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段大独山高风险隧道专项施工组织设计 (一)_第1页
标段大独山高风险隧道专项施工组织设计 (一)_第2页
标段大独山高风险隧道专项施工组织设计 (一)_第3页
标段大独山高风险隧道专项施工组织设计 (一)_第4页
标段大独山高风险隧道专项施工组织设计 (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标段大独山高风险隧道专项施工组织设计

新建沪昆客专贵州段CKGZTJ-9标段

大独山高风险隧道专项

施工组织设计

中国铁建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

复核:__________________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2010年11月24日

目录

第一章编制根据、编制范围及设计概况.......................................1

第一节编制根据........................................................1

第二节编制原则........................................................1

第二节编制范围........................................................2

第二章工程概况............................................................3

第一节技术标准........................................................3

第二节自然条件........................................................3

第三节建设条件........................................................9

第四节设计概况.......................................................10

第五节工程特点、重难点及要紧风险....................................17

第三章总体施工组织安排..................................................18

第一节建设管理目标..................................................18

第二节施工管理机构与任务划分........................................19

第三节总体施工原则与顺序............................................20

第四章施工进度计划......................................................22

第一节要紧工效指标与技术要素........................................22

第二节分工作面施工进度安排..........................................22

第三节关键线路分析、关键工作面工期检算.............................23

第四节进度计划图表..................................................23

第五节确定总工期与重要阶段工期......................................23

第五章临时工程与总平面规划..............................................26

第一节要紧临时生产设施方案..........................................26

第二节施工总平面布置图..............................................28

第六章资源配置方案......................................................29

第一节人力资源投入计划..............................................29

第二节机械设备配置计划..............................................30

第三节要紧材料供应计划..............................................33

第七章施工方案与方法....................................................34

第一节洞口段施工....................................................34

第二节隧道开挖......................................................35

第三节装渣运输......................................................40

第四节超前支护施工..................................................41

第五节初期支护......................................................46

第六节仰拱及填充....................................................53

第七节系统防排水....................................................54

第八节衬砌...........................................................55

第九节施工通风、高压供风、供风、排水及管线布置.....................55

第十节超前地质预报..................................................56

第十一节监控量测....................................................58

第八章安全风险管理......................................................63

第一节安全管理体系与责任落实........................................63

第二节风险识别与评估................................................64

第三节风险操纵措施..................................................72

第四节高风险地段施工方案与方法......................................75

第五节要紧应急预案..................................................76

第九章四化支撑手段......................................................80

第十章保证措施...........................................................82

第一节质量保证措施..................................................82

第二节工期保证措施..................................................83

第三节投资操纵措施..................................................84

第四节环保、水保管理措施............................................84

第五节冬季雨季施工措施..............................................87

第十一章存在的问题与工作建议............................................90

第一节存在的问题....................................................90

第二节拟开展的科研攻关项目..........................................90

第三节设计优化建议..................................................90

第十二章附表.............................................................91

第十三章附图.............................................................94

第一章编制根据、编制范围及设计概况

第一节编制根据

1、国家进展改革委发改基础[2010]483号《国家进展改革委关于新

建长沙至昆明铁路客运专线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

2、铁道部工程设计鉴定中心(铁鉴函【2010】769号)《关于新建长沙

至昆明铁路客运专线初步设计的批复》;

3、国家与铁道部现行的铁路客运专线设计规范、施工指南、验收标准、

技术规程(暂规)等;

4、承发包合同、招投标文件;

5、大独山隧道施工图与设计技术交底资料、纪要;

6、国家、铁道部、贵州省政府的有关法律、法规与条例、规定。

7、沪昆工管(2010)17号文“关于推进沪昆铁路客运专线贵州段隧道

施工机械化的通知”:

8、铁建设[2009]226号文”关于公布《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指南》

的通知”;

9、铁建设[2010]120号文“关于进一步明确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铁路

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技术规定的通知”,建技[2010]13号文“关于印发《铁路

隧道防水板铺设工艺技术规定》的通知”

10、大独山隧道进出口计图,新建长沙至昆明客运专线(贵州段)设

计文件与图纸;

11,标准化管理的原则。通过施工管理标准化,以建设目标与合同约

定为纽带,全面推动标准化管理;

12,“六位一体”管理的原则。将质量、安全、工期、效益、环境保护

与技术创新分解细化为最佳匹配的实施目标;

13,线路勘察与现有技术水平、机械水平。

第二节编制原则

1、安全第一原则

施工方案的编制始终按照技术可靠、措施得力、确保安全的原则,特

别是不良地质地段的隧道施工安全等。在安全措施落实到位,确保万无一

失的前提下组织施工。

2、优质高效原则

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优质高效。施工中强化标准化管理,操纵成本,

降低工程造价。

3、确保工期的原则

针对本合同段的工期要求,编制科学的、合理的、周密的施工方案,

使用信息化技术,合理安排工程进度,搞好工序衔接,实施进度监控,确

保实现工期目标,满足建设要求。

4、管理科学的原则

根据本隧道的工程量大小及各项管理目标的要求,在施工组织中实行

科学配置,选派有隧道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与专业化施工队伍,投入高效

先进的施工设备。

第三节编制范围

新建沪昆客运专线贵州段CKGZTJ-9标段大独山隧道(D1K852+772〜

D1K864+654,全长11882m)。包含大独山隧道正洞、1#横洞、2#横洞、平行

导洞工程。

第二章工程概况

第一节技术标准

(一)铁路等级:客运专线;

(二)正线数目:双线;

(三)速度目标值:250km/h,基础设施预留进一步提速条件;

(四)正线线间距:5.0m;

(五)最小曲线半径:4000m;

(六)最大坡度:20%o,特殊地段30%。;

(七)列车类型:动车组;

(八)到发线有效长度:650m;

(九)列车运行操纵方式:自动操纵;

(十)运输调度方式:综合调度集中。

第二节自然条件

大独山隧道位于地处黔西高原向黔中丘陵过渡地带,属构造剥蚀、溶

蚀中低山地貌,总体来看,地势北西高南东低,具构造剥蚀〜溶蚀地貌特

点。隧址区内最高点位于隧道轴线中部的营盘山,海拔高程1650.5m,最低

点位于隧道尾端南侧罗秧河,海拔高程694.20m,相对高差达956.3m。隧

址区东部要紧为溶蚀残丘、山间槽谷,槽谷底内呈串珠状分布有溶蚀洼地、

落水洞等岩溶形态,西部受罗秧河切割形成陡斜坡河流沟谷地貌。隧址区

内地面高程通常为1000〜1400m,坡麓自然斜坡陡峻,坡脚25〜50°,个

别地段形成陡崖,此外,隧址区内的其余地段溶蚀洼地、漏斗、落水洞等

岩溶地貌亦比较常见。

一、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地层岩性

隧道区基岩大多裸露,为三叠系中统杨柳井(T?y)、关岭组二段(T2g+

关岭组一段(T2g>下统永宁镇组三、四段5尸/+4)、下统永宁镇组二段

2

(Tiyn)>下统永宁镇组一段(Tiy/)、下统夜郎组(hy)地层,隧道进出口及

缓坡地带有少量覆土。

(-)地质构造

该隧道区域构造上位于扬子准地台黔北台隆六盘水断陷普安旋扭构造

变形区,区域上为法郎向斜北东翼与新场-九头坡向斜南西翼,受褶曲挤压

作用,该区域断裂发育。受断层影响,节理裂隙发育。总体来看,测区地

质构造复杂。

①小箸背斜面:与隧道轴线相交于DK858+913m处,由于受后期断裂

的改造,使得基完整性较差,但地层的重复明显,两翼岩层倾角相反,南

西翼地层产状:S-N〜N66OW/8〜35,北东翼由于受断层破坏,产状变化较

大。

②断层:大新寨断裂:在隧道中部玉碗井一带与隧道轴线相交,长约

3.4km,呈弧形,走向近南北,区内由郎家坟向北通过玉碗井、大新寨,向

东延出区外,断层性质为正断层,破碎带宽度约50m。与隧道轴线相交于

DlK855+265m处。

龙门地断裂:在隧道区中部长箸一带与隧道轴线相交,走向近南北向,

长约3.9km,断层性质为正断层,旁侧岩层有褶曲拖拉现象,向北延至与大

新寨断裂相连。与隧道轴线相交于D1K856+086处。

垮岩断裂:在隧道区中部丘家窝子一带与隧道轴线相交,长约3.7km,

走向南东北西向,北西侧延至白坟包一带与东西向小断裂相连,南东侧通

过猴子洞与龙门地断裂相连。受断裂影响,岩层产状变化较大。断层性质

为正断层。与隧道轴线相交于D1K856+727处。

大湾断裂:在隧道区中部弯腰树一带与隧道轴线相交,长约2.4km,走

向南东北西向,断层性质为逆断层。与隧道轴线相交于D1K857+289处。

营盘坡断裂:在隧道区中部营盘坡一带与隧道轴线相交,长约3.9km,

走向南东北西向,南东侧经水落洞、大水洞延出区外,北西侧经小水井延

至雷神坡一带尖灭°断层性质为逆断层C与隧道轴线相交于D1K857+747

处。

杨家冲断裂:在隧道区中部杨家冲一带与隧道轴线相交,长约2.4km,

走向南东北西向,发育于北西侧杨家冲,南东侧经洗布塘、榜上延出永宁

镇与看哨坡断裂相连。断层性质为正断层,与隧道轴线相交于D1K859+351

处。

看哨坡断裂:在隧道区中部养马洞一带与隧道轴线相交,长约12.2km,

走向南东北西向,倾向北东,为区域性大断裂,断层性质为逆断层,与隧

道轴线相交于D1K859+804处。

③节理:受地质构造影响,区内岩石中节理裂隙较发育,根据调查观

测点统计,要紧发育2〜3组节理。

(三)水文地质

①地表水

地表水可分为两个水系:(1)D1K860+050以西,通过地表沟谷与地下

暗河直接汇入北盘江;(2)D1K860+050以东,通过地表沟谷与地下暗河排

入打邦河,然后汇入北盘江。

罗秧河是隧道出口地下水的排泄基准面,其中有多条NNE支沟汇入罗

秧河,最终排入北盘江。支沟时有流水,主沟常年有水流。地表水与地下

水向河中排泄,加剧了隧道区地表溶蚀的发育。

②地下水:本区地下水类型要紧为第四系松散土层孔隙水、基岩裂隙

水、岩溶水。

a.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

含水岩层为第四系松散土层,岩性要紧为坡残积粘土、含碎石粉质粘

土、砂、砾石等。富水性差,水量贫乏。

b.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

含水岩组为永宁镇组一段(Tiyn])、三、四段(9yn3+4)、关岭组二段

(T2g2)、杨柳井组(T?y)与竹杆坡组(T2Z)。岩性要紧为灰岩、白云质灰

岩、白云岩、泥质白云岩、泥质灰岩,富水性中等至强。

c.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岩溶裂隙水

赋存于三叠系下统夜郎组(Ry)、永宁镇组二段([yn2),三叠系中统

关岭组一段(T2gD等的灰岩、白云岩及泥质白云岩等构成的含水岩组中c

含水岩组的富水性通常属弱〜中等富水。

③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

区域内地下水要紧同意大气降水补给,在碳酸盐岩裸露地区,大气降

水通过落水洞、漏斗、溶洞、溶隙迅速落入地下,补给地下水。

在非可溶岩分布区,大气降水沿岩石的细小裂隙渗入地下。地表水也

是地下水的补给来源,特别是在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尤为明显,非可

溶地区的溪沟水进入可溶岩区后,多数通过落水洞、溶蚀裂隙潜入地下,

补给地下水。

由于岩性条件的差异,地下水的径流方式差别也很大,在厚层灰岩分

布区,岩溶管道发育,地下水多集中于地下岩溶管道中径流,并以岩溶大

泉及暗河的形式排泄于河谷中或者沿与非可溶岩的接触带排出地表。

区域要紧的河流属珠江流域北盘江水系,最大河流为北盘江,其次是

北盘江支流白水河与西泌河,广泛分布于岩溶地区,是地表水与地下水的

要紧排泄通道。由于隧道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综合考虑区内地下水的出

露特征,岩性、构造、地形地貌与岩层的富水程度,临近施工区域各地下

水系统与隧道洞身有关关系见下表。

其中,D1K855+300〜D1K858+020段发育1处暗河,为张家寨暗河,该

暗河与隧道大角度相交,推测相交里程D1K856+630-D1K856+650。进口位

于石丫口,标高为+1580,出口位于张家寨邻近,出口标高为+1306m,出

口流量约为1.3m3/s(2009年8月22日),暗河长2.4Km。根据梯度来推测,

隧道与暗河相交处,暗河大致位于隧道洞顶以上43m。

大独山隧道岩溶水系统分区见表2-1-h

表2-1T大独山隧道岩溶水系统分区表

水文单元内

岩溶水系统划分地下水补、径、排特征与拟建隧遒的关系隧道与地下

水位的关系

北部与西部是单元的补给区,在补给区高于隧道,对隧道

D1K852+780〜D1K855+300纳丙寨槽谷中径流,向南东方向进口段岩溶涌突水有较季节交替带

排泄大影响。

单元地下水水位高于隧

同意北边高山地表水与基岩裂道,但总体流量较小,且

D1K858+020〜D1K860+05Q隙水的补给,沿近南北向沟谷向地面有非可溶岩发育,整水平径流带

南径流排泄体来看对隧道岩溶涌突

水影响小

其补给区通过隧道,雨季

同意北部高山沟谷地表水与串

高于隧道,流量大,对隧

D1K855+300〜D1K858+020珠状洼地地下水的补给,沿断裂水平径流带

道岩溶涌突水奉献大,需

带径流,在张家寨一带暗河山露

特别注意

同意单元东部高山沟谷地表水补给区流量大,其补给区

与成片洼地地下水的补给,沿近高于隧道,暗河出露高程

D1K860+050〜D1K864+640季节交替带

东西向岩层径流,在老鹰岩南西低于隧道,隧道施工可能

方向及下九达寨以暗河方式排会袭夺地下水

泄于罗秧河

④水化学特征

本隧道区域地下水类型为HCO3「Ca2+、HCOy—Ca2+.Mg2+,矿化度较

低,地下水多不具侵蚀性。三叠系中统关岭组二段(T2g2)泥质灰岩、下统

永宁镇组三四段(「yn3+4)溶塌角砾岩及其二段(「yi?)泥灰岩中具石膏

假晶、板柱状石膏晶簇及针状次生石膏,地下水具SO42-.HCO3--a2+.Mg2+

水的水化学特征,建议硫酸盐对混凝土结构侵蚀等级按照H3考虑。

⑤隧道涌水量预测

正常涌水量Q正=84065m3/d;预测最大涌水量Q股大=168129n?/d其中

DK855+300〜DK858+20与DH860+050〜DK864+640段,地表岩溶形态与地

下岩溶管道发育,预测涌水量较大。

二、不良地质

不良地质现象为岩溶及岩溶水、岩爆、危岩落石等,分述如下:

①岩溶及岩溶水

D1K853+600〜D1K855+230、D1K856+050〜D1K856+770、

D1K860+290〜D1K860+930这些段落为非可溶岩段外,其它段落均为可溶

岩,穿越的可溶岩地层要紧为三迭系中统杨柳井组(Tzy)、三叠系中统关

岭二段(T2g2)、二叠系下统永宁镇组第二、四段(「ymM)、永宁镇组一段

(Tiyn1),属于岩溶中等发育至强烈发育地层。据野外调查,地表岩溶形态

要紧为岩溶洼地、落水斗、溶沟、溶槽、石芽、溶洞、溶蚀裂隙。区内发

育一条喑河管道,进口位于石丫口,入口标高为+1580,出口位于张家寨邻

近,出口标高为+1306m,出口流量约为1.3n?/s(2009年8月22日),暗河

长2.4Km,与隧道大角度相交。通常的泉点、岩溶强发育点多在碳酸盐岩

与碎屑岩接触带邻近出现,说明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也是岩溶强烈发

3+4

育的重点地段,该隧道有T2g2与T@、T2gl与Tiyny「yni与TyTiyn

与T2gl等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隧道可溶岩非可溶岩接触带较多。

②地应力及岩瀑

根据区域地质数据,本区地应力不高,隧道影响区域内构造线呈NW

向展布,隧道出口外侧为相对深切的河谷地貌,其谷底标高均低于隧道标

高,地应力在近谷方向应有一定的释放。隧道中段埋深大,地应力相对较

高,但中段岩性为灰岩,为地下水活跃的岩溶裂隙含水层,对地应力的调

整与释放有利。综合分析认为地应力对隧道的影响不大,要紧以深埋段的

岩体剥落为主。

③危岩落石

隧道出口上方地势较陡,出露地层为三叠系中统杨柳井组白云岩,

岩层单斜,岩层产状N45CW/27CSW,偶有零星孤石分布在洞口上方,孤石

最大约7m3,对隧道出口有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本隧为岩溶隧道,可溶岩长度为9063m,占全隧长度的76%,

隧道最大埋深约380m,洞身断层破碎带发育,发育区域断层7处,物探解

译断层11处,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6处,下穿暗河1处(位于隧道拱

顶上约43m),地表村庄分布广泛,岩溶漏斗发育,隧道通过可溶岩段岩溶

及岩溶水对隧道影响较大,遇到大型岩溶管道及溶洞可能性较大,可能发

生突水、突泥现象,地表局部地段发生塌陷,在断层破碎带、可溶岩与非

可溶岩接触带多为地下水富集区,易发生突水、突泥、岩溶塌陷,隧道中

段洞身埋深大,地应力相对较高,在高地应力下可能发生岩爆。因此本隧

要紧风险为塌方,突水突泥,岩爆,危岩落石等风险。

三、地震动参数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1/400万)》(GB18306-2001)划定,测

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04so

四、气象条件

本管段所处地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温及降雨等各地虽有差异,

但变幅不大。总的特点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与,雨量充沛,

阴雨天多,四季不甚分明。年平均气温14〜16C,极端最高气温通常为34〜

37℃,黔东玉屏局部高达39℃,极端最低气温通常为・7〜・10℃c年平均降

雨量1200〜1500mm,5〜10月份为雨季,占年降雨量的80%。

大独山隧道位于地处黔西高原向黔中丘陵过渡地带,属构造剥蚀、溶

蚀中低山地貌,总体来看,地势北西高南东低,具构造剥蚀〜溶蚀地貌特

点。该隧道区域要紧为溶蚀残丘、山间槽谷,槽谷底内呈串珠状分布有溶

蚀洼地、落水洞等岩溶形态,西部受罗秧河切割形成陡斜坡河流沟谷地貌。

隧道区域内地面高程通常为1000〜1400m,坡麓自然斜坡陡峻,坡脚25〜

50°,个别地段形成陡崖,此外,区内的其余地段溶蚀洼地、漏斗、落水

洞等岩溶地貌亦比较常见。

第三节建设条件

一、交通条件

既有贵昆铁路与新建沪昆客专基本平行。以贵昆铁路为主干,联结了

渝黔、黔桂、内昆等铁路干线。本管段施工时,可通过上述铁路将要紧材

料运至施工工地邻近的货站,再转运至工地。

且与既有沪昆高速公路平行,从顶云乡关包县道行车1km到达纳炳村,

从顶云乡关包县道新修1km便道即可到达进口施工现场。从永宁镇国道32()

行车7.2km到达黄丰村,黄丰村至苦田组只需加宽3km便道,新修4.3km

便道即可到达出口施工现场。

四队施工区位于关岭县黄蜂村枯E组,原山村路改造一条,从320国

道到4号拌合站长2.45公里,原山村路为一条满足农用车及牲畜通行的泥

泞路,承载能力差,下雨容易积水,且弯道急路面窄。根据《沪昆客专贵

州段大临便道建设标准》的通知,原山村路基本上全部要改修。

二、建筑材料

砂石料:大独山隧道砂石料源有关岭县旧场砂石场等,距离隧道约

15km,总体上不缺石料,但符合高性能混凝土质量的既有砂、石料场不多,

大部分需二次加工。

粉煤灰:贵州境内粉煤灰资源稀缺,虽在大龙、凯里、盘县等有火力

发电厂分布,但粉煤灰数量及质量难以满足要求,部分需外购。

石灰:本管段要紧通过石灰岩地区,石灰供应充足。

三、沿线水源电源燃料等资源获得情况

施工用水:本隧拟使用高压水池供水,充分利用周边水源、地表水及

岩溶水(水质经专业评估师评估可用作施工用水,满足施工要求)大独山

隧道隧道出口位于高山上,供水十分困难,综合各方面考虑供水拟从石板

桥水库引入,经老树倦、穿洞坡、马槽地共计4.2km到达大独山隧道出口;

2#横洞洞顶垂直73m处有一处永宁镇白岩村村民用水水源,要紧为岩溶裂

隙水,经分析满足施工使用;大独山1#横洞洞口有一处暗河,可考虑用于

施工用水;大独山隧道进口处水源较少,经现场考察通过打井来解决施工

用水问题。

施工用电:所经地区电网分布情况较好,沿线覆盖有220kv、UOkv、

35kv与lOkv电力线路,相应变电站分布有序。供电营业区均属南方电网贵

州电网公司管辖,下辖安顺市供电营业区。但由于本隧道施工用电量大,

负荷高,故准备拉设专有线路。

油料:施工所需的大量油料可从安顺市购买。沿线县城、乡镇及高速

公路、G320国道、省道及县道上均有加油站,可满足工程油料需求。

其他:本管段沿线均可接收到移动信号。通讯可使用移动电话与程控

电话相结合方式。有条件接入宽带进行网上信息的传送。

第四节设计概况

大独山隧道全长11882m,为单洞双线隧道,左右线线间距为5.0m,设

计为78m的平坡接7.5%。及25%。的上坡,再接21.4%。及14.99892%。的下坡,

全隧除DIK853+132.2929〜DIK864+654段位于半径R=7005m的右偏曲线上

外,其余地段均为直线,进口里程D1K852+772,出口里程D1K864+654。

隧道最大埋深约38()m0全隧共设置2座横洞1座平行导坑,在

D1K856+500线路左侧设置长约1043m的1#横洞,横洞中线与左线线路中

线小里程方向的平面交角为81°28,50”,使用无轨单车道;在D1K861+500

线路左侧设置长约1240m的2#横洞,横洞中线与左线线路中线大里程方向

的平面交角为49°59」4”,使用无轨单车道。贯穿平导长11829m,使用无

轨单车道,位于线路前进方向右侧,平导中线与左线线路中线的距离为

35m,平导中线与正洞中线平行。

限界及轨道:本隧按速度目标值350km/h客运专线双线隧道设计。隧

道建筑限界及内轮廓执行《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TB10621-2009

J971-2009)规定,洞内使用CRTS4型板式无昨轨道,铺设6()kg/m钢轨,

设计内轨顶面至道床底面高度为515mm。

洞口段设计:根据地形、地质条件,本隧进口使用斜切式洞门,边仰

坡使用M10桨砌片石铺砌,厚30cm,出口边仰坡使用M10桨砌片石嵌补。

出口段仰坡面存在危岩落石,为确保施工及运营安全,施工前应将坡面危

岩落石清除,然后使用嵌补、支顶等措施进行防护、并与天钩卜.方2〜4m,

隧道中线左侧15m,右侧50m范围设一道纲轨栅栏。出口紧接大花地钢构

中桥,且下方有高速公路通过,施工中应该合理安排施工工序,避免施工

干扰,确保施工安全。出口使用斜切式洞门,边仰坡使用人字形截水骨架

植草防护;隧道进出口浅埋段分别使用V级b型、c型衬砌进行加强,本

隧洞内排水沟与洞外路基侧沟通过洞口设置的检查井实现连接,洞顶设置

截水天沟,并以较短途径将洞顶地表水引排至自然稳固的沟谷中,若与路

堑天沟或者者涵洞入口相接时,施工时注意实际情况确保无缝顺接。

洞身衬砌:1,洞身D1K852+787〜+807段埋深较浅使用V级明洞衬砌

作为缓冲结构2,洞身多次穿越富水带,D1K853+310〜+830.D1K854+030〜

+260.D1K854+435〜+781使用l.OMpa抗水压衬砌,D1K855+255〜+375

等极度富水段使用2.0Mpa抗水压衬砌;3,其余段落使用通常符合式衬砌。

支护及施工方法:1,本隧D1K852+772~8O7及D1K864+639—654使

用明挖法施工,其余段使用新奥法施工,光面爆破法开挖,锚喷网支护。2,

隧道洞身穿越多处断层破碎带、地质构造带、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

且地表分部有很多村庄;根据地勘资料,结合地表村庄分布,对地表水敏

感段按照“以堵为主,操纵排放”的原则进行设计,使用超前帷幕注浆及

开挖后径向注浆等措施尽量减少隧道开挖引起地下水的渗漏。3,为改善工

作面的环境,喷射混凝土使用湿喷工艺。4,隧道开挖后应及时施做初期支

护并封闭成环,IV、V级围岩地段使用台阶类法施工时,初期支护封闭成

环位置距离掌子面不得大于35m,5,仰拱施工应超前拱墙二次衬砌施做,

并紧跟开挖面。

全隧施工期间应积极展开施工量测工作,将监控量测作为重要及关键

工序列入现场组织,并对支护体系的稳固性进行判别,监控量测必测项目

包含下列内容:对D1K852+772〜+906及DIK864+639〜+554洞口及浅埋段

开展地表开裂、沉降观测,观测点应在隧道开挖前布设,并与洞内观测点

布置在同一个断面上里程,布点观测面不小于16个,对隧道HI、IV、V级

围岩段开展洞内外观测及拱顶下称,净空变化监控量测,山级围岩断面间

距不大于20m,IV级围岩测量断面间距不大于10m,V级围岩断面不大于

5m。

超前地质预报:为保证隧道施工安全、优化设计、实现信息化施工,

施工期间应加强施工地质工作,并实施全隧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将其纳入

正常施工工序进行管理。通过超前地质预报工作,核实与预测掌子面前方

的地质条件,以便及时调整工程措施,确保施工及结构安全。结合本隧道

工程特点与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开展下列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工作:

预报的重点及其内容:1,不一致岩性接触带的位置,接触带岩体破碎

程度,地下水赋存情况;2,断层破碎带的岩体破碎程度及地下水的赋存情

况;3,岩溶发育程度、岩溶水赋存情况;4,隧道内围岩级别变化趋势。

预报的方法:全隧应使用地质调查法为基础,综合物探及钻孔为主进

行综合超前地质预报。

大独山隧道要紧工程内容

大独山隧道全长11882m,里程为D1K852+772〜D1K864+654。全隧共设

置2座横洞1座平行导坑,在D1K856+500线路左侧设置长约1043m的1#

横洞,在D1K861+500线路左侧设置长约1240m的2#横洞,贯穿平导长

11829m,里程为:D1K852+768〜D1K864+597使用无轨单车道,位于线路

前进方向右侧,平导中线与左线线路中线的距离为35m,平导中线与正洞

中线平行。

一、大独山隧道要紧工程数量

隧道长度、辅助坑道、弃喳要紧工程量见表2-4」;

洞口要紧工程量见表2-4-2;

开挖、衬砌、围护结构、防排水等要紧工程量见表2-4-3;

明洞段要紧工程量见表2-4-4o

表2-4-1隧道长度、辅助坑道、弃硅要紧工程量表

序号工程项目单位数量备注

设计里程为DlK852+772"DlK864+654;大独山隧道进出

1隧道长度米11882口分别都有15nl的斜切式洞门,D1K852+787~D1K864+807

共20m为斜切延伸段衬砌。

全隧设置2座横洞1座平行导坑,其中贯穿平导长

2辅助坑道个3

11829m,1#横洞长1043m,2#横洞长1240m。

其中站场利月21.9万nA进口及进口平导工区弃喳72.5

3弃喳m3226.5万万m”,;横洞工区弃喳36.7万nA,出口及出口平导

工区弃硅共91万一。

表2-4-2洞口要紧工程数量表

工程项目单位进口出口合计

土m3200531731

开挖明挖

次坚石m3186127124573

拱墙、仰拱、帽檐C35钢筋砂m3480480960

衬砌仰拱填充C20跄m3157157314

垢工HRB335kg212762127642552

钢筋

HPB235kg9410941018820

C30险m3303060

沟槽身

HPB235kg470470940

沟槽

斜切段洞C35钢筋建m3224

门盖板

HPB235kg285285570

聚合物防水水泥砂浆m2337337674

防排水(D1OOP管6100m303060

①15()纵向排水盲管①150m303060

边墙背后回填M10浆砌片石m3444488

夯填土石m3110001100

C35钢筋碎m3171734

沟槽、盖板、沉淀

HPB235kg122612262452

①200PVC管m448

0400PVC管m448

洞外工程

①300钢筋硅预制管m101020

①600钢筋殓预制管m242448

铸铁kg1640164

根6612

洞口过轨管线①100钢管

m101101202

直立开挖学子面防护喷砂C20m3121325

喷锚临时防护天沟U10浆砌片石m321795312

C20硅m304545

骨架护坡

天沟及边仰坡植草m20358358

喷锚防护C20球m395564

危岩落石防护危石清理m30200200

表2-4-3开挖、衬砌、围护结构、防排水等要紧工程量表

说明:下列工程量统计不包含30m斜切洞门及20m明洞工程数量

双线工程数量

工程项目及建筑材料规格单位

n级ID级W级V级合计

长度M124026003700429211832

开挖土石各级国岩m31687763664645602947684391863973

3

仰拱填充建C20m10172211113004389017150343

3

C30耐腐蚀纤维m11852287580040610

3

耐腐蚀纤维

拱墙仰拱建C35m008590859

3

C30耐腐蚀m80611926012113027572

3

C35耐腐蚀m005100510

二次拱墙仰(底

C35耐腐蚀m0078976155270234246

衬砌板)钢筋碎)

HRB335Kg205€035500404896405814465270

衬砌钢筋

HPB235Kg0064786011653871813247

纤维素纤维Kg1066725882773037322

外加剂耐腐蚀剂Kg67703516326182735803528358510329041

踏步C20ni4083118137378

3

盖板钢筋跄C35m1944115816681854

沟槽身碎C30耐腐蚀m32505525274741345328684

盖板钢筋HPB235Kg239745C5607170982874229117

沟槽身钢筋HRB335Kg3886281484115958134511370815

沟槽外加剂耐腐蚀剂Kg85163178568254116457386975233

中心排水钢0600(壁厚

M124026003700429211832

筋预制管6cm)

铸钢Kg677914213202272346364682

检查井盖板

橡胶垫圈2

m510151747

(10mm)

喷耐腐蚀松C25m321001C5124209458930113636

合成纤维履00275653873866303

外加剂耐腐蚀剂Kg83996420490168376523572204545471

钢筋网HPB235Kg0867054482215520521086978

初期

根01C1483810751174105429

支护边墙锚杆922砂浆

M048170132763204120385053

根4960252205348180667164328

拱部锚杆025中空

M1240075660187182322668597910

格栅钢架钢筋Kg0183672508360234508

双线工程数量

工程项目及建筑材料规格单位

II级in级IV级V级合计

长度M124026003700429211832

型钢Kg03949811415050913

螺栓、螺母套098002240012040

锁脚锚杆(①根0163356002193

22锚管)M06533224008773

益垫块m30539062

钢筋Kg006499157981251448040

型钢Kg0060850781457125520656333

螺栓、螺母套00254100452926707026

型钢钢架

锁脚锚杆(⑴根003630064773101073

42锚管)M00163350291480454830

3

建垫块m0058410441628

3

C20碎导向墙m0003434

大管棚超前①127钻孔M00035703570

支护M00035703570

超前0108钢花管

支(壁厚6mm)Kg0005387153871

小导管超前042翎花管M00213597371637585234

支护(壁厚4mm)Kg0080098913936392194628

支护注浆水源浆m3003700658810288

喷於m0004990049900

钢筋网HPB235Kg000186701186701

临时

0.22砂浆锚根0002141021410

支护锚杆

杆M0008564085640

临时钢架I18型钢Kg00180512659126127717738

EVA塑料防水板m2379958C478116374139481374328

土工布m2379958C478116374139469374316

外贴式橡

M34547316105791278234131

胶止水带

遇水膨胀

施工缝M76601C24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