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5章环境与国家安全章末检测卷_第1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5章环境与国家安全章末检测卷_第2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5章环境与国家安全章末检测卷_第3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5章环境与国家安全章末检测卷_第4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5章环境与国家安全章末检测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五章环境与国家安全一、选择题(2021·山东枣庄八中检测)滇池是云贵高原湖群中面积最大的湖泊,北端湖堤将滇池分为外海(290平方千米)和草海(10平方千米)两部分,平均水深4.1米。20世纪70年代以后,滇池水质逐年变差。2011—2015年,当地开展了“生态清淤”“引水入滇”“环湖截污”“生态修复”等治理工程,对降低滇池总磷污染、改善富营养化和防止蓝藻暴发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外海2012年曾出现总磷含量较高的现象。下图示意滇池外海。读图,完成1~2题。1.滇池污染严重的自然原因是()A.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B.入口多、出口少,污染物滞留时间长C.盛行东北风,流速减慢D.生产生活排放大量污水2.2012年滇池外海总磷含量较高,其原因最可能是 ()A.生态清淤——扰动湖底沉积物B.引水入滇——增加水量C.环湖截污——导致磷元素富集D.生态修复——加快水体交换答案:1.B2.A解析:第1题,该地纬度低,温度高,蒸发量大,A项错误。由图可知该地入口多,出口少,污染物的排放不及时,自净能力弱,B项正确。该区域主要盛行西南风和东南风,C项错误。D项为人为原因。第2题,2011—2015年,当地开展了“生态清淤”等治理工程,使得湖底的沉积物被搅动,湖水的磷含量增高,A项正确。水量增加,磷含量有可能会减小,B项错误。入湖的污染物减少,磷的含量会减少,C项错误。水体交换加快,水质变好,磷含量降低,D项错误。(2021·山东潍坊二模)2021年3月15日,我国海上全新“绿色油田”——曹妃甸64油田正式投产。该油田以绿色发展理念为主导,引入大量高质量国产设备和创新型环保设备,建设应用“设计施工一体化”理念,实现了海上油田减排增效,完善了我国海上“绿色油田”建设新模式,推动海洋石油工业绿色低碳管理迈上新台阶。据此完成3~4题。3.可以实现海上“绿色油田”建设的措施有()①淡化海水提供生活、生产用水②搭载燃油发电机为海上平台供电③引入岸电为生活、生产供电④应用再生水收集罐收集生活污水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4.“设计施工一体化”的应用,对该项目的主要益处是 ()A.提高油区的环境质量B.缩短油田的建设周期C.缓解石油的紧张状况D.助力京津冀经济发展答案:3.D4.B解析:第3题,“绿色油田”新理念的主旨是减排增效,①淡化海水提供生活、生产用水是开源的措施,达不到减排增效的目的;②搭载燃油发电机是传统平台的供电方式,发电的过程容易造成油区的环境污染;引入岸电工程可以减少燃油主机消耗的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应用再生水收集罐,可将生活废水回收,实现海上油田生活污水零排放,故选D项。第4题,引入大量创新型环保设备是为了提高油区的环境质量,而采用“设计施工一体化”有利于工程设计和施工之间的衔接配合,更好地合理组织分段的设计与施工,缩短建设周期。2019年8月,某科研团队在北极地区多块浮冰钻取的冰芯样本中发现大量微塑料。某科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称,微塑料是通过空气传播的,在北极无人居住区塑料废物的发现令人担忧。据此完成5~6题。5.下列自然地理过程中,最有可能将塑料转移到北极地区积雪、冰川中的有()①水循环②洋流③大气环流④生物循环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③④6.为减少北极地区塑料污染,人类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杜绝使用塑料制品B.推广使用塑料替代制品C.建立废塑料回收机制,并燃烧处理D.减少向海洋倾倒塑料制品及垃圾答案:5.B6.B解析:第5题,水循环由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及径流等环节组成,其中水汽输送环节有可能将塑料带到北极上空,并随着降雪降落到北极积雪冰川中,而水汽输送又是由大气环流实现的,①③正确。洋流是海水有规律的流动,不会将塑料送达积雪冰川中,生物循环是发生在地壳与生物体之间的物质循环,也不会将塑料带到积雪冰川中,②④错误。故选B项。第6题,杜绝使用塑料制品会影响人们生产生活,不合实际,A项错误。推广使用塑料替代品,可以使得塑料垃圾减少,B项正确。废旧塑料燃烧会导致大气污染,C项错误。向海洋倾倒塑料垃圾会影响海洋环境和海洋生物,与北极地区塑料污染关系不大,D项错误。我国太湖流域水多田少,在逐渐增大的人口压力之下,人们通过修筑圩田,扩大了种植面积。圩即堤,圩田则是在沼泽或滩涂中筑堤,将农田与外水隔开,并在堤上建水闸,改造圩内土地,便于耕种。历史上,太湖流域圩田无序扩张,对太湖生态造成严重影响。下图示意太湖流域圩田景观。读图,完成7~9题。7.图示区域农民多随田散居,主要原因是()A.节省耕地 B.减少污染C.便于农耕 D.安全防御8.圩田堤上的水闸主要用于()A.防止水土流失 B.调节圩内水量C.减少农田污染 D.防止生物入侵9.圩田无序扩张对太湖的影响表现在()A.水质下降 B.水量增加C.调蓄能力增强 D.泥沙淤积严重答案:7.C8.B9.A解析:第7题,随田散居,即农民在农田附近居住,主要原因是便于农业生产活动,便于农耕,故选C项。第8题,太湖流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水闸的作用主要是调节圩内水量,故选B项。第9题,圩田无序扩张,说明大量利用湖边滩地修筑圩田,使太湖面积缩小,水量减小,调蓄能力降低。而农田退水会排入太湖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水质下降。故选A项。位于江苏中部沿海的盐城丹顶鹤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最大的滩涂湿地。每年11月至次年3月,丹顶鹤从栖息地迁徙至盐城滩涂湿地。下图为丹顶鹤迁徙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10.丹顶鹤选择滩涂湿地越冬,体现出的湿地功能主要是()A.调节气候 B.美化环境C.净化污染 D.保护生物多样性11.作为丹顶鹤的越冬地,盐城湿地对比迁徙路线上的辽河口、黄河口湿地的主要优势是()A.人类影响较少B.气候更为温暖C.食物来源丰富D.栖息面积更大答案:10.D11.B解析:第10题,丹顶鹤选择滩涂湿地越冬,体现出的湿地功能主要是保护生物多样性,D项正确。第11题,作为丹顶鹤的越冬地,盐城湿地对比迁徙路线上的辽河口、黄河口湿地的主要优势是纬度较低,气候更为温暖,B项正确。碳中性国家是指不给地球环境增加二氧化碳负担的国家,挪威、冰岛、新西兰和哥斯达黎加率先响应,为实现成为碳中性国家的目标而制定了计划年限和措施。据此完成12~13题。12.对成为碳中性国家不利的措施是()A.积极开发洁净的新能源B.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C.合理开发水能D.积极植树造林13.假如世界大多数国家成为碳中性国家,对全球产生的影响是()A.海平面上升速度减缓B.全球平均气温不变C.南北半球的温带草原区更干旱D.植物的生长速度明显减慢,农作物减产答案:12.B13.A解析:第12题,机械化以大量消耗能源为代价,所以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能源消耗会增加,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也会增多,不利于成为碳中性国家,故选B项。第13题,如果世界大多数国家都成为碳中性国家,会减缓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的速度也会减缓,故选A项。下图为西伯利亚沙果特湿地上空1千米处空气中CO2含量变化的观测数据统计图。读图,完成14~15题。14.观测数据曲线呈明显的季节性波动,主要原因是 ()A.冬季人们大量燃煤取暖,排放CO2多B.夏季生物的呼吸作用强,呼出CO2多C.冬季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固定CO2多D.夏季人类活动强度大,排放CO2多15.分析长期趋势曲线可知,气候变化对西伯利亚地区的影响是()A.扩大热带作物的种植面积B.森林带分布范围向北扩展C.高山的林带上限位置下移D.北部海岸线位置向北退缩答案:14.A15.B解析:第14题,由图可知,观测数据曲线夏季低,冬季高,这主要是因为西伯利亚地区纬度高,冬季人们大量燃煤取暖,排放CO2多;西伯利亚地区亚寒带针叶林广布,夏季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固定CO2多。第15题,据图中长期趋势曲线可知,CO2含量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森林带分布范围向北扩展、北部海岸线位置向南退缩;该纬度即使温度有所上升,也不适宜大面积种植热带作物;高山的林带上限位置上升。二、非选择题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洋垃圾”指的是进口固体废物,主要通过海运大量流入我国,其中以废旧电子产品为主。20世纪90年代之前,我国进口固体废物每年只有100万吨左右,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进口固体废物量也滚雪球般不停翻番。2018年1月1日起,中国开始禁止进口生活来源废塑料、未经分拣的废纸以及废纺织品、钒渣等4类24种固体废弃物。作为全球最大的垃圾进口国,中国的“洋垃圾”禁令立刻在世界范围内引发蝴蝶效应。(1)分析“洋垃圾”主要通过海运进入我国的原因。(2)说明“洋垃圾”入境对我国产生的危害。(3)分析我国减少“洋垃圾”入境可以采取的措施。答案:(1)“洋垃圾”数量多;海洋运输运量大,运费低;我国海港众多。(2)“洋垃圾”堆放占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洋垃圾”在堆放和处理过程中产生次生污染,加大环境压力;部分“洋垃圾”直接进入市场流通,危害人体健康;回收加工再销售的“洋垃圾”产品质量不稳定,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低价销售的“洋垃圾”产品扰乱市场秩序;等等。(3)加强海关管理,从源头上防范“洋垃圾”入境;加大宣传力度,使企业和个人充分认识到“洋垃圾”的危害;引导“洋垃圾”进口及加工企业转型;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加强管理治理的力度;等等。解析:第(1)题,“洋垃圾”主要通过海运进入我国,与“洋垃圾”的数量以及海运的特点有关,“洋垃圾”数量多,海洋运输运量大、运费低,我国海港众多,因此“洋垃圾”进入我国多采用海运方式。第(2)题,“洋垃圾”对我国的危害可从加剧环境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及扰乱经济秩序等方面回答。第(3)题,减少“洋垃圾”入境的措施可结合环境管理手段,从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和宣传教育手段等方面来分析。如: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加强管理治理的力度;引导“洋垃圾”进口及加工企业转型;加大宣传力度,使企业和个人认识到“洋垃圾”的危害,主动拒绝购买“洋垃圾”。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亚洲象是珍稀的物种,我国的亚洲象主要分布于云南省西南部(见下图)。亚洲象是食草动物,食量惊人,每天会长途跋涉寻找食物,不适应生态环境的剧烈变化。亚洲象最适宜的生存环境是热带原始森林中的沟谷等地。近几十年来,亚洲象栖息地不断遭到破坏,变成生态孤岛,同时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亚洲象生活范围和人类活动范围的距离越来越近,甚至重叠,亚洲象伤人、偷食庄稼、踩踏房屋及攻击牲畜等现象时有发生,少数不堪其扰的村民在极端情况下会围猎亚洲象,造成亚洲象死亡,人象矛盾突出。(1)描述云南亚洲象栖息地范围的变化。(2)分析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的沟谷成为亚洲象集聚地的主要原因。(3)说明云南亚洲象栖息地演变成生态孤岛的原因。(4)请提出保护云南亚洲象的有效措施。答案:(1)栖息地面积缩小,碎片化严重。(2)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植被茂密,可为亚洲象提供充足的食物;河谷地带水源充足,可为亚洲象提供生存条件;人烟稀少,人类对亚洲象的干扰少。(3)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森林面积锐减;毁林开荒,原生植被迅速减少,导致亚洲象栖息地面积缩小;水电站、高速公路等建设分割、破坏亚洲象栖息地,导致亚洲象栖息地碎片化,并阻隔种群交流。(4)建设亚洲象自然保护区;加强亚洲象自然保护区缓冲区的建设,控制或减少进入自然保护区的人口数量;合理规划,道路选线和工程建设尽量避开亚洲象栖息地;建设生态廊道;加强环境教育,增强公民保护濒危动物、生态环境的意识;建立保护亚洲象基金组织,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2014年与1975年云南亚洲象分布范围的变化,从面积、分布等方面描述即可。第(2)题,结合文字材料中亚洲象的生活习性,从食物、水源和人类活动等方面分析即可。第(3)题,亚洲象栖息地范围缩小,变成生态孤岛属于生态破坏问题,主要是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造成的。例如毁林开荒,破坏原始森林,水电站、高速公路等建设分割栖息地;另外,毁林开荒使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下降,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造成当地降水减少,蒸发旺盛,原始森林衰退,形成恶性循环。第(4)题,根据上题中提及的亚洲象栖息地范围缩小,变成生态孤岛的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例如:针对毁林开荒,可建设亚洲象自然保护区,控制或减少进入自然保护区的人口数量,同时增强公民环保意识等;针对水电站、高速公路等建设分割亚洲象栖息地问题,应进行合理规划,道路选线和工程建设尽量避开亚洲象栖息地,建设生态廊道等。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安徽省铜陵市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在铜陵市发现多处有色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及能源矿产,矿产种类多样。铜、金、硫铁矿和水泥用石灰岩是铜陵市四大优势矿产。铜陵市矿山开采时间长,矿产资源种类多,开采规模大。铜陵市因铜得名、以铜而兴,是全国最大的电解铜生产基地,素有“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之称。铜陵市工业经济特色鲜明,有有色金属(铜)加工、硫磷化工及水泥建材等支柱产业。近年来,铜陵市为促进可持续发展,围绕酸雨治理、生态环境治理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铜基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