其不同的表达效果。(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材料一胡安定公瑗,字翼之,患隋唐以来仕进尚文辞而遗经业,苟趋利禄,其教学者必以明体达用为本。初与孙明复、石守道同读书泰山,攻苦食淡,终夜不寝。一坐十年不归得家书见上有平安二字即投之涧中不复展读。及为苏、湖二州教授,严条约,以身先之。虽大暑,必公服终日以见诸生,严师弟子之礼。解经至有要义,恳恳为诸生言其所以治己而后治乎人者。学徒千数,日月刮劘。为文章皆传经义,必以理胜,信其师说,敦尚行实。其在湖州学,置经义斋、治事斋。经义斋者,择疏通有器局者居之:治事斋者,人各治一事,又兼一事,如治民、治兵、水利书数之类。其在太学亦然。其子弟散在四方,随其人贤愚,皆循循雅饬;其言谈举止,遇之不问,知为先生弟子。明道、景祐间与孙明复、石守道三人以师道自任,而先生之徒独盛。其教学之法最备,行之数年,东南之士,莫不以仁义礼乐为学。庆历间,建太学于京师,有司下湖州学,取先生学法,行之太学。皇祐、至和间,以先生判国子监,执经座下生徒千余人。每讲罢,或引当世之事以明之。(节选自《言行龟鉴·学问门》,有删节)材料二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节选自《师说》)10.材料一中画框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把标号填到答题卡的相应位置。(3分)一坐A十年不归B得家书见C上有平安D二字E即投之涧中F不复展读。11.下列对材料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患,指“以……为患”,与《劝学》“非能水也”中的“水”用法相同。B.为,指写作,与《琵琶行并序》“因为长句”中的“为”词义相同。C.固,指本来,与《赤壁赋》“固一世之雄也”中的“固”词义相同。D.师,指学习,与《登泰山记》“明烛天南”中的“烛”用法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胡瑗对待学生既能言传身教又能严格教导,讲解经书能够抓住要点,写文章能够以理取胜。B.胡瑗的学生,无论贤能还是愚笨,都能守规矩,恭敬严谨,他们的言谈举止都有胡瑗的风范。C.庆历年间,朝廷派官员到湖州学习胡瑗的教学方法,并在国子监加以推行,培养了很多学生。D.韩愈认为疑惑是人们难以避免的,领会道理的时间不分先后,因此选择老师应不限于年龄大小。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虽大暑,必公服终日以见诸生,严师弟子之礼。(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14.材料一中,胡瑗在教学中的哪些做法值得学习与推广?(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怀仙歌李白一鹤东飞过沧海,放心散漫知何在。仙人浩歌望我来,应攀玉树长相待。尧舜之事不足惊,自余嚣嚣直可轻。巨鳌莫载三山去,我欲蓬莱顶上行。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骑鹤一路东飞而去,直飞过沧海,任情适性,不去在意到底飞往何处。B.诗人一路放歌,飞临仙人所在之处,仙人盼望诗人到来,应已攀上仙树等待多时。C.诗人借助想象直抒胸臆,直言尧舜之事不足为奇,还要到仙山之巅去走一走。D.诗人借仙人、玉树、巨整、三山、蓬莱等意象照应标题,表明这是首游仙诗。16.有人说,李白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这样说的依据是什么?请结合本诗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房老师在批改作文时,用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指出学生描述中秋夜“明月当空,繁星满天”的错误。(2)韩愈为自己的弟子写了一副对联,下联是“德之所立,范之所立焉”,请你用《师说》里的句子对一个上联,即“__________,__________”。(3)古人认为“鸡鸣”是光明到来的信号,预示着新的一天的开始,古诗中就有不少写到“鸡鸣”的句子,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从室内到户外,从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到地铁、公园、商场,艺术正在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①___________的地铁车厢,可能变身穿行在地下的流动艺术展;熙熙攘攘的商场中庭,也能举办一场“小而美”的展览活动;历经沧桑的历史街区,在艺术的装点下,碰撞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别样韵味……区别于传统的美术馆、画廊等展厅空间,这些艺术新空间与工业遗存、创意园区、交通枢纽、商业综合体等公共空间叠加,营造出生活化的艺术展示,让人们在不经意间就能享用一顿艺术便餐。如今,漫步城市街头,或许就能在下一个转角与艺术②___________。城市之美,美在都市风光,美在自然山水,也美在内涵品质,美在艺术人文。艺术融入城市,更新了城市的外在面貌,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为城市注入更多人文气息。18.下列选项中,和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B.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C.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白居易《琵琶行》)D.你烧得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闻一多《红烛》)19.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20.文中画框的部分,如果写成“城市之美,美在都市风光、自然山水、内涵品质、艺术人文”,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6分)(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柿饼是用柿子制成的饼状食品,也是冬季最让人期待的美食之一。吃过柿饼的人都知道,①_______,不过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这层白霜到底是什么,于是网络上开始流传这是人工添加的防腐剂。对此,天津农学院教授田淑芬表示,柿饼上的白霜被称为柿霜,是柿饼在制作过程中天然形成的糖霜,并不是防腐剂,对人体无害,消费者可以放心食用。在制作柿饼的时候,首先需要给柿子削皮,然后将削好皮的柿子进行晾晒。在晒干的过程中,柿子会析出果糖和葡萄糖等营养物质,②_______,这些营养物质会慢慢积累并结晶,最终形成了柿霜。一般来说,柿饼外层的柿霜多少,③_______。天气越冷、晾晒时间越长,柿饼就会越甜,柿霜也就会相对多一些。在存储、运输的过程中,如果所处环境温度升高,柿霜可能会融化而变少,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回霜。不过,消费者没必要过度追求柿霜的多少,倒是需要警惕不良商家为了提升柿饼“颜值”而人工在柿饼上洒面粉、淀粉等物质。经过人工“美白”的柿饼看上去白得比较均匀,但是只要轻轻一抖,它上面的白色粉末就会掉落,其口感也不是柿霜那种清甜的感觉。2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与文中画线句的引号,作用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在这样一个“白夜”里来攻击,有多困难,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啊!我连那一轮皎洁的月亮,也憎恶起来了。(《百合花》)B.她弯腰拔下一根枯草,将草茎插在小辫里。娘告诉她,这样可以“避邪”。(《哦,香雪》)C.袁隆平是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中国科学家之一,他正在引导一场新的“绿色革命”。(《喜看稻菽千重浪》)D.卢老师发现,当学生和老师进行双向选择时,有些学生可能因选不到合适的导师而“流落街头”,有些学生因为某些原因提出转导师。(《“探界者”钟扬》)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句话不超过15字。(6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古人云:“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后汉书·张衡列传》)闻一多说:“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红烛》)以上材料对青年的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答案:D2.答案:C3.答案:A4.答案:(1)共同点:两则材料开头都写了名人小故事。(2)作用:①引出论述的话题;②作为事实论据证明文章的观点;③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5.答案:①要耐得住寂寞,静下心来,不受外物诱惑;②要刻苦学习,能者为师,坚持不懈;③要深入思考,精益求精。6.答案:D7.答案:A8.答案:①空间上的线索是北平这个让人难以忘怀的地点。②时间上的线索是北平一年中的春夏秋冬四个季节。③情感上的线索是作者对北平的苦苦怀念与深深喜爱。④人物上的线索是作者这个在北平生活多年的人的行踪。9.答案:①林海音写在夏季,在公园中闲坐喝茶。“我们”说明这场逸事有同伴一起,体现出对有同样雅趣的志同道合的同伴的怀念。②郁达夫写在秋季,在租的院子中闲坐喝茶。先用第二人称“你”,让读者产生代入其中看天色、听鸽声、数日光的体验感,如同与读者当面对话,显得更真切自然;再用第一人称“我”陈述对牵牛花的偏爱,体现作者本身的文人意趣。10.答案:BEF11.答案:A12.答案:C13.答案:(1)即使在酷热的暑天,他一定整天穿着官服与学生相见,严守老师和弟子之间的礼节。(2)因此,无论地位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在的地方。(2)“是故”,因此;“无”,无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判断句式,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在的地方。14.答案:①率先垂范;②分类教学,教法完备;③联系时事阐明道理。参考译文:材料一:安定公胡瑗,字翼之,以隋唐以来选用官吏崇尚浮华的文辞为祸患,丢掉了(儒家)经书和学业,人们贪求功名利禄,他教育学生一定把“明体达用”作为根本。起初他和孙明复、石守道一起在泰山书院读书,刻苦攻读饮食清淡,直到深夜不睡觉。他一到书院学习,十年没有回家,收到家里来信,看到上面有“平安”两个字就投入山涧,不再打开看。等到他做了苏州、湖州的讲学官员,(制定了)严格的规章条例,自己率先遵守。即使在酷热的暑天,他一定整天穿着官服与学生相见,严守老师和弟子之间的礼节。讲解经书抓住要点去讲,恳切地给学生讲解先修身后治人的道理。学生有一千多人,长时间一起切磋。写文章都能解说经书的道理,必定以理取胜,阐明他的学说,崇尚行为朴实。他在湖州学任上,设置了经义斋、治事斋。经义斋中,选择通达有才学气度的人在此学习;治事斋中,每人主修一项技能,再兼修一项技能,如治理百姓,训练士兵,兴修水利、书写计算之类。他在太学的时候也是这样做。他的学生散布全国各地,不管贤能还是愚笨,都能守规矩恭敬严谨;(通过)他们言谈举止(符合礼节),遇到了不用询问,就知道是胡先生的学生。明道、景祐年间,他与孙明复、石守道三个人都以传承师道为己任,而胡先生的学生最多。他的教学方法最完备,实行了多年后,东南的士人,没有不把仁义礼乐作为学习内容的。庆历年间,国家在京城建立了太学,主管教育的官员到了湖州学府,采取了胡先生的教学方法,在太学推行。皇祐、至和年间,让胡先生监管国子监,手执经书在他座下听讲的学生有一千多人。先生常常讲完经书之后,有时还引用当世的事情来加以阐明。材料二: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师学习,他所存在的疑惑,就始终不能解开。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学习,以他为老师;出生在我之后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以他为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哪里去考虑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因此,没有地位高低贵贱,没有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15.答案:B16.答案:①想象变幻莫测,随意生发,离奇惝恍。诗歌描写了一个梦境,写诗人乘着鹤飞越沧海,天上仙人放歌,迎接诗人的到来,表达诗人对自由的向往。②强烈的感情色彩。颈联诗人直接表明态度,尧舜等古代圣人之事也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人间纷纷扰扰之事不值一提,借此表达自己超脱世外、对自由的向往之情。17.答案:(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