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冲刺中考)初中语文
100篇阅读理解【专题训练】附答案
生活是什么
①有个谜语: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哭一一这是什么?
②人们都猜:这是镜子!我的朋友却不动声色地回了一句:这是生活。
③举座皆惊!他却来了句妙侃:“愁眉苦脸地看生活,生活肯定是愁眉不
展;爽朗乐观地看生活,生活肯定阳光灿烂!”
④果然有道理!
⑤于是,我突地想起一个故事。一次,穷困的法国作家拉伯雷想去巴黎,却
偏偏一分钱也没有,就故意笑眯眯地当着警察的面拿出几张白纸,分别在上面写
上“送给皇后的药”、“送给王子的药”、“送给公主的药”,然后在白纸里包
了点红色粉末。那警察见拉伯雷行为古怪,疑为刺客,便把他押到了巴黎,经审
查排除了刺客的嫌疑,又只好把他放了一一真是妙极,笑眯眯的拉伯雷一分钱没
花,便平平安安地到了巴黎!
⑥真佩服这位乐观豁达的拉伯雷,真佩服这种笑眯眯的人生态度!尤其有趣
的是,笔者钻研法国文学时,居然找到了上述谜语的出父一一就是拉伯雷说的: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
⑦不是吗?如何看待生活,的确与人的主观世界有关:心中没有阳光的人,
势必难以发现阳光的灿烂!心中没有花香的人,也势必难以发现花朵的明媚!
⑧既然如此,以豁达的态度面对人生吧!别小肚鸡肠!别斤斤计较!别动不
动就背上沉重的十字架!
1、文章开头引用谜语,有什么作用?
2、第②段中“不动声色”表现了朋友什么样的性格?
3、第④段中“果然有道理”,如何理解其中包含的道理?
4、根据第⑤段的记叙,请用简明的话概括拉伯雷靠什么平安地到达巴黎。
5、第⑥段中拉伯雷的话与前面的谜语有何不同?说明了什么?
6、模仿第⑦段中画横线的格式和修辞,补写两个句式相同的句子。
7、最后一段连用几个感叹号»有什么作用?
8、读了本文,你认为生活还是什么?请运用比喻对它进行描摹。
地平线
小的时候,我才从秦岭来到渭北大平原,最喜欢骑上自行车在路上无拘无束
地奔驰。庄稼收割了,又没有多少行人,空旷的原野上稀落着一些树丛和矮矮的
第1页共74页
屋。差不多一抬头,就看见远远的地方,天和地已经不再平行。天和地相接了,
在相接欠是一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线,有树丛在伏着。
“啊,天到尽头了!”
我拼命向那树丛奔去,骑了好长时间,赶到树下,但天地依然平行;在远远
的地方,又有一片矮屋,天地相接了,又出现那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线。
一个老人迎面走来,胡子飘在胸前。
“老爷子,你天边来的吗?”
“天边?”
“就是那一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线的地方,去那儿还远吗?”
“孩子,那是永远也走不到的地平线呢。”
“地平线是什么?”
“是个谜吧。”
我有些不太懂,以为他是骗我,就又对准那一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线上的矮屋
奔去。然而我失败了;矮屋那里天地平行,又在远远的地方出现了一道地平线。
我坐在地上,咀嚼着老人的话,想这地平线,真是个谜了。正因为是个谜,
我才要去解,跑了这么一程。它为了永远吸引着我和与我一样兴趣的人去解,才
永远是个谜吗?
从那以后,我一夭夭地长大起来,踏上社会,生命之舟驶进了生活的大海。
但我却记住了这个地平线,没有在生活中沉沦下去,虽然时有艰苦、寂寞。命运
和理想是天和地的平行,但又总有相接的时候。那个高度融合统一的很亮的灰白
色的线,总是在前方吸引着你。永远去追求地平线,去解这个谜,人生就充满了
新鲜、乐趣、奋斗和无穷无尽的精力。
1、本文分别从下列角度描述“地平线”。请从文中摘出相关的语句填空。
(1)形态:
(2)颜色:
(3)衬托物:
2、“想这地平线,真是个谜了。”此外这样说,是因为地平线具有什么样的
特点?
3、你怎样理解“命运和理想是天和地的平行,但又总有相接的时候”这句
话?
4、“永远去追求地平线,去解这个谜,人生就充满了新鲜、乐趣、奋斗和无
穷无尽的精力。”这里“追求地平线”隐含的深刻寓意是什么?
5、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
第2页共74页
6、读了本文,你得到怎样的人生启示?
申奥形象大使杨澜陈述发言
主席先生,女士们,先生们:
下午好。在向各位介绍我们的文化安排之前,我想先告诉大家,你们
2008年将在北京渡过愉快的时光。我相信在座的许多人都曾为李安的奥斯卡获奖
影片(卧虎藏龙)所吸引,这仅仅是我们文化的一小部分,还有众多的文化宝藏
等待着你们去挖掘。北京是一座充满活力的现代都市,三千年的历史文化与都市
繁荣相呼应。除了紫禁城、天坛和万里长城这几个标志性的建筑,北京拥有无数
的戏院、博物馆,各种各样的餐厅和歌舞场所,这一切的一切都会令您感到尽兴
和高兴。除此之外,北京城里还有千千万万友善的人民,热爱与世界各地人民相
欠。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北京历来是各个民族和各种文化的汇集地。北京人民
相信,在北京兴办2008年奥运会,将推动我们文化和全世界文化的交流,他将向
您和您所领导的奥林匹克运动表达奥运会的感激之情。在我们的文化计划当中,
教育和交流将是我们的希望,我们期待在全国尤其是数百万名青少年中,留下一
笔精神财富,从2005年到2008年我们将每年定期举办文化活动,由全世界青少年
和表演家参加的音乐会,这些文化活动同时在奥运村和全市范围内展开,以方便
运动员的参加。
我们的开闭幕式将展现中国杰出作家、导演、作曲家参与的舞台,讴歌人类
的共同理想和我们独特的奥林匹克运动。基于丝绸之路带来的灵感,我们的火炬
接力将经过希腊、埃及、罗马、拜占庭、美索不达米亚、印度和中国,以共享和
平一一共享奥运为主题。奥运永恒不息的火炬将跨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从
而达到一个最高的高度。在中国,奥运圣火将通过西藏、穿过长江和黄河、踏上
长城、途经香港、澳门、台湾,并在组成我们国家的56个民族中传递。通过这样
的路线,我们保证比以往任何一次接力数量都多的人民目睹火炬。700年前,有
人问马可•波罗,你有关中国的描述是真的吗?他说:我只不过将我所见到的跟
你们描述了一半而已。女士们,先生们,我相信北京和中国将向运动员、观众和
全世界的电视观众证明,这是一块神奇的土地。谢谢主席先生,谢谢大家!
1、杨澜在发言中为什么首先提到李安导演的影片(卧虎藏龙)?
2、陈述中说“北京有三千年的历史文化与都市繁荣相呼应”。文中有哪些具
体陈述与之呼应?
3、在说到北京城里的人民,陈述者用了一个“友善”的形容词修饰,为什么
不用“勤劳、勇敢”?
第3页共74页
4、在文化活动安排计划中,将举办一项什么活动?举办几年?哪些人参加?
在何地点举办?
5、火炬接力为何要走古丝绸之路?
6、中国奥运的火炬接力有何特点?
7、陈述发言引用马可•波罗的话有何作用?
8、如果你也是申奥形象大使,你将作怎样的陈述呢?请将你想说的话写下
来。
永远的蝴蝶
那时候刚好下着雨,柏油路面湿冷冷的,还闪烁着青、黄、红颜色的灯火。
我们就在骑楼下躲雨,看绿色的邮筒孤独地站在街的对面。我白色风衣的口袋里
有一封要寄给在南部的母亲的信。
樱子说她可以撑伞过去帮我寄信。我默默点头,把信交给她。
“谁教我们只带一把小伞啊。”她微笑着说,一面撑起伞,准备过马路去帮
我寄信。从她伞骨渗下来的小雨点溅在我眼镜玻璃上。
随着一声尖锐的刹车声,樱子的一生轻轻地飞了起来,缓缓地,飘落在湿冷
冷的街面,好像夜晚的蝴蝶。
虽然是春天,好像已是深秋了。
她只是过马路去帮我寄信。这简单的动作,却要教我终身难忘了。我缓缓睁
开眼,茫然站在骑楼下,眼里裹着滚烫的泪水“路上所有的车子都停了下来,人
潮涌向马路中央。没有人知道那躺在街面的,就是我的,蝴蝶。这时,她只离我
五米远,竟是那么遥远。更大的雨点溅在我的眼镜上,溅到我的生命里来。
为什么呢?只带一把雨伞。
然而我又看到樱子穿着白色的风衣,撑着伞,静静地过马路了。她是要帮我
寄信的,那,那是一封写给在南部的母亲的信。我茫然站在骑楼下,我又看到永
远的樱子走到街心。其实雨下得并不大,却是我一生一世中最大的一场雨。而那
封信是这样写的,年轻的樱子知不知道呢?
妈:我打算在下个月和樱子结婚。
1、结合语境,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性。
(1)我们就在骑楼下躲雨,看绿色的邮筒孤独地站在街的对面。
(2)从她伞骨渗下来的小雨点溅在我眼镜玻璃上。
第4页共74页
2、找出开头的景物描写,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3、小说的主人公是谁?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个人物的?
4、细读下面的句子,回答句后括号内的问题°
(1)她只是过马路去帮我寄信。这简单的动作,却要教我终身难忘了。
为什么说要“终身难忘”了?
(2)路上所有的车子都停了下来,人潮涌向中央。(句中的“涌”字改
成“冲”字好不好?为什么?)
5、文中反复提到“蝴蝶”,这物件究竟象征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设置这么一
个意象呢?
6、文中的哪些话表示“我”的悲哀?
7、结尾的话是否多余?为什么?
8、写文章是很讲究题目的,本文的标题拟得十分恰切、精美,你能说说为什
么吗?
父亲的爱
爹不懂得怎样表达爱,使我们一家人融洽相欠的是我妈。他只是每天上班下
班,而妈则把我们做过的错事开列清单,然后由他来责骂我们。
有一次我偷了一块糖果,他要我把它送回去,告诉卖糖的说是我偷来的,说
我愿意替他拆箱卸货作为赔偿。但妈妈却明白我只是个孩子。
我在运动场打秋千跌断了腿,在前往医院途中一直抱着我的,是我妈。爹把
汽车停在急诊室门口,他们叫他驶开,说那空位是留给紧急车辆停放的。爹听了
便叫嚷道:“你以为这是什么车?旅游车?”
在我生日会上,爹总是显得有些不大相称,他只是忙于吹气球,布置餐桌,
做杂务。把插着蜡烛的蛋糕推过来让我吹的,是我妈。
我翻阅照相册时,人们总是问:“你爸爸是什么样子的?”天晓得!他老是
忙着替别人拍照。妈和我笑容可掬地一起拍的照片,多得不可胜数。
我记得妈有一次叫他教我骑自行车。我叫他别放手,但他却说是应该放手的
时候了。我摔倒之后,妈跑过来扶我,爹却挥手要她走开。我当时生气极了,决
心要给他点颜色看。于是我马上爬上自行车,而且自己骑给他看。他只是微笑。
我念大学时,所有的家信都是妈写的。他除了寄支票外,还寄过一封短束给
我,说因为我没有在草坪上踢足球了,所以他的草坪长得很美。
第5页共74页
每次我打电话回家,他似乎都想跟我说话,但结果总是说:“我叫你妈来
接。”
我结婚时,掉眼泪的是我妈。他只是大声揖了一下鼻子,便走出房间。
我从小到大都听他说:“你到哪里去?什么时候回家?汽车有没有汽油?
不,不准去。”爹完全不知道怎样表达爱。除非……
会不会是他已经表达了而我却未能感觉?
1、全文一共选取了几件小事?请把它们一一概括出来。从这些小事中你觉
得文中的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
2、父亲听从妈妈的吩咐,照着妈妈开的清单责骂我们,这样做意味着什
么?
3、父亲在医院急诊室门口叫嚷:“你以为这是什么车?旅游车?”父亲这
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他是不是真的很粗暴?
4、在照相册里,找不到父亲的相片,而“他老忙着替别人拍照”,这表现
了父亲怎样的品性?
5、在下列句子里有一个动词用得十分确切,请找出来,说说父亲当时的心
情。
我结婚时,掉眼泪的是我妈。他只是大声揖了一下鼻子,便走出房间。
6、这篇文章的结构很独特,说到父亲的事时,总是由妈妈在场,而妈妈总
是对“我”很体贴关爱……这种结构方式称做什么?起到了什么作用?
7、你的父亲,也像文中的父亲一样吗?请你选取日常生活中的几件小事来
说说父亲对你的爱。
观沙砾记
正是中午,我在岸边的柳阴下乘凉,一抬头,看见河滩的沙地里,腾腾地有
一层雾气,一丝一缕的,曲线儿的模样。看得久了,又似若有若无,灿灿的却在
那雾气之中,有了什么在闪光,有的如火苗,那么一小朵,里圈是红的,外圈是
白的,飘忽不可捉摸;有的如珍珠,跳跃着无数光环,目不能细辨,似其中有
红、黄、绿、紫的色彩;有的如星星,三角形的,五角形的,光芒乍长乍短。我
一时不知这是什么东西,叫小女儿去寻看,只是一片河滩,满地沙砾,漠漠视而
不识,而升腾的雾气灼灼,使人不能久站。回到柳阴下又看,那光亮又在那里。
第6页共74页
女儿照着一点光走去,双手捡起,括在掌内走过来,看时,乃是一块小小的沙石
片儿。
石片极平凡,三角形状,边角已成光滑,上边隐隐有几道石纹,并不算美;
放在手中,不见有彩,拿近眼前,无光。女儿很是纳闷,问:它在沙滩灿
烂,在这里失色,这是怎么回事?
是怎么回事,我也不解。反复揣摩石片,想起“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
则为枳”的古语,猜这是地方不同所致,这石片或是从山上来的,风吹雨打,裂
成碎片,随水走川过峡,万里浪淘,停在这河滩里了;这水,这气,这日,才使
其显了本色,互相辉映,有了灿灿之光。如今拿在手中,没了那些就得不到
其—色泽了。由此看来,天上的星星,也是这样:它在天上,便有光亮,成其
为星,落到地上了,纯乎一块陨石,有人幻想上天摘星,以此炫耀,恐怕摘下
来,也是一块冰冷顽石吧!再去推想,我们居住的地球,我们看来,是土,是
石,可从别的星球看去,也一定会有光有色。那么,鱼在水里,有动有神,来来
去去‘可谓,若捞上岸来,便要有翅不能飞,有爪不能划了。世上什么东西
生存,只有到了它生存的自然之中,才见其活力,见其本色,见其生命,见其价
值。人往往有其好心,忽视自然规律,欲以己之意,加于他物,结果往往适得其
反°
沙砾本是无情,也有如此属性,而万千世界,人为第一,百人百貌,百貌百
性,不能定然,不可固一。应是让其充分发挥自己的条件下,不拘一格,各呈其
才。那么,人便更是活的,就有生气,就有创造,这个人世就有了最伟大的,最
光辉的色彩。
女儿还在哀叹沙砾,说是死了,是不是还能再活?我让女儿把那石片儿抛到
河滩去,站在柳阴下静观,便见又,烁烁然了”,女儿笑了,我亦笑之,
沙砾似乎也在笑,一闪一闪的,绽闪着金色的微笑。
1、注音、辨形组词。
砾()炫()
标()眩()
烁()玄()
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
悠然天然黯然灿灿然
(1)如今拿在手中,没了那些就得不到其—色泽了。
(2)站在柳阴下静观,便见又,烁烁然了。
(3)放在手中,不见有彩,拿近眼前,无光。
(4)鱼在水里,有动有神,来来去去,可谓。
3、“我”在沙滩沙地上看到一种闪着各色光芒的东西是何物?作者是怎样
描述它们的?从哪几个角度描述的?
第7页共74页
4、这篇散文中作者进行了丰富的联想,联想到什么呢?感悟或提出了自己
怎样的想法呢?
5、画线句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6、“女儿笑了,我亦笑之,沙砾似乎也在笑,一闪一闪的,绽闪着金色的
微笑”这句是全文的结尾句,其作用是什么?
7、“我让女儿把那石片儿抛到河滩去,站在柳阴下好观,便见又灿灿然,
烁烁然了”句中的“又”字相当重要,你能说出为什么吗?
8、古语“橘生于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出自哪篇作品?是一部怎
样的作品?你能说出这两个句子是什么意思吗?
牵着母亲过马路
①周末下午偕妻儿回家,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自禁,一定要上街买点好菜招
待我们。母亲说:“你们回来,妈给你们煮饭,不是受累,是高兴呀!"我便
说:“我陪你去吧!”母亲乐呵呵地说:“好,好,你去,你说买啥妈就买
啥。”
②到菜市需要走一段人行道,再横穿一条马路。正是下班时间,大街上车来
车往,川流不息的人群匆匆而行。年龄大了,母亲的双腿显得很不灵便。她提着
菜篮,挨着我边走边谈些家长里短的生活琐事,我宽容地耐心地听她诉说。
【甲】□□□口,树老根多,母亲这把年纪,自然絮絮叨叨,别人不愿听,儿女
们还能不听?
③穿过马路,就是菜市了。母亲突然停了下来,她把菜篮挎在臂弯,腾出右
手,向我伸来....
④一刹那间,我的心灵震颤起来。这是多么熟悉的动作呀!
⑤上小学时,我每天都要穿过一条马路才能到学校。母亲那时在包装厂上
班。学校在城东,厂在城西,母亲担心我出事,每天都要送我,一直把我送过马
路才折身回去上班。横穿马路时,她总是向我伸出右手,把我的小手握在她的掌
心,牵着走到公路对面。然后低下身子,一遍遍叮嘱:“过马路要跟着别人一起
过”……
⑥20多年过去了,昔日的小手已长成一双男子汉的大手,昔日的泥石公路已
改造成混凝土路,昔日年轻的母亲已经皱纹满面,手指枯瘦,但她牵手的动作依
第8页共74页
然如此娴熟。她一生吃了许多苦受了许多罪,这些都被她掠头发一样一一掠散,
但永远也抹不去【乙】□□的情肠。
⑦我没有把手递过去,而是伸出一只手从她臂弯上取下篮子,提在手上,另
一只手轻轻握住她的手,对她说:“小时候,每逢过马路都是你牵我,今天过马
路,让我牵你吧!”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笑容荡漾开来,像一个老农面对丰收
的良田,像一个渔民提着沉甸甸的鱼网。
1、根据文章按要求分别将甲乙两欠所缺的词语补出来。
甲:□□匚□乙:□□
2、第①段中,“年近花甲”是什么意思?
3、第②段可不可以删掉?为什么?
4、第③段一开头写“一刹那间,我的心灵震颤起来”,“震颤”的原因是
什么?
5、文章中写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两次“牵手”,概括地说是哪两次?
6、根据文章,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里打,错
误的打“x”。
(1)文章以“牵着母亲过马路”为题,主要回忆了小时候母亲牵着“我”的小
手过马路。()
(2)母亲牵着“我”的小手,是母亲对儿子的拳拳呵护,“我”牵着母亲过马
路是真情的回报,体现了人间融融亲情。()
(3)这里的母亲形象,不仅是“我”的,也是大家的,不仅是实际的母亲,更
是祖国母亲。()
(4)文章最后一句,连用了两个比喻句,生动地描绘了母亲欣慰、满足、喜悦
之情°()
爱尔克的灯光
①在这个我永不能忘记的城市,我度过了五十个傍晚。我花费了自己不少的
眼泪和欢笑,也消耗了别人不少眼泪和欢笑。我匆匆地来,匆匆地去。用留念的
眼光看我出生的房屋,这应该是最后一次了。我的心似乎想在那里寻觅什么。但
是我所要的东西绝不会在那里找到。我不会像我的姑母或者嫂嫂,设法进到那所
已经易了几个主人的公馆,对园中的花树垂泪慨叹着一个家庭的盛衰。摘吃自己
栽种的树上的苦果,这是一个人的本分,我没有单独跟着那些人走一条路,我当
然在这里找不到自己的脚迹。几次走过这个地方,我所看见的还只是那四个字:
“长宜子孙”。
第9页共74页
②“长宜子孙”这四个字的年龄比我的不知大了多少。这也是我祖父留下的
东西罢。最近在家里我还读到他的遗嘱。他用空空两手造就了一份家业,到临死
还周到地为儿孙安排了舒适的生活。他叮嘱后人保留着他修建的房屋和他辛苦搜
集起来的书画。但是儿孙们回答他的还是同样两个字:分和卖。我很奇怪,为什
么这样聪明的老人还不明白一个浅显的道理:财富并不“长宜子孙”,倘使不给
他们一个生活技能,不向他们提示一条生活道路,“家”这个小圈子只能摧毁年
轻心灵的发育成长,倘使不同时让他们睁起眼睛去看广大世界,财富只能毁灭个
人崇高的理想和善良的气质,要是它只消耗在个人利益上面。
③“长宜子孙”,我恨不能削去这四个字!许多可爱的年轻生命被摧残了,
许多有为的年轻心灵被囚禁了。许多人在这个小圈子里面憔悴地捱着日子。这就
是“家”!“甜蜜的蜜!”这不是我应该来的地方。爱尔克的灯光不会把我引到
这里来的。
④于是在一个春天的早晨,依旧是十八年前的那些人把我送到门口,这里面
少了几个,也多了几个。还是和那次一样,看不见我姐姐的影子,那次是我没有
等待她,这次是我找不到她的坟墓。一个叔父和一个堂兄弟到车站送我,十八年
前他们也送过我一段路程。
⑤我高兴地来,痛苦地去。汽车离站时我心里的确充满了留恋。但清晨的微
风,路上的尘土,马达的叫吼,车轮的滚动,和广大田野里一片盛开的菜子花,
这一切驱散了我的离愁。我不顾同行者的劝告,把头伸到车窗外面,去呼吸广大
天幕下的新鲜空气。我很高兴,自己又一次离开了狭小的家,走向广大的世界中
去!
⑥忽然在前面田野里一片绿的蚕豆和黄的菜花中间,我仿佛又看见了一线
光,一个亮,这还是我常常看见的灯光。这不会是爱尔克的灯里照出来的,我那
个可怜的姐姐已经死去了。这一定是我的心灵的灯,它永远给我指示我应该走的
路“
1941年3月在重庆
1、阅读本文第①自然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1)第一句中,“在这个我永不能忘记的城市里……”,“这个”城市指的是
哪个城市?
(2)结合全文看,第①自然段中“我所要的东西绝不会在那里找到",“我所
要的东西”主要指什么?
(3)第①段中加点的“那些人”指的是什么样的人?
2、阅读第②自然段,然后回答问题。
第10页共74页
(1)“儿孙们回答他的还是同样两个字:分和卖。”这里的“儿孙们”是有悖
于“祖父”的叮嘱的,那么“祖父”叮嘱的两个字是什么?(用本段中的两个字
回答)。
(2)作者认为“老人”应该“明白一个浅显的道理”。这个道理是什么?
3、按要求回答第③自然段中“甜蜜的家”的含义。
(1)为什么说这个“家”是甜蜜的?
(2)“甜蜜的家”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4、第④自然段把眼前送行的人和18年前送行的人对照着写,字里行间包含了作
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地回答)
5、阅读第⑤自然段,回答问题。
(1)“我高兴地来,痛苦地去。”作者因为什么“高兴”?又因为什么“痛
苦”?
(2)把“广大田野里一片盛开的菜子花”改写成和“清晨的微风……车轮的滚
动”一样结构的句子。
6、第⑥自然段最后一句中,“我的心灵的灯”象征什么?
父亲
虽然我是家里惟一的女孩,父亲好像从来没有显出特别的喜欢来。在地里干
活,偶尔捉只小兔或鸟儿,回来也是送给两个哥哥°
小学和初中在父亲的不经意间过去了,上学和放学就像他的出工和收工一
样,只是顺其自然的事。他不关心我的学习一如我不关心他的收成。
可是,我考上了县一中。这就意味着父亲的大半收成都得被我一个人吃掉。
母亲望着不太年轻的父亲逐渐弓起的背,幽幽地说:“要不,别让妮子上学
了?"父亲脸上刀刻似的皱纹突然地一跳:“哪能?再难也得让她上学。”就为
这一句话,我第一次被感动了。
在一个骄阳似火的夏日,父亲一头挑着我的行李,一头挑着一箧桃子,送我
去上学。跟在父亲身后,望着颤悠悠的扁担和父亲那被扁担磨出老茧的双肩,我
又一次被感动了,在心里默默发誓:不学出个样子来,无颜面对父亲。
到学校门口,我一个人进去,父亲则去卖那筐桃子。等我安排好住宿后,去
城里找他,父亲已经走了。我想,他肯定是饿着肚子走的,翻山越岭,还得走20
里啊!
第II页共74页
3年高中,我很少回家。父亲总是隔三差五地给我送干粮和桃子。当然都是些
歪七扭人卖不出去的小桃。冬天天短,父亲每次来都得起个大早,见到我,往往
是胡须上结了一层白霜。掏出母亲烙的白面饼,硬邦邦的全是冰喳儿。中午我们
父女俩把饼泡在开水里,就着父亲带来的咸菜,吃得有滋有味。夏日,父亲捎带
着卖桃,20里的山路把父亲的脸晒成了酱紫色。赶到学校已近中午,我把早已凉
好的白天水递过去,父亲一气儿就喝了一大缸子。父亲向来是当天来当天走。3
年里,他走了他几十年走不完的路程。我对父亲的情和爱,也在这3年里变得缠
绵与圣洁。
3年后,我由县城考到省城。也和3年前一样,父亲挑着扁担送我去上学,所
不同的是这天不是骄阳似火,而是阴雨连绵。火车上,父亲递给我的桃子又红又
大,我倒有些不习惯,怪父亲过于奢侈。“你都成大学生了,吃个好桃子,
配!”并且不停地催促我快吃。我双手捧着桃子,一口一口咽下去的却是父亲的
心啊!
安排好住宿已经很晚了。我要送父亲到学校招待所去住,他说什么也要自己
去。他说他怕我回来找不到自己的宿舍。我知道,那样父亲会一夜都不安心的,
所以也只好随他去了。下过雨后,气温骤然下降了许多。一天的颠簸,实在是太
累了,躺在床上不一会儿就进入了梦乡。突然,辅导员老师把我叫醒。她说,你
父亲为了省15元的住宿费,竟然睡在外面的水泥乒乓球台上。此刻,即使是铁石
心肠的人也会感动。我扑过去扶摸着他那青筋凸起的双臂,哭着求他:“为了
我,父亲,请您爱惜自己。”同宿舍的姐妹齐刷刷地站在我的身后,哽咽着说:
“就住在我们宿舍,我们可以两个人睡一张床。”
“可你们是女生宿舍呀?”辅导员老师还很年轻,和其他人一样眼里已经喻
满了泪水。“那又有什么,他是父亲。”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是啊!他是父亲。
他是勤劳又质朴的农民!
1、第1段中“父亲好像从来没有显出特别的喜欢来”一句中“好像”能否删
掉?为什么?
2、文章前两段写父亲对自己不“特别”地“喜欢”、“不关心”,有何作
用?
3、作者多次写到父亲的肖像:“弓起的背”、“刀刻的脸”、“磨出老茧的
双肩”、“青筋凸起的双臂”,意在表现什么?(不超过12个字)
4、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A、“就为一句话,我第一次被感动了”一句中的“第一次”说明父亲直到我
考上县一中才开始关心“我”。
第12页共74页
B、“不学出个样子来,无颜面对父亲”说明“我”已被父亲深深地打动,决
心以实际行动来报答父爱。
C、“都是些歪七扭八卖不出去的小桃”暗示家里生活的拮据,能卖的都拿出
去卖钱了。
D、“我倒有些不习惯,怪父亲过于奢侈”是说“我”已习惯过艰苦的生活,
对父亲的好意并不领情。
5、同宿舍姐妹异口同声的回答说明了什么?
6、本文的主旨具有多种含义,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至少概括2条)
母亲的名字
我懵懵懂懂地长到19岁,竟还不知道母亲的名字。这种事情在我们那个偏远
的小村,没有人会觉得奇怪。
后来我参加了高考,有好几张表格要填到母亲的名字,这使我颇感为难,幸
而在户口簿上查到“高杨氏”三个字,便无可奈何地把这个称呼当成了母亲的名
字。然而,从那以后,我时时记起母亲慈爱的目光和温馨的微笑,记起母亲两鬟
的白发和眼角的皱痕,也便时时感受到一种良心和灵瑰上的谴责。
其后我考入山东师大,父亲又病逝,家里只剩下母亲一人。到学校后给谁写
信呢?我知道母亲虽然不认识字,可是当她收到我的来信时,会用手触摸,用心
去“阅读”,而当她把信塞到枕下,便又会在每一个不眠的夜晚见到远方游子的
面影。我思忖良久,终于找到一个机会问母亲有没有名字。
母亲听了一怔,然后笑笑说:“多年没有人叫过了,又提它做啥?”
“我到学校后写信给您。”
“庄上人都不知道我的名儿,”母亲喃喃地说,“我收不着你的信。”
我这才知道母亲原来有过一名字叫“杨瑞蓉”,这个名字曾以伴随她度过童
年和少年时代。嫁到高庄后,母亲便失去了它,再也没有人叫过了。可是她挚爱
着自己的名字,“杨瑞蓉”三个字一直深深地藏在心底,40年来不曾忘记。
现在每当我要写家信时,便不禁对着稿纸发呆。寄给谁呢?母亲虽然有过一
个美丽的名字却又已失去!她永远不可能体味远方独生子来信时的那份惊喜和欢
悦,她能做的只不过是佝偻着为多年生活的重负压弯的身子,在空寂的院子里来
回走动,或是倚靠着村口那堵泥土矮墙,向远欠灰黑色的树木长久地眺望……
每每想到这些情景,我的手就不知不觉把“杨瑞蓉”三个字写下来,我触摸
着字面,却如抚携着雄浑粗厚的黄河水。
1、本文以为记叙顺序,能体现这种顺序的词语有
2、第2段中,作者说“时时感受到一种良心和灵魂上的谴责”,这是为什
么?
第13页共74页
3、第7段中加点的“失去”一词应该怎样理解?
4、第8段中,“空寂的院子”照应了前文“”一句话
5、体会第3段和第9段“触摸”的不同含义,填写下面的空格
母亲触摸□□匚],心中□□匚□;作者触摸□□匚I□□,心中□匚I□□
寻人启事
①读寻人启事的时候,女孩正坐在长椅上,浓浓的树阴牢牢地笼罩着椅子,
就像母爱,寒冷而郁闷,女孩无言。
②用女孩的逻辑来讲,母亲不疼她,母亲除了爱好挣钱外,最大的偏好就是
苛求她。必须、不准、专制、独裁……是女孩给母亲的定义,并作为对母亲的代
称。
③离开这个没有温暖的家,女孩蓄谋已久。女孩在留下这样一张纸条后,终
于把计划变成现实:“妈,我走了,按您的意思去把铁变成钢。别找我,我会活
得很好。别忘了,我很漂亮。”
④读着留言,女孩感到报复的快意。
⑤令女孩满意的是,母亲第二天就调动了A市的新闻媒体,登■了寻人启事。这
要花很多钱。女孩心里高兴。
⑥你永远找不到我。女孩甩甩头向火车站走去。
⑦在B市,女孩卖报、做工,只有在离家的时候才能品味到家的温暖。
⑧半个月后,母亲把寻人启事散发到了B市,这次的寻人启事颇有一些检讨书
的味道:“女儿,回来吧,妈不再……不再……”女孩子开始惭愧。可不能这么
投降,女孩咬咬牙又去了C市。
⑨每天晚上,抱着有寻人启事的报纸入睡,已经成了女孩离家后的一种习
惯。在C市的两个月里,没有新的寻人启事,女孩感到失落和不安“
⑩后来,女孩终于在《C市日报》上找到了与自己有关的文字,但不是寻人启
事,而是一则生日祝福:“女儿,生日快乐!”短短的几个字,让女孩失眠了。
QD给母亲打电话!女孩第一次拨通了那个自己私下里默含过百遍、千遍的号
码。“此用户寻女未归,请留言。”挂上电话,女孩已泪流满面。
⑫合同期总算满了,女孩风尘仆仆地赶回A市,近家情怯,女孩颤抖的手按响
了门铃,开门的却是个陌生人。
⑬原来,为了筹资找女儿,几天前,母亲将房子卖掉,去了南方。
(10第二天,报纸上多了一则寻人启事:寻母,速归。
1、女孩离家出走的原因是什么?
2、第(6)段运用了和两种描写方
法'请你猜测女孩此时的心情:°
第14页共74页
3、第(8)段画线欠“女儿,回来吧,妈不再……不再……”请联系上下文
说说省略号的表达效果。
4、试用几个词概括女孩的性格特征。
5、第(12)段加点词语“总算”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6、读过本文,谈谈你的感受。
平分生命
男孩子与他的妹妹相依为命。父母早逝,他是妹妹惟一的亲人。然而灾难再
一次降临在这两个不幸的孩子身上。妹妹染上了重病,需要输血,但医院的血液
太贵,男孩子没有钱支付任何费用,尽管医院已免去了手术的费用。
作为妹妹惟一的亲人,男孩的血型与妹妹相符。医生问男孩是否有勇气承受
抽血时的疼痛。男孩开始犹豫,10岁的大脑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终于点了点头。
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邻床的蛛蛛微笑。抽血后,男
孩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医生忙完后,男孩停止了微笑,声音颤抖地问:“医生,
我还能活多长时间?”医生正想笑孩子的无知,但转念又被孩子的勇敢震撼了:
这个10岁的小男孩,认为输血会失去生命,但他仍然肯输血给妹妹。在那一瞬
间,男孩为所作出的决定付出了一生的勇敢一一他下定了死亡的决心。
医生的手心渗出了汗,他握紧了男孩的手说:“放心吧,孩子,你不会死
的,输血不会丢掉生命。"男孩眼中放出了光彩:“真的?那我还能活多少
年?”医生微笑着,充满了爱心:“你能活到100岁,小伙子,你很健康!”
男孩从床上跳到地上,高兴得又蹦又跳,他在地上转了几圈确认自己真的没
事时,就又抬起了胳膊——刚才被抽血的胳膊,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
“那我就把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两人每人活50年!”
所有的人都被震撼了,这不是孩子无知的承诺,这是人类最无私最纯真的诺
言。
1、当医生问男孩是否有勇气承受抽血的疼痛时,男孩为什么犹豫?最终他为
什么答应为妹妹输血?
2、抽血时,男孩一声不响,只是向邻床的妹妹微笑,这表现了男孩怎样的心
理?
3、医生的手渗出了汗的原因是
4、文章末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第15页共74页
5、读了本文,谈谈你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感谢贫穷
贫穷这个字眼,似乎总与我结缘,一直陪伴我度过了二十多个春秋。
小时候,贫困的家庭温饱都不能解决。到了七岁,我瘦得风能吹倒决不是夸张。
面对一学期两元钱的费用,父亲锁紧了眉头。无奈,我只得“发扬风格”推迟入
学。要想兄妹五人同时读书,这简直是天方夜谭。等到第二年兴致勃勃地去报
名,老师说啥也不愿收下瘦小的我。我的哀求感动了父亲,父亲的请求感动了老
师。就这样,每天十多里的山路往返,风雨无阻的跋涉,成为我平生最大的乐
趣。小学毕业之际,我以优异成绩准备跨进离家更远的学校去住读。
“人有旦夕祸福”。此时,母亲的去世给家人的心中蒙上了一层阴影,昔日
的欢笑从此在大家庭中消失,我也面临辍学的危险。瘦小的我能干点什么呢?父
亲只得在叹息声中送我进校。因为交不起住宿费,我的床铺只能拿教室的桌椅代
替。北风呼号的冬季,也是我最难熬泊不眠夜,趁着蜡烛要熄灭的最后几点蓝色
火焰,我以最快的速度铺好“床铺”。没有垫絮,一床半新半旧的棉被折成两半
------半垫底,一半做盖,偶尔山顶几只猫头鹰发出恐怖的怪声,我不禁颤抖着
赶紧蒙上被子。毕竟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呀!就这样,我一夭夭地盼望着冬季的
结束。
天道酬勤。在我做完勤杂工挣回高中最后一笔学费的几个月后,大学录取通
知书也如期飞至家中。面对这份我苦苦耕耘的收获,贫穷的山村沸腾了。父亲面
对乡亲们的祝贺,既高兴又忧愁。高兴的是我要“飞”走了,忧愁的是要有一笑
对于我们来讲类似天文数字的2000元学费。为了这笔学费,一家人东拼西凑一个
多月后还差一半。起程的日子到了,一向坚强的父亲流了泪,我咬着牙含着泪离
开了家乡。我说我要用双手和大脑来养活自己。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当我做家教、打工挣来了一份又一份血汗钱时,我
的同龄人正三天两头地写着家书寻求“经济支援”。我的父亲很惊奇我的经济来
源。
舞厅不敢进,录像厅与我无缘,我仿佛超出了那个热闹喧凝的世界。当然,
图书馆中又多了一个一坐就是五六个小时的我。读书、写作、打工,这就是我大
学的全部生活。
当我接过那张本科学位的证书时,我的眼圈湿了。我很庆幸在大学四年里,
我用辛勤战胜了贫穷,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让人羡慕的成绩。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水沟排水系统智能化改造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健身房会员卡及设备转让协议4篇
- 2025年中国蛤蚧定喘丸行业市场全景监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2025年度农药产品安全评价与风险评估合同8篇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景观打井劳务合作协议书3篇
- 2025年度大型农业机械购置合同示例4篇
- 二零二五年度2025桉树培育与病虫害防治工程承包合同3篇
- 2024年安全管理人员安全教育培训试题含答案(巩固)
- 二零二四停薪留职员工权益保障与职业规划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绿色生态农场租赁合作协议范本4篇
- 射频在疼痛治疗中的应用
- 和平精英电竞赛事
- 四年级数学竖式计算100道文档
- “新零售”模式下生鲜电商的营销策略研究-以盒马鲜生为例
- 项痹病辨证施护
- 职业安全健康工作总结(2篇)
- 怀化市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概况及未来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07FD02 防空地下室电气设备安装
- 教师高中化学大单元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 弹簧分离问题经典题目
- 部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世界史导言课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